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19:47: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界》2024年第10期目录





人工智能不平等的社会技术想象——元想象不平等的预演
姬德强  蒋效妹
摘要  随着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AI将逐渐具备与人类同等智能,甚至超越人类的社会能力。与最初技术民主想象相悖的是当下弥散的人工智能不平等的论断,这一论断并未对不平等的释放维度和隐匿本质做出清晰的具体解释。作为技术与观念互构的产物,智能也是一种情绪概念;智者见的技术悲观主义思维只会加剧全球范围内的想象不平等,使智能彻底变成有意识人造的产物,预演世界政治、经济和认知结构中的既有偏见。洞悉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力量及其有可能创造的不完全以人类活动为标尺的新智能社会,有助于促使人类中心主义的治理路线与机械自动化计算路线的半途相遇、磨合和协商,使其反过来修复现实世界中的漏洞,构建起促成人工智能平等的共同语言和全球标准。
关键词  社会技术想象;人工智能;全球化;图灵测试


可及的平等:残障传播行动研究的协作伦理、反身性视角与赋权行动
章玉萍
摘要  本文以一个聋听协作的传播行动研究为例,从协作伦理、反身性视角和赋权行动三个层面梳理实践经验,深入探讨残障研究的伦理原则如何运用于实践。首先,研究需要超越健全中心主义研究方法,采取可及的研究设计,让容易被调查排除的人进入研究议程。其次,在协作的研究模式中,听人研究者既要保持自身主体性和研究的独立性,也要尊重聋人主体性与局内人视角,借助反身性超越健全中心主义的研究视角。最后,传播行动研究的目标不止于研究数字不平等,还要避免复制既有不平等,创造相互赋权的协作关系,同时开展公共传播,提升公众意识,在社会层面促进集体赋权的可能。
关键词  传播行动主义;协作伦理;反身性;自我赋权;可及性


新闻学研究

行动者网络之后:数字新闻研究中的行动者转向与再定位
刘松吟
摘要  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其他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数字新闻的生产、消费,甚至人们对数字新闻的本体论认识。相应的,数字新闻研究也开始正视且重视数字技术在新闻业中的革命性角色,将数字技术视为与记者、新闻机构、媒介资本与阅听者等相关方同等重要的行动者。在数字新闻研究的行动者转向中,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所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ANT)以其揭示新闻业与新技术关系的强大解释力,得到数字新闻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理论资源的调用。本文在总结、评述国内外数字新闻研究中ANT的应用基础上,引入对该理论的相关批判视角,探讨数字新闻研究采纳该理论视角的得失及后ANT为数字新闻研究所开辟的新进路。
关键词  数字新闻;行动者网络理论;人工智能;理论批判


传播学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信息核查的平台类型差异:媒介丰富性的视角
孙梦如  吴飞
摘要  虚假信息在社交媒体的泛滥已成为传媒行业的一大挑战,使得事实核查工作变得日益艰难。本研究基于媒介丰富性理论,探讨了用户在两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信息核查行为的差异。通过一项全国性的在线调查(N=2000),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显示,文图为主类的社交媒体信息接触能够直接影响用户的信息核查行为,而视频为主的平台则通过提高信息可信度间接影响用户的信息核查行为。这表明,文图为主类的社交媒体较低的媒介丰富性可能促使用户更加主动地进行信息核查。相反,视频为主的平台由于其高媒介丰富性,能够增强信息的可信度,使得用户更倾向于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信的,而后再进一步核查。本研究的发现为提升事实核查、信息核查,以及治理虚假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关键词  事实核查;信息核查;社交媒体;媒介丰富性;网络信息可信度


传播与社会

重返帖与诸众记忆:以QQ空间的那年今日为例
黄顺铭  陈昭博
摘要  数字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记忆的连接性转向,导致人们的记忆活动与各种自动化、算法化、平台化的记忆回溯功能紧密纠缠。本文以QQ空间中一个名叫那年今日的功能作为案例,从连接性转向诸众记忆的理论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观察及文本分析的方法,系统剖析了其对数字记忆的自动化生产,以及用户与这种数字记忆的相遇。研究发现,基于自动推送及同一时间的算法逻辑将用户的数字痕迹重构为重返帖聚类。这种数字记忆形式在承载特定平台话语和意图的同时,也以独特的内容构造与连接性机制生产出一幅诸众记忆景象。在用户与那年今日功能及其重返帖相遇的过程中,该功能的时间逻辑与算法技艺始终影响着用户的接触方式和选择性接触,产生了比较记忆效果,也激发了用户的再中介化行为。
关键词  QQ空间;那年今日;连接性转向;诸众记忆;数字记忆


