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业数据集锦

[复制链接]
311#
发表于 2024-12-28 23:42: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独家|2024年电视剧发展报告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也是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周年。如何打造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淑敏提纲挈领地指出:
一要分层分类主动策划,推出更多精品;
二要推动好作品进入好时段、好平台,联制一批、联播一批、同播一批、精选一批、引进一批,让好作品有好传播、正能量有大流量;
三要坚持“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优化创作生态,规范行业秩序,激发市场的创新创造活力。

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系统化思维和在管理方式上的抓实抓细,为今年电视剧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广电总局完善激励政策,活跃创作生产,特别是鼓励原创、扶持精品,每年都推出一批电视剧精品力作。

2024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介绍:今年1—8月,我国有148部电视剧、网络剧获得发行许可,涌现出像《繁花》《南来北往》《我的阿勒泰》《山花烂漫时》《城中之城》《庆余年(第二季)》等优秀作品。“减少产量、提升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


▍2024年电视剧市场三大亮点

(一)多层次组合播出,好作品持续扩大影响力

近年来,广电总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好作品进入好平台好时段,2024年更是指导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进入电视大屏播出。多层次组合的播出方式大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观看,也提升了好作品的传播力、影响力。

8月1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丰富电视大屏内容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强调:坚持好作品进入好时段、好平台,坚持大力倡导推动现实题材创作和播出原则,进一步优化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允许“多星联播”,指导推动电视台加强联购联播。

今年上半年,谍战悬疑剧《哈尔滨一九四四》即由北京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三星”联合首播。




《意见》实施后的9月,《大海道》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湖南卫视、山东卫视、新疆卫视这“五星”以及两家网络视听平台联合首播。

于教师节当天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的《山花烂漫时》,一周后便由北京卫视、东方卫视跟播。《日光之城》10月2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10月17日起由湖南卫视、西藏卫视、江苏卫视跟播。

《上甘岭》10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当月便由北京卫视、吉林卫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5个地方卫视跟播。


《西北岁月》11月5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北京卫视、陕西卫视稍后启动1.5轮跟播。11月27日在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的《我是刑警》,两周后由北京卫视、东方卫视跟播。

《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电视大屏播出。“台网同播”并非新事物,此次在政策上加以鼓励,并明确强调要“推动”——打通大小屏,网上网下贯通传播。

《我的阿勒泰》是网络剧首次进入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对行业是一个极大的激励。另据统计,截至9月底,已有《漫长的季节》《我的阿勒泰》等19部网络剧进入电视大屏,其中9部为“台网同播”。


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已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千万级别观众规模剧片占比48.3%。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1日,一个崭新的直播公益频道——“重温经典”频道开播。
截至10月底,“重温经典”频道进养老机构专项工作圆满完成,覆盖超2万家养老机构。截至目前,“重温经典”频道有线电视端累计收视规模已达6348.4万户,累计收视时长达14亿小时,已排播131档节目。
这个不播放任何商业广告的频道,使得《红楼梦》《西游记》《便衣警察》《包青天》《闯关东》《琅琊榜》《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经得住时间历史的检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重回人民群众视野,让他们“一口气看过瘾”,真正实现了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在扩大剧集影响力的同时,广电总局还和文旅部建立了协作机制,力促“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文化经济融合现象。
今年如新疆因为《我的阿勒泰》的热播而成为旅游“打卡地”的现象并不鲜见,《大海道》《日光之城》等剧也吸引着人们一饱新疆、西藏的大美风光。一批文旅题材微短剧在电视大屏竞相绽放,也带来了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助推消费升级的积极作用。



(二)“分层分类主动策划+全流程质量管理”,护航精品创作
2024年,广电总局通过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高质量的组织规划,引导电视剧创作向“精”而行,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广电总局主动出题,联合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共同策划推动重点剧目创作工作。

2023年的公开信息,广电总局已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重要要求,用“纵横坐标”“滚动开发”“选题推荐”等方法,规划了未来5年百部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选题,形成了规划一批、创作一批、播出一批、储备一批的精品创作布局。

