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马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事实核查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311#
发表于 2015-3-29 08:48: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文子豫
这是不是下三滥手段?//@五星飘侠:巧,太巧了!


@天佑胖纸
马上要开庭,区伯就嫖娼,真巧!








今天 06:46 來自iPhone客户端




312#
发表于 2015-5-12 08:1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记者曝"美军海葬拉登"系虚构
2015-05-12 02:33:07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63



本·拉登被击毙当日,奥巴马等人观看现场直播。(资料图片)

本·拉登

美老牌记者发文戳穿警方漏洞  并提供“真实版本”

2006年,巴基斯坦掌握了本·拉登藏身阿伯塔巴德的相关情况。

2010年8月,一名巴基斯坦情报官走进美国使馆,把情报告诉了美国,换走了2500万美元。

随后,美国开始与巴基斯坦协商暗杀事宜。美国提出巴方必须就暗杀行动保持沉默并暗中提供支持,并被警告,如果巴方不同意,美国会切断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项目。

巴基斯坦不得已答应协助美国实施暗杀。

美国老牌调查新闻记者西摩·赫什10日在英国《伦敦书评》上发表了一篇极具爆炸性的文章,称白宫在本·拉登之死的问题上扯了弥天大谎。他把白宫披露的版本直接评价为“梦游仙境式”谎言。赫什说,过去几年,他接触了巴基斯坦和美国的一些情报人员,拼凑还原出本·拉登之死的“真实版本”。

谎言之一:“美军突袭无人知晓”

赫什说,美方一直声称在寻找、定位本·拉登的过程中美国“单兵行动”,但这与事实不符。

赫什说,熟悉本·拉登在阿伯塔巴德原始情报的退役巴基斯坦高级情报官员和美国知情人士告诉他,实际上,巴基斯坦陆军和三军情报局早在2006年就已经掌握了本·拉登藏身阿伯塔巴德的情况,只不过一直没有告诉美国。美国后来得知情况后,就与巴基斯坦展开合作,就暗杀本·拉登行动计划进行协商。

而且,赫什说,巴基斯坦并非不了解美军特种部队的行动,巴基斯坦陆军司令和三军情报局长官事先都对暗杀行动知情。

谎言之二:“追踪信使顺藤摸瓜”

本·拉登死后,在如何寻找到本·拉登踪迹这一环节,美国政府和官员谈得最多的一个版本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追踪到本·拉登的一个信使,并通过他最终锁定本·拉登。

但赫什说,美国实际上是花了2500万美元买通了一名巴基斯坦高级情报官员,从这名官员口中得知本·拉登藏身阿伯塔巴德。在文章中,赫什说,这名巴基斯坦情报官后来被美国带往华盛顿定居,目前是中央情报局顾问。

谎言之三:“开枪射击而后海葬”

赫什版的“本·拉登之死”还提出,本·拉登遗体被交付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下葬一说子虚乌有,海葬一事根本没有发生。


他说,海豹突击队突袭本·拉登寓所时,没有发生任何抵抗,没有任何交火,因为在此之前,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已经控制住了本·拉登,把他继续关在阿伯塔巴德那处寓所内。而且,美军突袭那处寓所时,本·拉登的身体状况已经很差,基本上残废。

作者其人

西摩·赫什精通调查新闻,过去50年间,他最著名的两大报道分别是,1969年曝光出美军第23步兵师1968年在越南美莱村制造的美莱村大屠杀事件,以及2004年曝光出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赫什的这篇文章一出,随即引发媒体关注。


北京晨报 作者:凌朔
http://news.163.com/15/0512/02/APCODCR70001121M.html
313#
发表于 2015-5-15 09:19: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Huey李
网页又被删了。//@绥靖欧美豚: //@阿宝背书的美好生活://@海柳云烟: //@澎湃评论员: 这是二段视频剪辑成,摔孩子时的徐分明是系统内警员,26一28岁间,此人擒拿格斗科目优异,擅长短拳快攻,但现在可能坐办公室,皮肤略白。小孩是布娃娃,是开枪民警媳妇妹妹类提供的,如能慢镜头播放则马脚全露

@全年代
【图揭摔孩可能是站方编辑的】…人摔一只狗围观的也会有肢体举动,而绿圈中群众始终木纳。关于这有公安大学教授讲图3中,徐不是本人这之所以摔孩画面特快。图5从售票大厅看看摔孩周围与之前完全不同…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某天我消失了请转告我家人…
@中国司法黑
#庆安枪击案#
  • k收起
  • f查看大圖
  • m向左旋转
  • n向右旋转











a




5月14日16 : 27



10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314#
发表于 2015-5-15 13:25: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Huey李
建议楼主做一个图片格式的长微博,便于删了以后别人重贴。也可以往微信上装。

@死磕学派
庆安真相——央视报道疑点(第一集)(修订重发版)

事实不正确,欢迎拿证据啪啪我脸;政治不正确,欢迎各界志愿者来喷。


庆安真相——质疑央视(第一集修订版)死磕学派
发布于2015年5月15日 12:28



我写长文揭露央视,不代表我对事件本身的立场。徐纯合有袭警行为是早已经明确的事实;李乐斌先与徐纯合互殴,后将其击毙也基本清楚。李乐斌的行为是否恰当,舆论自有评价、法律自有裁断。
      
