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新闻中如何写出精彩动人的细节 编者按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新闻报道作为“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重要载体之一,更应思考怎样在真实、理性和深度的基础上,提升新闻叙事艺术,彰显新闻报道的温度,实现与读者的情感互动和价值共享。新闻叙事固然涉及多个环节要素和方法技巧,但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发现并写好细节。 新闻写作中如何做才能写好细节?今天我们通过分析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典型新闻作品,具体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写好新闻的关键在于写好细节,在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现场观察,捕捉细节 细节犹如特写镜头,需要记者在现场观察才能捕捉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现场观察就没有细节。记者必须亲临现场仔细观察,才能写好细节。 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湖南日报2017年3月20日-2017年5月12日)之一《谭蔚泓:分子抗癌路上的“金刚狼”》中有一段描写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办公室的细节: 谭蔚泓的办公桌上,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绿植,一排“萌猫”玩偶端坐在桌子最外侧,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几年前学生送给我的。”谭蔚泓指着一排5个玩偶,笑意盈盈地告诉记者。 仔细一看,每个玩偶上面刻了一行英文小字,翻译成中文就是:生物纳米技术、核酸适体、分子工程、筛选技术、分子信标。这正好是谭蔚泓的5个科研方向。 这个细节主要突出了办公桌上的两件摆设:一排刻字的“萌猫”玩偶和一盆绿植,再加上谭蔚泓与记者交流时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描写,以简单别致的办公环境,衬托出科学家年轻的心态和亲和的性格。如果记者不在现场用心观察,是难以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 现场观察捕捉细节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观察角度的选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依据新闻现场的情况对观察对象进行全面、准确观察。一般而言,当采访大场面、刻画大场景时,既要占据制高点(甚至航拍的视角),便于俯瞰全场,也可选择一个恰当距离的地面位置和角度,便于平视或仰视全场,如关于阅兵式和火箭发射的现场报道;而当对某人物和景物进行特写式再现时,需要就近从不同角度观察,有利于精雕细刻。 第二是观察内容的选择。对于人物报道而言,观察的重点即报道对象,但是怎样通过空间环境、景物描写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这就涉及观察内容的选择。如《走近科学家》系列报道中,对于生态环境科学家谢永宏,记者选择洞庭湖边的场景进行细节刻画,以人与鸟类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彰显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敬业精神;对于材料科学家金展鹏,则着力刻画其坐在“轮椅”上工作的细节,以衬托其身残志坚、心系天下的伟大人格;对于生物学家谭蔚泓,记者选择其办公室和实验室及其音容笑貌作为观察的重点,着重凸显其开放包容、爽朗风趣的性格特征。可见,观察对象和观察内容的确定因人因事而异,没有定律。 第三是要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房子只见楼梯不见楼》(四川日报2017年1月22日)分为“望”“闻”“问”“切”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是以记者亲历的视角介绍了所见(视觉)、所闻(嗅觉)、所听(听觉),展现贫困群众“住新房、有新味、兴新业”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从嗅觉来反映变化的细节描写更为别致: 两人聊得热络,一股肉香不经意间飘进了客厅。原来厨房砂锅上的腊肉炖出了香味。新生活,也新在了味道上。一年多前,记者在吴禹益的土坯房里采访,猪圈里的粪臭味飘到客厅,刺鼻难闻。厕所,就是猪圈旁搭两块木板,得捏着鼻子“方便”。现在,新房内的厕所干净卫生,没有异味。 将过去的 “猪粪臭”“厕所臭”与今日的“腊肉香”“厕所无异味”进行对比,形象地解释了“有新味”的内涵,意蕴深刻。 抓住特征,具象描摹 细节要抓住人物或场景的某一特点进行描摹,力求片言以居要。 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个人,一辈子,一道渠》(人民日报2017年4月19日)讲述的是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36年来只干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修渠引水。其中有一段情节写他为了让修渠工程立项,独自一人跋山涉水整整两天到县水电局。不巧,领导们都下乡去了。黄大发随即打听到了副局长黄著文的家庭住址。晚上7点,黄著文下乡回来: 在家门口,他看见一个瘦弱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身上穿着破烂单薄的衣服,脸上冻得红一块紫一块,一双磨破了的解放鞋,露出脏脏的脚趾…… 这个细节对黄大发的肖像、服饰、动作等进行观察,寥寥数语刻画了一个贫穷羸弱却又坚韧实干的山村老支书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人物对话能够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脾气性格以及所处境遇全部展现出来,因此抓住富有特色的对话、语言也是写好细节的秘诀。 第28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见字如面”23年》(工人日报2017年3月20日)讲述的是一对平凡的“铁乘夫妻”,23年来共同写下了12本日记,共6820条留言,计24万字。