在创作过程中,广电总局建立起了全流程质量管理制度,持续关注、全程跟踪,相关负责人深入一线调研指导拍摄工作。重点电视剧播出后,广电总局及时组织座谈会,总结创作经验,指导相关类型电视剧的创作生产。

在人才培养方面,9月23日,广电总局启动实施《“飞天—星光计划”——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人才培养五年行动》。

该行动通过学习培训、创作研讨、实践研修、培育培养等多种形式,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发现和培养100名有突出潜力的杰出电视剧人才和100名电视文艺人才,带动培育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丰富“飞天奖”“星光奖”遴选基础;
发挥优秀人才和典型作品引领带动作用,组织1000名导演、演员、编剧等电视剧人才2000名电视文艺人才进行研讨交流和学习培训;

2万名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网络培训,全面提高电视剧和电视文艺作品创作水平,形成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在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方面,2021年广电总局发布《GY/T 357-2021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行业标准,对电视剧母版时长、署名、图像、声音、字幕、封装格式、制作质量等进行了技术量化和统一规范。

2024年,广电总局又组织修订了《电视剧母版制作规范》,批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GY/T 357-2024),予以发布实施。

根据广电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共478部、15907集,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26.1%、30.5%,是继2023年之后的再次上升。

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国产电视剧72部、2232集,部数同比下降33.9%,集数同比下降30.7%。由此也可以看出2024年电视剧市场在回暖趋势之下的“提质”热望。

(三)国剧出海,成为亚洲电视市场新焦点
2024年,广电总局继续积极推动电视剧走出去,《山海情》《我的阿勒泰》《三体》《繁花》等电视剧在海内外同步播出,增进了各国各地区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山海情》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先后译制和播出,都取得了不错的播出效果。《三体》在北美、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量名列前茅,在海外主流视听平台Viki上评分高达9.2分。

《我的阿勒泰》入围2024年法国戛纳电视节主竞赛单元并成功展映,获得海外专业媒体和观众诸多好评。巴黎奥运会期间,《我的阿勒泰》登上法国航空,在“云端”为各国旅客送上中国的民族风情和浪漫故事。

7月17日,《欢迎来到麦乐村》斯瓦希里语译制版首度走进非洲,在肯尼亚公民电视台、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电视台开播,播出后该时段的观看人数拉升了135.52%;8月5日,该剧斯瓦希里语译制版在非洲Azam TV开播(Azam TV覆盖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马拉维、津巴布韦近10个非洲斯瓦希里语国家);9月底,该剧斯瓦希里语译制版登陆科摩罗国家电视台。

另外,在东南亚地区和日韩等国家的多个新媒体平台,中国电视剧都出现了热播现象。《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玫瑰的故事》《墨雨云间》等接连登上韩国、泰国、越南、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视频平台热门位。


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东南亚市场上,中国剧在VOD(视频点播)领域的观众人数已超过美剧,成为当地用户的第二大娱乐内容。而在免费内容领域,中国剧已超过韩剧,凭借40%的用户份额成为第一大娱乐内容。

其中,《墨雨云间》作为2024年优酷国际版最快登上全语种热榜TOP 1的剧集,被翻译成英、西、葡、泰、印尼、马来、越南语等多种语言,相继发行到Netflix、Disney+、北美Viki、韩国AsianN、马来西亚Astro、新加坡Starhub、Apple TV等全球范围内的流媒体平台,登顶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热搜剧集词条,凭借13.65亿播放量高居TikTok2024年中剧第一。

▍电视剧求新、求变,多元发展催生爆款

(一)现实题材:收视与口碑“双丰收”

现实题材剧集是2024年的一大亮点,创作者观照新时代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艺术地表现新时代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出了彰显时代价值的精品佳作。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朱咏雷特别提到,在电视剧、网络剧、网络电影、纪录片等领域,出现了很多直面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反映普通人奋斗的现实题材的作品。

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用文艺的形式反映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包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反映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奋斗精神。“它们不仅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节目播出以后,观众从中也得到很多启发,包括很多政府官员也从这些作品中受到启发,实际上也推动了我们社会经济的发展。”