传播法与伦理
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刑法的教义学分析
江海洋
摘要  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将已公开个人信息设定为一项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一般情况下,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并不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当人肉搜索已公开的个人信息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已公开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的例外规定时,也即个人明确拒绝”“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则人肉搜索行为可以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应被界定为对被搜索者的人身、财产权益造成紧迫危险或损害,且行为人对此应具有间接故意。然而,鉴于人肉搜索行为所蕴含的基本权利以及存在的不同类型,对人肉搜索行为应做类型化区分,将之类型化为去匿名化型、目标锁定型和去合法化型三种。即使人肉搜索行为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已公开个人信息合法处理事由的两种例外情形,《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诸如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合法处理事由,仍可作为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的违法阻却事由。需注意的是,一般公民也能够进行新闻报道,此类违法阻却事由的适用须满足公共利益目的以及手段合理之限定条件。
关键词  人肉搜索;已公开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保护法;违法阻却事由


新闻传播史
党报如何指导工作:中共早期党报政治功能的探索及其演变
张朋
摘要  中国共产党早期对以《向导》《布尔塞维克》《红旗》等为代表的机关报政治功能的探索及其演变,深受列宁关于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功能思想的影响,也与共产国际的直接指示及政治环境等关系密切。党报的宣传、鼓动、组织功能基本对应党外宣传与党内指导工作的双重政治定位。大革命初期,鉴于竞争舆论政治诉求及一定程度上较宽松的舆论环境,《向导》偏向党外宣传意义上的功能定位及实践。随着中共四大群众性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对党报教育党员、指导工作的对内功能的探索逐步展开。大革命失败后的秘密状态下,《红旗》等逐渐偏向对内的工作指导。由此,党报与通告等政治媒介之关联与区分受到共产国际、中共的重视并反复讨论。比较而言,党报指导工作注重具体性,前提是上下相通,因此读报、发行、通信构成落实党报指导工作的重要实践机制。从中共党报历史长程看,党报指导工作属党报理论及制度建构的核心命题之一,而中共早期对此的探索及实践是有意义的,后来延安整风运动中党报改版及全党办报理念提出,正是对这一重大而尚未做出满意回答的问题的新回应和新探求。
关键词  中共党报;政治功能;《向导》;《布尔塞维克》;《红旗》


诵读或默识?中国传统阅读方法的媒介偏向比较——以朱熹和薛瑄为例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媒介性的读书方法——“诵读默识。本文以阅读史的视角,分别考察朱熹推崇的诵读法和薛瑄主张的默识法,比较基于声音和视觉不同媒介偏向的读书方法所独具的特征。二者在具体读书法上的分歧源于哲学观念的差异,以及纠时学之弊的历史情境:朱熹提倡诵读是为了裨补当时脱略章句的学风阙漏,薛瑄则是引入视觉偏向、讲求内化存养的默识来平衡当时已经发展僵化的记忆背诵方法。通过对不同读书法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选择分析,本文尝试运用历时性变迁的阅读方法史料阐释和丰富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论说的历史性维度:媒介固然能够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并为主体行为提供了某种可供性,但是不能忽视处于历史语境中、存在意义上的人感知到的媒介延伸和环境影响,并引入相互补的媒介偏向以平衡感官。在媒介变迁的过程中,媒介与人的交引缠绕应当是存在论和历史性的。回顾两种读书法的历史情境,本文旨在同情地理解中国传统读书方法的语境与特质,开显以媒介考察历史的视角。
关键词  阅读史;诵读;默识;媒介偏向


来源: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2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8 19:21:37 | 只看该作者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4年第11期 目录及内容提要
目 录
Content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精神专栏

以深度融合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黄楚新 李一凡(5)
传播学

作为代码/空间的身体与城市
   ——基于量化自我社区的考察
余晓敏(15)

“文化的解释”与“无镜的哲学”:詹姆斯·凯瑞传播思想溯源再研究
李梦柯(30)
新媒体
生育动员为何遇冷?
——社交媒体中生育话语的“利益诉求”与“情感表达”研究
陈丽娟 李岩泽(45)

存在、认同与实践:在线志愿者社区组织的传播构成
   ——基于Z市某在线志愿者社区的个案研究
杜忆竹 徐开彬(62)
国际传播
“建桥”还是“筑墙”?
   ——国际议程建构与议程削减互动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
吴 瑛 贾牧笛(80)

