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写作案例库

[复制链接]
201#
 楼主| 发表于 2013-6-1 21:50: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君超
昨日新民晚报的一则好标题。#新闻标题#


| 轉發| 收藏| 評論
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20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15:4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BBC新闻报道手册
"准确、公正、不偏不倚是BBC一切新闻工作的核心,不管我们以任何语言、任何媒体向我们的受众传播信息。"
——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台副台长 奈杰尔·查普曼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711.png

目录

尊重
不偏不倚 :以平衡及不偏颇的方式反映各种不同的看法。

引言
在这一节中,我们来看一看BBC英国广播公司在新闻报道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那就是公正报道,不偏不倚。不论是报导伊拉克战争还是中东冲突,不论是报导各种选举还是重大体育赛事,英国广播公司的记者们都要遵守保持平衡,公正报道的原则,力图公平,实事求是,不含个人偏见。为了保持这个原则, BBC提供的内容也要尽量能够照顾到听众的不同兴趣,信仰和观点。

什么是公正报道和不偏不倚
所谓公正,不偏不倚,是指同节目的内容和性质相符合的不偏不倚。这一原则并不要求在所有问题上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也不能脱离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做到不偏不倚更不是要用数学公式计算出各种观点应该给于多少播出时间。关键一点是英国广播公司希望能反映出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观点。
约翰.辛普森谈报导伊拉克战争的经历
约翰.辛普森是英国广播公司世界事务编辑。他这样谈到他参与伊拉克战争报导的经历:

新闻工作者的作用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主战和反战情绪都非常高涨,而且各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有的听众指责我们巴结政府,有的听众则说我们反对战争,反对美国。所以,作为记者我们要非常清楚自己的作用。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全面坦率地为听众提供事实,提供未经装饰加工的事实。我们不能告诉听众要怎样看待这些问题,那是报纸的事情。
即使我们非常清楚谁对谁错,我们也必须对我们所报道的东西采取一种坦率,开明的态度。最好让事实来说话。如果我们试图劝说听众应该怎样看待问题,那我们就成了政客,而不是进行公正客观报道的记者了。

保持平衡, 冷静
在报道是非分明的事件时,我们也有责任保持平衡和平静的语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广播公司的理事会对该电台的工作人员所下的命令说,'不能在节目中大声叫嚷'。也就是说,即使对希特勒和纳粹,也不要骂人或使用'罪恶' 这类的字眼
还有一点要记住,那就是,我们的听众来自英国和世界各地,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能同我们完全不同。他们有权从我们的节目中听到对这些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公正阐述,不管是对以色列定居者和巴勒斯坦人权利的观点,还是有关美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对萨达姆侯赛因的评价。

不要怕别人不喜欢

我们永远不会使所有人都高兴,但是全球很多听众认为,总的来说,我们还是能够公正,坦率而且冷静的报导新闻时事。这是非常宝贵的遗产,我们必须尊重爱惜它。

如何掌握分寸
一名新闻时事记者可以以记者身份表达对事态发展的观点,但是他不能表达个人的看法。所以,听众不应该在听取或收看节目的时候推断出主持人或记者对一些有争议问题的个人看法。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522.png
BBC中东事务记者奥尔拉.盖兰谈到她报道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的经历:
两种现实
任何事情都没有唯一的真理, 这一点在中东地区可能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更为突出。 在这个地区,人们对历史,对现实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 这里存在两种现实, 两个悲剧。
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的百姓都有机会讲出自己的故事。为此, 我们必须从一个社区走到另一个社区, 跨过前线, 通过哨卡, 来到被封锁的军事区等等。必要时, 我们必须乘坐装甲运兵车, 穿上防弹背心, 这样我们才能报导在前线发生的事情, 向听众和观众提供第一手材料.
我们当然要尽力保持公正平衡, 但是有时很难使所有人都满意。中东面临的是生死问题, 每天都看到痛苦的场面。对巴以双方的百姓来说, 这是求生存的斗争。

记者的作用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边都希望我们替他们说话,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他们就会不高兴, 但是我们的作用是报导冲突, 然后让听众和观众自己拿定主意。
我在过去15年一直在报道各种冲突。 作为女记者, 我并不认为我的工作因为性别而受到影响。报导中东冲突意味着记者随时面临各种威胁, 在西岸, 加沙地带和以色列境内都是如此。 在耶路撒冷开车, 我经常路过发生炸弹袭击的现场, 而且要用相当多的时间访问两边的医院和参加葬礼. 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的面孔很难让人忘记.

在系列节目中取得平衡
有时一个题目比较大的节目需要几集才能播完,有时我们会播出系列节目,那么BBC不偏不倚的公正原则就要整套节目中体现出来。
BBC网上体育新闻主编古贝伊从冬季奥运会的报导中说明这一点:
和任何BBC广播电视节目的听众和观众一样,浏览我们体育网站的人同样期望我们发表的内容遵守公正,客观,准确和不偏不倚的原则。与此同时,全球又有很多网友支持英国的体育代表队伍,不管是什么体育项目,不管这些网友住在英国还是在海外,他们都希望BBC网站支持英国队。


照顾各方兴趣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保持平衡是我们随时要注意的问题。报道 2002年冬季奥运会时我尤其感到这一点。最初看来这次奥运会对其他国家的运动迷来说可能更吸引人,胜过对英国观众的吸引力。比如9-11之后的保安工作,以及花样滑冰比赛出现的争议等等。但是,突然间,英国的女子冰上溜石饼运动队拿到了团体冠军,英国滑雪运动员巴克斯特拿到障碍滑雪赛铜牌,但是后来又因为未能通过药检被剥夺了这个荣誉。

尽量使所有人满意

那么我们把重点放在哪里呢?浏览我们网站的读者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消息呢?答案是,他们希望看到各方面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盐湖城派了两名记者坐镇,一名记者集中报道英国队的成绩,另一名记者集中报道其他国家队员的情况。
这样,在盐湖城的记者和在伦敦总部的记者合作报道了非常广泛的运动项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而且,人们能够在冬季奥运会的大场面中欣赏英国队取得的成果。

报道选举
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崇的公正报道,不偏不倚的新闻政策在报道大选时体现得最为明显,也最受到公众的关注。
BBC在报导选举时需要遵守的并不是英国选举法,而是BBC宪章中有关不偏不倚的条例,以及多年来发展制定的旨在确保公平报导选举的新闻政策。
但是这些准则只能提供一个框架,它不可能包括所有的不测事件。没有一个原则能够确保在所有情况下的公平。
所以新闻时事编辑必须就每个节目做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够为这些决定进行辩护。也就是说,他们的决定应该是合理的,经过深思熟虑而达成的,并符合公正的原则。
大选期间,所有政党都会试图影响BBC的新闻编辑方针。我们当然认真对待所有的投诉,但是节目制作人不应该被这些抱怨所吓倒。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7694.png
准确和真实性
引言

"一个记者应当把充当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目击者作为自己的中心原则。新闻发布会和官方声明固然有用,但不能取代原始的事实。"——BBC前首席记者凯特.阿迪。
BBC新闻报道原则中,"准确和真实性"这一部分介绍BBC记者是如何为追求事实的正确而努力的。
在这个章节,BBC记者谈到了自己为在准确报道方面应用BBC新闻工作手册"制作人守则"时遇到的一些两难局面。
BBC记者在发自伊拉克、伊朗、印度和哥伦比亚的一系列报道中讨论了自己作为现场目击者的重要性,也就是在现场收集资料以及同身在现场的人士交谈的重要性。
他们还探讨了核查事实与消息来源、纠正错误、使用档案材料和通讯社资料,其中包括BBC监听消息的经验
BBC的节目必须是准确和真实的,但是准确性往往并不仅仅是一个事实正确的问题,重要的是权衡所有的相关信息,以了解所报道和描述的事件真相。

