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5级郭荞璐新闻日志专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10-31 07:19:51 | 只看该作者
          昨日晚上9:20左右,在东八演播大厅观看完土建学院第五届“金石奖”颁奖典礼后,我受室友之托去教研室拿一本书。走到教研室门口时,却吃惊地发现我的钥匙不见了!于是我以一种极惶恐的心情走出了东八,一边摸着书包,一边往寝室走去……
       正当我烦躁地走到中区足球场入场口附近的那座路灯下时,一个男生朝我迎面走来,并在我面前停下,向我问逸夫图书楼怎么走。我看了他一眼,长得还不丑,穿着一件亮红色的衣服,仅用右肩背着一个黑色的双肩包,看着挺沉的样子。由于我当时正烦躁于不知钥匙在何方,所以就不是很有耐心地抬手往后一指,说:“就这儿走下去,然后左转,直走。”但显然,他仍是一头雾水。
       似乎他挺急,于是他迫切地说:“同学,不好意思!我是外地的,一直找这学校里的路标也没有找到,有点儿迷路……”听到这儿,我心里“咯噔”了一下,瞬间想到刚开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学校里一些骗子自称外地人骗钱的常例,并在心里默默的防备着他。只听他又问:“那大概还要走多久才到啊?”“10分钟,平均。”由于我记挂着快些回寝室去找钥匙,且对他有些防备,于是我仍是懒得多说地回复了他。只见他明显的有些无语,回了我一句“好的,谢谢!那我走过去在问问吧。”然后便往下走去了。
       然而就在我刚刚又往前走了两步路时,忽然有一个浑身黑色着装的保安叔叔帅气地从足球场冲了出来,飞一般地自我身旁冲过。不知为何,我心里竟冒出个奇异的念头:他不会是去追刚才那个外地人的吧?于是,我转过身去,视线追随着那个保安叔叔的身影,刚好看到一辆校园警车开来,在那岔路口停下。同时,我看到保安叔叔正抓着一个人,似乎,就是刚才向我问路的那个。
       我莫名的很激动,飞奔着跑过去,却也不敢靠得太近,离了警车3米远,在那儿密切关注着。保安叔叔在警察的协助下,把他拉着的那个人关进了警车。我也终于看清楚了那个人,不正是向我问路的那位吗?隐约间,听到他们还在争执——“凭什么抓我?”这是一声很愤怒的质问。“哪个喊你偷东西的诶?你说你包里装的啥子?”保安叔叔也很愤怒地回道。于是,再没声音了,警车也拉上了门,扬长而去。
       只留下了一个我,还在那阴暗的树影下,惊魂未定……
12#
发表于 2015-11-2 12:3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29 编辑

                                                                                       南湖采风——湖畔烧烤
           十一月的第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校报编辑部的朋友们一起相约南湖采风,38路和19路车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一路摇摇晃晃,到了南湖。
         玩儿过了热身小游戏“谁是卧底”后,大家就加入了南湖烧烤的大军。我们组的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不会烧烤,于是主烤的任务就光荣的落在王杰大朋友的头上,小朋友们表示很满意。只见学长一抓大把肉串,利落地刷油、上架、翻滚,小朋友们都看得一愣一愣的,眼睛里流露出跃跃欲试的光芒。在品尝到王杰学长的成果之后,更是心痒难耐,各自去挑选自己满意的食材,准备从烧烤菜鸟秒变大神。于是,笑料百出,状况不断……
        再看我们这面的炉子,刘辉学长摆出一副大厨范儿稳坐炉前,准备大显身手的样子。不过,他美丽的女朋友正坐在一旁看着呢,于是学长自是心有旁骛、心猿意马,一不小心就把烧烤排骨变成了黑炭排骨,把白白的鱼排变成了黑黑的炭排,在女朋友面前暴露了不会做饭的本质~~但最惊奇的事儿还并不是这,而是活宝董坤武学长,万千美味他不爱,独独偏爱那一黑炭排。于是,“黑炭”被他承包了!
