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评论写作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20-2-12 21:11: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262#
发表于 2020-2-12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五问长江日报
上面是长江日报的官网截图。
也许是觉得湖北F4丢人现眼得还不够,或是丢得不够有水平,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终于没忍住出来丢人现眼了。
12日晚,长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相比“风月同天”,我更喜欢“武汉加油”》,看得我目瞪口呆,以为是自己记忆有误,专门点进去查看这个长江日报是何路神仙媒体,在确认是武汉市委机关报后,不免充满了疑问:
作为本次疫情最危重的武汉市的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不在此时发挥好党和群众的纽带作用,宣传党的政策,为那些尚未收治的感染者发声呐喊,趁机加强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竟还有心思来咬文嚼字,展示自己对古代诗歌和现代白话文的偏好?
就像所有人写祝福语一样,展示的是自己的一番心意,至于采取何种语言形式,取决于个人爱好和自身文化底蕴,就像我是个四川人,我本来想喊一句“武汉雄起”,但在读完文章后,我都不敢喊了,是不必须要喊“武汉加油”才行?
即使日本人在向武汉提供援助物资时,没考虑到武汉市委机关报对简单有力量的词的偏好,但人家毕竟在提供援助,武汉市委机关报一句“更想听到”,给人的感觉是接受援助时对祝福语还要挑肥拣瘦,会不会让人觉得不懂感恩,让广大伸出援手的人感到寒心?
日本人捐赠的箱子上,明明在第一行,用比“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大的字号写着 “加油!中国”,算不算是已经考虑了你浅陋的文化涵养,长江日报评论员是不是眼神不太好?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如果你认为此时写诗的日本人是残忍的,奥斯维辛的所指何在?
请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回答。
原创删也存夫  
来源:油封鸭与塞纳河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1PYTvvcYCqWM-td2FdN1A
编辑:宋婷

263#
发表于 2020-2-24 21:19: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赵立坚质问《华尔街日报》:有骂人的嚣张,为何没有道歉的勇气?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卉】在2月24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提问称,据报道,20日,53名《华尔街日报》在华员工联名发邮件致该报管理层,要求修改此前发表的《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文章标题,并向被冒犯者道歉。邮件中写道“这并非编辑独立性的问题,也不是新闻报道和评论之间划分的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标题,它深深地冒犯了包括中国人在内的许多人。”但《华尔街日报》发言人22日表示该报的立场未改变。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发言人赵立坚表示,关于《华尔街日报》发表辱华文章,我的同事多次阐明中方立场。

赵立坚强调两点,第一,面对恶意侮辱、抹黑,中国不做“沉默的羔羊”。第二,该报以新闻报道和评论相对独立为由,百般推诿,没有道理。《华尔街日报》究竟谁来负责任?谁出来道歉?《华尔街日报》既然有骂人的嚣张,为什么没有道歉的勇气?世界上只有一份《华尔街日报》,该报既然一意孤行,就应当承担相应的后果。

此前报道:

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员工要求该报公开道歉

【环球时报-环球网驻美国特派记者 胡泽曦】据《华盛顿邮报》22日报道,《华尔街日报》在华员工正敦促该报就刊登《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一文公开道歉。此前,中国外交部已宣布,因上述文章,中方决定吊销《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称,《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社长在代表员工发给该报管理层的邮件中写道,希望该报能就上述争议文章公开道歉。该邮件写道:“这不是关于编辑独立性的问题,也不是关于新闻报道和评论之间神圣划分的问题……这是一个错误的标题选择,这是对许多人的深深冒犯,而且不仅仅是在中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华尔街日报》53名员工联署了这一信件,但不包括北京分社社长本人,他只是代发邮件。

该邮件还写道:“我们认为,冒犯行为并不是故意的,这一说法并不令人信服——应该有人知道,这样做会引起广泛的被冒犯感。如果他们不知道,那么他们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应该改正并道歉。”

在另一封《华盛顿邮报》获得的电子邮件中,《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社长对该报两位高管表示,能否妥善处理此事,对该报未来在华业务至关重要。



编辑:张凉



264#
发表于 2020-2-25 22:32: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剪发(网络跟贴)


