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传播学期刊目录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24-8-23 18:07: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第8期目录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来源:现代传播(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02#
 楼主| 发表于 2024-8-24 17:25: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第7期目录


CONTENTS

本期话题:媒体、国家与信任


政府在线回应质量感知对公众政治信任与持续电子参与意愿的影响——混合研究视角
/ 张渝 黄慧敏

重新发现国家:一次拓展中国媒体信任概念的尝试
/ 周子杰


研究论文


双重编码:作为数字零工的互联网织女研究
/ 孔煜也 王洪喆

中国大陆广告教育转型升级的探讨——基于24家广告学国家级一流专业的调研
/ 林升栋 吴珺婷 李伟娟


数字游戏玩家主体性建构的符号互动研究
/ 李俊欣

娱乐至死?——娱乐手段对防诈骗短视频点赞量的影响
/ 芮牮

从凝视画面到操作画面:对军用无人机界面的姿态现象学研究
/ 陈静 范伟堂

在拨款制与市场化之间:财政困境与党报资金来源
/ 商建辉 董子尧


来源:国际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03#
 楼主| 发表于 2024-8-27 19:19: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语录 | 《新闻记者》2024年第8期

语录
2024年第8期

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开篇,阿伦特就站在了现象学的立场:“回到事情本身”,因而拒绝并批评舆论的期待。她认为,在舆论压力和大众媒体的展演功能中,法庭变成了剧场,其中挤满了主动或被动的看客。他们不要求正义,不对事件本身、对艾希曼在毁灭犹太人中扮演角色及其在纳粹和现代社会运行机制中扮演的普遍角色表示关心。他们想要看到正义对决邪恶的表象,一场令人大呼过瘾的表演、一场秀、一场公关活动。在剧场中,正义的光被扭曲了,众人在舆论的眩晕中共舞。然而,“正义要求最大程度的回避,允许悲痛但不要愤怒,杜绝成为万众焦点的那种快感”。克制地遵从事情本身,是正义施事的必备条件。记者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必须如“剧场大灯”一般,照透演员脸上的妆容;而观众们,则要为自己盖上无知之幕,以真正了解眼前的罪犯和事件。新闻记者和法院审判一样,都应该只关注事实本身。(曾持)

《社会理论或社会技术》将卢曼与哈贝马斯的争议汇聚于一本书以供学界鉴赏。两人皆不满西方主体哲学关于主体的已有阐释,但对主体哲学的批判沿着迥异的路径。哈贝马斯始终坚持言语交流与主体间性作为批判主体哲学的核心,但这就意味着“人”(至少是哈贝马斯强调的理性人)作为主体具有不容争辩的优势地位。在此,这其实是将基于言语能力与行动能力的主体替换客观认识范式的主体,基于交流的主体被哈贝马斯视作解决主体哲学困境的核心。在卢曼的理论视阈看来,这尚未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迷思。尽管卢曼长期被哈贝马斯批判为保守主义理论代表,但他相较哈贝马斯更为激进地批判“主体”。早在1971 年的作品里,卢曼已经明确拒绝将人作为理论基点,主张以系统作为解释社会的基点。换言之,社会的存在并非基于人类行动,而是植根于系统运行。(陆国亮)

在沃勒斯坦看来,“历史学家在体系危机时期负有特别的责任”。尽管在社会体系平稳运行的时期,历史学家的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当特定时空界限下的社会整体,也即历史社会体系进入混沌时期,旧体系行将被消解与重构、其知识结构陷入有效性危机的时候,只有历史的视野能够帮助我们体认所发生的事实,决定我们将如何沿着两歧状态下的岔道前行。因此,历史学作为一种对过去的重新合成,不仅在科学研究上,而且在政治和道义上都具有显著意义。沃勒斯坦的思考为解释数字时代媒介史研究的命运提供启发: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数字媒介对人类文明所带来的影响毋庸置疑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短路性颠覆”,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意味着对于既有社会知识结构的冲击,因此,媒介史的兴起,同样可以被看作是在体系更迭的关头寻求重新认识和定位当前时代的学术现象。那么,问题就被进一步地细化为:历史如何成为认识和解释数字媒介时代的路径?(陈鑫盛)

关于媒体与公共领域的理性主义观点已经不足以解释当代社会和政治生活的复杂性。如果说情感视角的引入为我们理解中国“公共领域”的构成特征提供了重要路径,那么情动媒介的视角则进一步提醒我们思考,当中国“数字公共领域”呈现出情动逻辑压倒认知逻辑的复杂图景时,一个健康的媒介环境应当如何实现。(张梦园  周裕琼)

基于2020年至2021年中国县级政府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发帖数据,发现采用“标题党策略”的推文反而未能吸引更多的民众注意力。对所有推文按照议题分类,发现政务信息、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历史类信息能够正向影响民众的阅读量;主流价值观类信息对阅读量呈负向影响。不过,如果进一步划分区域和主题类别进行分析的话,主流价值观类主题会对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民众的阅读和点赞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但西部地区民众对主流价值观类议题有着正向反馈。与此同时,文化历史类主题会显著增加民众的阅读量、在看量和点赞量。(肖舒婷  刘伟)

对用户发表内容进行“搅拌”的策略,即通过编辑隐身参与互动的方式,引导用户在安全合规的言论空间发表观点。为此,新闻编辑首先要注册三五个“小号”,其次需要时不时地盯一盯评论区,把安全的优质评论推上去,把恶评拉下来,再与那些充满了话题点的评论“激情对线”。编辑下场“搅拌”不是为了大水漫灌评论区,而是挑起话题,做吸引用户的“靶子”。因此,编辑通常延展用户评论中的某个观点,用讲述个体经历的方式丰富讨论。有时,他们也会发表一些与评论区整体意见对立的观点。(孙甜甜)

