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7 20:14: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果壳网
【小行星也有光环?】巴西的天文学家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一颗小行星有光环,而且还有俩。这颗名为女凯龙星的小家伙,直径有250千米,位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双环可能是碰撞的遗迹。于是,它成为继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之后第五个确认有环的太阳系天体:|小行星也有光环





(92)|
轉發(349)
|
評論(60)

今天 11:17來自FaWave

28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09:5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洛杉矶时报》用机器人代写新闻 仅用时3分钟
2014-03-28 07:41:31 来源: 南方都市报(深圳) 有88人参与

南都讯 让机器人帮忙甚至代写新闻报道已不是梦。美国《洛杉矶时报》和英国《卫报》已开始尝试这一做法,引发网友好奇。

10天前,美国加州发生一次小地震,4.4级,《洛杉矶时报》是最快在网站报道该消息的媒体,但稿子不是记者写的,而是出自机器人之手,从写作到发布,机器人仅用时三分钟。

机器人是怎么做到的呢?原理是这样的: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系统给《洛杉矶时报》地震新闻自动生成系统发送了地震信息,系统就将这些数据填入了现成的模板,然后就完成了一篇报道。这一系统由该报记者兼程序员KenSchwenck开发。除了写地震突发的机器人,《洛杉矶时报》还有一台专门搜集洛杉矶当地自杀新闻的机器人,编辑会决定哪一条新闻值得追踪。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11月,《卫报》就和Newspaper Club合作,开始发行一份名为T heLongG oodR ead的新报纸。内容选自《卫报》的长篇报道,版面设计则由Newspaper Club一款名为ARTHR的免费在线页面布局工具生成,任何链接、文本或图片均可放到ARTHR上,ARTHR会自动排版。The LongGood Read的设计初衷是让每名读者在一小时内看完,目前该报纸只在伦敦的卫报咖啡馆免费发放。

那么,机器人会不会导致传统媒体工作者“被下岗”呢?对此,Newspaper Club的工程总监称,他们并非要取代传统媒体,而是想看看媒体的形式该如何做到客户化和个人化。KenSchwenck也认为,机器人不会抢任何记者的饭碗,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只会让我们工作起来更有意思”。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卫

http://world.163.com/14/0328/07/9ODJ3CP20001121M.html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0:06: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水满则溢
//@北京天文馆朱进:尊重事实,这个确实说的很好。//@calisq: //@-郭建江: 回复@冰寒:打着科普名义,为名为利,跨界指点江山,最后总会把自己绕进去。做学问、写科普,还是让真正紧守自己一亩三//@冰寒:电离辐射有害,用来拍x光片诊病、放疗;

@芋头微波
【我看“云南白药含有草乌”的那些所谓“科普”】@云南白药 里含有草乌的报道,让@果壳网 炒作了一番:“草乌中含有的乌头碱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化学物质”并连续公开发布所谓药学硕士@窗敲雨 的“科普”“草乌虽经过炮制,但毒性仍然存在…”。那么我来捡这两篇“科普”两三处比较明显的问题说说吧




(271)| 轉發(4250) | 評論(786)
4月5日00 : 49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284#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3:1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家称土卫二存在大片水体,或有生命
KENNETH CHANG 2014年04月04日
NASA
从卡西尼航天器上看到的土星的第四大卫星恩克拉多斯。




科学家周四宣布,土星的一颗卫星内部存在一个与苏必利尔湖大小相当的水体,夹在这颗卫星的冰冷外壳与岩石内核之间。
发表于《科学》杂志的前述发现确证了一些行星科学家自2005年以来对土卫二“恩瑟拉多斯”(Enceladus)的猜想。那一年,有照片显示这颗卫星的南极存在冰晶间歇喷涌的现象,这些科学家对此深感震惊。
相关文章

