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91#
发表于 2014-3-22 17:33: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今日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推荐阅读#讨论马航失联报道媒体表现。“很多人批评马来西亚媒体不靠谱,其实虽然马来西亚媒体很多,除了很少几家,媒体的老板只有一个,就是政府。这也就是为何外媒可以获得很多独家,这些独家本身就是马来西亚媒体无法报道,而透露给外媒的。”

@闾丘露薇
闾丘露薇 - 《那些关于中国媒体的批评》
http://t.cn/8sGO8zy(来自: 腾讯大家)



(89)|
轉發(217)
|
評論(82)

今天 11:38來自分享按钮


|
轉發|
收藏|
評論

9分鐘前
來自iPhone 5s
|
檢舉
那些关于中国媒体的批评
今天 11:33

分享














网民们对中国媒体批评很多,我想从一个中国电视记者的感受来谈谈。


先从技术层面,因为我从1997年开始一直在凤凰卫视工作,所以我只能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谈。看到大家的要求很高,都是把中国媒体和国际一流媒体直接比较,那我也就和CNN之类的来比较吧。


先从技术层面,主要指电视画面展现。


一线记者


拿今天来说,特派的凤凰记者分别在吉隆坡,珀斯,中国军舰上,加上常驻北京,华盛顿,印度,日本记者。


从记者的分布上,和CNN没有分别,或者说,其他的电视媒体,都和CNN没有分别或者分别不大。


但是从数量上,至少凤凰是没有办法和CNN相比的。人手越多,至少决定了可以去跟踪的新闻越多。人手越少,就必须在很多的新闻线索中进行选择。很多时候,需要很不舍得的放弃一些选题。


前方演播室


CNN的做法,是每当有大事发生的时候,除了记者,还会有新闻主播派到现场,搭建临时演播室,我所在吉隆坡的新闻中心,除了第一个星期他们和我们连线的背景一样,这两天已经搭建了三个非常专业的户外演播棚。速度快,或者装备专业,说到底,就是“钱”。


这就把CNN和其他电视台的差距一下子拉开了。从电视效果来说,甩棚是非常好看,因为画面更丰富,也显得更权威,因为更有现场感。


在2003年伊拉克报道的时候,我在巴格达已经用过甩棚的方式,这次采访,资讯台晚上的华闻大直播就是用这样的方法,但是我们没有专业的棚,所以效果更像是记者连线。


一线评论和主播


CNN由资深主播担当这个角色,凤凰这次也派出了评论员,比如杜平在越南,我在吉隆坡,和CNN一样,很多时候要承担多种角色,包括记者、主播、评论员。


但是CNN人手太充裕了,每隔几个小时,就会看到不同的主播出现,因此可以从容的进行24小时的滚动连线,而我们,深夜到凌晨,还是需要给前线同事休息,这就使得深夜内容缺乏连线等形式,当然,时差关系,这倒不是大问题。


演播室专家嘉宾方面,从形式来说,各家没有区别,但是从嘉宾分量和数量来说,CNN遥遥领先,这点和美国专家本身分量有关。


前线技术


从直播设备来看,头一个星期CNN和我们一样,都是用LIVE U,这套设备,我看到一些内地的电视台也开始使用了。但是到了第二个星期,CNN建立了直播间之后,开始用SNG转播车,这是非常昂贵的。在还没有WIFI,3G的年代,用卫星传送,十分钟一千美元。


不过,这次从播出效果来看,LIVE U已经非常清晰稳定了,所以在这点上分别不大。当然,如何使用这个技术,技术人员的专业和熟练程度非常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室内信号不好,就需要使用非常非常长的视频线到户外搜寻3G信号,但是看到很多同行,根本没有这个准备,所以就做不到直播。


还有就是后方的直播意识,是不是尝试要求前线技术人员,尽量提供直播信号。比如凤凰在两会报道时,虽然大会不提供闭幕式的投票唱票过程,但是我们利用自己的技术进行直播,这就是利用电视和技术的特长。如果视频信号不佳,凤凰会由前线记者电话直播,这就是一种直播意识。


说到技术,必须要提技术人员,我们加起来2位,而CNN,灯光音频传送,整个直播间的所有人手,还要分三班倒。在美国,加班可是一个很严肃的劳工权益问题。


好,谈谈报道内容。


关于独家消息


这关系到媒体的资源以及媒体的视野。


媒体资源:这和媒体本身的影响力有关,也和记者本身的人脉有关。但是记者的人脉还是和平台息息相关,别人是否愿意放料,很多时候也要看记者供职的媒体。而记者的人脉,也需要供职的媒体愿意花时间让记者去培养。