相对于欧美同行对特定报道的过程性展示以实现透明化,澎湃美数课团队依托其编者文本专栏所进行的透明化实践,更多偏向数据新闻相关技术知识的传授和分享。这不仅有助于激发用户的卷入兴趣,还为其技术初步学习提供了脚手架式的辅助。相对于侧重提高信息透明度来争取受众信任的传统新闻透明性实践,脚手架透明性一定程度上激发和适应了读者的需要,通过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传授关系提升和巩固专业新闻人的技术权威,同时在传统透明性诉诸“事实信任”之外提供了提升“技术信任”的另一种可能。(张宇昭  陶文静)


节选自最新一期《新闻记者》,阅读原文及引用请参看《新闻记者》2024年第8期对应论文。




来源:新闻记者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2Idy-pRXokitGPDzk_dww


编辑:刘诗扬


204#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19:49: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大学》2024年第8期目录



本刊特稿
从场域重构到路径适配:走向未来的媒体融合
喻国明 耿晓梦
【摘  要】媒介革命及其引发的整体文明形态转型铺就了当前媒体融合实践的时代底色。下沉为社会基础设施、嵌入到社会现实基础的数字媒介带来社会的深度媒介化,传媒业的角色演变为社会生活组织者,媒体融合的行动场域突破内部资源边界延展到广泛连接整合社会资源要素的过程中。随着社会连接任务由去组织化进展到再组织化,以需求融合为核心动能的媒体融合的发展逻辑及其价值模式由裂变转向聚变。新的传播生态要求媒体融合走向开放协同,在做好关系连接的基础上进行聚合式生态建设,打造可持续创造价值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媒介革命;媒体融合;再组织化;开放协同
媒体融合十年: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共演机理
张涛甫 陈
【摘  要】媒体融合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新传播时代互动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织缠绕、形构彼此,表现出类似于双螺旋结构的主体间性,形成了竞争中的共生关系,呈现双向融合态势。因此,突破媒体融合议题中单一维度的传统媒体转型的理论框架,将新媒体纳入媒体融合诸环节加以研究,剖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机制尤为重要。这种互动犹如硬币的正反面:既包括传统媒体正向融合新媒体以实现传统媒体网媒化,也包括新媒体反向融合传统媒体以完成网络媒体主流化。本研究致力于从异质极力量入侵”“传统媒体封闭系统开放”“新型主流媒体自救以及新媒体边缘突破四个环节剖析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互动演化的机理,解蔽媒体融合的双重实践。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字共演;反向融合;新型主流媒体
主流化、平台化、智能化:新型主流媒体的演进逻辑与实践进路
强月新 胡青山
【摘  要】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与国家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相契合,十年来经历了叠加——融合——深度融合三个阶段,体现出政策驱动、由点到面、全面铺开的过程。在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技术逻辑的交互影响下,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呈现主流化、平台化和智能化三重实践进路。其中,主流化呼唤媒体的主体性角色,以内容业务为基础,以新闻+”为手段,实现多层次多领域的价值引领和社会治理;平台化追求新型媒介样态,一方面打造自主可控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平台的平台;智能化实现新闻生产的多维再造,推动组织架构虚拟化、生产流程自动化和从业者技能多元化。媒介演变是无止境的,新型主流媒体未来需要坚守政治逻辑,把握经济逻辑,紧跟技术逻辑,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打造中国特色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社会治理;媒介样态;智能技术
全党办媒体: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适配理论探索
朱鸿军 王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媒体建设是文化事业的核心板块。2019年以来,怎样建设现代化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成为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主体任务。一线主流媒体在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但依然存在着各种层面上的诸多问题。实践层面的困境亟需理论层面的突破与创新,全党办报是我党新闻宣传的核心理论,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执政时期,都发挥着有效指引媒体实践的作用。传统实践的全党办报理论是媒体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契合大宣传”“大媒体发展特征的全党办媒体理论的提出,更符合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规律,既有利于体制内主流媒体的新媒体转型,同时也为体制外新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党办媒体;全党办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三重误区与创新路径
郭全中
【摘  要】基于长期的业界实践与媒体调研,以媒体融合十周年为节点,本文对我国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实践活动展开剖析,指出其中存在的误区,并通过历史梳理与现实考察相结合,阐释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所在。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文章提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创新路径,包括坚持内生创新理念、充分利用制度优势获取新稀缺资源、打造大融合思路下的自主可控平台等。
【关键词】新型主流媒体;传媒转型;内生创新;资源性发展
组织变革视角下新闻从业者对媒体融合的态度研究
军 胡思琦 谢
【摘  要】新闻从业者对媒体融合采取拥抱还是抵制的态度,是组织媒体融合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基于组织变革视角,通过对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探究了不同类型媒体融合实践与从业者态度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伴随着媒体融合战略的长期实施,目前我国新闻从业者对所在组织的媒体融合整体持较为认同的态度。具体到不同类型媒体融合实践的影响方面,技术变革对从业者的组织媒体融合态度具有正面促进作用,而任务变革则表现出负面影响,结构变革和人员变革均无显著性影响;在影响过程中,以感知利益或伤害等为代表的初级评估以及以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控制力等为代表的次级评估均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不同年龄段、媒体级别、媒体类型下不同类型的媒体融合实践对从业者态度的影响,从而明确了相关研究结果的具体适用情境。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从业者;组织变革视角;初级评估;次级评估
媒体融合实践的空间转型
——以澎湃新闻编辑部搬迁为例
夏正玉 陈忆雨
【摘  要】随着数字技术不断催生新闻生产空间的变化,新闻研究也出现了空间化转向。本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以哈维的绝对、相对和关系空间的辩证思考作为分析框架,以澎湃新闻编辑部搬迁为观察案例,对搬迁前后这一新闻生产空间的属性及其意义进行讨论。在全球新闻业步入后工业时代后,美国报业组织的新闻编辑部正纷纷迁往郊区,而澎湃新闻却选择回到总部、留在市中心,这会对其所追求的媒体融合带来何种影响?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本土语境,探究澎湃新闻逆行背后的动因以及相应效应。研究发现,这一地理空间的迁移已经成为当前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隐喻。澎湃编辑部的搬迁被认为是在绝对空间层面实现了成本管理,并兼顾内容生产;在相对空间层面,这一空间转型重塑了数字化新闻生产工作流程;在关系空间层面,则激发了新闻组织新十年再出发的热情,深化了媒体融合。
【关键词】空间;媒体融合;编辑部搬迁;澎湃新闻
中国式媒体融合十年的问题清单考察
朱春阳
【摘  要】作为国家战略,2014年以来的中国式媒体融合主要致力于回应何种时代变革与挑战?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清单是什么?文章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框架,基于2014年以来媒体行业的十年融合发展探索经验,从数字新闻业的行动者网络这一新型行业实践者出发,以新型主流媒体与现代传播体系的互动关系为坐标,梳理了中国式媒体融合所要破解的核心问题清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回应,以期为媒体融合的下一个十年再出发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创新坐标。
【关键词】中国式媒体融合;国家治理现代化;数字新闻业;问题清单
声明:
1.本公众号除注明出处的文章外,均为原创,如需转载、引用请发送邮件至xwdx@fudan.edu.cn获取授权,并注明本公众号【新闻大学】,IDFudan_xwdx   
2.本刊一律不收取任何刊发费用,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网站代理投稿事宜。
来源:新闻大学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dRi9xmNQ-t-3cst-VNWGQ
编辑:刘诗扬