265#
发表于 2020-2-26 13:31: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悬念


266#
发表于 2020-2-26 22:02: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评论伦理)】

长江日报评论原稿


注:长江日报那篇评论的原稿。划线部分是被领导删去的。读过之后可以对此事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267#
发表于 2020-4-21 20:35: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网评:既要“儿童被埋”真相,也要严查殴打记者

8名涉案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住建局局长等2人已被免职……近日,河南原阳“4名儿童被埋”事件引人关注。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21日,网曝当地多名不明身份人员对前去采访的媒体记者推搡、殴打。有记者使用手机进行拍摄时,手机被抢、衣服被撕烂、眼镜被踩毁。
一边是“4名儿童被埋”真相未明;一边却是多家媒体记者采访现场遭殴打。连爆“两雷”,让人倍感唏嘘。如果说,调查“4名儿童被埋”是为了还逝者尊严,厘清责任,还事件真相;那么,追问媒体记者为何被打,就是还舆论监督和公共安全以尊严,杜绝悲剧再演。
目前,当地最应调查清楚的,是“儿童被埋”的完整真相。这不仅关涉安抚逝者和追责问责,也关乎痛定思痛,尽快补齐安全漏洞。与此同时,绝不能让“记者被打”一事悄悄抹去。某种程度上说,这两起事件产生背后,都有着某些共性——都是由于对法律、对规则、对安全规范等的轻视麻痹而导致。因此,任何一件的处理结果,都容不得烂尾。
据媒体此前报道,“4名儿童被埋”事件中,“涉事项目违规施工多日,多部门称不在管辖范围。”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施工安全规范问题了,更涉嫌相关人员的失职渎职,责任失守。虽然最新消息显示,当地已有多人被免职和刑拘,但后续还需要有更深入的调查处理。毕竟,违规施工不是一天两天才有的,安全链条的漏洞也不可能只关涉某一个部门。只有还原真相,刨根问底,才对得起逝去的四个孩子,才能真正保障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殴打推搡记者的人员,究竟是什么身份,为何要殴打记者,同样需要查个一清二白。网曝内容中,有一个很值得说道的细节:媒体报道,记者“被打”时,“现场有至少一名原阳县政府工作人员在场,但并未上前制止”。“县政府工作人员”是什么身份,为何会出现在现场,其目的是什么,又为什么并不阻止相关人员“殴打”记者……种种疑点耐人寻味,更为此事增添了几分狐疑。能否查清,如何处理,同样值得关注。
一切发展是为了人,发展的社会也应该容得下媒体的监督。某种角度说,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成色如何,也与其对媒体的容纳度相关。在社会发展前进的路途中,难免有问题,关键是怎么对待这些问题,能否正视?我们期待“儿童被埋”事件真相大白,也对“记者被打”一事后续拭目以待。