电子游戏《原神》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Twitter平台推文的情感分析与比较
熊 硕 郑慧娟(98)
新闻传播史
《女子世界》的媒介实践与道德重建
张新璐(114)

内容提要
Abstract

以深度融合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
黄楚新 李一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要论述,为我国传媒业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方向。论文从媒介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梳理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理论依据,分析这一理论话语的政策逻辑及关键落点,研究当前阶段主流媒体深度融合面临的潜在风险,探究下一步融合转型的路径。

作为代码/空间的身体与城市
   ——基于量化自我社区的考察
余晓敏
量化自我以数据和计算之维增扩了实践的身体与城市日常生活的空间缔合。论文以“代码/空间”对其进行经验研究和概念化。一方面,数码物通过空间导航延伸、复制其预置的主导规则,身体与城市空间都被网罗于数码物造就的特定代码/空间及其再生产;另一方面,身体、城市、数码物的相互触发打开了新的空间性潜能,推动新的实践、意义、体验产生,使人们得以重新发现、发掘身体与城市、人与数码技术的关系。代码/空间既刻画了数码媒介的一种作用形式,即意义、权力经由空间创生与导航实现;又刻画了数码技术现实在人机交互间的生成、涌动,其生成性、不完整性提供了探究人与技术关系和释放二者潜能的潜在机会。

“文化的解释”与“无镜的哲学”:詹姆斯·凯瑞传播思想溯源再研究
李梦柯
詹姆斯·凯瑞在20世纪70年代将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思想移植到了传播研究中,只是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的出版修订中,这一移植痕迹很大程度上被模糊了。凯瑞借助格尔茨为美国传播学研究带来了“解释学转向”,引入了对现实概念的现象学式定义,并基于此展开了对主流实证主义传播研究的批判。在凯瑞那里,文化不仅仅是“意义之网”,更是将混乱的外在转化为人类有序感觉的机制,是使人之为人并进入现实所必需的。20世纪80年代,凯瑞转向罗蒂,他通过借鉴罗蒂对自然镜像认识论的批判构造出了“杜威-李普曼争论”,并用罗蒂所倡导的“无镜的哲学”延伸发展了仪式观、文化研究的民主政治意义,而传播研究不仅是重建多重现实的尝试,更是面向公众、加强团结的政治实践。凯瑞对文化的自主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所强调的对社会团结有关键作用的共有文化不能被等同为社会控制。

生育动员为何遇冷?
   ——社交媒体中生育话语的“利益诉求”与“情感表达”研究
陈丽娟 李岩泽
为了洞悉生育动员遇冷的真实原因,该研究借助语义网络分析法、Snownlp情感分析及情感类型判断法,从话语和情绪入手,对微博中2021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间,有关生育话题的128万字微博正文和25万条微博评论进行分析。研究显示:生育议题聚焦四大主题,“性别平等”主题呈现女性权益诉求、“经济压力”主题呈现生存利益诉求、“政策对比”主题呈现生育支持诉求、“家庭支持”主题呈现照顾关爱诉求。网民的利益诉求与“贬责与失望”、“烦闷与恐慌”、“愤怒与惊奇”等负面情绪共振,表现出极强的恐育情绪,唯有“家庭支持”主题呈现正面幸福情感。多元主体的角色期待冲突、动员视角与经验视角的冲突以及社会变迁造就的多维冲突,是隐藏于“恐育”话语背后生育动员遇冷的真正原因。

存在、认同与实践:在线志愿者社区组织的传播构成
   ——基于Z市某在线志愿者社区的个案研究
杜忆竹 徐开彬
作为新兴的组织形式,在线志愿者社区呈现出传播与组织的新关系。论文选择Z市某在线志愿者社区作为个案,以网页抓取、半结构化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搜集研究资料,并借助质性研究辅助软件NVivo 12对其展开分析,旨在探究在线志愿者社区组织如何经由传播而构成。基于“组织的传播构成”这一研究路径,论文首先从隐喻和叙事的角度对相关文本展开分析,继而转向对组织实践过程的关注。研究发现,组织存在的定义通过组织隐喻得以体现,包括发展隐喻、归属隐喻和空间隐喻;组织认同的定义源自成员的组织叙事,包括历史叙事和江湖叙事;组织过程则体现出对实践的定义,涉及定义行动、行动的意义、实践中的成员联结和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存在、认同与实践是“传播构成志愿者社区组织”的三个面向,相互交织。

