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家凝 于 2015-12-26 01:18 编辑
读《像曾国藩一样做人》有感
这本书的封面,印刷着这样几个大字:像曾国藩一样做人。“做人”这二字,被浓墨重彩的书写。
书的开篇引入这样一段话:曾国藩修身养性之诀:主敬丶静坐丶早起丶读书不二丶日知其所无丶月不忘其所能丶作字丶夜不出门。他的成功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复制,或许人生也可以走直线的。
曾国藩出身于一个耕读之家,少年时期的他的资质并不是非常初中,但自跻身于仕途之后却是一帆风顺,扶摇直上,位极人臣。我从他给世人留下的丰富剪影中,这弥足珍贵的智慧空间赛过付诸流水的千秋万世的曾经功业。
“求知好学”——知识是成功的筹码。
学会向益友学习,量才而用。“一生之失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古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曾国藩非常重视朋友的作用,他的立功丶立言丶立德三不朽可以说是在朋友的影响下形成的。曾国藩在给同乡好友刘蓉的信中表达自己在学术上的见解,说:于汉丶宋二家“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为文复臻于无累。”在学业上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是做学问的关键。我同样认为,慎重交友的必要性十分重要。生活中,个人志向丶学习习惯丶品种素养类似的人往往能够相互吸引。在这样的朋友圈里,彼此能够增加才智见识。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与人才资源,交友后彼此共同专注学业,以高雅有益的兴趣志向彼此共进,为这些大学创造一笔又一笔财富。
学有所长,接纳新事物。“一个人的眼光决定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只要你敢想,敢为天下先,那么无论成败你都已经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了。”作为一位极具敏锐力和洞察力的政治家,曾国藩以度过恒流的敏锐目光察觉到西方科学的精妙之处,而非顽固守旧的士大夫那样,对外国一切食物都持着排斥拒绝的态度。他顺应时代形势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决策。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在面临新的事物时,理应保持好奇的态度,新旧更替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面临身边同学的激烈竞争,学会转个弯思考问题;面临新事物,如各种新鲜知识以及活动,保持一个青年人该有的探索意识,接纳并认识,从而在求学过程中更不断完善自身。
学新知求变,变而生智。“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一个人处于弱势必定会被欺负,一个国家处于弱势也要挨打。弱者的根本在于学习,强国的根本也是一样。曾国藩所在的满清王朝已经走向衰落,内忧外患使曾经雄踞东方的大清王朝千疮百孔,而他在这个时候登上历史的舞台。受命于危难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在此时显示出超前的智慧与远见。曾国藩积极主动性向先进的外国人学习,使自己逐渐强大,以避免被挨打的情况出现。推而广之,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若想摆脱不同的困境“咸鱼翻身”,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以学为伴。这就要具体到,我们每个人能否从上级学生中吸取到成与败的教训,能否在学习活动冲突时急中生智,考虑出最佳解决方案,能否在高度重视学习成绩,以在读书中夯实基础,提高自我思想境界。无实力,何以在社会洪流中力争上游?
