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20在职研究生评论课判卷记录
第一题:分析《女童模仿〈熊出没〉坠亡,动画公司该担何责》这篇文章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和说服效果。(40分)
这道题中比较明显的是一个用来进行类比推理的案例:即此前针对幼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情节而受伤的法庭判例,与本文讨论的“8岁女童模仿《熊出没》坠亡案”之间构成类比关系,并可以支持作者的论点。这是多数同学都可以得分的一点。有同学没有指出类比推理,而是指出所谓“对比法”,反映出同学不了解逻辑术语。但如果分析到位,揭示出“喜羊羊”一案判决对于作者自己观点的论证效果,也没有关系。
有一些同学指出文中有“例证法”,同时又指出有归纳推理,但使用的都是“喜羊羊”这同一个案例。其实,“例证法”和归纳推理这两个术语在不同的教学体系中指称的论证现象是相同的。即“例证”在论据的特点上反映了“归纳”的思维特点。将“例证法”与“归纳推理”并称,作为两种论证方法是不当的重复。
此外,尽管类比在有的教学体系中包含在归纳之中,但就这个案例的作用而言,指出类比是更为到位的。因为指出类比,就指出了“喜羊羊”那个案例作为特定论据(类比项)特定的论证效果。更清楚地反映特定的论证机理。
这篇作品中其实也有演绎推理,即“从生活常识和法律上看……”和“本案中……”分别构成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的三段论,以及后面一段中以“《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作为大前提的隐含的三段论。在文中看到演绎推理的同学不多。因为它不如类比明显可辨。列出三段论的更少。但确认演绎存在的同学,都看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思路。这就可以了。
还有同学在文中看到了归谬法,所举案例就是在第二段中:
“在很多网友看来,孩子玩耍出事了,家长不反思自身,却责怪动画制作方,就像“怪地球引力”一样,是无理取闹。如果大家都这样推卸责任,以后谁还敢拍动画呢?”
————
这其实并不是本文作者的观点,而是网友的观点。但的确有归谬法的特点。看到归谬法,这显示出了同学的逻辑学知识素养和逻辑敏感。
有同学将“怪地球引力”这个案例看作是类比,是因为只看到了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不知道本文用两个事物不成比例的所谓关系是用来达到反驳的效果的。这反映出这些同学逻辑学知识素养和逻辑敏感不够。其实仅就这个案例而言,说是归谬是比较到位的。尽管在我看来归谬法中往往包含着类比关系。说它是类比,不仅反映出同学不了解归谬这种特殊的论证(反驳)方法,也反映出同学对类比可能仅有粗浅、宽泛的理解或印象。
有的同学说这篇作品中有“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等等。这可能因为他们在文章中直接看到了作者对法律和案例的引用,以及作为论证前提的抽象道理。或者,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评论中看到了“道理”——因为评论无非是讲道理的。也可能反映出他们了解一些粗浅的教学术语。不管怎样,只要在具体的分析中反映文章的论证效果,我都会给分。但同学不能使用逻辑学专业术语,也反映出他们的逻辑知识素养不足,分析也往往不能做到准确到位。
在这一道题的答卷中,有的同学罗列多种论证的较多,有的同学只列出一种。我在判分时并不只看列出的论证方法有多少,而是更着重看同学的分析是否到位和透彻。比如,类比推理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有同学只指出有类比法,但分析较为透彻,反映出同学对于类比这一种推理方法比较透彻的理解。我也会给较高的分。比如,给25~28分。但是,因为没有看到其他同学指出并分析的其他论证方法,分数我也会打得低于其他同学。
有同学不仅指出和说明了论证方法,而且对文章的论证力进行审视,表现出了比较敏锐的论证素养和独到见解,我也会相应提高分数。因为考试无非是通过试题来检验同学的这种能力。试题无非是让同学的素养和思维、表达能力显现出来的工具。
第二题:分析《女童模仿〈熊出没〉坠亡,动画公司该担何责》这篇文章的叙事效果以及全文议论的集中性与连贯性。(40分)
此题第一个要求是叙事分析。因为新闻评论中的叙事内容多为引用,是为了观点服务的,本身没有独立的意义,凡是着眼于观点来谈叙事效果的,都是基本到位的。凡是脱离论点,独立谈叙事效果的,往往不着边儿。
触及叙事的简练、次序、分层、分散等涉及叙事效率的着眼点,都是到位的分析。
有同学指出文中采用了“倒叙”、“插叙”、“补叙”。其实这些术语,都不是反映评论中叙事特点的术语,而是故事叙事的术语,因此这样的分析不足以反映叙事在评论中的特定效果。