“建桥”还是“筑墙”?
   ——国际议程建构与议程削减互动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
吴 瑛 贾牧笛
既往有关国际议程建构的研究多聚焦“如何建构”,却忽略了“未建构”的问题。论文在综述前期研究及其缺失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信息补贴的国际议程建构与议程削减互动模型”。研究以中国政府声音和西方媒体引用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中国声音能否成为西方媒体的信息补贴、抑或是被议程削减的现状。研究发现,在议程建构层面,低政治相关、国际信息、双边信息、情绪化表达、不包含数字的信息更容易成为信息补贴;在议程削减层面,不符合报道者立场、有损公关者形象的信息补贴容易被削减。该模型将议程削减概念纳入理论视野,延展了议程建构的研究链条,为考察政府国际传播效能提供了一个视角。研究也有利于重思跨国信息在国际政治中所起的“建桥”或“筑墙”角色,为加强国际传播、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支撑。

电子游戏《原神》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基于Twitter平台推文的情感分析与比较
熊 硕 郑慧娟
近年来,电子游戏《原神》已成为我国在海外进行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该研究一方面以计算机通信的七层结构理论为基础,论证了《原神》和电子游戏能够成功进行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以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为基础,以NLTK情感分析和LDA主题建模为实验手段,通过对Twitter上有关《原神》议题的推文数量、情感、主题等进行分析,结合理论模型从定量数据上探究《原神》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改善我国国家形象的具体效果。研究发现:Twitter上有关《原神》议题与普通涉华公共议题推文在情感倾向上大为不同,电子游戏确实能塑造并呈现出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女子世界》的媒介实践与道德重建
张新璐
中国教育会同人接受了金松岑《女界钟》建构的女权论,通过创办《女子世界》向女性受众传播国族主义的女权主义与解放女性的两大路径——女权和女学,召唤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新女性。但是当自由结婚被女权赋予正当性,成为社会现实开始冲击传统道德秩序,并与他们先前接受的充满内在矛盾的女权论发生龃龉后,他们不得不重新思索传统道德与女权、女学的关系,试图回应女性生活方式的变动带来的道德失序问题。他们站在道德保守主义立场,通过论说、评论转向和改版改变报刊框架,同时调整女学实践,通过否定女权强调女学来维护传统伦理秩序。来自女性受众的异质话语,连同报刊同人内部的对立言说,表征出在更大的新闻场和文化场域中占据主流意识形态的女权话语,让媒介空间内的女性话语呈现对抗的态势。通过媒介协商,报刊同人不得不再次调整媒介实践和社会实践,接纳并传播随社会结构转型而来的新道德,建构顺应社会变迁的女性现实。


来源:新闻与传播研究
编辑:程正元

223#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21:10:28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新闻界》2024年第10期目录




2024年第10期目录


CONTENTS

·
本期话题:新技术条件下的新闻生产
记者还在现场吗?社交开源情报对机构媒体的信源与角色影响
/ 张尔坤 张洪忠 刘绍强 任吴炯

AI写作财经评论能否匹配人类记者的专业度?——基于HSM模型的在线实验分析
/ 陆泓承

成名无望:平台热点运营者的工作常规与身份想象——基于S互联网公司的田野研究
/ 余跃洪
·
研究论文
非实存的媒介唯物主义:重新审思基特勒意义上的媒介物质性
/ 郭小安 宋继文

平台化迁徙:一项零工经济体系中外卖商家的探索性研究
/ 蒋效妹 姬德强

服饰的文化政治:汉服作为“媒介物”的当代“创生” 及其划界实践
/ 季芳芳

技术天才的“自我驱逐”:算法程序员日常实践的“边界逆向”
/ 张萌
·
书评
对媒体与传播未来的一些初步思考
/ 戴维·莫利著 王鑫译


来源:国际新闻界
编辑:程正元



224#
 楼主| 发表于 2024-12-4 15:31:3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编辑》2024年第12期目次

《中国编辑》2024年第12期目次



目  次  


文化强国建设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治理 :价值意蕴、问题表征、实践理路
季正聚 赵学琳




实践探索

从经济管理类图书的出版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脉络乔卫兵

●报业新媒体信息质量检测标准化刍议李 旗

●数学教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维向度戚昌厚

●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现状与展望臧莉娟




融合出版

●人工智能赋能出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现状洞察、发展困境与实践路径  杨海平 冯明会
●书业播客的用户画像、使用行为及其动机——基于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分析范明献 王璟璇


