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工智能与新闻业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21:57: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商艳青:媒体大脑引领智媒发展新方向
46日上午,在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主办的新媒体学科融合与卓越新闻人才培养高峰论坛上,新华智云副总裁、首席新闻官商艳青女士发表了题为《媒体大脑引领智媒发展新方向:数据、内容、技术深度融合》的主题演讲,探讨了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交互融合对于传媒产业链变革的推动作用,并以丰富的智能新闻案例展示了媒体大脑在新闻报道中的强大力量。
商艳青女士首先以当下最受学界业界关注的5G、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提出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拥抱新技术、如何面对庞大内容数据成为当前媒体人亟需解决的难题。接着,商艳青女士表示目前新华智云致力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商艳青女士还以多个新闻报道的视频案例展示了媒体大脑在智能化生产、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中的强大力量。例如在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媒体大脑从数据场中抽离出物理场,像拼接乐高一样生产出成千上万的现场视频,实现了“秒级生成、海量生产、受众喜欢”的强大效果。
商艳青女士认为“数据即新闻,新闻即数据”,强调海量数据是智能媒体时代最有价值的新闻资源,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助力媒体平台重构新闻业务流程。例如,现场云以动态图表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政府工作报告、媒体大脑几分钟之内便可集合主体性内容、支持制作者快速寻找类似题材进行创作,这些都在MAGIC亚运会“金牌机器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40年全球出口排名》报告上得到了完美应用。另外,商艳青女士还介绍了媒体大脑的工作原理,即信息原料经智能化技术处理之后,不同于以往工业生产流水线的单一化产品,内容更为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传播更为广泛。
最后,商艳青女士提出了自己关于媒体大脑引领智媒发展的三点思考:第一,媒体大脑将人、物、视频、文本、图片、数据等所有信息串联在一起,是一个“好技术+好内容+结构化数据”模式,而智媒的前提就是万物皆媒,万物成为数据采集和产生新闻资源的媒介,成为传递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最好平台。第二,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力,跨界和专业型人才是创新的灵魂。第三,机器发挥机器的特长——简单重复的劳动,可以成为“千里眼”、“顺风耳”,而人类可以发挥创造力、主观能动性进行更有深度、更有态度、更有温度的创造。
原文链接:https://xian.qq.com/a/20190406/004238.htm
编辑:陈茗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2:30: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030年教育议程提供指导和建议的重要文件。
《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都有哪些具体内容?随教育小微一起看过来
20195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在北京举办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以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为大会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10余个国际组织的约500位代表共同探讨智能时代教育发展大计,审议并通过成果文件《北京共识》,形成了国际社会对智能时代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
《北京共识》以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发布,共44条,从智能时代的教育政策规划、教育管理和供给、教学教师、学习评价、价值观和技能、全民终身学习、公平包容的应用、性别平等、伦理、监测评估和研究以及筹资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分别对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政府和利益攸关方、国际组织及合作伙伴、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提出建议。
《北京共识》提出,各国要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北京共识》强调,要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要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
《北京共识》倡议,要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推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模式,以期构建一个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上持有共同愿景的国际社会。
全文如下
序言
1. 我们——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与会者,包括50名政府部长和副部长、来自100多个会员国以及联合国机构、学术机构、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的约500名代表,于2019516 –18日齐聚中国北京。我们衷心感谢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作举办此次大会,以及北京市政府的热情欢迎和盛情款待。
2. 我们重申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承诺,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4及其各项具体目标,并讨论了教育和培训系统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时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致力于引领实施适当的政策应对策略,通过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系统融合,全面创新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并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确保全民享有公平、适合每个人且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
3. 我们回顾2015年通过的关于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信通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青岛宣言》,其中指出必须利用新兴技术强化教育体系、拓展全民教育机会、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以及强化公平和更高效的教育服务供给;当我步入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时代时,我们认识到重申并更新这一承诺的迫切需要。