        还好我们的刘辉学长不至于色令智昏,大厨范儿也不是白摆的。进入正常状态后,他刚烤好的东西便被我们这些周围虎视眈眈已久的人席卷一空。只余下一些之前的残次品孤零零的呆在那儿,用来迷惑猎食者的眼睛。
        如此好玩儿,我也忍不住去拿了一串简单易烤的脆皮肠来尝试,划好好看的纹路后,我就把它上架开烤了。不久后才猛然发现自己没给它刷油,于是又匆忙给它裹上一层油衣,重新上架。终于烤好后,我找到了一个勇敢的试吃者,蒋蕊鸿同学,她表示味道还不错哦!
        南湖烧烤,好玩儿好吃好开心!



13#
发表于 2015-11-2 23:3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31 编辑

                                                               南湖采风——泛舟戏水
         在美美地饱餐一顿烧烤盛宴后,会玩儿的王杰学长又提议去划船游湖,于是一大波大小朋友们就跟着去玩儿咯。我们一共租了5条船,时限为1小时,每四人一组,不过鉴于只有18个人参加划船,所以董坤武学长就带着姜红学妹愉快的单飞……
        我、雅蝶学姐、刘琪学长及蒋蕊鸿同学,是千年修得同船渡的有缘人。在观摩了学长学姐如何操纵游船后,我和蒋蕊鸿成功地成为了开船者。雅蝶学姐和刘琪学长还一直担心我们会累,可事实证明——年轻,就是资本!我们乐此不疲!哈哈~~
        我们划去了靠近烧烤的湖边,听到了钟兴茂学长向丹姐的“深情告白”;我们还一不小心闯进了水草群,但却毫无“误入藕花深处”的诗情画意,有的只是漫天飞舞的小虫子;我们追逐着一艘被雅蝶学姐称为狗的遥控游艇,却忧伤的发现我们的“庞然大物”竟追不上一只小东西。最搞笑的是我们惊奇地发现前方有鸭子正在游泳之后,也去奋起直追,可惜一直在与鸭子匀速前进。于是雅蝶学姐和刘琪学长全力加速,终于快要靠近了那三只小鸭子。可正在这时,三只小鸭子竟“噗”地飞了起来,还联成了一条直线,让我几乎以为自己看到了在水面低飞的大雁。我们四个人似乎都傻了几秒,六神归位后都仍觉得不可思议,最终一致认为那并不是鸭子,而是会飞的鹅。望着那又渐远了的小飞鹅们,刘琪学长分外可惜地说了句:“我还想去摸摸那小鸭子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船离另外的3艘四人船越来越近,他们正在开心地打水仗。我们的本意是开过去观战,结果却一不小心沦为了三方合击的对象。温婉的雅蝶学姐也瞬间进化成了疯狂的泼水汉子,实在是我们势单力薄,被逼的太惨啊!好在我们战力指数爆表,重创敌军后终于突破封锁线,杀出重围。
        正当我们改变战术时,发现王杰学长和丹姐正带着三艘船再次向我们围拢,并高喊着:“大家都快把手机放好哦!”。慌忙之下,我们迅速把董坤武学长的2人船队拉入了同一阵营。于是,一场水上的厮杀再次开始!我们的小船上只有一把伞,在“浴水拼搏”的过程中只能简单的防护。因此作为新一轮主攻手的蒋蕊鸿和我就全力地浇水……最后,我和蒋蕊鸿同学的座位上都淌水了,头发、衣服、裤子都是湿的,所幸我们的黑裤子并不明显。就在我们各自收拾残局时,发现王杰学长他们的船也淌水了,甚至他的鞋子都在滴水!再看大家,都是一副落汤鸡的样子。
        激战过后,大家一笑泯恩仇,报编的朋友们又开心地聚在一起,互相吐槽。六条小船整齐地一字排开在南湖中,霸气又张扬。看着整整齐齐的两列人坐在一起,互相说笑着,我觉得整个气氛特别的好,大家都不再只是学长学姐或学弟学妹,且都还是一群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们。
        感谢这次的戏水游湖,让我见到一个不一样的报编,特别可爱的报编!
14#
发表于 2015-11-7 17:25: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7 17:27 编辑

                                                                         审稿小记
         运动会后,报编的一位学长说:“一个学院写了一万、两万的加油稿算什么,我们记者团审了整个学校的加油稿……”因这句话,我感动且自豪!