有一些同学用“连贯有序”、“逐层深入”等泛泛的套语来对叙事效果进行评价,而不是结合语句、段落进行具体分析,得分都比较低。因为这反映出这些同学既没有看到特定的叙事效果,也没有把这些效果能够分析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套语误人——尤其是在需要分析的题目中。
本题第二个要求是集中性分析。我在教学中其实讲到了实现议论的集中性的几种策略,比如体现论题的核心概念在文中不断复现;通过过渡排除其他议题;以及段落主题句等——不见得都体现在这一篇文章中。答卷中,一些同学注意到了核心概念的复现;也有同学注意到了段落主题句。还有同学指出评论的前半部分集中于讨论《熊出没》的拍摄方是否对小女孩坠亡负有一定责任这个争议之点(论题);后半部分集中于自己的论点。这都是比较靠谱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篇文章的特点:面对争议从容提出自己论点的节奏。
有同学实际上没有做到正面回应集中性问题,但也相应位置上对文章的议论线索进行了有效的梳理和描述。我也给分。总之,通过答这一道题反映了对文章理解的同学,我都会给分。
但是,只用一般性的套话做抽象评价的,这说明同学没有分析能力,既看不到,也做不到。甚至,没有好好阅读和理解这篇作品。
本题第三个要求是连贯性分析。我在讲课时也介绍了新闻评论体现和实现连贯性的一些语言手段和结构手段。也在课上做过一些案例分析。在答卷中凡是落到语句、段落层面具体分析连贯性的,都比较靠谱。凡是只用一般性的套话做抽象评价的,说明同学没有分析能力,甚至理解能力。
叙事分析也好,集中性和连贯性分析也好,其实都是考察同学们从评论的一般特点出发,把握一篇评论的内在肌理、结构和节奏的能力。其中,叙事分析是着眼于叙事因素分布的分析;集中性分析是着眼于观点分布的分析,结构的分析。而连贯性分析的着眼点更为微观,是着眼于特定词语、和特定结构等语言手段的分析。
第三题:分析《台当局串通蓬佩奥欲制造“特规拜随”》与《无惧风雨,同舟共“冀”》这两篇评论标题中运用的修辞手段,并结合自己阅读经验(可以另举案例),谈谈这样的修辞手段在传播中可能产生的不同效果,以及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0分)
这道题中第二个标题的特征比较明显,同学们直接看到的可能就是谐音的使用。所以很多同学指出标题使用了谐音。这可以算数。谐音的确是修辞的一种手段。有的同学指出有“双关”,这是把“双关”宽泛化了,也可以接受。有同学注意到标题采用了四字格这个形式特点,也算数。
所以这道修辞分析题预设的答案实际上是有深有浅的。那么,深的是什么呢?深的是两个标题的共同特点,即仿拟,具体说是仿词。它们通过换字与谐音仿拟成词,“创造”了临时有效,具有修辞效果的“新词”。
有同学答为“互文性”,这个我可以理解,我也知道同学理解到了这个修辞手段的本质特点。因为我在讲课中确实是在互文性理论之后讲到仿拟,并且认为互文性理论可以解释着仿拟。但相对于仿拟这个确切的修辞格,答“互文性”就有点泛了,抽象了。
一些同学可以看出后一个标题“同舟共‘冀’”的仿词对象是“同舟共济”——这个比较明显;但看不出第一个标题中“特规拜随”的仿词对象是“萧规曹随”。这是文史知识不足所致。而读者如果不能由“特规拜随”而联想到“萧规曹随”,也是这一类仿词的标题在制作和传播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在本题中要求大家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展开论述,谈谈传播的效果,正是着眼于这一点(传播中可能存在接受障碍)。仿拟是新闻评论乃至评论标题比较普遍的修辞手段。因此这道题不能算偏。
有的同学虽然看不出“特规拜随”的仿拟对象是“萧规曹随”(萧是汉初丞相萧何,曹是继任丞相曹参。“萧规曹随”是曹参继承萧何执政风格的历史典故。),但心中还是有敏感,举出了“夫唱妇随”,虽然不那么特别合适,但意思到了,我知道同学理解了这个修辞效果,也会给相应分数。(扣不了一两分)
有的同学没有明确指出这是仿拟或仿词。但是他们的阅读经验和修辞敏感让他们意识到这是“化用成语”。我也认可。
所以这道题在答案在认识上可以有深有浅,在答题的准确性上也有程度的差异。我会按照同学们答题的深浅程度和准确性程度打分。当然,我还要在这一道题中看同学在后面的阐述中体现出的阅读经验。
有同学在这一道题的答卷中只列出几个修辞格的名称,而没有说明和分析那两个标题的修辞手段为什么属于那几个修辞格。这样,即使列出的那几个修辞格中恰好包括仿拟,那也不算数。我们评论课开卷考试,如果不考写作的话,就考同学对评论的知识、经验和分析能力,不是靠“蒙对”就能得分的。
无论开卷闭卷,线上线下,知识、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一定会被考试检验出来。
来源:少华读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0zWD2iKn-uSU5ps3Lp3OA
编辑:李佳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