4. 我们研究了人工智能演变的最新趋势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以及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深远影响。我们审视了人工智能对于未来工作和技能养的潜在影响,并探讨了其在重塑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核心基础方面的潜力。
5. 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复杂性和迅猛发展速度、对人工智能的多元化理解、宽泛的外延和各种差异较大的定义、以及在不同场景中的多样化应用及其引发的伦理挑战。
6. 我们还认识到人类智能的独特性。忆及《世界人权宣言》中确立的原则,我们重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工智能使用方面的人文主义取向,以期保护人权并确保所有人具备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有效人机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相应价值观和技能。
7. 我们还申明,人工智能的开发应当为人所控、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部署应当服务于人并以增强人的能力为目的;人工智能的设计应合乎伦理、避免歧视、公平、透明和可审核;应在整个价值链全过程中监测并评估人工智能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我们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员国政府及其他利益攸关方根据其法律、公共政策和公共惯例,考虑实施以下行动,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相关教育机遇和挑战:
规划教育人工智能政策
8. 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多学科特性及其影响;确保教育人工智能与公共政策特别是教育政策有机配合;采取政府全体参与、跨部门整合和多方协作的方法规划和治理教育人工智能政策;根据本地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及其具体目标以及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工作中遇到的挑战,确定政策的战略优先领域。从终身学习的角度规划并制定与教育政策接轨和有机协调的全系统教育人工智能战略。
9. 意识到推行教育人工智能政策和工程的巨大投资需求。审慎权衡不同教育政策重点之间的优先级,确定不同的筹资渠道,包括国家经费(公共和私人)、国际资金和创新性的筹资机制。还要考虑到人工智能在合并和分析多个数据来源从而提高决策效率方面的潜力。
人工智能促进教育的管理和供给
10. 意识到应用数据变革基于实证的政策规划方面的突破。考虑整合或开发合适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进行升级换代,以加强数据收集和处理,使教育的管理和供给更加公平、包容、开放和个性化。
11. 还考虑在不同学习机构和学习场境中引入能够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实现的新的教育和培训供给模式,以便服务于学生、教职人员、家长和社区等不同行为者。
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和教师
12. 注意到虽然人工智能为支持教师履行教育和教学职责提供了机会,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和协作应确保作为教育的核心。意识到教师无法被机器取代,应确保他们的权利和工作条件受到保护。
13. 在教师政策框架内动态地审视并界定教师的角色及其所需能力,强化教师培训机构并制定适当的能力建设方案,支持教师为在富含人工智能的教育环境中有效工作做好准备。
人工智能促进学习和学习评价
14. 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支持学习和学习评价潜能方面的发展趋势,评估并调整课程,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度融合。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惠益明显大于其风险的领域,考虑应用现有的人工智能工具或开发创新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辅助不同学科领域中明确界定的学习任务,并为开发跨学科技能和能力所需的人工智能工具提供支持。
15. 支持采用全校模式围绕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学和学习创新开展试点测试,从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并推广有证据支持的实践模式。
16. 应用或开发人工智能工具以支持动态适应性学习过程;发掘数据潜能,支持学生综合能力的多维度评价;支持大规模远程评价。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生活和工作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
17. 注意到采用人工智能所致的劳动力市场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变革,包括性别平等方面的动态。更新并开发有效机制和工具,以预测并确认当前和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所引发的相关技能需求,以便确保课程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相适应。将人工智能相关技能纳入中小学学校课程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以及高等教育的资历认证体系中,同时考虑到伦理层面以及相互关联的人文学科。
18. 认识到进行有效的人机协作需要具备一系列人工智能素养,同时不能忽视对识字和算术等基本技能的需求。采取体制化的行动,提高社会各个层面所需的本人工智能素养。
19. 制定中长期规划并采取紧急行动,支持高等教育及研究机构开发或加强课程和研究项目,培养本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以期建立一个具备人工智能系统设计、编程和开发的大型本地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库。
人工智能服务于提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
20. 重申终身学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采用人工智能平台和基于数据的学习分析等关键技术构建可支持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综合型终身学习体系,同时尊重学习者的能动性。开发人工智能在促进灵活的终身学习途径以及学习结果累积、承认、认证和转移方面的潜力。
21. 意识到需要在政策层面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的需求给予适当关注,并使他们具备人工智能时代生活所需的价值观和技能,以便为数字化生活消除障碍。规划并实施有充足经费支持的项目,使较年长的劳动者具备技能和选择,能够随自己所愿保持在经济上的从业身份并融入社会。
促进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的公平与包容
22. 重申确保教育领域的包容与公平以及通过教育实现包容与公平,并为所有人提供终身学习机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4—2030年教育的基石。重申教育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突破应被视为改善最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的一个契机。
23. 确保人工智能促进全民优质教育和学习机会,无论性别、残疾状况、社会和经济条件、民族或文化背景以及地理位置如何。教育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不应加深数字鸿沟,也不能对任何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表现出偏见。
