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播音主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201#
发表于 2016-2-13 09:46: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女主播意外踢掉高跟鞋后淡定主持引热传(图)
2016-02-13 08:34:39 来源: 中国青年网(北京)
分享到:
3328
(原标题:央视英文女主播意外踢掉高跟鞋后淡定主持(图))
央视女主播意外踢掉高跟鞋后淡定主持引热传(图)

主持人王茫茫

近日,CCTV英文频道女主播出场时,不留神把高跟鞋甩掉了,然后继续淡定地主持。

王茫茫,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英语频道,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是CCTV NEWS最年轻的采访记者。1982年出生在天津,高中起就留学加拿大,2005年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获传播学学士学位。2006年到中央电视台工 作,2008年,她凭借在汶川地震突发报道中的突出表现获得全国抗震救灾报道先进个人。同年,她还被授予2008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

http://news.163.com/16/0213/08/BFML6FMI00011229.html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0:19: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央视前主持人芮成钢案将开审 牵扯诸多明星
时政新闻  中国经营网  周远征  2016-04-12 14:52  我要分享
央视前主持人芮成钢案将开审 牵扯诸多明星_新闻_腾讯网_2.mp4 (1.22 MB, 下载次数: 1)

2014年7月10日,北京多云,央视著名主持人芮成钢的微博停留在当天晚上20点30分。这一天,几乎每天发送微博的芮成钢发了一个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微博“济南市实行了三年多的商品房限购政策正式取消,一会儿直播见,朋友们!”

第二天,明星主持人芮成钢突然就“消失”了,不仅仅是在直播中。2014年的夏天,不仅仅是芮成钢,中央电视台不少主持人和工作人员都“消失”在这个异常炎热的夏天。

这些央视人员消失将近两年后,《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央视腐败大戏即将进入法院审理程序。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吉林省法院系统某核心人士处获悉,有34件案子,已经移交过来29件,不日将进入到审理程序。

那个炎热的夏天,担负调查案件的有关部门异常忙碌。《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接近案情的相关人士处获悉,由于央视人员的特殊性,还牵扯到了诸多影视明星,办案机关在北京侦办期间不断通知影视明星前来协助调查。

涉案不深的明星们协助调查之后返回,但芮成钢、郭振玺等人却难以归来。

2013年12月20日,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公安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李东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从1978年到2000年,李东生从一名普通的采编人员一路走到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高位。而在央视耕耘的时间里,李东生拥有了大量的央视门徒。

李东生落马之后,办案机关对于央视人员侦查工作也在不断推进。2014年5月31日,央视财经频道(央视二套)总监郭振玺被吉林省检察院逮捕。第二天,最高人民检察院称,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制片人田立武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长期担任央视广告负责人的郭振玺,与李东生均为山东人。家境贫寒的郭振玺出生于山东汶上县,1981年考入山东大学。1985年,郭振玺入伍后还参加了对越作战。1987年,经过战争洗礼的郭振玺考入兰州大学读研究生。研究生时期,郭振玺充分展示了才华,发表了数十篇论文。1990年7月,郭振玺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办公厅任秘书。1992年12月,他调到央视经济部作编辑记者,至此开始了22年央视经历。不可否认,郭振玺在央视期间无论是理论或者实践均颇有建树。1997年,其发表了一篇文章“试论电视频道资源的整体性开发”,首次论述了央视无形资产的保护和开发。其后还有诸多涉及电视研究领域的文章发表。2001年,郭振玺出任央视广告部主任,在其任上开始央视广告得以飙升。

郭振玺等人被抓,在企业界引起了极大反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芮成钢被抓,则更吸引普通老百姓的注意。郭振玺被有关部门控制后,2014年6月3日芮成钢发布了一篇微博“【古代两位禅师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这则微博被视为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芮成钢对于郭振玺被抓后各种传言的回应。然而,一个多月后,芮成钢也悄悄地消失了。芮成钢采访了很多各国政要,微博拥有1100万粉丝。他曾任央视英语国际频道《财经中国》栏目主播,在财经频道主持《经济信息联播》《全球资讯榜》等热播节目,曾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业界荣誉之外,芮成钢一些言论却屡屡引发争议。