来源:人民网


编辑:贾梦琪

268#
发表于 2020-4-24 16:19: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评论要“立”起来
在传统的媒体观念中,新闻评论被称作“旗帜”和“灵魂”。一家媒体评论的水准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媒体的整体实力。所以,不论是党媒还是都市媒体,重视新闻评论是媒体的传统。
互联网兴起后,网络评论呈现和传统媒体评论竞争的态度,将新闻评论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繁荣景观背后的隐忧。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对评论的问题“把脉问诊”。比较有代表性的把脉,是将新闻评论的问题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新闻评论的八股腔,二是新闻评论的浮躁病。
评论本该是作者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是形成新思想的源泉。但一些作者只是将评论写作当作机械的套路,依葫芦画瓢地列出个一二三四,就热点事件凑成一篇千字文的议论文。久而久之,作者思维就愈加固化,评论的写作也更加模式化。于是,新闻评论的“八股腔”在舆论场内就成了不是噪音的噪音。显然,没了“灵魂”的评论自然也扛不起媒体旗帜的重任。
新闻评论的浮躁病,在于将评论当作生活的营生,为发表、为赚取稿费的跟风议论,读者的眼球成了评论写作的“指挥棒”,标题煽情,为流量敢和常识抬杠,这样的评论就形成了舆论场的“浮萍”,看着遮天盖地,实则无根无蒂。
新闻评论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老毛病”,还有新问题,这集中表现在新闻评论的“平面化”倾向。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论是编辑还是作者甚至评论的教员,思考的还是新闻评论的传统问题,讲究评论“血统”的纯正与否。殊不知,在媒介融合时代,如果沿袭传统的思维定势,继续抱定报纸评论就是报纸评论、电视评论就是电视评论,网络评论也该就是网络评论,新闻评论的门户之见,反而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绊脚石。
既然新闻媒体的介质在融合,新闻的边界也在拓展,那么,新闻评论也应遵循融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立”起来。
谈到新闻评论的融合,也许有人会说,早有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了。但事实上这样的评论融合,不过是报纸的评论稿子被广播、电视评论读出来,被网络评论栏目贴出来,说到底其实还是报纸穿上广播、电视或网络的“马甲”。这样的“融合”,往深层说,这是一种假融合罢了。
在我看来,新闻评论的融合发展,应遵循三个不同的融合路径:
新闻评论的融合,是不同意见性文体的有机融合。评论的本质是意见,是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评论的融合,就是需要博取众家之长,凡是包含观点的文体,都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
比如,传统的诗词和新闻漫画,诗画之所以同源,在于它们饱含了作者的观点。新闻评论要从传统诗词和新闻漫画中汲取养分,诗画体新闻评论通过“新瓶装旧酒”的方式,让意见表达变得超凡脱俗,让思想观点具有艺术的魅力,增加新闻评论的生命力。
比如,河南原阳男童不明原因丧命工地,各路记者采访遭殴打,手机内存被清空。针对这样的热点事件,可用诗词和漫画的形式评说。例如,网易李不白的《出豫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四子殉坑人未还。但使原阳飞将在,不教记者度河南。
莫问新闻写易难,战罢沙场月色寒。村头铁鼓声犹震,袖里挠痕血未干。
不同文体打的组合拳,既深化公众的认识,也增加了观点的形象性。
新闻评论的融合,也是不同媒体介质的有机融合。报纸评论追求的是理性和典雅,广播电视评论追究是说事,网络评论看重的是态度和个性。不同介质的评论,各有所长。新闻评论的融合,需要依据媒体的介质融合做文章,将报纸评论的“雅”、广播电视评论的“事”和网络评论的“态”进行组合,通过新闻评论的“组合拳”做实新闻评论的媒体介质融合。现在,越来越多的评论作者既写报纸评论,也办视频评论栏目,同时还是网络舆论场的意见领袖。这方面,也许《环球时报》的总编就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少人未必同意胡总的观点,但他把新闻评论跨界做的方式却值得借鉴。
新闻评论的融合,还是不同评论语体的有机融合。前面提到的评论八股腔和评论的浮躁病,归根结底在于评论作者的文学修养弱了,评论作者的定力差了。新闻评论要善于将不同语体的文章适当地“烩”在一起,或者“炖”在一块儿,达到评论语体的创新。
这样的评论语体创新,不是把评论当作大杂烩,而是善于从文言体和跟帖体评论中汲取营养,探索新闻评论的多种样式,或者在传统评论中引用文言文或网络跟帖,让新闻评论的语言放出应有的光芒。
这方面,以微信公号“刘备我祖”的作者刘黎平比较具有代表性。他用文言文转述热点事件,末尾模仿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可谓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file:///C:/Users/Krystal/AppData/Local/Temp/ksohtml6760/wps4.jpg
微信公号“刘备我祖”推文《史记  抗疫英雄祭》
当然,新闻评论的“立”,融合是方向。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作者和媒体,需要探索适合各自路子的评论融合之道,不能为融合而融合,而是根据作者的才华和不同群体受众的需要,进行精准融合。也就是说,不是每篇评论都要作出融合的姿态,而是有意识地尝试破旧立新。在评论融合的探索中,作者的独特观点思想是根本,合适的新形式给观念传播插上翅膀。要达到这一点,除了新闻评论的创新,别无选择。


