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管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9:29: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国权的微博这还不包括核心业务//@唐润华: 回复@RomeoLong:老默的新闻集团的收入相当于中国传媒业的半壁江山! //@RomeoLong:和老默那个集团比呢? //@唐润华: 比较一下各个媒体的收入就知道谁大谁小了:) //@Reutus:新华社到底有多大,谁知道呢 //@Reutus: //@肖春飞的微博: //@XHS-叶健: //@周劼人:
@Reutus【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新华社】实实在在的介绍一下新华社——一个真正的全媒体集团。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319)
|
評論(54)
今天13:23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1:12: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China Expels Al Jazeera Channel
By MICHAEL WINESPublished: May 7, 2012

BEIJING — Al Jazeera, the satellite broadcasting network, has been forced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close its China news operations of its English-language channel on Monday, the first such action in almost 14 years and the strongest sign yet of fray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ruling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overseas journalists who cover it.

Related

Connect With Us on Twitter
Follow @nytimesworld for international breaking news and headlines.



The network’s correspondent Melissa Chan was scheduled to leave Beijing by jet Monday night after the government refused normally routine requests to renew her press credentials or to allow another correspondent to replace her.
She declined to be quoted about her departure, and the government’s motive was not explicitly stated. But among other broadcasts, officials were said by some to have been angered by an English-language documentary on Chines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amps that Al Jazeera produced outside China and broadcast on its network in November.
The labor camps are often used to punish dissidents and other troublemakers. The documentary called the camps a form of slavery in which millions of prisoners produce goods sold worldwide by major companies. China denies using slave labor in its prisons.
In a statement released on Tuesday, the Beijing-based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 noted that Ms. Chan played no role in the documentary that appeared to anger the Chinese, and that the government had offered no specific reason for denying the renewal of her visa beyond violations of unnamed rules.
“This is the most extreme example of a recent pattern of using journalist visas in an attempt to censor and intimidat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in China,” the group stated. “The F.C.C.C. believes that foreign news organizations, no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ve the right to choose who works for them in China,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Jazeera English officials expressed regret at the closing of their China operations, and said in a statement they had sought additional visas for journalists to expand their coverage here without success.
The closure, if not reversed, is a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loss for Al Jazeera Network, which began more than 15 years ago as the first independent news channel in the Arab world. It has expanded to more than 20 channels with more than 60 bureaus on six continents, according to the Web site of the parent company, based in Doha, Qatar. Ms. Chan, an American, worked for Al Jazeera English and was recently accepted as a Knight Journalism Fellow at Stanford for the 2012-13 academic year.
“We constantly cover the voice of the voiceless, and sometimes that calls for tough news coverage from anywhere in world,” Salah Negm, Al Jazeera’s English news director, said in a written statement. “We hope China appreciates the integrity of our news coverage and our journalism. We value this journalistic integrity in our coverag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rejection of press credentials for Al Jazeera comes amid rising official sensitivity to foreign news coverage as China’s ascendance — and its increasingly high-profile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 have become issues of global importance and, in some quarters, criticism.
In recent weeks, Chinese authorities have privately and sharply criticized Western coverage of the upheaval in the country’s leadership ranks after the ouster of Bo Xilai, the ambitious Politburo member whose wife has been accused of murdering a British acquaintance.
Most recently, Beijing security officials last week harassed foreign journalists reporting on Chen Guangcheng, the blind lawyer and rights activist who fled house arrest last month to seek refuge in the United States Embassy here.
On Friday, officers temporarily confiscated the identification cards of several journalists who entered the grounds of the Beijing hospital where Mr. Chen is confined. Roughly a dozen other journalists were summoned to the public security bureau and warned that their visas would be revoked if they did not ask permission before seeking interviews with officials and others knowledgeable about Mr. Chen’s situation.
Journalists in China are nominally required to seek approval before conducting interviews, but in practice, the rule is almost never enforced.
Restrictions on foreign journalism in China are widely seen to have tightened in the last 18 months, as China’s leaders have striven to project an aura of stability and unity amid global political upheavals and China’s own turnover to a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scheduled for this fall.
The crackdown dates to early 2011, when security officers detained foreign journalists seeking to cover the so-called Jasmine Spring protests, an online call for demonstrations in sympathy with Arab Spring revolutions in the Middle East. One American journalist was severely beaten and hospitalized. Many others were summoned to public security offices for warnings.
Still, Beijing generally has been loath to expel foreign journalists, and the few prominent instances have often involved allegations that reporters had violated national security prohibitions.
Ms. Chan is believed to be the first accredited foreign correspondent to be denied reporting privileges since the October 1998 expulsion of Yukihisa Nakatsu, a journalist with Japan’s largest daily newspaper, Yomiuri Shimbun. Mr. Nakatsu was accused of obtaining state secrets, apparently stemming from his contacts with a Chinese economic journalist arrested earlier by state security officers.
The Chinese expelled a German correspondent in 1995 after he wrote articles sharply critical of Li Peng, then the premier, who played a key role in decisions to use force to quash the ^. Andrew Higgins, a correspondent for London’s Independent newspaper, was expelled in 1991 after being found with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about a supposed crackdown on Inner Mongolian nationalists.
Sharon LaFraniere contributed reporting.

