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纸研究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51#
发表于 2013-3-16 23:21: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谁干掉了传统媒体?走向冬天 2012-08-17 16:35
网络取代传统媒体,越来越多地成为传递信息和表达观点的载体,与之相应的,商家也越来越看重社交网络的精准和有效。传统媒体报刊会面临破产吗?

如今,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或杂志,看看上面有多少广告,就能够断定它的销量如何。《哈泼斯》( Harper's )、《国家》( The Nation )和《新共和》( The New Republic ),这些杂志上的广告少得可怜。然而,“翻阅”(当然是在网上)一份往期的《纽约客》杂志,查阅埃德蒙威尔逊 [1] 关于《死海古卷》的论文,你会感受到过去那个时代的自信:几乎一栏文字就配有 3 页广告。在纸质版杂志上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在网络版杂志上,看到让文本相形见绌的巨幅广告,你会联想到,这真是个华丽的网站,此外无他。
互联网业的一大谜题是:为什么网络版的报纸和杂志不能赚钱?
这些网站的半个主页都登着巨幅广告,像极了过去最为辉煌的出版物。这些网站上的广告也不是过去普通的报纸广告,而更像电视广告——你可能还会感觉更好,因为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买到广告上的商品,而不用再拿起电话拨号。更何况,《纽约时报》网络版的读者是纸质版的 10 倍!人们对于新闻业的未来有着诸多忧虑,于是很容易忽略一个荒谬的现实:《纽约时报》的读者越来越多,广告也越来越多,但它却濒临破产。