从央视财经频道郭振玺、芮成钢等人被抓之后,根据不完全统计,公开的媒体报道中,被点名道姓的就有十多位央视人士。《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的信息,则显示涉及央视的案件有34起。
203#
发表于 2016-4-18 23:0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部分平台18日起主播实名制
2016-04-18 00:2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今日起,新浪、百度、搜狐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正式实施主播实名认证,同时承诺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
在此之前,文化部将斗鱼、YY等19家网络直播平台列入查处名单。种种迹象显示,网络直播监管越来越严格。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受此影响,网络直播违规成本将越来越大,靠涉黄涉暴等“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道路也越来越难走。
网络直播监管趋严 平台开始自律
随着网络直播的发展,各种乱象频频出现。今年1月份,斗鱼还爆出“网络直播造人”事件,引起网友强烈关注。针对该行业存在的问题,近日,文化部公布,斗鱼、YY、熊猫TV等多家网络直播平台因涉嫌提供含宣扬淫秽、暴力、教唆犯罪等内容的互联网文化产品,被列入查处名单,处罚结果将及时公布。
这种环境下,日前,新浪、搜狐、优酷、百度等20家网络直播平台共同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对主播提出了实名认证等要求,今日开始正式实施;同时对现有主播未完成实名注册者,明年6月1日前完成实名认证。自律公约还承诺,网络直播视频保存不低于15天,不为18岁以下主播提供注册通道。
另,14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刘强介绍,将对违规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设立警示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不过上述制度何时落地尚无官方消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新网透露,这个黑名单制度目前只是试点,暂时不会针对所有的直播平台。
仍有网络主播衣着暴露
“山雨欲来风满楼”,种种迹象显示,网络直播监管将收紧,不过仍有平台“顶风作案”。昨日,中新网发现,爱奇艺的“奇秀”内,有女主播衣着暴露直播舞蹈,动作极具挑逗性;《法制晚报》15日也报道,在斗鱼、龙珠等平台都看到了衣着暴露的女主播,也不乏观众留言挑逗,要求主播“脱掉衣服”等。
中新网梳理发现,目前网络直播平台所用的模式基本相同。以秀场直播为例:主播在房间内一边表演唱歌、跳舞等才艺,一边和网友互动,网友则可赠送“荧光棒”、“鼓掌”、“汽车”等各种虚拟礼物支持主播。这些虚拟礼物最终是靠充值人民币来获得。
虚拟礼物的价值,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按照一定比例分账,这种模式下,“网络直播能赚钱”几乎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正因如此,近年来,网络直播成了众多企业模仿的对象。除了传统的9158、YY等,目前在线视频网站对该业务基本上都做了布局,甚至实行了单独品牌化运作,如爱奇艺的“奇秀”、优酷土豆的“来疯”等。
“来疯”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网透露,目前网络直播主要有两种:竞技游戏直播和秀场直播,竞技游戏直播基本上不赚钱,而秀场直播则利润丰厚。
影响:靠“激进”内容取胜的道路或关闭
受此次监管的影响,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会不会受到影响呢?艾瑞咨询分析师郭成杰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候表示,整体来看,网络主播收入受到的影响不大,因为毕竟违规者是少数;个体来看,网络主播违规的成本越来越大,“靠打色情、暴力等擦边球的‘激进’内容吸引用户的道路越来越难走。未来有潜力的主播或将走向专业化。”
对平台来讲,熊猫TV表示,对于文化部的决定,这肯定会对熊猫TV造成一定影响,但因熊猫TV之前审核就很严格,所以受到的影响比其它直播平台都要低。斗鱼表示,“即便出现主播跳槽,也会在所不惜加强内容和主播审核。”
“来疯”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直播正逐渐走向区别于传统媒体的“自媒体”形态,对这样一个公共媒体传播者,在监管上面确实面临一些难题。“现在能做的是加强审核,一旦发现异常数据或异常直播频道,我们会立即进行人工干预。”(完)
(原标题:网络直播行业监管趋严 部分平台今起主播实名制)
(责任编辑:张美玲_NN5644)
204#
发表于 2016-5-20 00:17: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寻找的真意——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冯雪松
2016-05-04中国播音主持网 中国播音主持网 中国播音主持网 中国播音主持网

作为一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冯雪松与中国新闻史学界的结缘始于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他用十六年的时间,把一个匿影在战火硝烟中的生命重新点亮,并用他灵魂深处的温度复苏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弥补了一份家国的记忆。

方大曾,这位短暂活跃并离奇消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战地记者,因为冯雪松的钩沉辑逸,从散佚的历史碎片中重现出了生命的光彩。作为“第一个现场报道卢沟桥事变”的英雄人物,他对时代的忠实记录,他对人民的悲悯鼓舞,他用生命换回的文字与图片,不仅为他赢得了超越时空的敬意,更为世人留下了关于理想和信念的灯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冯雪松的慧眼与坚持。

两部纪录片,一部专著,一间纪念室,一个公益系列校园行……这位从大草原走出来的经历过中国纪录片最好时代的电视人,自一次“偶然的相遇”开始,从此为寻找方大曾付出了不同寻常的心血。他说,“我更愿意做一个引路人,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那些曾经被我们所忽视却又不能被忽视的过去。我们应当把他们呈现出来,让他们与所有彪炳史册的人一样,被民族的历史记住并且尊重”。为一个家庭而寻找,为内心的寄托而寻找,为民族与国家的记忆而寻找,冯雪松将这条不言放弃的征程作为一场庄重的仪式,让两个横亘时空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里交相辉映。

“寻找小方,最初是缘于兴趣”

“我对方大曾的寻找,到今天已经是第十六个年头了。作为一个纪录片工作者,你最原始的动机可能就是你的兴趣。我在刚接触小方话题的时候,也是从一种兴趣开始的。”