205#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0:57: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代出版》2024年第8期目录






本刊特稿
加强大学出版社合作交流,推动大学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永强1
内容摘要:大学出版社是传承文明、传播知识、弘扬学术、发展教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在新时代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大学出版社要通过大学出版社协会等合作平台不断加强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国际出版和融合出版方面的合作交流,集体答好出版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推动大学出版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学出版;大学出版社协会;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国际出版
理论前沿
出版大趋势:基于利益相关方等多维视角的预测
丁靖佳 11
内容摘要:出版趋势的预测能够为出版未来发展提供可借鉴思考的决策性支持。数智时代,出版的载体形态将超越传统的物理介质而变得愈加丰富。书非书,其本质只是内容载体。智能化内容生成范式的出现,使作者不再是内容创造的唯一主体,出版业也不再是作者选择内容传播的必选项。读者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逐渐从以往的学习者身份转变为玩家身份,更享受内容的悦读,形成了浅层次、非线性、功利性和体验式的阅读趋向。出版人需在秉持政治家办报精神的基础上谋求出版经济效益的增值。出版业则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产业再定位,从当前的加工工业转变为创意产业,以出版+科技+创意的形式激发产业的创新活力。
关键词:出版趋势;出版物;出版人;出版业;数智赋能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面向——基于文化符号传播的视角
沈正赋 20
内容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都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文化符号学是关注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建构与实践面向的一个较为独特的视角,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多维阐释中的一维。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具有潜在的符号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是文化符号学生成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文化符号学具有跨学科融合特征。文化符号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符号价值本质与符号传播方法论两个方面。从文化符号传播的理论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符号传播主要包括作为精神、旗帜、标识的文化等几个方面;从文化符号传播的实践层面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文化符号传播主要体现为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的策略、手段与方法等,并集中表现在文以载道、以文传声和文以化人等几个相互关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方面。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符号学;传播;理论;实践
专题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新闻出版业的逻辑与实践
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出版生态探究
重 张 宇/30
内容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的发展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出版业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人类文化事业,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不断进步。当前,出版业处在以数字智能为特征的新型科学技术引领下重塑自身形态的又一变革时期,正在数字出版、智能出版的基础上朝向智慧出版不断迈进。实现这一目标要以系统性思维探究新质生产力融入出版业的内在逻辑与有效举措,着力完成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智慧出版生态建构,推动出版业走向创新与发展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智慧出版;生态系统;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闻行业发展的逻辑与实践构想
   郑立波 /42
内容摘要:人工智能是新闻行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作为智能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与其他新质生产力紧密协同,推动技术和模式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之间存在双向驱动关系,这种互动可以分为结构性互动、流程性互动和调试性互动。结构性互动涉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职业结构变革;流程性互动包括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互动;调试性互动涵盖技术适应、管理适应和规范适应。为了推动新闻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各方应通过协作、监管、教育和创新,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并优化人工智能发展,确保对新质生产力的可控性。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新闻生产;新闻行业;媒介与技术
出版观察
教材思政的维度探索与量表开发——基于高校出版社的实证研究
余兴发 宋海玲/51
内容摘要:教材思政建设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教材思政研究总体上实证研究偏少。教材思政包含4个表征维度:组织机制、内容设计、多媒体设计与教育共同体。实证研究拓展了教材建设的研究框架,开发和验证了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的教材思政测度量表,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教材思政测度量表有助于厘清教材思政的内部结构,对高校出版社更有效地推进教材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材思政;课程思政;量表开发;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
新时代出版的文化新使命与新担当
吕建生 57
内容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文化繁荣的根与魂。新时代出版肩负着文化新引领、文化新创造和文化新繁荣的历史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有效推进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新时代出版要加强党对出版工作的全面领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以出版繁荣助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以高质量出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设以推进文化繁荣,以出版走出去谱写文化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质量发展;两个结合;自主知识体系;走出去
青年学者论坛
集体记忆、边界工作与编辑文化权威建构:出版人范用纪念话语分析
刘蒙之 秦/62
内容摘要:将出版人范用逝世视作一个关键事件,基于阐释社群发布的30篇纪念文本,从集体记忆的角度探讨图书编辑的职业边界及文化权威相关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研究发现,阐释主体通过个体角色、时代背景实现对职业偶像集体记忆的双重书写。事实上,其对集体记忆的书写与当下职业工作基准的创造密不可分。阐释主体将记忆介入职业的边界生产,图书编辑经历了从文化商人思想邮差的回归,并最终实现自身对文化中介身份的校准。与此同时,对范用的纪念话语出现在一个图书编辑职业影响力和文化权威持续下降的时代,展现出阐释主体渴望在怀旧中重申、强化当下及未来图书编辑文化权威的愿景。
关键词:集体记忆;阐释社群;边界工作;文化权威
语言出版:概念界定、产业分析与发展对策
  曹霄珺/74
内容摘要:语言出版具有基础性、全民性、社会性等特征,关系到全民和国家语言能力的提升,对语言出版业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掌握其供需状况,对于推动语言产业与出版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教育人口、国家战略、技术变革三个方面的时代背景,通过供需、产值分析,全面呈现当前我国语言出版业的现状,并着眼于未来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语言出版;发展背景;现状;趋势;语言产业
实践视域
承前启后:宋版书形式美学探析
王四朋 87
内容摘要:华夏民族文化造极于两宋。宋人对美的创造和追求既体现在宋版书的内容上,也表现在宋版书的形式上。宋人追求版式设计的和谐美、字体写刻的神韵美、插图版画的直观美和书衣设计的素雅美。宋代不但确立了版刻书籍的形式,而且造就了宋版书独有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形成了独具东方神韵的宋版书形式美学。
关键词:宋版书;形式美学;和谐美;神韵美;直观美;素雅美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VDsUObu7RXXxIAxS6_ktg
编辑:刘诗扬

