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261#
发表于 2013-12-2 19:5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学鹏
力的相互作用,产生推力;空气稀薄程度只决定阻力。理想状态下,真空中是可以永动的。当然文科生难以理解。 //@于颖:妹纸,简书记不是一般的文科生,是副部级状元呢! //@简直:大气层中我能理解,理解不了喷到真空中,如何获得反推力?//@火星撞大虫:动量守恒,喷气的反向动量提供给火箭自身正向动量

@简直
在没有空气的太空,喷气反推功能为何能工作?在线等。问题蠢,勿转发。

(3)|
轉發(34)
|
評論(81)

35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15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262#
发表于 2013-12-2 23:2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12-2 23:30 编辑

【案例】
福布斯中文网
NASA: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2013年12月02日Ernst Stuhlinger
我要评论(38)
浏览:
1829


英文





     1970年,赞比亚修女玛丽·尤肯达(Mary Jucunda) 给恩斯特·史都林格(Ernst Stuhlinger)博士写了一封信,他因在火星之旅工程中的原创性研究,成为NASA(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航行中心的科学副总监。信中,玛丽修女问道:目前地球上还有这么多小孩子吃不上饭,他怎么能舍得为远在火星的项目花费数十亿美元。
    史都林格很快给玛丽修女回了信,同时还附带了一张题为“升起的地球”的照片,这张标志性的照片是宇航员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 )于1968年在月球轨道上拍摄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月球的地面)。他这封真挚的回信随后由NASA 以《人类为什么要探索太空》为标题发表。