1999年,时任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专题部《美术星空》栏目编导的冯雪松,在办公室里收到了一份由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的陈申先生发来的传真,内容是希望合作推广一本关于抗战初期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的书籍。这是冯雪松生平第一次听到“方大曾”的名字,不想竟从此结缘。“其实那份传真并不是明确传给我的,但是职业经验让我感觉到方大曾是一个宝藏,这应该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历史人物,只不过我们对他了解得特别少。”带着这份因陌生和神秘而产生的职业冲动,冯雪松开始了以《寻找方大曾》为主题的纪录片拍摄,并因选题受到重视而于2000年先后推出两版纪录片。一年后,该片获得了第十五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

“纪录片播出之后,我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就是觉得还有很多东西了解得还不够深、不够细。同时,纪录片拍摄完成后,还有一些方大曾的作品在视线之外陆续被发现,这又让我进一步产生了兴趣。我想,究竟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再度去发现他,找到他呢?这个人这么年轻就失踪了,如果我们不去寻找他,他就彻底的消失了。能把他的作品搜集起来,至少对家人是一种告慰吧。”冯雪松坦言,“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将信将疑,也会问自己,这个人有这么大的价值吗?他只有25岁,那么年轻,以至于当时的人们还来不及去总结他,人们对他的事迹了解得还不那么深入。他消失后的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沉寂的。但随着他散落在其他报刊上的作品被发现得越来越多,随着对他作品的进一步了解,我觉得这个人确实值得关注,值得我们对他的历史去进行发掘。我慢慢感觉到,我们做这件事情,不单单是对一个家庭情感的交代了,而是在弥补一段国家的记忆,弥补我们曾经缺失的一段历史”。

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段看似偶然的寻找之旅因其后十几年不改初衷的坚守变得意义非凡。当风雨兼程的使命与润物无声的生命已连成一片,冯雪松对此间渊源的回答更有着一种最朴素的诚意。

“在这条路上我之所以能走下去,也与我自己的成长环境有关系。我的家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我是草原上长大的孩子。我们海拉尔是和草原连在一起的,冬天极寒,我母亲给我取‘雪松’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够像雪中松柏一样坚强挺拔。所以我从小性格中就有比较坚硬的部分,以至于在后来的工作中总有一种不服输的执着。1991年我从内蒙古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先是在内蒙古海拉尔电视台工作了一年多,1992年又因为工作业绩被借调到中央电视台。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电视事业的黄金时期,我很有幸在那个时代进入电视行当,当时是怀着非常憧憬的心情进入央视的,很珍惜在北京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冯雪松感慨到,“来到央视后,就感觉像到了天堂,所以无论多么吃苦受累,从来不会去讲条件。那时候我们编完片子就睡在机房,像现在很多年轻人抱怨的因为工作吃不上饭,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讲都是常态。我常常告诫自己,我们这群人,从出生开始就没有任何便宜可占,如果没有草原上见惯了风雨的劲头,如果没有从小养成的意志品质,我不可能坚持那么久。那时候我们编出来的片子都是有温度的,对我来说,工作就是对一个一个选题的执着和认真,就是想更好地用镜头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我想抓住一切宝贵的机会,我怕失去这样的机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接触到了方大曾的选题,所以我没有条件不做好。如果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又怎能轮到我来做呢?我又有什么理由要放下呢?”

“我一点一滴把小方的碎片拼接了起来”

2002年,冯雪松被中央电视台派驻澳门记者站工作,而寻找方大曾的情结却并未因为时空的变换而消退。“在我拍摄完纪录片后的十年里,可以说,我都在有意无意地继续搜集查阅方大曾的踪迹。在澳门的图书馆,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在北京或者在上海,我在《良友》、《世界知识》等等报刊资料上,陆续发现了一些和他有关的资料,我一点一滴把小方的碎片拼接了起来。所以这个过程总是这样,当你即将把它变成句号的时候,它又变成问号了,然后又变成逗号了,难道你不觉得有意思吗?而其中最引发我兴趣的,就是他在那些文章里究竟写了什么?也就是对第一手资料的求证。”冯雪松说到,“除了寻找资料之外,我也做过一些积极的推广。比如我在个人博客里经常提到方大曾,像‘小方今年99’,‘方大曾是否在人间’等等,写过很多,但是回应的很少。2012年的时候,因为是方大曾百年,我邀请了陈申老师和方大曾的外甥张在璇先生,联系央视网做了一期纪念访谈,叫做《一个时代的倒影——寻找方大曾》。毕竟小方一百岁了,我们想用这种方式祭奠一下。但特别遗憾的是,在整整一个小时的访谈中,没有一个网友来跟我们互动。所以说,我做过很多尝试,但几乎都没有引起别人的兴趣,这个阶段伴随了我很长的时间”。

