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语2008级编辑学作业集锦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3:46 | 只看该作者
徐庆  汉语0801   20085892



语言文字对新闻编辑的重要性


“编辑”一词早在1300多年前就出现了。唐代贞观年间的史学家李延寿在他撰写的《南史·刘苞传》中写道,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蔡雯《新闻编辑学》)。该处的“编辑”,是指文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字、文学与编辑自古就有着深远的联系。我们现今社会所使用的“编辑”,虽早已不限于此,但也包含此意。

语言文字作为我们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它为我们现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稳固而又庞大的契基。我们就先从语言文字谈起。

首先,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之所以得以生存发展,就是因为能和衷共济,抵御自然的和认为的灾害,不断创造出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人们彼此之所以能合作,就因为有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人们就是靠它来互通信息的。其次,语言是人类思维所依赖的主要工具。人类进行思维、思考问题,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另外,语言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好,对自我认识也好,其成果最终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加以保存的。我们中华民族,自然就是依赖汉语这个工具来进行交际思维的。

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口语、书面语、手势语三种。汉语也不例外。“书面语”就是将口语提炼加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语言的代用品。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载体,使信息与信息传播者得以分离,使传播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能力。这是现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失的结晶。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文字,如果没有文字的产出存在,那么编辑也就无从说起,似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文字作为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对象,那么语言文字对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准确、熟练地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是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必要要求。

新闻编辑所担任的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今社会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新学科、新知识层出不穷,新闻媒介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所面临的不是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去应对固定的对象,而是面临各种“新”事物。报道事件的角度新、观念新,报道出炉新(速度快)、报道的事物新,每个新闻工作者不可能面对每天要报道的内容再去临时恶补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法律、经济、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是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知识构成要素,而归根结底,这些林林总总的知识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合理的表达方式、语言特征,正确的字句标点,都关系到每次报道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报道中因表达不慎,导致出现政治差错的。曾有一篇报道我国引进外资形势喜人的消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较大项目出现好势头》,文字说:“今年以来,已有中外商客77批……,外商主要来自日本、南朝鲜、加拿大、丹麦和台湾、香港等地。”显然该段文字表述错误,违反了我国一贯坚持的台湾、香港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立场,造成政治错误。合理的表述方式给文章加分。《人民日报》2002年6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新闻述评《战胜饥饿 重在行动》中“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达2.4万,相当于没4秒钟有一人饿死”,把每天人数2.4万人,转换成死亡频率——每4秒钟有一人饿死,更加生动具体,具有说服力。

新闻编辑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文化产品的工作,涉及到对人类文化的记载与传播,这一点决定的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而语言文化知识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因为编辑每天要选择和处理大量的新闻信息,语言文字是他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的重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使报道准确、生动、具有社会影响力。如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文字差错: 始作俑者
‘双代管’的始作俑者是(从)山东济南市学来的。(见人民日报1996年5月15日读者来信版大样《茌平双代管探秘》一文)
将始作俑者错当作褒义词,近年来报刊上时有所见。上例将从别处学来某种办法的人称为始作俑者,更是完全背离了这个词的意义。
首当其冲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见199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大样《打工仔归故里》一文)
这是由于误解而误用了成语,这个错误近几年在报刊上曾多次出现。首当其冲是说处于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例句如:欧舰东来,粤东首当其冲。(引自《清史稿》大抵当敌人结束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引自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莘莘学子
199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优秀大学生士兵公举东》一文中莘莘学子们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莘莘学子们应当是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很多的学生。广播新闻报纸中常出现的语病,如:1、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12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4、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电视新闻打字幕时经常出现的错别字,电视新闻工作者较重视画面和声音,但是对字幕却重视不够,造成错别字现象不断。由于观众多,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不小,出了错别字负面的影响也就很大。2003年12月9日19点02分,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字幕将“像”字错用为“象”。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新闻编辑语言文字功底不足有关。提高语言修养,这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素质、行业形象,也是正确传播文化的基础与要求。

综合多方面看来,语言文字对新闻编辑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新闻编辑的基础,所有编辑工作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然后才是去传播文化、观念、信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好坏也影响着所表述内容的好坏,或画蛇添足,或词不达意,或锦上添花,或画龙点睛,这就要靠编辑工作者语言文字的整体素养了。所以,好的新闻编辑离不开有语言文字、文学的良好修养以及对其的熟练掌握运用。

“编辑”一词早在1300多年前就出现了。唐代贞观年间的史学家李延寿在他撰写的《南史·刘苞传》中写道,刘苞“少好学,能属文,家有旧书,手自编辑,筐筐盈满”(蔡雯《新闻编辑学》)。该处的“编辑”,是指文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字、文学与编辑自古就有着深远的联系。我们现今社会所使用的“编辑”,虽早已不限于此,但也包含此意。

语言文字作为我们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它为我们现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稳固而又庞大的契基。我们就先从语言文字谈起。

首先,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之所以得以生存发展,就是因为能和衷共济,抵御自然的和认为的灾害,不断创造出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人们彼此之所以能合作,就因为有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人们就是靠它来互通信息的。其次,语言是人类思维所依赖的主要工具。人类进行思维、思考问题,都必须依附于某种语言,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另外,语言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工具。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好,对自我认识也好,其成果最终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加以保存的。我们中华民族,自然就是依赖汉语这个工具来进行交际思维的。

语言的表现形式有口语、书面语、手势语三种。汉语也不例外。“书面语”就是将口语提炼加工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形式,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认为是语言的代用品。文字符号作为信息载体,使信息与信息传播者得以分离,使传播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能力。这是现代人类社会不可缺失的结晶。新闻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文字,如果没有文字的产出存在,那么编辑也就无从说起,似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文字作为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对象,那么语言文字对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准确、熟练地掌握语言的应用技巧,是对新闻编辑工作者的必要要求。