媒体对任何事物进行评价,必需建立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社会已经可以容纳多元的价值判断了,但是假绝不是其中一元。我同意有的时候,真话可以不说出来,但是能不能不说假话?当我看到这些与解说不一致的画面,听到这篇满是主观臆测的解说,看到这组剪辑得匪夷所思的镜头,价值底线已然被击穿,我不得不做些什么了。


疑点一:50-104
      
画面中,我们没有看到徐母与徐纯合交流,就领着孩子、推着小车由安检通道向外走去,徐纯合在等待一会后上前拉住了徐母,阻止了其继续向外走。黄衣服女孩走在最前面,明显是要出去,看到徐母受阻才在门边停下。
      
央视的同期解说是:“十分钟后,徐纯合从候车室卫生间走出,将母亲携带的手推车,推至候车室安检门处,堵住了安检通道,不让旅客通行。
      
画面与解说显然是驴唇不对马嘴的,央视的结论是从何而来?
此外,按照央视的说法,徐纯合上了十分钟的厕所,出来以后站那发呆,然后我们就看到画面上徐母领着孩子、推着小车往外走。徐母在这十分钟领着三个孩子去哪了?母子之间有没有交流?如果有交流,央视为什么剪掉?如果没有交流,徐母为什么要出去?


疑点二:104


这个画面的瞬间切换,我们没有看到安检人员与徐纯合有交流,更没有看到安检员对他们进行劝阻。中间剪掉的是什么?如果安检员齐贵民有劝阻,为什么不放出来,以体现徐纯合主动滋事?如果没有劝阻,齐贵民为什么直接去找李乐斌?

疑点三:130-139

画面我们看到的是徐纯合赶旅客出去的过程,当时齐贵民并不在附近,反而是开始往画面外走(去警务室)。徐纯合把人全部赶出去的时候齐贵民已经离得很远。关门的时候齐贵民已经不再画面中。之后再出现,便是跟在李乐斌身后。
      
而齐贵民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亲眼看到徐纯合关门,并质问徐纯合,在被徐纯合出言顶撞后无奈去找的李乐斌。
      
监控画面显然完全不能支持齐贵民的证言,他在撒谎!他为什么要撒谎?

疑点四:253-256


前一个画面中我们看到,徐纯合被反剪双手控制在安检门处。经过一个切换画面后,他们来到正对安检机入口位置附近,安检通道内旅客正在进站,随后李乐斌松手,徐纯合转过身来。
      
央视的同期解说是:“李乐斌随后控制住徐纯合的双手,在乘车旅客进入候车室后,李乐斌撒开了徐纯合被控制的双手。
      
请注意央视的用词,李乐斌的动作是“控制”,结束这个动作的时间是“在乘车旅客进入候车室后”,言下之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旅客进站。
      
徐纯合在控制之下,怎么被弄到安检机入口位置附近的?中间被剪掉了什么?李乐斌是不是有超出“控制”行为之外的动作?李乐斌松开徐纯合的时候,仍然有旅客在进站,为什么央视要用“在乘车旅客进入候车室后”这样的表述?为什么不用几分钟后、过了一会之后?

疑点五:

这是一个不是疑点的疑点,因为室内2号监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被监控录像机翻转记录了,所以会导致一些误会。比如:臂章一会在右、一会在左,孩子一会抛向右侧一会跑向左侧。其实只要把室内2号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翻转,就可以了。









收起




58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48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收藏
  • 轉發 5
  • 評論

  • 2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315#
发表于 2015-6-27 09:0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雾满拦江

哈哈哈哈 //@乔志峰:还原历史真相,停止愚弄人民。//@盛大林: @新京报 //@经纬之家: 新京报真的不知道真相吗?丢人现眼!//@北野的理想国:转发微博


@燕小小云

哪个在造谣?
  • [url=]k收起[/url]
  • [url=]f查看大圖[/url]
  • [url=]m向左旋转[/url]
  • [url=]n向右旋转[/url]







[url=]b[/url]
[url=]

a
[/url]





6月26日10 : 45 來自iPhone 5s



17分鐘前 來自iPhone 6 Plus

316#
发表于 2015-8-10 20:18: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花县无赖郑仁坤是怎样变身太平天王洪秀全的?



生平无赖走天涯,假借洪门本性邪。
胜不成王败作贼,苍民祸尽复何加。

花县人郑仁坤是一个饮博无赖之徒,以算命卜卦,荡迹江湖,骗人为事,经常来往于广东、湖南之间。其时有朱九畴倡“拜上帝会”,郑仁坤拜他为师。九畴死后,他聚众扰事,在广西桂平县被捕入狱。经知县陈报巡抚衙门,认为并无大事,释放出狱。他自出狱之后,犹恐清吏注意,不敢再用郑仁坤真名。仍继续结党作乱,假借天父天兄,惑乱愚民,企图所谓“起义”。这是清道光末年的事。

此时民间秘密结社,以天地会,又名三合会,范围较大,盛行于广东、广西及湖南三省地方。以“灭清复明”为宗旨。因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故而自称为“洪门”。会徒称为洪门兄弟,以后即所谓“洪邦”。湖南人焦亮,这时是湖南地方天地会有名首领之一,势力及于广西镇安山区。因为拜上帝会在反对清朝统治这一点上,能够共同合作,大有逐渐成为一家之势。而拜上帝会的势力不及天地会,可谓大巫小巫之别,无不以天地会的指向为依据,未有独立趋向。