令冯雪松没有想到的是,这段踽踽独行的寻找之旅却因为一本书稿的邀约而洞开了一个新的局面。“2013年,在陈申老师的推荐下,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找到我为方大曾写一本书,打算在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节点推出。接到这个任务后,我马上开始搜集资料,2014年3月份动笔,6月份就写完了。这期间我还去国外出了趟差,随身带着电脑一路写一路改,同事问我这是干嘛,我回答‘写作业’”,冯雪松笑道。“其实当时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我总觉得如果是写方大曾传记的话,我是写不出来的,因为有太多的未知和空白了。但当我把所有资料整理以后发现,在这十几年过程中,由于精神深处的共处经历太久了,我和小方似乎越来越像,甚至彼此可能已经合成一个人了。我就想,我干嘛不以一个纪录片导演去寻找他的角度,一点点从历史尘埃当中把他浮现出来呢?我想用‘纸上纪录片’的方式,把小方呈现给读者。”

正是在这一设想下,冯雪松沉潜十余年的心路历程在一百多天的写作时间里集中迸发了出来,起初,他将这本书作为是对多年来寻找方大曾的一次总结,并且没有将丝毫的利益因素考虑在内,他说,“在出版合同上我只填写了个人信息,包括版税在内的其他方面都随出版社处理。6月份我把书稿交给出版社,10月份书就出来了。我和陈申老师都觉得能够出版就是一种胜利,最起码对小方和他的家族是个交代”。然而,《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的问世带给冯雪松的是始料未及的惊喜,“这本书出版以后,就像集束炸弹一样引爆了多年埋下的炸点,寻找方大曾这件事不仅开始为人所知,并且引发了大家的兴趣和共鸣”。

如果说寻找的过程是一种表达敬意的仪式,那么关注与认同则无疑是对跋涉者最高的礼遇。而关于这期间的柳暗花明,冯雪松娓娓道来。“新书出版后不久,范长江先生的儿子,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老师为我写了一篇书评《用生命当火种的人——读<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有感》,并发表在2014年12月12日的《光明日报》上。随后,《光明日报》的‘书摘’栏目也推出了对这本书的介绍。从那个时候开始,有些媒体就慢慢知道方大曾这个人了。2014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社的《环球人物》周刊发表了对我的专访《方大曾:永远25岁的战地记者》。2015年2月11日,中新社发布了题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传记出版》的消息。几乎是在同时,新华社又于2月12日编发了题为《<方大曾:消失与重现>出版——‘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浮出水面》的新闻稿。从此开始,社会对寻找方大曾的关注度就越来越高了。”

说到这里,冯雪松提起了一位对他的寻找之路影响重大的长者。“《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一书出来后,《大公报》北京分社总编辑孙志女士通过朋友联系到我,她问,小方生前是《大公报》的记者,你的这本书方汉奇老师知道吗?她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方老师觉得这个人有价值,那这个人就真有价值。”冯雪松叹道,“当时我的确是知道方汉奇老师的,但是我一直都是以纪录片人的角度去做方大曾的研究,我没有想过要去涉足新闻史学界,也没有敢去敲开他的门。我所顾虑的是,我们的研究方法跟学者是不一样的,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和看见,所以就没有敢往方老师那里去过”。尽管如此,在孙志的提醒和鼓励下,冯雪松在2015年2月18日拜访了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方汉奇教授。“那天还是2015年的除夕,在孙志的陪同下,我去见了方老师,没想到方老师对我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冯雪松回忆到,“方老师说,当时许多文字记者并不具备摄影条件,方大曾绝对是第一人。不仅如此,方汉奇老师还专门给我写了几段话,对方大曾的作品以及对我的研究进行了评价,认为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和中国战地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并且表示,希望方大曾的名字能够写进《中国大百科全书》,成为新闻学领域的第109个词条。正是在方老师的肯定之后,寻找方大曾开始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冯雪松充满欣慰。

“2015年6月29日,《大公报》召开‘一份报纸的抗战’论坛,邀请我去香港做主旨演讲,我在大会认识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现任会长陈昌凤老师,因为此前方汉奇老师的引介,大家一见如故。我就跟她提起来想做‘方大曾事迹公益校园行’,很快就得到了陈老师的支持。后来,她不仅为我的校园行设想出谋划策,并且为我写了一篇书评《两代记者穿越时空的对话》,发表在了2015年11月10日的《人民日报》上。就是这次跟陈昌凤老师的相识,让我和中国新闻史学界有了更进一步的接触。去年12月5日,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组织下,我们在北京做了一个‘方大曾及抗战报人学术研讨会’,那天学界给了我许多鼓励的话,北大程曼丽老师对我说,我们对你表示的敬意是你当得起的。可以说,这两件事情再次让寻找方大曾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2015年3月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代表又从不同的角度在大会上提案,我的同事海霞将《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带到了会场,澳门日报社社长陆波还向大会提出,希望中宣部、中国记协以官方名义纪念方大曾。”冯雪松继续聊到,“去年4月份,我到保定去做一个活动,正好遇上保定市市长马誉峰,因为小方最后是在保定失踪的,我就把这本书送给他,我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寻找方大曾这么多年,他的灵魂还没有家,你看能不能在保定给他安个家。没想到马市长在看完我的这本书后跟我说,‘就把小方留在保定’。所以4月份,很快就正式确定在保定市方志馆里设了一间方大曾纪念室,直到7月份最终正式落成”。