读书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人对于自己想拥有的,想坚持的事一定不能放弃。时间最珍贵的东西就存在于不放弃的精神之中。”曾国藩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他8岁时在私塾跟着父亲学习,早晚教授,十分精心,不懂再讲一遍。这样的家庭中,他在9岁时已读完了五经。书中的他读书重经世致用之道,用于军政大计,用于各种庶务,详尽考究现实问题。那么我们,能否以学习作为自己的目标,将学习作为自己的事业?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系主任要求大家“好读书”,“读好书”,以让我们明白“读书好”的道理,到最后,多少人可以保证,自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非应付作业,亦或是书没有读完笔记已写出?悲哉!把读书当成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看待,对自己真正需要坚持的不可放弃,不可畏惧。这样,事件着珍贵的读书求学精神会存在精神之中。
为学之道,贵在专心和恒心。“凡有所成者,无一不是一心一意,不言放弃的人。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专注与恒心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曾国藩在学问上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与其善于总结的治学方法,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他在去世前一天,早饭后清理文件,阅《理学宗传》,晚饭后阅书中《张子》一卷。《理学宗传》是曾氏所读的最后一部书,次日即逝世。那么说起我们,在被老师要求读书有所获,有所感想后,每位学生读书后理应有心得和体会,如果书读完了,没有一点心得的话,就说嘛没有虚心去体会。我问过一位刚刚读完我正在读的书的同学几个相关书中的问题,谁料得对方已经对整本书没有什么印象了,措辞含含糊糊,数的后半部分的主旨甚至说不出,这样的收效是甚微的。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人做起事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学习态度,精神还是
具体方法都对于今天的我们有借鉴意义。
在这本书中,从曾国藩的求知好学丶修身养性丶志向远大丶治家有道等12个方面全面阐释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在他的生活点滴,解析了他阅历人情险恶的官场,风云莫测的战场的成功之路。不仅仅是我,希望阅读过这本书的各位同学,能够真正西区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加以利用,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读《道德情操论》有感
2015.12.6
我们在高中时期所学习的历史课程在涉及资本主义经济时,谈论到“自由主义”,谈论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大家都知道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一句名言——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但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理论》却很少有人读过。书中有段话十分精彩:如果社会财富只聚集在少数人手里,那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是不得人心的,必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不仅仅是从宏观与国家的角度出发,此书从微观与个人做人方面也分析得十分精彩。
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述正义丶仁慈丶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丶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丶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让我们无论从西方的市场经济,还是我国正处于转型期的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会更深层次的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论行为的合宜性中,合宜感包含了同情感与可亲可敬的美德。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的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此人关心他人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的必备的条件,尽管他在看到他人的幸福后,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得不到任何好处,这类似怜悯或同情的感情。书中这样提到:当我们看到他人的不幸,或者我们身怀着那种不幸时,我们很容易感受到那种情绪。现实中的人们在观看影视剧或者电影时,剧中人物如若正在拷台上遭受酷刑,或者处于任何痛苦和穷困的处境会激起我们的悲伤的情绪那样。当我们对他的种种痛苦有所感知时,他的痛苦便会影响我们。于是当观众或读者遇上某个情节时,一想起主人公的感受我们便禁不住颤栗发抖。因为当设想或想象我们也深处这样痛苦的处境时,也会激起一种同情的情绪,其强弱根据我们想象的鲜明或模糊而定。作者在第二节特别提出,最让我们愉快的事,莫过于发现对方的感受与自己心中所想一致,而最让人震惊的事,也莫过于发现他人与自己完全没有同感。亚当·斯密分析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处理,得出同情感等情感和谐共鸣而产生的作用,旨在说明人性之尽善尽美,就在于多为他人着想而少为自己着想,克制人们的自私心,同时放纵人们的仁慈心。
在书中好几处地方,亚当·斯密显然在暗示,本书是立法者的一门必修课,一个立法者显然必须自己先学得智慧,亦即对人性在不同的制度规范与引导下会产生什么后果。对于“困境者”,处境的顺逆对人类行为的合宜与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对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要比对快乐的情感更为深刻,但悲伤的同情感通常远远不如主要当事人自然感觉到的悲伤那样强烈。地震发生,铺天盖地的新闻席卷网络报纸等媒体,人们看到触目惊心的场面为其揪心,但事实上远不如灾区受苦者一样的哭泣丶哀号丶悲叹。不过,我们往往还是为他们深感忧虑,如果我们和他人的喜悦和悲伤没有完全的调和共鸣,亦即,如果我们不能完全附和他人的喜悦与悲伤,那我们对他的感情就不会有丝毫关心或同类的感受。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时常会刻意克制自己对他人的同情。当受苦者看不到我们的时候,为了让我们自己感觉更舒服些,我们会尽力的将同情的感伤克制住。在喜悦的场合,如果妒忌作祟,我们就完全感觉不到什么同情喜悦的倾向,但由于我们总是会为我们的妒忌感而感到羞耻,所以,我们往往会假装,甚至有的时候还真的希望,对他人的喜悦产生同情;而当我们希望患着喜悦的同情时,却往往感受不到它。
为什么我们会在朋友面前会比较羞于哭泣,而不是比较羞于欢笑呢?就像我们时常有理由欢笑那样,我们时常也有同样好的理由哭泣。但是,我们总觉得,旁观者比较可能陪我们一起愉快,而比较不可能陪我们一起痛苦。悲叹痛苦总是不体面的,即使在我们遭逢最可怕的不幸压迫时。正因为精明的审核教我们应该避免的妒忌,正是得意时的欢呼比什么都更容易引起的一种感觉。而哭诉时,也可能会因为自然突发的激情时时遭到朋友的打断,在自己几乎哽咽窒息时,他们内心懒洋洋的情绪,怎么会追随到 自己内心恍惚迷离的情感悸动?
