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11#
发表于 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刘永谋:硅谷意识形态是一种炼金术 | 读书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刘永谋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
硅谷意识形态指的是,21世纪之交兴起于硅谷、由凯文.凯利、乔布斯、马斯克和《连线》杂志等传播到全世界的一种意识形态理论,核心问题是技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主旨是不顾一切追求高科技乌托邦。如今,在西方社会中,尤其是IT圈子、AI圈子中,它已然成为主流或正统的观点。
硅谷意识形态,亦被称为“加州意识形态”“硅谷共识”。这个词由巴布鲁克和卡麦农于1995年,在一篇名为《加州意识形态》(The Californian Ideology)的文章中提出,不过我同很多人一样认为“硅谷意识形态”是更为合适的术语,因为加州是多元而包容之地,也有很多反科技甚至搞封建迷信的人在那,而高科技乌托邦思潮主要是源自硅谷一带的IT圈子、AI圈子。
这篇文章认为,加州意识形态是控制论、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和激进反文化运动的混合体。它高举信息科技自由主义的理念,认为市场与技术尤其是IT技术决定人类的未来,IT终将创造“赛博民主”即电子化的直接民主,推动社会大幅进步;搞IT的工程师、科学家、游戏开发者和投资人——巴布鲁克和卡麦农称之为“虚拟阶级”——是通过IT追求个人自由的“孤胆英雄”;IT产业通过开源共享等将使得人们更加平等,给每个人以通过个人才智成为成功IT企业家的机会,从而赋予个体更多权利和自由。
三十年后,再来看当时的这套说辞,确实激励过很多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投身信息革命的浪潮中,但今天已然被证明只是一种言过其实的IT话术”“IT宣传术”。实际上,巴布鲁克和卡麦农提出“加州意识形态”这个术语,不是用来表扬“IT英雄”的,相反是对他们进行批评的。他们主要批评3点:
第一,个人自由的硅谷是国家大量补贴之下的产物,尤其与美国天量国防预算有关,根本不是自由市场的成功。“加州意识形态最吊诡之处是西海岸本身就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的产物。”
第二,它主张自由个人主义,同时服从资本主义技术进步和自由市场的既有法则,完全不反体制,不追求制度创新。虚拟阶级搞的反中产阶级的激进文化运动,求助东方神秘主义的冥想、禅修之类,本质上是在为晚期资本主义续命。对此,罗斯扎克在《制造反文化》中有过深刻的分析。
第三,它带有很强的种族隔离意识,对于有色人种、同性恋、女权主义运动等是一种反动的力量。为什么?虚拟阶级会在网上与这些边缘人群相亲相爱,在现实中与他们完全隔离开来,即通过虚拟化问题使之称为伪善的表演。
插一句,在此次AI热潮中,催生大量从事数据标注工作、外包接活、分布全球贫困地区、毫无劳动保障和福利的AI劳工——如果我不说是AI奴隶的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种族隔离意识从IT圈子遗传到AI圈子。
后来,巴布鲁克在其著作Imaginary Futures2007)中,在讨论麦克卢汉主义时发展“加州意识形态”相关批评。2023年,凯伍和迪哈在Imaging AI2023)中,在“美国人如何想象AI”的主题下,也批评加州意识形态。
不过,对“硅谷意识形态”最为有名的批评,当属技术封建理论对它的深度批判。技术封建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以技术决定论为底色的当代AI资本主义或平台资本主义批评理论。它看来,当代资本主义是数字资本主义,与20世纪8090年代的新自由资本主义已经不同。转变从何而来呢?新科技发展决定社会形态的演变,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兴起改变当代社会的基本形态。技术封建主义理论认为,AI时代,数据成为数字封地,新科技公司则是赛博领主。于是,数字平台不再是资本主义,而是在搞“数字封建主义”。换言之,它认为,硅谷意识形态本质上主张的新形式的封建主义。
在《技术封建主义》中,迪朗对硅谷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1)乐观的技术决定论(典型的如e/acc,即有效加速主义),即技术加速能解决所有问题。2)崇拜技术创新、科技英雄以及独角兽企业,万神殿里坐着的是乔布斯、马斯克和奥特曼。3)强调个人能力,主张市场资源,反对政府干预。4)数据至上或数据崇拜。他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是20世纪60年代的嬉皮士反主流文化(本身根植于政治激进主义的沃土)与加州新企业家对自由市场原则的热情拥护相结合的产物。
然而,硅谷意识形态在现实中却没有结出它所宣扬的果实,相反出现了迪朗所称的5个悖论,即新科技公司经济垄断日益严重,对个体消费和精神状况控制加剧,社会流动性不是增加而是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不平等的急剧扩大),技术创新加速并没有带来经济持续增长,适度政府干预而非完全自由化、私有化的国家取得成功。换言之,“硅谷意识形态”不过是我所说的AI宣传术,是资本家的意识形态宣传,给劳动人民画的“大饼”。
事实上,西方智能社会大发展,民主和自由不但没有高涨,相反陷入低迷之中。迪朗认为,当代西方社会是数字统治的社会,管理资本主义兴起,新科技公司蔑视自由民主。于是,运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社会控制迅速升级。在他看来,赛博空间中,新科技公司正在进行各种社会控制实验,比如控制人的消费偏好,控制人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等。