24. 确保教学和学习中的人工智能工具能够有效包容有学习障碍或残疾的学生,以及使用非母语学习的学生。
性别公平的人工智能和应用人工智能促进性别平等
25. 强调数字技能方面的性别差距是人工智能专业人员中女性占比低的原因之一,且进一步加剧了已有的性别不平等现象。
26. 申明我们致力于在教育领域开发不带性别偏见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并确保人工智能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具有性别敏感性。同时,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应有利于推动性别平等。
27. 在人工智能工具的开发中促进性别平等,通过提升女童和妇女的人工智能技能增强她们的权能,在人工智能劳动力市场和雇主中推动性别平等。
确保教育数据和算法使用合乎伦理、透明且可审核
28. 认识到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能带有不同类型的偏见,这些偏见是训练人工智能技术所使用和输入的数据自身所携带的以及流程和算法的构建和使用方式中所固有的。认识到在数据开放获取和数据隐私保护之间的两难困境。注意到与数据所有权、数据隐私和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数据可用性相关的法律问题和伦理风险。注意到采纳合乎伦理、注重隐私和通过设计确保安全等原则的重要性。
29. 测试并采用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确保教师和学习者的数据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支持对人工智能领域深层次伦理问题进行稳妥、长期的研究,确保善用人工智能,防止其有害应用。制定全面的数据保护法规以及监管框架,保证对学习者的数据进行合乎伦理、非歧视、公平、透明和可审核的使用和重用。
30. 调整现有的监管框架或采用新的监管框架,以确保负责任地开发和使用用于教育和学习的人工智能工具。推动关于人工智能伦理、数据隐私和安全相关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对人权和性别平等负面影响等问题的研究。
监测、评估和研究
31. 注意到缺乏有关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所产生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支持就人工智能对学习实践、学习成果以及对新学习形式的出现和验证产生的影响开展研究、创新和分析。采取跨学科办法研究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鼓励跨国比较研究及合作。
32. 考虑开发监测和评估机制,衡量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以便为决策提供可靠和坚实的证据基础。
我们建议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组织和伙伴考虑实施下列行动:
筹资、伙伴关系和国际合作
33. 基于各国自愿提交的数据,监测并评估各国之间人工智能鸿沟和人工智能发展不平衡现象,并且注意到能够获取使用和开发人工智能和无法使用人工智能的国家之间两极分化的风险。重申解决这些忧虑的重要性,并特别优先考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以及受冲突和灾害影响的国家。
34. “2030年教育的全球和地区架构范围内,协调集体行动,通过分享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建设方案和资源等途径,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的公平使用,同时对人权和性别平等给予应有的尊重。
35. 支持对与新兴人工智能发展影响相关的前沿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推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创新的有效战略和实践模式,以期构建一个在人工智能与教育问题上持有共同愿景的国际社会。
36. 确保国际合作有机配合各国在教育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以及跨部门合作方面的需求,以便加强人工智能专业人员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方面的自主性。加强信息共享和有良好前景应用模式的交流,以及各国之间的协调和互补协作。
37. 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移动学习周等方式并借助其他联合国机构,为各国之间交流有关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监管框架、规范文本和监管方式提供适当的平台,从而支持在发掘人工智能潜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4方面开展南南合作和北南南合作,并从中受益。
38. 建立多利益攸关方伙伴关系并筹集资源,以便缩小人工智能鸿沟,增加对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我们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努力实施下列行动:
39. 建立一个人工智能服务于教育的平台,作为开源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工具、教育人工智能政策实例、监管框架和最佳做法的信息交流中心,以期推动利用人工智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4,支持就教育和学习的未来开展辩论,并使开源人工智能资源和课程向所有人开放。
40. 在与会员国开展咨询的基础上制定教育人工智能指导纲要并开发资源,以支持会员国制定促进教育领域有效和公平应用人工智能的政策和战略。支持对教育政策制定者的相关能力建设。
41. 通过强化相关部门及处室并动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机构和网络,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人工智能领域的引领作用。
42. 支持将人工智能技能纳入教师信通技术能力框架,支持各国就教职人员如何在富含人工智能的教育环境下工作开展培训。
43. 在教育人工智能方面,进一步扩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相关联合国机构和多边合作伙伴、地区开发银行和组织以及私营部门的合作。
44. 此次大会之后,采取适当的地区和国际性后续行动,与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伙伴合作,巩固并扩大本共识的影响。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iu0hXSLIEXACW3jU26Chg
编辑:陈茗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2:59: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发展“上海高地”,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李强等致辞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天上午(829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上海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顺应大趋势、抢抓大机遇,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人工智能,以更富创新的探索激活人工智能,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滋养人工智能,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人才集聚高地进军,与海内外朋友携手共创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篇章。