BBC监听部:追踪世界媒体
BBC监听部总编辑布莱恩.罗瑟里
全世界的新闻媒体发布着试图吸引听众和观众注意的各种声音,而了解世界媒体报道的内容从来没有象今天这么重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7.png


战争
就伊拉克战争报道来说,人们希望知道伊拉克的新闻媒体在说些什么,伊拉克人民是如何获知事态发展的。
人们的兴趣还扩展到更广的范围,从北非到印度尼西亚的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媒体是如何谈论英国和美国的?世界上的其他重要大国如中国、俄罗斯和法国都报道了些什么?
所有这些都对事件的发展产生着影响,所以,英国和全球的听众和观众、BBC的新闻室和记者、政府部门和国会议员都渴望知道这方面的信息。
BBC监听部的工作就是提供这样的信息,这使得BBC监听部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无偏与准确
BBC监听部的工作意味着,这个部门必须以无偏和准确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而这又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
我们必须了解世界媒体,了解世界的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报刊以及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的互联网站。
我们必须知道这些新闻机构如何运作以及他们都代表着谁,我们还必须无偏地处理这些新闻机构发布的报道和观点,并尽可能地反映广泛的声音。
这意味著,我们要报告冲突各方发表的不同言论,以帮助建立有关局势的广泛情景。
我们必须以极大的准确性处理有关的报道,把数百种语言翻译成英文,这些翻译有时涉及政客们所使用的差异细微和话中有话的语言。我们的工作需要高超的技巧和理解力。
此外,准确地报道世界舆论塑造者都说些什么将有利于我们每个人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做个目击者
BBC前首席新闻记者凯特.阿迪
记者本身就是目击者,这是一个优越的地位,一个不容易获得的地位,在发生冲突和危机时尤其如此。
新闻发布会、官方声明、公关活动、新闻发言人、摆姿势拍照以及事先安排的采访行程,这些都可能有用,但是都不能取代原本的事实。
一个记者应当把充当掌握第一手资料的目击者作为自己的中心原则,因为有许多资料是被掩盖、曲解和隐藏的。
深入事件的核心
在报道冲突时,更需要深入事件的核心。出其不意和严守机密是指挥官的重要武器,战争中严酷的事实往往既不被战胜者披露,也不被失败者张扬。
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禁区""军事地区",如果记者们无视这些禁令,将会受到警告,甚至威胁。
路障、特别许可和"监护人员"都是你在关键时刻需要看到和听到事件真相的障碍。

考虑风险
工作中必须考虑面临的危险,评估风险的程度,并采取保护措施。一位死亡的记者将不会发回任何报道,所以我们必须在危险和挖掘事实的需求之间权衡。
只要符合新闻报道的合理性,无视一些禁令也许是必要的。一位记者应当明白,对一条新闻为什么必须紧追不舍。
无论在什么地方,记者都不会享受完全的豁免或被完全视为中立。在某些地方,记者会受到攻击,被认为是间谍,或被认为不同情某项特定的事业。所以,保持决断精神并公平行事是非常重要的。
在战争中,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等会给新闻报道带来冲击,独立性和客观性可能会受到损害,特别是当你的家庭、祖国和生活方式等你最珍视的东西可能成为代价时就更是如此。
每一个记者都应当意识到这些影响以及本能。我们应当真诚地对待记者报道的方式,承认新闻检查和限制以及记者的忠诚和同情心。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194.png
澄清事实
制作节目必须进行细致的研究,对有关的事实、日期和头衔都需要查实和再查实,一则报道中的信息可能会是错误的或过时的。
在哥伦比亚夜总会爆炸事件报道中澄清事实
BBC美洲西班牙语部驻哥伦比亚记者卡塔利娜.埃斯帕萨

那是自从20027月我到达哥伦比亚之后遇到的第四次爆炸事件。27日晚上,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这个高级俱乐部就在我的眼前烧毁倒塌。美洲最持久的内战又在自己的历史上记下恐怖的一页。

收集事实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浮现出来:"官方消息来源"声称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发动了这次攻击,考虑到从这个非法组织得到消息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能确定事件同这个组织有关呢?
死亡人数是如何确定的?火灾发生后一个小时后传出的消息说有一人死亡,其他消息来源声称有7人,甚至9人死亡。
我们的办公室距离出事地点仅几米远,我们作为最先到达现场的人首先面临着应当做什么的问题。是帮助逃出夜总会的受伤者呢,还是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准确性的重要
在爆发战争和出现灾难时,我们报告准确消息和"以恰当方式行事"的条件大为下降。但是在涉及人的尊严和痛苦的问题上,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按照我们看到和能够证实的去报道,我们必须遵循报道守则,决不能把推测当成事实。
我们在那次灾难中做出的贡献并不仅仅是救护伤员,而是确保任何发出的消息都是准确的,尽管这样做存在着困难,存在着道义上的疑问。

避免猜想
必须注意,互联网上的观点和言论并不代表着整体的公众舆论,也不代表着BBC的观点。不要把网上投票结果称作是民意调查结果,这样的投票结果也不应该简单地以百分数来表达。

避免在民意调查和投票中猜想
BBC美洲西班牙语部记者路易斯.雷斯特雷波
我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200075日那天英国各家报纸充满了南非将主办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大标题的报道。我当时从伦敦飞往苏黎世,为BBC报道国际足联宣布2006年足球世界杯主办城市的仪式。

恰当对待调查结果
当时多家公司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南非已经赢得了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并且得到了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无条件支持。
当我到达国际新闻中心的时候,兴高采烈的南非代表明显已经在庆祝胜利。但是,德国人却在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材料展示自己强大的足球传统,并且强调德国优良的体育设施,以及德国作为欧洲国家的"后勤优势"

不要想当然

尽管电视、广播和报纸的调查继续显示南非将主办2006年世界杯,我遵循了BBC的编辑原则,不把任何事情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在200076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终于打开了装着最终决定的信封:"获胜者是……德国"。德国代表团欢呼雀跃,而南非代表团却显示出极度的失望。还有一些新闻同行不得不立即修改自己的电讯稿。
而我呢,我开始报告我们的听众,德国将主办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避免错误
当报道中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明确、坦诚、迅速地承认错误。及时承认错误可能会促使受到影响的人决定不提出投诉。说明错在那里并将其纠正是非常重要的。
BBC驻德黑兰记者吉姆.缪尔

BBC是世界上最大的新闻机构之一,她以不同的传媒手段向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传播着新闻信息。但是,作为BBC驻德黑兰记者,我却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当地记者。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发出的大多数报道都会立即返回伊朗,并且产生巨大的影响。
听众和读者
在伊朗,只有为数不多的懂英文和学英文的人愿意通过传播效果不佳的短波收听BBC国际台的英文广播,但是BBC的波斯语广播却有着广泛的听众并受到严密监督。
BBC最近建立的波斯语网站也吸引了广大的网民。
虽然伊朗当局只允许持有特别许可的地点安装电视卫星天线,但是人们仍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