   亲爱的玛丽修女:
  每天,我都会收到很多类似的来信,但这封对我的触动最深,因为它来自一颗慈悲的饱含探求精神的心灵。我会尽自己所能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首先,请允许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们表达深深的敬意,你们献身于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帮助身处困境的同胞。
    在来信中,你问我在目前地球上还有儿童由于饥饿面临死亡威胁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花费数十亿美元来进行飞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这样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还有小孩子快饿死了,好吧,从现在开始,暂停所有的太空项目,直到孩子们都吃上饭再说。”事实上,早在人类的技术水平可以畅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经对儿童的饥荒问题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样,我认为此时此刻,我们就应该开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伟大探险。从长远来看,相对于那些要么只有年复一年的辩论和争吵,要么连妥协之后也迟迟无法落实的各种援助计划来说,我甚至觉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给更有助于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危机。
    在详细说明我们的太空项目如何帮助解决地面上的危机之前,我想先简短讲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国某小镇里有一位伯爵。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将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给了镇子上的穷人。这十分令人钦佩,因为中世纪时穷人很多,而且那时经常爆发席卷全国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个工作台和一个小实验室,他白天卖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几小时的时间专心进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镜片,然后把研磨好的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此来观察细小的物件。伯爵被这个前所未见的可以把东西放大观察的小发明迷住了。他邀请这个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为伯爵的门客,此后他可以专心投入所有的时间来研究这些光学器件。
    然而,镇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这么一个怪人和他那些无用的玩意儿上花费金钱之后,都很生气。“我们还在受瘟疫的苦,”他们抱怨道,“而他却为那个闲人和他没用的爱好乱花钱!”伯爵听到后不为所动。“我会尽可能地接济大家,”他表示,“但我会继续资助这个人和他的工作,我确信终有一天会有回报。”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时期其他人的努力)赢来了丰厚的回报:显微镜。显微镜的发明给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此展开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伯爵为支持这项研究发明所花费的金钱,其最终结果大大减轻了人类所遭受的苦难,这回报远远超过单纯将这些钱用来救济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们目前面临类似的问题。美国总统的年度预算共有2,000亿美元,这些钱将用于医疗、教育、福利、城市建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海外援助、国防、环保、科技、农业以及其他多项国内外的工程。今年,预算中的1.6%将用于探索宇宙,这些花销将用于阿波罗以计划、其他一些涵盖了天体物理学、深空天文学、空间生物学、行星探测工程、地球资源工程的小项目以及空间工程技术。为担负这些太空项目的支出,平均每个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国纳税人需要支付约30美元给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则可用于一般生活开支、休闲娱乐、储蓄、别的税项等花销。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不从纳税人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来救济饥饿的儿童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先简单解释一下我们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其他国家也是类似的情形。政府由几个部门(如内政部、司法部、卫生部与公众福利部、教育部、运输部、国防部等)和几个机构(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航空航天局等)组成,这些部门和机构根据自己的职能制定相应的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以应对国务委员会的监督,同时还要应付来自预算部门和总统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压力。当资金最终由国会拨出后,将严格用于经预算批准的计划中的项目。
    显然,NASA的预算中所包含的项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关的。未经国会批准的预算项目,是不会得到资金支持的,自然也不会被课税,除非有其他部门的预算涵盖了该项目,借此花掉没有分配给太空项目的资金。由这段简短的说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饥饿的儿童,或在美国已有的对外援助项目上增加援助金额,需要首先由相关部门提出预算,然后由国会批准才行。
    要问是否同意政府实施类似的政策,我个人的意见是绝对赞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点点税款来帮助饥饿的儿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
    我相信我的朋友们也会持相同的态度。然而,事情并不是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计划取消就能轻易实现的。相对的,我甚至认为可以通过太空项目,来为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地球上的贫穷和饥饿问题作出贡献。解决饥饿问题的关键有两部分:食物的生产和食物的发放。食物的生产所涉及的农业、畜牧业、渔业及其他大规模生产活动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高效高产,而在有的地区则产量严重不足。通过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气预报,产量评估,程序化种植,农田优选,作物的习性与耕作时间选择,农作物调查及收割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
    人造地球卫星无疑是改进这两个关键问题最有力的工具。在远离地面的运行轨道上,卫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扫描大片的陆地,可以同时观察计算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多项指标,土壤、旱情、雨雪天气等等,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广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进一步处理。事实证明,配备有土地资源传感器及相应的农业程序的人造卫星系统,即便是最简单的型号,也能给农作物的年产量带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提升。
    如何将食品发放给需要的人则是另外一个全新的问题,关键不在于轮船的容量,而在于国际间的合作。小国统治者对于来自大国的大量食品的输入会感到很困扰,他们害怕伴随着食物一同而来的还有外国势力对其统治地位的影响。恐怕在国与国之间消除隔阂之前,饥饿问题无法得以高效解决了。我不认为太空计划能一夜之间创造奇迹,然而,探索宇宙有助于促使问题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以最近发生的阿波罗13号事故为例。当宇航员处于关键的大气层再入期时,为了保证通讯畅通,苏联关闭了境内与阿波罗飞船所用频带相同的所有广播通信。同时派出舰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备第一时间进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员的救生舱降落到俄方舰船附近,俄方人员会像对待从太空返回的本国宇航员一样对他们进行救助。同样,如果俄方的宇宙飞船遇到了类似的紧急情况,美国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提供援助。
     通过卫星进行监测与分析来提高食品产量,以及通过改善国际关系提高食品发放的效率,只是通过太空项目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两个方面。下面我想介绍另外两个重要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学素养。
    登月工程需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对如此严苛的要求,我们要寻找新材料,新方法;开发出更好的工程系统;用更可靠的制作流程;让仪器的工作寿命更长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规律。
     这些为登月发明的新技术同样可以用于地面上的工程项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项从太空项目中发展出来的新技术被用于日常生活中,这些技术打造出更好的厨房用具和农场设备,更好的缝纫机和收音机,更好的轮船和飞机,更精确的天气预报和风暴预警,更好的通讯设施,更好的医疗设备,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先设计出宇航员登月舱的维生系统,而不是先为心脏病患者造出远程体征监测设备呢。答案很简单:解决工程问题时,重要的技术突破往往并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来自能够激发出强大创新精神,能够燃起的想象力和坚定的行动力,以及能够整合好所有资源的充满挑战的目标。
    太空旅行无可置疑地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原始花费的收益。
    若希望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术,我们还需要基础科学不断有新的进展。包括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别是医学,用来照看人类的健康,应对饥饿、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来,我们需要给予那些投身科研事业的有天分的科学家更多的帮助。随时要有富于挑战的研究项目,同时要保证对项目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项目是科技进步的催化剂,它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和实践机会,包括对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学和天文学、生物学和医学科学等学科,有它,科学界源源不断出现令人激动不已研究课题,人类得以窥见宇宙无比瑰丽的景象;为了它,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由美国政府控制并提供资金支持的所有活动中,太空项目无疑最引人瞩目也最容易引起争议,尽管其仅占全部预算的1.6%,不到全民生产总值的千分之三。作为新技术的驱动者和催化剂,太空项目开展了多项基础科学的研究,它的地位注定不同于其他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太空项目的对社会的影响,其地位相当于3-4千年前的战争活动。
    如果国家之间不再比拼轰炸机和远程导弹,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飞船的性能,那将避免多少战乱之苦!聪慧的胜利者将满怀希望,失败者也不用饱尝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种子,不再带来复仇的战争。
    尽管我们开展的太空项目研究的东西离地球很遥远,已经将人类的视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阳、至星球、直至那遥远的星辰,但天文学家对地球的关注,超过以上所有天外之物。太空项目带来的不仅有那些新技术所提供的生活品质的提升,随着对宇宙研究的深入,我们对地球,对生命,对人类自身的感激之情将越深。太空探索让地球更美好。




    随信一起寄出的这张照片,是1968年圣诞节那天阿波罗8号在环月球轨道上拍摄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项目所能带来的各种结果中,这张照片也许是其中最可贵的一项。它开阔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如此直观地感受到地球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如此美丽而又珍贵的孤岛,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离开地球就是荒芜阴冷的外太空。无论在此之前人们对地球的了解是多么的有限,对于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后果的认识是多么的不充分。在这张照片公开发表之后,面对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种种严峻形势,如环境污染、饥饿、贫穷、过度城市化、粮食问题、水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等,号召大家正视这些严重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多。人们突然表示出对自身问题的关注,不能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这些初期太空探索项目,以及它所带来的对于人类自身家园的全新视角无关。
    太空探索不仅仅给人类提供一面审视自己的镜子,它还能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技术,全新的挑战和进取精神,以及面对严峻现实问题时依然乐观自信的心态。我相信,人类从宇宙中学到的,充分印证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们致以我最真挚的敬意!