传统媒体的窘境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个标准的解释是:过去的广告投放费用过高了。如今,有了精确的受众指标,“灰色女士”(《纽约时报》的戏称)的收入终于变少了,其实她一直以来都只值这么个价。
看起来难以置信是吧:难道一个多世纪以来,永久理性的、最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真的错误估计了平面广告的功效吗?【编注:作者认为,的确是高估了,接着看下面的分析。】
新媒体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广告渠道
有两个数字是不叠加的。互联网的平均使用时间从 2004 年的每周 6 小时,增长至 2009 年的每周 12 小时,但人们看电视、听收音机和阅读杂志的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一部分原因是工作场所的电脑,并没有带来什么生产力的变革,你懂的——有了 YouTube,你现在可以一边看着怀旧 MV,一边拿着薪水。一回到家,你也是新旧媒体两不误:在过去的 10 年中,美国人通过二次抵押,购买了新的平板电视,全家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现在人们可以围着餐桌,同时看电视、查收电子邮件和发短信。
电影《银翼杀手》曾描绘了一个噩梦般的未来世界——目之所及全是广告,大型的公司飞艇将广告都投射到建筑物的外壁上。现在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灵活、更家庭化的现实。如今,广告不但遍布每一个公共表面,还钻进你的家里——不光出现在电视柜上方,还出现在我们的书桌上、大腿上和口袋里。广告渗透进我们在 Gmail 和 Facebook 上的私人通信,并且随着 Kindle、Nook 和 iPad 的发展,它们侵入书籍的日子也不远了。
广告投放总量维持恒定,导致平媒广告投放下降
由于新的广告平台大大增加,无论用户访问《纽约时报》网站的频率有多高,报业的收入永远也别想赶超昔日。随着广告平台不断拓展,单个广告的价值必然相应降低。当然,如果各公司提高广告投放,广告收益还是会上升。但是,在过去的 90 年中,历经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崛起,美国总的广告支出几乎始终保持在 GDP 的 2% - 3% 之间。广告利用的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可塑性,但另一方面,广告投放还要考虑其受众相对固定的、缺乏弹性的可支配收入。
广告业不断扩张,民众中位收入 [3] 停滞,广告投放维持恒定——新闻业正是在这三者的夹缝中求生存。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理论仍然来自于《连线》杂志的首席预测家克里斯褠德森(Chris Anderson)。他在 2004 年预见了全球性的长尾现象——少数的文化商品(例如丹布朗的小说[编注:如《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等])会极其风靡,占据产业总销售额的一半;而剩下一半则来自许许多多不那么知名的商品的零售额。这个理论模型基于亚马逊网站的运营,只要所售商品不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随时间贬值,就会运行良好。
平媒的成品(纸张、书本)本身不值钱
然而,记者和编辑偏偏都愿意给自己的劳动成果定一个低价。音乐、电影和图书产业从一开始就进行着版权斗争,而多数报纸只想着赶紧让库存脱手。几十年来,报业一直沉浸在巨额的广告收益中。对于它们来说,订阅费不过是用来承担印刷与投递费用的。当没有了物质成本时,降低或免除订阅费看起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社交网络时代的完美广告
现在看很明显,报纸和全国性杂志的商业责任同它们的文化影响力一样,关注的都是大众全方位的兴趣。但是对于广告商来说,公众阶层的 “所有人” 就是消费领域的 “没有人”,也就是说,媒体不知道受众是谁,或者他们的购买力如何。把一个记者打发到刚果或者巴基斯坦,无异于花一大笔钱去迎合琢磨不定的人群的喜好。
为什么以前平媒的广告会过高投放?
当没有其他办法可行时,广告商们也就是这么做的:如果梅西百货在搞促销,它会在报纸的头版登广告,上面是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保卫战的报道,下面是最新爆出的国会丑闻,以为这样 “所有人” 随便怎么样都会看到促销的消息;如果福特汽车要推出一款新型卡车,它就会到处找橄榄球比赛去插播广告。如果只向想买衣服的人推销衣服,只向物色卡车的人(而不是球迷)推销福特卡车,对商家和客户而言,不都合理和有效得多么?
此前,广告商只能凭猜测;而现在,利用关键词搜索、社交网络和电子邮件所提供的信息,广告可以更加精准。此外,社交网络、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博客上的 “内容”,都是神奇地自我产生的,也就是说,是由用户创造的免费内容。广告向私人通信领域的延伸,令其他领域成本更高的广告方式大大失去竞争力。 马克思将无产阶级难以维持生计的工资归咎于 “劳动后备军” ,而令《纽约时报》亏损的罪魁祸首,则可以说是 “社交网络后备军”。
新媒体“完美广告”的竞争价值
在过去的想象中,铺天盖地的广告只会让人彻底麻木:越来越多的广告,兜售着越来越多你不需要、甚至不想要的东西。真正完美的广告,也就是即将到来的 “广告乌托邦”,则会是另一番景象:广告会个性化,同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广告不但不会让人麻木,还会刺激感官,甚至还可能起到用处。
今天,我们 “谷歌” 自己,来看看世界对我们的了解程度;明天,我们只需看广告就够了。从谷歌的电子邮件数据挖掘技术中,已经可以看出些苗头:写信告诉一个朋友你的猫死了,结果旁边一栏,很残忍地,就出现了猫砂打折的广告。广告的精准定位在社交生活中的延伸,还体现在 Facebook 的 “好友推荐” 上。一旦我们把所有的好朋友、同事和不太熟的人都加为好友,网站就向我们推荐那些我们认识但又不可能发送好友请求的人,例如另一半的前任、暗恋的对象和公司总裁们。个性化广告会先勾走我们的最低可支配收入,然后又意外地展示我们渴求却又买不起的东西。



完美广告时代,报纸和杂志如何维生?
在布鲁克林,有线电视公司已经在人口统计资料的基础上登出个性化的电视广告,并且要将这个项目推广至全美。同时,我们的手机会定位我们在街道地图上的位置,然后显示附近商店的促销活动——它们甚至可以发来一张优惠券,我们只需给店员看一下,就能享受私人折扣。手机网络运营商因此会知道我们去了哪儿,呆了多长时间,实际使用了哪些优惠券。运营公司可以将这个信息用于自己的广告,也可以出售给其他公司。将所有不同的数据流汇集起来,就是所谓的 “现实挖掘”。埃尔文戈特利布(Irwin Gotlieb)被称作 “广告之王”,他的群邑集团(GroupM)掌握着全球 600 亿美元的广告买单。他向我们揭示了未来广告业的一鳞半爪:
“今天,如果我需要卖出一块高端手表,该卖给谁?我可以找手头富裕的人,也可以找 50 岁以上的人。但将来,我会知道你是一个手表收藏家,因为我有你这方面的数据。怎么得到的?我会了解你的购买行为。很多零售商都有客户忠诚计划,他们会分享这个信息。如果消费者在谷歌或易趣上搜索手表,就会留下数据痕迹。所以,不用假设一个人有钱,他就可能买我的手表。我可以将目标客户缩小至少数的手表收藏家。”
好的一面是,我们再也不用看手表广告了。坏的一面是:拿起一份如今已然 “瘦身” 的《纽约客》——比两年前的同期少 40 页左右——翻翻剩下的广告,没有你能买得起的东西了。但是别生气——这种快要消失的不完美广告其实是一种累进税制。没有那么多人要买劳力士,但是每个人的杂志印刷必须是一样的。因此,少数劳力士买家的附加税降低了订阅价格,令所有人的年订阅费都是 47 美元。要是在完美广告时代,我们就不能一直跟那些富人借光了。
报纸和杂志(包括《纽约时报》)最有可能维持生计的方法,就是在它们的精英读者身上打主意。人们总是谈及《华尔街日报》和《金融时报》的成功,二者都免费刊登最流行的新闻,同时对其他适合印刷版的内容实行收费。网络版报纸的下一步,就是将一些边角料新闻丢给大众,对值得做广告的富有读者全部免费,对其他人则按文章收费。如此一来,我们就会一次性拿出几美元,瞧瞧我们买不起的精装书的书评(而它们会被自动发送到富人的 iPad 中,当然还带着广告),再读读去不起的斯普林斯汀 [4] 演唱会的简讯(演唱会由广告商赞助,门票通过短信发送给少数的 “幸运儿”)。这才是克里斯褠德森的新书《免费》一书的真正含义:对于有购买力的人来说,什么都免费。这种模式可能挽救《纽约时报》——但不是为了那些订阅不起的人。