This article has been revised to reflect the following correction:
Correction: May 7, 2012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stated incorrectly that Andrew Higgins was expelled from China in 1992. He was expelled in 1991.

http://www.nytimes.com/2012/05/08/world/asia/china-expels-al-jazeera-english-language-channel.html



223#
发表于 2012-5-9 11:01: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将被迫关闭北京分社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5月8日在其网站发表声明称,由于半岛电视台一名驻华记者的签证和记者证到期后,中国有关部门拒绝为其办理新的证件,也不允许该电视台派遣新记者顶替其位置,半岛电视台将“不得不”关闭其北京分社。
  在声明中,半岛电视台称对此事感到“失望”,并说他们将继续要求在中国保持“存在”。

  此消息也立即引起西方媒体的关注。美国《纽约时报》表示,被拒绝办理证件更新的记者名叫梅利莎•陈。按照计划,陈应该已在7日晚乘坐飞机离开北京。

  报道称,陈拒绝媒体引用她有关自己离开的话,中方为何采取此行动也不完全清楚。但根据其它的报道内容,半岛电视台在中国境外制作,并于11月播放的一段有关中国劳改所的报道“激怒”了中国官员。

  《纽约时报》评论称,半岛电视台“被迫”关闭驻华机构,这是14年来首次发生这样的事,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与对其进行报道外国记者关系紧张化的“最明显标志”。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08/144824384771.shtml


224#
发表于 2012-5-9 11:13: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电总局称正在处理电视剧频繁改名事件

 新京报讯 (记者刘玮) 伴随着《甄嬛传》的大火,不仅“甄嬛体”引起热议,就连其他古装剧也向“甄嬛”靠拢。近日,有观众发现,黑龙江卫视播出的《宫》被冠上了“甄嬛前传”的名字。而另一部热播剧《悬崖》也被搭了顺风车,山东卫视播出《雪狼》时打出了《悬崖第二部》字样。对于电视剧“改名”一事,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昨日表示,“凡已取得许可证的剧目,如果改名均需要重报。”目前总局正在处理调查此事。
  现象

  “重新命名”并非个案

  在多家卫视创下收视纪录的《甄嬛传》落下帷幕不久,观众近日却发现,黑龙江卫视竟然在播《甄嬛前传》,可观众看后才发现,荧屏里出现的并不是“甄嬛”,而是由杨幂主演的之前的热播剧《宫》。今年年初的热播剧《悬崖》也遭遇了同样的尴尬,4月30日,山东卫视出现了一部叫《悬崖第二部》的电视剧,很多观众以为是《悬崖》的续集,但看过之后才发现,《悬崖第二部》竟然是早年的《雪狼》。而就在几天之后,该剧名字又改成了《悬崖之雪狼》,大有一定要将《雪狼》和《悬崖》联系起来的意思。

  无独有偶,江苏卫视上月播出的《雾都》也险被改名《烽火佳人》,但最终播出仍保留了原有的剧名。据了解,江苏卫视在该剧播出前通过官方微博发表有意调整剧名的声明后,编剧赵冬苓和导演黄力加便发表微博强烈反对,最终改名流产。

  原因

  电视台为收视“借东风”

