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0802 周帮俐 20085928
论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
【摘要】编辑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独立职业,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作用的客体。编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要求了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这种文化修养体现在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从而更好的做好对文章的编辑工作。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讲了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以此来证明语言文字修养对编辑的重要性,和编辑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言文字修养 基本功 规范化
编辑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独立职业,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作用的客体。文化可以通过编辑对出版物的编写、编排等方式传播,从而引导文化消费,培养社会读者,引导后代人的文化发展方向。编辑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我认为他的存在,是由于文化传播的需要。因此编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通过编辑各类出版物来参与社会文化工作,作为社会文化的选择者、优化者的他们,相对而言就能比一般人更多、更直接、更主观的参与到社会文化工作中来。编辑工作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这种修养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编辑,我认为拥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其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古人讲厚积薄发,积的是文化,发出来的才是语言文字。对于文章来说,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表达的符号,是其外在形式的组成部分,作者的语言文字水平对文章的质量和效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编辑的语言文字水平的高低又是判断出版物质量高低的因素。由此,我们得出,作者和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的程度共同决定了文章的语言文字水平。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表现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也要求编辑在处理作品时拥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语及专业术语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得时常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和时尚元素。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编辑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通过他的手出版的作品结果会是怎样!虽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版物的形式和载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文字还是各种文化传播载体的主要表达手段,因此编辑工作的基本性质依然没改变,编辑人员仍然需要不断地加强语言文字修养。针对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我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简单谈谈。
一、语言文字修养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编辑连基本的文字修养都不具备,又怎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又怎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以指引,又怎能促进文化消费,引导后代人的文化发展方向。语言文字修养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功,范剑华在《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一文中指出编辑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第二,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第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所谓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实际上是编辑对作品中语言文字产生的一种直觉判断,就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这是一种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是编辑语言文字功底的集中体现,编辑利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敏感对文章进行文字编辑,实际上就如同我们做语文改错题一样,一段话读过去,我们或许一时判断不出句子具体错在哪里,但是语感告诉我们这段话的某一句是有问题的。当然,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编辑们的实践经验,只有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才能建立起这种敏感。
语言文字修养的基本功不仅仅体现在编辑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上,它也要求编辑在具备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求编辑能对文章中出现的错误有所感知,而且还得能够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增、移、删、改等多种语言修改手段有效地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从而使原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语言表达更加流畅。我认为,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要得以真正提高,还要依靠专业的训练和日常的积累。
作为一个编辑,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编辑语言文字修养的重中之重。一个编辑即使具有了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却不能准确地表达语言文字,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指编辑在语言文字上的驾驭自如、运用得当。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他在修改作品的时候,即使发现了作品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他所编辑的作品也不能被准确地编辑出来,顺利出版。
语言文字的三项基本功不仅要求编辑掌握语文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各种语法修辞手段,还要求编辑能够遣词造句、体会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春秋时期,孔子编订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在他的作品里,语言精辟简练,蕴褒贬于一字一句,这既展示了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才华,也表现了他在历史著作编写方面的严谨态度。我想孔子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为后人所学习和赞颂,就源于他自身所具有的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和卓越才华。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编辑工作的指南
语言是人们得以交际的工具,是人们传达信息的媒介,人人都有权利使用语言,人人都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时候,必须注重语言使用的规范化。人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语言文字没有明确规范,那将闹出不少的笑话。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使用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滥用现象,尤其体现在报刊编辑对成语的使用方面。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许多成语积淀着历史与文化的浓浓意蕴。生活中,人们时常喜爱使用成语,因为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生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成语的滥用、误用现象却让人啼笑皆非。如“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却经常被用错。下面我们看看我摘自期刊《语文知识》上关于书刊乱用“炙手可热”这一成语的一些例子:“炙手可热的影后宁静不久前悄然来到羊城,偷偷住了几天后又俏然离去”,这是摘自1998年4月2日的《新华日报》。“今年的西瓜已吃了一半,“京欣”1号已开始隐退,河北沦州的“西农”8号正炙手可热”,这是摘自1998年7月30日的《中国教育报》。“张爱玲研究在国内炙手可热,而苏青及其作品依然默默无闻”,这是摘自1996年第3期的《名作欣赏》。“炙手可热”的本语意是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炙手可热”这一成语出自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二两句诗的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势焰的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你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生气。当时唐玄宗因为宠信杨贵妃,所以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故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而这里,这些编辑们频繁的错误使用成语,不得不说是他们对编辑工作的不负责任。
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既是衡量编辑水平的尺度,也是读者认定编辑水平的标志。编辑如果能把文中不正确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改正过来,这也就达到了引导读者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但是编辑如果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不高,知识面不广,对待语言文字规范使用不重视的话,必然会对读者造成严重影响。
语言文字修养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编辑工作的指南。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文字仍是出版各种书刊的重要表达手段,因此编辑依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以此来向社会提供优秀的出版物,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文化精神发展方向。
参考书目:
[1]吴平.《编辑本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范剑华.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编辑学刊.2001(5)
[3]薛炜星.施炳琴.《语文知识.》.1999年第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