“减少产量、提升质量”的大背景下,现实题材剧集创作依旧保持蓬勃态势。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现实题材剧目56部、1661集,分别占总比例的77.8%、74.4%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各类电视剧制作机构共计生产完成并获准发行的现实题材剧目89部、2951集,分别占总比例的81.7%、91.6%),相比上年,现实题材剧目虽然占比稍有下降,但依然在众多题材中占据绝对比重。

广电总局按照“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要求,系统谋划重大选题,加大策划指导和扶持力度,推动创作播出了一批富有思想内涵、艺术表达有新意有亮点的优秀作品。

2024年开年,《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开播当日就拿下1.5%的收视率。《繁花》的热映引起口碑热潮,一时间剧集的视听风格、人物塑造等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幸福草》将我国20多年来的菌草技术国际合作实践浓缩到一部剧中,让更多人感受到了“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和中国人在国际地位上的改善。

《城中之城》聚焦2018年前后国家金融改革与发展这一时代背景,全景式地展开金融城内银行、证券、信托、投行、地产商等各色人等的命运沉浮,折射出金融改革与发展大时代的奔涌浪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英模人物题材剧集创作出现了新突破,典型案例就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该剧取得了恰如其分的平衡,基于一个好素材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好故事,让张桂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让张桂梅的故事更加感人至深。



正如朱咏雷在《山花烂漫时》创作座谈会上所总结的,《山花烂漫时》的成功播出为聚焦英模人物的电视剧创作带来了三点重要启示:一是聆听时代声音,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找寻创作主题;二是深入开展调研采风,厚积薄发,为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尊重艺术规律、提升艺术水准,把打造精品作为中心任务。

(二)革命历史题材:波澜壮阔,高歌猛进

中国革命史始终是中国当代文艺创作重要的精神财富、题材宝库和故事资源。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大革命题材剧可谓表现出色。

《走向大西南》是中宣部、广电总局“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也是广电总局重点扶持剧目、四川省重大文艺扶持项目、贵州省文艺精品扶持项目。

该剧从剧本创作至拍摄完成历时4年,全剧集中展现了邓小平、刘伯承与贺龙等带领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战胜种种困难,成功解放、接管、改造、建设大西南的丰功伟绩,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在大西南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开拓性成就。

中宣部、广电总局指导创作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中宣部202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从项目策划、剧本创作至拍摄完成历时6年。



该剧以西北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为背景,讲述习仲勋同志在中国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经过艰苦岁月的磨炼和洗礼,成长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的故事。

《上甘岭》以独特视角由点及面全景式描绘了艰苦卓绝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上甘岭战役,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弘扬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它既是广电总局2023年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扶持项目,也是“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重点展播剧目。

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数据显示,《上甘岭》全剧每集平均收视率3.315%,各集均居同时段各类节目第一,带动播出频道收视率较播出前上涨23.1%。
(三)年代剧:注重创新,以“小切口”呈现“大时代”

2024年的年代剧,关注历史长河中“小人物”的命运与发展,以“小切口”切开时代的横截面,在真实表现历史环境和艺术细节的同时,用人物的果敢、坚韧与积极向上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南来北往》通过讲述一列火车上的人生百态、一群邻里间的人情冷暖,见证了伟大祖国的革新与发展,以及新老两代铁路干警警魂精神的薪火传承。

《追风者》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爱国青年魏若来目睹社会黑暗,逐步找到人生方向,最终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洪流中的故事。该剧创造了连续15天蝉联电视剧收视榜首的佳绩。

《小巷人家》以一对时代姐妹花的故事为主线,打破了观众对年代戏固有的刻板印象,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与成长的故事,更深刻揭示了特殊时期人们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如何勇敢地面对挑战。



《迎风的青春》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油田子弟的青春成长故事,两代人迎风破浪,共同唱响一曲大时代变迁洪流中小人物的赞歌。

