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舆情预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9-26 21:1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海明8888
一声叹息。//@北京益仁平中心: 【袁贵仁:抓好中国梦进教材进课堂的工作】“教育”部长要求高校做好三进、三爱、三节、三管工作,川大设网络红客正符合上峰精神呢。http://t.cn/z8HIRpi 钱学森不是问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一流人才吗,袁部长给出了这一答案——中国没有大学,也不需要大学。

@南都深度
【高校舆情监控之忧】最近有媒体爆出在部分高校中,专门组织有一批学生监控网络舆情、抵制错误舆论、维护学校形象。对此,有专家和家长表示担忧,并向教育部和四川大学等发出呼吁信。他们认为,“教育应教会公民独立思考,而不是划定范围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点击长微博查看全文)




(58)| 轉發(1023) | 評論(239)
9月16日16 : 55來自新浪微博



收藏於3分鐘前
保存 取消
+加標籤


置頂| | 轉發(6)| 取消收藏| 評論(1)
9月17日18 : 10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259#
 楼主| 发表于 2013-9-23 09:43: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纪委被曝有专门机构收集官网外网络反腐爆料

2013-09-23 02:27:21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有1011人参与

新京报讯 网络反腐“爆料”等贪腐线索,如何纳入中纪委视野?昨日,中纪委官网首次公布了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网络反腐“爆料”等贪腐线索一般经过“前期工作”、“受理登记”、“分类办理”、“回复反馈”等四道办理程序。

网络举报专门机构下载

首道程序“前期工作”和第二道程序“受理登记”,相当于线索收集,主要处理信件举报和官网的网络举报。

信件举报由专门机构负责,对信件进行分拣、分送、拆封、装订、盖章。

本月初新开通的中纪委监察部官网,设置了“我要举报”专栏,专门对接网络举报。所有点击“我要举报”板块的举报人,其举报的线索也由“前期工作”的主责部门负责处理,也就是由专门机构下载网络举报的具体内容,并导入处理系统。

官网网络举报线索和信件举报线索进入处理系统后,就进入“受理登记”环节,仍由专门机构阅读来信和网络举报。十八大以来,网络反腐势头高涨,雷政富、杨达才等官员落马,均起于网络举报。

据了解,没有通过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反映的网络反腐“爆料”,中纪委也有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所有收集到的网络反腐“爆料”,均纳入“前期工作”和“受理登记”中,也由专门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归类。

此外,电话举报和“上门”举报(即中纪委所称的‘来访’)直接由第二道程序负责,即另有机构受理来访接谈、来电接听和记录。

大案要案直接督办

信访举报线索经过前两道程序后,进入“分类办理”。“分类办理”主要根据线索性质,也就是线索的“管辖权”,该由哪一级别的纪检部门负责,分为两大类。

一类属于中纪委管辖范围的信访举报,如国家部委领导的贪腐案件,直接移送中纪委有关部门办理。刘铁男案即属于该种情况,接到离退休老干部的举报后,中纪委相关处室直接介入。

一类属于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管辖的信访举报,中纪委转交到下级纪检监察机关。转交后为保证下级机关秉公办理,中纪委会发函交办,并责成其报告调查处理结果。大要案或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中纪委还会直接督办,直接督办的具体形式包括实地督办、电话督办、发函督办、汇报督办等。

走完上述三道程序后,中纪委处理信访举报还有最后一道程序“回复反馈”,向举报人反馈处理结果。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说,通过中纪委监察部官网举报的举报人,都有一个唯一的查询码,通过这个查询码,就可以获知举报线索的进展。

观点


中纪委揭开“神秘面纱”

中纪委常委、秘书长崔少鹏说,继开通官网后,中纪委还将开通微博、微信。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博士研究生导师马怀德说,对普通群众而言,此前的纪检监察机关很神秘。

但本月起,神秘面纱逐步揭开,中纪委走上前台,开通新官网,并在官网上首晒组织架构图、信访举报的基本流程等,其目的都是“开门反腐”,顺应信息时代公众的新需求。

通过“高调”的网络互动,构建新的舆论监督体系,引导舆论主动权,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监督。

http://news.163.com/13/0923/02/99E36BJR00014AED.html
258#
发表于 2013-9-18 19:15: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蒋昕捷
恒天然事件时就这样,国内企业危机公关不入流