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院士出席开幕式。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主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先后致辞。
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全力打造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良好生态
李强说,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来贺信,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入阐明了人工智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造福人类的大方向,深刻表达了中国愿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的鲜明态度,为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强说,近年来,上海积极顺应时代潮流,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主动谋划,加紧布局,密集发力,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全力打造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良好生态。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创新策源密集活跃、企业集群加速壮大、改革试验如火如荼
李强具体介绍了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态势。
一是创新策源密集活跃,全力打造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一批基础研发平台,全面建设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一批国家级创新中心,语音识别、机器视觉等技术水平加快提升,人工智能芯片等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二是企业集群加速壮大,行业巨头纷纷布局,独角兽企业落地发展,本土企业加速壮大,初创企业不断成长。
三是改革试验如火如荼,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计划。
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
在谈到把握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呈现的新趋势、孕育的新机遇时,李强指出,随着人工智能与5G、物联网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越来越呈现万物智能、泛在感知、共创分享等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引领人类社会从人人互联、物物相联向万物智联加速前进。随着智联网络的加速构建,人工智能将在跨界融合、开放融通中,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创造新的强大引擎,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
“开放”“创新”“包容”:上海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关键词
李强展望了上海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特别强调了“开放”“创新”“包容”三个关键词。
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人工智能。用好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科创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机遇,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创新平台、应用场景标杆,推进人工智能领域标准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促进人工智能跨地域跨领域跨行业发展,努力成为全球智联网络的枢纽城市,让更多人工智能成果造福人类。
上海将以更富创新的探索激活人工智能。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同向发力,让一切人工智能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鼓励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试水”,力争在一些关键核心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努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上海将以更具包容的生态滋养人工智能。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释放上海科教资源优势、应用场景优势、海量数据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人工智能数据开放、技术推广、市场准入上率先突破,在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政策体系上加紧探索,全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以业聚人、以人兴业,努力为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贡献上海经验。
共同建设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世界,共同开创活力无限的智能时代
李强表示,上海愿与海内外朋友携起手来,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共同建设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世界,共同开创活力无限的智能时代。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委、部分兄弟省区市和上海市负责同志,有关央企、高校负责同志,海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投资家,有关国际机构和部分国外驻沪机构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
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829日至31日举行,将举办超过200场各类论坛和特色活动,分享海内外顶尖专家学者的前沿观点,并设置创新应用展区和智能应用场景体验区,全面展现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前沿趋势。
原文链接:https://m.yicai.com/news/100312189.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茗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21:27:1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连载之一:机器战胜人类?——AlphaGo人机对战的启示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向军事领域渗透,军事智能化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加强风险研究和预判,防范重大风险,已经客观而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的作者石海明博士和贾珍珍博士一直从事军事理论研究,他们愿意借助学会这个平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大家来说是份不可多得的福利!