来源:微信公众号 传媒茶话会(作者:刘海明)
编辑:贾梦琪

269#
发表于 2020-5-6 13:59: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来信 | 关于近日的争论,这两位读者有话说
原文来源:红辣椒评论
编者注   近日,围绕“是否应当取消考研复试”一事,红辣椒先后发布多篇评论,以呈现多元观点。公众号留言区内,出现了较为激烈的讨论,甚至超出了话题本身。今晚,我们收到了两封读者来信,特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布,供大家交流探讨。
发件人:喜欢红辣椒的小辣椒
收件人:hlj <hlj@rednet.cn>
主题1:最广泛地收集与反映民众声音,他们在努力
近日,红辣椒的公众号似乎有些不太“太平”。两篇观点完全不同的文章先后登上红辣椒公众号的头条,引发了众多读者的争议。
有人说红辣椒三天内将一个问题的两个极端看法等在头条的做法是为了博流量,也有人说支持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在一个平台上发声;有人说红辣椒应该提高选稿质量,也有人说红辣椒为学生、为草根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不是以新闻为专业的人、想发声的人都有了一次发声的机会。红辣椒评论的官网里写到“以‘最广泛地收集与反映民众声音’为己任”,笔者表示完全赞同。
留言板里有不同声音,或是质疑,或是肯定,无论声音如何,这也是个好的现象和做法。编辑当然可以置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于不顾,直接不入选留言板即可,但红辣椒的编辑并没有这样做,虚心接受大家的批评,积极回应大家质疑,真诚感谢大家的肯定,坚定表明自己的立场,让大家与编者、笔者可以严肃认真地讨论一个事件,讨论到底一个媒体平台该如何做到更加公正、客观地向大众呈现多方面的观点,每一个媒体平台都可以在争论和批评声中成长、进步。
首先,真理越辩越明,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声音。“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个事件就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价值体系都大有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方法当然也不尽相同,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实属正常。另外,一些看似对立的观点,也未必非黑即白,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没有原则性上的错误,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和舆论反转的多向复杂的大环境下。
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外放,只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相互交流,平等对话,才能碰撞摩擦出理性的光辉,才能找到最好的、最合适的、最不有失偏颇的对于事情的解决办法。如果不允许异己的声音发出,将大家集体禁言,那会是什么样的呢?理性还会存在吗?真理还会显现吗?沉默的螺旋只会将大家拽进深渊,拉近黑暗。正如留言板中编辑回复所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黑的不会变成白的,不让人说话,大家都不说话,才可怕。”
其次,我们要给草根作者麦克风,给他们也创造平台,让他们敢说能说,更有机会说。传统媒体时代,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掌握者,加上“把关人”的筛选,公众发声不够,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话语权空前提高,会有越来越多平台成为“麦克风”,这是必然,也是大势所趋。红辣椒愿意采用学生、草根作者的文章,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有人会说,那些文章的论据都不够成熟,文章语言还极为青涩,为何入选?有何资格入选?
笔者认为,向大众呈现这些文章,一方面可以让作者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审视和进一步地完善自己的观点,于作者有利,另一方面,于红辣椒有利,更多地新闻评论,更多人的关注可以让媒体平台做大做强,最重要的一点是,于大众有利,更多地新闻评论可以被看到,这传递出一种信号,红辣椒欢迎所有的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呼吁每个人关注新闻,关注世界,即使你的论点和文采不够出众或有待加强。而且,那些文章真的有留言板中所说的那么不堪吗?编辑真的没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吗?
最广泛地收集与反映民众声音这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切实做到的,为人民服务,红辣椒评论在努力。而对于写评论的每一个人,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打磨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评论精益求精。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发件人:程雨祺
收件人:hlj <hlj@rednet.cn>
主题2:不是所有媒体都必须有自身的意见倾向
近三天,红辣椒评论连续发表了三篇评“今年考研复试是否应当取消”的文章。三篇评论来自不同作者,观点不尽相同,引发了评论区中许多批评平台的声音。对平台的批评,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文章质量不够高,二是平台意见倾向不明。对平台有所质疑,主要是因为平台对所发表文章负责的界限不够明确。为此,编辑也在评论区进行了一定解释。笔者作为红辣椒评论一年多的关注者,不谈考研复试相关,仅对针对平台的质疑进行讨论。
红辣椒评论对来稿观点可算十分宽容。基本上,编辑只审核稿件本身是否符合新闻评论要求、证据是否有误,而不论同意观点与否。这是和平台自身的定位有关的。红辣椒坚持不发稿费,发声门槛较低,但不能保证有连续高质量的评论稿件;没有自身意见倾向,观点自由争鸣,但舆论引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因此,红辣椒评论更像是一个新闻评论教学的实践基地,为不成熟的作者提供练习,为好文章提供“出圈”机会。低门槛和高质量,自由度和影响力,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平台为自己选择的定位,应当得到尊重。
文章质量不齐,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成熟的文章难免有逻辑不清、证据错漏等情况,批评的压力由作者和平台共同分担。这是平台在选择了低门槛时就意料到要承担的后果。然而,一个媒体平台,在基本的政治正确之外,不一定需要有自身的意见倾向。
对于不同性质的媒体,人们有着不同的期许。微信公众平台必须允许不同观点文章的存在,否则就是压制言论自由;而人民政协网即便是转载文章也需慎之又慎,否则就是官方站队表态。大平台需要鼓励争鸣,官方媒体则须一以贯之,红辣椒评论作为媒体而行平台之责,少见,但并非不可。读者不了解一个媒体,有误解是难免的;但因发表不同观点文章,就给平台扣上“骑墙”的帽子,实在有失公允。
“骑墙”一词成为和“带节奏”一般的常用话语,主要是在公众号“青年大院”被封之后。“青年大院”运营者利用不同定位的公众号发表截然不同的观点,迎合不同受众群体,两面讨好,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被揭露并被批评为“骑墙”后,他们用“对观点的多元和包容”为自己辩护,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但是请注意,他们的读者除非同时关注不同矩阵号,所接受的信息是单一的、不全面的。相反,红辣椒评论在同一平台上坦坦荡荡放出不同观点的文章,让观点互相争鸣,让读者自行判断,同时承担两边的批评压力。这般“两面不讨好”的行为,才是真正对观点的多元和包容。
针对同一议题发表截然相反的观点,红辣椒评论有过许多先例。193月,对于如何看待广受追捧的“夸夸群”,红辣椒评论就发表了多篇观点不一的评论,甚至一天同时发表“正反方”两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价值的评论选题,多数是具有争议性的。争议性能够扩大议题的影响力,尚未有定论的观点也更具现实意义。这般有“辣”味的百家争鸣,应当是编辑所乐见的。
不是所有媒体都必须有自身的意见倾向,也存在一些媒体没有自身的意见倾向。红辣椒评论就是例子。