(四)乡村振兴题材:乡村生活的烟火与温暖

包括《山花烂漫时》在内,2024年荧屏上涌现出一批展现乡村风光、聚焦农村生活的影视综佳作。

《春风化雨》聚焦扎根农村教育岗位的乡村教师,展现中国乡村教育发展近20年历史成就。

《星星的故乡》从返乡创业切入,讲述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两代葡萄酒人锐意奋进,书写戈壁滩上的“紫色奇迹”。

(五)行业剧:强化内容,拓展叙事维度

2024年,行业剧题材多元,叙事维度拓展。值得一提的是,更多生动的警察形象跃然于荧屏。

《雪迷宫》背景设定在20世纪90年代,特有的东北幽默夹杂在严肃的紧张、悬疑的缉毒破案中,看点十足。

《暗夜与黎明》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代公安人为守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敌特分子英勇斗争的惊险故事。

《人民警察》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公安工作为创作背景,开播以来,酷云实时收视率稳居黄金档首位。

《九部的检察官》选择了比较冷门但人们极其关注的角度——未检,用个案展现的方式探讨了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的问题,其中涉及的案件与法律问题引发高度关注与讨论。



(六)当代都市剧:观照个体,呈现生活百态

来自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剧目中,当代都市题材共160部,占前三季度备案总数(478部)的33.5%。

今年的当代都市剧不再局限于偶像与情感,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家庭伦理、成长境遇、人生抉择等,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

根据《全职爸爸》改编的《小夫妻》,讲述了夫妻互换家庭角色携手共渡危机的故事。《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将女主人公“置之死地”,而后“浴火重生”。
《小日子》讲述了新时代小夫妻是如何在双方父母裹挟下突出生活的重围并收获幸福的故事。

《凡人歌》去除都市生活滤镜,直面当下众多中年人家庭、事业、生活多重困境,在迷茫的一丝喘息与拼搏奋斗间重新寻找人生方向。



(七)女性题材:更现实也更贴近生活

2024年的女性题材剧集,依然热衷于探讨当代女性面临的家庭生活矛盾、情感生活困惑和事业发展选择等问题。

2024年春节,改编自《她和她的群岛》的《烟火人家》不仅点燃了孟家三代人的烟火,也温暖了每一位观众。

《承欢记》和《玫瑰的故事》均改编自亦舒的小说,从女性视角出发,讲述女性在经历亲情、爱情和事业的洗礼后的成长与蜕变。其中,《玫瑰的故事》更成为现象级爆款,话题度居高不下。

(八)古装剧:题材多元

2024年的古装剧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神仙打架”。

其中不乏《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庆余年(第二季)》《长相思(第二季)》等口碑剧集的延续,也有《云襄传》《珠帘玉幕》《与凤行》《墨雨云间》《柳舟记》《惜花芷》《永夜星河》等爆款IP改编剧集,还拓展了剧集元素,如古装探案轻喜剧《颜心记》、古装权谋武侠剧《流水迢迢》、宅斗剧《锦绣安宁》等。
古装剧市场的多元,在满足“难调重口”的同时,也丰富了国产剧的维度。

(九)文学IP改编:文学与影视双向赋能

好的剧作与文学IP相互成就。

2024年,文学IP改编剧集质量高走,百家争鸣,不仅有《繁花》《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我的阿勒泰》《小巷人家》等口碑、收视双丰收的剧集,而且题材和内容扩大维度,如根据作家陈彦、徐则臣、阿来等获得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改编的《主角》《北上》《尘埃落定》,根据亦舒两部小说改编的《承欢记》《玫瑰的故事》,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长相思(第二季)》《永夜星河》等,以及根据网络甜宠小说改编的《别对我动心》《在暴雪时分》《偷偷藏不住》等,观众“众口难调”已然成为过去式。

(十)文旅融合:打造融合新范本

不只是“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似乎成为近年来的热潮。

前有《去有风的地方》《故乡,别来无恙》《狂飙》等,今年,《繁花》盛开上海文旅,短短8集的《我的阿勒泰》彻底释放了观众欲驾长车赶去新疆策马奔腾的内心,《大海道》以新疆当代青年的速度与激情吸引国人共赴大美新疆之约。

《日光之城》在中国视听大数据(CVB)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日榜累计8天稳居TOP1。该剧播出后,官方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拉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7.45%,旅游总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6.73%。