在迪朗看来,平台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与封建主义有类似之处。他以为,封建主义的关键在于贵族统治权、农奴制、封臣制以及暴力封建战争。这导致“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有三个显著特点——直接生产者对部分生产工具的所有权,他们在组织工作过程中的自主权,这些工作过程基本上是单独和分散的;最后是与工作过程本身相关的世袭征税的不连续性”。然后,按照他对封建主义的理解,迪朗认为当代数字经济与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有共通之处。比如,封建社会地主不劳动,现在数字平台只是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数字灵工单独工作,自带劳动工具,这和封建农奴相似。封建社会农民向领主交税,但领主战争经常换领主,数字灵工离开不了平台,但每次提供劳动的雇主并不相同。
虽然技术封建主义理论对硅谷意识形态大加鞭挞,但却是传播这一概念最重要的推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黑粉也是粉”的道理。
另外一个推动大家关注“硅谷意识形态”的思潮,是所谓的技术加速主义,尤其是其中的“有效加速主义”“有效利他主义”的主张。从根本上说,建设性的技术加速主义都是硅谷意识形态的变种或分支。
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信息社会开始向智能社会进化,有效利他(effective altruism)思潮在硅谷高科技圈子大受欢迎,并扩散成一波技术加速运动。有效利他主义者认为,当前世界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必须以科技和理性的方式加以解决。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应该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为全人类谋福祉,如预防大流行病和核扩散、减轻环境污染、将人类送往外星球等。
有效利他运动主要以慈善活动为主要实施方式。与之不同,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有效加速主义(e/acc)思潮,强调所有人加入和促进技术加速的进程,在包括马斯克在内的AI圈子中拥趸颇多。在以往的加速主义主张之外,e/acc融入最新科技进展尤其是AI前沿以及赛博格等超人类主义因素,丰富了加速主义内涵,使之更为科学和时髦。
简而言之,e/acc主张不顾一切发展技术,人类福祉不应该成为控制AI发展的理由,人类必须主动适应技术发展,即使最终机器人、赛博格取代人类主导地球。显然,e/acc是一种乐观技术决定论,带有狂热的技术乌托邦的色彩。
另外,有些加速主义者还提出防御加速主义,主张以去中心化、民主化的防御性机制处理AI对齐问题。也就是说,让更多人参与AI对齐,用民主方式判定AI行为,同时针对AI潜在风险建构更多防御壁垒,预防对齐失败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相比于e/acc,似乎d/acc更为稳妥一些。
同样,对于加速主义,很多人进行过强力批评。在《解放的速度》中,维利里奥彻底将加速主义变成资本主义批评理论。在他看来,资本主义从根本上就是竞速政治,今日到处被痛骂的新自由主义,也是竞速政治的变体,资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最终都表现为各式各样的速度比拼,新自由主义更是以自由的名义将之合理化、体系化,在其中人们根本不可能得到喘息。德籍韩裔哲学家韩炳哲对加速社会非常反感,将加速视为当代社会成为倦怠社会的根本原因。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都很繁忙,竞争日趋紧张,搞得大家精神非常紧张。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硅谷意识形态是资本家的炼金术呢?一句话说,硅谷意识形态给ITAI的资本主义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的合法性支持和理想主义激励,当然是以一种欺骗的或名不符实的方式。这种AI宣传术吸引持续的社会关注,吸引海量的风险投资,吸引一茬一茬的年轻人投身其中,做得非常成功。并且,也形成一整套的操作办法。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我讨论过的AI宣传术的问题,有兴趣看我的相关发表,此处不赘言。
硅谷意识形态炼金效果如何,看看马斯克如何宣传Space X公司的火星殖民计划的。他不说我们要赚钱,而是说他的终极目标是“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让地球文明走向“火星文明”“太空文明”。他说,未来火星社区是DIY的,不受国家和公司权力的影响。在太空文明中,我们抛弃地球这个烂摊子,重新开始创造新的文明,通过新科技来获得真正的解放。
这一番说辞,可谓激动人心!这让人想起当年五月花号来到美国新大陆,也是要从零开始创建上帝之城。也让我想起前两年元宇宙爆火时,有人说元宇宙是人人自由驰骋的“赛博新大陆”。这些“话术”都是一脉相承的,源自于硅谷意识形态。有人说的好:
在某种程度上,火星居民结合了加州意识形态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特征。也就是说,这两个运动都是“政治斗争与文化反叛”的结合(Barbrook & Cameron, 1996)。火星殖民的想法可以被看作是人类对地球政治生活的绝望和沮丧的标志。几个世纪以来,移居另一个星球一直是围绕文化产品的一个幻想。居住在火星上象征着有一个新的开始,代表着新的政治生活,对人类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然而,这也是一个科幻梦想成真,埃隆·马斯克是变革的领导者。
硅谷精英们不仅技术一流,忽悠人也是一流的,我们平民老百姓必须擦亮眼睛。阶层固化,不可认命,但单靠新科技是解决不了的,本质上仍然是制度革新和进步的问题。
来源:不好为师而人师者o刘永谋
编辑:梅镕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