     在本书中,作者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与军事用途有关的人工智能问题,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理论问题、人工智能在作战应用方面的新进展、美俄等外军研发军用人工智能的新动向、科幻作品对军用人工智能的启示、军用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等等。两位作者多年来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本书在此基础上整理发展而成。本书所做的讨论,对帮助我们厘清人工智能发展脉络,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规律,妥善处理好面临机遇与风险挑战的关系,科学选择发展路径,推动军事智能化科学稳步发展等方面,相信会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参考价值。
20161229日“上线”起,短短7天,一个名为“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完胜了60名世界顶尖围棋高手,其中包括柯洁、井山裕太和朴廷桓等中日韩三国最强选手,以及“棋圣”聂卫平,八冠王古力等,颇有独孤求败之势。终于,在201714日晚间,“Master”亮明了身份:它就是“阿尔法狗”(AlphaGo)。从2016年刷爆各大媒体的“世纪人机大战”,到如今Master对战职业棋手的屡屡胜出,人工智能无疑成为了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星”。
       有人依此断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军事领域是对科技前沿感知最敏锐的领域。当前,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其未来的潜在军事影响,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成立了专门的“20YY战争形态倡议小组”,对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未来战争变革进行了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报告,从20142月到20154月,相继发布了520YY研究报告,这本《20YY:机器人时代的战争》就是其中之一。
      该报告由时任“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后担任国防部常务副部长的罗伯特·沃克牵头完成,需要指出的是,沃克也负责美国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相关策划,在其看来,以智能化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变革风暴正在来临。为此,美军将通过发展智能化作战平台、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定向能、高超声速、仿生、基因、纳米等新型武器,到2035年前初步建成智能化作战体系,对主要对手形成新的军事“代差”。至2050年前智能化作战体系将发展到高级阶段,作战平台、信息系统、指挥控制全面实现智能化甚至无人化,更加多样的仿生、基因、纳米等新型武器可能走上战场,作战空间进一步向生物空间、纳米空间、智能空间拓展,实现真正的“机器人战争”。
      事实上,由于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正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推手,必将催生新的战争模式,改变战争制胜内在机理。因此,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虽然不在“无人区”,但一直处于前沿领域,20161月,NASA进行了“小行星重定向机器人任务”航天器早期设计工作;8月,DARPA启动了人机协作项目——“可解释的人工智能”(XAI),并向工业部门寻求开发人工智能自适应无线电技术;10月,美国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这两份文件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规划、影响及具体举措。
      按照传统的思想与理解,人工智能应用于战争,无非也就是使战争更加智能化。比如说,有了人工智能技术,无人作战平台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更高,平台上的无人作战飞机、无人反潜战或反雷战潜水器,以及无人战车等武器既可以被作战人员远程遥控操作,也可以让武器按预编程序自主运作,并能要求武器系统在短时间内对威胁情况、打击手段、打击效果进行分析和研判,进而全面提升无人作战平台及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然而,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战争形态的颠覆,或许要比上述勾勒的图景更加超越人们的想象,必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智能时代,那个时代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或预见的互联网、物联网时代,而是一个脑联网时代。
      对此,我们需要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源而上才能洞察未来。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有一条清晰的演进脉络。在人类社会进入区域帝国之前(如古罗马、中国、阿拉伯帝国等),国家与国家、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是弱关联的。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竞争的历史大幕,开启了全球经贸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比如,“在19世纪初,历史上第一次,海运、铁路、国际银行和贸易已经连接了我们星球上每一块适宜居住的大陆。”[1]1969年“阿帕网”诞生,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相联”的互联网乃至今天人们热议的物联网时代,整个世界逐渐成为一个“地球村”。
      展望未来,科学技术的突破必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特别是一旦生物交叉技术尤其是脑机接口技术(BCI)的发展,实现了人或动物的大脑与外界的直接信息交流。人类社会发展必将由此来到一个新的转折点,未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充分互联互通。但是,此物非彼物,此时的“物”是人大脑的延伸,智力的延伸,更是智慧的延伸,人类社会从此进入“脑联网”的智能时代。
      对于这个“脑联网”的智能时代,人类战争的面孔将会被涂抹成什么样?我们或许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窠臼,需要一个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更新视点的审视。就某种意义而言,军事系统是社会系统的缩影,因此,与人类社会系统同步,军事系统也必将经历了一个从“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走向“智慧系统”的过程。
