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2-9.23 读《理解媒介》绪言与第一节——媒介即讯息。 这一小节,作者详细地为我们叙述了何为“媒介即讯息”,并且以光电为例子进行叙述。 中间举了许多例子,容易理解。 2025.9.23 阅读《理解媒介》第二节热媒介和冷媒介。 读书笔记: ·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从视觉上看,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画则具有“低清晰度”——因为它提供的信息非常少。 ·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受者去填补或是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任何热媒介容许的参与度,比冷媒介容许的参与度都要少。 热媒介有排斥性,冷媒介有包容性。 ·热媒介究竟是被用于热文化还是冷文化,却有很大区别。收音机这种热媒介若是被用于冷文化或是不重文化的社会,其影响甚为剧烈;若是被用于热文化,其结果则截然不同。 2025.9.24-9.25 阅读《理解媒介》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 笔记: 第三小节: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是一条古老的规律,过热的媒介同样如此。那么热媒介加速运动以后又会带来怎样的逆转,促使热媒介逆转的又是什么因素? ·机械形式转向瞬息万里的电力形式,这种加速度度使外向爆炸逆转为内向爆炸。 ·一切过程可分的原理,由于延展为统一场理论自身发生了逆转。 ·过热媒介的逆转更像是系统的逆转。任何媒介或结构都存在博尓丁所谓的“断裂界限”,即一个系统再次突变为另一个系统的界限,或者说,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经过这一点就不在逆转。“断裂界限”包括由静态到动态的界限,由机械状态过渡到有机状态的界限。 ·媒介只有在与另一个媒介相互作用中才会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 ·任何系统发生突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另一个系统的“异体受精”。 第四小节 ·“自我截除” 我们的延伸会使我们麻木,我们的一切延伸,无论是病态的还是健康的,都是保持平衡的努力。他们把人的任何延伸都看成是“自我截除”。人体无法探查或避免刺激的根源时就诉诸自我截除的力量或策略。 为什么会采用这种策略? 身体受到超强刺激的压力,中枢神经系统就会截除或隔离使人不舒服的器官、感觉或机能,借以保护自己,因此,新发明的刺激就构成增加速度和加重负担的压力。 2025.9.26-9.27 阅读《理解媒介》第五第六小节。 笔记: 第五小节: ·因为策动内战的力量,是人的延伸和放大。事实上,媒介的相互影响正是这场内战的另一种说法,它在社会上,在人的心灵中激烈的进行。 ·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须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在形成新的比率。 ·两种媒介交杂或交会的时刻是发现真相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因为两种媒介的相似性使我们停留在两种媒介的边界上。这使我们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媒介交汇的时刻是我们平常恍惚和麻木状态中获得自由解放的时刻,这种恍惚麻木状态是感知强加在我们身上的。 第六小节: ·一切技术都是知识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转换器,自动化是有机模式,语词是信息检索的手段。 ·对麦克卢汉而言,任何媒介具有转换器的性质,具有“翻译”与转换功能,其表现为将一种形式的知识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借助于技术或媒介,“人类可以越来越多地把自己转换成其他的超越自我的形态”。 ·在麦克卢汉看来,技术不仅是人类的外在的工具,而是属于人的一部分,是人必须要去使用并且依赖的一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我们不能将某一自然事件或经验转换为有意识的技术时,我们就‘压抑’它。正是这一机制使我们面对人体的延伸时陷入麻木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