编辑:吴悠
2020.5.6
270#
发表于 2020-6-11 21:5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写好新闻评论?有刀锋、讲逻辑、有增量



  新闻评论写作就像是做菜,厨艺精湛的大厨能从选材到刀功,再到烹饪过程中全程掌控,保证最终端上桌的菜品色香味美俱全。


  新闻评论这道“大菜”该如何烹制?


  6月5日,《传媒茶话会》对话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张铁、钱江晚报评论部主任李晓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




  找选题就像厨师选食材


  好的选题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对于新闻评论也是如此,只有选题好,传播效果、舆论引导效果才能好。写新闻评论就像是做菜,选什么食材作为主要原料,决定了最终端上桌是什么菜。


  如何找到合适的选题角度?一位优秀的厨师在选材时,是基于多年的烹饪经验去选材,而不是拍脑袋决定。


  马少华认为,新闻评论选题有的产生于扑面而来的新闻事件:有的产生于静观默察的个体心灵;有的产生于媒体自身长周期的策划。


  对于第一类的情况来说,好的选题并非取决于事件本身,而取决于评论的作者或者机构在共同面对同一个有着很大影响的新闻事件时,自身已经具备怎样的知识储备和判断、分析经验。正是由于这种素质上的差异,同一个新闻事件对于不同的作者和媒体而言,其实是不同的选题。