新闻与传播研究

知识生产视域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信任的复合框架、作用机制与未来进路 陈慧敏 朱姿伊 金兼斌

●科学技术研究视域下 AI 影像生成技术的社会风险研究高丰昊 朱春阳



史海钩沉

夏丏尊青年阅读教育出版思想研究庄艺真




资讯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思维和实践智慧照亮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于《用理论照亮现实》学术研讨会的思考金江红





来源:中国编辑(公众号)


编辑:李梦瑶


225#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播与电视技术》202411期目录 · 导读(热点·论点:AIGC广电应用)
AIGC 在新媒体内容生产中的探索和应用》
徐曙辉
湖南风芒传媒有限公司针对传统内容生产方式速度慢、成本高等不足,通过引入 AI 大模型技术,研发 AIGC 产品芒融融,应用在文案写作、绘画生图、视频内容生产三个方面,助力提升内容生产效率,相关探索实践值得借鉴。
﹌﹌﹌﹌﹌﹌﹌﹌﹌﹌﹌﹌﹌﹌﹌﹌﹌﹌﹌
《增强现实视频系统方案设计与实验系统搭建》
魏娜,郭晓强
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增强现实技术已普遍应用于前端制作机构的内容制作环节,但在终端通过AR视频系统呈现的视听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实验中。虚拟对象的生成技术、虚实结合的跟踪注册技术和显示技术是增强现实视频系统的三大关键技术,本文通过研究关键技术,提出了增强现实视频端到端系统方案,还选取了具体场景搭建原型实验系统开展实验。相关成果可资参考。
﹌﹌﹌﹌﹌﹌﹌﹌﹌﹌﹌﹌﹌﹌﹌﹌﹌﹌﹌
《时延差和功率比双变量对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重叠区的接收效果影响研究》
韦潜,邹颖丰,陈华生,秦健峰
单频网是提升地面数字电视覆盖效果的关键技术,而确保单频网覆盖重叠区内的信号稳定接收则是优化整个覆盖网络效能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时延差与功率比的组合变量进行矩阵测试,发现即使在不完全满足抗回波时延和干扰同频保护率标准的情况下,仍存在一个次优条件区,使得设备能够正常接收信号。这一发现为单频网组网优化及发射参数调优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提高地面数字电视信号的覆盖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基于国产化云平台的全媒体融合监管平台设计》
许云柏
鉴于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业务深度融合的趋势及由此带来的监测监管复杂性增加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云南省广电局如何通过构建一体化的全媒体融合监管平台来提升监测监管工作的效率与准确性。平台不仅整合了无线、有线、卫星广播电视及互联网视听、IPTVOTT业务,还利用虚拟化、池化和分布式管理技术实现了计算与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智能调度,并且部署于国产化云平台之上,既满足技术需求又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为其他地区在建设现代融合媒体监测监管业务体系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示范。
﹌﹌﹌﹌﹌﹌﹌﹌﹌﹌﹌﹌﹌﹌﹌﹌﹌﹌﹌
《广播与电视技术》《广播与电视技术》创刊于1974年,是广电系统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和专业核心期刊。历经50年的发展,已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最具影响力的技术期刊,是发布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政策、介绍高新技术、交流工作经验的重要媒体。
《广播与电视技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广播电视规划院主办,由广播电视规划院标准信息所《广播与电视技术》编辑部编辑出版。本刊立足科技前沿、面向行业一线,欢迎广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工作者通过tougao.lieku.cn踊跃投稿。

来源:广电猎酷(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226#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3: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与写作》2024年总目录