   您诚挚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美国宇航局科学副总监
    1970年5月6日

译 张乐





http://www.forbeschina.com/review/201312/0029812.shtml
263#
发表于 2013-12-3 13:55: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挪威"慢电视"直播织毛衣受追捧 观众称身临其境

你是否有看到精彩刺激的电视节目而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的经历?在挪威,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向这类节目说再见,转而成为“慢电视”节目拥趸,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关注织毛衣、钓鱼等“慢动作”节目或是观赏全景式风景。

展现每个细节

挪威国家广播电台(NRK)制作的织毛衣电视节目时长半天,展现从羊毛最终变成毛衣的整个过程,包括剪羊毛、制毛线以及织毛衣,重点放在直播一群人织毛衣。

电视台还制作过长12小时的《燃烧的壁炉》,134小时的北极游轮海上巡游,7个多小时的火车旅行等。

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并不罕见,挪威国家广播电台慢电视节目的特点在于全程直播,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呈现给观众。电视台甚至不惜用慢电视代替黄金档电视剧或娱乐节目。

法新社1日援引挪威国家广播电台慢电视节目负责人鲁内·莫克尔布斯特的话报道:“这是真正的‘真人秀’节目,是现实中发生的、未经编辑处理的真实事件。”

全国1/4人口收看

慢电视理念源自2009年的一档节目。当时,为纪念连接挪威首都奥斯陆与第二大城市卑尔根的卑尔根铁路诞生百年,NRK电视台在车厢内安装摄像头,全程跟拍这趟火车旅行。列车行车共计7小时16分,节目也播出了这么长时间。电视台唯一的处理是在列车穿越长长的隧道致使画面变黑的“无聊”时段插播一些档案影像。

这档节目创意新颖、制作简单,得到电视台认可。在电视台下属的全国性频道NRK2播出后,创下高收视率。据统计,大约120万人收看或至少部分收看了这档节目,人数相当于挪威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莫克尔布斯特回忆说:“几天后,当我询问是否可以占用5天半的频道播出时间,直播在挪威峡湾巡游的‘海岸快线’游轮行程时,得到的答复是‘当然可以’。”

游轮之旅慢电视再次取得成功,320万观众至少部分收看了节目,还有成百上千的观众在游轮停泊在不同港口时前去“围观”。

有观众身临其境

慢电视节目为何受到追捧?莫克尔布斯特认为,慢电视“能吸引各类观众群,年轻人对它感到新奇,老年人则对节目的话题或旅行感兴趣”。

用82岁老人克努特·格里默兰的话说,它就像是“毒品”。老人整日与电视为伴,“很难计算我每天睡了几小时……我不时在沙发上打盹儿,但(播放游轮节目的)5天里没上床睡过觉。”

有些观众则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名看过卑尔根铁路旅行节目的观众说,当列车达到终点,他拉开自家起居室的窗帘,一度把那里当成车厢,开始找起行李。还有的观众则是被慢电视的舒缓节奏吸引。挪威科技大学社会学家阿尔韦·耶尔塞特说:“慢电视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坐下来、放松、沉思的机会。”

或许慢电视难以受到挪威以外电视观众的喜爱,不过NRK和莫克尔布斯特对它的前景看好。莫克尔布斯特眼下正在策划一档关于时间的慢电视,从制作钟开始,讲述时间的流逝。

http://world.163.com/13/1203/05/9F5742EJ0001121M.html


26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1 11:41: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雾霾预示将出现地震说法无证据


地球软流层理论没有提到软流层的涌动会导致雾霾的产生,也没有提出雾霾与地震的发生存在联系。   图示内容来自《地球内部深层次动因及其影响与气候变化》   制图:李姿阅


近日,一则“严重雾霾预示将出现大旱和频繁地震”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起种种疑虑。该观点认为,我国近期大面积、长时间雾霾现象的成因与地球软流层的活动有关,出现大范围雾霾后,地震、干旱等其他灾害也可能接踵而至。此说法科学吗?雾霾的成因与地质运动有关吗?记者采访了观点的提出者和其他有关专家。


大范围雾霾与地质活动有关?


【回应】 仅是猜测;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近期地球软流层特别活跃,水蒸气不太可能因此突然增多并导致雾霾


记者查阅发现,该说法源自姜冬梅在“天大研究院”网站发表《雾霾之后警惕大旱多震》一文。12月9日,记者联系到香港金融管理学院副院长姜冬梅教授本人。她认为,环境污染固然加剧了雾霾的外在表现,但却绝非雾霾根本成因。


姜冬梅引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健的软流层活动理论认为,地球软流层的活动可以解释大面积、长时间雾霾现象的成因。据了解,王健在2012年4月份发表的《地球内部深层次动因及其影响与气候变化》提出,地球软流层的涌动推动了板块运动,进而引起了地震、火山爆发、干旱等灾害现象频繁发生。(如图示)


