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史料集锦

[复制链接]
291#
发表于 2024-8-11 18:46: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记者,徐志摩被人忽视的另一身份
浪迹天涯,到过了那么多的人物专题纪念馆,记忆大多湮灭在千馆一脸的重复复重复中。海宁,世称潮乡,也因出了风气弄潮儿徐志摩,声名迭加,风气所致,连县城硖石那座徐志摩故居的那篇前言,也写得颇有潮劲:

——有人说他是“东方诗哲”,有人说他是“中国的拜伦”,有人说他是“新月下的夜莺”;而他自己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云,翩翩的在空际游,愉快于无拦阻的逍遥;但有时也会“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志摩以多才多情多爱,名扬身后的世界。他浪漫不羁,却又嫉恶如仇。前言中的另一段文字指向了他另一身份的特征,虽然模糊:

——他又说自己是天生歌唱的一只痴鸟,把他柔软的心窝紧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的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

一只这样在刺丛中唱歌的荆棘鸟,所唱的不是谀词,也不是颂歌,而是为人类社会的希望与正义鼓与呼,这不是时代赋予记者的使命吗?

在长达百年的历史中,徐志摩公认的身份是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然而,我还是在徐志摩的故居惊喜地发现了诗人与作家之外的另一身份:记者!



并且,这由徐志摩在那篇《我为什么来又将有何作为》文章中,作了职志的清晰阐述——

“……但我自问,我决不是一个会投机的主笔,迎合群众心理,我是不来的;迎合言论界的权威者,我是不来的;取媚社会的愚暗与褊浅,我是不来的;我来为了我自己,只知对我自己负责任,我不愿意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我来就是个全权的记者。”

“四不四为”,是徐志摩入职新闻的庄重承诺和誓言,时在1925年。这时,名满京城的年轻徐志摩在北大任教之余,又被聘为《晨报副刊》主编。

《晨报》创办于1916年,原名《晨钟报》,创办人为汤化龙、梁启超。1918年起用《晨报》为名。当时的《晨报》以时事评论为主,倡导言论自由,副刊所占比重很小,以刊发小说为主。



然而,得“五四”新文化运动之赐,《晨报副刊》迅速崛起,很快成为20世纪20年代“四大副刊”之一,其他三大分别为《京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

一个副刊的脱颖而出,《晨报》其中经历了三任主编筚路蓝缕的打拼。他们以个人的学养与价值取向,表现出了办刊的鲜明特色。李大钊时期以启蒙为主旨,偏思想性;孙伏园时期到达顶峰,以趣味性主打;徐志摩时期个性突出,倡导自由。

需要插叙的背景是,徐志摩留学归国,在新文艺阵营中表现出超强的能力和独特的气质,1925年11月,《晨报》负责人力邀徐主掌副刊。

徐志摩受英国自由主义影响颇深,他上任伊始,就旗帜鲜明地说:“我为什么办报,无论是副刊或是什么,要保持的第一是思想的尊严和它的独立性,这是不能让步的”。


如果了解那个时代,就会发现副刊其实就是正刊新闻版的延伸,许多主编主笔如邵飘萍等人,其实就是集采编于一身的新闻记者。加入《晨报》,徐志摩以此贯彻他的独立风格的,而且,将这一办报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很快,这位文化界的通人,具有极佳的人缘,他的独立精神也得到很多同人的认可,于是乎,一出由徐志摩主导的“独立副刊”让文化界为之兴奋。和多数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编辑不同,徐志摩往往直接跳到前台,与各种思想进行正面的交锋,从不掩饰自己的个人色彩,声明要把副刊作为自己的“喇叭”,这样一位独行侠式的主,显然会给原来应该平静、温和的副刊带来麻烦和喧嚣。


热血青年徐志摩自然知道,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自由主义办报风格。在那场著名的“女师大”风波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一方和以陈西滢为代表的另一方展开了剧烈的论争,而阵地就是徐志摩主政的《晨报副刊》。在这样的情形下,徐志摩不但不平息战火,反而加入了论争,无异于火上浇油。这就引起了鲁迅的极大不满。于是,论争进一步升级,直到无法收拾。最终胡适苦口婆心的出来劝架,才算完结。