  《雾都》虽然没有“改名成功”,但在“重新命名”这个事上,电视剧创作者和电视台双方表现出的态度倒具有代表性。编剧和导演一方认为,如果修改剧名需要事先征得他们同意,他们认为电视台改后的剧名往往过于商业化,无法体现创作者对于主题精髓的把握。江苏卫视方面则回应,第一,修改前电视台一定会和片方沟通;第二,电视剧的名字不能过于直白或晦涩,最好是能让观众对故事一目了然,有收看的欲望。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记者透露了此中玄机,电视台之所以改名的主要原因还是希望能博得眼球,通过追风或炒作,以提高收视率和影响力,借着刚刚播完的热门剧的影响力“抱大腿”、搭顺风车。而在制片方和电视台之间,电视台处于强势地位,制片方一般也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和电视台翻脸。

  ■ 各方说法

  创作者

  于情于理都有问题

  《宫》的制作人于正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改名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对《宫》和《甄嬛传》都是不公平的事情。我是听说改名后一下就把《宫》的收视拉动起来了。如果说《宫》不红,那也无所谓,但《宫》在《甄嬛传》之前一年就已经存在了,在感情上我有点接受不了。”

  编剧全勇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虽然《雪狼》《悬崖》都是我写的,但这两个故事真的没什么关联,只不过是年代、地点一样,但也没道理就有硬联系,其实这种事情对制片方的权益也是一种伤害。电视台也要考虑收视因为有广告,而一部剧不管质量好坏,有收视率就是好剧,这暴露出电视剧产业的链条是有问题的。

  一位制作方人士表示,此类改名做法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合约上一般都不会写明该剧要以什么名字播出,而这也是未来合约要改善的地方。

  电视台

  只是一种宣传方式

  对于“改名”一事,某电视台人员认为,电视台在滚动字标、角标上打出的类似于《甄嬛前传》《悬崖第二部》等剧名,实际上只是一种“广告”做法,并没有真正改变电视剧的名字,只是一种宣传方式,并不能构成对剧名更改的“侵权”。

  广电总局

  电视剧改名需报批

  针对近来荧屏上频繁出现的电视剧改名、换名的现象,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对于类似于将《宫》改名成《甄嬛前传》的做法,王卫平表示,电视剧改名播出需要向广电总局报批。而对于电视台在滚动字标、角标等位置改动剧名是否同样需要报批的问题,王卫平则表示,“凡已取得许可证的剧目,如果改名均需要重报。”对于此类改名现象,王卫平表示,总局“正在处理。”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09/053424388003.shtml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5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台湾应开放台媒刊登大陆广告
2012-05-09 03:45:0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 有2527人参与






台湾《联合报》、《中国时报》、《联合晚报》等报纸的近期广告页面。

近期,台“陆委会”严查大陆在台进行“置入性行销”,引发岛内媒体强烈反弹。《旺报》就此发表社评认为,两岸互动,媒体不但扮演桥梁角色,更是两岸互动的触媒与润滑剂,大陆广告登台,当局没有禁止的必要,而且也禁止不了,更何况它对两岸的深化交流是个助力。

“条例”跟不上时代

为何大陆报道和“置入性行销”扯在了一起?据台湾《民众日报》陈子发介绍,春节过后,大陆几个省市陆续组团访台,岛内几大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自由时报》看到后觉得不爽,就指责《中国时报》等媒体是借机进行‘置入性行销’。”于是,台“陆委会”和“监察院”等随即介入。

根据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和《大陆地区物品劳务服务在台湾地区从事广告活动管理办法》,大陆广告至今很难出现在台湾的媒体之上。相对蓬勃发展的两岸交流,这显然已成一种历史“羁绊”。其中“条例”的相关规定竟然19年未曾修订,但台“监察院”仍然据此认为,媒体规避法令,以专辑、特刊等新闻方式刊播大陆各地,尤其是赴台交流各省市的风情、文化、旅游、经贸等内容,“涉嫌变相刊登置入性行销广告”,甚至高调指斥“新闻沦为金钱买卖的商品”。

被指责的媒体随即反弹,直言“条例”和“办法”透着一股“跟不上时代的荒谬性”。业者认为,关于“置入性行销”的界限和解释很模糊,“美国很多城市推广旅游观光,都在台湾进行广告行销,没有理由大陆的就不行。”