2001911日晚间,在经过四个小时不间断的报道之后,我奉命换班下去休息,但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在办公室附近发现好几家餐厅里面高朋满座,我在接下来的报道中提到了这个景象,也就是说尽管五角大楼遭受攻击,但是某些日常生活仍然一切照旧,因为我认为这是如实反映整体的事实。
记者的报道除了要贴近事实之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我们的报道对大众造成什么冲击,视听大众是否会因为我们的报道而对报道的对象--不论是一个国家,或是人民--得到了片面的模糊概念。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2675.png
维护个人隐私
BBC运作的模式当中,很基本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个人的隐私权,除非明显涉及到公众的利益,否则私人行为、信件和谈话不应该被公诸于世。

实例:菲律宾人质危机的报道:
BBC新闻制作人戈麦斯在联络报道菲律宾"圣剑"绑架人质事件时有以下的经历:
电话接通时我能确定她就是被绑架人质索韦罗的妻子范妮,那是2001612日,刚刚有消息传出索韦罗被圣剑组织砍头处死,我联络她试图确认消息。
"我知道这对你和你的家人来说是在不好受,我们不希望对你造成更多的伤害,但我们希望能知道你是否收到了你丈夫死亡的正式确认。"
她说她没有收到任何通知,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范妮竟然开始和我谈起她的婚姻生活,还有一些完全属于她个人的经历,可能她希望一次讲清楚,避免其他媒体胡乱猜测,但就新闻的角度来看,这不是我采访的范围,随后我告诉编辑采访内容,他不假思索的说:"我们不会播出这一部分。"
我对BBC维护个人隐私的态度感到很骄傲,也很荣幸能够成为这样一个尊重个人隐私的组织的成员。

关于秘密采访
在公平合理对待报道对象,尊重其隐私权这一条原则上面,除非以获取严重犯罪行为的证据为目的,BBC决不接受未经允许的在私人财产上安装录音或录像设备。
电话录音也必须获得对方的事前同意,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望远镜头拍摄画面也是不允许的,即使是在公开的状态下录音录像,也必须将其目的告知被录音录像的对象。

秘密录音录像只有在以下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在调查危害社会或犯罪行为时,但事前必须有合理的证据,而且是公开的录音录像不能达成目的时。
在基本自由及民主受到限制的国家内,收集以公开方式无法收集的资料时。
无其他方法能获得效果的社会研究,此种情况必须征求任何在录音录像内能清楚识别其身份的人的允许,否则必须将其身份特征自录音录像中消除。

关于匿名报道
有时候出于安全及法律上的理由,不适合在节目中透露报道对象的姓名,如果需要匿名报道,通常的方法是盖上另一人的声音,或是模糊化处理画面。
在一些法律案件上,匿名报道代表的是不公布姓名、地址和照片,也不能透漏其身份的线索,这在保护犯罪受害人和目击证人时特别重要。
匿名报道还必须注意避免所谓的"拼图效应",不同的媒体或组织可能透露不同资料,最后让人能够拼凑出报道对象的身份。
BBC只会考虑公布那些警方已经向大众公布的、并且已经服刑完毕出狱的娈童僻和性犯罪者的姓名和照片,其他媒体已经公布的消息不代表BBC可以公布。
在处理未经传送或未发表的资料时,BBC也会注意其隐私权,如果泄漏这样的资料会危害为BBC工作的人,或是会增加日后采访的困难时,BBC不会主动让外界接触这些资料,因为上述的资料有可能会指向某位秘密消息来源的身份。
在英国,大部分的情况下,只有警方会要求获取未经传送或未发表的资料。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2462.png
尊重

引言
这一节讨论的重点是BBC英国广播公司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原则--尊重,也就是BBC记者如何为全球观众提供内容严谨、形式高雅和题材贴切的节目。英国广播电台的记者在以下的文章中,讨论了在发表冒犯性照片,以及在广播和性侵犯与犯罪行为有关的报道时,如何遵守这项原则。BBC记者们也需要留意晚间九点电视的分水岭,在九点以前播放的节目不应该有儿童不宜的内容。

BBC的宪章规定不能播放任何内容不严谨、形式不高雅,或者是很可能会鼓励犯罪或制造不稳定,或是冒犯公众的节目。

照片要得体和贴切
BBC多媒体新闻部的图片主编库姆斯认为,一张好的照片将为读者和有关事件提供一道坚固的桥梁,让读者多少感觉到他就在事件的现场。这将促使读者提问题,并且在文本中寻找答案。一张不好的照片只能起点缀或装饰的作用

刻板印象
读者对照片的理解会因为照片内容而产生不同的解释,因此必须确保图像是贴切的,而且必须保证照片解说是准确、同时是可以反映图像内容的。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免制造刻板印象。比如说,人们很容易会产生:所有医生都是男士,所有护士都是女士这样的印象。如果真的缺乏好照片就宁可不用,经常重复使用同一张照片比没有照片更糟糕。

贴切的照片
由于新闻报道在网站上都有存档,所以注意BBC有关照片要得体和贴切的这个原则是重要的。例如在911事件期间,我们认为发表人们跳出窗口的照片是不恰当的。您也必须注意,所有不同年龄层的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上互联网,所以我们在选择照片时要更加谨慎。图片故事特别受欢迎,而且是迅速传递资讯的一个好方法,当然我们必须使用好的图像和准确的图解。

仅仅掌握事实真相是不足够的,我们一定要使用公正的语言。也就是说,避免夸大。
阿拉伯世界的准确语言
BBC阿拉伯语部新闻与时事组负责人拉吉克介绍说,他们向中东地区广播,而且他们的听众天生都是关心政治的。许多听众受过教育,政治人物和政策制定者是阿拉伯语部的听众,反叛分子也同样收听他们的节目。

公正的阿拉伯语
我们每天都要为对我们的广播地区敏感的语言和用词进行斟酌。我们尝试使用公正的语言。阿拉伯语有其独特的色彩,我们必须在报道内容、用语的使用和翻译方面非常准确,才有办法在新闻报道中不偏不倚。有一些用语是有争议的。我们的听众问我们为什么要用 "自杀式袭击" ,为什么不用 "烈士袭击"

避免下判断
我们认为如果使用 "烈士袭击" ,我们就是在下判断,意思是指那个人是一名烈士,而且根据伊斯兰教义,他是会上天堂的。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中,我们坚持使用自杀式袭击,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最中立的词,它形容了行动本身,那就是自杀。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中的一些人不喜欢使用恐怖主义这样的字眼,他们认为对抗一个敌人或是一支占领他们领土的部队不应该被称为恐怖主义。有人则认为任何暴力行为,特别是如果平民受到攻击,就是恐怖主义的行为。我们从来不介入这样的辩论。

和性有关的新闻和纪实节目应该避免耸人听闻,在处理关于性暴力或是性虐待的题材时要特别谨慎。

缅甸性暴力的描述
BBC缅甸语部主编町塔绥在20027月到了泰国和缅甸边界,去见一名说自己在缅甸境内被缅甸士兵轮奸的山族女子。自从缅甸在1988年发生政变以来,就有无数报道说缅甸士兵在山族人的地区强奸或干下其它形式的性暴力行为。
一名山族女子的故事
我听到脚步声,接着看到一名身形苗条、二十几接近三十岁的女子。她讲述了她被强奸的经过。女子说,一个夜里她被在田里扎营的缅甸士兵绑架,接着被强奸。第二天,这支有八十名士兵的部队把女子一起带走。她连续被折磨了十个晚上,最终被丢弃在一个田野里。我的目的是向听众呈现一个准确和公正的故事,但是当我听了她苦难的经验之后,我很难保持平心静气。