        运动会第一天,盛大的开幕式结束之后,记者团的伙伴们就去接管了主席台,开始进入备战状态——审运动会加油稿。很荣幸,作为二审,我也参与其中。
        一审二审看错别字及是否重复,三审最后敲定。加油稿很多,或许可以直接论“斤”算,全被我们记者团承包了。在凛冽的寒风中,我们一起稳坐在主席台上,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支笔,审批着一沓又一沓的加油稿。间或有着一些小伙伴从美食节上为我们带来了美味的热热的肉,温暖了寒冷的我们。
        时针与分针渐渐在12点重合,运动场上的人们也陆续走出场外,但主席台上的伙伴们依然还在。学长学姐们争分夺秒,在改上午大一同学的采访稿,我们继续审着加油稿,并为机关一的老师们写些加油稿。午餐,大家便在主席台上草草解决。
        下午我的采访任务结束后,把稿子交给学姐,我再去美食节填饱肚子后,便又回归了审稿的队伍。学长学姐们几乎一整天都镇守在主席台上,或许很饿,或许很累,但大家都在一起努力。
         我感到很幸运,可以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作运动会背后的人……
15#
发表于 2015-11-9 10:38:58 | 只看该作者
                          采访小记
     西南科技大学第15届运动会,不仅是我大学里的第一场运动会,亦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采访。
     11月5日下午13:00,还没享用午饭的我匆忙赶到东区排球场。因为据安排,半个小时后便是教工男子中年2组“保龄球”决赛,亦正是我要采访的比赛项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个小时后裁判的那声“比赛开始”才姗姗来迟……
     为了让当裁判的学长学姐们对我映像不错,以便于比赛后好打听成绩,我也是“费尽心机”。看到只有两个学姐在抬装着保龄球的筐子,我忙微笑着上前主动帮忙。甚至在正式比赛时,我也一直乖乖地蹲在裁判学姐身边帮她捡运动员们扔出来的球。然而,最后我也并没能如愿拿到胜出的前8名的具体名单。因为总成绩最后由裁判老师单独统计,而她坚决不“泄密”,甚至于名字她也不愿透露。所幸在她统计时我眼疾手快,飞快地瞄到冠军得主并记了下来,并且通过学姐,我也知道了她的名字,终于有了一点满足感。
     当我获得这点儿微薄的却得来不易的信息后,我才猛然发现参赛的老师们早已离开了排球场,不知去往何方。我的心瞬间又凉了半截,“怎么办啊?我还没有采访获得第一名的老师啊!我也不认识他……”我一边在内心里咆哮着,一边慢慢向排球场外走,一路四处观望着,尽管并不知自己在寻找什么。
     忽然,我看到前方有一个老师正朝红绿灯方向走去,他穿着一身蓝色运动服,一种浓浓的熟悉感扑面而来。我小心翼翼地快速跟过去,说:“老师您好!打扰一下!请问您刚才是有参加保龄球比赛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时,我的心似乎都要飞起来了,于是我又激动地说:“老师,太棒了!我是大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我刚才观看了您们的整场比赛,很想采访一下获得第一名的土建学院的梁茵老师。但大家都已经离开了,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谢谢!”万分感谢那位成网的林老师,通过微信通讯录帮我寻到了梁老师的手机号,让我成功地联系到了他,完成了信息的采集。
     最后,在寒风呼啸中,我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写稿子,并上交给了报编的学姐。然后,功德圆满了,我也终于可以去祭我的五脏庙……
     此次采访,相信它定会令我终生难忘。因为它,我知道了或许有时付出并不一定能和收获成正比,尤其作为记者,甚至可能会被别人看做“间谍、探子”。但是,毕竟我也不能要求太多,不是吗?不告诉你,这也是别人的自由。然而我能做的,便是尽可能把可以做的事做好,并且对他人抱以感谢之心。
    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道阻且跻,然我会坚持走下去。
16#
发表于 2015-11-9 10:41:11 | 只看该作者
                                           学生混合接力赛  信息学子胜群雄