“我们的发现为海洋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行星科学教授、前述《科学》论文的作者之一戴维·J·史蒂文森(David J. Stevenson)说。
在许多研究人员看来,这颗体积小、表面光滑、直径略微超过300英里(约合483公里)的白色卫星已经成了太阳系里最有可能找到地外生命的地方,其可能性甚至超过了火星。
“绝对是恩瑟拉多斯,”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教授拉里·W·埃斯坡西托(Larry W. Esposito)说。“因为那里现在就有温暖的水体。”拉里没有参与前述研究。
恩瑟拉多斯受到土星和土卫四狄俄涅(Dione)的引力作用,引力使它的冰冻表层发生扭曲,产生了摩擦和热量。自从发现间歇喷涌的冰晶以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卡西尼(Cassini)航天器一再对恩瑟拉多斯进行近距离观测,给冰晶涌出的裂缝(俗称虎纹断裂带)拍照、测量温度,同时寻找可以构成生命的碳基有机分子。
卡西尼没有配备能直接探测卫星表面下方是否有水的工具,2010年至2012年的三次近距离观测都是为了绘制一幅显示重力场的图,指明各处引力的强弱。在为时只有几分钟的近距离观测中,NASA深空网络(Deep Space Network)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会向航天器发射一个讯号,航天器再把讯号发回地球。由于恩瑟拉多斯的引力作用,航天器会经历加速再减速的过程,无线电讯号的频率也会随之改变,就像火车经过人们面前时,汽笛声也会时高时低一样。
科学家们利用地球上的原子钟测量无线电讯号的频率,精确度非常高,足以让他们看出数百亿英里之外的卡西尼号的速度变化,即便是每小时14英寸的微小变化。
他们发现,这颗卫星的引力在南极要弱一些。乍看起来,这一点不足为奇,因为南极有一个低气压带,质量比较小,引力本来就应该弱。然而,那片低气压带非常大,引力应该比实际观测结果还要弱。
“所以你会说,‘啊哈,肯定有什么东西形成了补偿,’”史蒂文森博士说。“冰层下面有某种密度较大的物质。合理的推测就是水。”
液态水的密度比冰大8%,这样一来,地表下面20至25英里处存在海洋的发现就与重力测量结果相符。史蒂文森说,“这片海洋从南极向各个方向延伸,大约延伸到了与南和赤道距离相等的位置。”
这片地下海最深可达六英里,深度远远大于湖泊。“它的水量比苏必利尔湖大得多,”史蒂文森说。“还可能(比现在认为的)更大。这片海洋可能一直延伸到了北极。”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研究地外生命可能性的行星科学家克里斯多弗·P·麦凯(Christopher P. McKay)表示,这个结论并不出乎意料,不过,“它以一种非常有说服力的方式确证了一件多少属于标准模型的事情。”该中心位于加州山景市。
这也使恩瑟拉多斯成为了一个更具吸引力的未来任务目的地,特别是以下任务——从羽状水蒸气中收集样本,然后送回地球,看它们是否包含微生物。
有关太阳系地外生命可能性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四个星体上:火星、恩瑟拉多斯、木卫二欧罗巴(Europa)、以及土卫六“泰坦”(Titan)。
麦凯博士没有参与前述的重力测量。他指出,众所周知,只有恩瑟拉多斯拥有生命的四个基本要素:液态水、能量、碳和氮。至少是就地球的情况而言,生命的存在必须以这四个要素为前提。
他说,“要我说,这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翻译:陈柳、许欣
http://cn.nytimes.com/science/20140404/c04saturn/


28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6:48: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君超
说得太好了。#新闻定义#//@姓郭名建斌: 说得没错。//@Newton-科学世界: 任重而道远。//@黄晓磊HuangXiaolei: @Newton-科学世界

@黄晓磊HuangXiaolei
【科学新闻的使命】今天Nature杂志一评论认为虽然公众都对科学新发现好奇,但科学新闻不能只定位于报道新发现,更应当勇于报道科学背后的故事、不确定性甚至丑闻,理性和批判才能更好将科学和社会融合;大多科学新闻从业者缺少科学背景阻碍了他们承担更高使命 http://t.cn/8sKFMrc

| 轉發(5) | 評論(2)
30分鐘前來自Android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檢舉


Society needs more than wonder to respect science
Researchers are well placed to explain concepts, but journalists will bring the critical scrutiny needed to integrate science in society, saysSusan Watts.