新闻编辑所担任的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今社会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新学科、新知识层出不穷,新闻媒介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所面临的不是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去应对固定的对象,而是面临各种“新”事物。报道事件的角度新、观念新,报道出炉新(速度快)、报道的事物新,每个新闻工作者不可能面对每天要报道的内容再去临时恶补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法律、经济、文学、、历史、政治、哲学等方方面面,都应该是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知识构成要素,而归根结底,这些林林总总的知识都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合理的表达方式、语言特征,正确的字句标点,都关系到每次报道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例如:在报道中因表达不慎,导致出现政治差错的。曾有一篇报道我国引进外资形势喜人的消息《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较大项目出现好势头》,文字说:“今年以来,已有中外商客77批……,外商主要来自日本、南朝鲜、加拿大、丹麦和台湾、香港等地。”显然该段文字表述错误,违反了我国一贯坚持的台湾、香港是中国领土组成部分的立场,造成政治错误。合理的表述方式给文章加分。《人民日报》2002年6月14日发表的一篇新闻述评《战胜饥饿 重在行动》中“目前,全世界每天因饥饿死亡的人达2.4万,相当于没4秒钟有一人饿死”,把每天人数2.4万人,转换成死亡频率——每4秒钟有一人饿死,更加生动具体,具有说服力。

新闻编辑本身就是一种制造文化产品的工作,涉及到对人类文化的记载与传播,这一点决定的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牢固的基础知识,而语言文化知识就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备广博的文学知识以及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前提,因为编辑每天要选择和处理大量的新闻信息,语言文字是他们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传播的重要工具,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使报道准确、生动、具有社会影响力。如报纸上经常出现的一些文字差错: 始作俑者
‘双代管’的始作俑者是(从)山东济南市学来的。(见人民日报1996年5月15日读者来信版大样《茌平双代管探秘》一文)
将始作俑者错当作褒义词,近年来报刊上时有所见。上例将从别处学来某种办法的人称为始作俑者,更是完全背离了这个词的意义。
首当其冲
农民赖泽民首当其冲,办了全省第一家私营缫丝厂。(见1995年7月12日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大样《打工仔归故里》一文)
这是由于误解而误用了成语,这个错误近几年在报刊上曾多次出现。首当其冲是说处于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首先遭遇灾难、损害。例句如:欧舰东来,粤东首当其冲。(引自《清史稿》大抵当敌人结束他的战略进攻,转到了保守占领地的阶段时,对于一切游击战争根据地的残酷进攻的到来,是没有疑义的,平原游击战争根据地自将首当其冲。(引自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莘莘学子
199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优秀大学生士兵公举东》一文中莘莘学子们从公举东身上,再次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莘莘学子们应当是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很多的学生。广播新闻报纸中常出现的语病,如:1、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2、文件对经济领域中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3、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12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4、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电视新闻打字幕时经常出现的错别字,电视新闻工作者较重视画面和声音,但是对字幕却重视不够,造成错别字现象不断。由于观众多,字幕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不小,出了错别字负面的影响也就很大。2003年12月9日19点02分,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字幕将“像”字错用为“象”。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新闻编辑语言文字功底不足有关。提高语言修养,这不仅仅是关乎个人素质、行业形象,也是正确传播文化的基础与要求。

综合多方面看来,语言文字对新闻编辑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它是新闻编辑的基础,所有编辑工作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然后才是去传播文化、观念、信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好坏也影响着所表述内容的好坏,或画蛇添足,或词不达意,或锦上添花,或画龙点睛,这就要靠编辑工作者语言文字的整体素养了。所以,好的新闻编辑离不开有语言文字、文学的良好修养以及对其的熟练掌握运用。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4: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1-6-8 11:28 编辑

汉语0801 王洋舟 20085908编辑学作业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

      恐怕一般人往往把编辑看成就是修改别人的文章,其实这种看法太狭隘了。编辑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编辑用一个成型的“模具”去匡正一篇篇新闻稿件,这个“模具”总体说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事实,一个是立场。一个编辑,要有资格修改别人的文章,他首先必须自己能写出好文章才行。若自己都没有能力写出漂亮的文章,又哪来水平去发现别人文章的问题呢?

      编辑有两个标准,其一:事实。客观事实其实很难把握,因为它包含着许多方面。真实发生的才叫真实;而发生过的真实,不夸大,也不缩小,叫准确;不仅用事实的部分材料证实出主观观点,叫科学;事实的前后反应评价要相符一致,叫统一。新闻符合事实,这也是编辑的一个职业道德。

       虽然有些新闻稿件中的事情是真实发生的,但是断章取义,用其中的只言片语作为作者自己的主观观点的论据,最后偷梁换柱,推出了与事实本身不符的结论,那也是违背真实的。 道听途说得来的结论,是不能被采纳的。对于新闻事件涉及到的因果关系,要理清主次原因,不能废弃次要原因而归结为一个主要原因,也不能隐瞒真正的原因。另外,还应注意稿件作者的对事实的“导演”,他们有可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对事实进行特定的阐释,以致于让事实“变味”。其次新闻事实中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引用等必须要准确无误。有些事物,现在的说法和以前比会有改动,我们的表述也应与时间的变动相关,比照新的说法。其次,涉及到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的新闻事实,文字表述必须符合科学规范,如果不符科学规范,将单位标错,或者有歧义,新闻就会出现差错了。再次,对事实的表述一定要清楚明白,应站到读者的角度,考虑新闻信息是否清楚?是否读得懂?专业术语,应该在信息中做出解释。最后,对事实的表述必须前后一致。