20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7 21:53: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目录:【出版】Journalism2024年第9期(全球南方的广播新闻专辑)

来源:传媒学术网(公众号)
编辑:李佳

207#
 楼主| 发表于 2024-9-30 21:58: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大学》2024年第9期目录





本刊特稿


感官依恋、情感补偿与妥协关系:视障者在线亲密关系研究
敏 刘 鑫 吴
【摘  要】视障群体的数字包容研究,历经“技术中心论”“技术赋权论”以及“技术双刃剑论”,实际并未绕开“技术中心”范式。本研究基于视障者的主体能动性,运用“综合辅助技术”模型的“个人属性”理论,考察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开展在线约会和恋爱时的偏好与需求,并探讨这种亲密关系的本质。研究发现:(1)视障者建立亲密关系时偏好声音魅力,注重“听音识人”,体现为“声音亲密”;(2)视障者择偶时的多元标准以及与视障相关的特殊需求,植根于技术手段之外的生理、社会、经济基础,超越了“技术中心论”;(3)这种多重感官参与的情感依恋新模式,是对血缘家庭关系的补偿和超越,但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时,视障者会主动追求一种妥协型关系。
【关键词】视障者;智能手机使用;在线约会;数字亲密关系;数字包容


透视“盲”点:视障者的另类媒介经验及其悖论
杰 单
【摘  要】视障人群因视力受损而遭遇诸多社会问题,他们的媒介经验在以视觉为主导的媒介化社会中成为研究盲点。本文尝试从具身性的视角入手,考察视障者的媒介经验问题。研究发现,视力障碍并没有截除视障者的身体经验,通过感官转换与媒介技术的辅助实现了功能代偿,在特定生活情境下培育出另类的身体感知方式与具身化的媒介经验,但这一另类经验在“数字盲道”的使用过程中遭遇了多重困境。数字媒介技术背后暗含着更深层面的社会文化障碍,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我们反思针对特殊群体数字困境的技术赋能框架。
【关键词】视障者;数字盲道;媒介经验;数字技术;具身化


传播学


随境游戏:数字城市的新型技术文化研究
——基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游戏实践的考察
周海晏
【摘  要】“随境游戏”有偏重文化与偏重技术两种传统认知取向。在数字媒介时代,虚实互嵌的新型媒介技术使游戏既遍地浸润实体文化空间,又普遍适应虚拟技术网络,因而能实现虚实之间随境而变、动态变化,形成对“随境游戏”的新认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探索数字媒介驱动下的“随境游戏”何以再造城市文化世界的重要活动。对其游戏实践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一方面,它实现技术的文化性转义,强化了虚实互嵌式参与、互动、体验的城市文化,以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方式建构新的文化共同体;另一方面,它实现文化的技术性创新,在文化传承方式上探索物种的数字赓续与文化多样性的数字保护,在城市更新机制上以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数字化探索。虚实互嵌的随境游戏是当下打破技术与文化对立的重要突破口,它带来了技术与文化的合流,实现城市文化从微观到宏观多个层面的汇聚与交融,直接推动数字城市形成了融合性的新型技术文化。
【关键词】随境游戏;数字城市;技术文化;媒介学


天命再造:商周鼎革中凤鸟神话传播的媒介考古
君 丁云亮
【摘  要】作为承继殷代神权的符号物,凤鸟神话被置于宗周贵族的天命再造之中。周凤在新旧抵牾中逐渐取代商凤,从祭祀中增强神力的“牺牲之物”转变为周王室“以德受命”的应验物。与商凤神话仅作为氏族图腾的超验语符不同,周凤神话通过使用和遵守形成了君主与宗室贵族之间的相应礼制规则,勾勒出相应的理想政治范本,并成为西周人的精神信仰。在组织、教化诸侯贵族和殷商遗民接受宗周“以德配天”的文化过程中,凤鸟神话扮演了重要的居间调节的媒介角色,联结了时人政治文化生活的多处场景,搭建起了跨介质的表意符号的“媒介域”,影响了世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思想的传播方式。
【关键词】凤鸟神话;天命观;媒介学;传播考古