行为的合宜与否,或者说,行为究竟是端正得体或粗鲁下流,全在于行为根源的情感,对于引发情感的原因或对象是否合适,或是否比例相称。当理解与处理好这些时,道德情感会得到一定的尊敬与钦佩。
读荣若诗,读荣若人,读自己心
2015.12.13 星期天 以自然之舌言情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
历代文学,世人会想起唐诗丶宋词。至于清代诗人,在当今能够名世的也只有一个纳兰容若了。苏樱在此本《纳兰词典评》中,剥皮拆骨,对诗词背景丶字句丶用典丶化用等方面入手,尽力以容若的视角观得这大清朝代下世事,同时,容若的诗,也是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我在此书中,看到的不只是书,也看到了我自己。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西风乍起,人间天上。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闭锁疏窗,几多旧事,几度思量。容若在此词章里题为《饮水集》,其意取自“如鱼取水,冷暖自知”。在读这首词的时候,诗中摹写心头那一点欲说还休的情愫,寓于词章字里丶萧管声中,纵然传唱于世间,获誉于海内,此中徘徊不定的是我与诗人共同的款款心曲。
纳兰容若几度思量,正是我们所传唱丶所着迷的事物——我们的心事,自己的心曲,是缠绕在心头郁郁而不得发散的情愫。他人的华美词章不过是一根神仙的手指,使得词人自己的“冷暖自知”共鸣出我们自己心头同样的事件。我们与词人有共同的思念,现代世界中,你在家的那头,他们在家的这头。李清照借黄花抒愁,余光中借“邮票”寄愁,我借文章积愁;与词人有共同的爱恨,唐婉陆游爱恨愁,王尊贵妃马嵬别,庭院琵琶亭亭矣。在这个芸芸众生的纷繁世界中,没有谁是孤立的,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块岩石。
我在书中,看到词句里被风雨侵蚀掉的那些岩石与尘埃既是一个个独立的身影,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一部分。读荣若诗,这一首首“冷暖自知”的小词,感人动心之处不仅来自于他独一无二的才华与身世,也在于我自己与荣若。我有时与他的心心相通,他沉吟惆怅的,是他自己的故事;我所传唱的,既是在词句中,对这位情深不寿的浊世佳公子的无线追怀,更是让我能够静下心来,对我这个血肉之躯所经历的人生道途体验的回顾与感动。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美更美?
有,就是把美当着你的面摔得粉碎。
四年大学生活的短暂快乐,让你一时沉溺,也不过是短短四年天堂罢了,看看荣若吧:三年短暂的快乐为容若日后的回忆更加沉痛悲苦,人生的悲剧或许是上天残忍地安排在天才生活中的艺术素材。我读着这首小令,由上片的苍凉突然转入下片的欢乐,由上片的孤独突然转向下片的合欢,但我一点也没有感受到欢乐,只觉得欢乐之情写得越深,背后的孤独之情也就越重。我不能完全接近容若本人了解他,却从他的诗中觉天地之大,可包容万物,纵使孤独愁苦,也心甘情愿。
宗教家说:世间本没有丑恶,我们所谓的恶,只是善的失去。世间本没有丑,我们所谓的丑,其实只是美的失去。
有人会问:造物主为什么会允许善和美德失去?