      11月6日下午14:30,随着一声发令枪响,我校第十五届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学生混合组20*100米接力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16个学院的320名运动员在红色的跑道上展开了激烈角逐。
      此次比赛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的4个学院分别在1、3、5、7四条跑道上。起点处两方高台上的学生裁判们正手执计时器,严阵以待。16℃的寒冷气温却无法挡住运动员们火样的热情,只见他们大多俱是短袖短裤,正认真地做着拉伸运动准备比赛。
       发令枪刚一打响,每个学院的首棒运动员都如脱缰的野马般飞奔向前。100米的距离,你追我赶,你来我往,各个学院的运动员们以其风一般的速度赢得了在场同学的阵阵欢呼与呐喊。
      不过,本场比赛也有不少学院的运动员在传棒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时间的耗费,甚至名次的丢失,赛后相关学院均表示“痛心疾首”。
      最后,来自信息学院的代表队以4′21″0的成绩夺得本次比赛的冠军,而土建学院和制造学院非别以4′23″6和4′26″4的成绩夺得亚军和季军。
17#
发表于 2015-11-12 21:00:14 | 只看该作者
逝者如斯夫
    路过中区足球场时,我不经意间地轻轻一瞥,却突然发现那小山坡上一直在修着的研究生宿舍楼,不知何时竟已拆去了绿布,显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不过可惜的是,我欣赏不来它那灰色的格调。
    不知是否是没贴瓷砖的缘故,我看着那快要竣工的研究生宿舍楼便宛如灰色的一大坨。它们大约都有五六楼高,在每层楼上都能看到整整齐齐的窗户和阳台。每栋楼都四四方方地立在那里,凑在一起,俨然是一个“灰色方阵”,令我感觉很不温馨。
    然而,真正让我触动的,却是从它折射出来的时间的流逝……往昔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却奈何逝者如斯夫。还记得我初遇它的场景,那是我第一次去教研室见爽姐,然后她带着我路过了它。当时爽姐指着还是个“绿巨人”的它给我说:“这是学校正在建的研究生宿舍楼。”“哦”我默默地打量了一眼,声音不高不低地回了一声,很明显,我有些拘谨。不过爽姐马上又有些惋惜地说:“其实这里以前种着一大片的芦苇,微风吹过时还是挺好看的。”闻言,看着那边缘上依稀生长着的长长芦苇,我不禁在脑海里想象着: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耀在白白的芦苇上,将之染上了淡淡的红。一阵微风吹过,整片芦苇一起轻轻摇曳着,美不胜收。想着想着,我也随之说道:“那真是挺可惜的……”
    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罢了,它脱下了绿衣,我却已穿上棉衣,然而很多事情也正像这样一般不知不觉地在悄然改变。两个月,我已渐渐喜欢上了教研室、喜欢上了爽姐、喜欢上了海明那“毁三观”的教学。两个月,我也渐渐熟悉了身边的一切,能去新区外面逛街就不要去老区外面了,能去五食堂吃饭就不要去七食堂了,能走去教研室就不要去排小面包了……哈哈!两个月来,我们寝室陆续迎来了晓雨、雅欣和大熊的生日,大家也越来越融洽,一起为每周得A而努力着。两个月来,我参加了民调和记者团,我把我的名字留在了校报上,我和报编的朋友们一起去了南湖采风,我在运动会上进行了我的第一次采访,我还有幸跟着老师和师兄师姐们去参观了成都电视节……我在一点点地欢喜成长着。
    大学时光易逝,惟愿我不荒废。
18#
发表于 2015-11-13 13:40:3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上,在逸夫图书楼上完计算机课后,我就从新区匆忙赶回了107广场参加消防演练活动。此活动由我校和绵阳市涪城区的消防大队联合举办,旨在增强我们大一新生的安全意识及使我们学习到一些基本的火灾逃生技巧。
      其实我们本是冲着加班上综合测评的分而去的,但到了演习现场后也发现了很多极有意思的事儿。大致流程就是班上同学一起排着队在107广场上转一圈,会有治保队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些救火用具并讲解逃生知识。向我们展示出来的有可爱的防火服、灭火沙以及各种灭火器等等,最好玩儿的是,我去参加了一个消防演练知识竞答,其实全是乱蒙,竟有幸获得了一张卡贴,虽然它丑丑的。还有一个有趣的项目叫“穿越火线”,就是模拟火灾现场,在红色线之上就是浓烟,所以要求逃生者必须降低重心、捂住口鼻,快速地穿越过火线。好多同学都有去试了试,不过大多“阵亡”。
      嗯……其实,很多事情试过之后,还是会发现挺有趣的!