@记者怅琴
宗庆后13日被砍,18日凌晨媒体披露此事引发关注。之后娃哈哈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是五花八门,一会儿说“纯属谣言”,一会儿称“网上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一会儿又称“没那么夸张”。从事件发生到舆情爆发有近6天时间,公司该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应对舆情的方案,但可惜呈现出来的结果却如此不堪。



| 轉發(3) | 評論(1)
48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  檢舉


257#
发表于 2013-9-8 11:1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大家
首页登录


张志安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全媒体研究院秘书长,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新闻从业者、新媒体与社会等。


《大家》官方微信微信扫描二维码,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替领导看家,还是为民意点灯?—— 对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思考张志安 55分钟前

9月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在舆情行业正式推出了“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今后这门新兴职业的从业人员将凭官方证书“持证上岗”。对此,笔者希望探讨三个问题:


一、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一个职业么?
一个“行业”(occupation) 能否称为“职业”(profession) ,通常有三个标准:是否必须接受相关教育、具备职业知识,是否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认证、持证上岗,是否具有职业自主性和价值共识。
依此标准看:网络舆情分析师在职业知识上的确需要培训和学习,要初步掌握定性和定量、软件和人工、分析师和专业会商结合的知识和技能,具备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的跨学科视野和思维。这次,人社部和人民网推出“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证书,又在认证层面提高了这个岗位的职业门槛。



(图注:网络舆情师,是替领导看家,还是替民意点灯?东方IC供图。)
不过,从职业自主性、价值共识、职业伦理角度来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行业还面临诸多困惑和问题:大部分网络舆情分析师,都在政府宣传部门任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替领导服务,按照领导的“命题作文”来工作,他们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否拥有自主表达的空间?网络分析师的主要职责是“替领导看网”,但实质上舆情监测和分析的本质追求应该是“替民意点灯”,即把真正的民意告诉政府、告诉领导,以此推动政府改革和社会管理,当两者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他们如何选择?一个职业,要建立真正的价值共识,需要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伦理和价值系统,这点对网络舆情分析师来说尤其困难。

二、网络舆情分析师应该学什么?
从工作要求看,网络舆情分析师要学习三项基本技能:(1)舆情的分析和研判。通过概括剖析、抽样统计等方式收集和挖掘舆情,总结其特点,研判其趋势;(2)舆情报告的写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人工分析写出简明扼要的报告;(3)舆情应对的建议。能针对具体议题、复杂情境和政治生态,提出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应对机制和对策。
表面上看,网络舆情分析师需要懂得数据分析,掌握网络舆情抽样、统计、分析工具和模型。实际上,比这些分析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懂得中国语境中网络舆情的复杂性,懂得转型社会中网络舆情的公共性,懂得舆情研究和分析对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对公众情绪要有敏锐的体悟,对网络文化要有贴近的观察,对刻板印象要有深度的理解,对社会心理要有深度的把握,对网络舆情要有理性的认知。
笔者以为,理解复杂中国才能研判复杂舆情,理解体制特征才能认识舆情功能。因此,网络舆情分析师不仅要知舆情分析之“术”,更要懂得舆情功能之“道”。

三、网络舆情分析这个职业的认证和兴起,意味着什么?
首先,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职业认证和兴起,意味着国家和政府已经把网络舆情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个职业在政府部门和岗位设置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从业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其次,参与职业认证的人民网将拥有非常庞大、利润可观的培训市场。据媒体报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最新一期舆情分析师培训将在10月14日至10月18日举行,大学毕业生、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媒体从业者以及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培训共计36课时,包括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等8门课程,培训费和学杂费共计7800元。参加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将统一颁发职业培训证书。不久的将来,新华网舆情监测室等重点新闻网站和各省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或许都将推出类似培训课程。
最后,网络舆情分析师行业从业规模的扩大和人才需求的增加,可能会推动新闻院校设立相关专业或方向。不少高校已经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今后这个专业之下可能会专设网络舆情分析师方向,而且,可能会在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学院之间进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