媒体视野:这关系从哪个角度去追踪,这一点和一家媒体拥有的记者以及编辑的经验,视野有关。自然越专业越资深,越发掘的深入,比别人走快一步。


这次为何欧美媒体独家多?准确点说,是欧美报纸媒体独家多。这点,还是因为上述两条,加上最重要的,这些放料的人,难道会放给中国媒体吗?当然,如果有中国媒体第一时间想到询问卫星公司,引擎公司,或许也可以获得独家,但这需要媒体本身对于飞机的构造和航空业非常熟悉。


其实,中国媒体也有比欧美快的消息:比如外媒报道中国发放卫星图片的当天早上,我在大会堂问了民航局长李家祥,他否认了和马航有关,只是没有被英文媒体快速的重视和引用,中文媒体的相关报道也不多,也许不觉得这个问题重要。再有,中国宣布所有的中国乘客背景调查完成没有可疑,这是中国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然后被外国媒体引用,原因是,当时的记者会,只允许中国媒体参加。


中国家属到新闻中心抗议,当天晚上,凤凰独家电话采访了抗议之一的家属,访问第二天早上播出,我接到好几家美国媒体的电话,希望帮助他们找到中国家属,因为在吉隆坡的外媒,不会中文,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中国家属接触,结果要动用他们在美国和北京的中国助理去尝试帮助他们联系。


前线记者


前线记者的工作,在我看来包括几个方面,准确性,速度,以及角度。


准确性是最基本的。大家都做记者会,是不是把记者会的内容准确的报道,对于中国媒体来说,并不是每家都能够做到。其中一个原因是语言,还有一个原因,是否能够不带自己的判断去听别人的表达。看到一些同行说,看不懂政府声明,也看到一些同行采访当地政客,需要透过志愿者翻译,因为不会英文,这里面就出现了问题,因为这些翻译并不是专业的,因此在转述的时候,信息势必出现遗漏和偏差。更有趣的是,一些中国媒体喜欢引述台湾或者香港的中文媒体的关于马航的报道,而不是去直接自己翻译第一手的报道,于是,错误就是这样不断传播的。


速度也很重要,尤其是对于24小时的电视新闻频道来说。比如中国家属到新闻中心现场抗议,事发后二十分钟,凤凰就进行了现场直播,这在全球媒体中都是最快的,因为第二家尽心直播的是BBC,那已经是我们做了报道之后的半个小时之后了。


在吉隆坡,看到很多内地地方电视台也在由记者连线直播,比如湖南卫视、深圳卫视,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因为这是做电视新闻的常态,过去可能地方电视台只是用在地方新闻报道上,现在拓展到了国际新闻报道。


这当然归功技术提供了可能。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前线和后方的迅速通报,由后方的编辑迅速决定是否直播,前线的队伍是否能够有能力马上提供信号。外媒慢了一拍还有一个原因,他们不懂中文,一开始根本搞不懂这些家属在做什么。再比如,大家做了同一个采访,有些记者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写完稿件,有些需要几个小时,这就影响了新闻的播出速度。


角度关系到记者的经验和视野。比如有些记者,在吉隆坡只能够等记者会,有些记者就可以去挖掘更多的相关内容。这一点中国媒体,尤其是纸媒有很大的进步的,比如南方人物周刊做了拿假护照的伊朗人的朋友的访问,讲述这个人群在马来西亚的生活,虽然是BBC最先报道,但是如果中国媒体不跟进的话,中国读者就少了一个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机会。


拿我自己来说,除了跟进进展,也采访马来西亚当地的政党,从执政联盟到反对联盟,从相对中立的学者到反对党林领袖。在我看来,都是在帮助我们的观众,更全面的了解,为何马来西亚政府在主导这次调查的时候,为何是这样的表现。


当然,能够做到这些访问要感谢当地媒体和华人的帮助,因为虽然我可以想到角度,但是要找到正确的被访者,还是依靠当地人的帮忙。这个时候媒体的名声就很重要了,很多同行抱怨,马来西亚的官员对于CNN特别优待,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看CNN,加上知道自己的国际形象,依靠CNN的报道,同样的,凤凰在当地的华人社会很多印象,因此在华人社会可以寻找到非常多的帮助。