“就在我做方大曾纪念室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到中国记协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想做一个关于方大曾的纪念座谈会,我说你们需要什么资料我全力提供,只要是对小方宣传有好处的我都支持。2015年5月25日,中国记协邀请我召开了一个‘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号召广大新闻工作者缅怀方大曾、学习冯雪松。中央的主要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包括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还有中央的几大网站大概有四五十人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就是在这个会议上,翟惠生书记提出了要‘学习两代记者’,谈到了两代记者虽然生在不同的年代,但是他们身上具有共同的价值。这次座谈会的召开可以说是十五年来寻找方大曾受到官方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冯雪松不胜感喟。


“2015年12月26日,我又受邀参加了第五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的颁奖典礼,这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向寻找方大曾致敬。我的坚持不仅得到了官方、学界的认可,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这让我为小方所做的一切都更加踏实,也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冯雪松如数家珍般地回忆了2015年与方大曾有关的点点滴滴,当他细数着这段旅程从举步维艰、无人问津到逐渐收获了来自官方、学界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善意嘉许之时,他的内心是无比坦然并且充实的。“在我的整个职业生涯当中,小方这件事是最值得我骄傲的。一个人的上路能够引起一群人,甚至是一个社会的关注,我觉得值了。今天的这个状况是我在写书的时候都没有想到过的。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爱好,这也是中央电视台传统的延续,体现的是一个媒体和一个媒体人的责任。”

“寻找小方是在弥补一段家国记忆”

“小方带给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对我来说,他是一个非常通透、非常正直的人,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他这25年可能就是注定要给我们一个人生的范本,他生命的意义可能就是要给我们提供一种参照而存在”,冯雪松意味深长。

“我觉得人的精神是可以穿越时代的,小方给我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他的价值观。在那个照相术还很年轻的年代,当那些拿到相机的富家子弟还在拍风景、风花雪月和美女的时候,方大曾已经把他的相机拿在手里去捕捉一些底层劳动者的身影了。他留下的影像所带给我们的启发,不仅仅是构图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们的社会价值。可以说,他有意无意地成为了历史连接今天的一个记录者、一个见证者。如果他是因为好奇做这件事情,他不会坚持那么久。在民族危亡,国家有难的时候,他抛却党派的政见之分,以中华儿女的姿态展现出了他的价值。而从他拍摄的照片来讲,他从对素不相识的劳动人民的关注,到后来走向战场去拍战地的残酷场面,这对于一个单纯的人来讲,他已经足够高尚了。崇高的情怀,高超的技术,新闻的素养,职业的理想,当所有的因素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难道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吗,难道不值得我们推崇吗?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无畏的状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照的,直到今天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有一种力量在指引着我。”

可以看出,冯雪松对方大曾的热爱与认同中也饱含着他对于自身的期许与他对美好的评价标尺。正是因为他与方大曾之间的心灵契合,才能帮助他读懂方大曾、理解方大曾,并且矢志不渝地为寻找他而付出那么多。从寻找到追随,冯雪松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对尚存于这个时代的理想与信念表达着他的寄托与敬意。

“从容、淡定、沉稳、饱含情怀,像小方这样的人,即便是透明的,也像水晶一样,在没有光线的时候它是那么的普通,而一旦光线来临,他会那么夺目,对着阳光的时候,他就能够发出七彩,这就是一块玻璃和一块水晶的区别。他有生命的重量,他有厚重的价值,回过头来说,《方大曾:消失与重现》这本书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历练水晶的过程,怎么能在阳光照耀的一瞬间发出这样的光彩呢”,冯雪松直抒真情。

“直到今天,寻找方大曾的事业依然在路上,我越找越觉得他就像是我的家人,我们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张贴寻人启事,从一个小范围到一个更大的范围。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我们可以说是在替小方的家人寻找,可以说是在为我们的内心寻找,可以说是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寻找,甚至可以说是替人类去寻找。寻找他的传奇所幻化的一种象征,寻找他带给我们精神深处的那些启示。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没有办法再去找到他更多的东西了,但是我们可以以一种终极的状态去无限地接近他,越接近就会能感觉到自己距离他还有多远。如果不去寻找方大曾,我会在现实中迷失方向,真的”,冯雪松直言。