09 April 2014
Article tools


I don't normally watch football on television, but recently I have been paying attention. What has happened in sports presenting, with former and current players replacing specialist journalists, is creeping into science coverage too.
Related stories
One television executive put it bluntly to me early this year. “We mainly use scientists as presenters, even if it's not their area of expertise. They have more credibility. A journalist would have to have a really unique selling point for us to use them.”
By unique selling point, they meant special access, or a personal link to the story being told. But surely journalists already have a unique selling point — they are journalists?
Footballers talking about what we have seen on the pitch can make for cracking analysis. But such coverage will never expose the uncomfortable side of sport that is away from the screen — the drug-taking or the match-fixing. And what about the awkward unease among former heroes-cum-presenters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prospect of throwing a tricky question at a current star, even though viewers might be shouting at the TV for them to ask it (my sons among them)?
Sport is not a life-or-death issue, for most people at least. Bu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n be. Scrutiny is crucial.
There is a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journalism. At the science communication end of the spectrum sit the stories that show people how exciting science can be, the discovery of a wonder material, perhaps, or a new subatomic particle. Explai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ightings of the Higgs boson or of gravitational waves from the early Universe takes real skill.
Science journalism's job is to tell the stories that explore the murky underbelly of science, like the selling of bogus stem-cell cures to vulnerable patients. It is science journalism that will expose the rushed policy-making, the undisclosed profiteering,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the vested interests, the bad experiments, or the out-and-out frauds.
For both, you need to be the kind of person who asks “why” a lot. You need to enjoy coaxing sometimes shy, or reluctant, or just plain difficult scientists to tell you about their work — and then to feel enthused enough to want to tell somebody else.
But a journalist also needs to be persistent, and brave enough to find out the things that people don't want the world to know, and who often work hard to stop the world knowing — and to tell those tales too.
“We need science journalism to weigh up the values and vices of science.”


More uncritical wide-eyed stories about the 'wonder' of science at the expense of science journalism is a decadence we can't afford, intellectually or practically. I am as awestruck as anyone by the beauty of the aurora borealis, but I also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ssues such as what is being called the replication crisis in science. When important cancer papers, for example, can't be reproduced by other scientists, something is wrong. That is hard journalism to do, and even harder to put on television.
So what is behind the subtle shift to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away from science journalism? One enduring problem is that our media remains dominated by people who are all too often educated in the humanities. Irrespective of how talented these people may be, when the majority of the most-influential roles are filled by people who have no understanding of how science works, then it rarely occurs to them that science is populated by people every bit as interesting and as human as those in the arts or politics, or that the internal battles of science can be every bit as personal and as bitter as any in industry or business.

In broadcast journalism at least, science journalists are increasingly viewed as dispensable as long as a programme editor can dig one out when a big health story surfaces, or in times of extreme weather. If, instead, these editors valued the input of journalists who have a science specialism in the newsroom every day, they would gain not only an eye on issues coming over the horizon, but also the day-to-day drip feed of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into all the stories that appear on a programme. That way, the scientific viewpoint becomes part of a programme's lifeblood, as it should be in a healthy, modern society, and not an added extra.
We need science journalism to weigh up the values and the vices of new science. Without it, we will struggle to place science in its social context as we grapple with its challenges. Take genomic medicine, for example, where there is a balance to be struck between promises of better, personalized health-care and threats to the privacy of our personal data.
The risk is that in our intoxication with the 'wonder' of science, we miss its murkiness. Or worse, we deliberately avoid asking the questions that challenge scientists and technologists about the work they do. Lose that critical perspective, and we lose the ability to take an informed view of what it is we want from science. And do we really want science coverage to vie with that witless brand of sports commentating: “He'll be disappointed with that, Brian”? Indeed, won't we all.

Nature
508,
151
(10 April 2014)
doi:10.1038/508151a


28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7:36: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家惊喜发现宇宙诞生时的涟漪
DENNIS OVERBYE 2014年03月31日

BICEP2 Collaboration, via Associated Press
Bicep2望远镜发现的涟漪,理论上代表着大爆炸时产生的引力波。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小中大 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上周,科学家们喜悦地宣布,位于南极的一架望远镜在太空中侦测到了宇宙诞生最初时发出的涟漪。这次发现可能印证了天文学家最珍视的“宇宙大爆炸”(Big Bang)模型,但其影响远不仅限于此。

这是过去两年里,第二次出现,仅仅几十年前还被认为激进的想法,得到了实验证实的情况(至少乐观者是这么想的)。

查看大图  
Steffen Richter, Harvard University
南极点附近,Bicep2望远镜所在的实验室。望远镜观测到了微弱的螺旋图案,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微波辐射偏振产生的。这种引力波是暴胀理论中,研究人员长期寻求的标记。