《学习时报》点评:“优秀剧集一定是让观众与游客走进当地、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的重要前提。”

▍结语

2024年的剧集市场相比之下精品更多,内容也更加精彩,这无疑提振了创作者的信心,也照亮了未来剧集创作之路。
正如朱咏雷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所言:生活中有顺境、逆境,人生中有欢笑也有泪水。这些作品之所以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正是在于他们根植现实、直面问题、聚焦当下,大家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看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


来源:广电独家(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312#
发表于 2025-1-17 12:5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原创 所谓对账
在茧中,凡是带对账一词的新闻多半是假的,上次伊朗沙特对账是假的,这次某红书也是。一群改了ip地址的缝纫机加上一群外籍网评员说外国不好,真的是说外国不好吗?不过是让你安心吃苦受苦罢了。

来源:貂裘相邦(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313#
发表于 2025-3-1 16:10:12 | 只看该作者
国家统计局:2024年出版各类报纸249亿份 人均图书拥有量8.39册(张)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415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0%。



公报显示,年末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1888个。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总流通134197万人次;文化馆3516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9亿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1亿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7%,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全年生产电视剧115部3490集,电视动画片108271分钟。生产故事影片612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261部。出版各类报纸249亿份,各类期刊18亿册,图书118亿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8.39册(张)。年末全国共有档案馆417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25238万卷(件)。全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41510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0%。



编辑:路滢月



来源:编辑课堂(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gs3ogQW2w5FfV4oHrSN3A
编辑:李梦瑶



314#
发表于 2025-4-15 22:39: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我国互联网广告发布年收入8919.1亿元,占各媒介收入大盘的86.5%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首次突破 1.5 万亿元,达 15464.1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9%,“十四五”时期以来共增长 63.7%,年均增长率达 13.1%
    2024 年,广告媒介价值持续提升。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达 1031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2%。
2024 年互联网广告发布收入 891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0%,占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收入的 86.5%。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单位,互联网广告业务增长超过 60%。
广告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广告助企、广告助农等活动广泛开展,15 个省份广告业务收入超过 100 亿元,有力促进了品牌建设,拉动了市场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我国广告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市场需求扩大、企业预期向好,有利于打通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推动供需更好适配,为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来源:传媒头条(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315#
发表于 2025-6-4 20:2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总收入同比增长6.52%——2025年一季度广播电视服务业主要数据情况


经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3281.93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6.52%。其中,实际创收收入2864.08亿元,同比增长6.84%。按主体分,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1428.37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1853.56亿元。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85.45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45.44万小时。截至3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7亿户,广电5G用户3370.43万户。



来源:广电猎酷(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316#
发表于 2025-7-17 22:1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视听大数据2025年上半年收视盘点


来源:山城视听(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317#
发表于 昨天 20:57 | 只看该作者
CVB数据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微短剧收视盘点,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近2亿



CVB数据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国微短剧收视盘点

7月15日,中国视听大数据半年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卫视频道微短剧播出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75部微短剧,其中首播剧63部,同比增加52部,环比增加32部。
在播出布局上,卫视布局微短剧力度全面加强,有26个卫视频道播出微短剧,频道数量较2024年全年增加116.7%。收视规模增长迅猛,上半年累计收视达16.8亿人次,已接近2024年全年卫视微短剧总人次的2倍。34部微短剧收视人次突破千万大关,其中,在CCTV8播出的《狮城山海》以46集的篇幅,创下每集平均收视率1.233%、首播收视人次45504万的佳绩,刷新CVB微短剧收视纪录。
省级卫视频道的剧场化运营成效显著,品质东方·微剧场、大芒剧场、海豚微剧场、热荔微剧场表现突出。其中,东方卫视的品质东方·微剧场播出14部微短剧,总收视人次达31159万,位居微短剧剧场收视人次榜首。