厦门大学教授陈培爱分析认为,广告与经济紧密相关,人为阻挠违背了经济规律,必然出现有人闯“红灯”的现象。正是由于台当局在松绑大陆广告问题上的长期消极作为,令台湾媒体不得不频打“擦边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

业界盼“经济蛋糕”

台北市观光传播局前局长羊晓东就曾表示,台湾可以到大陆做广告,大陆广告却无法登台;台湾消费者不易取得大陆完整的市场资讯,隐性财务损失极大,禁登大陆广告对台湾没好处,长此以往等于把陆资商机拒于门外。

这是实在话。如今两岸多领域合作发展势头强劲,无论对大陆企业机构亦或是台湾媒体、岛内民众,广告均是彼此沟通宣传、扩大经济利益的最佳工具。两岸交流越扩大,就越需要相互报道双方资讯,这有助于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

按照目前岛内媒体辛苦经营的现状,大陆广告登台其实是“久旱逢甘霖”。虽然绿营极力渲染大陆广告是“政治威胁”,但台湾广告业者颇为期待这块巨大的“经济蛋糕”。

“中华卫星广播电视商业同业公会”秘书长钟瑞昌说,台湾市场偏小,特别是近年有不少广告转到大陆投放,光电视台的收入,就减少了几十亿元新台币。如果大陆广告能够在台湾播出,这将对台湾电视产业带来巨大收益。有台湾学者估计,如果大陆广告赴台,每年可以为台湾媒体创造1600亿元新台币的收益,是台湾现有广告市场的4倍。

台“陆委会”发言人刘德勋承认,若想受惠于大陆带来的巨大“蛋糕”,现行相关规定“确实有讨论的空间”。

扩大开放“是时候了”

随着两岸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大陆广告登台的问题却始终未获解决。

其实,3年前台当局就曾考虑过松绑大陆广告限制,据悉,相关文件已送交“立法院”通过了“一读”,由于受到民进党的强烈葛,该案被扣上“经济投降”和“文化投降”的帽子,导致该案未有实际效果。2011年12月30日,台当局宣布,开放已投资台湾的大陆企业以及已销往台湾的8000多项大陆农工商品,可以在台湾媒体投放广告。不过,这与现实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



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教授彭怀恩认为,目前,台当局最顾忌的就是在野党的“卖台”攻击。而在野党比较在意的,也只是台媒关于大陆赴台交流的报道,至于其他诸如房地产方面的广告,讲归讲,却不可能做到不宣传。

有细心的媒体发现,“陆委会”的态度令人玩味,除了例行宣示“依法处理”外,赖幸媛还特别召集学者,研商大陆广告与“置入性行销”事宜。这会不会是一个信号,表示台当局要重新考虑大陆广告松绑问题呢?

陈培爱给出的判断是乐观的。他说:“大陆广告进入台湾,在经济上完全符合台湾利益,可以与台湾本土企业形成互补,人流、物流、金流都过去了,广告的进入也将是迟早的事。”而《旺报》说得更直接:“是修正相关条例、扩大开放大陆广告登台的时候了。”



http://news.163.com/12/0509/03/811K48CF00014AED.html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9:21: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京华时报报社社副总编辑李洪洋拟任总编辑(图)

2012年05月10日09:45 南海网



李洪洋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试行)》,现将李洪洋(微博)同志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
  现任京华时报社(微博)副总编辑
  拟任京华时报社总编辑(副局级)
  男,49岁(1962年10月生),汉族,河南镇平人,1986年4月入党,1984年11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文法系中国文学专业),高级编辑。
  曾任解放军报社记者部北京记者站记者(技术8级)。2001年12月任现职。
  公示时间:5月7日至5月13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
  联系电话:12380转9 63089416(传真)
  联系地址:东城区台基厂大街3号北京市委组织部举报中心(邮编:100743)
  网上举报:北京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bj12380.gov.cn)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特此公示。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2012年5月7日
  来源:北京组工网