也许锋芒太盛,徐志摩的独断专行虽然让《晨报副刊》在言论阵地上大出风头,但也给自己惹来不少麻烦。一年后,他终于离开了主编的职务。然而,作为诗人,他因有这一段短暂的记者生涯,日后的诗中自然多出了社会的况味,裨益不可谓不大。

余音绕梁,又岂止三日。作为记者和主编的徐志摩,成功地推动过一场发生在《晨报副刊》的知识分子转型自然形成,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多股潮流。从传统到现代,从思想、趣味到自由,知识分子都扮演着先锋的角色。



我也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并主持过报刊的副刊编务,一直引以为傲。当这个初夏的长假来到前辈的面前时,自觉羞愧而目光不敢对视先生。

因为,到了我们这一代,副刊办刊人所必持的特立独行、铮铮铁骨、有趣生动的品质,我们几乎丢弃殆尽。身份一旦丢失,我们又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站到责任的高地,摇旗呐喊?

徐志摩触动着我思考记者的身份,我却并没有替自己寻到答案。


来源:南门立墨(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292#
发表于 2024-8-21 18:05: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钱江:“黑画事件”与唐平铸结局之外——文革初打散人民日报编委外一篇




如果依照时间顺序,这篇文稿要迟至很久以后才和读者见面,有些读者会感到等不及了,而且会将前后的生活轨迹隔断。好在叙述至此,这位画家的生活河流已经淌过许多曲折,慢慢宽阔平缓起来。那就一口气写出来吧。

“黑画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情节曾有反复,荒唐一再出现。就连与此事件毫无关联的吴冷西也在1966年6月16日的全社大会检讨中,也写到他对“黑画”的态度,令人啼笑皆非:

6月11日报纸出现了反革命的画,工作组和同志们以及许多读者的严厉批评,对我的委屈、埋怨情绪是沉重的一击,使我惊醒过来,沉痛地感到我长期的错误对报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罪恶深重。
         (引自1966年6月16日吴冷西检查书)

与吴冷西检查形成对照的,倒是被短暂打倒两个月又在1967年2月底复出的唐平铸。被无端折磨一段时间之后,极可能对“黑画事件”有了新的认识。他重返报社领导岗位,为李锦德“平反”的事情非但没有停下来,反而出人意料地有了“阶段性成果”。

   1.人民日报“临工委”一纸公函认错   

1967年8月底,“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简称“临工委”)出具一纸公函:

中国人民解放军六一八厂军事管制委员会:
六一八厂无产阶级革命派三红造反总部: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报社根据当时部分读者的反映,把发表在本报6月11日六版上的速写画(题《坚决把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作者李锦德)的问题说成是“611反革命事件”是错误的。为澄清事实,我们提出如下三点看法:
一,这组画,作者原画为四幅,它表达了广大革命职工愤怒声讨邓拓黑帮这一主题。
二,发表时,因版面所限,删改为两幅,并将其中一幅小标题有所改动,所以在一些读者中产生了种种意见和误解。这一事件应由本报编辑部承担全部责任,而不在作者。
三,作者李锦德同志因此遭到政治迫害,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所致,应该平反。报社谨向李锦德同志致以慰问。

人民日报社临时工作委员会
      1967年9月16日(章)

根据这函公文,“黑画”闹出笑话,突破了人的正常思维,李锦德应该“翻身”了。驻厂工作队顺水推舟,承认对李锦德批斗、关押(四同),戴反革命帽子是错误的,赔礼道歉,解除监督,恢复原来的工作。但最后结论还要待上级单位决定后才能定案。   
李锦德的境地确实改善了,他恢复自由,眼看就要解脱了。

2“抓五一六”大潮突起,“平反”付之东流         

哪里晓得就在这时,批判“二月逆流”的大潮翻卷起来,各级“工作组”被纷纷指责为犯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先是从各个学校,接着从所有派驻的地方一个个撤销离去。永定机械厂工作队也在其中,他们即将离开时做出的决定都不算数了。

形势翻覆,1967年9月8日,姚文元在《人民日报》上用3个整版篇幅发表了《评陶铸的两本书》一文,第一次公开提出,要批判反革命组织“五一六”。由此全国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清查五一六运动”,这是又一大案,牵连甚广,冤狱丛生。