记者查阅王健的文章发现,该文章没有提到地球软流层的涌动会导致雾霾的产生。


姜冬梅认为,依据王健的理论推导,在软流层活跃的情况下,地球软流层会使岩石圈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而水蒸气积聚在近地面,结合大量的污染物后就产生了雾霾。除了雾霾,地震、干旱等其他灾害性现象也可能接踵而至,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准备。


对此说法,一位长期研究地震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研究还没有发现雾霾与地震的发生存在必然或显著联系。他表示,将雾霾现象与地震联系在一起比较牵强。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张东宁认为,通常所说的地球内部活跃期,往往表现为火山地震多发。从固体地球物理学的监测看,最近十年火山地震比之前一段时间并无增加。“地球内部活动进入活跃期”的认定还缺乏证据,距离地表100多公里的软流层,目前也尚无研究证明其近期特别活跃。


张东宁介绍说,软流层又称为软流圈,温度在800℃至1500℃的范围,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漂浮”在它上面是一层低温、刚硬的岩石圈。目前的地震学观测和地热测量都显示,软流层的热量释放是一个非常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对地表的影响也是稳定的,水蒸气不太可能因此突然增多。由此,这次大范围持续雾霾也不太可能是这一因素导致的。


姜冬梅坦承,该理论到目前还是一种假说,尚缺乏足够的实践和事实依据。“把地壳运动等地理科学纳入雾霾等灾害性现象的研究是为了更全面地研究问题。”姜冬梅表示。


近期南方雾霾成因何在?


【回应】 雾霾不能简单用某个公式来表示;污染物排放量大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本轮雾霾的主要原因;雾霾需加强多学科研究


姜冬梅在文章中给出了雾霾产生的公式:雾霾=(80%以上的湿度+污染物)×逆温层。她认为,内地今年发生多次大面积雾霾,不可能仅仅由污染物传播导致。


上海气象局有关专家介绍,雾霾不仅与大气中的水汽、污染物浓度和逆温层有关,还与大气扩散条件(水平扩散和垂直扩散)、污染物输送条件和区域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所以雾霾天气不能简单用某个公式来表示。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冯银厂教授对雾霾产生的这一公式也不认同。“雾和霾是两个概念,雾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水汽充足、温度合适、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称为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浓度增高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冯银厂说,霾的形成简单说来有内外两种成因。内因是污染物的排放。颗粒物在大气中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工业的发展,能源结构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目前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已经足以形成灰霾天气,只要气象条件吻合,灰霾就会出现。外因就是气象条件,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风,上下运动形成湍流,这些运动有利于颗粒物的扩散。当这些运动幅度都很小时,静稳天气出现,大气中累积的颗粒物越来越多,灰霾天就形成了。“今年雾霾天气增加和大气扩散条件差于去年、静稳天气多于去年关系很大。”


对于近期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上海气象局专家介绍,首先从气候背景来说,冬季本身就是雾霾天气多发的季节。其次,近期北方冷空气弱,所以南方受冷空气影响也较弱。区域内长期受弱高压控制,大气层结稳定,大气扩散条件差,容易造成污染物积累;加之晴好的冬季,辐射降温容易造成近地层逆温,相对湿度高,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据了解,12月1日至8日,我国中东部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苏皖沪等地的霾最为严重。中央气象台有关专家表示,污染物排放量大和静稳天气是导致本轮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此次雾霾是今年入冬以来,我国范围最大的中度到重度霾天气过程。何立富说,江苏、上海等华东地区此次出现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局地PM2.5浓度高达300微克/立方米以上的重度霾,确实比较少见。一方面是由于冷高压从华东一带入海以后,变性高压处在东部沿岸,使得地面湿度增加较快;另一方面是由于前期弱的偏北风转为后期弱的偏西偏南风,比较有利于周边污染物在这一带地区汇集。


“虽然‘雾霾预示地震’的说法难以成立,但为我们研究雾霾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建议我国有关专家可以从更大视野、多学科领域来加强对雾霾的研究。”一位专家评价道。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2:3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题:嫦娥三号今晚落月 须闯五关经历“黑色720秒”[查看原文]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ooohold163] 的原贴: 1
各国探测器成功造访太阳系各星球简介(月球以远,1958~2013)

1.美国:太阳,月球、金星、火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爱神星、木卫1~5、土为6、灶神星、坦普尔1~2号彗星、包瑞利彗星、哈雷彗星,维尔特二号彗星、贾可比尼-秦诺彗星、哈雷2号彗星、小行星5535、小行星951、艾女星 、小行星132524
2.欧州空间:太阳、月球、金星、火星、哈雷彗星、彗星67P、葛里格-斯克杰利厄普彗星、贾可比尼-秦诺彗星、小行星2867、思琴星
3.苏联(包括俄罗斯):月球、金星、火星、哈雷彗星
4.日本:月球、金星、哈雷彗星、小行星25143
5.中国,月球
6.印度,月球

造访各星球共计239次
美国,101次,成功:76次,失败:24,部分成功:1次
美国和欧洲空间, 4次,全部成功
美国和西德,共2次,全部成功
苏联和俄罗斯,111次,成功37,失败69,部分成功:5次
欧洲空间,8次,成功7次,失败1次
日本,9次,成功5次、失败3次、部分成功1次
中国,3次,成功2,失败1次(与俄联合)
印度,1次,成功

