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大公共事件的社会伦理心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1 17:24: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皖雪
3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17:51: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安作协主席吴克敬 小学毕业当过木匠
近日,西安作协主席吴克敬,因指责无卫生巾女子矫情,引来诸多网民指责。更有甚者,翻出吴主席的陈年旧账,对其进行刨根问底。
资料显示,吴克敬现年68岁,陕西宝鸡扶风县人。不知何因,小学毕业就当了木匠,因喜欢阅读,让他在失望中发现希望,在绝望中看到了未来。
年轻时,吴克敬整天背着自己的凿子、刨子、斧子、锯子、墨斗、还有鲁班尺等,走千村,踏百乡,积累了许多生活常识,还有许多生活故事。以木匠为生的吴克敬,说自己偷偷地爱恋着文学。
1985年,吴克敬的成名作《渭河五女》,发表在1985年第3期《当代》杂志。紧接着,短篇小说《井台》也发表在1985年第4期《延河》杂志,一时间,吴木匠“轰动”了陕西文坛。
据吴克敬自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报考了西北大学作家班。当年,吴克敬已经30多岁而且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如何考进了西北大学,不得而知。
1991年,吴克敬从西北大学毕业,这一年他已37岁。毕业进了《咸阳日报》工作,后调至《西安日报》工作,从普通编辑记者干起,做到了报社的副总编(处级)。
在媒体工作17年,吴克敬转岗至西安市文联,后连续发表了近20篇小说。其中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你说我是谁》获第十四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奠定了其在陕西作协地位。
对于吴克敬的履历,以及发表过的作品,有人质疑涉嫌造假。并坦言,此人善于攀附,多数作品由马某庄代笔,轨迹类似厅官米育忠。
如今,吴克敬头衔不少,包括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陕西书画院院长。他的创作理念是,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为时代树碑,为现实立传(树碑立传)。
1月4日,西安“封城”第十一天。吴克敬在《扎在长发上的橡胶手套》一文中,讴歌了一位看不到脸的女性防疫人员,陕西省三八红旗手、西安市莲湖区枣园街道唐都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姚美珍。
因为姚美珍,在防疫工作过程中,用橡胶手套扎住了长发。
随后,吴克敬在文章中,还夸赞了另一名防疫人员寇雅玲。西安演艺集团负责人寇雅玲,带领1000余名干部员工,毅然投入防疫一线,连续7天的高强度工作,让这位“60后”抗疫战士晕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此后,吴克敬笔锋一转,开始对另一名西安女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有些人,同样也是女人,却让人想要诟病了呢。”
其实,吴克敬要痛批的对象,正是数日前引发舆论热议的“因无卫生巾而向防疫人员哭诉”的女子。该女子在酒店集中隔离时,因来了例假没有卫生巾,哭着向工作人员求助,工作人员未能及时给予解决,视频发到网上引发热议。
对此,吴克敬在文章中指出,视频中这位冲着防疫人员大喊大叫的女人,说她 “大姨妈”来了,她没有卫生巾,别人也不关心她。对于她的抱怨,咱们平心而论,的确是个问题呢。
女人家大姨妈来了,没有卫生巾是很难办,她可以苛责。不过,苛责的对象要找准,防疫工作人员那就是你自己了。你自己有没有卫生巾,什么时候用卫生巾,自己一点都不清楚吗?
而在紧要的时刻,还要苛责别人不能上门给你送!这就你的不对了,你把自己情状,与在疫情中的姚美珍、寇雅玲比一下好吗?那你可是要惊醒的呢,疫情当前,什么矫情,什么小姐作派,是没有用的,别人才不会惯着你,任由你大喊大叫!
网上有人这么说了,抗疫就是打仗,隔离就转移,阵地上那没有保育院,也没有五星宾馆!
此文刊发后,引来诸多批评和质问。
有著名学者认为,在吴克敬老师的心中,还真认为卫生巾是奢侈品。他不知道对一个女子来说,卫生巾不仅是“基本需求”,也事关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在他看来,超出“吃饭”的部分,都不应该提出来。
西安狄先生质问,如果换成吴主席自己的女儿,不知还会“痛批”吗?
北京李先生感叹,不是以作品,而是因卫生巾暴得大名的作协主席,吴克敬肯定是第一人。
其实,我们不应该要求一个作家,必须要记录苦难,去写那些真实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他发出了错误的声音,人们也就有了评判的权利。
近期,吴克敬主席共写了四篇“疫情日记”,其中一篇文章,从用词到立意远超《不愁》,令人反胃。
1月2日,吴克敬发表了《你不能拒绝》———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少点儿抱怨和不耐烦,像我看到的另一位网民发帖说的那样,听话就好。他说了,社区发放菜,我家领导说咱们要不要去帮忙。我说,别去。我家领导说,为啥。我说,去了你会焦虑。我不想你焦虑,只想你能听话,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做好自己,不给人添麻烦就好了。疫情肆虐的西安,听话即是美德,拒绝不是。
这篇雄文,想表达的大致意思是,疫情期间“听话”最重要,不听话就是不美德。仔细想想,让人不寒而栗,如刚刚发生的医疗事故,受害人说出了真相,难道就是没有美德吗?
江南老费说,一个写作者,一旦以某某协会领导或者会员自称,在书的作者介绍栏里强调这个身份,就已经不足观了。这个看法,99%的时候都是正确的,不客气说,应该是100%。
张老师认为,这样一个作家,还是省作协副主席,文字风格的矫情不说,其人格中的“恶心”真的让人吃惊。互联网时代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如果在一件事上很夸张,在其他事上恐怕也有点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有些好事的网友,挖出了吴主席的“黑历史”。
2015年7月16日,长江文艺杂志社公开声明,鉴于吴克敬公然撒谎,自我剽窃的行为,长江文艺杂志社决定,将扣除吴克敬《锄禾》小说的全部稿酬,从此拒绝发表吴克敬的任何作品。
值得注意是,当时长江文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正是知名作家方方女士。
2015年7月18日,四川《成都商报》又以《鲁奖得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吴克敬涉抄袭》为题,报道吴克敬发表在《金户视野》的文章,涉嫌抄袭《户县赋》作者李景宁,还抄袭了李景宁另外一篇赋《渭水赋》,将其改为《渭河赋》发表在《延河杂志》第五期上。
西安老严说,西安是个不正常的地方,有些所谓文艺团体和协会主席,基本都是靠钻营和运作上位的。大家心知肚明,就隔着一层薄纸,一捅就破。
来源:秦記壹号
编辑:李佳怿