数字社会研究

社会资本影响社交媒体沉迷的双重路径
——基于社会资本类型与数字代际的分析

黄含韵 石丽红 裴
【摘  要】基于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分层配比抽样调查(N=4857)所得的数据,本研究分析了社会资本对社交媒体沉迷的影响路径与边界条件。研究发现:(1)社会资本与社交媒体沉迷呈显著正相关;(2)生活质量在聚合型社会资本与社交媒体沉迷之间起中介作用;(3)阶层关系感知在桥接型社会资本与社交媒体沉迷之间起中介作用;(4)数字移民的社交媒体沉迷更多地受到聚合型社会资本的影响,而数字原住民的社交媒体沉迷则更多地受到桥接型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揭示了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社交媒体沉迷发挥作用的路径,以及其中的数字代际差异,为理解和干预社交媒体沉迷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社会资本;生活质量;阶层关系感知;社交媒体沉迷;数字代际


对抗“链接腐烂”
——网络信息存档的公益豁免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大量发生的“链接腐烂”正在成为网络信息存储以及集体记忆传递的“阴云”。为了克服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性,以互联网档案馆为代表的诸多公益组织开始了大规模的网页存档行为,他们运用爬虫技术不断搜集、存储网络信息,并向用户提供查看服务。不过,尽管其行为出于公益目标,并且在延续公共记忆上具有重要价值,但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益保护规则下,这些行为面临极高的侵权风险,这也制约了相关公益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链接腐烂”是互联网环境中的普遍现象,有必要将这些公益组织推动的存档活动纳入到“合理使用”的制度框架中来,通过设置一定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信息权益豁免,为保留网络公共信息提供规则支撑。
【关键词】数字记忆;“链接腐烂”;公益存档;合理使用


媒介与文化研究


粉丝“脱粉”背后的偶像魅力悖论
王诗萁 刘海龙
【摘  要】近年来,偶像失格或失德情况频发,引发了饭圈中粉丝的“脱粉”现象。然而,偶像的负面言行并非是粉丝切断情感链接并脱离饭圈的单一情景。研究发现,“脱粉”涉及粉丝个体对偶像超凡能力的认可终止,揭示了粉丝—偶像关系中偶像魅力的悖论:偶像魅力始于粉丝摆脱平庸日常的潜在热情,但又需要通过嵌入饭圈或平台中的秩序规范与消费惯例得以存续。本文的研究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弹性的粉丝—偶像关系以及粉丝如何协商参与式文化中的集体价值认同。
【关键词】粉丝“脱粉”;偶像魅力的悖论;粉丝—偶像关系;多重社会关系


芯片新闻叙事:一种承载爱国情感的网络文化现象
龙 王宇荣
【摘  要】随着美国对华科技战愈演愈烈,社交媒体上围绕科技战焦点话题的芯片新闻叙事层出不穷,其内容在表达爱国情感的同时也蔓延着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不仅以民族主义话语呈现,也通过各种芯片科技突破新闻得到补偿与缓释,形成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在文本层面,活跃在微博、微信平台上的推文借助“对抗、冲突”的民族主义话语策略来表达焦虑情绪;在话语实践层面,网民对相关新闻文本的接受过程表现为一种“区分他我”的民族主义话语再生产,戏剧化地将其转化为应对与缓释焦虑情绪的方式;在社会实践层面,平台资本逻辑与趋利避害的心理影响了焦虑情绪的民族主义化,二者的结合推动了芯片新闻叙事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的展演。
【关键词】芯片新闻叙事;爱国情感与焦虑情绪;民族主义;网络文化现象

来源:新闻大学(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08#
 楼主| 发表于 2024-10-3 19:36: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24年第8期目录



本期话题:数智传播语境下的人与机器
人作为计算机的他者:验证码人机互动中的能力主义陷阱
/ 谢卓潇 蔡聪

人机传播的失灵与修复:家庭成员共同媒介参与的视频分析研究
/ 罗龙翔 王兵 王秀丽

越界游戏:与GPT生死爱恋及其示能之思
/ 梁亦昆


研究论文
美国主流媒体报道对中国在东盟可信政治形象的影响探究——以美媒关于一带一路报道为例
/ 余清楚 郭迎春

亲历者的声音:突发急性传染病患者自述视频对公众在线参与和情绪唤起的影响
/ 刘毅 姜晓源 郑炜杰 邵远航

社会阶层关系下网络新词的修辞变迁与概念出圈2010-2021
/ 彭华新

新闻战线与文艺战线的聚合——基于新闻报道剧的考察
/ 向芬 余越

学术访谈
描述和可复制性:关于经验知识生产的对谈
/於红梅 潘忠党


来源:国际新闻界(公众号)
编辑:徐思凡


209#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5 20:23: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中州学刊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HE7tgcEsU8Xd7ZX7tJLw
编辑:程正元
210#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14:09:34 | 只看该作者
《传媒观察》2024年第10期目录



《传媒观察》是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管、主办的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84年。欢迎您的关注!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
https://cmgc.cbpt.cnki.net




目录


卷首语
从媒介化时间转向数字化时间
/胡翼青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传学”简史:“中国传”研究之于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重估
/潘祥辉  乐和晴

新闻传播思想史·数字时代的媒介时间
技术的越界与触觉的延伸:媒介时间中的抵抗
/卞冬磊

前馈时间:论数字媒介的时间性
/戴宇辰  柳嘉慜

“未来”的观念变迁及其传播思想史面向
/方  惠

江东访谈
法国“反拨”盎撒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突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姜飞教授访谈实录
/王天歌  赵  蕾