经过进入牢狱的郑仁坤,出来后讳言真名。因他依附洪门,一切受了洪门的影响,对于朱洪无不隐在其中。故隐姓洪,名曰火秀。火乃是红色,切合朱与洪两字之意义。禾能救饥,代表农民,乃是广东土语“牵拉”之意。秀字意为是农民的导师。后来因为火字犯了爷火华的讳,就此改为洪秀。洪是洪门,洪是音红,都不脱朱洪的意思。同时还自名洪全,“全”字拆开为“人王”,不无与洪大全有关。他又自称洪日,故后来有“朕是日头,故姓洪”。这是他改姓的原因。他何时把洪日、洪秀、洪全合而为一,名叫洪秀全,大概是在金田起义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殆无疑问。

金田起义的前后,天地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它比拜上帝会号召力大。故而两会曾有歃血之盟,其结合之紧密可知。况且又奉天地会首领焦亮为主,尊为天德王,建立“太平天国”。“太平”两字在天地会中有“天下太平洪”之语。故在外,最初所得的消息,谓太平天国领袖为天德,从湖南来,即是焦亮。焦在广西时,改名万大洪,在天地会中,以朱、洪、万三姓最为尊重。天地会尊重万云龙为开山始祖,故而朱、洪两姓三足鼎立。后来又改名洪大全,“大全”即“大人王”之意。焦亮还在名万大洪时,曾出有告示中说:“洪秀全封太平王。”可见此时洪秀全位在洪大全之下。不言而喻,两洪并称万岁,或许有之。洪大全说:“我初到广西,洪秀全就叫为贤弟”,“我叫冯云山等皆呼各字”,“杨秀清是我臣崽”,当然也是事实。

太平天国金田成功,攻陷永安,取得了第一次占领城市的胜利。在建制问题上,两会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因为天地会是诛灭满清、恢复大明为目的,不是宗教团体。洪大全后来在自述中也说:“妖术行为,古来从无成事的。”他反对洪、杨等人以天父天兄妖言惑众、欺骗群众。他毕竟还是读书人,也不以破坏孔孟之道为然,因此遭到了洪、杨诸人的妒忌。就此阴谋拉拢天地会一些人,进行事变。洪大全闻信出逃,被守卡截回,投入狱中。从此洪秀全独当一面,下诏封五王了。

咸丰二年二月十六日夜间,太平天国军盘踞永安州已有半截。自从将洪大全拘禁后,洪秀全被推为太平天国天王,大权则落在杨秀清之手。这些“灾星”虽然占据了永安,但已缺乏粮食和弹药,被清兵重重包围,形势日趋严重,不得不突围而出。突围仍仗天地会叛徒罗大纲之力,撤离州城东去。在突围,将洪大全从狱中带出,手足带上镣铐,颈上锁着大铁链,押解而行。十八日,在途中被清兵俘获。钦差大臣赛尚阿报称捕获太平天国天德王洪大全,为洪秀全弟兄,同称万岁。他运筹谋划,洪秀全坐享其成。其时有人指斥赛尚阿捏造事实,虚报塞责。说所获者是焦亮,不是洪大全。后来弄清洪大全就是焦亮,才算了事。一场无谓的争论,就此平息。其实赛尚阿所报,确是事实,并非生造之辞。洪大全于是解到北京被杀。《清史稿》亦云是役“擒伪天德王洪大全,槛送京师,磔之于市”。今所流传,身穿明朝服式的半身画像,乃是洪大全,不是洪秀全。因为洪大全的宗旨是“反清复明”,而洪秀全假借天父天兄,形成有西洋宗教色彩的邪教,所以不会用明朝的服式,这是可以肯定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烽话不连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EyNTA3NA==&mid=206822647&idx=1&sn=609aa4c8683591f7a79773a53df80038&scene=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d



317#
发表于 2015-8-13 23:4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5-8-14 11:18 编辑

【案例】
不开学好吗

别信谣。只听官媒统一报道为实。









今天 19:42 来自 iPhone 6 Plus
  • 转发 350
  • 评论 44
  • 16

亮冰娜无穷动
请给出真相//@沈坤营销破局:回复@水处理李森:哎!这个操蛋的ZF!//@水处理李森:远远不止这个数,这只是消防战士。还有周边居民!媒体报道都说爆炸相当21吨TNT!21吨!艹

@沈坤营销破局
#天津大爆炸#到底死了多少人?这个消防战士发给战友的微信或许可见真实!一个连死亡人数都不敢公布的国家!我真想骂娘!

  • ñ11


24分钟前 来自 iPhone 6 Plus



5分钟前 来自 三星Galaxy NOTE III

  • 收藏
  • 转发 1
  • 评论 1




318#
发表于 2015-8-26 12:09:18 | 只看该作者
柴静: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白宫记者,叫海伦·托马斯,逼问过9任总统,进攻性极强,后来白宫特别在新闻厅给她专门设了把椅子,上面用小铜牌刻着她名字,又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奖项,盛誉极隆。
她八十多岁的时候在书里回忆自己职业生涯,曾经感叹美国新闻业的萧条,说“不知畏惧,不带好恶地去报道,美国的新闻人忘了吗?”
我自己的经验是,不知畏惧并不算难,不带好恶不容易。
好恶是每个人都有的,不可避免,
只不过,有记者这个身份,会约束人们表达自己好恶的本能,它要求你提供尽可能多的事实,而不是看法。
八十岁的时候,海伦离开供职五十七年的美联社,开始成为一个专栏作家。
专栏作家与记者的区别是,她从此提供看法。
在接受这个邀请的时候她说“我挺高兴的,为什么不呢?这么多年我都在按事情的本来面目描述它,现在为什么我不能按我想的样子来说呢?我每天早上醒来就可以说,今天我恨谁?”
也许她带点玩笑,但箭一旦不再忍受约束,就会射出。
一个月前,她迫于舆论压力辞职了,在将近90岁的时候。
原因是她在某一个集会上,对着一个镜头说:“告诉以色列人,滚出巴勒斯坦……他们(以色列人)可以回家,去波兰、德国,去其他任何地方。”
她是黎巴嫩移民的后裔,她说这话的原因就是她恨。