19#
发表于 2015-11-13 22:29:26 | 只看该作者
    傍晚,极无聊的计算机课结束后不久,我陪着雅欣去了校医院,她牙疼。然而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医院。无论是刺鼻的消毒水味,还是那幽幽的气氛,都是令我深感不舒服的。
    在一楼礼貌地询问了药房阿姨后,我们依言去了二楼寻找口腔科医生。走廊上空无一人,不甚明亮的光打在涂了白漆的墙壁上,更有一种诡异的惨白。再走几步,依稀听到左侧传来阵阵话语声,哦~原来人在这儿啊!
    看到了值班室后,我们又循着去找口腔科办公室,不过却是寻而不得。这时,值班室的一个阿姨(或许可以称作姐姐)告诉我们,以前口腔科的那个医生已经退休了,所以学校里就再没有看牙的医生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和雅欣都表示很无语,难道学校就不舍得再招一个吗?真是的!
    然而让我感觉很幸运的是,那个阿姨(姐姐)愿意主动帮助我们。她说可以先看一下,再拿些消炎的药回去。虽说她不是专业的牙医,但她也很是仔细认真地为雅欣检查,而且态度超级好的叻!最后她还很细心地告诉我们要先去一楼划价,再回到二楼缴费,让小心翼翼的我们两个人万分“受宠若惊”。
    走出校医院后,我和雅欣本打算分道扬镳的,因为我想要去教研室。不过,我摸了下包,发现没有钥匙,这才猛然想起今天把钥匙拿给了罗华丽。于是,我们一起愉快地走回寝室咯……
20#
发表于 2015-11-15 13:30: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荞璐 于 2015-11-15 13:32 编辑

                                                    成年早期的友情
                                                             ——读《人生发展心理学》有感
      人在自己的哭声中降临,似乎预示着人生的艰辛,而人对死亡的恐惧,又表明着对生活的留恋。《人生心理发展学》,研究的正是个体从胚胎到死亡整个一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据书上所言,成年早期一般都指从学校毕业进入职业社会到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段时间,其标志是独立谋生的开始和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形成。依我看来,大学生涯亦可算成年早期的开始阶段,很多心理都在脱离冲动与幼稚,渐渐成熟。
       全书最为触动我的,是它关于成年早期友情的讲解。书中把人与人之间从互不认识到亲密朋友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这使我想到了上大学以来与晓雨相识相交相知的点点滴滴……
      第一阶段:相互陌生,互不认识,还没有注意到对方。这形容的应是我们从88个人中一起出现在广电1501班的名单表上,何其幸运。
      第二阶段:一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可能知道对方是谁、是干什么的,但还没有接触。这或许正是暑假里大家一起出现在319讨论组时的状态,大家客气地互问着姓名、床号、何方人氏等等最基本的问题。
      第三阶段:双方开始表面接触,产生了“第一印象”。如果有一方或双方被对方吸引,就有可能发展到下一阶段,否则他们只能停留于泛泛之交的状态,在人的实际生活中普遍是这种关系。9月10号,我来到了西南科大,319的7人小队终于完整。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然而不甚合群的我,总是会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旁边,静静地跟着。但可爱的晓雨,也总是会在这时主动地挽起我的手臂,拉着我向大家靠拢。
      第四阶段:因关系互动而开始了友谊,或是相互告知信息,或是相互交流感情。这种开放自我的心理行为称为“自我表露”。有人说,女生之间的友谊,就是分享彼此的小秘密。相信晓雨和我都不会忘记我们在四食堂的夜谈,那是两颗赤忱之心的深刻交流。
      第五阶段:友谊由浅入深,成为亲密朋友。如果是异性朋友并产生性的需求,就发展成为爱情。现在每一天的点滴相处,都是我们友谊升华的过程,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一生的知己。
      冰心说:“一个朋友,嵌在一个人的心天中,如同星星在青空中一样,某一颗星陨落了,就不能去移另一颗星来填满她的位置。”张晓雨,你是我的心天里又一颗闪亮的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