乡村传播研究
能人转译:“数商兴农”的媒介技术红利分配机制
/李  红  刘慧钰

深观察
拟像的游移规制:智媒时代临场真实的价值界定与意义重塑
/赵双阁  荀  莎

“行政吸纳公共参与”:中国基层社会情境的社区媒介研究
/宋  奇  宫  贺

青梅论坛
本体、场域、方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建构理路
/王星入

数字生活
“你有一段 3 年前的记忆”:算法编织情节的记忆生成机制与实践
/龚新琼  邢  江

空间压缩下的“电子迁徙”: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感知替换
/洪长晖  李淑媛




卷首语

从媒介化时间转向数字化时间
胡翼青

From Media Time to Digital Time
Hu Yiqing


【摘要】
媒介与时间的关系问题,是我们今天众多的认识论困境之一。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来判断,学界所说的“媒介时间”应当更精确地表述为“媒介化时间”(mediating time)。“媒介化时间”是指经由媒介技术的中介而生成的各种时间形态,而这些时间形态或多或少地在生命时间的维度中加入了技术时间的维度。当前,“媒介化时间”的研究正面临新的困境:机械化和模拟化时代的各种媒介化时间在数智时代被统一为“数字化时间”。在数智媒体时代,人何以捍卫时间自主性应当成为媒介研究至关重要的学术问题,也是传播学必须面对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
媒介化时间;数字化时间;时间自主性



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传学”简史:“中国传”研究之于
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重估
潘祥辉 乐和晴

A Brief History of "Chuanxue" :Reassessing the Value of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he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Pan Xianghui,Le Heqing


【摘要】
在传播学引入中国的早期阶段,与“交通”、“沟通”及“传播”等术语一样,“传”及“传学”也是对译“communication”的重要话语概念。这一话语概念最早由余也鲁先生倡导,他试图将“传”提升到与中国人“衣食住行”同等重要的地位。“传”是中国古代汉语中传播概念的集中代表,它不仅有传递、传播等动词意义,其含义还涵盖了与传播有关的名物,如传说、书传、传记、驿站等。余也鲁先生倡导的“传”及“传学”研究旨在对接中国传统文化,将施拉姆开创的“communication”研究本土化,这一努力开创了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先河,也是早期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宝贵探索。尽管在后续的话语竞争中,“传学”话语影响力逐渐减弱,但用“传学”来对译“communication”仍有其积极意义。它不仅彰显了传播研究的中国文化主体性,也对后续的华夏传播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如今,在社会科学界倡导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语境下,重新梳理和审视早期传播学术史中的“传学”话语及其兴衰演变历程,能够深化我们对于中国传播学研究意义、路径与前景的认识。

【关键词】
传;传学;传播学;中国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新闻传播思想史·
数字时代的媒介时间

技术的越界与触觉的延伸:
媒介时间中的抵抗
卞冬磊

The Transgression of Technology And Extension of Sense of Touch :Resistance in Media Time
Bian Donglei


【摘要】
技术的越界造成人类感官的诸多不和谐,时间的冲突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自然感官的视野出发,认为媒介技术过度介入了视觉和听觉,导致即时和虚拟的泛滥,最终引起触觉的反弹。研究发现,人类的触觉具有抵抗媒介时间的重要潜能,其原因是触觉自身拥有缓慢的时间性,同时难以被技术复制和瞬时传递,因而只能“在场”体验。在现象层面,日常生活中的以慢制快和线下关系重建,均可视为触觉的延伸。尽管延伸触觉只有个体的意义,只能生成有限的愉悦,但这种抵抗在媒介时间占据主导的状况下仍具真实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触觉;媒介时间;抵抗


前馈时间:
论数字媒介的时间性
戴宇辰  柳嘉慜

Feed-forward Time :On the Timeliness of Digital Media
Dai Yuchen,Liu Jiamin

【摘要】
过往对媒介时间的讨论大多沿着时间体验的技术建构与分化两条路径展开,强调技术潜能对人类主体感知的塑造。在本文看来,数字媒介远非仅仅只是人类器官与感知的某种“延伸”,而是一种斯蒂格勒意义上的“替补”。借鉴汉森提出的“前馈”概念,本文将数字时间理解为一种“前馈时间”,进而尝试剖析数字时间与传统的媒介时间观念两者的本质性差异。前馈不仅成为我们勾勒新型时间体验的一个精确术语,同时也构成了标识“21世纪媒介理论”的核心主张。

【关键词】
媒介时间;数字时间;前馈;21世纪媒介


“未来”的观念变迁及其
传播思想史面向
方  惠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Future" and Its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Thought
Fang Hui


【摘要】
本文首先梳理了“未来”的三类观念星丛:神文主义的谶纬和占卜、乌托邦以及科幻文学,并着重论述了19世纪以来未来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即理性化和科学化的“复魅”过程,它源于社会巨变以及过去的迅速贬值,并深受“三论”的影响,目的论的思维重构了时间序列的因果逻辑,其应用也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社会领域。晚近以来的未来观念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中找到了新的表达方式,《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未来的冲击》等未来学著作将信息视为社会变革的驱动力量,这种未来观念的影响力迅速蔓延全球,也深刻影响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进程以及新闻传播的学科范式。在工业浪潮以来的“未来”想象、未来主义思潮在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未来”倾向等主题上,未来主义都给传播思想史带来了丰富的议题资源和有待清理的思想遗产。

【关键词】
未来;信息传播技术;未来主义;思想史


江东访谈


法国“反拨”盎撒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
理论探索与实践突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姜飞教授访谈实录
王天歌  赵  蕾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al Breakthrough of the French "Reciprocal" Anglo-Sax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System
Wang Tiange,Zhao Lei