说实话,在笔者看来,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职业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做的好,会推动政府跟公众的沟通、对话,以网络舆情促进社会进步;做得差,也可能会强化政府对舆情的控制,单纯变成维稳的工具。

http://dajia.qq.com/blog/266311122818745?pgv_ref=tqq.dajia.msg




256#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09:1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题:延安涉打商户女城管:看到报道多少次都不想活了[查看原文]

一撮鸡巴毛 [网易广西南宁市网友]: 2013-06-08 05:01:29 发表
城管之歌: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开着公车,常出来转转。带上罚单,带上证件,揣着棍棒,马路上看看。上午没收了一车红薯,中午混来一桌好饭。收来罚款给领导数数,扣押的皮鞋让领导看看。常出来转转,出来转转,哪怕是掀个摊子砸个碗,政府不图咱为城市做多大贡献啊,一辈子不容易就欺负个小商小贩。
顶[4478]回复收藏复制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QMA20U0001122A.html
25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6:58: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老兵
【名人发微博】鲁迅:我发了两条微博,一条是转发,另一条还是转发。徐志摩:轻轻的我转了,正如我轻轻地发,轻轻地点一点鼠标,不放过一条微博。爱迪生:明星的微博=99%的口水+1%的诽闻。泰戈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转了你的微博,你却不知道。拿破仑:不想转微博的粉丝不是好粉丝

@记者联合调查
【中国当前四害】民间有四害:吸毒,赌博、传销、富二代;政坛有四害:会所,二奶,朋党,有裙带;食品有四害:地沟油,皮革奶,毒大米,农药菜; 学术有四害:作假多,署名滥,抄袭猛,剽窃快。地球有四害:狂风,暴雨,地震,海啸; 社会有四害:贪官,污吏,奸商,砖家。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1)|
轉發(5)
|
評論(3)

8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54#
发表于 2013-5-29 17:42: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海明 于 2013-5-29 17:45 编辑

【案例】

舆情观察镉大米:沉默是最大的负面舆情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 纪新宇
2013年05月29日11:22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url=]分享[/url]推荐



      字号

5月16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其中一项结果为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镉超标。
官方公布了问题产品,却不公布具体的产品品牌,尤其是涉及到当地百姓几乎天天吃的大米。消息在5月17日被广州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遭到强烈质疑。
在媒体的多次追访下,“黑名单”浮出水面。媒体随即将关注焦点转移到问题大米的原产地湖南,于是,严重的土壤污染终于被曝光。一时间,“本市未发现问题大米”、“本市抽检大米未发现问题”成了广东、湖南两省之外的地方媒体常见的新闻报道。
随着事态的升级,问题的焦点从大米“黑名单”逐渐转移到了大米产地环境污染上,在媒体和网民的追问下,粤湘两地的监管机构终于“开大音量”,下决心排查、整治问题大米及相关问题。
十余天时间里,国人在忐忑中吃着米饭的同时,目睹了一场“信息公开”与“被信息公开”的较量。
新闻报道走势