首部航天科幻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象山开机

7月20日,国内首部航天科幻题材微短剧《我在月球当包工头》在宁波象山影视城开机。该剧由浙江省文旅厅指导,之江容量无限科技等联合红果短剧、央视网出品,入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年度期待作品、2025年央视网“中国正能量短剧”共创计划及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短剧片单等。
剧情设定在未来月球基地,天才工程师张卫星与女工程师小玉,在攻克冰层开发等技术难题的同时,与幕后反派斗智斗勇,展现航天基建的艰辛与探月精神传承。
制作上采用AIGC与虚拟拍摄技术,打造月球场景,降低科幻创作成本。作为响应“跟着微短剧来科普”计划的作品,并获得了相关航天专家的大力支持。该剧将航天知识融入剧情,预计10月上线,通过“影视+科普”模式,让大众感受航天魅力与大国理想。


微短剧《鬼子来了有猎枪》合作签约暨开机仪式举行
7月20日,由中共洞口县委、县人民政府支持, 邵阳市广播电视台、湖南科技大学、广东省湖南洞口商会、湖南古楼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出品的微短剧《鬼子来了有猎枪》合作签约暨开机仪式,在洞口县古楼驿生态文化旅游区举行。
《鬼子来了有猎枪》以洞口县桐山瑶族同胞蓝春达带领‘猎枪自卫队’,英勇杀敌的真实故事为原型,通过展现平凡人物在抗战时期的非凡经历,以小见大,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让尘封已久的历史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演绎下重焕生机。

微短剧《全员加速中之赏金猎人》开机
7月19日,芒果TV热点剧场微短剧《全员加速中之赏金猎人》,在横店举行开机仪式。《全员加速中》经典“追逃”与“解谜”元素,打造影视化高能新篇章,悬疑探案×轻喜风格完美融合,精准狙击Z世代观剧爽点,“神探”叶寒舟、骆亭联手神秘“隐藏情报员”杜晴,化身“文物守护者”,在多方势力围剿下展开惊心动魄的智勇博弈,以青春热血守护文化瑰。


体育题材短剧融合试验
7月18日,体育题材微短剧《我只是变老了不是变菜了》和《功夫女将:穿越足球梦》上线。《我不是变菜了》在红果独家播出,讲述篮球运动员灵魂穿越到老太太身上的故事,融合体育竞技与家庭情感;《功夫女将》由三水影视公司出品,融入佛山功夫和足球元素,讲述现代运动员穿越古代王朝的奇幻经历。两部剧均采用“体育+影视+文旅”创新模式,通过高燃运动场面和地域文化绑定(如三水足球),探索短剧题材多元化。这一试验推动内容从娱乐向正能量转型,契合行业对“反幼稚化”的要求。

微短剧《利剑1927》开机
7月17日,由武汉市纪委监委、中共江汉区委、中共黄陂区委、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联合出品的,微短剧《利剑1927》在基地开机。
该剧改编自真实历史,聚焦中共五大选举产生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时间节点,分集讲述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王荷波等共产党人经历艰难险阻抵达中共五大会场、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正式成立、蔡以忱亮剑锄奸护卫秋收起义、许白昊等人重建地下党组织秘密交通站开展革命斗争、王荷波等监委成员英勇就义的感人故事,力求以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细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用生命诠释对党绝对忠诚的光辉事迹,弘扬共产党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


抖音发布《短剧关于正片重复发布的管控公告》
7月17日,抖音在其官方内容合作平台发布新规,明确将加强对短剧正片重复发布的治理管控力度,同时推出一项关键举措:限制同一短剧的多版本重复发布,仅允许单个在线版本存在。这一政策调整被视为平台优化内容生态的重要信号,或对短剧行业的版权运营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字节跳动上线咸柠短剧APP
7月14日,字节跳动第三款免费短剧APP“咸柠免费短剧”正式上线安卓应用市场,下载量已达1000次,版本号6.7.7。
该应用由海南愉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直属抖音集团,大部分内容由红果短剧供应,涵盖古装仙侠、都市言情、悬疑探案等类型,与红果、木叶短剧类似。咸柠APP的推出是字节在短剧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旨在通过多APP矩阵(红果、木叶、咸柠)覆盖更广用户群体,应对红果月活近2亿的竞争。上线后,用户可通过全免费模式观看,强化字节在免费短剧市场的份额。