【摘要】
中文语境下有关国际传播研究的理论资源基本来自英文世界,尤其是英美学术领域,而来自法国等其他国家和语种的文献与视角对于推进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也至关重要,亟需加强重视,这也是文明互鉴的学理要求。中法建交60周年是两国关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分析法国在重构国际传播秩序与国际传播话语权中所采用的策略与实践,一方面为中国构建跨文化传播大格局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有助于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丰富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知识体系,有益于本土自主知识体系的复兴和重建,也为中法乃至中外在未来继续保持良性互动夯实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通过专访的方式,在直面全球信息和知识茧房困境的基础上,梳理当前全球传播生态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努力推进建设中国自主性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战略能力水平,突破国际传播叙事话语的刻板印象,共同参与到互利、客观的国际传播秩序构建,为形成“贯通”“平衡”的国际传播理念与传播生态贡献积极力量。

【关键词】
传播话语权;中法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秩序;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乡村传播研究


能人转译:
“数商兴农”的媒介技术红利分配机制
李  红  刘慧钰

Translation by Capable Individuals :The Media Technology Dividend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Digital Commerce for Agricultural Prosperity"
Li Hong,Liu Huiyu


【摘要】
本文在“技术红利”的概念视角下,通过深度访谈、扎根理论等多元质化方法,关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技术红利为何以及如何经由能人实现再分配。研究通过编码提炼出“资金-媒介-规模的结构化困境”与“技术红利的转译式分配”两个核心范畴:农户在资金储备、媒介技能及经营规模上存在准入平台市场的结构化困境,而能人则是带动农户参与电商红利共享的重要路径。能人、农户、基层干部、电商等多元异质主体组成技术红利共享的行动者网络,其中,能人作为关键转译者:一方面将乡土关系转化为契约理性的经济联结,另一方面建立广大农民对电商的媒介信赖,从而实现电商嵌入及技术红利再分配。此外,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建构“能人转译”方法论,既对技术红利理论进行本土化诠释,也对中国发展传播学作出中观层面的尝试,并致力于洞悉人才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数商兴农;技术红利;转译



深观察

拟像的游移规制:
智媒时代临场真实的价值界定与意义重塑
赵双阁  荀  莎

Regulating the Fluidity of Simulacra :Defining the Value and Reshaping the Meaning of Situational Reality in the Era of Intelligent Media
Zhao Shuangge,Xun Sha



【摘要】
智媒时代的数字化生存表现为虚拟的符号化生存,超真实符号是现实空间过渡到拟像空间的信息载体,当身体感官借助智能媒介设备进入多维拟像空间时,行为主体凭借新的数字身份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超真实符号的失序传播招致了新一轮的主体认知不协调问题,依托于对传统真实观的再认知,超真实符号的意义重塑与价值界定将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有力支撑。鲍德里亚的“内爆”观点在虚实混融的数字拟像空间得到进一步印证,基于拟像理论对超真实符号的智能化生产与传播行为展开分析,诠释智能媒介技术塑造社会临场感的新方式,论述现实真实与虚拟真实之间的辩证逻辑关系,进而探讨“临场真实”这一概念存在的合理性,找寻符号背后蕴含的意义内涵与价值导向。只有将作为参与主体的用户从拟像空间中抽离出来,才能对超真实符号进行象征性意义的审视与临场真实感的理性判断,由此时空压缩下的拟像空间需要参与主体建立新的认知基模与之匹配,从而实现用户在虚拟交互中对拟像空间中超真实符号的认知协调。

【关键词】
拟像理论;超真实符号;认知不协调;临场真实



“行政吸纳公共参与”:
中国基层社会情境的社区媒介研究
宋  奇  宫  贺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Study on the Community Media under Grassroot Social Context in China
Song Qi,Gong He


【摘要】
如何在中国基层生活的社会情境中理解社区媒介?本研究强调社区媒介研究的本土经验性,通过对某地纸质社区媒介的田野调查,发现其新闻采编、经营发行和组织架构均一定程度上嵌入了行政体系,社区媒介所承载的公共参与经过行政规则的把关,是“行政吸纳公共参与”模式。受此影响,该《社区报》的社会功能是“非对称”的,在行政一端起到树立典型、提供媒介内容以及行政考核等功能,而公共性体现不足。本研究在经验层面关注到社区生活中的中心化媒介,与既有文献共同描绘了社区生活中的完整媒介图景;在理论层面扎根中国基层社会情境,创新性地提出“行政吸纳公共参与”“拟态公共参与”“行政媒介化”等概念,有助于理解中国县级融媒体等各类基层媒体机构,以此贡献于新闻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关键词】
行政吸纳公共参与;社区媒介;社会情境




青梅论坛

本体、场域、方法: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建构理路
王星入

Ontology, Field and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s Logic and Path about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Ruling Discourse in the New Era
Wang Xingru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是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核心,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使命追求、价值理念与行动方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思想指导与行动引领。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话语建构面临更加艰巨的使命任务,其建构理路可以从本体、场域、方法三个维度加以阐释,分别体现话语的内涵、语境和策略。目标指向、价值立场、叙事主线、关键内容、重要议题充实了话语意蕴,借助理论话语、政策话语、价值话语三种样态形式,共同摹绘了话语的本体之维。以生产机制保障话语原创性发展、以优势集成实现话语多维度延伸的应然图景与破除话语霸权、整合异质思想、驾驭技术浪潮的实然挑战形成张力,推动话语走向适应性变迁,形塑了话语的场域之维。主体-内容-载体-环体的嵌合结构确立了话语提升的基点和路向,明晰了话语建构的方法之维。三重维度的耦合融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进行体系化建构的内在依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的内涵逻辑和实践样态,夯实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强国建设、推动民族复兴的话语基石。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新时代;内涵意蕴;实践要求