查看大图  
Rick Friedm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左起:克莱门特·普莱克、詹姆斯·波克、罗伯特·威尔逊、约翰·科瓦克、郭兆林、安德烈·林德、阿伦·古斯。上周他们公布了对大爆炸的暴胀理论进行的研究。
相关文章
科学家发现宇宙大爆炸的直接证据
通过甲虫窥看宇宙奥秘
新粒子发现或推动人类宇宙认知
第一次是2012年7月宣布的,发现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的消息,这种粒子与一种向其他粒子赋予质量的能量场相关。物理学家们曾说,他们会在未来20年里一直用位于欧洲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研究希格斯玻色子,或许也会利用后继型号的机器,希望找到一条线索让他们走出标准模型(Standard Model)。该模型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一直统治着物理学。

现在,由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的约翰·M·科瓦克(John M. Kovac)领导的南极望远镜研究团队向物理学家们又呈现了另一条线索。这条线索的来源正是宇宙本身,俄罗斯宇宙学家雅可夫·B·泽尔多维奇(Yakov B. Zeldovich)曾形容,宇宙本身就是穷人的粒子加速器。

名为Bicep2的望远镜观测到的涟漪,是宇宙大爆炸遗留下来的微波辐射偏振所产生的微弱螺旋图案。这些涟漪仿佛古迹,产生这些辐射的能量比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能量高出一万亿倍。

这种引力波是一种被称为“暴胀”(inflation)的理论中,研究人员长期寻求的标记,它就是让“大爆炸”理论中的“爆炸”发生的力量。在宇宙的时钟启动之后的一万亿亿亿分之一秒后,这种反引力的爆发就开始了。科学家长久以来就把暴胀理论纳入了他们标准的宇宙模型里,然而就像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一样,证明这种理论却一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天文学家说,他们预计会在未来20年里,在山巅、气球上,甚至利用卫星研究引力波,以期对暗物质、暗能量等奥秘有更多了解。

现在摆在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面前的宇宙级课题是,理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暴胀。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阿伦·古斯(Alan Guth)是暴胀理论的一个开创者,他问道,那种“让引力掉了个”,把整个宇宙炸开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反引力”的概念仿佛是科幻小说里的狂想,但把这种概念引入物理学界的正是爱因斯坦本人。对他而言,它就是为了反映宇宙没有坍缩这一事实,而在自己的公式中插入的一种被称为“宇宙常数”的容差系数。

他后来抛弃了宇宙常数,称它是一个错误。然而15年前,天文学家发现宇宙的膨胀正在因为一种叫作暗能量的神秘力量而加速,于是宇宙常数得以正名。与暴胀一样,斥力也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宇宙变得越大,排斥的力量就越大,于是就导致了指数式的向外膨胀。

最近发现的希格斯场也可以像这样运动。古斯就是1979年在对一个版本的希格斯场随意进行数学运算时,偶然发现了暴胀的概念。

然而,如果证据链和推理都能成立,那么Bicep2发现的引力波的确显示了研究人员最渴盼的一种统一。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约翰·A·惠勒(John A. Wheeler)的话形容,就是爱因斯坦的引力与量子理论的“火爆联姻”——前者塑造宇宙,后者指导其内部原子的运动。这项发现显示,引力最终也可能像其他的力一样,用量子力学的同一套诡异规则来描述。

根据暴胀理论,Bicep2发现的波形,正是假设的粒子“引力子”(graviton)的放大图像。在量子理论中,引力子会传导引力。

它们最初烙印在次原子级量子大小的宇宙上,被炸了一亿亿亿次之后,遍布整个天空,可供人们观测。

我们需要一千万亿个大型强子对撞机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一颗这种粒子,然而穷人的粒子加速器却能免费生产。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物理学家劳伦斯·M·克劳斯(Lawrence M. Krauss)说,“宇宙能做到我们不能做的事。”克劳斯最近与诺贝尔奖得主、MIT物理学教授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合著了一篇关于这个主题的论文。