人类登陆其它星球成功返回共计6次
阿波罗(11、12、14、15、16、17),月球,美国

人类首个离开太阳系的探测器
旅行者1号,美国

谁将是人类首个造访矮星行的探测器?
曙光号(或黎明号), 2007发射,2015年2月环绕谷神星,美国
新地平线号(或新视野号),2006年发射,2015年7月飞掠冥王星,美国

注:
地球距国际空间站约400公里
地球距月球的距离约38万公里
地球距金星至少3.8千万公里
地球距火星至少5.6千万公里
地球距水星至少7.7千万公里
地球距木星至少6.2亿公里
地球距土星至少12亿公里
地球距天王星至少25.7亿公里
地球据海王星至少44亿公里
地球距冥王星平均约50亿公里

注:更详细的资料,NASA、维基百科

回复收藏复制
ooohold163 [网易江苏省南京市网友]: 2013-12-14 12:21:52 发表
新地平线号(New Horizons)冥王星探测器,
执行NASA前往矮行星冥王星探测任务,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造访冥王星的空间探测器, NASA可能还会批准它飞越另一个或更多个柯伊伯带天体。

注:
由于冥王星距离地球遥远,平均约50亿公里,超过海王星,自从上世纪30年代人类发现冥王星,目前最高端的天文望远镜也无法拍摄到冥王星的细节.
NASA自从1958年成立以来,先后向太阳系的8大行星和一些小的天体发射过探测器, 甚至使用着陆车近距离考察了火星,以及惠更斯号在土卫6 着陆,但从来没有造访过冥王星.
新地平线号已经在2006年1月19日发射,直接进入地球和太阳逃逸轨道,它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发射速度离开地球的人造物体,目前正以每天160万公里的速度飞往冥王星


时间表:
2006年1月19日 — 由于云层的遮蔽,经过短暂的延迟后顺利发射。
2006年4月7日 — 探测器飞越火星轨道。
2006年6月13日 — 飞越小行星APL(2002 JF56),并传送回照片。
2006年11月28日 — 发布第一张远距离拍摄的黯淡冥王星影像。
2007年2月28日 — 飞越木星, 并传送回照片(木星距离地球约6亿公里)
2008年6月8日 — 探测器飞越土星,并传送回照片(土星距地球约13亿公里)。
2010年3月8日 — 探测器飞越小行星83982。
2011年3月18日 — 探测器飞越天王星的轨道。

计划
2014年8月24日 — 探测器将飞越海王星的轨道。
2015年7月14日 — 探测器预计在11:47(世界时)飞越冥王星。
2015年7月14日 — 探测器预计在12:01(世界时)飞越卡伦。
2016年 - 2020年 — 可能飞越一或多个柯伊伯带天体(KBOs)
2029年 — 探测器离开太阳系。
顶[1]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9G15PE6500014AED.html
266#
 楼主| 发表于 2014-1-4 21:55: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科学公园
同一个单位也可以表达不同物理量。在三维体系中,“电阻”的单位是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电阻率/米;但在二维体系中,“横截面积”将变成“横截长度”,这时候电阻和电阻率将有同样的单位。可是前者反映的是一个具体器件阻碍电流的能力,后者反映的是一种二维材料整体阻碍电流的能力。

@科学公园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各种数量和单位,可是你知道数量和单位的学问吗?你知道“11万人看升旗留下5吨垃圾,这说明每人丢弃了22千克的垃圾”和“10厘米×10厘米=100厘米=1米,0.1米×0.1米=0.01米=1厘米”错在哪儿吗?请看@锁相#单位与量纲#系列文章之【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全文:http://t.cn/8kkwK9r


  • (6)

(1)| 轉發(39) | 評論(10)
今天 10:30來自皮皮时光机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12:5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NASA中文
如果地球没有了月球?一:没有月球,太阳就会成为海洋潮汐主要的作用,作用大打折扣。二:月球的最大作用在于长期地稳定地球自转轴,地轴倾角是四季变化的最大动因,没有月球,倾角变化的范围会更大。三:没有月球,我们将看不到罕见的天文奇观,日全食和月全食。四:没有月球,大家一起来补充。 @老榕














<


>



(2)| 轉發(70) | 評論(86)
今天 11:46來自新浪微博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2:50: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哪些科学理念已到退休年龄?
DENNIS OVERBYE 2014年01月17日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小中大 当你开始新的一年时,以下是一些你可能考虑要和圣诞节包装纸一起扔掉的概念,它们是“人性”、“因果”、“万物法则”、“自由意志”和“循证医学”。

在新近发布的一个包含166名(人数还在增加中)深度思想家、科学家、作家、大话家——具体属哪一类请自行判断——的文章集锦中,提到了众多类似这样的过时信念、现代思想根基或痴心妄想(还是那句话:请自行判断),它们都是要回答一个问题:哪些科学理念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查看大图  
Elwood H. Smith

相关文章
欢迎进入否定科学的时代
加州允许非公民参加陪审团
社会科学需要一场大变革
“五大交响乐团”是伪概念?
科学家们的声音无人聆听
整个讨论被贴在了edge.org上。去看看。不管你是谁,你都一定会找到某些让你发狂的答案。