http://news.sina.com.cn/m/p/2012-05-10/094524395336.shtml

戴自更拟任新京报社社长 级别正局级

2012年05月10日09:4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网



戴自更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中共北京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试行)》,现将戴自更同志(微博)拟任职情况公示如下:
  现任新京报(微博)社社长、总编辑
  拟任新京报社社长(正局级)
  男,48岁(1963年9月生),汉族,浙江宁海人,1986年6月入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高级记者。
  曾任光明日报社广东记者站副站长、站长,直属报刊社工作部主任,直属报刊社工作部主任、新京报社社长,直属报刊社工作部主任、新京报社社长、总编辑。2006年7月任现职。
  公示时间:5月7日至5月13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向市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
  联系电话:12380转9 63089416(传真)
  联系地址:东城区台基厂大街3号北京市委组织部举报中心(邮编:100743)
  网上举报:北京市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http://www.bj12380.gov.cn)
  反映情况和问题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便于核实、反馈有关情况,提倡反映人提供真实姓名、联系方式或工作单位。我们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履行保密义务。
  特此公示。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2012年5月7日
  来源:北京组工网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10/094724395353.shtml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9:2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太平洋女性网女总编怀孕遭辞退

2012年05月09日09:37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记者 罗阳辉 实习生 周伟龙) 5月7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公布施行,然而在太平洋女性网任总编辑的董小姐却高兴不起来,她没想到,就因为自己怀孕了,这家上市公司竟强行将她驱赶辞退。太平洋公司昨日回应称,“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怀孕后领导催逼其辞职

  董小姐今年34岁,2011年2月底进入广州太平洋电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旗下太平洋女性网工作,先后担任执行总编辑、总编辑。据了解,在这一年时间里,董小姐表现出色,太平洋女性网业绩飙升超过100%,成为公司2011年年报的最大亮点。

  今年4月19日上午,董小姐来到广东省中医院检查,经B超检验确认怀孕了。据董小姐介绍,检查发现有先兆性流产症状,医生建议她先休息一段时间。为了不影响工作,当天她就把怀孕消息告知总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某某,并请一星期病假。可过了一个周末,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4月24日上午,李某某找董小姐谈话,以她怀孕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要求她主动辞职。董小姐惊愕之下,当即拒绝。董小姐说,当日下午2时36分,李某某又再次找她谈话,并称“女性网现在需要一个主心骨,老板不愿有任何闪失,大家好聚好散”。对此,董小姐明确表示不同意。

  不接受辞职遭驱赶

  让董小姐更意外的是,4月24日下午跟李某某谈完话回到自己办公桌后,发现自己电脑打不开了。后来她得知,公司首席营运官张聪敏得知她不同意辞职,就下令马上对她实施封电脑、销门卡、注销内部邮箱账号、停止公司内网使用权限。如今,她连公司大门都进不了。

  董小姐说,当天下午5点21分,张聪敏召她到办公室谈话。张聪敏反复说,“你怀孕后,没办法保证你的工作时间,以你的年龄,你的体质,我觉得不妨把孩子生完,再看看怎么去考虑进一步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对此董小姐表示不同意。

  没想到,4月26日,董小姐突然获悉公司经理层已宣布自己“离职”。董小姐说,她随后致电张聪敏,张竟然回答说:“你已正式向我提过辞职,我现在同意你辞职。”“她们真是移花接木耍无赖。”董小姐说,她进入公司满一年,业绩非常突出,于是向公司提出涨薪,张聪敏一直拖着没表态。今年3月6日上午,她曾发短信给张聪敏提辞职。之后,公司高层一直找她谈话挽留。4月16日,她发短信给上司同意留任。可没想到,得知她怀孕后,公司却蓄意把两件事混淆来规避辞退并驱赶孕妇的法律责任。

  董小姐表示,当初她进公司时,谈好月薪3万元,但公司让她签一份月薪4000元的合同,她拒绝签。之后,公司另外跟她签了一份月薪3万的合同,但合同并没有给她一份。

  公司: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太平洋女性网人力资源部总监魏正民,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没收到董小姐的律师函,董小姐也没有来公司做交接工作,不方便发表任何意见。

  记者表示,“将怀孕女职工辞退是违法行为”。魏正民回答说,“违不违法要靠(劳动)仲裁和法院来判定,现在(公司)需用人的时间……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这个问题要从两面来看。

  魏正民昨日表示,将会咨询公司法律顾问后,再给记者回复。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仍未收到相关回应。

