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5级硕士梅镕缨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8:56:46 | 只看该作者
2025.7.21-7.22
休息,去海晏村玩了一圈。
遇上了暴雨。
2025.7.23-7.24
每日背诵雅思单词30个。
读《理想国》第五卷。
这一卷对前文所提到的“理想城邦”的构想做出了补充,其中提到了三个我认为是比较前卫的观点:
1. 男女平等。
在前文中,苏格拉底探讨到了对男子的教育——需要两种文艺教育和体育教育,但是针对妇女呢?是否也需要相同的教育呢?
苏格拉底认为:男女之间的确存在生理上的区别,但并不代表存在职业上的区别。要以秉赋来判断职业。天赋就是身体为心灵服务,女性也同样具有这种天赋。
在接受教育的方面,男女是平等的,在选择职业的方面,男女同样是平等的。
2. 废除家庭制度
解散小家,妇女儿童要公有,父母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子女。婚配由统治者统一安排,保证最好的男女尽多结合,最坏的男女要尽少结合。保证高质量人群,秘密处死不健康儿童。国家就是一个大家庭,都是兄弟姐妹。此举措能避免产生私心去掉一切发展自私自利的土壤。
但感觉,这一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难以实现的,只要是人就有私心,更何况如若是这样的结合方法,结合到最后,一定会出现问题。
但是苏格拉底还提到“私生子”的存在是亵渎神明的,这一点我非常的认同。
在现代来看,“私生子”的存在就是对一夫一妻制的反驳。
如果是一夫一妻制,又何来的私生子?
3. 哲学王
现象世界是变化的,但理念意义上是永恒不变的,哲学家关注的就是理念上的世界,关注的是事物的共向。
理念论:能够分辨认识到美本身、本质,这种人输出的才叫知识。而只看到美的表象的人,输出的只是意见。
哲学王的追求: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论体,善是一种知识。
20257.25-2025.7.26
读《理想国》第六卷。
这一章主要围绕“哲学王”展开。
1.哲学家的天性:爱知、求真、节制、有天赋、良好记性、敏于理解、豁达、温文尔雅。
2.哲学家为什么会被认为无用:使哲学蒙受最为严重毁谤的人还是那些自称也是搞哲学的人,他们无法理解哲学,也不能接受,所以称之为无用。
3.哲学家为什么会变坏:本身有天赋的人是少数,但受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影响,逐渐背离哲学。
4.有没有最善的政治制度来适合哲学家成为统治阶级。
5.如何培养辅助者。
词句摘抄:
1.善是最大的知识。善高于一切理智,理性和真理。善之于理智,如太阳之于万物。当事物的颜色不被白天的阳光所照耀而只被夜晚的微光所照的时候,你用眼睛去看它们,会很模糊,与瞎子无异。人的灵魂就好像眼睛一样,当灵魂注视真理时,若没有善的照耀,灵魂不能产生理智,理性,信念。并且,太阳还可以促使它们成长和得到营养。
2.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就会变得比谁都坏,巨大的罪行和纯粹的邪恶来自天赋好但被教育坏了的人,一个天赋贫弱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任何大事,无论好坏。
例子收集:
航海船长的故事:
老船长耳朵眼睛不好使,航海技术也不那么好,于是水手各怀心思,拉帮结派,想要取代船长,一个水手取代了船长,成就了自己的小帮派。
发生变故之后的船上-如何看待航海家?-最终这个谋权者是否也会被看不起?