   

   1967年9月8日《人民日报》上姚文元的文章,第一次提出“清查五一六”

“清查五一六”中,永定机械厂为“黑画事件”平反而努力的郜韵徵(还有其他人),被打成“五一六分子”。这在当时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她的罪名还有一项,就是“为反革命分子李锦德翻案”。郜韵徵被关押半年之久,此后调离工厂没有了音讯(要到文革后才知道去向)。

再过了些日子,人民日报这边又是一场风云突变,1968年9月17日,唐平铸再次被打倒了,而且由“第二办公室”专案。这回的事态严重得多,使他身陷囹圄。在他主持下完成的人民日报“临工委”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力。唐平铸要到“文革”之后才获得平反,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一个反复又一个反复,将李锦德的“平反”付诸东流。1967年秋后,他又被“专政”起来,原有罪名重新加在他头上,继续接受“群众监督劳动”,继续干清扫、搬运的重体力劳动,继续接受批判。

结果,1970年庐山会议一开,陈伯达倒台了,但是李锦德的无稽之案还是没有翻过来。这里的逻辑只能是,只要文革没有结束,李锦德要想“平反”就只能是一个人的奢望。他要在漫长的“十年浩劫”中苦苦煎熬,要到“十年期满”。细述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鲁迅(油画)  李锦德  绘

李锦德油画《绿水悠悠故乡情》,为鲁迅笔下的“鲁镇”所绘

  3. 阴霾过去以后的日子

好在李锦德还年轻,在艰难的日子里依然坚持对美术的热爱。

时光终于来到1976年10月,毛泽东去世不到一个月,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倒台,他们进了监狱。不久李锦德获得平反,恢复自由。1978年,他的母亲也获得平反回到北京,结束了历经12年的磨难。

他将与“黑画”事件有关的文献收捡起来,放到一起,不想再度看到。一个时代过去了。
  

李金德保存的人民日报《稿件采用通知》,说明了他与人民日报一段历史的开端。那个时候,是以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作为鼓励,类似稿酬的。   

李锦德重拾画笔。

1979年,李锦德调入《兵器知识》杂志社任美术编辑,后任副主编。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始终是一位职业美术工作者。

他的素描《公车上书》,被大型历史文献影片《辛亥风云》和大型影片《世纪行》选用。年画《周总理和人民在一起》参加了北京市美展。科普宣传画《巡航导弹》,参加了首届全国科普美展。他还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连环画三等奖。

他先后出版和发表连环画10余套册,报刊书籍插图千余件。

笔者在撰写人民日报的历史文稿过程中和李锦德先生取得了联系,今年再度联系,以求对所谓“黑画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黑画事件”是文革中一段给众多人带来痛苦的“黑色幽默”,在那个荒唐岁月,如此极端思维和“子虚乌有”的事情并非只此一例。

2024年,84岁的李锦德先生

李锦德向本文作者说起,回顾往事,经历了人生的艰难之后,再看那一幕荒唐闹剧,以一个平凡小人物之身,竟然在那段历史大舞台上有这样的传奇遭遇,成为骇人听闻的大事件中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色,真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也是一段悲喜剧。但愿这样历史的悲喜不要再重演了!

但是,像文革那样惨痛的教训,真的被今天的人们记住了吗?
(完)
  2024年8月20日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93#
发表于 2024-9-4 16:21: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钱江:吴冷西6·16检查给自己扣哪些帽子——文革初打散人民日报编委会