       怎样分析稿件是否合乎事实呢?一般应检查新闻的内容是否违反常识和不合情理,是否对事实表述含糊其辞;检查稿件的前后内容是否有自相矛盾之处;分析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分析新闻是否在作者采访的范围。对于新闻稿件中有关事实表述中存在的疑点,可以对当事人或者知情人进行调查核实。

       标准之二,新闻立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仍然是金字塔模式,权力一直存在,政治依然是上层建筑,因此立场问题是编辑一定要注意的,这事关一个新闻事业的生存,也是一个新闻单位理念的体现。符合事实的问题,也可能因为报道的事实立场、角度问题而不被人接受,立场有问题的报道,也会误导舆论方向。

       新闻稿件中敏感政治和政策问题要特别注意审查,避免因此引起政治差错,注意语句的用词、用字一定要恰当符合规定。有些新闻报道,陈列的事实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它的事实不能支撑新闻得出的观点,应当修正它们的逻辑关系。新闻事实的报道也会受报道者自身的限制,稿件所表现的立场观点带有主观性,报道不应只以一个角度呈现,而应尽可能的多角度、两面地看问题。对于涉及法律和案件的内容,防止出现法院对案件判决前媒介就对案件做出评判,还应注意保护新闻主人公的隐私、隐匿对受害者不利的信息。对于可能造成泄密的新闻稿件还要严格把关,注意不能报道过细,注意“言多必失”,注意报道时间要适当,不能把今天还是机密的事物提前报道,还要注意“内外有别”,必须把握好新闻报道公开的范围。

       掌握了编辑的技能,最终要靠编辑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编辑的语言驾驭能力了。一篇文章的问题,编辑没有发现,那就是编辑的失职,如果编辑修改了反倒出现了差错,那就会贻笑大方了!

       编辑必须具备非凡的语言功底,新闻稿件,无论是纸质的,还是网络新闻,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在现实中编辑也不能“吃老本”,在原地踏步,毕竟学无止境,而且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编辑必须时刻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保持自己的语言功底在普通新闻稿撰写人中能够服众。大量的阅读是有助于提高这个能力的,学习那些办得成功、享有盛誉的报纸,他们是最好的老师,当然,学习不是模仿,否则会磨灭自己的风格,沦为别人的跟班,应学习优秀者的思维,挖掘他们成功的深层次规律。

       文稿编辑还应把握一个原则:精简。要注意语句、文字尽量不重复,对于可有可无的文字一律不要,对于多分句,一个很多的句子,要截成两句三句,就精炼得多,是读者读起来,既不费力,又有节奏感,避免冗长的句子,不要读完一句,都快断气了,还弄不清楚这句的意思。


       其次还应注意有变化。正如优秀文章一样,讲求文句的变化,写律诗也要求一首诗中不能出现重复的字。不过文字的变化不是轻易可以把握的,把握不好,表述前后不一致会犯基本的错误。但是,一篇新闻如果前后完全没有文字的变化,未免显得呆板没有生气,所以有变化才有意思。“文似看山不喜平”,太平淡、稚嫩的文章,体现不出一个编辑的水平。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应该有意识地争取一定限度上的变化。但是,必须注意变的只是那些可以变换的词句,是浑然天成的,不能为变而犯错误,或者违背新闻的原则,不能显得矫情、矫柔做作。


       其次,文稿编辑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文稿应该一气呵成。我们自己也作为读者,在读一篇文章时,一定不希望这篇文章在一个问题上反复纠缠,回环往复,不断地出现同样的意思。只希望文章一气呵成下来,明明白白。然后还得承上启下,新闻稿件是为信息的传播服务的,稿件绝不能写得天马行空,云里雾里。写出来的文章,一定要思路清晰,无使断绝,每一句话,第一段意思,都是承上启下,没有突然断开、让人莫名其妙的感觉。古代的八股文都是如此要求,如今虽不是八股文的时代,但是这个优秀的标准,仍然是今天好文章的判断标准。即使做诗讲究跳跃,但从整体上来讲,全诗的每一联,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


       再次必须注意的是,要仅仅围绕主题。围绕中心,紧扣主题,这是我们从小到大学习写作受到的基本教导,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或明或暗。一篇好文章,文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有一个小主题,而这些小主题,最终都是服务于大主题的,小主题就像树枝,他们务必集中于一个主干。围绕主题,也是为了合乎逻辑。其实文章的每一段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服务于这一段的小主题的,而这句话的每一个字,也都是服务于这句话的主题的。文章的主题,也不能是为了说明作者的真实意图,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时候看似不相关,但其实也是暗合的,它们都没有脱离服务主题这个基本要求的。


       有些语句,有时候稍微变换个叙述,它表现出的意思就会截然不同。就像一个台湾新闻学教授给他学生举的例子,一个欧美人和几个台湾人在台湾面对危险状况时,由于无法沟通,惊慌失措,新闻报道说那几个台湾人连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无法跟那个欧美人取得沟通,教授说这意思就好像是说台湾人笨一样,教授改了一下,把稿件改为那个欧美人连一句中文也不会讲,大家都干着急。这样一来,原本好像是歧视本地人的文章,就变成了有尊严有骨气的文章了,为什么?因为那是在台湾啊,外国人应讲中文才是正常的。


        最后,也是最细的地方--错别字,现今网络上的新闻总能发现好几个错别字,这虽然不是重大的问题,杜绝错别字,却是能体现一个编辑的细心程度,也是能体现编辑的技能水平的。一个优秀的编辑,他必定是严谨而细心的。
23#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5: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新闻编辑学后的认识与感想