刊首语
面向作为问题的情感认同 / 单 波101
传统文化双创研究的时代机遇与要点  / 薛 可2(01)
流量思维如何重塑新闻价值观 / 陈昌凤3(01)
互联网30年与新闻传播学颠覆式创新 / 胡正荣4(01)
广义新闻学:激活与重构 / 张涛甫5(01)
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视角 /  程曼丽6(01)
空间转向,还在路上 / 袁 艳7(01)
数字化与老龄化的叠加挑战  / 胡 泳8(01)
中国人的关系研究:从线下到线上 / 翟学伟9(01)
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人类 / 吴国盛10(01)
数字时代,何为生命,生命何往? / 刘永谋11(01)
视角、深究与悬置:思考数字游民研究 / 卜 卫12(01)
专题
感受的共同体:数字媒介中的情感流通与认同建构 / 袁光锋1(05)
技术何以赋情:融合新闻的情感叙事语言及修辞实践 / 刘 涛 薛雅心1(14)
塑造民族情感认同的媒介话语分析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归化运动员报道为例 / 纪 莉 陈嘉淇1(26)
消弭数字区隔:构建跨文化情感共同体的可能与可为 / 田 浩1(36)
中华文脉传承与传播的理论进路 / 胡 钰 朱戈奇2(05)
国家叙事与个体话语的弥合:优秀传统文化媒介化的实践逻辑和行动方法 / 曾祥敏 翁旭东2(14)
文创何以出圈:论传统文化的物质性转化与价值性延展 / 杭 敏 黄培智2(25)
场域与创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短视频的转化创新路径探索 /  王颖吉 郭瑞琦2(35)
关系时空重连:文博数字化转型的逻辑与实践 / 徐 迪 刘泽宇2(45)
作为符号资源的10+:中国新闻从业者的流量想象” / 白红义 曹 莹3(05)
驯化流量:流量竞赛中新闻客户端的角色与组织常规实践 / 陈 阳 李宛真3(17)
作为流量的新闻:平台时代的新闻权威性困局 / 姬德强 佘浩东 蒋效妹3(29)
数字媒体生态、流量经济与新闻业的文化再造 / 常 江 徐 帅3(38)
中国互联网30年:演进逻辑、传媒业态与研究取向的变迁 / 喻国明 刘彧晗4(05)
平台演化:中国互联网30年与传播变迁 / 陈昌凤 袁雨晴4(15)
发现媒介:中国互联网发展与媒介意涵重塑 / 孙 玮4(25)
界面、内容和场景:理解数字时代信息环境的三个维度 / 胡 泳 陈 磊4(35)
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互联网30年:演进趋势与格局展望 / 方兴东 何 可 钟祥铭 王 奔4(45)
新闻学基本概念的实践重塑和知识规划 / 王润泽 武家璇5(5)
超越新闻客观性:新闻复合主体与新闻知识信任机制重建 / 涂凌波 刘梦青5(14)
重思新闻真实:走向一种实现理论的初探 / 方师师5(27)
新闻把关的理论创新走向荒芜了吗?基于智能传播语境的范式重组 / 毛湛文5(36)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建构 / 周 勇 郑画天6(05)
何谓文明:文明交流互鉴与国际传播秩序的概念基础 / 虞 鑫 苗培壮6(14)
移植、冲突与互鉴:地缘政治学视野下国际传播与文明间交往 / 任孟山 任泽阳6(25)
平台时代的复调传播
——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的国际交往模式变革 / 何天平 蒋贤成6(36)
空间如何进入媒介研究:理论源流、研究路径与问题域 / 毛万熙7(05)
月是故乡明:家乡媒体使用与媒介化地方的建构 / 吴璟薇 刘鲁倩 宾宇轩7(20)
栖居于数字家园:媒介现象学视角中的网络游戏空间研究 / 王东林7(31)
”“交转:从媒介视角反思公共空间研究 / 潘 霁7(44)
健康老龄化与媒介适老:媒介接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 蒋俏蕾 陈宗海 张自中 吴一波8(05)
数字反哺还是互哺:老年人社交机器人采纳与使用的家庭实践 / 申 琦 刘一然8(19)
还岁月以生命:农村老龄群体数字断连的民族志考察 / 吴浚诚 张 欢 杜全清清 刘燕南8(31)
成为老人:超级互联网用户自我叙事中的老年身份建构 / 熊 慧 陈雨彤8(41)
重听老人言:老龄化传播研究的再回首与再出发 / 周裕琼 陈思园8(53)
交往在平台:社交媒体人际传播研究的三条线索 / 董晨宇 许莹琪 林琦桁9(05)
家庭作为方法:县域平台化语境下的劳动、性别与社会关系 / 孙 萍 刘姿君 王从健9(15)
微信里的陌生人:一项数字社会的人际关系研究 / 刘战伟 沙凡茹 高昌婕9(25)
味道作为媒介:海外华人微信群上的乡味买卖与交往实践 / 丁依然9(39)