5月17日,镉超标大米事件被广州媒体报道后,由于信息公开不及时,引发全媒体及网民的广泛质疑,报道量逐日走高。随后两天,广州食药监局两次公布相关信息,但依然未能全面回应质疑。在这三天里,参与报道的媒体以广东本地媒体为主,其他各省的主流媒体跟进报道。
5月21日开始,事件焦点从广东转移到了问题大米的产地湖南,媒体对于土壤污染问题得不到官方回应一事非常不满。新华社记者指出,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就有关情况核实了近三个月,仍旧没有给出答复。这篇报道在随后两天中频繁转载。
5月27日,湖南方面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首次做出回应。报道量再次走高,达到了十几天以来的第二次峰值。
5月28日,媒体开始关注内地大米因镉超标风波影响而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和渠道变化,这可能将成为自销售地检查、产地治理之后的第三个媒体关注焦点。
此外,端午节将至,粽子开始进入主流销售市场,其原料糯米的产地及镉含量已经引起媒体及民众关注,也将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媒体的重要报道方向。
官方“挤牙膏” 媒体步步追访
5月17日,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饮食品抽验结果,其中一项结果为44.4%的大米及米制品抽检产品发现镉超标。市食药监局表示,共抽检18个批次,有8个不合格批次,但不便透露被检出镉超标大米的品牌。
媒体集体质疑官方隐藏问题产品。当晚,广州市食药监局做出第一次回应,公布了涉事4家餐饮单位和处置措施,但仍没有公布镉超标大米的品牌和厂家,理由是抽样量较少、抽样范围较窄,只代表局部、个别的餐饮单位米和米制品抽检情况,不代表广州市整体情况。
5月18日晚10点27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接到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办公室通报。公布了镉超标的8批次米及米制品生产厂家及品牌标识。
广州食药监局表示,已对问题大米及米制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使用。
在官方的两次回应后,媒体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在事件爆发的第四天,媒体报道密度达到了峰值,一天内共有1030篇与镉超标大米相关的新闻。
《经济参考报》刊发了题为《广州未公布镉超标大米流向 被指充当保护伞》一文,矛头直指政府监管机构,文中质疑,关系老百姓食品安全的信息本该让全社会知悉并加以利用,但如今却成了有关政府部门“不能说的秘密”。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为何“躲猫猫”?
文章将广州食药监局5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公布的信息比喻为“挤牙膏”。报道称,“在又经历了一天的舆论拷问之后,18日晚,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生产厂家及品牌情况。但是对于产品流向及查获数量则仍未公开。”
该报记者致电广州食药监局要求采访时,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这样回应:“我们局的消息以网上的为准好吗?其他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会继续密切关注这个事情,有新的情况我们会公布的。”
有关专家指出,这种隐瞒信息的行为涉嫌违法。
土壤污染 媒体聚焦湖南
5月21日,《南方日报》报道称,被曝光的问题大米全部产自湖南。大米产地所在的湖南两县回应称,涉事企业已经在接受调查。而湖南环保厅则称,“倾向于认为肥料带入”。
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21日深夜通报,该省正迅速部署全省各地开展大米专项检查行动,省质监局、工商局和省粮食局分别对相关企业、市场、粮库进行了抽检,并公开了省质监局抽检出的11批次镉超标大米名单,省工商局抽检出的20批次镉超标大米名单。
5月23日,据中新网报道,广东省食安办公开了31批次镉超标大米名单。专家表示,土壤镉污染是造成农产品镉超标的主要原因。采矿、冶炼、农业投入品滥用都可能造成土壤镉污染。
由此,事件的焦点完全从问题大米转移到环境污染上,湖南取代了广东,成为镉超标大米事件的主角。
湖南食安委遭央媒质疑
23日晚,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继续公布调查结果,在2013年的抽检中,发现了120批次镉超标大米,其中由湖南厂家生产的多达68批次,涉事厂家来自湖南14个市州中的8个。
相比《参考消息》的报道,新华网的措辞更为激烈,报道梳理了今年2月以来镉超标大米的信息,称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面对记者追问,就有关情况核实了近三个月仍旧没有明确答复。文中这样写道:“受损的农民、停工的米厂、忧心的公众,仍在浓重的‘镉霾’中茫然等待。”
5月25日,新华网对于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质疑报道受到被网络媒体转载160余篇次。
同日,来自《燕赵都市报》的消息称,2010年,中科院曾警示湖南大米镉超标问题,但并没有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5月26日,《光明日报》的报道将角度切换到“如何解决农田污染”的话题上。报道指出:既然产地官方通报的信息显示,生产环节无污染、原稻来源也没有问题,那么污染大米的镉又源自哪里?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要寻找稻米镉超标的原因,需对当地大气、水和土壤都进行检测。同时,治理污染的相关法规和技术都亟待完善,