22#
 楼主| 发表于 2025-8-3 18:57:01 | 只看该作者
2025.7.28-2025.7.29
休息。
2025.7.30-2025.7.31
读《理想国》第七卷。
这一卷开头,就提到了苏格拉底最著名的洞穴寓言。
洞穴的景象:
1.苏格拉底描述:
囚犯们被束缚在洞穴里,面向洞壁,只能看到背后火把投射到墙壁上的影子。他们把这些影子当作真实的存在,并且以能够准确预测影子出现的顺序为荣。
2.囚犯的解放和上升:
如果一个囚犯被解放,被迫站起来转身,走路,抬头看火光,他会感到痛苦和困惑。如果他被带到洞外看到阳光下的真实事物,他会更加眩晕,需要逐渐适应才能看清事物最终,他会认识到太阳是万物生长和可见的原因。
3.回到洞穴:
如果这个人再回到洞穴,他的眼睛会因为不适应黑暗而看不清楚,他会遭到其他囚犯的嘲笑。他们会认为他出去后反而变坏了,甚至会阻止其他人尝试走出洞穴。
4.洞穴比喻的寓意:区分了可感和可知世界,以及哲学家追求真理的历程
1)洞穴:可感世界。
2)洞外世界: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太阳:善的理念,知识和真理的源泉(3)囚犯:普通人,沉溺于感官世界,把虚幻影像当作真实。
4)上升过程:通过哲学教育,使灵魂从感官世界转向理念世界。
5)回到洞穴:哲学家获得真知后,有责任回到现实世界,启蒙和引导他人。
我觉得“洞穴寓言”其实有点类似于在现实社会中新闻界所构建的“拟态社会”,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其实是来自新闻中的“拟态社会”,这就很想生活在“洞穴内”的世界,而“洞穴外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打破这个信息茧房,就需要多听多看,多方收集信息,相互比较。
2025.8.1-2025.8.2
读《理想国》第八卷。
主要围绕“五种政体对应的灵魂”展开。
主要笔记:
1.美德是一种,邪恶却无数。
2.大致有五种政体,也有五种灵魂。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之前所描述的这种政体,它可以有两种名称:王政或贵族政治。如果是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个人掌权便叫做王政,如果是由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便叫做贵族政治。
3.五种政体是:王政和贵族政治、荣誉统治或荣誉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和僭主政治。
4.每一种后者都是前者的堕落形式。
5.苏格拉底推崇的是王政,所有次要都是对优选的败坏。

23#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7:00 | 只看该作者
2025.8.4-8.5
《理想国》第九卷主要是围绕“善恶差距以及人的本质”这一主题展开。
一、五种人的幸福程度
王者型>贪图名誉者型>寡头型>民主型>僭主型
灵魂三部分,那部分的快乐是最好的
1.理智
人用来学习,是全力想认识事物真理的,称爱学部分和爱智部分
2.激情
哲学家
人用来发怒,为了优越、胜利和名誉,称爱胜部分和爱敬部分
爱胜者
3.欲望
人的各种强烈的欲望,称爱钱部分和爱利部分
爱利者
三种人中只有哲学家能体验到三者的快乐,而哲学家看到事物实在这种快乐别人体会不到,所以根据经验、知识、推理作为标准,拥有判断快乐的人是哲学家。因此只有哲学家认为的快
乐是最好的。
二、真实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
三、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前提:塑造一个人心灵的塑像,里面有三部分,多头的兽类-欲望、狮型的像-激情、人形的像-理智
·正义比不正义有利
不正义主张:
人不应该调解两个精怪之间的纠纷,
而应当任其相互吞并残杀而同归于尽。
·正义主张:
让我们内部的人性能够完全主宰整个的人,
要把狮性变成自己的盟友,使各个成分之间和睦相处,
从而促进它们成长。
·结论:
无论是考虑快乐、荣誉还是利益,主张正义有利说的人论证是对的,
而反对者是没有理由的。
2025.8.6-8.7
读《理想国》第十卷。
主要围绕“真实与模仿、灵魂和正义”主题展开。
1. 论点
{拒绝诗歌(模仿)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诗歌(模仿)的最大坏处就是具有腐蚀优秀人物的力量}
2. 论述
{至善所能赢得的最大报酬和奖励}
{灵魂不朽,来自神的一切都将最大可能地造福于神所爱的人}
2025.8.8-8.9
读《发掘新闻》前言总论以及导读部分。
整理相关笔记。
这部分重点阐释了该书写了什么,在美国传播史研究中的地位是什么,以及介绍了作者的基本情况,分门别类的说明了该书的三点重要意义。
同时也了解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社会史。
内容笔记:
社会史(social history),也称新社会史(new social history),是的定义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与传统的"政治史"(political history)侧重于关注政权和领袖人物的活动不同,社会史将目光对准历史中的普通人,并尝试通过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描述和阐释,来归纳历史演进的规律。
德国历史学家于尔根·柯卡(Jurgen Kocka)曾对社会史方法做出两个层面上的界定:在表层上,社会史可以被视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其关注的议题是实实在在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在深层上,社会史则是一种看待历史的全新方式,主张严肃审视被传统历史学方法所忽略的东西,包括"阶层与运动、城市化与工业化、家庭与教育、工作与休闲、流动、不平等、冲突与革命",即强调"结构和过程加诸人物和事件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