自1998年以来,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一直在张贴类似的问题。其中包括那些东西是你深信不疑但却无法证明的,互联网正在给一切带来怎样的改变,以及有哪些东西你已经改变了看法。布洛克曼是一名作家经纪人,一个爱挑衅的人,在他的在线沙龙Edge上主持知识分子之间的论战。

“其实每次争的都是同一件事,”布罗克曼在电话里说,他解释说,今年的问题出现在去年夏天的一次社会学会议上,立即引发了一场关于该问题是否适合Edge论坛的辩论。

布罗克曼的投稿者是一帮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他们能聚到一起,基本是出于对想法的热情以及对精彩论战的热爱,其中的许多人是他的客户。(布罗克曼代理着几名《纽约时报》作者,不过本文作者不是。)

其中的一些人是科普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数学家兼未来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语言学家、畅销书作家斯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进化生物学家、无神论者、畅销书作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发明了“心流”概念的心理学家米哈里•奇克森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心流是指一个人完全迷失在自己所做的事务中,奇克森特米哈伊说,科学家们需要放弃一个观念,即他们发现的真理永远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有些真理的确如此,“奇克森特米哈伊说,“可是有一些则取决于众多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如此之多,以至于现实和虚构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

这种看法得到了演员和科普人士艾伦·阿尔达(Alan Alda)的呼应,他批判了那种事物非真即假的概念,那是逻辑学和数学里的基本概念。有些时候是要考虑语境的。

拿死亡来说,这似乎是一种定义非常清晰的状态。阿尔达说,“尸体就是一块肉,生命消失了。可是,如果你退一步看,它实际上处在一种过渡状态,它会慢慢变成肥料——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下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建议放弃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差异,这是自笛卡尔(Descartes)时代以来的一个基础概念,至少在西方是这样。维尔切克说,目前,我们对物质和原子有了更多的了解,物质“可以以一种错综复杂的动态模式翩翩起舞;它能利用环境资源,能自行组合和释放熵。

我们能教它下棋。

不过,别过于激动了。非营利组织教育引擎(Engines for Education)的电脑科学家、心理学家罗杰·尚克(Roger Schank)说,能下棋的电脑无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如何下棋、为什么下棋,也不会下棋下得无聊了想起来去玩一种新的游戏。他说,我们应该废除“人工智能”这个术语,他还说:“本来就没必要创造人造人类。真人已经够多的了。”

曾创办《全球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等刊物的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打算谈谈核能,他认为一个无法证实的观念阻挠了核能的发展,即任何程度的核辐射都是不安全的,无论这个程度有多低。结果,人们要额外花无数的钱,围绕着核电厂建立起“毫无意义的安全防护”,之所以说它毫无意义,是因为我们的细胞含有某些机制,能修复被辐射破坏的DNA,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都会死”。

道金斯教授和西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心理学家莉莎·费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均批判了本质主义的概念,这种概念认为,狗和猫、三角形和树木、空间和时间、情感和思想等事物都有一种使其自成一体的内在本质。道金斯提出,这个概念在数学上是可行的,可是一旦被用到物种上,或是政治上,就成了一场灾难,因为它杜绝了事物出现变化或渐变的可能性。

“即使直接投票结果不相上下,弗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最后要么全体倒向共和党,要么全体倒向民主党人,”他抱怨道。(这个数字现在已经是29。)“可是美国的州不应该被视为大体上是红的或者蓝的:它们是红蓝比各异的混合体。”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宇宙学家马克斯·铁马克(Max Tegmark)提出,即使没有“无限”的概念,我们一样可以过得不错。科技公司应用思维(Applied Minds)的电脑科学家W·丹尼尔·希利斯(W. Daniel Hillis)提出,没有“因果”的概念,我们也能过下去,他说,“因果”只是我们的大脑为了满足说故事的嗜好而弄出的产物。MIT电脑科学家希斯·罗埃德(Seth Lloyd)说,到了放弃宇宙这个概念的时候了。

不错,没有什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不妨拿医疗新时代风靡一时的循证医学为例。宏观认知公司(MacroCognition)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 (Gary Klein)说,由于循证医学的概念会阻挠医生尝试没有被随机控制试验验证过的其他疗法,所以,这个概念可能会阻挠医学的发展。他举了一个例子,许多患者所患的疾病,要多于试验能控制的疾病类型。

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对今年的问题本身提出了质疑。他说,什么概念都不用消失;科学需要坚持自己的传统和理念。他说,“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各个知识领域都广有涉猎,不过其大部分见解都是错的。然而,他发明了动物学,单这一件事就是无价的功劳。你会把他推到一边吗?谁知道呢,说不定哪一天你就需要一个老概念。”

整个讨论的篇幅超出了12万字。你可以浏览其任何一部分,为它发狂、迷惑或激动。如果说这场论战有一个全局性的观点,那就是根本没有蠢问题这么一说。

毕竟,科学界的硬通货不是信仰、甚至不是真理,而是怀疑。难以想象类似的尝试会来自天主教枢机团(College of Cardinals),或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政治局。和民主制度下的社会一样,在科学界,人们可以质疑所有一切。当科学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停止争执之时,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有麻烦了。


翻译:张薇
http://cn.nytimes.com/science/20140117/c17overbye/

Over the Side With Old Scientific Tenets
By DENNIS OVERBYE January 17, 2014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小中大 Here are some concepts you might consider tossing out with the Christmas wrappings as you get started on the new year: human nature, cause and effect,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free will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ose are only a few of the shibboleths, pillars of modern thought or delusions — take your choice — that appear in a new compendium of essays by 166 (and counting) deep thinkers, scientists, writers, blowhards (again, take your choice) as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What scientific idea is ready for retirement?