文化敏感度
BBC缅甸语部播出了她的故事。我们在让她讲述她的故事的同时,也考虑到缅甸听众在文化上的敏感程度。缅甸家庭通常只有一台收音机,整个家庭以及这个家庭的一些邻居都靠它收听广播节目。我的受访者详细描述了她的经历,但我把多数细节都剪辑掉了。在缅甸,如果有女子被强奸,许多人会责怪该名妇女而不是法纪的不健全。在有关缅甸士兵被指称有性暴力行为的问题上,几乎不可能取得缅甸政府的观点。我们接到的唯一反应是一封只有几行字的传真,表示所有指称都是不真实的。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6474.png
观众对有人可能模仿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或是在广播中听到的一些行为表示关注。在处理有关破坏行为、使用武器或犯罪技巧方面的报道时应该特别谨慎。

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
俄罗斯在200210月发生了莫斯科剧院人质危机。BBC俄语网新闻制作人利斯说,从危机开始之初,BBC俄语网的编辑小组就知道读者希望看到详细和及时的报道。俄语科网站的首页因此开始报道只和人质事件有关的新闻。
证实资料
我们特别注意,只发表经过第二项消息来源证实的资料。在多数情况下,这个第二项消息来源是在现场的一名记者。BBC俄语部的记者以24小时不间断的形式,在剧院外报道最新情况。我们要求的不是速度而是准确性。和多数俄国媒体不同,BBC俄语网获得了反叛分子的声明,他们希望通过BBC作为媒介表达他们的意见。在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和报道新闻类似的处理方法。

平衡观点
所有以一方或个人意见为主的文章都会有一篇持相反意见的文章来平衡。我们在发表反叛分子声明的同时,也发表俄国政府的声明。在进行分析性和背景资料的报道时,我们牢牢记住反叛分子或许在剧院内可以看得到网上的报道。所有我们和特种部队老兵的访问,以及过去历史上类似行动的报道都经过编辑,以避免让反叛分子从中获得任何有利的资料。在危机期间的数天里,BBC俄语网播出了一个听众电话讨论广播节目,收到了3056项来自读者的评论。我们网站的点击率在危机期间增加了一倍。

晚间九点的分水岭 ----电视的分水岭
在英国,BBC有一项政策,就是在晚上九点以前,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国内频道播放的所有节目应该适合一般观众,包括儿童观看。这个分水岭提醒传媒业者小心处理有性和暴力的画面,以及粗暴语言的使用。在分水岭以后应该有一个渐进式的过渡期,成人节目不可以安排在靠近分水岭的时间播放,而应该排在一个较后的、适当的时间播出。

广播的分水岭
虽然广播不像电视那样有一个固定的分水岭,不过在节目的编排上还是要把这点考虑在内。在所知的儿童可能会听到节目的时间里,应该特别注意广播的语言和题材。如果是现场节目,制作人应该预先考虑到任何潜在的问题,并在节目开播前简要提醒参加节目的人。主持人应该知道如何处理棘手的情况。

独立性
引言
这一节讨论的重点是BBC的一项重要原则 - 如何保持独立性,也就是BBC记者和节目制作人如何在工作中力图不受任何政治,商业和其他利益的影响。

BBC受到广大受众的信任,我们必须尽力维护这个声誉。我们的受众听众应该对我们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是,我们播出某个节目是因为他们具有新闻价值,而不是因为我们受到了不适当的压力,不管这种压力是政治性的,商业性的,还是特别利益组织的。任何时候我们的节目都不能让人们感到我们是在给某个公司,某种产品或某种服务做'宣传'
接下来我们的记者将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在报道政治,商业,体育,文化和娱乐活动时如何坚守这项原则。

报导商业活动时的独立性
BBC的新闻部门,时事部门和纪实节目部门工作的记者不能具有任何有损于BBC声誉以及有损于听众信任感的商业利益和义务。
彼得.戴是BBC'全球经济'栏目的记者,他说, 很多年来, BBC一直回避报导商业新闻,因为商业世界充满了神秘感,品牌太多,商业味道太浓。
从七十年代起, BBC国际台首先做出改变,开始报导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则报导了巨头公司的交易和腐败。但是用了很多年时间才说服新闻室主编们,普通人的生活的确受到大公司运作的影响。如今呢,商业新闻已经成为国际新闻事实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公平报导
在报道商业活动时我们同样必须遵守BBC的原则,既准确,公平,不偏不倚,但是要做到这些,需要头脑非常清晰。比如说,我们经常要对所报道的市场数字作些分析,听众希望知道某个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我们经常要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讲清楚这个故事?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7402.png


避免宣传色彩
在报道某个公司的成功或失败时,我们自然地要提到他们的产品。这本身不是宣传,但是几十年前人们就会这样认为,而且是不能提的。在报道商业消息时,我们当然需要公司的配合,但是很多时候,公司负责人会拒绝参加我们的节目,因为他们不愿回答我们提出的尖锐问题,也不愿意对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的责任就是坚持要求公司参与我们的节目,这样我们可以代表听众来问一些他们想问的问题。

避免利益冲突
英国国家的金融服务管理机构严密审视各种新闻报道,英国广播公司要求所有工作人员登记他们的投资去处。
归根结底,从事商业报导需要一种信任感,信任别人,也要得到信任,这是各种公众活动的核心,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其他组织。而信任不是靠规章制度规范出来的,而是自己挣来的。

阿富汗:听众的信任
查希尔.塔宁是BBC国际部欧亚部波斯语科的多媒体主编。他说,阿富汗人之所信任BBC,出于很多原因。BBC用波斯语对阿富汗广播已有63年,用普什图语广播也有23年,而且阿富汗没有一家很强的国家电台,所以人们把BBC看成是能够提供坦率,公平和时效性强的新闻和时事分析的电台。在首都喀布尔,百分之80的人收听BBC的节目。
恢复公民秩序
一年前,阿富汗才走上了恢复正常秩序的漫长道路。随着新闻自由度不断增加,国际电台和当地电台开始了竞争。这对BBC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报导战后的重建工作和更为复杂的冲突,我们必须更好的接触听众,设立可靠的新闻采集网络。过去BBC只在喀布尔有一名记者,现在我们波斯语科和普什图语科就有20多名记者在阿富汗。现在听众除了通过短波收听我们的节目,还可以在喀布尔通过中波和调频听到我们的节目。

保持听众对我们的信任
但是我们遇到最大的挑战还是新闻政策方面的,也就是如何在试图对事件提供深刻的分析报道的时候保持听众对我们的信任。这个问题在有关军阀的报导时尤其突出。阿富汗的军阀非常具有独特性,虽然他们自己说代表各地政府,但是他们并不完全处于这些政府的控制之下。
报导反政府和反美国势力的宗教观点和宗教命令也是一个挑战,如果他们主张暴力,那更是雪上加霜。比如,今年早些时候,目前正在流亡的军阀,前总理希克马蒂亚尔给我们送来一盘录像带,在录像中,他呼吁对美国人发动圣战。我们作为新闻报道了这件事,并选用了他的一段话。支持政府的人便谴责我们鼓励恐怖活动。这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困境。

体育报道中的独立性
在体育节目中,如果必须提到某种产品或者某个商业集团提供的服务,那必须有新闻的原因,而不能替谁做推销。本台赛车记者乔纳森.莱加德说:
一级方程式赛车在体育运动中具有独特的地位:2002年的17场比赛,每场都吸引了20亿观众。 2003年赛季中的澳大利亚大奖赛更是精彩万分,领头车六易其人,有四个车手都有可能取得胜利。
但是听众观众可能没有注意到,我们在介绍车手的时候,只是用了车队的简称,比如法拉利或者迈凯轮等等,我们并没有使用车队的全名,因为使用全名就包括了这些车队的赞助商,而很多赞助商都是烟草公司,这样做便违反BBC的准则。
而轮胎和引擎的情况就不同了,因为这些部件直接影响到赛车的成绩,比如本田的引擎或米切林的轮胎爆炸,那就成了体育节目的头条新闻,而不是给这些产品做宣传。
2003年摩尔本大奖赛上,获胜的迈凯轮奔驰车创造了最快一圈的纪录,我们报导了这一事实,而报道的动机并不是因为我们希望该公司的老板送我们一辆最新款式的赛车!