很多人批评马来西亚媒体不靠谱,其实虽然马来西亚媒体很多,除了很少几家,媒体的老板只有一个,就是政府。这也就是为何外媒可以获得很多独家,这些独家本身就是马来西亚媒体无法报道,而透露给外媒的。


说到记者,经验很重要。这次在吉隆坡,遇到了2001年,一起在阿富汗采访的BBC同行,也遇到10年在利比亚一起采访的CNN记者。中国的同行们,绝大多数都很年轻,尤其是地方电视台,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国际新闻采访的经验。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机会,很多人批评中国媒体为何派那么多人到现场,但是如果没有机会到现场,就不可能慢慢培养自己有经验的记者。不仅仅是记者,后方的编辑也是一样。其实编辑更加重要,因为需要策划,协调,为前方记者提供帮助,而这些经验,同样要依靠多做,依靠时间积累。


再说到人手问题,候会影响到记者的报道内容。比如,电视记者会纠结到底是做连线直播,还是外出采访。而记者一边采访,连线,一边还要联系采访对象,会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如果非要和CNN相比,那人家有专人做资料搜集以及联系的工作。




知道FIXER吗?其实很多时候,外媒为何找新闻多和快?因为他们使用了这些人。这些人本身就是当地的新闻人,熟悉当地的社会,具有广泛的人脉。只要记者想到的,他们都会努力去帮助记者寻找到相关的被访者。比如机长的家庭地址。当然,这又涉及到“钱”的问题。不过我发现,很多中国媒体不缺钱,只是不知道如何花而已。


当然,有了社交媒体之后,对于记者还有一个技能要求,那就是要善长在社交媒体上寻找采访线索。比如机长的朋友,大家找到他,就是因为他在twitter上发表了感想。所以,对于中国的记者们来说,做国际新闻,先开twitter和facebook帐号吧,这个时候,微博和微信的作用不大了。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杨光)


http://dajia.qq.com/blog/370534029258893
192#
发表于 2014-3-26 10:0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21cbh斌
有可能有机会,不过现在任何一种模式都很难讲一定对……//@李红兵2010: 搞一个自媒体人联盟呢

@周21cbh斌
关于马航的事情,媒体被黑得厉害,说句公道话,一个原因可能是很多原来调查能力不错的同行去做了自媒体了,然后自媒体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转发、祈祷和点评了!你总不能指望逻辑思维之类的给你带来独家报道吧!其实我一直怀疑:连BAT都在搞合纵连横,媒体人却反其道而行单干,成功概率有多大?

| 轉發(10) | 評論(4)
12分鐘前來自iPhone 5s


| 轉發| 收藏| 評論
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93#
发表于 2014-4-1 12:3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凯迪牧沐
“媒体责任”由媒体老板承担,谁家的孩子谁领,更有法律伺候,何劳你瞎咋呼?//@安崇民: 老安必须讲政治。但真不是玩政治的料。貌似您印象中还不止一次地我在玩? 媒体责任呢//@凯迪牧沐:又玩政治正确了。有怎样的媒体便有怎样的读者,反之亦然。大众也有犯错的时候,否则便无“普通的法西斯”。//

@凯迪牧沐
居然还有叫“文章”的人,还是艺人,今天才知道。社会光怪陆离,媒体引领恶俗:所谓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聚焦的却是人家裤裆里头的某个点——媒体操性与读者操性的完美结合。

(2)| 轉發(10) | 評論(5)
36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 轉發(2)| 收藏| 評論(2)
9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檢舉



194#
发表于 2014-4-1 12:38: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乖乖老鼠
//@何兵:网络上如果放纵流氓,怎么建设文明的互联网? //@宪阁微观:【新浪微博好样的】...//@大学生讲坛: 让你们见识一下言路自由!//@秦永民律师: 还要选择性删帖?保留侮辱性评论,这公允立场令人失望。

@贺卫方
【新浪微博好样的】我关于服贸的微博,昨晚评论数将近一千,今天上午一看,只剩不到两百,而且几乎都是满口脏话和蛮不讲理的。这就是你们删评论的标准么?我真的不明白,你们对于批评政府的言论近乎露头就删,为什么对毒化微博环境的脏话粗口如此宽容和放纵?