但在有限的报道篇幅中,记者只选择了那些能够突出表现夫妻境遇和情愫的4条留言: 亚娟,昨晚在列车上没合眼吧?一回来就趴在沙发上睡着了,看着好心疼。你最喜欢的冬果梨汤熬好了,在茶几上,醒来记得喝,我先出乘去了。(夫所写之语) 亲爱的,这两天武威温度下降得厉害,你的毛衣毛裤我洗好放在卧室第一个衣柜里了。记得穿上,保重!(妻所写之语) 全忠,女儿说什么时候咱们一家三口能坐在一起吃上你做的臊子面?我都不知道哪一天,心凉!(妻所写之语) 亚娟,你荣获全局十大‘最美贤内助’,真替你高兴。但我觉得这个奖,颁给我也合适呢,哈哈!(夫所写之语) 这4条留言既平易亲和,又风趣幽默;既充满关爱,又坦露遗憾。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铁乘夫妻“的工作特点和性格特点。而另一条获得第28届中国新闻奖的通讯《生命,为祖国澎湃》(新华社2017年5月17日)中通过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科研疯子”的形象: “不能拆!我们打过报告的。”黄大年急了,一边喊一边往卡车前一躺。阳光正强,他眯着眼睛,就这样躺着。他的几个学生马上也在他身边躺下…… 短短几句将战略科学家黄大年为了科研以命相搏的性格形神毕肖地刻画出来,真不愧“拼命黄郎”的绰号。 需要强调的是,对人物或环境特点的细节刻画必须具体形象,切忌抽象概括。在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操作: 一是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副词。因为前者重写实,后者重写虚。 二是多用种概念,少用属概念。因为前者偏具体,后者偏概括。比如在《生命,为祖国澎湃》中有个表现黄大年“火爆”脾气的细节: 大手一挥,黄大年突然把手机砸向地面,手机屏幕立刻摔了个粉碎:“我们拿了这么多纳税人的钱,怎么能如此草草了事呢?!” 这段细节可以用“怒不可遏”“勃然大怒”“怒气冲冲”等形容词概括,但远不及这个细节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再如,对某一现场环境的概括可以用诸如“人声鼎沸”“座无虚席”“花团锦簇”等词汇来表达,但是其效果远不如“响起多少次掌声”“有多少人站着或坐地上”“摆了哪些花?怎么摆放的”这样的写实性报道来得具体可感。 另外,对于科技类新闻的细节描写尤其要注意由专业向通俗的转化,力求以形象化示人。如第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个智能马桶就有35项国家专利》(泉州日报2016年3月10日)中的一个细节: 在演示现场,九牧常务副总裁刘艳一口气将一杯冲马桶的水喝下,她对一脸错愕的客人解释,科技创新让冲马桶的水变为可饮用水。 副总裁“将冲马桶的水一口喝下”的表演细节形象地诠释了智能马桶的“科技创新”“智能净水”等技术指标,比使用科技术语的专业报道更“准确”到位。 客观真实,切忌编造 新闻真实性不仅表现为构成新闻的主体事实要真实,更表现为细节的真实,任何为了主题需要而胡编乱造甚至“合理想象”都会造成新闻失实。 2019年1月《新闻记者》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其中10件虚假新闻典型案例中有6件属于整体失实,4件属于细节失实。《网曝快递小哥冒雨送快递被偷后暴哭20分钟 派出所称已接到报警》(北京青年报2018年11月18日)就属于典型的细节失实。其中写快递小哥“雨中痛哭20分钟”“口中一直喊‘这叫我怎么办,怎么办’”“一位大爷前去安慰”等内容都不假,但记者新增加的一个细节“事发地附近的上海公安局普陀分局长风新村派出所15日下午确实接到一位快递员报警称其派送的快递丢失”却是假的。另外,快递小哥雨中暴哭不是因为快递被偷,而是因为与女友吵架。正是这些细节失实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 细节失实的原因很多,一是采访不到位,信源核实不严。如“快递小哥雨中暴哭”案例即属此类。如果记者找到最关键的信源——快递小哥核实信息,则可避免虚假新闻的诞生。二是主观想象甚至编造。一方面为了突出新闻主题,提高宣传效应;另一方面纯粹为了眼球效应和收割流量,媒体都有可能在主观上夸大细节,甚至不惜编造故事。2018年的10件假新闻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主观上有意为之而导致失实。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既可让虚假新闻快速发酵发红,也可通过“人肉”方式,让虚假新闻瞬间原形毕露。而对媒体而言,苦心经营的公信力可能会因细节失实而受损。因此,追求细节真实不仅是新闻真实的基础,更是媒体立足的基础。 最后需要提及的是,细节写作不能触碰法律和伦理的底线。细节虽然是吸引受众眼球和写好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但细节的表现内容又是有限度的,这个限度就是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触碰了这两个底线,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伦理的谴责,有损媒体的社会声誉。就前者而言,诸如泄露国家机密、暴露个人隐私、宣传封建迷信等细节描写;就后者而言,往往表现为血腥低俗的细节、人文关怀缺失的细节等。 如2018年5月6日,新京报对空姐遇害案的报道细节:“下体裸露躺在土堆上,身上有遗精,身体总计20多刀伤痕,颈部大动脉全部被割破,仅背部就有十多刀”;“江歌案”中陈世峰对杀人过程的血腥描述以及媒体对江歌遇害后的血腥描述,令人触目惊心、毛骨悚然,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更有甚者,对因火灾而烧焦的受害者遗体竟然以“烤鸭”来比喻和刻画,完全丧失人性和基本的伦理。以上这些都是细节写作中必须力避的内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型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7XXW002)阶段性成果] (姜小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湖北文理学院教授;马佳仪: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内容节选自《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4期的《细节:写好新闻的关键》,学术引用请以纸质内容为准,转载需授权)
来源:微信公众号“新闻与写作” 编辑:晓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