汉语0801 毛建南20085907


这学期新选了一门课,叫编辑学,是新闻方向的学科。所谓编辑学,就是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编辑工作是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编辑学的研究,在50、60年代曾引起中国出版界的注意,但当时并未能开展起来,直到80年代初期才又被提出。编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此,有关其理论体系、基本内容乃至研究对象等,仍在讨论和发展之中。
根据近年的讨论,关于编辑学的含义,都认为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问。因为编辑工作是一门专业,将此项工作积累的经验、方法加以总结、概括,提到理论高度,提示它的基本规律,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即是编辑学。论者因此强调:编辑学是一门具有学术意义、原则性、理论性、思想性的学问,不是日常种种编辑工作办事细则的大全,是和其他学科,如文学、历史类等的一门学问。


学了编辑学后让我对新闻、报纸、杂志等有了很大的了解。所有媒体和传播媒介其实都是有自己的立意的。也就是说它们服务的对象是不同的。得知这点后我才了解为何许多报纸和新闻媒体会被激烈的讨论,有很多的争议,其实不能怪它们,它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立意而做出的信息传播,并无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

做好新闻,编辑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位置。新闻编辑部门在媒介产品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这种特殊地位赋予其从业人员多重角色,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具备某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因为新闻编辑所担任的多重角色要求编辑具备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当代社会正处于新学科新知识有如爆炸般剧增的状态,对每个人来说,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要真正成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的全才其实很难,新闻编辑也不例外。然而,新闻媒体都是文化载体,如同“百科全书”,很难说有哪一类知识是媒介不涉及的,编这样的“全书”,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就会时时碰壁。因此,新闻编辑就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够适应其角色特点的要求。新闻编辑工作是一种制造文化产品的工作,这与其他文化产品的编辑工作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涉及对人类文化的记载与传播,这一点决定了新闻编辑需要具备一般编辑都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与百科知识,否则就无法从事这项工作。另一方面,新闻编辑所加工处理的信息又是有个性的信息,从内容上看,这类信息具有新闻性、时效性,因此往往具有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从形式上看,这类信息是以语言、文字、图片、音响、影像等传播符号表现的,在处理方法和技术上各有要求。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还要求它的从业人员具备某些专业知识。而且,新闻编辑工作往往是细分成不同专业与领域的,还要求从业者成为他所分管的这些专业和领域中的行家,也就是要具备专业学养,所以,归纳起来,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就是新闻编辑的基本知识结构。可见,当一名新闻编辑是多么的困难。

在学期的后半段时间,老师用PPT向我们展示了新闻编辑在版面设计方面的才华,让我感受到原来编辑不仅仅要掌握对那些略显枯燥的文字的筛选,还要具备画家一样的大局观,以便将文字和图片以最好的方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不感到死板和厌倦。这无疑对新闻编辑的要求更进了一步,提高到了艺术的层面。典型的例子:西方国家报纸的版式介绍如早期《纽约日报》的垂直式版面、《华盛顿邮报》报道人类登上月球的水平式版面、2002年《华盛顿邮报》要闻版的垂直与水平相结合的版面结构和《今日美国》在垂直与水平混合式版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中国版面设计的基本形式如综合式版面,整个版面包含的高见较多,虽有主次之分,但不强调高见之间的轻重差别。重点式版面,特别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其成为版面上的重点。集中式版面,用整个版面或版面的绝大部分刊登有关同一主题的稿件。版面设计的基本形式从版面排列稿件的形式角度分,有三种主要形式:以版面的垂直中分线为对称轴,左右两边完全对称的规则对称版面,该版面对稿件要求苛刻,不宜多用;不对等的对称形式,主要有上下对称和对角对称;用某种统一的方式整齐地排列稿件,使版面整齐划一的齐列式版面。如果编辑时能够灵活运用这几种基本的版面设计,不仅能更好地突出主题,也能让读者看着一目了然。

学习编辑学,让我对新闻编辑有了较深认识的同时,也让我在编辑身上学习很多的优秀品质。策划需要编辑主动想选题,动脑筋、下功夫。编辑应主动出去约稿、组稿,而不是整日守株待兔,伏于案头,等米下锅。传统的编辑常常是,来什么稿编什么稿,只要求把稿编好。而加入了策划功能的编辑工作则要求编辑要具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要具有洞察力。新闻策划不是孤立的对新闻报道活动的某一环节进行运筹、谋划,它贯穿于新闻报道活动的全过程,具有综合性、系统性。重视新闻报道的预先策划,是新
出特点。它有“意在笔先”的作用,对新闻报道的成败至关重要。新闻策划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新闻策划既不能为制造轰动效应,以想像代替事实,杜撰不存在的假新闻,也不能为了达到自己所认为的理想效果,而坚持不符合实际的策划预案,因为这样便会出现报道失实的现象。
新闻编辑要自觉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原则。这其实也是为人处事的原则,它在新闻编辑上体现的尤为重要。新闻报道作为记者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不能违背事实本来的面貌。这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表现。新闻写作有一个众人皆知的“五个W”原则,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这些基本原则和操作标准不会因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新闻丧失了真实性,新闻媒介将无任何价值可言。所以说,真实既是新闻报道发挥正确舆论作用的前提条件,又是新闻媒介建立公信力、保持良好社会声誉的基础,每一个新闻编辑都要求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严格把好每一关新闻的关,在新闻传播中不偏听偏信,力求全面公正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和片面性,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立场。然而由于不可避免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别和社会体制的不同等等现实原因,许多报纸媒体都多多少少掩盖或者曲解了一些事实的真相,反映出在复杂的社会面前,保持公正公开原则有多难,这不仅是新闻编辑所面临的挑战,更是对每个人内心选择的挑战。学习编辑学,让我懂得,做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6:21 | 只看该作者
汉语0802 周帮俐 20085928