(282)| 轉發(513) | 評論(378)
42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 轉發| 收藏| 評論
11分鐘前 來自WeicoPro |  檢舉

195#
发表于 2014-4-1 21:04: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草民杜楠
中国有媒体吗?冒名怎么不见媒体采访?

@司令本
一网友说:在马航失联报道中一败涂地的中国媒体,终于在几名演员身上找回了无冕之王的荣耀。

(54)|
轉發(357)
|
評論(67)

50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1)|
轉發(6)|
收藏|
評論(3)

7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196#
发表于 2014-4-6 10:3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4-6 10:35 编辑

【案例】
【传媒观点】范以锦谈马航报道:中国应建立允许媒体“犯错”“纠错”的机制
(2014-04-05 22:17:04)



     
距离马航失事已经过去28天,中国媒体在此次国际事件中的报道备受争议。比如《时代周报》评论员孙乐涛在《杀死老记者》一文中,提到的中国媒体在此次事件中,有四种备受争议的行为:
报道经常不靠谱的马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转发西方媒体的报道;煽情:马航我们等你回家,为你祈祷,或者还有传谣。
       针对此类争议,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教授,他认为中国应建立允许媒体犯错的机制,中国记者才能更放开地做好新闻报道。


  “我们不是最差的,是中间水平,跟做得好的比当然有差距。
       “对于此次事件,我们要做全面客观的分析。范以锦表示,拿中国媒体与全世界所有媒体进行比较是不科学的,因为全部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你可以拿中国跟美国对比,中国跟日本对比,中国跟英国对比,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对比,但不要拿中国跟所有的西方国家作对比。范以锦认为,在这种“‘国家国家’”而不是“‘国家世界’”的对比之下,我们不是最差的,是中间水平,跟做得好的比当然有差距。
        为什么会有差距呢?
        “我们跟西方不一样,西方媒体可以随意报道各种猜测的、不准确的信息,并以线索的形式呈现出来,而我们却在追求绝对正确的报道。范以锦认为,在中国,如果报道不准确的话,媒体会面临至少三大方面的压力。国家管理部门会对我们媒体进行批评,同行媒体之间也会相互讥讽挖苦,社会大众也会认为媒体缺乏公信力。
        他认为,中国对报道的理解与西方不一样,西方允许媒体报错了就不断追踪纠错。而我们则强调要么不报道,要报道一定要准确,绝对准确。如果不准确,会受到舆论和各方面的质疑。我们不敢报,他们能报,对比之下,我们就比人家落后了。
       范以锦认为,这种不一样的背后,除了与西方实际恶意原则确立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新闻开放的现实环境,西方媒体遵循的是一种习惯。在我国的国情下,中国媒体无法像西方媒体那样不断放出未加认真核实的信息,然后不断追踪、补充和求证。


西方媒体报出来的信息很多,但不准确的也很多。
        对于此次马航报道,范以锦还谈到,虽然西方媒体报出来的信息很多,但不准确的也很多。这背后其实就是西方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报道,随时随地纠错。他认为,这种纠错机制允许了未加核实的信息进行公开报道,这种机制不是为了便于作假,只是为了及时将信息发布出去,然后加以求证。而中国媒体则对未经证实的、模糊的消息不敢报道,首先是心理上不敢,不准确就不敢报,如果报错会觉得丢脸。然后,也会招惹麻烦。范以锦认为,这种心理也没错,但要考虑到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有蛛丝马迹就报道出来,这种呈现往往也是有必要的,让大家沿着这条线索去求证往往会求出真相。
       这种心理的产生,也可能是由于社会对媒体的不宽容所致。因为在中国,如果媒体报道错误,就会容易被冠上制造假新闻的标签,这样会让媒体的报道变得更加审慎。审慎,当然有利也有弊。西方也常出现假新闻,但是,如果不是涉及到为了报纸自身利益而故意造假,情节特别严重的话,人们是会理解的。除此之外,我们有很强的组织管理系统,这也是中国媒体无法像西方媒体一样做到随时随地报道,随时随地纠错的原因之一。