赞助商
资助商对一级方程式赛车非常重要。有的资助商提供了整个车队数百万美元预算的本分之七十。没有这些赞助商,很多车队就会垮掉。但是如果车队主人或司机在接受我们采访时没完没了的提到赞助商或者他们产品的名字,我们会不高兴的。斯图尔特先生就爱这样做,总把汇丰银行,福特汽车公司和劳力士等挂在嘴边。好在我们有电脑帮忙,我们在采访播出之前把这些名字都剪掉了。

独具一格的美国来鸿
'美国来鸿'的编辑克拉克:
由阿里斯泰尔.库克撰写并广播的'美国来鸿'已经在BBC播出了将近60年,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的忠实听众。这些来鸿是对战后美国生活的见证和评论。

新闻独立
库克的来信非常有个人见解和风采,这一点要感谢历届编辑忠实于BBC新闻独立的原则。有时有的编辑会对他来鸿的内容感到不快,但是库克从来不会改变他的观点来取悦于编辑。到了六十年代,编辑们基本上服从库克,只有极少数勇者才敢对他的选材和成品提出评论。现在库克已经是94岁高龄,但是如果有人想停止'美国来鸿'这个栏目,他大批忠实的听众就会不答应。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3298.png
资料来源


20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08:57:5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人李伟林
的确如此,写新闻稿与做学问的共通点是,都力图通过有限的篇幅完成对事实的探寻、描述、比较和归因阐释,都要求言必有据,求真证伪//@惠和慧ALPS--张惠:写报道时加入做学问的元素,这记者就出息了。//@传媒人李伟林: 第三第四条启发比较大 //@媒介评弹:百读不厌:《华尔街日报》关于写好故事的17个忠告

@媒介评弹
【顶级经验:《华尔街日报》关于写好故事的17个忠告】风靡全球的“华尔街日报体”,挣脱了倒金字塔的桎梏,充满故事性和人情味,如何采、如何写,才能锤炼出好故事?与你分享《华尔街日报》社记者手册的内部经验。



(2)| 轉發(1749) | 評論(196)
2012-5-29 05:48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 收藏| 評論
6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204#
 楼主| 发表于 2013-7-15 22:57: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悬念
@周七月
故事放在好莱坞就有意思了。电影剧本的第一悬念是:什么时候死的?因为可以合理地推断早就死了;第二个是:怎么死的?仅骨灰回答不了死亡时间,死亡原因和死亡诊断;第三个是:为什么早死了不告诉家属?第四个是:谁在操盘?第五个是:谁是收益者。哇,大片呀!

(1)| 轉發(11) | 評論(6)
20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3-7-31 10:33: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武汉丁寅
#新闻策划分享#【“惊魂4天”里的新闻理念转变】3名小学女生被困电梯4天获救,怎么从685个字的通稿演绎出3天7个版的报道规模?怎么抛弃过去猎奇、负面的简单操作思路?舆论监督如何做得更有价值?这个案例或许能给纸媒与网络的比拼提供一点思考。via@武汉丁寅




(2)| 轉發(79) | 評論(32)
今天 08:01來自新浪微博


20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0 00:56: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徐昕
刘铁男贪了多少钱?1900万澳元=1.06亿人民币,9公斤黄金=232万人民币,25颗罕见钻石=7.64亿人民币,总计8.7亿,按照刘铁男月工资8500,他需要工作8529年,奥巴马夫妇去年年收入240万,需要362.5年才能赚到8.7亿,北京普通工人最低基本工资1400需47000年能赚到,8.7亿一年可养活25万低保人群。

@徐昕
热烈庆祝刘铁男,继刘志军之后成为第二个公布财产的高官




(6576)| 轉發(41697) | 評論(12071)
8月9日08 : 38來自享拍微博通


(9)| 轉發(51)| 收藏| 評論(25)
9分鐘前 來自Android客户端 |  檢舉



207#
发表于 2013-8-24 23:59: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理想和激情之外,报道新闻是个技术活儿
陆晔   发表于2013-08-23 07:50


    美剧《新闻编辑室》刚刚开播时,一位喜欢推荐剧集的媒体朋友在微博上给了个差评:女二号不漂亮,索金大叔借剧集给电视人上道德课,人物设定与现实不相符,“太老旧理想主义了,没人真在新闻室里这么摆着说话,而且现在的威胁早就不是简单收视率而是网络社会媒体了,剧情太不2.0了”。这位朋友还引用了一位美国观众的观感:“想看看The Newsroom新一集,就像总是去翻翻前男友的Facebook照片一样,虽然已经主动分手,但也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精彩”——这是第一集前十分钟那个关于美国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但它可以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的高潮段落的后遗症。因此在不少观众眼里,这部剧集无非是在新技术时代对传统新闻业曾经的光荣与梦想的酸溜溜的缅怀。更多的人批评的是这部剧集借电视新闻报道台前幕后故事呈现出的价值观:基于精英立场的优越感和对社会大众的不屑与失望,“让我们告诉这些愚蠢的大众究竟应该看什么!”以及将预设立场的新闻报道和叫好又卖座的高品质新闻报道直接画上了等号:“中立的报道也是一种偏见”(Media bias toward fairness)。

  上述这些批评,我个人大致赞同。其实对于美国同行来说,以出现在《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片头里1960年代的爱德华·默罗、1970年代的克朗凯特为代表的电视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早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发达之前,就已经风雨飘摇了。以1996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电讯法为分水岭,“放宽管制”带来了快速的市场化和商业化,竞争日益激烈。有线电视的发展,不仅直接瓜分和冲击了稳定的广播电视市场,更是从根本上动摇了以无线电波的稀有性和公共性为基石的传统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理念。以往单纯的广播电视公司,变成了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有线和卫星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其他信息与娱乐服务的超大型媒介集团的一部分,各大电视新闻机构都在兼并浪潮中经历过压缩制作经费和裁员的困难时期。我曾问过1990年代末担任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新闻传播学院下属新闻学院院长的Murray Fromson先生——他曾是CBS著名的国际记者,报道过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也是1972年随尼克松访华的记者团成员之一,“你觉得1996年电讯法之后,美国电视新闻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愤愤然:“我做电视记者时,CBS新闻部是整个公司最大的部门,也是最核心的部门。我们只需做好新闻报道,其他的,成本啊收视率啊,完全不需要考虑。NBC和ABC也如此。但是现在,无论哪一家电视机构,新闻部门都变成了一个大公司的子公司下面一个小小的部门,变成了大公司盈利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没人在乎你想做的‘最棒的新闻’,他们只在乎每一个收视率百分点代表多少潜在的广告消费者,在乎你是不是挣钱。”如今电视新闻的竞争环境更是每况愈下。1990年代因为报道海湾战争一炮成名的CNN,一向以报道立场的客观中立著称,最近这几年在收视表现上远远不敌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Fox News和MSNBC。而且,在社交媒体的围追堵截下,那种抢独家、抢时效,赶在通讯社之前插播新闻、为重大突发事件中断正常播出的惊心动魄的职业快感,早已荡然无存。