尽管一些理论专家疑问,量子理论能否适用于引力,但是维尔切克上周说,新的发现意味着“引力已经量子化了”。

这则来自过去的“电报”并没有给出任何细节来判断哪种量子引力理论是正确的。一项广为人知的理论努力是弦理论,但它年代已久,而且缺乏实验证据支撑。

但正像人们所说的,还有更多理论。

理论称,产生引力子的过程与黑洞“泄漏”的过程相同。这叫作“霍金辐射”,得名于牛津大学(Cambridge University)著名黑洞理论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霍金也是畅销书作者和神秘宇宙的代表人物,他在1973年通过天才的计算发现了“霍金辐射”。

之后不久,威廉·盎鲁(William Unruh)证明,不需要有黑洞也能见到这种射线,只需要在太空中加速即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膨胀的宇宙中无法抵达的快速后退的地平线,就扮演了无法从中摆脱的黑洞的角色。盎鲁现供职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几十年来,霍金辐射一直是物理学的一部分,它也是对量子引力最为人熟知的预测。

MIT宇宙学家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说,“现在看来,霍金和盎鲁似乎是对的!”泰格马克提到,一些物理学家曾畅想过,引力是否会遵守爱因斯坦所鄙视的掷骰子式的量子原则。他说,“现在我们知道,引力的确量子

http://cn.nytimes.com/science/20140331/c31cosmic/
287#
 楼主| 发表于 2014-5-1 10:33: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为什么人类需要睡眠?个人健康玛利亚·克里克瓦2014年04月30日