5月27日,在遭到新华网质疑“三个月仍未明确回复”后,湖南省食品安全办于5月26日正式回应媒体,称该省对近期曝光的生产企业、加工单位进行了专门检查,已经对库存粮食加强了监测,切实把住了粮食流向市场的“出口关”。
媒体细数“镉事件”三宗罪
[在镉超标大米事件的发酵过程中,全国媒体在密切追踪报道的同时,亦在评论文章中对广东、湖南两地的监管机构频繁提出质疑、批评,并探讨事件的根本解决方案。媒体紧盯事件的三个根本问题:信息不畅、土壤污染、监管不力。
《东方早报》认为,及时、全面公布有毒有害食品信息,必须成为一条不容逾越的执法底线。
《羊城晚报》的评论文章指出,建立和落实规范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及职能部门失职渎职的问责机制已不可或缺。
《新京报》亦在探讨信息公开背后的问题,文章称,面对舆论,相关部门和专家不能总想着让老百姓别吃一个地方产的米,而应该及时调查、公布镉大米的成因和销售流向。
在“黑名单”完全公布后,媒体的评论指向了大米产地的土壤污染问题。
《广州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镉大米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大程度上则是环境污染问题。大米的镉含量等安全标准应当列入必须进行的安全检测。
《京华时报》也认为,须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地方的政绩考核体系,彻底摒弃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
媒体直指地方监管缺失。
《南方日报》直接指出,地方经济利益早已绑架了地方监管,应从利益链条的重构上做文章,一方面是农业加快转型,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道路;另一方面是强化经营者品质责任,减少流通市场主体,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
在谈及镉米事件时,财新网对于广东省在事发后的检查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事件发生后,广东省对大米及米制品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全省大抽检,157批次镉超标大米的产地、品牌被公布。财新网的评论文章认为,全国各省都应当向广东学习。公开透明地全省大抽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但广东省并没有回避。抽检是一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因为政府有义务让民众知道,自己食用的大米中镉含量到底有没有超标。
财新网认为,广东省官方大抽检更积极的意义在于,中国官方第一次以近乎公开普查的形式,证明确有大量镉超标大米进入市场流通。对公众而言,这等于证实了“镉米”就在身边。
舆情点评:中央高压政策 媒体步步紧逼 地方监管迟缓
进入2013年以来,涉及农副产品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5月以来,中央多次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发布指示精神,开展专项行动。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肉及肉制品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加强肉及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保健食品“四非”专项行动,直言要让那些为了谋财不惜害命的人倾家荡产、人头落地。
在中央针对食品安全问题连施高压的大环境下,广州依然爆发了镉大米超标事件,并引发了粤湘两地及湘米输出地的一系列连锁反映。媒体在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步步紧逼,从地方媒体到中央媒体,全力挖掘事件真相和深层原因,为整治镉超标大米施加舆论压力。
镉米事件从源发到善后,在粤湘两地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处置阶段。
从广东方面看,省会监管部门在初期应对上的不及时对于全案的事态扩大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在舆论场的强大压力下,几天后开始了全面响应,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强度、范围极大的整治措施扭转了局面。
而在湖南方面,其实早在广州事发之前已经在镉超标的问题上有了苗头,但迟迟没有给出正面回复,从央媒的数次追访中可以看出,在应对的态度上并不积极,直到事件的后期才做出回应。
有媒体这样描述湖南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应对镉米事件时的态度:大米镉超标事件发生之后,相关部门仍没有检测计划。湖南省食安办和湖南省质监局互“踢皮球”,均认为应由对方披露此次大米镉超标的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的一篇与食品安全监管有关的报道中,一位不具名受访湖南省内官员的话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近年来,大米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在全国多地皆有存在,湖南所产大米重金属超标的情况也早已存在,比较普遍,根本不用再进行检测。但湖南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过于炒作湖南大米镉超标之事,对于湖南的农业经济影响是很大的。
而部分监管机构的反应迟钝,缺乏有效沟通,未能使舆情在发酵期被控制和引导,导致事态逐步升级。事件仍未结束,关于治理土壤污染和调控内地大米市场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舆情热度将持续。