“寻找方大曾是需要我们这个社会去参与的,我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为什么我要做‘公益校园行’,就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就像这本书一样,虽然是由我执笔,但是它属于全社会,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不断地校正它、丰富它,这样的话,我们就能真正把寻找变成追随,这也就是我们寻找方大曾的意义。”冯雪松说,“直到现在,我依旧相信职业理想是存在的,并且我相信这种理想的力量。所以这么多年来寻找方大曾,我如果有一点点扬名立万的功利心态,方大曾都是不会一点一滴浮现出来的。所以做人做事都需要靠扎扎实实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之上,哪怕再苦再累的事情,我觉得都是财富。当我把小方作为自己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之后,每当处在某个环境中的我产生一丝抱怨时,我一想到小方当年的艰苦,也就释然了。这就是情怀,正是因为情怀的存在,我们活着才有意义,才能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坚定”。

时至今日,冯雪松的名字已经与方大曾交织在了一起,他甚至并不否认内心深处那份对小方或隐或现的移情以及冥冥之中对小方的感知与触碰。他用不断寻找的方式无限接近着他的自我召唤以及精神归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小方早已化作了一种象征,一种启示,让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他鲜活的存在”。凡所珍惜者必心怀敬畏,冯雪松对方大曾存留在这世上点滴光影的珍惜,他用不舍初衷的追随向生命所表达的敬意,他对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记忆那些无私的担当与敬畏,这一切,便是他超越时空去苦苦寻找的真意。


【冯雪松简介】
冯雪松,男,回族,生于1970年,高级编辑,现任中央电视台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南开大学硕士,作家、纪录片导演,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

历任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半边天》栏目和纪录片工作室编导、主编、制片人及澳门记者站首席记者。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办公室成员,参与建党八十周年、澳门回归纪念、东亚运动会等重大宣传报道的主创、策划和组织工作。

主要作品: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大型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世纪女性》《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澳门十年》等,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特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特别奖、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中国电视金鹰奖特等奖等奖项。出版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联合出版《寻找方大曾》(中国摄影出版社),《使命》(上海人民出版社),已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项目批准号:10CXW001),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百年中国新闻史史料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5ZDB140)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人民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DM5NjQ0MQ==&mid=2651026806&idx=5&sn=2ae9c40ca950b0efec27b89ea759b1b4&scene=1&srcid=0519Uj4icAXTc41excmeDQj7#rd

205#
发表于 2016-5-28 21:06: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高坚:播音主持是什么,学什么……

原创 2016-05-20 赵婉晴 王晨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来这里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公   告
公众号所有文章在(www.dushuhui423.com)读书会社交平台同步更新,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注册有积分,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享 读

文/赵婉晴 王晨
摄影/陈元苗

2016年5月14日14时,由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办公室、中国政法大学团委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团承办的“把书读出来——你自己的中国好声音”交流会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举行。本次活动以“自己的中国好声音”为主题,邀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全国读书会联盟(筹)副秘书长高坚任主讲嘉宾,中国石油大学金话筒成员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艺术团金话筒的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交流会。




高坚指出,兴趣加专业等于价值观,他说:“我在教学的岗位上,要比做主持本身更开心一些,人各有志,大家的兴趣不同,对于我来讲,讲拼音这件事情一点也不枯燥。”

随后,高坚通过“我是谁”“你们是谁”“播音主持是什么,学什么”“小训练”几个部分与同学们交流,从各角度展开分析讨论。他说:“我们现在更喜欢把主持人称为‘传播者’,播音的尽头就是传播,而传播的尽头是社会学、人类学,终极目标便是我们的社会向更好、更有效率、更有方向性的方向发展。”

在谈及语言艺术时,高坚表示,汉语是世界上最复杂也是最美丽的语言。他认为汉语有一种音韵美,一个音不同的声调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使得它的丰富性大大增加。为使大家更好理解此概念,高坚随后又列举文言文中有趣的语言,以及各地方言的特色,并讲述普通话的来历。为开阔同学视野,他介绍了几种汉语之外的声调语言,用生动地诠释演绎语言的魅力。

接下来,高坚老师带领同学们重温了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和韵母,并对它们的排列意义进行讲解。他指出,这些是按照发声部位及发声方法来排列的,大家平时练习的绕口令便依据于此。




在训练部分,高坚带领同学们学习播音系正确的坐姿站姿。他强调“细节决定成败”,在站姿、坐姿或者整理稿子的小细节中可以看出一个主持人的专业素养。随后,高坚现场教在座同学做口部操以及气息的正确运用,并用一个小绕口令作为训练,使整个交流会的气氛上升到了最高点。



在一对一指导时间里,几位艺术团成员以及石油大学的同学展示其才艺并提出问题。高坚说:“我们需要多学习,再走出去,寻找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此次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走进中国政法大学,让更多同学“把书读出来”,在不断练习中展现“自己的中国好声音”,活动让热爱播音主持的同学坚定了内心,使得同学们对热爱的事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和努力的方向。