内容注释:
[1]Edmund Wilson,20 世纪美国著名评论家,曾任《纽约客》评论主笔。
[2]统计学上用 “中位数” 的概念来衡量某地区一般居民的收入水平。
[3]马克思对于由资本积累本身产生和再产生的一大群失业的和半失业的劳动者的称呼。
[4]Springsteen,美国歌手,词曲作者 。他的东大街乐队(The E.Street Band,也叫“E 街乐队”)是美国最著名的摇滚乐队之一。




编译自:What's Killing the New York Times
文章信息:N+1 杂志,2010年5月号
文章图片:nplusonemag.com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果壳

http://www.guokr.com/article/315384/

252#
发表于 2013-3-18 17:23: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以超
主要还是受春节因素影响吧?去年基数较低。 //@周志懿: 奇了怪了!//@杭州鲍林强:

@数说传媒
【报纸的逆袭:1月报纸增幅高居各媒体之首】受春节因素影响,1月各类媒体的广告花费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去年表现最为低迷的报纸,1月同比增幅高达45.7%,高居各媒体增幅之首。此外,电视与电台增幅亦超10%,其中电台增长平稳,基本延续了去年的增长水平。而杂志与户外增幅相对较低,增不到4%



| 轉發(10) | 評論(8)
24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253#
发表于 2013-3-25 22:54: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样小样儿
// @张志安 : 常规报道,以简短信息见长;深度报道,以独家事实见长。各司其职,协同互补。// @李草凡 : “认为长稿更能显示自己的才华”本来就是个错误认识,记者没摆正自己。不过当初以为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利器在于深度报道,现在看来是个错误,忽略了受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传媒梦工场
【美国报纸趋势:文章短小精干受欢迎】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新闻写作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长篇大论不再吃香,短小精悍的文章更有市场。虽然记者认为长稿更能显示自己的才华。不过报业观察家认为,报纸的新闻报导仍然太长,读者时间有限,应以他们的时间优先,700字的文稿最经济。http://t.cn/zTvx8tB



| 轉發(232) | 評論(43)
今天14:4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Qing


254#
发表于 2013-4-9 17:02: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楚人陈奇雄
评论发在报纸上与发在网络上,只是载体不同;另外,深度报道也不是纸媒的专利,纸媒能做的深度报道,新媒体一样可做,而且可采用文图视听综合方式去做。 //@胡义华:

@写字李华良
纸媒最缺乏什么?胆子!最近几家媒体针对劳教所施虐制度,监狱冰毒交易,官员假死进行报道,类似题材以往都是绝对禁区,但一旦报道必然名扬天下,迅速提升纸媒公信力。敢于突破禁区冒被整肃风险报道敏感题材,将是奄奄一息的纸媒的九转还魂丹,不用太多,每年一次重磅报道,必能重整山河名噪江湖。

|
轉發(100)
|
評論(31)

今天12:50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
收藏|
評論

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55#
发表于 2013-4-16 00:01: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老王
温故而知新!