视觉优势?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传播的模态偏向问题 / 陈昌凤 张舒媛10(05)
生成式AI对人类认知带宽的延展与认知框架的重构
——基于分布式认知技术的分析 / 喻国明 滕文强 李 钒10(15)
人工智能有文化吗?论人机交流中的文化之困及其化解 / 邓建国 韩志瑞10(25)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行动者:人机比较与未来生态 / 常 江10(36)
个人体验与社会认知:公众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以对上海居民的实证研究为例 / 周葆华 赵鹿鸣10(46)
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的智能媒体实践与伦理反思 / 赵 瑜10(59)
生成式人工智能价值观的存在问题及伦理风险 / 郭全中 张金熠10(68)
数字时代的人类生命与技术装置 / 曾一果 孔一诺11(05)
媒介的生命凝固术 / 张 磊11(14)
技术化的:数字生命的价值标定及其实现 / 王敏芝11(24)
欲语向谁何?逝者数字人的复活算法与人机共存 / 宋美杰 林烨彬11(34)
寻找失落的附近:数字游民的流动社交与空间实践 / 虞 鑫 李一诺12(05)
虚拟与现实的居间地带:数字游牧青年的新型社会化实践 / 曾 昕 沙 垚12(16)
编织童话:基于多模态互动分析的数字游民在线叙事与身份认同 / 马中红 井常灿12(26)
学术生长点之辨:数字游牧研究的理论重估、方法检视与议题拓展 / 徐偲骕12(38)
新闻与传播研究
意象中国:作为华夏文明传播符号的意象及其传播模式 / 谢清果 韦俊全1(45)
扎进数字中国:中国互联网平台研究图景及学术反思 / 张志安 冉 桢1(56)
:中 十年(1994-2023年) / 曹培鑫 宋军彦2(54)
从程序透明到实质透明:新闻透明性概念论争中的主体问题辨析 / 虞 鑫 刘钊宁2(63)
从学术流行语到经验脚手架:对西方传播学领域可供质性研究的系统综述 / 陈婧之 马 烨 杜 璇 刘于思3(49)
此心安处是我家:机构养老群体的媒介化生命历程与家庭重构 / 周裕琼 龚宝发 张梦园3(63)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理论框架与评价体系建构 / 贾文山 孙 宸4(58)
社交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
——Twitter中外媒体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报道的分析 / 薛 可 时 伟4(73)
生成型媒介:一个元概念的提出 / 孙少晶5(45)
匹配、联结与沟通:中国古代媒人的媒介属性及传播职能 / 潘祥辉 高嘉潞5(60)
国际秩序的约束效应与跨级突破: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全球主流媒体传播效果评估 / 汤景泰 徐铭亮6(47)
乌卡时代巴尼时代:国际传播韧性机制构建的三重进路 / 周 敏 郅 慧 滕文强6(59)
乡村作为视角: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的演进规律及功能使命(1978-2023年) / 王仕勇 贾浩伟7(53)
作为方法的时间:基于过程性时间量化研究的框架重构与方法革新 / 吕 行 杜莉华 陈 阳7(62)
记忆之辨:新闻传播学领域记忆研究的概念辨析与方法论反思 / 胡 康 郑一卉8(62)
缔合环境:理解数字城市的技术哲学路径 / 余晓敏 胡翼青 8(73)
情感与身份的退场:明星粉丝的脱粉实践研究 / 吴鼎铭 罗 烨 9(52)
昨日重现:青年群体胶片摄影实践的媒介社会学考察 / 吴炜华 黄 珩 9(63)
非专业行动者何以推动健康传播实践
——以扶贫安置社区楼栋长的卫生推广行动为例 / 伍馨云 闫 岩10(77)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创新 / 赵月枝 王欣钰 胡 钰11(48)
数智情感:人机交流的困境与出路 / 肖 珺 容东霞 黄枫怡11(61)
基于算法机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伦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治理研究 / 陶婷婷 李本乾11(74)
新质传播力:迈向传播学3.0研究的范式升维 / 史安斌 郑 恩12(50)
新媒体研究
人工智能的国际治理:理论框架、现实困境与模式探究 / 马爱芳 胡 泳1(69)
流动的隐私边界何在:在线健康信息的表露机制研究 / 耿书培2(72)
抖音三分钟,人间两小时:短视频消费中的时间失真与用户保卫战” / 刘丁香 万立良 彭 韵2(86)
新知识人群体:基于网络知识社区核心创作者的考察 / 张 慧 杜骏飞3(75)