分清造假跟求证是不一样的。
       “新闻报道要建立一种不断发布、不断追踪、不断澄清的机制,允许记者这样去做。谈到对中国媒体的建议时,范以锦如是说。只要记者不是有意作假,报道有不完善的地方,允许其后面去跟踪更正,不要动辄扣帽子说是有意制造假新闻。管理部门和报社内部都要分清造假跟求证是不一样的。
        范以锦认为,真正的谣言跟对事情有模糊并不一样,模糊的现象允许摆出来。我们把这种新闻,叫做悬疑新闻。即允许悬而未决的新闻存在。比如周老虎事件,未证实的情况下先报道,然后不断追踪质疑,最终找到真相。
       范以锦认为,中国媒体对未证实的事进行报道,也是有的,这比过去一味追求绝对准确有了很大进步。不过,他也表示,马航事件与周老虎是否作假这种类型的事件不一样,因为马航事件人命关天,媒体在报道时要考虑到家属的心情、国际关系等复杂情况,媒体显得更为慎重一点。有时会考虑到外媒的某些报道参考价值较大,也考虑到报错了也是外媒说的,因此引用外媒报道也是中国媒体规避风险的一种选择。

                                                                                        中大-南都网 教学实践基地 实习生 卓侨燕
http://bbs.nand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079&fromuid=3286173
出处: 南都网空间)


197#
发表于 2014-4-6 17:56: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狗仔”当道,“新闻”蒙羞

2014年04月03日 09:22:5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4月2日专电 题:“狗仔”当道,“新闻”蒙羞——关于“文章事件”的新闻解读

    新华社记者袁汝婷、谢樱

    先发“预告”吊足胃口,再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明明是活脱脱在导演狗血的八卦剧,却标榜这是“新闻报道,呈现事实”。

    对于连日来在网络上喧闹无比的“文章事件”,人们宁愿相信这仅仅是一起狗仔八卦事件,而与严肃的新闻报道无关。因为在当前新闻战线持续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背景下,在“友善”明确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中,“文章事件”如与新闻报道有关,无疑就是中国新闻界需要警惕的一声警钟。

    “文章事件”:以“新闻”的名义导演出的八卦剧

    截至4月1日晚,“周一见”一词在新浪微博的讨论数已突破了710万,此时距离某娱乐周刊负责人发出的那条“预告”微博仅三天。

    “预告”一出,各大网站及网民纷纷猜测这家周刊要爆料的公众人物;此后不久,该周刊另一位负责人面对网民留言猜测,回应“网友之中,太多八卦高人”。周日,爆料负责人再次在微博中提及,公众人物出轨欠公众一个真诚道歉。一系列表述看似“犹抱琵琶半遮面”,却让人感觉丑闻呼之欲出,一次次引发网络狂潮。

    文章“好男人”的形象轰然倒塌,道德批判的血雨腥风骤然而起,愈演愈烈。就在周一凌晨,当事人文章抢先发表声明,承认“咎由自取”并悔过;随后,其妻马伊琍发微博:“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此后,更有当事人与某周刊负责人隔空喊话的戏码。

    纵观事件发展全程,尽管周刊某负责人在“微访谈”回应网民质疑称“是在做新闻,并不是在导演好戏”,可该事件却俨然一场娱乐大戏。事实上,正是在“预告”微博之后、周一之前的几天里,多张图片流出、关键信息被提前曝光,汪峰、迟帅、姚晨等多位明星“躺枪”。

    不少人质疑,先“放风”后爆料,是否刻意为之?有必要吗?网民“阳蕾976”认为这个做法“太不地道”,“事情已经查清还预热又预热,整一个人尽皆知的‘周一见’搁浅”;网民“姑娘要做柴火妞”则感叹“好像没有了新闻操守”。

    “与陈冠希艳照门等丑闻相比,这次照片的尺度根本不算什么,但关注度尤其高,关键原因是热点被刻意拉长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自立认为,以欲擒故纵的方式策划爆料,是利用公众的好奇心消费绯闻,“周一见”事件爆料周期长、猜测多,对当事人家庭而言是“深切的伤害”。

    厘清界限:无底线的狗仔与应秉持善意的新闻

    一位受访的资深主编认为,“周一见”的丑闻运营方法,“刚刚踩在新闻伦理的底线上”。这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尽管有关内容是陈述事实,并未大肆捏造,“但这种吊足了胃口、卖足了关子的方式,对读者是不尊重的,对当事人是不善意的,也无法赢得业内尊重。”

    一些新闻研究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般来说,凡是认为“公众人物、明星的隐私是无边界”的,基本上在国际上都属于狗仔队的从业理念,而秉持善意、克制性地维护新闻当事人的基本权益,是国际新闻界普遍认可的职业道德。