313#
 楼主| 发表于 2022-1-9 01:55: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3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12:49: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何晓琴

3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30 20:11: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何晓琴

316#
 楼主| 发表于 2022-3-28 23:08: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评论翻车了......

来源:网络


看完评论区,一声叹息

来源:仍是梦蝶(微信公众号)
编辑:马源



317#
 楼主| 发表于 2022-4-10 19:43: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邓秋雨

318#
 楼主| 发表于 2022-4-24 15:01: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319#
 楼主| 发表于 2022-4-27 23:25: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同济大学,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今天,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里程碑——同济艺术,或者说同济笑话——诞生了。
由于同济防疫乱象一直存在,学生们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方式表达正常诉求,结果有些学生被老师威胁、被污蔑为境外势力渗透。
同济大学在此次疫情中做得不好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女生800人抢50包卫生巾、男生800人抢200桶方便面、封校几十天仍不断有新增、饭菜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同时,同济官方对外美化现实、校领导在会议上全程念稿而不是倾听学生的声音,这一切都让同济的学生越来越失望。


该图是同济大学学生会微信号一周前的推送
今天,同济大学如往常一样召开疫情相关的在线会议。学生们不满自己被闭麦而领导只会念通稿,于是一位学生将自己的屏幕投放到会议界面上(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他能做到这一点),然后就有了下面一幕:

此后,网上出现了众多由此图衍生出的讽刺图片,我称之为同济艺术或同济笑话。这些创作风格之广、质量之高,下面给大家放图、赏析,感谢同济在自己的艰难时刻给大家提供一些快乐:
1. 蒙德里安版/抽象版:
该作品以简洁的色块与线条还原了同济大学426事件中的历史性一刻,右上角两头可爱的猪猪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或许是大师蒙德里安的三代亲传弟子?
附蒙德里安代表作一幅:
2. 构成主义版/海报版/扁平化版/简洁版:
该画作使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人、一只小船与一阵浪涛。人与小船取自同济校徽(同济,即同舟共济也),而下面的浪涛实际上象征着猪的乳头(注:有乳头的猪肉,不到即将饿死之际不要吃)。
同时,左上角的“2022 0426”标示着舆论爆发的时间,红蓝的配色恰好与前面那副PPT相合。对于这幅画,我发自真心(真的!真的!)地觉得它是一副极其成功的海报——谁说我们中国没有优秀的设计人才!
3. 校徽版二则:

同济大学校徽如下,不必过多解释:
4. 感恩版/领导万岁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版:


一个字,感恩!
5. 视力表版: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视力表是以英文字母“E”作为识别符号的。同济大学为了反对这种崇洋媚外的风格,以一己之力让大家都认识了“红蓝五条杠”符号、用它取代标准视力表里的E指日可待!
这样既能打击少数人的崇洋媚外之心,又能让同学们在疫情期间测试视力、关爱眼部健康,一举两得,我爱同济!
6. MIT版:
该版本借鉴了美国名校MIT的校徽,表达了同济赶英超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情。同济大学终将成为中国的MIT!
MIT校徽如下图:
7. 母猪版/返璞归真版:
该版返璞归真,让大家牢记同济的猪肉问题,泪目!同时红蓝配色与猪的形象加在一起,又是在讽刺美国、扬我国威,同济威武!
8. 迪迦版:
哈哈哈哈哈哈哈
综上所述,4月26日同济艺术的出现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一座里程碑,让我们不要忘记它。
最后说一句严肃的:“创造同济笑话的是学生,制造同济笑话的是领导”。
希望同济的朋友们接下来能吃上好肉吧。

来源:微信公众号“思想潮”
编辑:吴漫
320#
 楼主| 发表于 2022-5-16 00:26: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