   
   1966年“6·11黑画事件”发生,人民日报社内的情绪非常亢奋,个人崇拜炽盛。6月11日傍晚开大会胡绩伟上台检查的时候,现场逐渐混乱,气氛紧张。   
   
1.众多人等对胡绩伟检查不满,认为避重就轻
         
给“黑画”扣上的罪名是影射领袖。实属滔天罪名。
当时在场的文艺部编辑袁茂余向本文作者回忆说,胡绩伟为这个事件检查的时候,经常被主席台前的插话和会场口号打断,这些插话和口号极具煽动性。几天前的6月7日,报社布置全社职工学习当日人民日报转载的军报社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中有这样的表述:“阶级敌人是不打不倒的。被打倒了,它还想爬起来。搞掉了一条黑线,还会有新的黑线。打倒了一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还会有新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登台表演。
这就是说,阶级敌人层出不穷,阶级斗争永远延续,永远鲜血淋淋。
社论结尾说:“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命根子。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样的‘权威’,谁反对毛泽东思想,我们都要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联系到“黑画”影射,袁茂余说,那就是不仅要“讨”,而且要“殊”了。“当时一些人个人崇拜崇拜到了极端迷信的程度。会场上的不少人,一听有人用“黑画”指责毛泽东,在心理上和感情上都无法接受。”(袁茂余对本文作者的回忆,参见他撰写的回忆文章《6·11反革命事件引发的风波——报社文革回忆之二》,见《人民日报报史资料选编》第26期,人民日报报事资料征集办公室编辑,2008年1月18日印刷》)   

         
当天会场中的人们为情绪左右起伏,许多人对胡绩伟的检讨不满意,因为“中央工作组”夺权后的一周内,胡绩伟还在不同的会议场合说“要帮助吴冷西”“要保吴冷西”。这不仅使他本人被划入了吴冷西挂帅的“四大家族”之列,而且排在“第二”(6月1日前,大字报说有“吴(冷西)、陈(浚)、王(泽民)三大家族”),还使得吴冷西看起来似有更多的反对领袖言行。
那天的检查中,胡绩伟往自己头上扣的“帽子”够多够重的了,狂热者犹嫌不足。   
         
2.吴冷西大会检查前先到国际部资料组报到
         
胡绩伟写书面检查的同时,吴冷西也受责令写检查,而且和胡绩伟一样,在全社大会上当众宣读。
吴冷西的长篇检查先于胡绩伟写出来的,写得更长,计15000余字。
听取吴冷西检查的全社大会在1966年6月16日下午举行。
这天上午,吴冷西离开自己的办公室,到国际部资料组做剪报整理和室内清扫,这大概是“一边工作一边检查”的意思,将他置身于“革命群众的监督”之中。当时国际部资料组有20多名成员。
上班开始工作之前,资料组长向吴冷西宣布三条纪律,一、老老实实交代自己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二、好好工作,有事离开办公室要请假。三、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
过后该部门反映,来到资料组工作的吴冷西“贴报笨手笨脚,动作很慢,质量也不高”,“由于他报社来得少,连食堂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打扫卫生时出了不少洋相”等等。(人民日报文化革命动态第10期,1966年6月22日编印)   
参加革命以来,吴冷西头一次置身于如此冰冷的人际关系中,踏入人生低谷。
         
3.吴冷西检查时语气平稳,十分沉着
         
下午,吴冷西来到会场中央主席台正中就座开始检查,以这样一段话开场:
在过去两个多月中,我对自己的错误的认识,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过程。主要是没有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而是个人患得患失,生怕把自己的错误说得过于严重,生怕搞得同彭真一样。
         
在场者回忆,吴冷西的语调依然平静,话说得很清楚。
吴冷西检查分四个部分,(一)对错误的认识过程,(二)错误的性质,(三)错误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这是主要部分,5500字)(四) 思想作风的检查。
检查书开始部分,检讨人表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
(今年)4月中旬到月底,在编写(文化大革命)大事记和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实际上帮助了彭真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但是,我仍然以折中主义而原谅自己。江青同志在谈话中严厉批评了我,要我革命,不要辜负主席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主席写了一个初步检查。在这个检查中,我主要说了,我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采取了折中主义的态度,对彭真的反党、反主席阴谋缺乏应有的警惕。这是4月25日的事情。   
  
  检查说明,1966年春天,领袖夫人江青出场与吴冷西有过谈话,而且“严厉批评”了吴冷西。江青以什么身份批评吴冷西?从职务级别来说,她和吴冷西有几个级差。她与吴冷西谈话,可能与毛泽东的态度有关,直接导致吴冷西向毛泽东递交了一份“初步检查”。
吴冷西在检查中梳理对“错误”的认识过程说:“开始,我对同志们在会议上和大字报中提出的批评和质疑,还是比较冷静考虑的,也愿意进一步检查,并且相信许多问题会得到澄清。
我对中央决定派工作组到人民日报,也是衷心欢迎的。因为在五月下旬,我已深深感到我是已不能领导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工作,拖延下去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所以曾几次向伯达同志和康生同志提出,要求文化革命小组直接把人民日报抓起来。所以我认为中央的决定是很英明的。
后来,我自己认为大字报过于尖锐,产生了委屈的情绪。这是由于自己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的思想作怪。”
              