作为符码的社交:中国式关系视角下青年群体朋友圈点赞行为研究 / 路 鹃 李 浩 王子涵4(84)
作为虚拟与现实双向窗的Sora:重塑媒介实践与传播生态 / 何 静 沈 阳5(71)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事儿:量化育儿、劳动可见性与协商育儿责任 / 雷紫雯 章梅芳 刘战伟6(69)
当话语传播遇上人工智能:挑战、新变与研究关切 / 符绍强 马梦娇6(81)
未竟的身份:中国式数字游民身份的媒介化制造与协商
——基于大理数字游民社群的田野考察 / 张文娟 张菱珂7(76)
空荡的服务器:数字废墟的时间性与未竟的减速实验 / 曹 璞 薛稚尧 张嘉鑫8(85)
游戏重度使用对社交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 田 丽 彭炳辉9(77)
悬空的记忆“: 无主社交账号集体管理机制的历史比附 / 李 欢9(89)
千里姻缘一牵:老年人直播相亲中的媒介化亲密关系 / 徐 婧 何 苗 温 帅 12(64)
作为后勤媒介的AI提示词:大语言模型何以形塑人类语言实践 / 林 颖 魏梦婷 12(77)
传媒观
数字美食的实践者分析框架:以大众点评App为考察点 / 刘 娜1(81)
媒介化社会社交平台数字资本再生产机制研究 / 汪金刚1(95)
理解全球治理中的知识传播
——基于知识类型学视角的考察 / 童 桐2(99)
数字编辑室中的新闻整合
——基于策略性仪式的新闻生产实践考察 / 王 敏3(90)
记忆的双重中介化:基于CCD相机的青年怀旧文化研究 / 刘瑀钒3(101)
可能世界中的现实:融合新闻的互动叙事形式及语言 / 刘 涛 曾宪博4(96)
微短剧之维:媒介图谱、影像范式与文化腹语 / 胡 泳 刘纯懿5(81)
中国网络亚文化的生成、演化与社会意涵 / 蒋建国 陈小雨5(94)
拓展与规约:媒介与治理的互动关系
——基于驻村干部短视频的媒介化治理实践 / 刘千才 王锡苓6(92)
媒介化情感的流动与延伸:以日常生活类Vlog为例 / 孙宇心6(104)
数字化险滩:游戏媒介化趋势下智能玩具的影响研究 / 杨 扬 安 超7(91)
何以:中华老字号国潮话语的编码与释义 / 季芳芳 把云菲 王雪玲7(102)
诠释学视角下亚洲记者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及启示 / 吴梅红 汪彦孜8(100)
气候议题的国际传播:天然潜力、特殊困境与可能路径 / 闫 桥 曾繁旭9(98)
幻影快感:微短剧的效率范式与审美革新 / 晏 青 万旭婷10(88)
算法时空下的身体节奏:社会摇短视频的知觉现象学分析 / 李耘耕 黄 原10(98)
重新理解主流媒体
——网络化新闻业视角下传统媒体成为主流的挑战与机遇 / 王辰瑶 黄玺澄11(87)
媒介化与亲缘关系:青年断亲议题的传播主题研究 / 童清艳 夏文锴11(98)
差异化的客观性:关于标题党中群体偏见的实证研究 / 刘国强 张思雨12(89)
时代使命与实践逻辑:主流媒体如何讲好文化遗产故事 / 李学梅12(100)
写作讲堂
找到扔进密林里的那根线
——复杂社会新闻报道如何布局 / 吴 琪1(105)
评论写作的三重飞跃” / 曹 林1(109)
说理思维与故事思维:学术写作与新闻写作的相互借鉴 / 苏 婧 戴润韬2(108)
写作者如何练成超凡的观察力 / 叶伟民2(111)
如何做一篇有个性的人物访谈 / 曾 焱3(110)
爆款短视频的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分析
——以小红书运动员博主为例 / 李瑞盈 薛宝琴4(110)
爆款制造:新媒体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探索
——三联生活实验室为例 / 李 伟5(105)
外放内收:短视频新闻的存之道 / 于莉莉5(109)
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文献综述的写作要义 / 苏 婧6(110)
与知识脉络对话
——学术论文理论价值提升的三条路径 / 卞冬磊7(110)
传统媒体的内容年轻化探索
——以《中国新闻周刊》为例 / 王晨波8(110)
放大对话场:内容IP化的整合传播实践
——以三联人文城市系列对话你好,陌生人为例 / 贾冬婷9(107)
采访:虚构写作的想象力基座 / 叶伟民9(111)
主流媒体移动端新闻标题的情感表达路径 / 蒋 颖10(110)
国际评论写作的专业逻辑构建 / 杨远艺 马立明 陈 菲11(107)
创作中如何用好典故 / 李红辉11(110)
具象与抽象:通讯故事化表达方法论 / 张洪伟 张 驰12(106)

来源:新闻与写作(公众号)

227#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12期目录

来源:现代传播(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