我曾经遇到过CBS的一位记者,我们谈一个问题,他下了一个判断,我说我去过那个地方,我了解到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他打断我“中国根本没有真正的记者”。
“记者首先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我说。
“你们是没有信誉的一方”。
这种对话很难谈下去。
不信任是媒体从业者的一部分天性,这不稀奇,也没什么可指责的,但是敌意是另一回事。
不信任可以保持疑问和观察,可以讨论与争辩,但敌意是一种预设,一种观点,寻求能支持自己情绪的证据,刻意忽略对对方有利的事实,站在一个善恶二元,黑白分明的世界上。
我自己有过这种经验,知道英雄与混蛋的道德模式最容易煽动人们的情绪,一个“反对……!”的立脚点很容易变成一个集体的代言人,使人热血激沸,泪水涟涟。
法拉奇在911之后写《愤怒与自豪》,她说自己“哭了六天六夜”写下这本书——那不是报道,甚至不是文学,用她的话说是“训诫书”,这篇檄文里用的词都是“坏蛋”“强奸犯”“蛆虫”这样的字眼。
泪水和愤怒是人之常情,但我慢慢觉得,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我曾经写文章悼念过一位俄罗斯的被暗杀的记者安娜,叫《思考比恐惧更强大》,看到老妇人在她像前放上的白色玫瑰,我写的时候心酸眼热。
后来遇到《华盛顿邮报》的记者ANN,她在莫斯科驻站十六年,说:“我为安娜难过,但我并不赞赏她的报道。”
“为什么?”我有点意外。
“因为她的观点太多。”她说“她总是站在她认为的弱者一方,简单地批评。”
我们都痛恨暴力和对记者的虐杀,但是,ANN的话让我不能不去想——我之前对安娜的评价是否太没有保留?抒情的背后没有更复杂的事实?单纯的强弱黑白的报道能不能完全解释现实?
我说“也许她是在一个那样的环境下,常常被迫害的人很难避免……”
“但这样慢慢会变成你本来反对的人”
“……那么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她说“最好的防御就是准确。”


看老郝的新闻调查,一期职业病鉴定的节目,反映那些受疾病所苦而不能得到公正的鉴定机会的工人们,看这节目时我为她骄傲,多年来她一直在做最艰苦的题,因为她心里有对人的关怀。
她的片子中,有几次以音乐致以同情,领导审片的时候,说“把音乐拿掉”。
她有点不服,偷偷留了两段——她跟老范什么都成,但就两样东西不能碰,“音乐和男朋友”。
后来看完老郝这个片子,我觉得领导的决定是对的,音乐是一种倾向,抒情,也可以说是一种强烈的看法,音乐一起,观众就跟着一哽,一软,被影响了,但是如果出发点就是为弱者张目,事件的因果和逻辑就可能来不及宕实,直接进入了情绪。
同情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但先入为主的悲情是需要我们共同警惕的。
有个朋友把一篇批评我的文字发给我过,我觉得说得真好,引在这儿跟老郝老范分享:
“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嚎啕大哭。”
他写道:“准确是这一工种最重要的手艺,而自我感动、感动先行是准确最大的敌人,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jg0Mzc2NQ==&mid=208080707&idx=2&sn=f8e5d4e48b75a423c8335ca9c93c5e04&scene=1&srcid=C3uVY5ZupUywOQ8PaVvV&key=dffc561732c226511516fe84aa98c59fb910cceea72ed4257d523253cd8f6def94e2ce43a1f1bfa831bfdcad534cf652&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uoFcaNP9%2FYwdN%2BsCdwjqUpUzELlX9hzjgoqkK44wOeGUmJDRgWljKTYg1tIM%2Bl1I
319#
发表于 2015-9-6 10:36:5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涂重航:在危险处寻找真相也是我们的使命|手记

天津“8·12”爆炸事故的浓烟似已散尽,而对于媒体报道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其实距事故发生,过去了还不到一个月时间。
当时,我们的记者迅速度地到达现场,彼时,他们正忙于报道事实,还原真相,顾不上表达个人情感。这既是职业要求,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体现。
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推出天津“8·12”爆炸事故系列记者手记,力图通过到达现场记者的个人视角,部分地还原事故现场最真实的一面。
涂重航是新京报深度报道部首席记者,看看他在灾难现场的经历吧。


                                                                          目的地,天津

如果灾难没有降临在自己身上,谁也不会有刻骨铭心之痛。
我曾采访过汶川地震、襄汾溃坝、王家岭矿难、大连油罐爆炸事故、玉树地震、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马航事件、“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在这些事故的报道中,我见过很多遇难者家属,群体性死亡现场那种特有的气息,对我来说也不陌生。
每一次灾难事故当中,都有惨烈的场景和撕心裂肺的痛楚。但是作为灾难的报道者,我不能过度渲染惨状和悲伤,需要用冷静的心态去发掘事故真相,探究灾难原因。
8月12日零时许,报社编辑部打来电话,问我可否马上开车去天津,我因次日有公安部的采访任务,就推辞了。当时我还觉得,这是一个普通的突发事故新闻,派新人去历练就好,不需要我为此再向公安部爽约。
我差点就因此错过这次举世震惊的爆炸事故。
次日上午9时左右,报社编辑部再次打来电话,让我推掉已约好的采访,火速赶赴天津。这时,我也感觉前方事态严重,当即从北京的家中出发,不到两个小时就赶到了天津塘沽。
临走时,媳妇将家里的口罩给我,叮嘱一定要戴好口罩采访,我心里还不以为然。