@读报微园
【全国第一回:惠州晚报破产】 作为新闻舆论监督阵地的报纸,领导班子的配备须予以充分重视,人事权要由政府部门握有,版面权只能交给业界精英,宣传部门须加强监管,报纸在经营运作中决不能违纪违规,惠州晚报破产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它给国内其他新闻媒体的经营运作提供了莫大的借鉴和启示。




| 轉發(9) | 評論(2)
7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4)| 收藏| 評論(1)
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256#
发表于 2013-4-16 23:04: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吕新雨12
希望不要变成入户广告贴片新闻纸。//@公梅客: //@芮必峰: //@安徽曹海峰: 对于社区报的赢利能力,报社领导团队充满信心,以2011年9月的一期报纸为例,一共出了18个街道的报纸,累计版面320个,单期广告量达到140多万元,扣去各项成本,盈利在100万元。目前,社区报大多是月刊,而报社的目标是今后都

@中国记者杂志
【社区报:报业下一个利润增长点】《新闻晨报》创办的《社区晨报》是主管部门批准的中国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社区报。截至2012年底已与上海35家街道和单位开展合作,推出了35个个性化版本的社区报。每份社区报单期发行量在2—5万份,总发行量超过100万份,覆盖上海市3000多个小区。http://t.cn/zTf1gU8




| 轉發(70) | 評論(14)
今天16:51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257#
发表于 2013-5-1 09:21: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缅甸首次批准外国日报在境内出版发行

2013-04-30 21:33:17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17891人参与分享到

新华网仰光4月30日电 缅甸政府30日批准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按原版在缅甸印刷出版发行。这是缅甸首次批准外国英文报纸在缅出版。

缅甸宣传部网站报道,缅甸政府当天批准10家私营日报出版,其中包括《国际先驱论坛报》。缅甸新闻界人士认为,缅甸首次允许外国日报按照原版在缅印刷出版发行,表明缅甸媒体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及缅甸对西方的开放态度。

近两年来,缅甸加快媒体改革步伐。今年4月1日起,缅甸允许出版私营日报,至今共有26家私营日报获准出版,其中有24家缅文报纸和两家英文报纸。这26家日报中,已有6家正式出版上市。

(原标题:缅甸首次批准外国日报出版发行)

http://news.163.com/13/0430/21/8TO6QSLO00014JB5.html
258#
发表于 2013-5-2 19:5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U.S. newspapers' average circulation dips 0.7%Roger Yu, USA TODAY9:17 p.m. EDT April 30, 2013



(Photo: Justin Sullivan, Getty Images)

STORY HIGHLIGHTS
  • More readers flock to digital platforms
  • 'Wall Street Journal' has highest circulation, followed by 'New York Times,' USA TODAY
  • AAM says direct paper comparisons are difficult because digital delivery models vary


U.S. newspapers continue to lose readers, but digital subscription growth is muddling the task of counting circulation, says industry circulation tracker Alliance for Audited Media in its latest six-month report.

Average daily circulation slipped 0.7% for the six months ending March 31 vs. the period a year ago for the 593 U.S. newspapers reporting comparable averages for print and digital subscriptions, says AAM. Sunday circulation for the 519 newspapers reporting comparable data was down 1.4%. The report is issued every six months and is widely accepted as the standard for the newspaper industry.

Four of the 10 largest newspapers in average circulation USA TODAY, New York Daily News, New York Post and The Washington Post —reported declines.

The 7.9% decline at USA TODAY — to 1.67 million — allowed it to be overtaken as the second-largest newspaper by TheNew York Times, which reported a 17.6% increase to 1.87 million.

The nation's largest newspap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lso reported a circulation increase — 12.3% to 2.38 million.

AAM's circulation data now include digital subscriptions, as well as other branded products, such as commuter, community, alternative-language and others. Some companies charge for access to content online, while others derive digital subscriptions only through e-readers such as Kindle. Digital editions now account for 19.3% of U.S. daily newspapers' total average circulation vs. 14.2% in the year-ago period, the report says.

AAM noted that the variability in accounting for digital readers renders direct paper-to-paper comparisons unreliable.

"Due to the many ways that newspapers now distribute and market their content — including year-over-year changes at individual papers — AAM cautions against drawing too many direct comparisons of the data in the Snapshot report," it says.

Larry Kramer, publisher of USA TODAY, says the newspaper's policy of free content online rather than subscriptions keeps its circulation average lower in comparison to others, even though its readership across all platforms is growing. "In regard to digital, our business model is different than our competitors. We are an advertising-driven business that continues to offer free content to our customers for broader access."