吴冷西谈到了“黑画事件”,其实此事与他毫无关联,他还是说:
6月11日报纸出现了反革命的画,工作组和同志们以及许多读者的严厉批评,对我的委屈、埋怨情绪是沉重的一击,使我惊醒过来,沉痛地感到我长期的错误对报纸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罪恶深重。
吴冷西在检查中叙述了和彭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1965年12月底以前完全接受彭真的指导思想,认为批判《海瑞罢官》是学术讨论,而不是严重的阶级斗争,将此批判看作是造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不是“兴无灭资”的革命。因此没有积极组织批判,在1966年1月至3月里执行了包庇吴晗的方针,使自己“跌到了彭真黑帮的边缘”。
         
3.吴冷西谈革命生涯中的主要错误
         
吴冷西以很长篇幅回顾自己犯错误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认为自己革命生涯中犯的主要错误是:
1945年,宣扬了原子弹对日本投降的决定性影响,当时即受到毛主席严厉批评。
1947年,错误宣传了土改中的“左”的做法。
建国之初,曾无条件照搬塔斯社的做法。   
1958年“大跃进”中,有鼓吹瞎指挥和浮夸风的错误。
1959年庐山会议上,曾同意彭德怀上书反浮夸风的一些观点。
1962年对“包产到户”感兴趣,对恢复经济缺乏信心,此后在《人民日报》上开辟“长短录”专栏,成了邓拓等“三家村“的“分店”。
吴冷西说,以上这些都是右倾错误。其实这一条中有错,他说到的“土改”错误属于“左倾”。
挖思想根源,吴冷西认为自己出身富裕家庭,后来在延安抗大入党,是“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真正入党”。
吴冷西的检查说一半即被打断。
    (未完待续)   
1966年6月16日下午,吴冷西检查时大会现场越来越亢奋,他平稳的声音不时被责问声、有时是口号打断。但是吴冷西的情绪始终稳定,说话语调稳定。   

吴冷西回顾自己在1962年思想倾向说:

1962年春夏,我对当时的经济困难估计得过于严重,忧心忡忡。我当时接受了这样的错误的看法:农业五年恢复不了,工业在农业恢复后才能发展,财政赤字空前严重。当时一些地方刮"包产到户"、"单干风",我认为恢复农业是当务之急,单干固然不好,但对集体所有制能保持多少有些悲观,因此对传说中"包产到户"能增产感到兴趣,认为这种经营管理办法既不是单干(当时不了解这实际上是变相的单干),又能刺激农民积极性,容易使农业恢复。所以就派记者去各地调查,想了解"包产到户"的利弊。但当时主观上认为利多弊少,故对安徽公社的调查不满。平头岗的调查,开始出了十几个题目,想弄清楚有什么人赞成"包产到户","包产到户"能否保持集体经济,不实行"包产到户"能否赶快恢复农业生产等等。这说明我在困难面前发生政治动摇,对集体经济信心不足。        
从吴冷西的这个表述看,1962年,他对中国农村各地普遍发出的“包产到户”的呼声,是倾向于支持的,至少是同情的,认为“利多弊少”。就这个认识来说,比1978年底安徽小岗村农民“按红手印”秘密实行“包产到户”早出了16年。可是在“文革”掀起之时,有这样的想法,是被批判为“罪孽”的,认为是发生了“政治动摇”。   