  但这一切,丝毫不影响我将《新闻编辑室》从第一季追到现在。这里面当然有“怀旧”的成分。剧集中被许多人诟病的所谓说教,确实让我回想起中国电视的“黄金期”。那是央视《东方时空》横空出世的年代,是《新闻调查》宣称要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以记者的独立调查揭示被权力、被利益、被偏见、被社会习俗遮蔽的真相的年代。那时我在上海本地电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观察》初创期简陋的编辑间和同事们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夜。然而这部剧集之于我个人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被唤醒的理想和激情。我一向认为新闻报道其实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门手艺,一个精细的技术活儿。它需要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批判性思维和高度理性的认知框架基础上,实践极为严格的技术路径和操作步骤——如何处理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如何采用多个独立消息源进行交叉验证,如何在采访中形成完整的证据链,等等。不管是否认同《新闻编辑室》所呈现的有关如何报道新闻的价值立场,它在每一集展开的故事里,所体现出来的技术路径和操作手法,其实是我们今天的媒介实践中很容易被忽视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这并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真实,而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记者就新闻事件系统地进行事实的搜集和验证。这也是以记者的独立性为基石的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重要前提——这一法则并不表示记者会不带偏见,相反的,人之所以为人,就必然会因成长环境、教育经历、政治文化背景等等带有各种各样对外部世界的先入之见。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有一套检验新闻信息准确性、可靠性、一致性的透明、精确的系统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排除记者个人的思想局限和文化偏见对新闻报道可信度的干扰。《新闻编辑室》用电视新闻报道台前幕后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国内新闻采编教科书往往并不刻意强调,但却非常重要的一个观点:在操作层面,新闻的本质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极其专业化的实证方法。《新闻编辑室》第一季第一集,墨西哥湾的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故的报道,确定油井深度与压力的关系;对石油公司内部线人的身份确认(当然讨厌这个剧集的人会说:太扯了,一个重大突发事件中,某个记者恰好有一个大学室友和一个姐姐在关键岗位上而且还愿意爆料……得了,这毕竟是电视剧);对漏油量的测算;确认相关监管机构的责任范围;联系从石油公司、环保局到地质专家乃至白宫发言人等的不同立场的相关人士进行直播评论;报道确切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石油泄漏的惊人速度;海岸警卫队救援现场的连线;对钻井设备公司高层发言人连线采访中关于封堵泄漏使用的水泥型号的准确提问,以及对水泥投入使用前是否进行过测试和测试结果的追问;从内政部而非维基百科获得的矿产管理局在该石油泄漏地区的监管人员和钻井数量的准确数据、实际检测次数、最近一次检测执行人员本身的资质等等。这些细节,活脱脱一个新闻采编教学案例,也让普通观众了解规范化的新闻生产流程的意义。

  在《新闻编辑室》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一季第四集,在其他媒体纷纷引用美国公共广播网NPR提供的单个独家匿名消息来源,报道亚利桑那州女议员在图森市遭遇枪击身亡的时候,ACN坚持去医院寻找一手消息源进行证实,迟迟不报道这一所谓最新消息,导致收视率快速滑落。在巨大的压力下,那句“一个人,只有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是理念的坚守,也是对新闻报道技术路径的坚持。第二季有关美军是否在巴基斯坦对塔利班扣押的人质进行救援的行动中使用了沙林毒气的爆料,话题敏感,事关重大,执行制片人将采编人员分成红蓝两队,蓝队负责采集证据,整个过程对红队完全保密;红队则在完全不知情的前提下,在蓝队经过数月的调查取证,基本完成证据链之后才第一次介入,对证据细节和证据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讨论。这种“防火墙”的做法,意在尽可能阻断记者因长时间投入调查而有可能产生的情感偏向,在对证据进行专业判断时出现干扰。本周播出的第六集,我们会看到蓝队经过不同渠道取得的证据,如何第一次在红队面前自洽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证据链。即便如此,红队用圣诞老人可信度打比方进行的质疑——“你并没有亲眼看到八只驯鹿从眼前跑过,你只是跟自称看到了八只驯鹿的人谈过”,对于确保新闻报道建立可信度的技术路径不被忽略,极其重要。尽管这样的防火墙措施依然无法杜绝由于个别记者为了某种目的,一步之差越过真理和谬误之间的那条底线。就像我们总是说,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我们只能毕生努力逼近却永远无法轻言达到的职业标杆,有了它,新闻业不一定会变得更好;但没有它,新闻业一定只会变得更糟。

  至于新闻究竟应该中立,还是可以有倾向?记者究竟是社会事件的旁观者,还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新闻编辑室》引发的这个议题,我个人在此无意讨论,因为这其实是新闻业始终处于争议中、与媒介角色和新闻社会功能密切相关的宏大命题。对于我个人来说,在同行们普遍唱衰传统媒体的当下,每当我看到演播室的倒计时,看到导播切换出晚间新闻直播的画面,看到编辑部为一个重大突发事件放下所有个人恩怨全情投入的时候,我依然会血脉贲张。就像曾担任《洛杉矶时报》总编辑的报业前辈Michael Parks所说的那样:数码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改变了人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时间和方式,但社会对新闻的需求并没用改变。就像媒介社会学者迈克尔·舒德森所强调的那样:新闻“扩大了整个社会可以共同思考的内容”,它通过作为“培育民主政治的场所”的公共领域,和“通过新闻得以维持”的“想象的共同体”这两种方式,“促成了共同的社会世界的日常反思与再建构”。《新闻编辑室》打动了我。

  在第一季的结尾,ACN的新闻主管查理赞叹编辑部报道突发新闻的忙碌景象:“太漂亮了!整个报道都在实时进行中。威尔没用台本。这是执行制片人的首秀。她胸有成竹。只有她知道接下来要报道什么。如此优秀的表现全靠主播和执行制片人之间难以置信的合作。”这一情景让我觉得魅力四射。或许只是因为我实在太爱电视新闻这一行。(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录入编辑 周子静

http://www.dfdaily.com/html/150/2013/8/23/1058219.shtml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3-9-29 15:57: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青年报》记者手册:新闻采写规范

  1、新闻敏感24小时

  记者、编辑是需要随时都保持新闻敏感性的,无论是在值班还是不值班的时候。毕竟更多的新闻是发生在办公室外的生活中。可能你在陪情侣逛街、购物时的一个新发现,就能为你带来一个精彩的选题。

  关键词:随时想想——这事能做什么题

  2、馅饼专砸勤快的人

  西方人讲:“自助者天助”,中国人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法晚人说:“只要跑动了,一定有收获”。

  勤跑动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接获选题后在各事发现场间有目的跑动;二是在没有明确选题时,在新闻高发区“扫街”,寻找挖掘新闻。

