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逻辑学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31#
发表于 2021-6-17 18:03: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232#
发表于 2021-6-20 22:39: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皖雪
233#
发表于 2021-6-25 18:26: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234#
发表于 2021-7-12 15:08: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何晓琴


235#
发表于 2021-7-24 22:39: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逗号、顿号、分号、点号等易混标点符号,如何正确使用?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示例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3: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等等”之类词语前的使用
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等”之类词语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示例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
示例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逗号、分号表示分句间停顿的区别
当复句的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多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示例1:她拿起钥匙,开了箱上的锁,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往老地方放钱。
示例2: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长、层次最高,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停顿。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示例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莱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示例2: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误)
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正)
冒号、逗号用于“说”“道”之类词语后的区别
位于引文之前的“说”“道”后用冒号。位于引文之后的“说”“道”分两种情况:处于句末时,其后用句号;“说”“道”后还有其他成分时,其后用逗号。插在话语中间的“说”“道”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示例1:他说:“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
示例2:“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示例3:“我有件事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示例4:“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
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停顿最长。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停顿长度介于句末点号和逗号之间,而短于冒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又短于分号。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停顿最短。通常情况下,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
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与前后文连读;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读。
示例1:在今年——虎年,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示例2: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终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
书名号、引号在“题为……”“以……为题”格式中的使用
“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如果是诗文、图书、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书名看待时,可用书名号;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题,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用引号。即“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应根据其类别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
示例1: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2000,引文不实却达11处之多。
示例2: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间举行。
示例3:《我的老师》写于1956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
示例4:“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来源: 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6hNBJWkHRwzcuSljgCSvA
编辑:马皖雪

236#
发表于 2021-7-28 18:37: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237#
发表于 2021-7-29 22:36: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怿

238#
发表于 2021-9-20 10:37: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239#
发表于 2021-9-20 10:58: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240#
发表于 2021-9-20 11:1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