检查中,吴冷西着重谈自己与彭真的关系和认识,他说:
过去我对彭真有好印象,觉得他平易近人,能听取下面同志的意见。现在看来这是假象,其实是他肚子里没有东西,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
过去我感到彭真器重我,自己也感到沾沾自喜。现在看来,这是想拉拢我,要我为他效劳。1961年他要我跟他一起去东北,到处介绍我是"秀才"。1962年到1963年接触较少。1964年到1965年,他经常找我和钓鱼台的同志一道去帮他修改给中央起草的文件和讲话(如欢迎外宾的群众大会讲话、"十一"讲话),有时也讨论讲话提纲(如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1965年我参加四清期间,他主持市委书记处开会讨论四清问题,有两次找我参加。1965年,他答应把红霞公寓的一部分给人民日报。
…………
我这次犯错误,主要是我在思想上同他有许多共同点,既不是怕他罢官,也没有想过靠他升官。我这个人很高傲自大,我认为彭真罢不了我的官,我的工作是主席和常委决定的,不用说罢我的官办不到,就是平时他要分配我做一些稍为需要一定时间的工作也很困难,事实也是这样。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这次犯了错误,由于对彭真的反党、反中央、反主席的错误缺乏应有的警惕,我跌到了彭真黑帮的边沿。如果不是中央及时地揭发了彭真的错误,我可能完全陷进去,犯更大的错误。”
吴冷西在检查中确实着重谈“思想认识”问题,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回顾。
但是现场听众和主持者不答应。
主持人唐平铸打断吴冷西的话,要求他“谈实质问题,交代如何同反党阴谋家一起篡党篡军活动”。
吴冷西当场否认,离开讲稿说:“我没有参加篡党篡军活动。”他甚至进一步说:“你们这样提问题我就没法回答了。”
会场上出现了“面对面的斗争”。“革命群众”站出来责令吴冷西交代怎样与彭真“勾结”。有人责问,既然对彭真有“察觉”,为什么不向主席和中央汇报?
吴冷西回答:“当时只认为这只是彭真的思想作风问题。”
他拒绝承认与彭真的交往有个人目的,说:“我虽然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但还不至于那样卑鄙,那样没有骨头,打算靠彭真升官。”   
有人指责他“反对毛泽东思想”,吴冷西更不承认,坚持认为自己“不是反毛主席”。
对于夺权而来的“中央工作组”,吴冷西肯定地说:“我的确欢迎工作组来。”(见1966年6月17日人民日报文化革命小组编辑《大字报选第22》)
场下听众不断有人喊口号打断吴冷西。吴冷西表现冷静,会场反倒似有失控苗头。主持人唐平铸见状宣布:吴冷西“态度不好”,中断他的会场检讨,当场宣布说:“将全文印刷,供大家研究批判。”
他随即宣布了一项最重要大事,毛主席和党中央批示:“可以让吴冷西停职反省,第二步再作撤职和安排其他工作的处理。
此言一出,全场口号、掌声雷动。
当时在场的一位年轻编辑叫许林,从学校毕业不久到人民日报工作,也是会场口号的呼喊者,一心想扫除吴冷西这个不尊重领袖的“大人物”。2007年,他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这样一段话:
(陈伯达)曾担任过毛泽东的秘书,许多重要文件参加过起草。标志着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的第一篇媒体社论——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主要是他起草的。他助纣(指“文化革命”)为虐,不但给全国制造了混乱,而且给人民日报社制造了混乱——他是1966年5月31日带领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夺了时任总编辑的吴冷西的权。         
那时,我们的思想太单纯了,从来没有想过“毛主席亲自发动并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从来没有怀疑过陈伯达带领的工作组进驻人民日报是错误的。反而认定陈伯达是“代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跟着陈伯达就是紧跟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是捍卫毛主席,捍卫毛泽东思想。
陈伯达说吴冷西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反党反社会主义,那还了得——“谁反党毛主席,谁反对毛泽东思想,谁就是我们的敌人”——当时,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愚民——贴吴冷西的大字报,参加对吴冷西的批斗,喊出“打倒吴冷西”的口号,是顺理(顺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之理)成章(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之章)的事——年轻的我们被人当枪使了!         
    “文化革命”的历史教训,我将记一辈子。
    吴冷西作检查的大会结束当晚,即有“革命群众”贴出200多张大字报,对吴冷西的检查严加批判,大字报主题多为“坚决彻底打垮吴冷西的疯狂反扑”云云。   
吴冷西面对的大批判大批斗就此开始了。

来源:钱江说当代史
编辑:程正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