                                                                第一时间找到指挥部最关键

13日上午,我开车走到天津港,快到现场的高速路拐弯处,遇到民警设卡。我拿出记者证说,想进去采访。一位民警看过证件后,就放行了。
高速路就在这次出事的瑞海公司西侧。我开车上了高速路高架桥,看到爆炸现场仍在冒着上百米高的黑烟,当天我因为感冒没有闻到什么气味。高架桥上的路灯几乎全部震掉脱落下来。临近现场的高速路上,有四五辆轿车横七竖八的停着,几辆车玻璃都已破碎,还有一辆卡车车头瘪下去,像是发生过剧烈碰撞。另有一辆汉兰达越野车,副驾驶上有大量血迹。
我在路的右侧,只能站在桥的护栏上对现场拍照,护栏下能看到上百名穿着迷彩服的战士集结。
随后,我又开车下了高速,向现场南侧驶去。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这种事故报道,第一时间到现场指挥部,是获得权威信息最便捷的渠道。
据现场观察,南侧道路都有官兵把守,离现场最近的一栋行政大楼是现场南侧的天津港大楼。我看到周围停满了警车,还拉着警戒线,感觉这里面应该是现场指挥部。于是,我便绕过保安,进入了这栋28层高的建筑。
在楼顶,我看到了事故现场——南侧有上千平方米的停车场,里面近千辆汽车都被烧成骨架,南侧还有两栋办公楼,后来得知是附近一派出所,也烧成了骨架。
经过逐层搜索,并未看到有现场指挥部的迹象。有些港口调度办公室虽然人很多,但并不像为救援在忙碌。
于是我下楼继续在周边寻找指挥部。观察发现,一大队军车沿着高速路自南向北驶去,我感觉指挥部可能在事故现场北侧。于是,我开车上了高架桥。桥上仍有民警把守,我再次说明采访情况,这位天津的民警放行通过。
这次,开车到了道路的东侧,紧邻事故现场,得以能近距离观察。在这里,我看到事发现场的大致方位,南侧有一片停车场,北侧也有一片停车场。西侧露天有大片的集装箱,被炸后堆积如山。其中里面还有明火,冒着紫烟、黑烟等,两辆消防车正在南侧喷射泡沫灭火。
我没有做过多停留,直接沿着高架桥从北边下去,来到天津港七号卡子门处。在这,我看到有大批的消防官兵集结,卡子门北侧有一顶红色帐篷,有高级别武警官兵进出。旁边停有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车,一位同行介绍,这里正是现场救援指挥部。
简陋的现场指挥部里,只有一张桌子。
当时,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牛跃光正召集专家开会,他说现场刚刚又发生一次小爆炸,冒出黄烟,刺鼻刺眼,消防战士们受不了,都撤下来了。他让专家们分析这里面会是什么成分。
据此可以判断,当时,亦即8月13日下午2时许,现场救援指挥部尚不清楚事故现场存放着什么危化品。
过不多久,有关方面传来了检测数据,称现场冒出的气体检出硫化氢。听到这个报告,牛跃光也顾不得开会,从帐篷里走出来,向正在转播的记者们招手,快跟他向外撤,现场气体有毒。
这时,看到旁边停着的一辆红颜色大巴车开始向西驶离,车上喷涂着消防指挥车的字样。后来才知道,现场指挥都是靠这辆车的上传下达任务。公安部副部长李伟、公安部消防局局长正在车上坐镇指挥。


                                                                   现场还有氰化钠,700吨!