    “明明做着狗仔队的事,却硬要标榜自己在做严肃的新闻,非常令人不齿,也让新闻人蒙羞。”一位受访的资深主编说。

    明星产子,狗仔队追到产房拍照;王菲离婚回京,狗仔队为捕捉其憔悴面容逼停其座驾;白冰冰女儿被绑架撕票,狗仔队对裸体、尸体拍照刊登……打着新闻旗号的狗仔队“无底线”的报道,对公众人物及其家人的身心构成严重的威胁和伤害。

    “文章事件”,看似有关“新闻报道”是站在抨击婚姻不忠、讨伐“小三”的道德角度展开,但无论是跟踪手法、泄露的方式、对无辜者的伤害,都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新闻操守,完全一副狗仔队的做派。

    受访的资深媒体人告诉记者,公众人物确实要牺牲一些隐私,这是行内默认的规则,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但是,是不是名气越大牺牲的隐私就理所当然越多?不伤及无辜亲人、家属,这是一个起码的底线。”

    一些法律学者则认为,明星的隐私权同样应受保护,例如,在不牵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其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侵扰;家庭生活和正常私生活不受监听监视;正常通信秘密与自由不受侵犯;正常婚恋生活不受他人干扰;与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完全无关的私人事务不受侵扰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事实上这本娱乐周刊也并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周刊,从它的刊号来看不过是一本注册登记为“艺术类”的期刊,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里这个刊物的“查看记者名单”目录下,点开是空白。

    新闻探讨:“丑闻类”新闻应该怎么报?

    近年来,明星吸毒、酒驾、出轨、赌博等各类丑闻频频曝光,相关报道屡受争议。那么,对于正规的新闻媒介来说,“丑闻类”新闻究竟应该怎么报?

    郑自立认为,公众对明星的关注是一种必然,也无可厚非。但相关媒体在迎合这种关注需求时,应有正确的视角。“李代沫的吸毒丑闻报道值得参考,媒体批判了吸毒行为,但并没有对他的家庭、友人等信息进行挖掘曝光。”

    受访资深媒体人认为,在报道“丑闻”类新闻时,更需要秉持善意的原则,“捧也好,骂也好,批评也好表扬也好,都要是善意的,而不是恶意的、带有太重的功利心。要有度,坚持正能量的传播。”这位媒体人认为,不能在新闻炒作中成了赢家,在新闻伦理中却是输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常江认为,娱乐新闻往往比其他类型的新闻更容易背离通行的道德标准,出现“过度”的情况。这与市场上很多打着“新闻报道”的娱乐网站、刊物泛滥有关,这些娱乐刊物的从业人员大多游离在基本的新闻道德、新闻纪律之外,只为钱、只图钱。

    常江认为,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必须考虑到可能对社会舆论与主流道德观产生的影响,媒体的使命应当止于对现象做出记录和合理解释,不能超越自身的身份,甚至直接干预甚至策划娱乐事件。“具体来说,无论是‘周一见’的‘预热’,还是当事人与媒体负责人在微博上的言语对峙,其实都已经超越了新闻报道的范畴。或者说,媒体在这个过程中超越了记录者与阐释者的角色,而自己扮演起新闻人物。”

    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呼吁,在目前期刊、杂志的注册登记越来越便捷的时代,不能放任一些打着新闻旗号的期刊成为甚至都被西方主流社会所摒弃的狗仔队的“自由岛”,以免它们无限度地放大、传播负能量,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顺利推行。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4-04/03/c_126349888.htm
198#
发表于 2014-4-8 12:39: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花千芳
#花千芳#《媒体乱象何时休》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媒体界,为了追逐人咬狗的戏剧性,我们的媒体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成功的把媒体搞成了唯利是图的敛财工具。我们没有必要再反思,整顿媒体的乱象,已经势在必行!@央视新闻 @今晚报 @人民日报 http://t.cn/8sSFcAt






(127)| 轉發(511) | 評論(205)
今天 10:00來自微博 weibo.com



19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0 19:59: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传媒老王


文字题:这段文字里,你能看出几个淫秽词语?





[url=]
(18)[/url]
| [url=]轉發(14)[/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21)[/url]

今天 18:48 來自微博 weibo.com


20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6 19:40: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周智琛
一天谈六个多多女朋友?鬼才信!央视怎么可以这样处理新闻?!
(2)
(2)| 轉發(3)| 收藏| 評論(1)
7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