Eiko Ojala

睡眠,从表面看来它完全是在浪费我们的宝贵时间。为什么我们的身体要演化出这么一种奇怪的机制?为什么我们会放任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流逝掉,却不用它来从事些有益或者好玩的事情?想当年——当我们的祖先还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稀树草原上的远古时代,睡眠无疑大大增加了丧命的危险,但为什么——为什么睡眠对我们来说如此必不可少?
“当你露宿野外时,呼呼大睡实在太过危险,”美国罗切斯特医学院(Rochester’s medical school)睡眠功能研究的领导人,丹麦生物学家麦肯·尼德佳德(Maiken Nedergaard)告诉我。“睡眠必定有其演化意义上的基本功能,否则它绝不可能在自然选择下存留至今。”
此前我们已经获知,睡眠对于记忆的形成和巩固至关重要,它在形成新的神经连接及修整旧有神经连接的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但是,冒着半夜落入豹吻的风险只为获得这么一点回报,似乎还不够划算。“假如睡眠只能帮你记住你昨天的所作所为,那么它就不会如此重要,”尼德佳德博士解释说。
在去年秋天发表于《科学》杂志(Science)上的一系列新研究中,尼德佳德实验室可能终于为解答睡眠的重要性问题找到了关键线索。原来,睡眠在大脑生理层面的“维护保养”中作用举足轻重。当你的身体陷入沉睡,你的大脑依然尽职尽责地担任着你的“精神管理员”,替你把你白天思维活动时累积起来的“垃圾”清扫得干干净净。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体育锻炼时你的身体都会发生哪些反应:刚开始你精力充沛,但不久你的呼吸就开始不均匀,肌肉疲劳,耐力也逐渐达到极限。这说明在你体内提供氧气的速度已经无法满足所有肌肉的需要,迫使它们不得不采用厌氧方式产生能量。虽然该过程可以保证你继续运动,但它有一个副作用:有毒的副产物将在你的肌肉细胞中积累。幸而,人体拥有淋巴系统来帮你清除这些副产物,使你的身体恢复正常功能,免于遭受任何永久性损伤。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管理员:无论何时,只要有垃圾形成,它都能把它们打扫干净。但对于大脑,淋巴系统却鞭长莫及。大脑消耗的能量可以达到全身总耗能量的20%左右。它要如何清除β-淀粉样蛋白(一种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相关的蛋白质)之类的垃圾呢?在脑力运动之后,该怎么处理积累下来的废物?
“让我们拿鱼缸来打个比方,”尼德佳德博士说。“假如你有一个鱼缸,可这个鱼缸上没有过滤器,所有的鱼最终都将难逃一死。那么,脑细胞要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自身废弃物的损伤?它们的过滤器在哪里?”
直到几年之前,以循环理论为基础的模型一直非常风行。该模型认为,大脑可以在个体细胞水平上分解β-淀粉样蛋白及其他代谢产物,并对其循环利用,从而实现“垃圾清理”。一旦该程序失灵,细胞废弃物就会积聚,进而导致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疾病。但尼德佳德博士认为这“说不通”,“大脑太过繁忙,不会有余力去循环利用”所有的能量。她提出了一套自己的假说:大脑拥有自己的“淋巴系统”,这个复杂的管道网络通过水性的脑脊液来清除毒素。她将其命名为脑部类淋巴系统(glymphatic system)。首字母“g”代表该系统依赖于神经胶质细胞(大脑中的支持细胞,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自稳态,并保护神经元),后半部分则表明其功能与淋巴系统(lymphatic system)类似。
上述概念并非尼德佳德博士首创。“早在大约一百年前,人们就已经提出了这一理论,只不过当时的人们没有合适的工具来研究它,”她说。现在,在先进的显微镜和染色技术的协助下,她的研究团队发现,大脑组织间隙——位于脑组织细胞之间的充满液体的区域,约占总脑容量的20%——专门负责清除脑细胞的日常废物。
尼德佳德博士研究团队的成员对小鼠实施了麻醉,然后将微小的荧光示踪剂注入它们的脑脊液。他们发现,这些示踪剂迅速进入了大脑,并沿着特定、可预测的路径从脑中排出。
下一步,研究人员探讨了glymphatic系统究竟是在何时,以及如何执行其功能。“我们认为,这一清理过程可能需要巨大的能量,”尼德佳德博士说。“于是我们进一步想问,我们会不会是在大脑不再处理任何信息时——即,入睡后,才进行这些工作的?”
在对小鼠进行了一系列的新研究之后,她的研究团队发现事实的确如此:当小鼠的大脑处于睡眠或麻醉状态之下时,它一直忙于清除在清醒时积累下来的那些垃圾。
在小鼠的脑部,组织间隙约占总脑容量的14%,比我们脑中所占的比例要小。但尼德佳德博士发现,当小鼠入睡后,组织间隙的体积可膨胀至总脑容量的20%以上。这不仅使脑脊液得以更自由地流动,还使其可以达到脑部更深的部位。在清醒的脑中,脑脊液只能沿着大脑表面流动。确切说来,清醒时的脑脊液流量仅为睡眠时的5%,而睡眠时大脑清除废物的速度可达清醒时的2倍。“在小鼠清醒时,我们几乎观察不到有脑脊液流入大脑;但小鼠被麻醉后,脑脊液就开始流动。其间的差异如此之大,害我一直担心是不是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尼德佳德博士说。
类似的人体研究仍有待未来实现。尼德佳德博士正期待着董事会的批准——她希望能有机会与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麻醉学家海伦妮·本维尼斯特(Helene Benveniste)合作,共同对成年人的大脑进行同类研究。
迄今为止,人们发现在狒狒、狗和山羊等动物中,都有glymphatic系统在发挥“神经管家”的功能。“脑容量越大,”尼德佳德博士说,“应该就越需要这么一个系统。”