论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

   【摘要】编辑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独立职业,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作用的客体。编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要求了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这种文化修养体现在多方面,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从而更好的做好对文章的编辑工作。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讲了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以此来证明语言文字修养对编辑的重要性,和编辑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言文字修养  基本功   规范化


   

    编辑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独立职业,它是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文化作用的客体。文化可以通过编辑对出版物的编写、编排等方式传播,从而引导文化消费,培养社会读者,引导后代人的文化发展方向。编辑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我认为他的存在,是由于文化传播的需要。因此编辑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编辑通过编辑各类出版物来参与社会文化工作,作为社会文化的选择者、优化者的他们,相对而言就能比一般人更多、更直接、更主观的参与到社会文化工作中来。编辑工作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这种修养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编辑,我认为拥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其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古人讲厚积薄发,积的是文化,发出来的才是语言文字。对于文章来说,语言文字是文章内容表达的符号,是其外在形式的组成部分,作者的语言文字水平对文章的质量和效果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而编辑的语言文字水平的高低又是判断出版物质量高低的因素。由此,我们得出,作者和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的程度共同决定了文章的语言文字水平。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表现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也要求编辑在处理作品时拥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外语及专业术语的知识储备,同时还得时常了解一些生活常识和时尚元素。我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编辑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通过他的手出版的作品结果会是怎样!虽然由于社会的发展,出版物的形式和载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文字还是各种文化传播载体的主要表达手段,因此编辑工作的基本性质依然没改变,编辑人员仍然需要不断地加强语言文字修养。针对编辑的语言文字修养,我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简单谈谈。

    一、语言文字修养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编辑连基本的文字修养都不具备,又怎能做出优秀的作品,又怎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以指引,又怎能促进文化消费,引导后代人的文化发展方向。语言文字修养是一个编辑的基本功,范剑华在《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一文中指出编辑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第二,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第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所谓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实际上是编辑对作品中语言文字产生的一种直觉判断,就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这是一种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是编辑语言文字功底的集中体现,编辑利用这种语言文字的敏感对文章进行文字编辑,实际上就如同我们做语文改错题一样,一段话读过去,我们或许一时判断不出句子具体错在哪里,但是语感告诉我们这段话的某一句是有问题的。当然,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编辑们的实践经验,只有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的人才能建立起这种敏感。

语言文字修养的基本功不仅仅体现在编辑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上,它也要求编辑在具备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的基础上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具备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不仅要求编辑能对文章中出现的错误有所感知,而且还得能够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增、移、删、改等多种语言修改手段有效地对文章进行编辑、加工,从而使原作品的主题更加突出、语言表达更加流畅。我认为,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要得以真正提高,还要依靠专业的训练和日常的积累。

     作为一个编辑,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是编辑语言文字修养的重中之重。一个编辑即使具有了敏锐的语言文字感知能力和高超的语言文字修改能力,却不能准确地表达语言文字,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编辑。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指编辑在语言文字上的驾驭自如、运用得当。如果一个编辑不具备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他在修改作品的时候,即使发现了作品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那他所编辑的作品也不能被准确地编辑出来,顺利出版。

    语言文字的三项基本功不仅要求编辑掌握语文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各种语法修辞手段,还要求编辑能够遣词造句、体会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春秋时期,孔子编订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春秋》,在他的作品里,语言精辟简练,蕴褒贬于一字一句,这既展示了他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才华,也表现了他在历史著作编写方面的严谨态度。我想孔子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为后人所学习和赞颂,就源于他自身所具有的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和卓越才华。

    二、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编辑工作的指南
    语言是人们得以交际的工具,是人们传达信息的媒介,人人都有权利使用语言,人人都可以利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在使用语言文字的时候,必须注重语言使用的规范化。人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语言文字没有明确规范,那将闹出不少的笑话。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语言文字在生活中的使用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滥用现象,尤其体现在报刊编辑对成语的使用方面。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许多成语积淀着历史与文化的浓浓意蕴。生活中,人们时常喜爱使用成语,因为它言简意赅,能使文章语言生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成语的滥用、误用现象却让人啼笑皆非。如“炙手可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很高,但是却经常被用错。下面我们看看我摘自期刊《语文知识》上关于书刊乱用“炙手可热”这一成语的一些例子:“炙手可热的影后宁静不久前悄然来到羊城,偷偷住了几天后又俏然离去”,这是摘自1998年4月2日的《新华日报》。“今年的西瓜已吃了一半,“京欣”1号已开始隐退,河北沦州的“西农”8号正炙手可热”,这是摘自1998年7月30日的《中国教育报》。“张爱玲研究在国内炙手可热,而苏青及其作品依然默默无闻”,这是摘自1996年第3期的《名作欣赏》。“炙手可热”的本语意是指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含贬义。“炙手可热”这一成语出自杜甫的《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这二两句诗的意思是:杨家权重位高,势焰的人,没有人能与之相比;你千万不要走近前去,以免惹得丞相发怒生气。当时唐玄宗因为宠信杨贵妃,所以任命他的哥哥杨国忠为宰相,把朝政大事全交他去处理。杨家兄妹过着花天酒地、穷奢极欲的生活,诗人杜甫对杨氏兄妹极为不满,故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而这里,这些编辑们频繁的错误使用成语,不得不说是他们对编辑工作的不负责任。

    规范、标准的语言文字既是衡量编辑水平的尺度,也是读者认定编辑水平的标志。编辑如果能把文中不正确的、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改正过来,这也就达到了引导读者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但是编辑如果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不高,知识面不广,对待语言文字规范使用不重视的话,必然会对读者造成严重影响。

    语言文字修养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编辑工作的指南。尽管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文字仍是出版各种书刊的重要表达手段,因此编辑依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以此来向社会提供优秀的出版物,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文化精神发展方向。



参考书目:

         [1]吴平.《编辑本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范剑华.编辑的语言文字素养.编辑学刊.2001(5)

        [3]薛炜星.施炳琴.《语文知识.》.1999年第06期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7:05 | 只看该作者
汉语0801 20085894 李福容

浅谈新闻中的人文精神


“新闻无学”,这是自新闻行业诞生以来便伴随着的困惑——昨天的报纸只是今天的废纸,走马观花般的视觉充斥后,到底有没有一些东西是足以与后人道的?我想,在新闻报道中,无论是国际风云,还是政坛变幻,抑或身边的人情冷暖,它的实用价值仅存在于未阅读之前,真正有意义并可以长存的,应该是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或许有人会反驳,新闻之于社会是在它直接的功利性,新闻不等于文学,对这种及时性的文字谈人文精神,会不会太过沉重?或许就新闻本身而言,的确没有太大的必要,可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新闻不一样,它是经过记者、编辑层次过滤的新闻,其中隐含着他们的价值观,隐含着这个文化与制度作用下的一种思维。因此,新闻中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可以说是对人自身的尊重、对进步的守望。

有人曾对新闻的作用做过如下概况:“新闻工作的重要不在于它改变了什么,而在于它提供新闻,记者判断和构建新闻事件,扩大新闻事件的影响力。他们帮助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图像,让我们可以超越自己当下的视野理解这个世界,由此确定我们的担忧、期望和志向。”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新闻给我们的是一个放大的视野、缩小的世界。不过说到底,我们是通过记者的眼去看这个世界的,看得是否真切、是否明白,除了个人的判断力,记者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就需要记者或者说新闻从业人员具有一种人文精神,可以通过他们的笔,道出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不管结果如何,至少能给社会一个正确的导向。

一直认为,西方是罪感社会,因此多对人性的拷问,而中国是耻感社会,因此多依赖圣人救世。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乐此不疲地为自己树立道德楷模,供人瞻仰、膜拜,人人都想做圣人,到最后竟忘了怎样做自己。而人文精神,这种对人的存在的超越行思考,应该就是国人重拾自我的开始。其主要有三个层次:一,对人性即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二,对理想即对真理的追求;三,对超越性即对生活的意义的追求。用这三个层次来一一观照中国如今的新闻行业,不禁心生些许悲凉之感。如今的体制下新闻太多都是一些歌功颂德体,传统文化又对人性太过漠视,致使许多新闻缺少对人性的关怀、缺少对人性的反思。想起在非典时期人大新闻教授陈力丹对新闻传媒的批评“对生命轻视、对死亡麻木”:

非典时期用大篇幅言辞来歌颂医务人员,基调则是他们如何不顾家庭、不顾个人安危,牺牲自我而去抢救他人(似乎现在的新闻媒体都惯用这种腔调,不管遇到什么灾难或事故,责任放一边,先将情煽好,让受众恨不得自己身边也来些灾难,然后奋不顾身直至英勇牺牲)。很少有媒体会想到,医务人员被感染和死亡,这不是简单的“舍己为人”就可以定性的,而是一起责任事故。将一起起涉及生命安危的责任事故渲染成一种“不怕死”的英雄行为,就是一种对生命的蔑视。这种煽情的基调,其实是一种惯性思维造成的,我们的社会、传统文化,向来认为生命不是最重要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常有的”,诸如此类的论调多如牛毛。而真正的法制社会中,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是社会追求的基本价值。若将他人的死亡当做思想教育的宣传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良知的缺失。

另外,新闻长期被视为政治思想工作的一部分,纵观整部新闻史,几乎就是一部变相的政治斗争史。虽说新闻与政治相互依存,可假如新闻过多的为政治、为当权者唱赞歌,便少了几分骨气与深度。记得《大公报》主编张季鸾先生曾对报纸提过几点要求“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我们现在做不到不党,这无可厚非,但若只是亦步亦趋地跟在领导后面献媚,“不卖,不私,不盲”从何谈起?

文章写到这,不禁要问:新闻中的人物精神何在?记者的人文追求何在?在当前社会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可正因如此才更是一个问题。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细览世界新闻史,大致有两种基本办报模式——政治家办报与企业家办报。政治家办报当然从其政治利益考虑,为党派或政治集团利益做宣传,其最终目的是“营政”。企业家办报当然首先考虑的是其经济利益,将报纸作为一种赢利的手段,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财而想方设法去迎合受众的口味,它的最终目的是“营利”。可以说,目前中国大部分新闻媒体,都是这两种模式下的产物,一个经济基础一个上层建筑,倒挤得作为思想文化的人文精神无立足之地。很同意一位教授的观点:中国报业的出路在于学习张季鸾式的办报方式——文人办报。同政治家办报与企业家办报相比,文人办报有两个基本特征:一,议政不参政。其办报不为牟取政治利益,只希望通过议政来尽“言责”;二,经营不为营利。文人办报,只是通过报纸来搭建一个言论平台,为思想交锋提供一个场所,坚持其所信奉的,宣传其所坚持的,而不为孔方兄去低俗、媚俗。或许文人办报的境界太过理想,带有太重的儒生入世幻想,但其坚持的精神应该是不变的,这种精神,或许可以用《大公报》提出的“公”、“诚”、“忠”、“勇”来代表。所谓“公”,是指动机为公,不以报纸谋私利,不以报纸为私用;“诚”,是指致意要诚,即报纸须以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发表诚心为国的言论;“忠”,指忠于真理、忠于自己的见解;“勇”,指勇于发表,即报纸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观点,无论遇到任何阻力,都有以大无畏的精神将其表达出来,不畏强权、不媚时尚。当然,要真正地做到这四点谈何容易,但新闻若执着于追名逐利,注定只能是过眼云烟,而这或许就是为何时至今日《大公报》依然被铭记的原因吧。