  根据众多社会新闻记者的实践,请你相信,只要你到了现场,而且肯动脑子思考选题,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就会降临。

  3、不要放过每个细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要有“福尔摩斯”的观察力。新闻现场往往有很多关键细节能反映出新闻的本质,找到它,并挖掘下去,就能把事件的脉络捋出。

  比如,去年冬天,在海淀万泉河发生一起妇女落河的事件,路人们纷纷下河施救。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其中有一名见义勇为者穿着军裤和病号服,十分特殊。经过采访,发现他是一名在附近309医院治病的军人,出来散步时发现此事,冒着加重病情的危险,跳入冰河。这个细节的加入,使一个普通突发事件多了一层人性的深度。

  4、学会逆向解析现象

  很多现象,从正面看平淡无奇,但反过来向源头一追踪,却能发现重大选题。

  比如,海淀一带年前开始拆迁,这本是一则再正常不过的市政改造新闻。但记者深入追根溯源的采访后发现,拆迁后,该地段很可能是卖给了宜家,这事就大了。宜家要从马甸搬进中关村,将影响城北地区商业格局的变化,也使中关村没有生活消费区的情况发生改变。

  5、多交朋友发展线人

  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负责的口内、社区或领域广交朋友,将会给你带来用之不竭的消息源泉。

  线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中职业,他们多出身自摄影爱好者,喜欢拍摄社会新闻,热线机动记者尤其应当多发展这样的线人,使自己更加耳聪目明。

  跑口记者在口内应注意发展“官民两条线”,毕竟有些话题让官员直接表态不是很方便,这时行业内的专家、研究者的发言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6、扩充知识勤于思考

  记者、编辑是杂家,知识面窄是“吃不开”的。平时勤与丰富自己的知识,培育社会责任感,一旦新闻线索来到身边,才能准确判断它的价值,正确的予以利用。

  7、尝试寻找第二落点

  作为报人,应当养成每日看报、看电视、上网的习惯。这不仅是了解自己的竞争者们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也是在给自己寻找新闻线索。毕竟——网络、报纸、电视是记者、编辑寻找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

  不要因为人家已经报过了,就轻言放弃。因为很多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很可能是被对方编辑误处理的宝藏,通过你的分析和判断,没准就能找到精彩的第二落点。

  8、不要轻言这事报过

  在报纸采编出版过程中,编辑、记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似曾相识的选题。不要急于说:“这事报过了”。而应认真判读这个选题究竟是旧闻?还是在老事件的基础上有了最新发展?亦可是对前面事件的彻底颠覆。在判读过程中,很可能一则大新闻就孕育而生。

  9、动态事件一追到底

  我们常常忽略身边的一类新闻资源——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新闻人物或事件现在怎样了。很可能以前你做的一则常规报道,现在已发展成为重大的事件。因此无论编辑还是接着,都应当在留存报道资料的前提下,经常回顾一下,看那些似乎陈旧的选题,在今天能否生成一个新的主打。

  10、切忌扎堆相互串题

  在一个新闻发布会场,或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你经常会遇到外报的同行。大家可能是以前的同事,或哥们儿;在一起采访也确能给不愿意透露消息的当事人以压力。但这时你要注意了,别只顾着哥们间配合的热热闹闹,等大家的稿子第二天见了报,大吃一惊的可能正是你。

  因为人家对现场细节的挖掘、事件深度的思考很可能都远胜于你,而你所写的人家都有。别相互串题,再熟的哥们儿在这时也存在竞争,开动脑筋,设计优于他们的独家问题,才是大家在集团采访时应注意的。

  二、记者采访的“八要”、“八不要”

  (一)“八要”

  1、采访要用“眼耳手嘴”

  采访应是全身心的,而不仅仅是用嘴问,用耳听,眼睛对细节的捕捉是消息动词的来源,手中数码相机、录音笔的使用应能为“眼看、耳听”提供更好的帮助。 “眼耳手嘴”分工协作才可能提高采访效率

  2、录音笔、采访本要配合使用

  不要过分依赖录音机/笔,要知道回来整理录音资料的时间,可能比采访本身还多。录音设备应与采访本一起使用,录音设备记录关键的话语、数据、观点,采访本记录被访者的表述逻辑和其表情;同时,在采访本上,还应当记录被采访人的关键语段在录音笔上的时段与位置。

  3、提问要提封闭问题

  采访前必须有提问大纲,一次采访的成功取决于采访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多提封闭性问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采访效率,节省采访时间。采访前记者必须心中有数,将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前面,争取最大限度地缩短采访时间。避免与被采访者“无边闲聊”。

  4、要想生动举例提问

  让文章生动起来的诀窍是多向被访者提这样的问题——“比如……”;“您能举个例子吗?……”;“这是不是像……”;将对方回答的方向引向自己相对熟悉的领域,同时也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

  5、前者答案要接着用——追问

  要学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提问,不要期望被访者会完整的理解你提出的问题。掌握滚动式采访的技巧,第一个被访者所谈到的内容,要成为你对下一个被访者的提问,滚动式采访将使你成为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采访者。

  6、手里要有业者名单

  记者的基本功是找人,记者手里必须有一批专家或业内人士的名单,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最迅速地找到最佳的采访人选。

  7、深度报道要勤写

  多做深度报道,每一篇报道都将使你向专家型记者迈进一步。

  8、批评报道要公正

  采访,尤其是批评报道、争议性报道,必须采访当事人双方,并在文中予以体现,以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二)八不要

  1、采访不要全靠电话

  电话采访目前被大量运用,但此种采访方式也有毙病,电话采访无法实现视觉参与,不能确定被访者的确切身份。因此,在使用时必须慎重。电话反打是确定被访者身份的方法;通过电话让被访者描述现场细节是获得现场感的途径。

  记住“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这句北青报的格言;一定不要把它变成“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的电话”。

  2、独家提问不要冒头

  在新闻发布会或记者云集的场所,如果有较好的业源关系,独家视角的提问可以放到会后,在台下再单独问;否则,就只能与众多同行“分享”你的智慧结晶了。

  当然,如果在会上当众提问是你唯一的选择,你就应当勇敢的举手。

  3、不要拿“找不着人”当理由

  任何一个采访,尤其是精彩的选题,被采访对象往往不会轻易接受采访,这就需要记者施展各种本领,或软磨硬泡,或迂回进攻,一定要尽全力挖掘与事件核心元素有关的当事人。“找不着人、人家不肯透露”绝不能成为搪塞编辑的理由。

  4、专家面前不要装

  在专家面前不要装行家,虚心是赢得专家尊敬的唯一途径。

  5、不要直接上网扒稿

  我国新闻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不得直接刊发网上内容。网络是我们很好的消息源、线索库,但也确实存在不少待核实的东西。直接从网上扒活儿,不仅有偷懒剽窃之嫌,而且容易造成报道失实,因此这部分内容要经过核实后再转化成自己的稿件。

  6、重要会议不要早退

  记者在出席中宣部、市委宣传部、各主管部门召集的正式会议时,不得迟到、早退,以免影响本报的形象。

  7、采访安全不要忽视

  人身安全、器材安全、选题安全是记者在险恶采访环境中必须注意的。

  人身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我们支持记者在危难险阻关头的挺身而上,但如果那是以人身安全为代价的,报社则不予支持。同时,记者应注意学习和锻炼险恶环境下自保与生存的知识、技巧,以备不时之需。