  律师:解聘孕妇违法

  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继承认为,国家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太平洋女性网的做法是违法的。同时,公司以之前提出辞职为由解除合同,如果董小姐有证据证明她同意留职,那么她之前提出的辞职就失效,公司宣布她离职,属于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同时,如果太平洋公司没有跟董小姐签劳动合同,也属于违法行为。

  刘继承认为,董小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还不能达到自己的诉求,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09/093724389542.shtml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36: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老王新体育!
@李央-新体育世界上只有一本《新体育》,但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她的首席。如果你够优秀,请来,从入门开始。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49)
|
評論(39)
5月7日13:20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4)|
收藏|
評論(4)
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09:48: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媒:朝鲜每天发送18小时电波屏蔽海外节目

2012-05-11 17:42:45 来源: 央视  手机看新闻

核心提示:据韩联社报道,美国一家朝鲜信息网站负责人马丁-威廉斯表示,朝鲜为阻断居民收看和收听海外节目,每天会传播18个小时的干扰电波,浪费大量的电力和资源。他说,朝鲜发送干扰电波正说明当局担心这些海外节目所传播的信息会通过口头传播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CNTV消息 韩联社5月11日报道,美国媒体11日援引美国一家朝鲜信息网站负责人马丁-威廉斯(音)的话表示,朝鲜为阻断居民收看和收听海外节目,一天会传播18个小时的干扰电波。


当天他在“朝鲜言论环境变化的相关研究”发表会上发表这些言论,称是根据自己每天的观察发现。他说道,朝鲜有关当局为阻止美国和韩国等针对朝鲜播放的国际节目,每天最长发送18个小时的干扰电波,浪费大量的电力和资源。而这也正是这些节目会给朝鲜社会带来影响的一个旁证。

他还说道,如果说朝鲜收听和收看这些国际节目的人只有几百人的话,正面临电力紧缺的朝鲜是不会为了发送10-15个频段的干扰电波而消耗电力的。朝鲜当局发送干扰电波正说明朝鲜当局担心这些海外节目所传播的信息会通过口头传播对整个社会造成影响。

他指出,如果同一时间段以不同的频段播放的对朝节目增多的话,即使朝鲜进行电波干扰,朝鲜居民可以收看和收听的节目还会多起来。

http://news.163.com/12/0511/17/8188R78O0001121M.html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1:1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Facebook联合创始人为避税退出美国国籍

2012-05-13 00:58:20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823人参与

核心提示:“脸谱”网站首次公开募股(IPO)在即,联合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多·萨韦林退出美国国籍,将为自己省下大笔税金。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学者称,尽管一些人退出美国国籍不能免除所有纳税义务,但从纳税角度看,在企业IPO之前放弃美国国籍“是非常聪明的主意”。
据新华社专电“脸谱”网站首次公开募股(IPO)在即,联合创始人之一爱德华多·萨韦林“及时”退出美国国籍,有望为自己省下大笔税金。美国媒体11日报道,近些年,“脱美”者增加。

萨韦林30岁,出生在巴西一个富商家庭,上世纪90年代初随家人迁至美国迈阿密,1998年获美国国籍,2009年前后搬到新加坡居住。其发言人古德曼以电子邮件形式向彭博新闻社证实,萨韦林去年9月前后放弃美国国籍。他说,萨韦林退籍是出于个人投资便利的考虑。

美国国内税收署的文件确认,萨韦林列入4月30日前放弃美国国籍的人员。


脸谱本月初公布IPO定价,每股售价区间有望在28美元至35美元之间。据估计,IPO后,“脸谱”市值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依照美国网站“谁拥有脸谱”估算,萨韦林现有网站4%的股份。由此推算,萨韦林手中股票最高价值大约40亿美元。

密歇根大学法学院学者鲁文·阿维-约纳说,尽管一些人退出美国国籍不能免除所有纳税义务,但从纳税角度看,在企业IPO之前放弃美国国籍“是非常聪明的主意”。

据官方资料,1780人去年放弃美国国籍。专家称,这些人“脱美”原因多种多样,“税收支出”是其中之一。对于美国收入最高的群体,现行收入税率为35%,明年或上升至39.6%。如果国会不作干涉,涉及资本增值和股票分红的税率也将上升。

http://news.163.com/12/0513/00/81BK5GIV00014AED.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