前者回答:为了让你们更好地认识善丶珍惜善,认识美丶珍惜美。
我在容若词中,读出每一个平平凡凡的快乐都是弥足珍重与来之不易的,若只把它当作寻常,失去之后便只有悔不珍惜。家人爱侣等一切一切的寻常,又有几人能承受失去之痛?从容若词中,不仅是走入他的心,更是走近了自己的心。
若本人了解他,却从他的诗中觉天地之大,可包容万物,纵使孤独愁苦,也心甘情愿。
宗教家说:世间本没有丑恶,我们所谓的恶,只是善的失去。世间本没有丑,我们所谓的丑,其实只是美的失去。
有人会问:造物主为什么会允许善和美德失去?
前者回答:为了让你们更好地认识善丶珍惜善,认识美丶珍惜美。
我在容若词中,读出每一个平平凡凡的快乐都是弥足珍重与来之不易的,若只把它当作寻常,失去之后便只有悔不珍惜。家人爱侣等一切一切的寻常,又有几人能承受失去之痛?从容若词中,不仅是走入他的心,更是走近了自己的心。
在新闻与文学的田地中耕耘——读《花开无声》有感
2015.12.16 星期三 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无声,在新闻和文学的田地里耕耘。
英国报界有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意思大概是说,吸引读者靠好新闻,但若想让读者对这份报纸产生长久的兴趣,则要依靠副刊对他们的吸引。这句话精当直接地概括了副刊对于一份报纸的重要性与作用,而这本书,收录了绵阳日报副刊的优秀作品,钉装了文学与新闻结合的优秀代表作结晶。
绵阳日报自创刊之日起,将副刊当作一个重要园地默默耕耘,先后推出一大批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域特色的作品,我在这些作品中,看到它们热情讴歌绵阳的发展变化,它以深度挖掘绵阳的历史文化丶真实记录草根人物的感人故事丶多角度观察绵阳成长轨迹的的内容,再现了异彩纷呈的生活瞬间。
第一辑,书页上角清晰印刷着“三江争艳”四字。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绵阳经典川剧丶羌民族原生态歌舞丶神秘“晁盖”丶几近失传的绵州目连戏丶拯救国宝丶挑战百年红学……先后见诸报端,它们纷纷走出国门,登上国际舞台,令世人为之感怀,浩淼三江争奇斗艳。“重华——百年川剧团的前世今生”,这份稿子都具有浓浓文艺色彩,不同与日报新闻的客观理性,它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让我一开始便享受了美的版面与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不仅是这份稿,它的副刊均有此独特性。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字词与不少排比,给予我一定的视觉冲击。“台上,阵阵高亢激越的川剧锣鼓声之后,婉转抒情的巴蜀乡音演绎着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台下的老人呢?想必是清茶一杯,品味着滚滚红尘中的人生百味吧。它在这样的导读中,引导读者去关注真正想要记录与讲述的对象:重华川剧团。
“昔日风光无限好”,记者在领导的帮助下,找到了如今剧团里年龄最大的演员,这位已经88岁的“老戏痴”,在听到记者所提起的当年重华川剧团的情景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样的描写,从细节入手,一个眼神胜过其他字段。根据老人讲述:“这个剧团曾经红极一时,到清末,可以说是当时四川最有名的川剧团之一”,文章借老人之口,一方面介绍了此剧团当年兴起于兴盛的情形,一方面透露出自己对剧团的热爱与不弃,使文学采访更具有人情味。