Citing ComScore data for online traffic, he says, "If you look at numbers that more accurately measure digital audiences, we are ahead of the competition. We have an audience of more than 50 million while NYT is under 48 million and Wall Street Journal is under 25 million."

http://www.usatoday.com/story/money/business/2013/04/30/aam-newspaper-circulation/2125209/


259#
发表于 2013-5-3 18:0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美国报纸发行量小幅下降 华尔街日报仍第一

新浪传媒讯:据美国传媒类杂志《MediaLife》网站报道,美国新闻媒体审计联盟(前美国报纸发行量审核署)每6个月发行的报告称,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美国报纸每日发行量下降幅度不足1%。在3月31日前的6个月里,周末报纸发行量有小幅下降,和前几年每次有新数据发布都显示报纸发行量骤降的情形相比,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观。  自媒体审计联盟采用2012年报纸发行量衡量新标准之后,报纸发行量的下降趋势有所缓和。该标准将包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应用程序、PDF副本、访问受限的网站及电子阅读器版本等在内的数字出版物也纳入发行总量。
  工作日发行量
  平均每日发行量占前五的是《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每日新闻》。
  媒体审计联盟称,在报告期间,参与统计593家报纸的工作日每日发行量下降了0.7%;上个半年期间,这些报纸的工作日每日发行量下降了0.2%。
  在工作日发行总量方面,《纽约时报》超过《今日美国》,以186.5万的成绩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6%。《今日美国》以167.4万的成绩降为第三名,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9%。十大最受欢迎的工作日报纸中,6家报纸的发行量有所增加。
  《华尔街日报》保持了237.7万的工作日发行总量第一的宝座,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3%。
  周末发行量
  周末发行量占前五的是《纽约时报》、《休斯敦纪事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和《芝加哥论坛报》。
  由媒体审计联盟统计的519家报纸周末发行量下降1.4%。在9月份之前的6个月里,周末发行量有小幅增长,增幅为0.6%
  在周末发行量上,《纽约时报》居首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9%至232.2万。《休斯敦纪事报》以104.2万的成绩名列第二,比去年同期下降5.8%;第三名是发行量平平,为954,000的《洛杉矶时报》。
  《华盛顿邮报》的周末发行量上涨了16%,该增长包括被标注的版本——也就是非客户产品;在前两个审计周期内,这个数据未被算作在内。不包括非客户产品的话,《华盛顿邮报》的周末发行量下降了6.7%。
  数字发行量
  每日数字发行量占前五的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纽约邮报》和《丹佛邮报》。
  数字发行量占报纸总发行量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这个半年期间内,数字发行量占美国每日总发行量的百分比,由去年同期的14.2%增长至19.3%。
  在数字发行量方面,《纽约时报》最为突出;目前,其数字读者用户已经超过非数字读者。本阶段,其总发行量达186.5万,而数字发行量就为113.4万。
  《华尔街日报》是第二大数字发行量报纸,数字发行量达898,102。
  其它报纸的数字发行量远远不及《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数字发行量居第三位,达249,900。《纽约邮报》以200,571的数字发行量名列第四位。(斯年)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02/135227006806.shtml


260#
发表于 2013-5-4 16:04: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都市报评论发展现状:多为市民感兴趣话题