高坚

高坚,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 | 李灏
执行主编 | 张皓俞
值班总编 | 王振东
206#
发表于 2016-7-6 09:05: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被公诉 涉嫌诈骗2亿多
2016-07-06 02:08:52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原标题: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广州7月5日电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5日透露,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涉嫌诈骗罪,日前被该院依法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广州检方此前称,2011年至2014年期间,陈维聪通过虚构年份、出处、伪造《广东省文物总店文物商品证明书》及通过隐瞒真实拍卖价格、虚构竞拍过程、虚报竞拍价格等手段,高价出售各类物品给被害人,共骗得人民币2.2亿多元。
据悉,陈维聪是活跃在电视界近20年的粤语名主持,曾主持创下了收视纪录的综艺节目《万紫千红》,获得全国“金话筒”奖。

http://news.163.com/16/0706/02/BR8OBISP00011229.html
207#
发表于 2016-8-20 10:23: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埃及8名女主播被要求一个月内减肥


  中新网8月19日电 据外媒报道,埃及广播电视联盟旗下的8名女主播近日因身材问题遭到停职,她们被要求在一个月内节食减肥,以“适当的外表”重返荧幕。

  据悉,这一决定不仅引起了主播们的不满,也引起了人权捍卫者的不满。

  一名埃及人权团体成员称,这样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可以说是一种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

  据报道,这一事件在网络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合理的措施,并且应该推广到其他领域,有人则认为电视节目注重的应是内容而非主播的外表。

  尽管引起了社会热议,但该公司代表表示不打算改变这项决定,在女主播们停职期间,工资仍会支付。


链接:
http://news.sina.com.cn/o/2016-08-19/doc-ifxvctcc8015161.shtml
208#
发表于 2016-11-7 22:34: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直播平台主播被指伪慈善 媒体:该摆脱野蛮生长了
人民日报2016年11月07日06:54





有视频,未必有真相。“先发钱直播,拍完后再收回去”,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两名男子在某直播平台上直播做慈善,安排凉山彝族自治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给村民发钱,而在直播结束后,又把钱拿回来。据报道,涉事男子为某直播平台主播;他已承认此事,目的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让“粉丝多刷礼物”。

当地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若获证实,这种伪慈善实属恶劣。披着慈善马甲,却行不义之事,即便不对穷人温柔以待,也不该把他们当成道具。除了“慈善”之外,该事件还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直播,一个是主播。涉事主播在直播平台上卖力表演“慈善”,所消费的不只是凉山农民的善良,还有粉丝的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主播赚到的就是满满一口袋”。

只要能名利双收,就不停秀下限,已成为不少主播的套路。纵观那些灰色化生存的网络主播,大抵有三个特点。一是有胆量、无底线。什么都敢直播,无所不用其极,你敢直播捅马蜂窝,我就敢直播吃玻璃,信奉比丑、比刺激的“撩人”逻辑。二是重迎合、无节制。不怕表演粗鄙,只怕无人打赏,信奉“越猎奇越有受众,越敢挑战越能获得掌声”的商业逻辑,目的很明确——换来真金白银式的“犒赏”,以及不断攀升的粉丝数量。三是大尺度、无约束。一些主播尺度颇大,极尽魅惑,但所在的直播平台仿佛视而不见。只要无人举报,不被监管部门“盯”上,平台便若无其事、置身事外。

互联网应该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能沦为潘多拉的魔盒。众所周知,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各种直播平台井喷般涌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今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数百家网络直播平台。尽管行为失检的网络主播只是少数,但他们给正在成长中的直播业带来隐患。

一方面,全民移动直播的时代款款而至,技术改造生活,这是科技的魅力。另一方面,网络直播泥沙俱下,直播平台乱象丛生,不乏淫秽色情、暴力、赌博、诈骗等违法违规信息。新生行业既需要发展空间,也离不了适当监管。如果相关从业者只顾踩油门,追求飙车式的快感,把不准方向盘,就面临倾覆的危险。网络直播业亦不例外。对于主播而言,不该靠满足粉丝的窥视欲、猎奇心、恶趣味而博出位;对于平台而言,更应该尽到监管责任,野蛮成长毕竟难以持续,吹大的虚假繁荣最容易破裂。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平台、主播和用户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新闻信息直播提出了资质要求。更早一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毫无疑问,对网络直播的监管越来越制度化,也越来越法治化。但从制度安排到层层落实,尚有不短距离。遏制乱象,从提高门槛到实时监督再到事后惩处,每个环节都不能失守。直播因其实时性的特点,管理难度较高,从业者们更应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站在科技时代的高地上,勇于承担使命,不让责任抛锚,整个行业才越来越有前景。

http://tech.qq.com/a/20161107/002737.htm




209#
发表于 2016-11-21 00:10: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涛从央视调入北京演艺集团,任首席演出官是什么官?来源:蓝媒汇 张江2016-11-20 22:430 0

央视著名主持人、文艺中心副主任周涛近日正式调入北京演艺集团,担任首席演出官。据媒体报道,周涛已正式到新单位报到,开始对重大文化产业演出项目进行策划,主要负责集团剧院院线等业务。


(北京演艺集团官网发布的消息)


据了解,北京演艺集团是北京市政府直属的国有大型独资文化旗舰企业,组建于2009年5月,目前旗下共有27家企事业单位,集团旗下拥有戏剧、舞蹈、声乐、民乐、杂技、魔术、曲艺、木偶、电影创作等领域许多知名艺术家及明星,多部作品荣获国内国际多个大奖。