http://yuqing.people.com.cn/n/2013/0529/c210117-21658671.html
253#
发表于 2013-5-17 19:04: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兰州晨报记者编辑5毛钱的诉求

2013-05-17 14:42 来源:网易真话 跟贴(169条)

  5月16日18时许,一条内容为“罢工,最新准确消息,@兰州晨报采编一百多人罢工了!甘肃新闻媒体第一次!不知道罢工将要持续多久!”的博文在微博上迅速发酵,借助媒体人士及大V们的转发,该消息迅速被扩散。“电话都被快被问‘罢工’的打爆了。”一兰州晨报记者说。

  知情人士透露,所谓“罢工”实则是兰州晨报采编人员就薪资问题和领导层进行谈判。事件的源头要从兰州晨报社5月13日的一份内部红头文件说起,该文件主要内容是就兰州晨报新闻中心下属的9个采编部门稿分进行调整,由原先每分2元提高到2.5元。

  该文件刚一出台,即被晨报出版中心编辑获悉,因为未能获得和记者相同的提薪待遇,编辑们于5月15日夜班时找值班领导申诉并提出同工同酬的诉求。

  16日早上,该红头文件在下发后迅速被收回,但亦被新闻中心记者拿到,而同时大家也收到了暂停执行该文件的通知。为此,新闻中心记者大为不满,并剑指编委会“扯淡”。为争取这微薄的提薪,大家意见一致,决定找领导就薪资问题进行谈判。

  作为记者,大家唯一能和领导谈判的筹码只有稿件,经大家商议,在薪资谈判没有得到圆满答复的情况下,当日稿件均不提交,采取这看似不合理实则没有办法的办法向领导施压。

  当晚18时许,社领导未能就记者提及的大多数诉求给出解决办法,新闻中心记者不满,大多未提交稿件并离开报社。此时,网上当即传出兰州晨报采编100余人“罢工”的消息。

  19时刚过,@兰州记者群微博称兰州晨报采编和领导达成初步意向,但就“罢工”是否继续及记者提出问题解决与否未能给予明确说明。但这条博文在发出不到10分钟后即被删除。

  而就大家关心的17日兰州晨报是否开天窗、是否出版?在17日4时许有了明确答案,笔者登陆兰州晨报电子版后发现,17日兰州晨报虽正常出版,但相较同城其他都市报,该报版数缩减,广告占版数多于往日,16日当日的新闻几无可寻。而此时,网上关于兰州晨报采编“罢工”的的声音亦逐渐减淡。

  17日,资深媒体人@记者刘虎在微博称“【@兰州晨报记者罢工】因薪资太低,难以维持生计,甘肃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兰州晨报采编一百多人昨日开始罢工。一参与罢工记者称,全报记者每月平均能挣700稿分,每分2元钱。报社曾承诺每分涨到2.5元未践诺。大部分记者昨天未交稿,今天的出报靠此前存稿勉强填充版面。罢工代表现已把诉求交到报社。”

  而此微博也折射出了兰州晨报新闻中心记者“罢工”的最深层原因——薪资太低,多年以前的薪酬管理办法不能与时俱进。

  据知情人士介绍,刘虎微博中所述均为实情,兰州晨报新闻中心记者月薪超过3000+的记者寥寥无几,多数为1500-2000元,而相比5年前,能拿这个3000+的记者远超现在的比例。

  就笔者所知,一十年前入职的记者当年每月可拿到1800余元,当年牛肉面一碗是1.7元;而现在,他每个月下来也就2000余元,但此时,牛肉面以步入6元时代。由此可见,稿分每分涨0.5元,意味着兰州晨报采编中心记者在完成任务量的基础上,每月多拿100-1000元不等。

  据了解,晨报新闻采编中心的记者2012年的月平均工资为2500元,这一收入水平在甘肃省在职职工平均工资的排名中靠后,而在报社内部的横向比较中也排名末尾。2006年,兰州主城区房价在3000元左右,而目前房价在8000-10000元之间,而靠工资生活的记者收入基本是入不敷出。

  相信看到这些数字的读者会惊讶不已,记者怎么可能每个月收入那么低?试想,若不是因为生存出了问题,作为甘肃都市报第一大报的兰州晨报新闻中心记者怎会采取“罢工”这种极不理性的方式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权益?

  兰州晨报新闻中心记者“罢工”也引起了同城其他媒体记者的声援,也有不少其他纸媒从业者在微博上大倒苦水,更有甚者称“记者早已沦落到不如民工的地步了。”当然,也不乏挖苦讽刺的言语出现。

  5毛钱的诉求背后,反映出作为甘肃都市报第一的兰州晨报内部出现的管理问题。令人欣慰的是,据笔者了解,经兰州晨报社编委会紧急商讨,涨薪0.5元的决定立即执行,并将记者就薪资提出的问题尽快研讨解决。

  17日13时19分,@兰州记者群发布微博称“最新消息,@兰州晨报编辑记者向报社提出的薪资问题,经过和他们报社协商,报社经过研究决定,关于底薪、稿分,女记者的产假工资,法定节假日工资等待遇问题满足员工的所有要求!”