  比如,2018年10月间,湖南省新化县一男子伪造坠河现场骗取人身保险,他的妻子或难以承受打击,或因为生活压力携儿女自杀。网传也有“殉情”之说。《新京报》发表张丰的评论《男子骗保假死事件:别被“妻子殉情论”模糊了焦点》,把论题确定在乡镇女性的生存困境问题,这就是评论者的经验——对于中国社会的经验和对人生的经验。






  尽管看起来事件性的选题似乎占据了绝大部分,但在观点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真正超越他人的选题实力,在于个体的静观默察和机构的长周期策划。


  2019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社论写作奖的系列社论,就是《纽约时报》的布伦特斯台普斯在2018年一年中写作的以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为主题的10篇作品。把那一段黑暗的历史与当下分散地发生在美国各地的新闻事件结合起来,显示出历史与今天的关联。


  在马少华看来,《纽约时报》这样一个选题,包括它的结构和表现方式,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长周期思考、策划的结果。好的选题,需要在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中发现。


  张铁告诉《传媒茶话会》,“好的新闻评论选题,最好是能从点到面、由面到里的选题,是从事件中能观世相、察时风的选题,是能把大江大河的奔涌和一枝一叶的生长结合在一起的选题”。


  李晓鹏认为,什么样的新闻事件可以成为选题,应该从时代性、公共性和时效性三个维度去找。


  时代性就是评论选题必须从反映这个时代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去找;公共性就是受众所关注的的重大问题,比如,社会公平、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房地产、股市,都具有公共性;时效性,就是聚焦于社会话题、矛盾的最新进展、最新动态。“昨天的旧船票上不了今天的客船。”




  立论要有“刀锋”


  做菜大厨都会配备一把快刀,如果刀不快,刀功也不会好,刀功不好就会影响美味佳肴的口感。好的评论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刀,立论就是这把剑的刀刃——观点明确、立场鲜明,评论这把刀才能锋利。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米博华认为,读言论时,首先是看观点、看见解。观点、见解是第一位的。观点新颖、见解深邃,即使修辞略显简陋、笔法略显稚嫩,仍是可观的作品。


  李晓鹏谈道,“新闻评论一定要有好的观点。所谓好的观点,一方面,指新闻评论一定是有自己真知灼见,独特的观点,不是人云亦云的大路货,更加不应该是正确的废话没有针对性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求新闻评论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没有指向性就缺乏引领舆论的作用,就不可能是一篇好的评论”。






  中国青年报编委曹林撰文指出,评论是“片面”的深刻,所谓片面的深刻是说,新闻评论不是所有观点的汇集和堆砌,而应该是在纷繁的信息中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考角度,提供有附加值的判断,宁要片面的深刻,不要肤浅的全面。

不同的评论人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时候是一种“视角竞争”,比拼谁的角度更能够让人看到更深入的、不同的东西。


  “新闻评论很多时候针对的是单体事件。这些事件看似偶然,但如果深入其肌理,可能会发现背后更深层次的理由。”张铁谈道,新闻评论要做的,很多时候 正是把事件放入时间的纵深、社会的经纬中去观察。从立论的角度看,可以从事件到现象、从偶然到必然进行把握和挖掘。


  2017年3月的“于欢案”后,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评论,叫《法律如何回应伦理困局》。文章从公众对于这一案件的强烈反应出发,提出法治需要更多地正视“人心经验”的立论,既关注事情,更关注舆情,关注人们对于此事的认识、看法乃至情绪,从中发现事件背后的“真问题”,成为这一事件中流传甚广的一篇评论文章。




  没有逻辑支持的观点是坏观点


  厨师烹制每一道大菜,先放什么、后放什么,什么时候火要大,什么时候火要小,多长时间起锅,都会有一条完整有序的操作环节。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就是要讲究论证的逻辑性。


  曾任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主任、文化报总编辑的赵振宇认为,“评论属于逻辑思维。评论的本质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由此观之,新闻评论归根结底是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体现。


  如何让新闻评论充满逻辑性?