邬粉粉  摘  要: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都市报评论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受众喜爱的版面。本文前三部分从都市报评论的崛起、都市报的特点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来分析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四部分,本文对都市报的趋向作了一些探索,旨在为都市报评论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的深入发展,报刊的评论版面和报刊的评论文章数量都在上升,尤其是逐步成熟的都市报评论,它以面向居民,焦点都市生活、市民生活为特色而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都市评论以社会新闻为内容,文字通俗易懂,观点鲜明,并带有浓厚的本土化色彩,是都市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对而言,能够彰显报纸的立场和定位,是新闻宣传工作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都市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都市报评论的崛起
  中国加入WTO之后,报业也被推进了市场的发展潮流,自2002年开始,报纸的言论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报纸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观点市场成为报纸竞争的一个有力平台,报纸言论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党报,机关报是最先开设言论版的,但是就目前发展的影响力来看,都市类报纸的言论版开设的热情最高,甚至有很多报纸将言论版作为向“主流大报”进军的重要标志,言论版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都市报评论在这种浪潮中迅速崛起。
  在都市报类报纸中最早开设了言论版的是由《人民日报》主办的《京华时报》。《京华时报》自创刊起,就开设了《声音》版,该版的开辟为后来各报纸开设言论版奠定了基础。随后《南方都市报》掀起言论版新一轮热潮,这份四开报纸在2003年3月4日扩版之后,就在A2版开辟了《时评》版;4月2日,又在A3版推出《来论》版,在国内最早模仿西方主流大报设立“社论版”和“社论版对页”的模式,之后,“时事评论•社论”和“时事评论•来论”,每天与读者见面。《社论》版每天安排2篇社评,分别标明“社评”和“社评二条”,刊载社内人士撰写的署名评论员文章,或社外人士撰写的书评特约评论员文章;此外还设有“观察家”专栏以及“推荐”专栏等[1]。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这份打入北京市场的4开报纸,该报在面试当天,就分别于A2开设了《社论/来信》版,A3版开设了《评论》版。
  此后的近几年,以“时评”为言论版的都市报如雨后春笋版纷纷面世,“言论版热”成为都市报评论的显著特征,有些报纸甚至以在言论版中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比如《华西都市报》的“时评”版,语言犀利,评论的时新性和观点的独特性在受众心目中逐渐升温。还有一些都市报以“吧”为言论版的名称,取人们在各种“吧”里容易畅所欲言之意,如《武汉晨报》的《说吧》。
  二、都市报的特点
  (一)篇幅短小精悍
  都市报评论为了适应市民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篇幅短小为其主要特点,一般的评论都在四五百字左右,最长的评论也不会超过1500字,若篇幅太长,便会使读者失去兴趣,观点性信息的传达效果的会失色。《华商报》上的评论一般都把字数控制在400字到800字之间,评论也仅限于将观点表达清楚即可。
  (二)都市报的评论选题多为市民感兴趣的话题
  许多市民都将都市报称为“咱自己的报纸”,评论的选题贴近市民生活,贴近市民感兴趣的话题是都市报一直不容忽视的,都市报评论也一直在做市民的“贴心人”,我们可以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省级日报等大报、党的机关报进行对比,一般关于党的建设或者国家某个领导人外出拜访,或者是某个重大会议的报道,在党报中会有一些诸如社论级别的评论,但这类选题在都市报中不怎么常见。由于都市报的受众定位在于广大市民,因此,评论贴近市民生活,表达市民的心声才是都市报最根本的特点。
  (三)语言通俗易懂、评论标题的设置多采用“娱乐”的手法
  语言平实是都市报评论的习惯,都市报不会用类似于“阳春白雪”的文邹邹的语言来表达观点,贴近性使都市报不得不与读者的生活语言相贴近,使读者感觉亲、感觉熟。
  在评论标题的设置上,还经常采用“娱乐”性手法。尤其在地方都市报经常使用地方方言。如《华商报》的评论,刻意在标题上就用吸引读者的语言,我们可以从2011年10月9日这一期报纸的A4版中的评论标题中不乏看出其娱乐性的词汇。还有2011年9月27日这一期的评论《“杰娜”婚了,政府“昏”了?》、《家属放弃治疗反思社保“肌无力”》[2]中的“杰娜”、“婚”与“昏”的对称、“肌无力”等词汇,这些只是网络上流行的,或者是平时口头上经常使用的词汇,放在报纸上,尤其是评论标题上,既具有风趣,又不落入俗套。这些标题的使用,在吸引读者眼球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读者往往从标题中就能读出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说读者对这些评论中比较抢眼的字眼感兴趣就是都市报内容最大的卖点。
  三、都市报评论存在的缺点