  笔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薪资具体调整如下:1.从下周一开始,稿费按照2.5元执行。2.法定节假日和周末值班时的突发稿件,经新闻中心确认后,稿分一律乘以2。3.没有完成当月稿分任务的同事,工资按照兰州市城关区最低标准发放。4.女职工产假期间每月工资按照1500元发放。

http://3g.163.com/ntes/special/0 ... id=8V3808V100963VRO
252#
发表于 2013-5-2 11:18: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舆情解读:红十字会,请倾听公共治理转型的敲门声

祝华新
    在芦山地震引发的红十字会又一轮舆论危机中,近日另一种声音抬头。截至4月27日,全国有115家基金会参与地震救灾募捐,其中红十字会系统收到的社会捐赠款物,占比达53%以上。这些捐赠也并非像网友猜测的,大多来自央企或事业单位的行政性安排。在红会总会收到的2万多笔款物中,单位捐赠仅479笔,而手机捐款达7万人次。因此,有媒体称“网络舆情并不完全等同现实民意”。
    的确,网民只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部分。要准确把握国情、妥善制定决策,还得兼顾那些在网上无声的中国人的诉求和感受。但是,如果因此而无视网上对红会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质疑,也是另一种以偏概全。随着无线上网人群的增加,比如不少农民工买不起电脑却有手机,网民的社会学特征与全国人口结构趋同,网民已成为社会最敏感、最犀利的表达者,网络舆情越来越具有社情民意风向标的作用。
    网民的顽固性记忆,在于两年前郭美美微博炫富的疮疤并未真正痊愈。虽然红会联合北京警方、监察部等单位的调查,结论为不少网友所认可: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没有任何关系,其炫耀的财富与红十字会、公众捐款及项目资金没有任何关系。但对于官方调查报告所揭示的这部分事实:“商业系统红十字会部分负责人利用其双重身份,在项目运作中存在关联交易”;总会“在红十字品牌的使用和保护方面,管理不严,措施不力”方面,未见严厉问责,只是撤销商红会了事。而郭美美背后的朋友在这场“关联交易”及红十字品牌“管理不严”中,是否真的没有受益或者还没来得及受益,也留下了疑窦。
    红会的舆论困境,还与政府公信力不振有关。近年来,在一些涉及利益分配的公共决策中,存在官商勾兑、与民争利现象;在一些突发事件中,有些政府部门总有隐瞒真相的冲动。所以当政府开诚布公、奋发有为时,老百姓依然将信将疑。网友调侃:“有些人把政府当男朋友:1)你怎么都不管我?2)要你管我?!3)你给我个解释!4)你不要解释,我不听我不听你说的都是骗人的!5)看看人家男朋友!”
    因此,能不能说,红十字的尴尬,是全社会遭遇体制转型的一个缩影?红会之痛,是政府公信力之痛,是官民关系之痛。虽然红会工作人员可能从体制内得到的福利最少,属于体制内的“弱势群体”,但依然要为体制转型滞后招致的民怨而埋单。
    在红会总会一条“考察”灾情的微博引出14万次转发,满屏都是“滚”字的时候,珠海企业家陈利浩“顶风”为红会捐款100万元。因为他相信,红会作为“社会救助主渠道之一”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红会的2658万名会员、215.6万名志愿者,是国内其他公益组织望尘莫及的。陈利浩在捐赠仪式上,当面向红会华建敏会长提出批评建言。这是一种理性、建设性的态度。
    本届红会管理团队也表现出开明开放的姿态。华建敏会长当场对陈利浩表示,红会官方微博“用词完全错误,应正式纠正”。赵白鸽副会长对媒体发出狠话:如果两到三年,还是不能翻转“黑十字”印象的话,我自动请求辞职!
    “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在网上引起关注。它是2012年12月成立的独立第三方机构,不隶属于红会,成员包括白岩松、迟福林、王振耀、俞可平、袁岳等公众人物,均不从红会领取任何报酬。对于重查郭美美的提议,“将由社监委独立决定,红会无权干涉”,“如果社监委决定启动调查,红会须予以积极配合”。
    社监委还与人民网联手,公开征集3名志愿者,到芦山地震灾区,全程跟踪参与、监督红会2000万元粮食、油、卫生用品的使用过程。
    5月1日,社监委针对网友称“在雅安地震募捐中存在摊派和强捐现象”,称“已就此事质询红会,总会明确表示不准摊派”。此前社监委已对北京等地的摊派现象予以批评,并公布了举报邮箱和手机号码。
    它甚至转发推荐香港立法会议员质疑雅安地震捐款的视频,沉痛表示:我们必须反思,必须扪心自问,是否对得起所有奉献爱心的人。其实捐赠人的要求并不高,就只要八个字“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这就是机制的张力。虽然社监委地位尚未载入红十字会章程,但已经为这个官办NGO架设了与民意沟通对话的桥梁,注入了变革创新的动力。它告诫网友“辱骂不能解决问题”,它扮演的角色带有“小骂大帮忙”的成分,但所有希望社会平滑转型的人们都会同意,对于红会存在的制度性缺憾,既然不可能在体制外骂倒它,不妨乐见并促成它在体制内的修复和完善。
    向来随心笑骂、天马行空的网友“五岳散人”发帖:“我不希望红十字会倒下,除了这个想法目前不现实之外,现在并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填补其留下来的真空。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像红十字会一样掌控着如此多的资源,以及有着如此完善、深入的组织形态。哪怕从现在开始全部放开慈善公益领域,十年之内都不会有同等量级的机构出现。解决方法:透明、去行政化。”
    当务之急,一是拓宽红会与社会对话的通道,要么吸收知名网友、草根网友加入社监委,要么另组一个专门的网络对话平台;二是吸收社会人士进入红会的决策管理层。先吸纳非行政序列的民间力量参与决策,开放权力结构,改善治理结构,在现阶段做起来要容易得多。李克强总理要求: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经济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社会领域要更好地利用社会的力量,包括社会组织的力量,把应该由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的交给市场和社会。这也是改革的方向。
    与5年前的汶川地震时期不同,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日渐强大的网络舆论场和“微公益”社会动员平台。活跃网友薛蛮子分析:一个富人的13个亿相对国家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而13亿的每人一块钱将汇成公民的积极参与和民意的威力,由此唤起媒体的支持和政府的积极呼应。
    红会处在政府背景的机构与民意隔阂对峙的前沿,如果成功建立起“社会协商对话”的体制机制,对于整个国家的公共治理都有率先吃螃蟹的价值。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3-05/02/c_132353943.htm