  李晓鹏对《传媒茶话会》讲道,“严密的逻辑才能更好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受众信服,得不到逻辑支持的观点,必然是坏的观点。逻辑严密的新闻评论是讲事实、讲价值观、讲常识的合体”。






  第一,评论的逻辑要讲事实。新闻评论必须根据真相才能做出,评论员只能根据收到的信息作出判断,由于新闻报道的偏差,评论员也会受到假新闻的影响,作出错误的判断。有时候需要让新闻飞一会,有时候需要评论员自己作出判断。


  金庸有个题词,就叫“评论自由,事实神圣”,现在之所以陷入到所谓的后真相时代,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评论不顾事实,或者在事实没有完全出清的情况下,就开始评论,导致了事实不够用了。


  第二,评论的逻辑要讲价值观。价值观是立场,是标准,是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属。因此,在同一篇文章里,所确立的价值观必须是统一的、恒定的,不能自相矛盾,自己打脸。


  第三,评论的逻辑要讲常识。常识是逻辑的起点,什么是常识,就是被社会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的知识,简单讲就是大众生活认知。新婚之夜抄党章、某市纪委突击检查教育系统办公室等等都是违背常识的。


  除了要讲逻辑、事实、常识,论证逻辑也要讲“两面法”。张铁认为,就是既看到A面,也不忽略B面,更多从反面想想,看看不同意你观点的人会用什么方式来思考和反驳,在此基础上再次检视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评论可能会更客观、更理性。


  范敬宜撰写的很多评论都摒弃了“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势,透出强烈的辩证色彩。他的一些作品标题,即以“辩”为名,比如,《“回头路”辩 》《倒退辩》《单干辩》都针对当时改革中或者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用说理的形式,全面论证剖析,让读者信服。


  张铁认为,面对言语纷呈的舆论生态,评论员需要学会用思想、用专业、用情感来跟公众对话、跟时代对话,实现与受众的有效链接,在此基础上来凝聚共识、提供方法,促成更理性、更健康也更轩敞的公共讨论。




  论据要有增量价值


  文章有没有价值,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增量,新闻论据的作用在于提供附加价值。


  在李晓鹏看来,论据当然是要服务于文章的基本观点和逻辑,但是如果仅仅是一种服务,并没有发挥论据的作用。一篇好评论的论据,必须具有增量价值,具体分为信息增量和情感增量。


  李晓鹏进一步分析道:“遇到经济问题,你要拿出市场理论,成本效率分析;讲到互联网问题,你要有产品思维、用户思维;讲到党的政策,你就要对领导人的讲话全面了解,知道这个政策在他的谱系中处于何种位置。你把这些都展示出来,就是比别人高出一筹的信息增量。”


  价值增量还有一种,就是情感增量。李晓鹏说:“过去的评论,是不注意情感因素,甚至可以回避情感。但是现在不同了,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喇叭小喇叭都退场了,社交媒体传播时代应特别注重与读者的对话、替读者说出他们想说的话、找到和读者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评论观点才能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评论员的笔端不仅有文字的力量,还有情感的倾注。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卢新宁认为,一个好的评论员,不仅要有理性的力度,也要有感情的温度;不仅要有肝胆,更要有心肠。做评论,比缜密逻辑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比滔滔文辞更重要的是责任担当。






  论据要做增量,具体如何增?


  张铁认为,使用论据最基本的一点是,论据必须真实可靠。如果论据立不住,论证也就不靠谱了。在此基础上,使用论据可以是“万物皆备于我”,多一点发散思维、多一点思考角度,就会发现很多事在论证中都可以“六经注我”,即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论据的增量源于对新材料、新案例的运用。陈词滥调、材料老套、案例陈旧,这些都是论据新颖的绊脚石。新闻评论员应该通过采访,广泛阅读获取历史典故、一手资料;多储备趣味性、故事性强的生动事例,以便论证所用。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的很多评论都是由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开篇,而后层层解剖,说出关乎国计民生、涉及道德行为的大道理。


  比如,《少干那种千墙一面的蠢事》便是从墙的颜色说起,谈到改革新形势下“生活应该变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批评“把所有的墙都刷成红色”会造成“人们的生活刻板、思想僵化”;《别了,“托马氏架”!》则从自己受腿伤住院需要用“托马氏架”固定谈到思想的束缚和僵化成为习惯的可怕。


本文图片由花瓣美素提供




来源:传媒茶话会
作者:李磊


编辑:邱亚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