红色的指挥车后面跟随着数十辆车,一同向西外撤一公里左右,再次在路边驻扎。现场指挥部还没有来及搭帐篷,牛跃光等人坐在了路边的绿化带内就地指挥。
在这里,我还看到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天津滨海新区区长等人。他们此时正配合公安部消防局做下一步救援的准备,当时的救援方案是先救火,把明火消灭后,再转移危化品。
然而,从警戒线外传来的消息打破了现有部署。
一位工作人员前来汇报说,有厂家的人被拦在警戒线外,他们说,有一批氰化钠的货物存放在爆炸事故现场,700吨左右,厂家想看看货物是否还在,如还在就需尽快转移。
现场的指挥人员听闻此事,马上派车将厂家的接进来。一群人随之围上来。据厂家的人汇报,他们是河北诚信有限公司,前不久通过一家第三方货代公司,拉了700吨氰化钠到这里准备出关,没有想到就发生爆炸事故。
经记者现场数次确认是氰化钠,并非氢化钠。氰化钠为氰化物,剧毒。厂家的这个消息陡然打破了现场救援部署,当下最为紧要事情,变成了寻找这批氰化钠的下落。
听到这个消息后,牛跃光马上去指挥车上向部长汇报。
不到十分钟,指挥部找来瑞海公司副总经理询问。这位瑞海公司的负责人头上打着绷带,右腿缠着纱布,是靠两个人架着,才走来过来的。他回忆不清楚到底现场还有多少氰化钠,他说,12日当晚可能有船来已经拉走了300吨,目前货场存放有400吨氰化钠。但是他要给调度人员打电话确认。后来他又叫来公司调度人员,经确认,12日晚的船没有来,也就是说,现场700吨氰化钠还在。
经过记者对这为公司副总和河北诚信公司负责人的采访,确认了现场700吨氰化钠的消息。我随即通过手机向后方发布“天津爆炸事故现场存放700吨氰化钠”的消息。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立即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大家都知道700吨氰化钠在现场未处置的严重性。但是此时的现场指挥部,媒体只有央视、央广和公安报等几家。他们大多数没有听到现场发生的这件紧急情况,当时新京报独家发布了这则信息。
随后,现场指挥救援的消防总队参谋长带领厂家和瑞海公司调度等四人,穿上防化服前去现场寻找氰化钠。他们进入现场寻找了一个多小时,等回来时,几个人浑身湿透,喘着粗气,每个人都连续喝了两瓶水,参谋长边喝水边向指挥部汇报,经过他们指认的存放氰化钠的现场,临近一个大坑,旁边都是平地。
700吨氰化钠荡然无存。
牛跃光听到这个消息,再次将他们带到指挥车前,向公安部副部长李伟直接汇报,天津市副市长何树山也找到河北诚信公司负责人详细了解这些氰化钠的形状,如果挥发后如何处置等。
另外一边,天津市政府的官员们正在部署火速从市内调集大量双氧水到现场。据专家们介绍,氰化钠遇双氧水处理后,可变为无毒物质。
但是,700吨氰化钠爆炸后下落不明的消息我没有公开报道——这个信息如果报道出去,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在目前现场处置不明的前提下,尽量还需征求救援指挥部的意见。
我在现场采访氰化钠的事情时,遭到了天津市官员的呵斥,还被驱逐出了指挥部。
随后几天,官方逐渐公开现场有700吨氰化钠的信息。因为现场救援已过去几日,并未发生中毒的病例,也没有引起更多的恐慌。

                                                        调查揭露事故公司钻了监管漏洞
从现场指挥部出来后,我就没有能再次进入警戒线内。
随后的工作重点,转向了调查事故公司瑞海国际的前世今生以及公司取得危化品资质的过程。
后方编辑部也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记者继续调查700吨氰化钠的来龙去脉;另一路记者调查出事的这家公司。


对于初入天津的记者来说,要了解一家港口企业的从属关系并不容易,我与其他同事在爆炸后第三天、第四天全力去调查瑞海国际的工商资料,去相关部门查找这家公司的信息。
根据瑞海国际的公司全称,即天津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我们决定先去天津保税港区管委会了解情况。
有当地人也透露,这家公司的工商资料在东疆保税港区,平时的安监管理也由保税港区的海事部门负责。
但是我们在对东疆港区管委会采访时却发现,注册在这里的瑞海公司,实际被他们推脱的一干二净:东疆港区虽然有天津市授予管辖方圆30公里的“尚方宝剑”,但瑞海公司的安监责任按照滨海新区文件,应归滨海新区安监局塘沽分局负责;瑞海公司的危化品资质发放由天津市交通委负责发放;瑞海公司的实际经营地在天津港,注册地选在东疆保税区,这也是工商登记部门惯常做法。
通过这些,我们发现了瑞海公司背后的问题所在——监管问题错综复杂,看似多头管理而实际却无人负责,互相踢皮球。
经过梳理并向后方汇报后,编辑同意朝这个方向深挖。经过多名记者通力合作,各自选择方向去突破相关部门,最终达到效果:新京报在事故发生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连续抛出重磅独家的调查报道,将瑞海公司安监失责、危化品资质审批失当、安评环评存在猫腻等问题逐一揭露。
很多人会对记者前往危化品爆炸现场采访表示敬佩。其实,在去天津的一个星期中,我内心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当天以及后来几天,很多天津港区的居民开着车往外跑,我们的记者却自告奋勇向现场冲。很多武警把守的警戒线不让进,记者还要想办法往里面进。
这是究竟是为什么?

最后我内心给出自己一个答案——其实我们的职业就是这样,现场需要报道,我们只是在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跟高尚及敬佩都沾不上边。
哪怕因为报道遇难了,这也是使命使然,这与现场牺牲的消防战士们的使命一样——从事这样的职业,就要做好面对危险的准备。
还想说明的是,我们参与灾难事故报道,力求不煽情、不渲染,唯有最真实地还原真相,尽最大努力调查事故原因,才是对灾难、对遇难者最好的告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g3MDczOA==&mid=207840818&idx=1&sn=c188f6a42ad2448b07e859022e0a609c&scene=1&srcid=0906vdRzEDb2irhD5dFyqNqp&key=dffc561732c22651157dbef09383b5e5423d956ae0418e3515529829b6d0e0a29c57b2ffbe824b97b7dfff807b6a82cb&ascene=1&uin=Mjk2NDAyMjQyMw%3D%3D&devicetype=webwx&version=70000001&pass_ticket=xN6eO2rZwvmiBXhmmDhseqGZpRqEm0bVMA7KhmKhElFJc%2FBD3wuJPjyhGii72ncj



320#
发表于 2015-9-14 23:2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译允 于 2015-9-14 23:27 编辑

【案例】9.13林彪坠机后,满朝文武谁的反应最亮?