“一度陷入困境”,1911年,这个深山中的剧团在国家大动荡之际,不仅没有收到任何创伤,而且修建了自己的大剧院,这也从客观条件下说明了这个剧团到后来仍有旺盛生命力的缘由。这个版块,以“陈太仁”为记录对象,借助他的记忆描绘出民国时期重华剧团的兴盛,涌出的一批批川剧名角,场场爆满的剧场,却在文革时期残忍地被拉入困境,不少演员失望地离开了舞台。这段文字中,介绍了剧团发展中的瓶颈期,推动文章情节进入高潮。
“迎来梨园春天”,经过漫长的坚持与等待,他们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借助改革的春风,这个历经困境的剧团重获新生,时隔多年的传统戏《逼上梁山》丶《十五贯》等剧目再次上演,引来戏迷无数。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演员演得快乐满足。这段文字是文章的转折阶段,讲述剧团由“将死”转获“新生”的历程,昔日雄风重振。
“再临严峻考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九十年代后,电影丶电视剧丶小品等各种综艺节目的兴起,令整个川剧陷入低迷潮;与此同时,川剧生存的大环境也不容乐观,川剧演出市场面临着“三老局面”的尴尬。文章在段落后面讲述到,在团长赵建清的带领下,川剧团成员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求出路。如今,捉襟见肘的重华剧团每年仍然保持着上百场的演出。
“期待川剧振兴”。走过了坎坎坷坷,重华剧团的人们靠着执着一路走到今天,他们在风雨中前行,纵使在传统川剧市场越来越小的现状下,它们能能做到“戏迷不断”。原因在于,他们追随时代的脚步而进步,善于创新,在下乡演出时一下就抓住了观众的心。文章在结尾发出期待,愿这个古老的剧团能够再度呈现梨园闹春丶文化之花百花齐放的局面。
这些是我撷取此书中的一个章节而发出的感想,文稿中清新质朴的文字,将一个个事实娓娓道来,让我等更多的读者能够看到它新鲜活泼而又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诚如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寓于文字中的浓厚人文情怀与不朽的副刊之魂。
我愿追逐你落寞的身影——读《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有感
2015.12.19 星期六 道是无情却有晴
这是一本一字一句皆出自真诚的书,你把书打开一看,就会发现,书中所言,除家庭和个人之事以外,便无别的。
这是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
事情要做着卢梭的个人经历说起,为中止教会与官方因他所写的书涉及禁忌而对他进行的迫害,他在经历了8年苦难的流浪生活后,几次邀请公众听他朗诵自己的书,申明自己曾经所写所说的话都是事实,是公平正直的,坚信自己是理性的。他讲完这段话以后,满以为可以得到热烈的响应,然而听众却都报以死一般的沉寂,一个个全都默不作声,这种气氛,不仅令人尴尬,而且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后来,巴黎警察局局长下令禁止卢梭向公众朗读他的书,法官也召见他,告诫他要“安分守己”,否则就会导致法院对他的旧案重提。这次,他封住了嘴。
如果真理把握在自己手中,想要大声宣告给世人,却被扼杀在襁褓里,这是怎样的不幸与痛苦。
现世有的的人,因亲眼所见案件真相,为受冤者奔走疾呼,大多数人站在真相之外,于是形成了多数人的道德“暴政”,强行找到多数人的真理,留下受害者与把握真理者的孤独与被抛弃。长年累月,心中棱角被渐渐磨平,昔日宣告真理的渴望被世人强行的抹去,留下僵硬与死去的大脑。卢梭同样失败了,但是他认输了吗?