  采访器材既是个人或报社的资产,也是采访留证的工具,更关乎记者的荣誉。平时记者要很好的维护器材,如果在采访时,当事人要抢夺器材,记者应奋力保护。

  在现实中,一个好的选题未必能顺利的刊登见报,经济、政治、人情等因素都可能对其产生干扰。因此,记者从采访阶段起,就应注意保护选题,不象无关的人透露选题内容,对采访对象要智慧的解释选题方向等。

  8、留证不要盲目而为

  留取证据是纠纷类报道采写中,记者必须要做的事。但留取什么样的证据却很有讲究。一句话,要留有效证据。一但当事人对报道不满,进行到诉讼程序,有效证据就成为关键。

  有效证据包括当事核心人物的采访录音、录象,关键场面的图片资料,负责调查事件的主管部门的采访记录等。

  三、撰写稿件的“十八项注意”

  1、先定标题再写正文

  新闻标题是一个记者最高文字水平的体现,标题是文章的广告,要使文章引起读者的阅读欲。

  增强文章逻辑性。记者撰文讲究“指哪打哪”,力避文章“打哪指哪”;让人看后不知所云。交稿时必须有三重标题,以题代文。记者应多加强标题制作的能力。

  2、消息多用固定结构

  结构:标题+导语+第一新闻事实+背景补充+第二新闻事实+事件后续事实。

  导语应提炼最有效细节,以打动读者往下看;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5W)要写全。消息应具有细节的动感,具有事实的简洁、清晰,信息的全面。必要时,可在文后单独链接相关事件。

  切忌拿时间做文章的主轴,记流水帐般“娓娓道来”。

  3、多用动词少用形容

  写作时多使用动词,少使用形容词。文章应多用动宾词组,少用偏正词组。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使文章生动起来。诸如“因为……所以……”、“而且”、“虽然”等间词也要少用,以免影响稿件的紧凑与节奏。

  4、勤着掰段别超3句

  每个自然段,字数不得超过150字,两至三个句号。给读者阅读喘息的机会。篇幅如果超过1000字,每300到400字要有一个小标题。

  5、严控篇幅当舍则舍

  《法晚报》是一份四开小版幅的报纸,无广告时的整版刊文量不到4000字,每版刊发条数在8~10条左右,加之图片所占版位,每条消息的上限锁定400字。

  信息的筛选对于消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筛选的关键是在写作之前,起好标题,标题是筛选信息的最好尺度。切不可想到哪,写到哪,最后把编辑和读者带d..了算。

  6、细节取胜但别沉溺

  消息以精彩的细节取胜,但不追求细节的扩展。增强消息的信息量是好的,但一定要有提领意识,不要把现场和细节简单堆砌了事。

  7、用事说话少发议论

  作为传媒,记者只有“搬运”新闻的相关场景与元素交给读者品位的义务,却没有自己随便点评的权力。但“搬运”那些场景及当事人的语言,却是需要记者用心的。

  8、称谓别忘尊重人权

  在撰写司法类报道时,对文中当事人的称谓一定要根据依法处置的进度而定,如犯罪嫌疑人等;不可将其所犯罪行或违法行为与起称谓组合,如“骗子王某”、“强奸犯李某”、“妓女岑某”、“小姐赵某”、“无照小贩张某”等。

  常规报道中,应注意对来京外地人员的称呼,不要带有地域歧视,哪怕是隐性的:如“张某某是河南人”、“山西人陈某”等。

  涉及到未成年人的报道,应采用化名,同时在配文图片中应使用技术手段保护其肖像不被正面刊登。

  9、消息出处要写准确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第一要务。采到了哪个人或单位,一定要出处清晰,写全姓名;谁说了什么,一定要直接引语,并留足证据。这也是预防日后纠纷/冲突的重要手段。当然,在一些采访中,线人不愿暴露,或当事人尚未成年者,可单独考虑。

  10、用好直接间接引语

  是否使用直接引语不仅关乎消息内容的准确,而且关系到日后会不会惹官司。

  我们鼓励大家多用直接引语,多用短而精,且准确的直接引语。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时要记录准确,留证充分、有效。否则,一来被访者可以说自己没说过,二来他可以说你歪解其意。

  切忌为了方便,把被访者没表达的意思,用直接引语的方式编造出来。间接引语也要讲求准确。

  11、文章署名要规范

  消息类稿件,在文前署“本报讯(记者某某)”;热线体稿件,在文前署“本报某某报道”;通讯、特写、综述类大稿,在文后署“文/本报记者某某”。

  为鼓励记者自采稿件,不鼓励与通讯员联合署名;凡采用通讯员的稿件超过8成的,不许再署记者名称;凡采用了通讯员稿件中部分内容的,要把通讯员名字署在记者之前;联合署名稿件,只按半条记工作量。

  12、稿件体历心中有数

  新闻版上的稿件分为:消息、通讯、特写、综述、言论。

  13、专业术语多加注解

  不少领域,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如财经、科技、通信、法律、医药等,记者在撰写此类稿件时,经常需引用专业术语,这就需要勤加注解。毕竟读者不同于熟悉业务的记者,一个在业内经常使用的专业名词,却很可能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如“高开低走”、“3G手机”、“ISDN”、“固体燃料”、“举证倒置”等。

  14、数字要准不可连用

  稿件中使用数字要准确,应与原始资料反复核对。对于在文中列举的以数字排序的并列内容,最后要再数一遍,不要出现“前面说是八大方面,后面实际只有七项”的乌龙情况。

  对于成就报道,特别是统计报道,记者往往爱用一连串的数字来勾勒描绘,这会让读者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最好是用形象的比喻,如果一定要用数字,一段内不能连续使用3个。

  15、多用全称少用简称

  根据新闻的准确性原则,稿件中第一次出现的Government部门、公司,以及当事人的头衔、姓名,要使用全称。此后再次出现,可以使用简称。

  少用“张局、王队”这样的昵称,尽管那能体现出记者的业缘关系良好,但读者却可能不知你在说谁。

  16、准确运用“的、地、得”

  稿件中“的、地、得”的混用,经常给校对凭添工作量。要严格依照字典上的规范,区别它们间的不同使用环境,准确运用。

  的:用在定语后面或用在谓语动词后面

  地:表示它前边的词或词组是状语

  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可能

  17、标点符号要写明

  标点符号是帮助编辑和读者顺利读懂文章的工具。记者在写稿件时,必须忠实遵循语法规则,使用各种标点符号;禁止整段“一逗到底”。在电脑文本格式的选择上,也要确定中文标点全角模式,避免给照排拼版带来困难。

  18、行文规避几大忌语

  如“记者看到、记者听到、记者迅速赶到现场”,这种突出记者在采访中的行为的方式,有时会让读者感到造作;可就事论事,直接描写现场。

http://mp.weixin.qq.com/mp/appms ... e=3#wechat_redirect
209#
发表于 2013-10-1 18:40: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介评弹
【独家分享:西方消息写作的十条黄金规则】来自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的总结,永不落伍,新闻人均可参考。



(1)|
轉發(2)|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210#
发表于 2013-10-2 10:3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陈应松
写作的过程是限制一个作家野心的过程,节俭你膨胀的写作欲望,从内部出发,而不是从外部出发。好的作家都有这样的一种能力,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能力,以小事大的能力。还有一种能力,就是四两拨千斤的能力。法国作家皮埃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就是把庸常的深渊变成神话的颠峰。

(4)|
轉發(46)
|
評論(11)

10月1日21 : 57來自360安全浏览器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