  “九一三事件这个名词,如今年轻人已不甚知晓。1971913日,发生了共和国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神秘诡谲的一件大事——全国二号人物林彪驾机出逃,摔死在蒙古大漠。写进党章里的接班人一夜之间成了反革命,百姓们震惊不已,高层将帅们却反应各不相同。从他们的或拍手称快、或直言质疑、或老泪纵横中,我们又能读出些什么亮点呢?
1】欢乐的大多数
和发生在这个国度上的所有大事一样,中央对于九一三事件公布也采取了内外有别、有步骤的逐级传达方式。据目前可查阅的史料所载,国内最先知道这一事件的高层领导,是时任外交部长姬鹏飞

当中国驻蒙古大使的手抄特急电报送至外交部时,姬鹏飞的反应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惊喜交集。他用异常的语调将电文念成一首短诗,是为机毁人亡,绝妙下场随即通报已经五十多个小时没合眼的周恩来。对于周恩来的反应,各种回忆录中流传着许多绘声绘色的传说,什么先大喜后大哭,含泪说你不懂云云。但几乎每一个版本中,都记载了总理的第一反应是拍手大笑:
好!好!摔死了,摔死了!
接下来的情节就是周恩来亲自禀告毛泽东,至于毛的反应本文就不引述了,低格君还想多活几天。我们要重点说的是在914日上午,被周恩来的一纸急令喊来人民大会堂议事的党政军要员们。这些人的反应就很有趣了。
插播一张周恩来和林彪双双臂戴红袖章,学习交流的画面

最普遍的情绪当然是欢庆,其中最开心的群体莫过于林彪曾经的军界同僚们。听说林彪摔死,将军们沉寂了片刻,随后爆发出巨大的欢腾。只见久经考验的老总们像庆祝一场胜利似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朱德的大嗓门:
老天爷有眼!老天爷有眼!
另一位脾气不小的老总陈毅此时正卧病在三O一医院,虽然未能在第一时间分享这种快乐,但得知消息后同样欣喜若狂,甚至在病榻上高举茅台酒,欢呼胜利我们来看看亲眼目睹这一幕的驻法大使黄镇是如何描述胖帅之喜的:
我永远忘不了老总脸上突现的红光,和那细眯的眼睛里一半含着轻蔑,一半含着微笑。
要知道胖帅此时已是病入膏肓(四个月后就去见马克思了),但在不久之后批判林彪的大会上,他硬是带着癌症之身义愤填膺地连续做了几个小时的揭林报告,把四五十年前南昌起义时的陈谷子烂芝麻都拎出来鞭了一番尸,足见恨之深责之切。

与胖帅心情相似的还有罗瑞卿。不但高兴得好几个晚上睡不着觉,还一口气写了13万字揭发林彪罪行的材料。这还不够解恨,又在《答友人》诗中极尽怨毒地骂道:
林贼蛇蝎心,蔽空犹乌云。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从将军们的幸灾乐祸来看,对林彪简直是诛心之恨。可说起来,这三位和林彪都是并肩战斗几十年的老友——朱陈二位老总从井冈山起就是林的上级,特别是朱老总堪称林的伯乐,而罗瑞卿一直是林最信赖的部下。可惜,半辈子的亲密合作被一场运动催化成不共戴天之仇,彼此恨不得早日下地狱。如今害人精终于身败名裂,受难者们怎能不额手相庆、兴高采烈呢。
插播1962年,老总们的合影,观站位,知内幕

不同于将军们的复仇快感,还有一部分朝中大员,虽然没受过林彪集团的直接迫害,也对此拍手称快。譬如前面说过的那位出口成诗的外交部长姬鹏飞,其实他手下还有两个同样才思敏捷的大将——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和办公厅主任符浩。
这俩的级别低一些,14号晚上才得到消息,当下俱怀逸兴壮思飞,直接在外交部大院里开了一瓶茅台开怀畅饮。喝着喝着,符浩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唐朝诗人卢纶的《出塞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乔冠华听后意上心来,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述旧不如编新,我把这首诗略加改动,且看如何?于是朗声念道:
月黑雁飞高,林彪夜遁逃。无需轻骑逐,大火自焚烧!
这四句诗想来乔老爷自己是很满意的,因为之后此诗不胫而走,疯传京城高干圈。就连郭沫若大才子也对此赞不绝口,还欣然命笔,将这四句诗挥毫写成条幅,馈赠众多好友,逢人就夸乔老爷改得好。由此可见,当时大多数领导名流对于林彪之死的态度,都是幸灾乐祸的。
插播九一三一个月后,联合国代表大会上大笑狂喜的乔老爷

2】清醒的少数
所谓清醒,是低格君的一种概括,其实指的是一部分没有过度欢庆的人。之所以不盲目欢庆,是因为他们从事件里看到了比旁人更多的东西。这里集中说两个知名度最高的人——邓小平和叶剑英。
先说叶剑英。说起来,叶帅是最早得知消息的老灵通之一,13日当晚周恩来得到报信后,当即就指定了叶帅作为林彪事件善后和战备事项的负责人。
大家若是对红史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叶剑英是党内为数不多的著名聪明人,双Q和政治经验完爆其他九大元帅,直追周恩来。叶帅对于林彪事件的反应,集中体现在他在事发后不久写下的《斥林彪》一诗中:
铁鸟南飞叛未成,庐山终古显威灵。仓皇北窜埋沙碛,地下应惭汉李陵。
说来叶帅倒底是党内数一数二的诗家,区区二十八个字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批判林彪叛党叛国罪行,跟中央统一口径统一立场;第二,用含蓄的手笔赞扬了毛泽东,同时表明自己的忠心;第三,用李陵降匈奴的典故反衬林彪之贰心,高瞻远瞩又不失旧体诗的古雅凝炼。其作品深度与个人韬略完美匹配,远不是什么林贼蛇蝎心之类的大脏话能比的。