查看大图  
Elwood H. Smith

相关文章
欢迎进入否定科学的时代
加州允许非公民参加陪审团
社会科学需要一场大变革
“五大交响乐团”是伪概念?
科学家们的声音无人聆听
The discussion is posted at edge.org. Take a look. No matter who you are, you are bound to find something that will drive you crazy.

John Brockman, the literary agent and provocateur who presides over intellectual bar fights at Edge, his online salon, has been posing questions like this one since 1998. The questions have included what you believe but can’t prove, how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everything, and what you’ve changed your mind about.

“It’s really the same thing every time,” Mr. Brockman said over the phone, explaining that this year’s question had arisen at a conference on the social sciences last summer and immediately engendered a debate about whether it was suitable for the Edge forum.

Mr. Brockman’s contributors, many of whom are his clients, are a rambunctious lot who are unified by little more than a passion for ideas and the love of a good fight. (He represents several New York Times writers, although not this one.)

Some are boldface names in the pop-science firmament, like Freeman Dyson, the mathematician and futurist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Steven Pinker, the best-selling linguist from Harvard; Richard Dawkins, the evolutionary biologist and best-selling atheist from Oxford University; and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the psychologist who invented the notion of flow, or being completely lost in what you are doing, and who says scientists need to let go of the idea that the truths they find are good for all time and place.

“Some are indeed true,” Dr. Csikszentmihalyi says, “but others depend on so many initial conditions that they straddle the boundary between reality and fiction.”

That thought was echoed by Alan Alda, the actor and science popularizer who criticizes the idea that things are either true or false, a staple of logic and math. Sometimes context matters.

Take death, which seems a pretty definitive state. “The body is just a lump,” Mr. Alda says. “Life is gone. But if you step back a bit, the body is actually in a transitional phase while it slowly turns into compost — capable of living in another way.”

Frank Wilczek of M.I.T., a Nobel Prize winner in physics, would retir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mind and matter, a bedrock notion, at least in the West, since the time of Descartes. We know a lot more about matter and atoms now, Dr. Wilczek says, and about the brain. Matter, he says, “can dance in intricate, dynamic patterns; it can exploi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to self-organize and export entropy.”

We can teach it to play chess.

But don’t get too excited. Roger Schank, a computer scientist and psychologist for the nonprofit group Engines for Education, says that a chess-playing computer won’t tell us anything about how or why humans play chess nor will it get interested in a new game when it gets bored. We should abolish the ter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e says, adding: “There really is no need to create artificial humans anyway. We have enough real ones already.”

Stewart Brand, founder of the “Whole Earth Catalog,” among many things, wants to talk about nuclear power, which he argues has been hampered by the unprovable notion that no level of radiation, no matter how low, is safe. As a result, billions of extra dollars have been spent to provide “meaningless levels of safety” around nuclear power plants — meaningless because our cells contain mechanisms for repairing radiation damage to DNA and because, moreover, “we all die.”

Professor Dawkins and Lisa Feldman Barrett, a psychologist fro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both attack the concept of essentialism, which holds that things like dogs and cats, triangles and trees, space and time, emotions and thoughts — all have an underlying essence that makes them what they are. This works great in math, Professor Dawkins argues, but is a disaster when applied to species or politics, disallowing the possibility of change or gradation.

“Florida must go either wholly Republican or wholly Democrat — all 25 Electoral College votes — even though the popular vote is a dead heat,” he complains. (The number is now 29.) “But states should not be seen as essentially red or blue: they are mixtures in various proportions.”

Max Tegmark, a cosmologist at M.I.T., claims we could get along just fine without the notion of infinity. The computer scientist W. Daniel Hillis of the technology company Applied Minds claims we can get along without the no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which he says is just an artifact of our brains’ penchant for storytelling. Seth Lloyd, a computer scientist at M.I.T., says it’s time to lose the notion of a universe.

Yes, nothing is sacred. Tak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ll the rage in the new age of health care. Gary Klein, a psychologist for the company MacroCognition, says the idea can impede medical progress by discouraging doctors from trying alternative treatments that have not been blessed b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He points out, for example, that many patients suffer from more conditions than experiments can control for.

Ian McEwan, the novelist, attacks this year’s question itself. Retire nothing, he says; science needs to hang onto its traditions and ideas. “Aristotle ranged over the whole of human knowledge and was wrong about much,” he says. “But his invention of zoology alone was priceless. Would you cast him aside? You never know when you might need an old idea.”