251#
发表于 2013-5-2 09:27: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将实时监控警方微博所反应警情
2013-05-02 02:27:17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15人参与

@平安北京 110将实时监控

警方启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

晨报讯   昨天起,除了社会治安状况、刑事警情分布等传统信息外,网上和媒体报道中的涉警信息也将实时上传到北京警方勤务指挥大厅的屏幕上,这也是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的主要内容之一。

昨天上午,记者在北京市公安局勤务指挥大厅看到,正中间的十余块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几个人流密集的旅游景点以及几个进京检查站的情况。而两侧的屏幕上,平安北京微博粉丝反映的情况和近期媒体报道的有关北京治安情况的内容也在不断切换。各媒体新闻报道的摘要、案件类型的分布和走势等数据图表可供指挥大厅的民警随时浏览。这些便是北京警方启动的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的主要内容。


除此之外,110指挥大厅内还新增了网络犯罪分析、警航调度、反恐指挥等席位,实行24小时值守。北京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一体化工作”平台可以实现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同时监测、同台指挥、同步行动”。

据了解,针对依托网络实施电信诈骗的违法犯罪,警方立即通过这一工作平台进行分析研判,并确定由刑侦总队、网安总队及属地分局等单位联合开展防范打击专项行动,有效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势头、最大化地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

该负责人表示,通过一体化指挥,警方可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各类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妥善指挥处置,做到提前预警,掌握主动,从而有效提升首都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综合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北京晨报(微博))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何欣

http://news.163.com/13/0502/02/8TR9UQOS0001124J.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