      智能化战争孕育于信息化战争这一“母体”之中。早在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后不久,就有科学家预言,人工智能时代必将来临。1950年,艾伦·图灵出版《机器人与智能》一书,6年之后,美国科学家约翰·麦肯锡提出“人工智能”一词,主要涵义是指依托计算机运用数学算法模仿人类智力,让机器“学会”人类的分析、推理和思维能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迂回曲折,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进入“快车道”,正由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迈进。美国科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2045年将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奇点”。
      或许库兹韦尔的预言有夸张的成分,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慧的所谓“奇点”不会到来的这么早,抑或根本就没有这个“奇点”,这的确可以商榷。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必将彻底刷新我们今天所认知的战争,具体催生什么样的“脑联网”时代的战争,还只能根据未来科技的萌芽进行想象。
      可以预见,伴随着军事“智慧系统”的自生成性、自组织性、自演化性不断发展,战争对垒双方已不再是用“能量杀伤”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是通过“脑”控武器来控制敌人的思想和行动。作战主体由“知识战士”向“超级战士”转化,作战平台由信息化“低智”向类脑化“高智”发展,作战样式由“体系作战”向“开源作战”演进。由此,未来战争将超越“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精确打击、联合制胜”的传统制胜机理,开启“智能主导、自主对抗、溯源打击、云脑制胜”的崭新攻防模式。总之,未来的军事系统不仅仅是“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还是一个人机融合的“智慧系统”。未来战争的毁伤方式将发生变化,武器的演变主要围绕智慧的控制与反控制、摧毁与反摧毁而展开。
      应对未来这样的战争,我们需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要摒弃传统机械论在军事领域的影响。按照牛顿机械论自然观,世界的缩影就是一架“时钟”,里面的因果关系非常清晰,按时摆动有秩序地运转。世界都像一架“时钟”,军事系统就更像“时钟”了,简单直接,因果明了。然而,在未来的“脑联网”时代,我们研究战争需要新视野、新思维、新范式。要真正超越牛顿机械论及奠基其上的有机论,树立复杂系统思维,要注重运用整体观、联系观、演化观等来透视战争。
     著名军事专家刘戟锋将军曾指出,在“脑联网”的智能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智慧彰显。在目前已知的浩瀚宇宙中,只有一个星体演化出了智慧,这个星体叫做地球。在目前已知的地球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种群拥有智慧,这个种群叫做人类。
      人类文明因智慧“善”用而进化,人类文明也因智慧“滥”用而毁灭。
       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说:“在我们这些真正无所不知的人眼中,那些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就是一个巨大的麻烦”。
       未来科技向何处去?未来战争向何处去?
       这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人工智能颠覆未来战争》
作者简介
      石海明:河南安阳人,博士,中校军衔,国防科技大学副教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杂志编委。研究领域为战略前沿技术与国家安全、科学技术与未来战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两项。荣立三等功一次。
      近年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余篇。合著有《虎狼之翼》《适应者死亡》《科学、冷战与国家安全》《战争树》《制脑权》等11部,合译有《技术与国际体系变迁》《思想大战》《信息战》等作品。其中,《制脑权》一书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强素质、做表率推荐读物,获2014年度国防科技大学重大科技进展奖,获第四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曾多次受邀到全军部队观摩重大军事演习及讲课,并赴德国、捷克、匈牙利、奥利地、希腊及巴西等国访学交流。
      贾珍珍:湖南长沙人,博士,现任职于国防科技大学。先后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文章40余篇,出版《书斋内外尽穷理》1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rj2Y_y3iEzXdMf_k9bpjg
编辑:陈茗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12:00: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工智能治理上海宣言》发布,AI发展要遵循四大责任
人工智能发展要遵循伦理责任、安全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有没有“禁区”?需要遵循哪些责任?今天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主题论坛上,青年科研人员团体发布了《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强调人工智能发展要遵循伦理责任、安全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展现了中国青年科学家参与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发展的担当与使命。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沙海林、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论坛上致辞。外交部前副部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联合国科技促进发展委员会副主席Peter Major作主旨演讲。论坛以“合作治理共创未来”为主题,来自联合国、欧盟、经合组织、清华大学、牛津大学以及国际知名智库、人工智能企业的数十位专家与会,围绕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与国际合作展开研讨。