小米 REDMI 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上线播出
7月17日,小米REDMI的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正式定档,该剧由抖音、REDMI、万合天宜联合打造,共十集,为观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王腾特别出演灵魂人物“老王”,其在剧中的表现令人期待。REDMI 产品经理胡馨心也参与其中,这种“真实高管+ 专业演员”的独特搭配,自公布起便引发广泛关注。
剧情方面,《时空合伙人》号称“2025年度最狠穿越创业剧”,围绕“双 K 魔王开启双线人生”展开,将 REDMI 刚发布的K80至尊版手机与K Pad平板自然融入剧情,在呈现精彩故事的同时,巧妙完成品牌植入。


拼多多短剧激励政策升级:一部剧享受终身分成,CPM最高达18元
7月17日,多多视频发布“2025年短剧共创计划重磅升级”。此次共创计划的激励政策升级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方面,短剧可终身享受播放分成,永久分成上不封顶,CPM阶梯激励最高达18元;另一方面,将对题材全面开放,还可以进行50%成本对投和全链路支持。

河北召开 “微短剧 + 思政” 座谈会,推动红色精品创作
7月16日,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在石家庄召开“微短剧+思政 打造红色时代精品”座谈会,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教育厅等20家单位代表参会,共商思政微短剧创作传播事宜。
会议明确以“红色资源、微短剧、青少年”为核心,通过“十部成片上线、三十部剧本储备、高校学生参演”三大赛道,辅以资金扶持、绿色通道等保障措施,推动全链条提质增效。5家省直单位提出具体举措:省委党史研究室拟建“红色故事材料库”,省教育厅将优秀作品纳入“开学第一课”,省文物局规划“革命文物+ 微短剧”题材库等,确保作品史实准、青年参与度高。
新华社河北分社等机构表示将加强宣传推介,深化平台联动;河北大学等高校分享了阶段性成果,多家制作机构交流创作思路。省广电局副局长梁有胜强调,要坚持“内容为王、青年为本”,建立闭环管理机制,凝聚多方合力,让微短剧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引领青年思想。

大芒剧场《朝朝如念》开播 闺蜜变宿敌,重生“癫”覆剧本!
由芒果TV出品,朱氏兄弟制作的古装奇幻复仇爽剧《朝朝如念》7月16日在湖南卫视、芒果TV、B站同步开播。该剧讲述了“重生”纸片人纪云朝与穿书执笔人邱娴儿之间颠覆原定剧情、争夺命运掌控权的故事。融合双穿、复仇、悬疑、权谋等强情节元素,以命运觉醒为主题,旨在传递主角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以智取胜的正能量,以及找回自我、拥抱幸福的深刻主题。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近2亿
7月15日,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红果短剧月活已达到1.99亿,河马剧场为4096万,其余均在百万级。此外,微信短剧小程序TOP10流量均突破两千万,抖音短剧小程序TOP10流量均超百万。


古穿今校园短剧《伪装游戏》开机
7月14日,由快手星芒短剧出品,古穿今校园短剧《伪装游戏》官宣开机。《伪装游戏》讲述了古代状元郎意外穿越成现代大二学生,不仅沦落成学渣还被迫与伪装学渣的校霸同舍,两人共同展开了一场啼笑皆非别具一格又热血励志的大学校园生活。

红色题材微短剧《新敌后武工队》开机
7月13日,由红果短剧、慈文传媒集团、天沐美创联合出品,鸣友传媒、上饶鸣尚制作,上饶信江影视联合承制,红色题材微短剧《新敌后武工队》在横店正式开机。
《新敌后武工队》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敌后武工队的真实战斗事迹,讲述了一支由30余名队员组成的特殊战斗队伍,如何在装备简陋、敌众我寡的绝境中,运用超凡智慧与过人胆识,创造了一个个以少胜多的战斗奇迹,该剧作为红果短剧“果燃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旨在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短剧形式创新红色题材表达,用年轻化的叙事方式传递正能量,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来源:短视频短片委
编辑:杨泓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