他没有认输。《忏悔录》被禁止宣读,他却认为是正好证明敌人心里有愧,证明他的敌人还在继续玩弄阴谋。现在,他的问题是,不是要不要为自己辩护,而是如何辩护。当他完成第二篇的《对话录》后,却在一天发现祭坛被人用栅栏围起来,栅栏的门都被锁上了。在巴黎生活了三十年的他,未曾见过这种现象,今日突然关闭,难道上帝也要把他拒之门外吗?自此,他决定以后永远放弃为自己申辩的打算。
希望的一次次落空,无疑是命运对他的坚持与不气馁的最令人嘲讽的打击,昔日想洗刷冤屈的宪想法现在成为了愿望。这个喜爱“孤独”的人,只好接受命运的安排。他要把自己一生最后的时光用来研究自己,让自己全身心投入与自己的心灵进行的亲切的对话。
在这十次散步中,他指出自己现在孤独的处境是敌人长期策划的阴谋造成的,却也庆幸自己的心在逆境的洗涤下已得到净化。倘若我们我们被阴谋所害,我们还有多大的勇气与能力就这样平静下来,享受自己的天真,安详地度过自己的余生?
卢梭回忆在青年时期到成年之后的“心灵活动”中,被一条狂奔的巨大犬撞倒在地,在路人的救助下,他得以苏醒过来。他说,自己睁眼后,看了一下天空,看见几颗星星,周围是一片草地,这刹那间的第一个感觉,真是美妙极了——然而当他回忆当时的美妙感觉还余味未尽时,那些在他头脑中挥之不去的疑虑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巴黎的人们盛传他已经死去,而他此刻更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名誉,而是自己的书是否被篡改。这样的他,活在一个边缘区,无可奈何。
他怀着既愉快又伤感的心情回忆着这一切,在天黑之后的散步途中,做着一个个孤独的梦。他走过了这一条条路,也是走过了自己的回忆。我追随卢梭踌躇不定的脚步,愿意真诚听取他的孤独忧伤,这传递着的思想不可被一些人们接受欢呼,至少我会努力走近他的思想。不去揣测他人所想,哪怕孤独行走在路上,做着一个个醒着的“梦”也好。
故乡丶故事丶故人——读《乡关何处》有感
2015.12.19 星期六 千江有水千江月
故乡丶故人丶故事。
“许多年来,作者问过无数人的故乡何在,大多都不知所云。故乡于许多人来说,是必须要扔掉的裹脚布;仿佛不遗忘,他们便难以飞得更高走的更远,而他,若干年来却像一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泥沼中,在诗酒猖狂之余,常常失魂落魄地站成了一段乡愁”。
《江上的母亲——母亲失踪十年祭》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章。这是一篇作者萦怀于心而又一直不敢动笔的文章,是心中绷得太紧以至于怕轻轻一抚就砉然断裂的弦丝。在江南飞霜的时节,秋水生凉,寒气渐沉。整整十年,身寄北国的他仍是不敢重回那一段冰冷的水域,不敢去想象他投江失踪的母亲,至今,仍不知暴尸于哪一片月光之下……
这些情感,恍若巨石在喉,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在黑暗中撕心裂肺,似乎只需默默一念,便足以砸碎他寄命尘世这一点点虚妄的自足。
作者野夫的母亲是江汉平原的大家闺秀,也是战火频仍年代的军人之妻,外祖母边带着他的母亲步入了她的孤独一生。
抗战爆发,外婆只好带托乡里客商带他的母亲去湘西伯父家避祸,这位母亲在那里识尽炎凉,像一个女仆般的做工求学。日本投降当年,母亲独自踏上还乡寻母的艰难路程。当她找到捡棉花纺线度日的外婆时,劫后重逢的泪水湿透了她们的褴褛衣裳。次日,她们却得知,外祖父衣锦还乡,却已重新结婚生子了——并且是隐瞒了婚史,因此不敢承认她们。悲愤的母亲闯进了他父亲的一场盛大酒会,一时舆论大起,外祖父逼迫外婆离婚,从此父女反目成仇,而母亲坚决改名换姓,以示恩断义绝。