据李萌介绍,今年5月,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揭牌,明确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伦理规范、治理体系的相关任务。6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突出了负责任和开放协作的主题。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和上海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推进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和上海市科委发起了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青工委副主任王昊奋教授在论坛上宣读了《中国青年科学家2019人工智能创新治理上海宣言》。在伦理责任方面,宣言呼吁制订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用户权属,加强隐私保护意识,发展隐私保护算法和技术,以公开、透明、合法的方式收集和使用数据。人工智能应遵循公平、无歧视原则,对不同人群提供无偏见服务;应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构建数据多样、算法无偏见的人工智能系统,提升用户体验的公平性。宣言指出,人工智能应符合人类价值观和利益,要制订可被广泛认可的人工智能道德规范,提出遵循道德规范的算法、产品设计技术框架,作为推理和决策时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安全责任方面,宣言指出,人工智能应是安全、稳健的,要将技术鲁棒性和安全性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提供安全可信系统,提高系统抗攻击、自我修复能力。人工智能算法应是透明且易被解释的,要致力于开源、可解释性研究,增加非黑盒算法研究,多层面提高透明度,以证明其结论和行为符合道德参考框架。
在法律责任方面,人工智能应是可审计、可追溯的,要确定测试基准及部署流程与规范,保证算法可验证,逐步完善对人工智能系统的问责与监管机制。人工智能应具备供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要提供透明、可理解的决策解释和交互手段,允许用户参与、监督或干预决策过程。
在社会责任方面,人工智能应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赋能。要开展诸如模型裁剪与优化、高效能硬件架构、绿色数据中心等环境友好的研究与服务。人工智能研究者应将人类福祉摆在优先地位,注重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民生导向,考虑用户的数字福祉,创造更具幸福感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原文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wx/detail.do?id=172799&time=1567083038383&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茗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1:34: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多智能体系统教父:我们连通用人工智能的皮毛都没碰到
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Michael Wooldridge
“上海机场的入关速度好快。虽然我要走外国人通道而且还要留生物指纹,还是比英国的机场效率高多了,而在英国机场我走的还是本地居民通道。”828日早晨,被誉为“多智能体系统教父”的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Michael Wooldridge降落上海,并于当天傍晚背着一个黑色大书包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咖啡厅,接受了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的专访。
看到记者对其状态有些担忧,他说道“我的头确实还有点晕,不过缓解时差最好的办法,就是一直思考下去晕下去(keep doing it)”。
Michael Wooldridge所专注的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是一种在单个环境中交互的多个智能体组成的计算系统,属于分布式计算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进行复杂系统分析与模拟的思想方法与工具。
在应用领域,多智能体系统可以为在线交易、灾难响应和社会结构建模所应用。例如,由多智能体构成的智能分布式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已经在城市复杂路网拥堵地区使用显著提高通行效率,降低等待时间,并减少尾气排放。
199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Michael WooldridgeAI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经历近30年。1992年,Wooldridge被任命为曼彻斯特都市大学计算机科学讲师。1996年,他搬到伦敦,分别在玛丽女王学院和韦斯特菲尔德学院担任高级讲师。1999年,他成为利物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正式教授;2001年至2005年在利物浦大学担任系主任,并于2008年至2011年任利物浦担任电气工程、电子和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2012年,Wooldridge获得欧洲研究理事会为期五年的ERC高级拨款,用于计算经济(race)的项目推理。同年,他离开利物浦,成为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并于2014-2018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
澎湃新闻记者与这位幽默的英国教授关于人工智能(AI)的对话,正是从他在机场使用服务机器人和人脸识别开始的。
他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近几年来的“AI狂热”使得AI发展产生了一些泡沫,但是当技术遇到瓶颈时,泡沫终将慢慢缩小回归理性。对于时下大热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技术,Wooldridge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时下最火的人脸识别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均得益于深度学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他个人认为,深度学习目前只是模仿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但对于人类为何能够推理,由于尚未有合理的解释,因此“复制”成为机器的学习模式尚有时日。
“我花了20个小时跟着教练学车,就考出了驾驶证,目前安全驾龄已有30多年;而AI在上路前可能已经疯狂学习了几万个小时,但驾驶水平仍然不如刚上路的我。”
一些神经科学家提出,人们周围存在无数信息,仅视觉而言,每秒约有上百亿比特的信息抵达视网膜,通过视觉输出神经每秒传向大脑的信息可达到600万比特。因此,实际上整个大脑每秒钟处理的信息量,是现在的计算机所远远无法达到的。Wooldridge表示,他在大脑中想出一句话,通过语言传递给记者,记者在大脑中消化这句话,整个过程可能不到几秒,但这一过程所需要的算力,就目前的计算机而言是“望尘莫及”的。而这,仅仅还是人类交流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事情。因此,人工如何实现真正的“智能”,迷雾何时能拨开,Wooldridge提醒大家仍要保持谨慎和理智。
Wooldridge进一步提到,人工智能尚有诸多问题待解决,更高级更类人脑更遥远的通用人工智能(AGI),人们更是连边都还没沾到。
“即便在这个时代我们没有实现科幻电影里那样的AI,我也希望人们不要对AI技术感到失望。”
访谈结束后,距离嘉宾晚餐会还有一些时间,Wooldridge便与记者聊起了中西方文化,谈到英国著名的小说《哈利波特》时,他自豪地告诉记者,魔法学校霍格沃兹的食堂正是取景于牛津大学,“魔法师们穿的袍子,灵感应该是来自牛津大学的百年传统——正式会餐时,大家都需要穿大袍子,不管夏天有多热。”
以下为访谈实录(翻译自英文)
澎湃新闻:你如何定义人工智能(AI)?