The whole thing runs more than 120,000 words. You can dip into it anywhere and be maddened, confused or stirred. If there is an overall point, it is that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stupid question.

The true currency of science, after all, is not faith or even truth, but doubt. It’s hard to imagine a similar effort coming out of the College of Cardinals or the Politburo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science, as in democracy, everything has to be up for grabs. When the scientists and other intellectuals stop squabbling, then we will know we are in trouble.



26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0:20: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新造最精确原子钟 运行五十亿年无1秒偏差
2014-01-24 01:35:00 来源:
现代金报(宁波) 有565人参与






锶晶格钟
  美国物理学家研制出迄今最精确的原子钟,运行50亿年也不会偏差1秒。

  这个“锶晶格钟”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科罗拉多大学共同创建的美国天体物理联合实验室(JILA)研制而成,精确度比先前纪录保持者—量子逻辑时钟高50%。
  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将数千个锶原子置入一束非常稳定的红色激光中,激光的精确频率诱使锶原子在两个能级间振荡。研究人员发现,锶晶格钟每秒能“走”430万亿个“滴答”。
  英国《每日邮报》22日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他们计划进一步提高原子钟的精确度,“你可以期待我们的钟在今后5至10年内实现更多突破”。
http://world.163.com/14/0124/01/9JAN321L00014Q4P.html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0:2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西班牙实验让情侣戴虚拟现实眼镜互换身份看世界

2014-01-24 04:03:26 来源: 新快报(广州) 有1人参与

核心提示:西班牙巴塞罗那“成为别人实验室”开展一项“性别互换”实验,让实验对象借助虚拟现实眼镜,用伴侣的眼睛看世界。



据新华社电 一些科幻电影中,人物可以随意进入其他人的身体,用他人之眼看世界。西班牙巴塞罗那“成为别人实验室”开展一项“性别互换”实验,让实验对象借助虚拟现实眼镜,用伴侣的眼睛看世界。

让男性和女性互换身份

研究人员让三对伴侣佩戴Oculus Rift虚拟现实眼镜,借助内置摄像头,让其中一人看到的景象呈现在另一人眼前。

英国《每日邮报》22日刊登的一组照片中,一对伴侣各自头戴Oculus Rift眼镜,或是仅着内裤面对面站立,双掌相对,或是背对着坐在地上。眼镜连接着电脑,显示器中呈现出他们看到的画面。

伴侣中一人被称为“使用者”,另一人被称为“表演者”。“性别互换”的奥秘在于,基于“成为别人实验室”开发的“成为别人机器系统”,让实验对象的大脑产生错觉,让“使用者”看到“表演者”佩戴的眼镜录下来的景象,反之亦然。

研究人员说,之所以称为“性别互换”实验,是因为他们致力于让男性和女性互换身份,通过对方的视角看世界。

头戴式虚拟眼镜是神器

实验对象使用的Oculus Rift虚拟现实眼镜是性别互换实验的关键之一。

这是一款头戴式虚拟眼镜,制造方称有110度视角,并带有头部姿态传感器。戴上它,使用者看到的是另一个虚拟世界,并且通过双眼视差,产生很强的立体感。此外,由于眼镜中配有陀螺仪、加速计等惯性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使用者头部的位置,并对应调整显示画面的视角。这样,使用者就仿佛完全融入到了这个虚拟世界当中。

从技术上看,虚拟现实眼镜并非新鲜玩意。但在Oculus Rift问世之前,这类设备往往不是价格昂贵就是性能不足。Oculus Rift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以“亲民”的价格将广角、低延迟的沉浸体验带给大众。

■原理

可让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成为别人机器系统”是具身化体验的实例之一。具身化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有学者提出,具身的概念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结构,是大脑运动感觉系统的一部分或是利用了运动感觉系统。

“成为别人机器系统”就是基于神经科学技术研制而成,研究人员称它为“互动行为装置”。它让实验对象的大脑产生错觉,认为自己处在不同的身体,可用于促成移情作用,即所谓“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性别互换”实验中,随着情侣的同步运动,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双眼真实感受到对方的身体。此外,“使用者”还可以在房间内移动并与室内目标互动,同时通过耳机收听到“表演者”的想法。这会让“使用者”产生大脑中有人在说话的感觉。

研究人员说:“我们感兴趣的是,通过成为‘别人机器系统’这一工具对来自不同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人促成移情作用。”

■七嘴八舌

@ray_weaver:光感受到肉体有毛用,我更想知道我老婆的想法OK!


@Dan:如果科技真有这么发达,七大姑八大姨们应该就知道自己有多讨厌了!

过年木有人逼婚,生活真美好!啊哈哈!

@Astonished:我只有一个疑惑,一定要半裸才能感受到么……

@Gazz1e:我们早就有个设备能在房间里看到自己了,这个设备叫做镜子……

@Budgie:自从看过一张半裸女照片之后,我就对这种东东木有任何兴趣了……事先声明,我是直男!

@Conk:不好意思啊,我对自己的身体还真是没兴趣,反而对她的身体更感兴趣……

http://world.163.com/14/0124/04/9JAVIQ710001121M.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