这位母亲对自己父亲的这种背叛只能停留在自我泄愤的地步,因为自己是军阀女儿的身份。在她报考革命大学的那天起,面对着无数的表格,她试图摆清自己与父亲这个阶级的关系,她和她的母亲属于苦难平民,然后表格限制了她的争辩,她深感屈辱与伤害。母亲与他的父亲过着艰难的生活,父亲作为矿长被打倒,母亲微薄的收入撑起了全家。苍天有眼,他下定决心与凭借个人才华进入武汉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警察局工作,却在1989年遭遇变故,1990年脱去警服入狱。服刑期间,父亲患病癌去世,只有母亲还在空空的房里拾着断线残布。再后来——
再后来,母亲在自己的床褥里,留下了一封遗书,母亲投江自尽了。
他像发了疯一样和自己的弟兄连夜沿江寻找,他请了胆大的渔民没填划着扁舟,陪他在江湾逡巡,江面果然有浮尸,只是不是他的母亲。找了许多天了,渔民也厌了,好心的码头工人劝他别找了,在此时,时间限度已经过了,永远找不到了。母亲终于是一去无迹,他彻底绝望。
我哪里仅仅是追随作者在讲述自己母亲生平苦难的悲愤的情感,同时看到了自己母亲的影子,这篇文章,让我半夜无睡,惨烈的涟漪荡漾在我的心头,作者母亲轰然一跃划破默默秋江的身影与自己母亲昔日凌晨流泪的场面,在我的心头暗夜渗血。她们同样为了自己的儿女,为了自己的尊严,一位已经沉入江底从容赴死,一位曾经挣扎在世间苦苦煎熬。作者在初春的月夜下大放悲声,积淀了仿佛一个世纪的泪水陡然奔泻,而我,在十八年的漫长成长中,似乎也渐渐看到了我母亲在身后为我洒满的生生不息的浩荡之水。
观念的力量不可小瞧——读《观念的水位》有感
2015.12.22 星期二 狐裘不暖锦衾薄
书的封面是一扇窗,窗外是一片泛滥浪花的深海。这扇窗,不是有玻璃的窗户,让人注意的,却是窗户最下方那道横线,是窗户的起点,也是一条水平线,甚至在读者与观者的眼中,是窗外大海的海平线;书中每一页下方,印刻类似尺度单位,与书名对应。
“观念的水位”,观念是水么。观念和水有着共性么,观念是抽象的宏观概念,怎会用量度单位衡量?
刘瑜,这位清华大学政治系的学者与作家,将自己零散的重量与清晰度不同的文章集合一起,这些文章虽风格旨趣有些差异,可能会给阅读带来一些跳跃感,但相信除我之外,也会有人较为冷静与理性地阅读这本书,体会每个故事的主旨与指向。
第一篇文章题目为《素什么质》,这倒是让我联想起一个无关的名称,曾经有人称我“家了个阿凝”,这倒是有些趣味的,一个固定的词语名称搭配,人为拆开后会产生什么新的意思?作者以这个题目,引出文章开头。一些人可能会注意到,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很难译成英文,比如“瞎折腾”“精神文明”等待,在此类词汇中,有一个就是素质。
从一些国外报纸上的语言隐晦传达中国人素质水平高低,到国内部分媒体直接承认中国人素质存在问题,以至于有人认为“素质”这个词前面少了“中国人”,后面少了“低”,这个词就是“少胳膊少腿的”。倘若如书中虽说,尝试用“quality”翻译出来,大概为“中国人质量很低,所以中国人不应该……”这显然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
我从近期的一起外教课说起,却是让人对这个问题有些思考的。外教询问本专业学生对日本的看法,虽说大部分同学怀着“有趣”“开玩笑”等的轻松心态,脱口而出“agreessive(好斗的)”“rude(粗鲁)”等贬义词,这不乏让人瞬间明白,大家是将二战及其他历史原因与现世接轨,理直气壮地评价,乃至几乎没有称赞词汇。外教当时脸色是比较复杂的,拿着话筒顿了会,告诉我们,在他的眼里,日本人是礼貌的,文明的。座下一片尴尬气氛,不知如何回答。这侧面也反映出一部分人看待事情的角度与价值观,素什么质?先将心态变得客观公正化吧。
如果”素质“指的不是文化水平,它还可能指什么?是合作精神吗?有人说中国”一盘散沙”,也有说“三个人是一条虫”的说法,这被视为中国人素质低的证明。一些学者却指出,中国的传统并不是一盘散沙,传统的村落会有这密切的社会交往网路与自治传统,村里需要修公路,挨家挨户装电灯,修个水渠,解决个问题,亦或是佳节中的唐人街,灯火锣鼓声一片,那些离开中国上百年的社区,逢到此时是会欢乐相聚的,这些情景也很难说明中国人骨子里缺少凝聚力。