然而,这首诗虽然高明,却没有完全反映出叶帅对林彪之死的真实态度。欲知真相如何,请看接下来这段经典对话——
在讨论林彪死讯的政治局会议后,张春桥拿来一瓶茅台与诸人碰杯(本文第三次出现茅台了),一向锋芒不露的叶帅对此颇为不满,直言这并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姚文元反问:难道这不是好事吗?叶帅提高嗓门回应道:
是好事,也是丑事。一个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叛国逃跑,在国内国外将产生什么影响?
事实证明,叶帅的焦虑完全有理,林副主席的叛党叛国、自取灭亡极大冲击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心灵。叶帅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确比同僚更善于观察形势,看得更深更远。

还有一个看得远的是邓小平。小平同志算是文革里最倒霉的几个人之一,早早儿就被拉下马踩上一万只脚了。九一三事件发生时,他正在江西乡下一个拖拉机厂里劳改。劳改犯的知情权是当然不能跟朝中大员们相提并论了,小平同志得知林彪死讯时已经是两个多月后的事儿。
当时,小平夫妇和全厂80多名工人一起收听中央文件,因为监视人在场,小平同志全程一声没吭。回家之后,夫人特意倒了一小杯酒,小平同志接过酒杯,只说了一句话:
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小平同志的感慨虽然惜墨如金,接下来的行动却势如风雷。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小平同志却敏锐地闻到了中南海畔的气候变化,于是他接连给毛泽东和中央写了两封长信,大谈到自己对林彪的看法,一方面坚决拥护中央对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决议,一方面揭发批判了林彪过去几十年内的各种反革命阴谋诡计。

这两封信的结果和后来的历史,活在今天的你我都很清楚了。可以说,林彪的死事实上给小平同志的政治生涯带来了转机。而懂得把握机会的小平,在对于林彪的评价上也并非只顾发泄私愤,而是寄托了更长远的政治策略。林彪死后不到一年,小平同志已重拾中央的橄榄枝,在井冈山下乡视察时,他是这么和当地的老红军说的:
林彪这个人不能说没本事,就是伪君子,利用毛主席抬高自己。
在说这个类别之前,低格君再多嘴讲讲两句当时的形势——真是墙倒众人推。上一期《低格必读》领导人讣告专题中,低格君没有提到林彪的讣告,其实那根本不能叫做讣告,正式名称是《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
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9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
从这份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和接下来轰轰烈烈的批林运动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舆论走向,就是要把对于国家现状的所有愤怒统统撒在死去的林彪身上。一时间,林彪被妖魔化到万劫不复的境地,战争年代的一切功绩亦化为乌有,他的死俨然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幸事。不少利益相关者,更是争着抢着在这件幸事中添砖加瓦。

但有一个人没有这么做,你们也猜到了,就是彭德怀。彭老总作为比小平同志更惨、更倒霉的牛鬼蛇神,直到批林运动开始后才得知林彪的死讯,而得知的方式是专案组直接把笔递到他面前,让其揭发交代林彪反党的各种问题。
对此,身在缧绁的彭老总是这样回应的:
不要着急。四五十年的事,一下子想不起来,要慢慢地回忆回忆。
脑子受了刺激、思想总感到不痛快。(1972.1.8
他们要我写林彪和高岗的材料,我不清楚。(1972.6.9
其实彭老总的记性好着呢,同样是在狱中,他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情况下写了《我的自述》,遍叙数十年间大小人生事。这里之所以不清楚,多少是有些物伤其类,所以思想总感到不痛快,不愿落井下石。低格君妄自揣测,彭老总应该也还惦念着当年庐山上,当自己也被众人落井下石时,反而是林彪为他洗清了一桩几十年的黑锅。

于是彭老总的材料磨磨唧唧写了半年多,直到19728月,他再次收到专案组正式传达的中发(1971)57号文件,要求继续批林。当晚,彭老总向看守人员说出了一番在今天听来都石破天惊的言论:
打电话给周总理,我相信他是革命的。这样把林彪杀了我有意见,他死我不同意。叫周恩来总理来亲自参加这个审查。请打电话给周恩来总理、董副主席,叫他们来亲自审我,我不活了!
这段话收录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编的《彭德怀年谱》,其真实性无需置疑。说实话,当时(直到今天)觉得林彪死得不清不楚的都大有人在,但恐怕除了惯于直言犯谏的彭老总,再没有人敢这样公开质疑中央文件。自己都是百罪莫赎泥菩萨过江了,还要为一个死人叫撞天屈。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之下,都绝对算得上的异数了。
然而,正是这些异数,让活在今天的你我回首过去时,不至于陷入完全绝望——在那段黑河一般的历史中,重重天威之下,总有一两个男儿,是站着的。
插播共和国十大元帅的油画。他们鲜衣怒马,谈笑风生,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是结语君
其实对于林彪之死,还有一个人感到悲从中来,那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曾经剿匪不力的蒋委员长。许多本回忆录中都提到,林彪之死甚至让老蒋流下了枭雄泪。由于关键信息缺乏,我们无从得知这份悲伤是来自黄埔师生之谊,还是另有隐情。那么,就只好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0131c10102vole.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