周涛出生于安徽省淮南市,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进入北京电视台担任播音员、主持人,1995年调入中央电视台接替倪萍担任《综艺大观》第三任女主持人,从1996年起连续多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迄今为止连续主持春晚最多的女主持。周涛美丽、和善、聪慧、睿智,深受观众喜爱。2009年1月,被正式任命为央视文艺中心副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从央视调入北京演艺集团之前,周涛也有一次借调的经历。


2005年,周涛被借调到北京奥组委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奥运会新闻部副处长,北京奥运会开闭幕运营中心计划部副处长,计划管理处处长等职位,并担任奥运会,残奥会电视转播总协调;共参与策划组织了30余场有关奥运的新闻发布会。


近两年,央视多位知名主持人先后离开央视,比如崔永元、李咏、郎永淳、张泉灵、马东、刘建宏等。这些知名主持人离开央视后,有的离职创业,有的加盟其他公司任高管,有的则去高校任教。像周涛这种知名主持调入另一家事业单位任职的,近两年并不多。


此次周涛调入北京演艺集团,任职首席演艺官,这一职位事实上对许多人来说并不熟悉。不少网友也在微博上纷纷留言,询问这一职位的具体分工。不过,无论是百度百科还是知乎等问答平台上,都暂未查到对这一职位的公开解释,甚至连英文缩写也暂未找到。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一职位,也可能是北京演艺集团专为周涛所设,应该与集团演艺工作有直接关系。



有网友对这一职位调侃解释称,首席就是第一,演出官就是上台表演,合起来就是第一个上台表演的,这其实干的还是主持人的活儿。


据了解,央视各个中心目前除了新闻中心外,其他中心比如周涛之前担任的文艺中心,已改成了频道制。文艺中心此前管理着3套综艺、8套电视剧、10套、15套音乐频道等。频道一般有总监、节目中心主任来担任管理层。如果参照之前文艺中心副主任这一职位,周涛当时行政上应是正处级。有消息称,周涛后来行政上又升任为司局级。由于北京演艺集团并未公开首席演艺官的行政级别,所以周涛调入后的行政级别目前不得而知。


(周涛现任丈夫路云,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开资料显示,周涛的第一任丈夫叫姚宏,是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千里共良宵》的主持人,也是比周涛高三届的学长,2002年,周涛和姚宏正式离婚。周涛现在的丈夫叫路云,2004年的夏天,周涛和路云结婚,现有一女儿。


周涛离开央视加入北京演艺集团,令许多喜欢她的公众深表遗憾,纷纷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并祝福。与此同时,周涛是否还会出现在明年鸡年央视春晚担任主持人,目前包括周涛本人等尚未回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I4MjUxMw==&mid=2653648058&idx=2&sn=a9b875a9c3fc3e3f0a83b0ded583b7e0&chksm=bd6830848a1fb9921d554b49de10520f0757ef7c7e45acf51726326e7256f4f8d3679c5d573b&mpshare=1&scene=23&srcid=1120U3zTnyCGRJdHSfTdXs7O#rd



210#
发表于 2017-1-22 00:17: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闻联播》迎来新男主播刚强 与海霞搭档亮相


2017-01-21 19:59 央视



据今晚央视画面显示,《新闻联播》迎来一位新主播刚强,与海霞搭档亮相。他出生于山西太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刚强简介

1993年至1996年就读于太原实验中学(原铁路一中)。

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2000年至今就职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

家中的老小,最小的姐姐比他大12岁,虽然是家中的宠儿,但是刚强身上表现出更多的是谦逊和感恩。在采访过程中,他永远会为女同事开门,为迎面而来的同事让路;他说他能成为主持人,一个是老天注定的,另外就是一路走来有贵人相助,他感谢所有帮助过他、指点过他的人。一晃我已经工作了9年。刚强小时候钟情音乐,特别喜欢指挥和作曲,小学五年级开始学手风琴,后来学钢琴,初中的时候甚至指挥过学校老师的合唱队。父母为了支持小刚强,当年拿出了七千块钱为他购置了一台钢琴,这也是刚强家第一件值钱的家当。然而,一心想成为音乐家的刚强,却因为高二时的一次普通话大赛走上了播音员的道路。

推荐
《新闻联播》主播长相标准曝光:一定要耐看

数年来,《新闻联播》节目的主播群体其实也在不断地补充着新鲜血液。从老一辈的邢质斌、赵忠祥、李瑞英、张宏民到如今的欧阳夏丹、郭志坚、李梓萌等等,因这档节目的重要性,历代主播也被民众戏称为“国脸”。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有资格成为“国脸”,《新闻联播》台前幕后有着怎样有趣的“秘密”呢?

(责任编辑:马婧雯_NN2479)
链接:
http://news.163.com/17/0121/19/CBB2M43B0001875P.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