数字生活

“你有一段 3 年前的记忆”:
算法编织情节的记忆生成机制与实践
龚新琼  邢  江

"You've Got a Memory from 3 Years ago" :Memory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e of Algorithmic Emplotment
Gong Xinqiong,Xing Jiang




【摘要】
激增的平台、数字设备和算法系统越来越多地寻求为人们的数据“编织情节”。在物质与概念两个层面,算法编织情节作为算法记忆界面而存在,其不仅是过去与现在重逢的界面,适时逻辑构成其记忆机制的核心;还是意义与符号勾连的界面,简化运行成为其记忆机制的基础;亦是人与算法相遇的界面,增强过去作为其记忆机制的表象。算法记忆实践是一种生活化、庸常性的新记忆实践,其由算法、用户、工程师、平台等多元行动者共创生,织就了数据平等主义和叙事平等主义幻象,书写着以时间为中心的日常生活政治、微观生命政治。

【关键词】
算法编织情节;算法记忆;记忆界面;记忆机制;记忆实践




空间压缩下的“电子迁徙”:
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感知替换
洪长晖  李淑媛

Digital Migration under Space Compression :Perception Shifts between Physical and Cyber Spaces
Hong Changhui,Li Shuyuan




【摘要】
本文以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空间为理论基础,聚焦“青知蚁族”在出租屋内的空间感知体验,通过深度访谈法考察“青知蚁族”这一社会群体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空间选择与流动。研究发现,第一空间下社会地位与生存空间紧密交织,较小的生存空间使得空间的地方感缺失并且进一步影响了居住者感知的体验,开放的公共空间暗藏社会资本。新技术的出现准许了该群体在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的流动,其背后是线上线下在感知作用下互替的运作机制,从此不再需要通过运动获得对空间的直接体验,技术和网络放大了人类对空间和宽敞的感觉。而这种虚实互嵌的空间与索亚所谓的“第三空间”不谋而合,身体受限于四方天地,感官在线上线下漫游,通向“真实与想象”的旅程。

【关键词】
空间生产;青知蚁族;感知;空间;流动




墨色·纸本



日上中天  |  马榕君 绘  2021年


黑夜已经走远,白昼留下金灿灿的叙述。《日上中天》所掀开的,正是这样一种语境:大地以浑厚而神秘的力量,推动着一方生灵的生长与蔓延。在这里,人物扭曲而痉挛的造型,凸现出生命的内在脉动与燃烧着希冀的表情。躁动与喧哗,穿过生活的日常,以玉米的符号挣脱了世俗的挂碍,向天空伸出了心灵的呐喊。这是一束当代人性低吟的光线烛照,这是有关人生本原的诗意感叹。舞台已经搭好,而人物与母土已先于舞台而沸腾。

在沉雄厚重的母体倾诉中,作品散发着表现主义的热情与象征主义的浓郁隐喻。水墨的淋漓表述与版画装饰性语言的借用推演,传统的笔墨与现代性的造型图式糅合在一起,营造出了天长地久的天、地、人精神和当代人的困顿与追求。既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洪流血脉偾张,又透脱出当代艺术对生存状态的追问。由此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场面:华夏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在漫漫旅途中一路前行,至此,借助这块火热的玉米地,和现代人的精神游荡撞了个满怀。为此,作品揭示了这样一个现实:当现代艺术日渐形销骨立,当代人精神愈发枯萎之时;当形式与观念的翻新愈演愈烈,乃至渐趋苍白无物之际;当毕加索、马蒂斯越走越远,已然成为过气的历史之季,对当代艺术的反思,便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日上中天》对大地母体、生命母体与艺术母体的反思与呼唤,对生于兹长于兹的芸芸众生的生活关注,对一个冉冉上升的人生希望的牵拽与凝神,或可成为此幅作品的一个灵动的光点……

——马榕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附:本刊参考文献示例
(GB/T 7714-2015)

  • 著作
①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288.
② 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M].王海洲,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1.
③ Keane J. Democracy and media decadenc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6.

  • 学位论文
① 傅薇.政治仪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视角[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6.
② CALMSRB. Infrared spectroscopic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5.

  • 论文集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台湾光复六十五周年暨抗战史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2.

  • 期刊文献
① 杨保军.论“新闻观”[J].国际新闻界,2017,39(03):91-113.
② 潘忠党.序言: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8(06):1-16.
③ Steensen S,Ahva L. Theories of journalism in a digital age:An exploration and introduction [J]. Digital journalism,2015,3(01):1-18.
④ Domingo D,Quandt T,Heinonen A,et al.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ractices in the media and beyond: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nitiatives in online newspapers [J]. Journalism practice,2008,2(03):326-342.

  • 析出文献
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302.

② Gürsel Z D. US Newsworld:The rule of text and everyday practices of editing the world [M].//The anthropology of news and journalis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9:35-53.

  • 报纸
① 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② 刘裕国,杨柳,张洋,等.雾霾来袭,如何突围[N/OL].人民日报,2013-01-12[2013-11-06].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3-01/12/nw.D110000renmrb_20130112_204.htm.

  • 报告
① 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R/OL].(2013-04-16)[2014-06-11].http:/ www. mod. gov.cn/affair/2013-04/16/content4442839.htm.
②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 电子公告
①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www.creader 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② Dublin core metadata element set: version 1.1[EB/OL].(2012-06-14)[2014-06-11].http:// dublincore.org/documents/dces/.



编辑:颜云霞  江潞潞
审核:赵允芳

来源:传媒观察杂志(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LK_aRs8o0nYmaPWuyuD1g
编辑:李梦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