再说说记者的人文追求。记得有人曾对记者进行过分类:文艺型记者、新闻型记者、研究型记者。个人认为这三类记者似乎就隐含了对人文精神三个层次的追求:一,对人尊严和幸福的追求——文艺型记者以形象思维见长,在采访中特别注意人物的形象和心理活动,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事物、搜集细节,写出的作品文章优美、情节动人,贯通着对人性的坚持。二,对真理的追求——新闻型记者有强烈的新闻敏感,思维敏锐,他将采访的重点放在事件上,力争弄清每一个有价值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不满足于揭露问题,而是致力于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受众一个思考的余地,一种超越性的思维模式。这三种类型虽然各有所长,但我想,社会要真的有所进步,研究型记者可能会需要得更多一些。因为如今的社会也太过浮躁,人们步履匆忙,为去权力、为金钱,眼光为利益所阻,思维为惯性所缚。因而就需要有这样一支笔,道破本质,这样一双眼,看透浮华。

其实对于新闻编辑,有这样一句话:得缔构而成,不得缔构而亡。它是以文字为媒介的文化知识的缔构。若说文化是新闻之骨,那人文精神就应是新闻之魂——有魂则生机勃勃,无魂则行尸走肉。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7:37 | 只看该作者
汉语0802 20085931 王密




    新闻从广义上说是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专门从事新闻评论的刊物所发表的消息、通讯、新闻述评等文章样式;从狭义上说则专指消息。用我国新闻前辈陆定一的话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社会生活各领域的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工具,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的。如果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表现了古代高人韵士的精神风貌,那么,“宁可食无肉,不可无新闻”则发映了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趋向。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说到底,文学是一种艺术。

   就其语言特点来说,新闻与文学有很大的区别。 当今新闻界普遍认为,新闻语言应该具备简短、精确、客观、通俗等四个特点。新闻语言必须明确的指向新闻作品所报道的客观存在,而且必须经得起客观存在、客观事实的检验,否则,就是“假话”。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的表现,立足客观事实,陈述发生的的真实事情,不能造假。新闻语言则要求语义准确、规范,不能给受众造成任何歧义,注重在不同场合不同语句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敏感的政治场合。同时还要求做到“通俗化”、“大众化”,以期让绝大多数的受众准确理解所传播的新闻信息的内容和要旨。新闻除了少数通讯作品恰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刻画报道对象以外,一般不提倡使用修辞,以免因主观色彩或者是个人色彩过于强烈而导致新闻事实失真。但对于文学来说,文学语言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和意象,往往借助夸张、比喻、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以塑造和凸显文学意象或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出现一些错别字,即是通假字,这在新闻作品中是万万不可出现的。

      新闻是像,注重事实的体现,文学是质,追求事情的内在。同时新闻和文学都强调真实性,但这二者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新闻的真实性是指反映在对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上,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是作者臆想的,新闻报道的内容不仅来源于客观存在,而且要求与客观存在相符合,不能有丝毫“合理想象”和“想当然”成分存在,即便是新闻评论,也必须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发表议论,揭示客观事物在宇宙时空中发生发展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实现细节的“客观真实”和对新闻事实评判的“主观真实”的有机统一。文学也强调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性是指,艺术真实。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中“人”的情感的体验和升华,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文学作品可以根据作者创作动机的需要,集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于一人之身,创造一个“至善至美”的文学形象,还能集 一切“丑恶”于一身,创构一个令人厌恶甚至恐惧的“恶魔”形象。因此,文学的艺术真实本质上是一种虚构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而且这种真实是以人类情感和想象为特征来把握世界、理解世界的真实。

   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文学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通过艺术概括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文学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写作方式,是作者通过“想象自己底观察和印象,思想和生活经验等,而将它们装进各种的形象、情景和性格里去”的创造性工程。文学作品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作品的表现形态和语言特点,可将文学作品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它具有以行运思,以情走笔和语言优美、创造性强两大特征。 在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梁启超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他认为,新闻文体属于“报章文体”,而且说,一张办得好的报纸,必须具备“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这四个条件。他虽然没有给他提出的“报章文体”下定义,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新闻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实用文体,也就是梁启超所说的“肘时体”、“务实体”和“新文体”,其内容必须真实恰当地反映社会现实,为人们提供“舆情”和“信息”服务。新闻具有时效性,讲究第一时间的发布,讲究快速、及时、准确、到位;文学却具有时间的滞后性,正如越是好酒放的越久就越香的道理。比如乔伊斯、卡夫卡的小说就具有这种艺术的滞后性,他们生前不被同时代的读者所理解,而死后则获得了殊荣。
    新闻的本质是信息,文学的本质是艺术。新闻是信息的传播,必须是准确、迅速地传播信息。艺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美感,是创造品,所以文学便通过艺术手法来间接反映事物的面貌,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新闻就像摄影师,记录生活的真实影像,而文学则像绘画师,描绘生活。二者互相想渗透,互相影响,无论是对于新闻工作者还是文学创作来说,只有把这两者相结合起来,作品才有生命力,才会者的更远。

27#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6:39:11 | 只看该作者
解娟娟 20085876

报纸编辑


【摘要】编辑一词早在1300多年前就出现了。最初的意思是指文章、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今天我们所说的“编辑”虽然同样包含此意,但已不限于此。新闻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新闻媒介产生以后才出现的。伴随着新闻传播的发展,报纸,新闻杂志网站等都有了专职的新闻编辑。在这里说的主要是报纸编辑。

【关键词】
报纸编辑、
程序、
报纸点评

很幸运在大学刚开始的时候就进了学院的编辑部,一直到大二结束,从开始的打杂,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到后来全权负责报纸编辑出版,在这期间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编辑这一块也积累了一点小小的经验。这对于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说是很珍贵的一次实践的机会。加上这一学期的学习,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很多,下面就按照之前报纸编辑流程,做详细的介绍。