现代社会越来越无力保证我们的大脑进行这些清理工作所必需的时间。以下数字无不昭示着这一严峻事实:约80%的成年职业劳动者遭受着一定程度的睡眠剥夺。全美睡眠基金会(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指出,成年人每天应睡眠七至九小时。平均而言,当今人们每夜的睡眠时间较之50到100年前少了一至两个小时,工作日之夜的睡眠时间比10年前还要短38分钟。在美国,约有5000至7000万人受到某种形式的慢性睡眠障碍的困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只要睡眠受到了干扰,我们的清理系统就会失灵。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睡眠与节律神经生物学中心(Center for Sleep and Circadian Neurobiology)的西格丽德·维齐(Sigrid Veasey)一直在潜心钻研彻夜难眠是如何扰乱脑部的正常代谢的。当脑部垃圾堆积如山时,我们的认知功能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它可能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程的加速。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到底是睡眠不足导致了这些疾病,还是这些疾病本身导致了睡眠不足——维齐博士称其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经典问题”——但我们明确可知的是,这两者密切相关。随着神经退行性疾病特征性的睡眠障碍的持续,往常依赖于glymphatic系统在正常睡眠期间清除的几种蛋白质,如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等在脑部堆积,而上述两种蛋白均与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其他多种痴呆症相关。
“对我来说,”维齐博士说,“尼德佳德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一点:清醒时间的延长导致大脑清理垃圾的能力显著降低。”如果我们睡不好,就等于坐视这些可导致神经变性的垃圾继续堆积。
即使是在相对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譬如这一周你的工作压力特别大,你不得不开夜车或者每晚只能眯上几个小时,睡眠剥夺仍然会影响你的集中力,使你无法用心注意周围的环境,并阻碍你有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只要经历过的人都会对此深有体会。“当我们遭受睡眠剥夺时,就无法有效地将事实的片段整合在一起,”维齐博士如是说。
然而,在偶尔的睡眠不足与因倒班工作或失眠等原因导致的慢性睡眠剥夺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在不久后将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组研究中,维齐实验室发现,虽然我们的大脑可以从短期的睡眠不足中迅速恢复,但慢性、长期的失眠和睡眠紊乱会对大脑的新陈代谢造成强烈的应激压力。结果导致与警觉和正常皮层功能有关的关键神经元发生变性,与衰老和神经变性相关的蛋白质不断积累。
这就像是偶尔有一天暴风雪干扰了垃圾清扫工作与清洁工长期罢工之间的区别。后者可没那么容易解决,即使罢工结束了,垃圾碎屑漫天飞的状况却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持续。“从睡眠不足中恢复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慢,”维齐博士指出。“我们曾经以为,只要经过一点补眠,一切就会回复正轨。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维齐博士表示,如果你把她的研究与尼德佳德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结合起来看,你就会发现,“很显然,在清醒的大脑中,组织间隙的清理功能无法正常进行。我们这才开始意识到,不好好睡觉就等于是在对大脑施加不可挽回的损害,使其过早衰老或者格外容易受到其他伤害。”
在当今这个不仅人们普遍存在慢性睡眠不足,而且老龄化也在迅速加剧的社会里,这无疑是个噩耗。“虽然童年时代糟糕的睡眠未必会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病或帕金森氏病,”维齐博士说,“但它很可能让这些疾病提前十年左右找上你。无论从健康和经济的角度而言,其影响均十分深远。”
这简直是一种恶性循环。当我们延长工作时间,身体的应激压力就会增大;睡眠时间减少,损害了大脑在繁重工作后自我清理的能力,结果就愈发难以熟睡。假若我们求助于安眠药的催眠魔力,情况又会如何?尽管有关辅助睡眠对glymphatic系统影响的研究还有待完成,但我所采访过的睡眠研究人员普遍认同,尚无证据表明辅助睡眠与自然睡眠同样有效。
然而,希望依然存在。如果睡眠的主要功能确实在于清理神经垃圾,该观点将启发我们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常规的年龄相关性认知功能减退。通过开发可衡量glymphatic系统功能的诊断测试,我们距离预测个人的阿尔茨海默氏病及其他痴呆症风险这一目标就更近了一步:脑部垃圾的清理速度越快,大脑新陈代谢的运作就越有效。
“该测试也可以用于在急诊室对创伤性脑损伤进行鉴定,”尼德佳德博士说,“从而判断哪些伤患存在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
我们也可以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能更早实施,效果也更好的干预措施之上,以预防认知功能的减退。其中一种思路是:让睡眠不足的人享受到更为深沉的睡眠——只是,如何才能达成这一目标?在尼德佳德博士的研究中,麻醉小鼠清除脑部垃圾的效率几乎可与正常睡眠状态下的小鼠相当。“这真令人振奋,”维齐博士说。尽管现有的辅助睡眠可能还没有这种神奇的魔力,且日常使用麻醉剂也太过危险,但研究结果表明,或许还有更好的药理学途径能够改善睡眠。
既然现在我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有了更好的了解,新一代的药物制造商或应致力于从一开始就为这一垃圾清理工作创造最理想的环境,以保证大脑的睡眠代谢能够尽可能高效地进行。
第二种思路则采取了相反的策略:如果可以在清醒的大脑中模仿睡眠中的促清理作用,那么人也可能不再需要一整夜的熟睡。迄今为止,医药产业尚未以大脑的代谢过程为靶标进行过此类探索。这只是因为此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其重要性。然而,随着数据资料不断演进,未来的药物干预将得以直接着眼于glymphatic系统,促进完全清醒的大脑也产生睡眠大脑特有的强大清理能力。有朝一日,科学家们将成功地模拟出脑部组织间隙的扩张,这样我们的“精神管理员”就可以日以继夜地以最高的效率为我们清理脑部垃圾。
待到那一天到来,科学家们说不定还会更进一步,去研发更加神奇的药物:维齐博士开玩笑说,有了它,“搞不好我们再也不需要睡觉了。”