  都市报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许多缺陷,例如都市报评论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版面比例较小。西北地区有名的厚报《华商报》,《华商报》评论版最大的缺点就是,评论文章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全面,版面比例相对较小。因为一份商业性报纸,除了报道比较抢眼的社会新闻之外,能够代表自己鲜明立场的还是评论版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华商报的评论版最多只占一个版面,有时就只占半个版面,相对华商报浩大的广告版面来说,少之甚少。除此之外,华商报评论版也刊登广告,这是不足的地方,本来评论版所占版面就小,再加上广告,评论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似乎正版广告更抢眼,评论只是作为衬托,这是不可取的。此外,都市报评论对重大政治事件、经济事件很少过问,但对体育、娱乐、社会等事件渲染较多。当然这是与都市报的受众定位有关,但是若都市报能够是当地参与重大事件的评论,对都市报提升自身素养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
  面对一些公民无法透视的问题,公民如何表达自己的心声?媒介或许是一个比较公正、比较容易接近的平台,都市报被许多市民称之为“咱自己的报纸”,传达公民心声,表达公民诉求是都市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虽然都市报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是公民表达自己的诉求上还是时常无路可走。都市报的竞争正在以违反正统道德规范的方式如火如荼地进行,2011年10月22日,深圳市宝安区联防队员杨喜利入室强奸事件发生后,网上发布了一张关于南方各大媒体对受害着王娟采访的照片,那是一个令人发指的镜头,多家媒体的记者拿着采访话筒,对着床榻上用被子蒙着脸的王娟。媒体是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但是这个平台有时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都市报而言,评论是最能表达公民诉求的地方,公民的疑惑通过与媒体的互动,让更多的人理解,因为“公民互动中的猜疑和不信任,通过积极有效的对话,终于化解在共同的民主诉求之中。”2010年12月25日,浙江乐清前村主任钱云会被工程车碾死。钱云会死前曾多次举报当地一些工程违法征地,有报道称其死亡事件村多个疑点。12月27日下午,乐清市就此事召开新闻发布会。称事件为“交通肇事案件”。针对这一事件,各大媒体在评论版上发表了观点,其中《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燕赵都市报》这三家都市报从12月29日到30日,连续发了六篇评论,对此事进行围观、追问到最后反思。12月28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评论《乐清命案围观不会停歇调查必须继续》表达了追问此事的坚定立场,而当日,《齐鲁晚报》发表《乐清命案的官方结论更需要证据》,其立场并不与《南方都市报》一致。12月29日,《南方都市报》继续对此事发表评论《期待调查求得村主任惨死真相》,同日《华西都市报》发表《用翔实的证据擦拭掉乐清案疑点》,12月30日《华西都市报》发表评论《“钱云会案”的真相如何大白》,他们的观点都站在了公民的正义一边,立场都比较坚定,旨在为公民讨回公道,表达公民的诉求。
  五、都市报评论的发展趋向探索
  (一)表达公民诉求,都市报将会站好第一岗
  如今,微博、博客、甚至微信的崛起对公民争取话语权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民完全可以通过新兴媒介表达自己的心声。但这种声音往往会因为没有正确的舆论向导而导致观点分散,公众在微博上的声音杂七杂八,无法形成公共意识,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在这类媒体上无法呈现,而报纸则不同,报纸以自己“客观”、“公正”、“准确”的定位,已经树立起了在人们心中的“权威”,报纸对于事件的报道或者评论,往往会以专业的水准进行,而不会出现类似于谣言或者传言,对事件发表观点也不会“捕风捉影”。相对而言,都市报评论是公众最可靠的“传声筒”,都市报评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重视公民的心声,公民也可以更加放心地表达自己的诉求。都市报会在未来为公民表达诉求站好第一岗。
  (二)评论将会成为报纸核心竞争力的
  《华西都市报》老总席文举曾在一些场合发表过“要加大评论建设和力度”的讲话。在美国,评论是传统,报纸千差万别,唯独社论版和其对开评论版固定不变。都市报对评论会更加重视,这种“重视”将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都市报会增加评论数量,篇幅也会增加,评论的手法将呈现多样化,评论质量也会提升,甚至会增加读者来信的数量。第二,都市报立言的力量会加大,第三,专业评论员的队伍加大、报社评论部建设更加健全[3]。
  (三)都市报评论会彰显地域特征,做好市民的贴心“小棉袄”
  媒介正由大众传播时代走向窄播时代,细分市场已成为流行趋势,一些全国性大报正在努力创办各种专业性小报和地方版,以使报纸更具有针对性,都市报也不例外,都市报会更加注重抓住地域特征,强针对性这一优势,将市民生活融入报纸,使报纸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彰显是非曲直,人伦道德。争取与都市报新闻同步,做到“报评双飞”。传达市民最本真的声音,是评论需要注重的,因此都市报评论更会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努力做好市民的贴心“小棉袄”。
  参考文献:
  [1]    涂光晋。时代之“声”[M]。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评论专栏。华商报,2011年9月至10月。
  [3]    甘逊。都市报评论的特点、不足及发展趋势[J]。报刊观察,2003(3)。
                             http://news.sina.com.cn/m/2013-05-03/111227015805.s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