这便是“观念的水位”,从这一个故事中,传达出“观念的变化,知识的传播与价值的澄清依赖于人的努力”的的思维,你的水位有多高,决定了你的观念如何。回到第一个故事中,公民素养的培养,首先需要一个公共空间,那些说“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不应该如何如何”,也许可以考虑把此话改为“中国人素质低,所以中国应该如何如何。”
缪斯女神仍在等你——读《退稿信》有感
2015.12.25 星期五 暖阳暖人心
“凡人不知道缪斯会走哪些路。如果她再次造访你,请带我向她致意。”
一位出版商就这样写下一位未来的出版商的退稿信。这本书,体裁却是较为特别的。曾有位出版业界高层拒绝评论书中某些误判的例子,唯恐它们毁了别人的一世英名。他甚至对这本书的宗旨嗤之以鼻,唯恐“污蔑”了众多出版社。这本书是结合出版商对不同的作品的退稿信与该作品后来畅销的现实进行的文字对比,且附上编者与读者对该书后来的评价来写的。这倒是让我有两个体会:“编辑永远不会有纰漏”的想法是错误的;个人作品被否定,勿灰心丧气,不少人在退稿后,还是获得了一举成名的机会。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的作品《大地》为多数人所熟知,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女作家。在被传教士父亲带到镇江后,接受了上海早期教育的她,后来曾在中国教书。有些文学批评家认为,她之所以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仅仅因为她的写作技巧,而是书中透露的人道主义情怀与跨文化的交流。
《大地》讲述了一对中国农民夫妇及其子孙们的故事,在此书中可以看见不少的有关农村生活的细节,还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如何以坚忍的生命力熬过荒年。书中另一个情感倾向,却是批判城市生活的。显然,赛珍珠偏爱的是乡村生活,而对被西方文明与资本主义浸透的社会偏向较少。出版商却拒绝了这份稿子,他们认为“很遗憾,美国大众对任何有关中国的事物都没有兴趣。”就是这样的带着情感倾向于意识色彩的立场,在开始拒绝了这本经典的作品。后来这份作品却被广大群众所知,推广到人群中间,作者用小说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变大,世界开始注意中国。不论出于什么背景,至少证明赛珍珠的作品是能够有价值且能够被群众认可的。
在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为人所知;在加拿大,则有女性小说家梅佐,她的16本以贾尔纳山庄为主题的小说,叙述了一个家族的百年轶事,可称北美版的《百年孤独》。如她的小说《贾尔纳庄园》以倒叙手法展开故事,小说一开始,女主人公再过一年左右就要年满一百周岁了,随后故事却又跳回1850年,这带有奇幻色彩的手法与风格,给这本书平添一分魅力。出版商在初次拒绝出版这本书的退稿信中说:“书中人物被刻画得像个木头人,这部手稿真是个败笔,倘若把它出版,对于读者将是一场灾难。”这样的话语对于作者来说是一场活生生的灾难,不论作者当时心情如何,至少在后来书籍的畅销证明的书本有的价值。
有些退稿信跟随他们那些出版社一起消声匿迹了,有些退稿信则像时光宝盒一样,封存在某个角落。这本书的目的大概不是主要嘲讽编辑与出版商多 么的愚蠢,以至于这些经典之作被他们退稿信中的“污蔑”性语言数落的一无所处,而是激励着这些还在写作路上奋斗着的,对写作还怀揣希望的人们,在文学创作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