玛丽亚·康尼科娃(Maria Konnikova)是《驾驭心智: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Mastermind: How to Think Like Sherlock Holmes)一书作者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4年1月12日。
翻译:任扶摇


http://cn.tmagazine.com/health/20140430/t30sleep/



288#
 楼主| 发表于 2014-5-6 22:58: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科学公园
系外行星通常隐藏在它们的母星的光芒之中,只能通过间接方式发现,绘架座βb是第一个用直接成像方式发现的。这是因为这颗巨大行星的年龄只有2000万年,相对比较年轻,还比较热,所以它在红外波段的辐射很强烈。研究者通过测量红外线被行星大气层中的一氧化碳吸收的情况来计算它的自转速度。

@科学公园
【天文学家首次测出系外行星的自转速度】围绕绘架座β运行的一颗气态行星的赤道区域正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自转,这个速度约是地球自转速度的50倍。这颗行星被命名为绘架座βb,它的直径超过地球的18倍,质量是地球的3000倍。它的一“天”刚刚超过8小时(编译|@飞蠓围脖 )。全文:http://t.cn/8srjOBz





[url=](3)[/url]


[url=](1)[/url]| 轉發(12) | 評論(8)
今天 20:39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1)[/url]| [url=]轉發(4)[/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1)[/url]
17分鐘前 來自专业版微博 |  [url=]檢舉[/url]









289#
发表于 2014-5-28 12:58:4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美记者首次用谷歌眼镜拍下朝鲜罕见照片(图)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摄到的朝鲜。
据环球网27日报道,日前美国记者用谷歌眼镜拍到了一些朝鲜照片,是全世界第一次用可穿戴设备拍摄到的朝鲜照片,其中有很多照片朝鲜官方从不允许拍摄。据这位记者肯尼称,由于眼镜在朝鲜不引人注目,他才能成功拍摄到这些画面。尽管这些照片和之前公布的朝鲜照片并没有太大不同,但由于是从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的,拍摄位置不会刻意调整,观众仿佛能够亲身体会到游览这个神秘国度的感觉。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20日报道,美国记者肯尼(Kenny Zhu)用谷歌眼镜拍到了一些朝鲜照片,是全世界第一次用可穿戴设备拍摄到的朝鲜内部,其中有很多照片朝鲜官方从不允许拍摄,他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不怕死”。据肯尼称,由于眼镜在朝鲜不引人注目,他才能成功拍摄到这些画面。


http://news.163.com/14/0527/15/9T8V9O990001121M.html#p=9T8UNA9N00AO0001

29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4 17:12: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科学公园

李约瑟首先混淆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中国科学技术史》虽有科学之名,实质却是技术史。为了突出所谓的中国古代科学,不惜借助现代的科学体系,给技术史强行套上一个科学史的外套,结果将二者混为一谈。这样的思路与分析,导致书中有关科学史的观点和内容遭到主流学界否定是必然的。

@科学公园

【无聊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这么有聊?】@丁不二方舟:爱因斯坦曾说:“西方科学的发展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人们不必对中国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http://t.cn/RvY0Erw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2)[/url]
| 轉發(37) | 評論(9)

今天 15:46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
(1)[/url]
| [url=]轉發(3)[/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19分鐘前 來自专业版微博 |  [url=]檢舉[/url]

还有1条对原微博的转发




科学公园

【中国科技曾经长期领先西方,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技?】这就是有名的“李约瑟问题”。在积贫积弱的年代,李约瑟的观点及著作对于中国而言,有极大的鼓舞作用,而李约瑟西方科学家和左派学者的混合身份,更受到中国政治环境的欢迎。
[url=]
(1)[/url]
| [url=]轉發(10)[/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2)[/url]

57分鐘前 來自三星Galaxy Note 10.1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