首先,先介绍一下文学与艺术学院的院报《黑眼睛》的总的一些情况,一份报纸的命名是很讲究的,就自己的猜测可能是源于那句耳熟能详的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说到这,大家对《黑眼睛》的就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可以通过这句话了解到《黑眼睛》的个性所在。对一个文科类学院讲,院报可谓是表现学院特色的一个标志。当然做到这点还要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才能更好的向读者展示院报的亮点。作为一份月刊,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黑眼睛》主要有四个版面,分别刊载学校或学院该当月有价值的新闻,学生原创作品和当下一些重要的话题。另外,针每个月份搜集的稿件的数量、内容在排版的时候还会做具体的调整。除此之外,院报还保留了中缝,主要是放一些可以凸显学院特色的经典的小段子什么。现在想来,不得不承认,因为学院中潜在的专业歧视,所以,中缝内容多为文学类的,很少涉及想音乐,表演专业的内容。这也可以说是之前工作上疏忽的一点。

一份报纸从最初的策划到读者手中,大致需要经过:搜集材料(主要包括文字和图片)——整理修改资料(确定和修改文章和图片,并且准备好备用的材料)——排版——审核报纸的初稿——再次排版——(审核通过后)印刷——发送报纸等几道程序。所以说报纸编辑是一项程序复杂,工作量庞大的任务。需要一个能团结合作的,有领导力的团队。真正做好报纸编辑这一块需要编辑具有良好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能做到提前筹划,也需要每一位编辑参与人员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这一点可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专业新闻编辑专业相比较的优势所在。从专业上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报纸编辑对口专业相比,在文字与资料的处理上因为平时训练接触得多,语感稍强一些。这对于报纸的编辑工作也是大有好处的。

策划与搜集材料:报纸的策划和材料的搜集是紧密相连的,策划为报纸建构大致的框架,然后用材料来充实,并且材料的搜集要针对报纸策划的大概内容展开,就《黑眼睛》来讲,作为月刊,在下一个月份到来之前就要提前策划好下一期报纸的大致内容。考虑到报纸信息的时效性和可读性。会考虑下个月份内会发生的重大节日、活动等,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来安排报纸内容。当遇到一些传统节日的时候,就要考虑怎样做,怎样编辑才能做到报纸出新,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等。很多细节的问题要考虑到。

拿到材料后,就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根据以往的经验,考虑版面的设计问题,就要进行文章的删减和确定选用的图片,同时还要编辑好备用的材料,因为在排版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修改选定的文章活着替换掉。记得自己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在选定好的文章里核对有没有错别字和句子是不是通顺。

所以会感觉报纸编辑就是挑别人文章的毛病,只有等到自己负责院报编辑的时候,才发现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原来修改别人的文章只是报纸编辑中最最基础的一小部分。



排版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才可以,自己做的时候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要达到的效果等一些要求告诉老师,在旁边看着专业的老师操作。在报纸整个版面设计上,视觉效果处理方面可能艺术设计专业的同学更有优势。第一次排版结束后,会打印一份初稿可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修改。如果没有什么大的变动,就不可以稍作修改进行印刷,不然前面提到的,重头再来。当然这种只适合出版周期长的报纸。之后就是报纸的发送,只有到了读者手中,有人去读你的报纸,这份报纸才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可能之后会有些读者反馈的信息,这一世报纸编辑中同样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对以报纸的改进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以自己之前的一份报纸为例,结合现在所学的编辑的有关知识,指出报纸错误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报头的常规内容齐全,但是右上角的报耳没有利用好,没有充分体现报耳导读的作用。显然,报耳部分的字体显得有点太突出。可能在做好报耳的基础上,突出字体符号等会起到更好的导向、导读作用,

2.
在报纸排版的时候确实没有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没有区分版面的区域问题。版面的分配问题是一直沿用之前的方法,在区域上也没有因此也就不能达到突出重要新闻的效果。当时只是按照新闻价值来确定选用哪一个新闻,在排版的时候只考虑了版面容量,这一点在标题的制作设计时也是同样考虑的。所以标题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3.
第二、三版中,问题更明显了。首先,细节的问题是最上面部分没有对称;其次,内容设计上显得很冗长,篇幅太大,内容单一。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疲劳。可能第三版的内容与第二版相比,更具有阅读的意义。这样比起来,第二版就显得有点多此一举了。如果删减部分文字内容,多用几张图片效果会更好一些;还有一种感觉就是二、三版得内容在形式上显得冲突。这就需要搜集更多的材料,丰富报纸的内容。在有限的空间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展示给读者更多的信息。

4.
最后一个版面中存在的问题是:材料来源不够广泛,会出现材料欠缺的现象。这就要求一个编辑不但要会编辑整理文章,还要有写作的能力。这个版面只有在展现原创作品的基础上,才会体现它学生报纸的特色。还说明一问题,报纸的阅读人群有限,没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5.
中缝的去留问题是之前一直讨论的。以为在中锋中加一些小段子。就像给报纸中的电影推荐可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是二、三版面上的中缝内容有限的冗长了。现在看来,如果改为一删减部分对联而是增加一些对联创作的内容,例句少量的经典对联,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总结以前编辑报纸时的经验教训。对报纸编辑这一职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注意细节对一名成功的编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注意到一些更细节的问题。相信这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严鹏 该用户已被删除
28#
发表于 2011-6-6 16:47:0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张剑 该用户已被删除
29#
发表于 2011-6-6 16:48: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毛建南 该用户已被删除
30#
发表于 2011-6-6 17:02: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