Wooldridge对我来说,人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做一些目前需要大脑做的东西,无论是人类的大脑,还是动物的大脑,也就是扩展现在的计算机可以的能力范围。特别是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很容易通过计算机和普通的编程来解决。
澎湃新闻:目前的阶段你认为社会需要什么样的AI技术?
Wooldridge:比如面部识别,这个我在来上海入关的时候体验了,在上海机场入关真的非常快!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所见到的是,有一些问题似乎很容易让人们为人们做些微不足道的工作。一旦你学会骑自行车,你甚至不认为你正在解决像骑自行车这样的问题。你甚至不记得这很困难。对你来说它是顺其自然的,实际上你很难向其他人解释如何去做。
同样,驾驶汽车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任何适龄的年轻人都可以学。但对机器来说,这十分困难,人会通过感知了解周围的事物,认识到环境中的事物。当然,这几点在过去的10-15年中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也使得诸如人脸识别、自动驾驶这样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多了。能够训练计算机以人类的方式感知其环境并了解环境,就能够启发新的创意。
AI的发展有泡沫”,深度学习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
澎湃新闻:AI在过去的几年里备受关注,你认为这对AI的发展是件好事吗?
Wooldridge我觉得大家对AI的发展过于兴奋了。我想很多人仍然幻想AI能像电影里那样,可以成为我们的管家,或者与我们闲扯。但我可以明确地说,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因此,我希望人们不会在未来几年因为没有看到机器人管家而感到失望。
在过去的十年里,AI的发展很快,发展的泡沫也越来越大。问题是这个泡沫是会被戳破,还是会慢慢缩小到合适的范围。现在我的感觉是,AI的泡沫必须缩小一些,不可能像之前那样靠着狂热持续下去。
但在这十年里,我们也实实在在地看到了突破。比如机翻软件。我早些时候刚在上海降落,就使用了机翻软件。我输入英文,随后会翻译出来相应的中文,虽然这个翻译还不是很完美,但足以支持我打车从机场到酒店,甚至还帮助我阅读了酒店房间的空调使用说明。这在二十多年前还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深度学习,这一技术始终是AI领域的当家技术。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现在的成就,主要是来源于深度学习的发展。而促成这一发展的,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在2004年左右科学上实现了一些很不错的突破,但它们并不是“重大的”科学突破。只是技术的发展到了这个节点了。另一方面就是,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比如对于面部识别,您需要大量标记图片中的人,以便程序学习如何识别这些面部。最后一点就是能够训练这些机器学习,需要很多能源去支持。科学突破、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提升,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完成如此大成就的三个要素。
澎湃新闻:除了深度学习之外,AI领域还有什么其他方向值得我们留意?
Wooldridge 我认为现在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之前开发的技术是否有任何用处,如果有的话,它在整个技术发展中承担的角色是什么。我认为我们需要的技术是建模,能够模拟明确的推理过程,但深度学习并不试图模拟我们大脑推理的过程。比如,当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是以一个个句子的模式形成可能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任何训练AI的技术在模拟这一思考过程的问题上,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深度学习无法做到这些,它只是模拟大脑,大脑而不是推理。
对我来说,问题在于训练AI和训练人类的思考能力是不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技术,它们是否会聚集在一起、是否有必要聚集在一起、它们聚集在一起时是否有用。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澎湃新闻:听起来深度学习像一个“黑箱”(Black Box)。
Wooldridge没错,深度学习是一个黑箱,在你培养机器学习的时候,你得到的是一连串非常多的数字列表,但这些数字对我们来说并不代表任何意义。我们无法看到那些数字然后知道,这个数字代表Michael Wooldridge,或者那串数字代表一对家长。目前这些数字对我们没有任何意义。这就是机器学习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我们如何从这串长长的数字列表中提取到它的思维过程、语言和理解模式。
我认为如果有人能够在该领域取得突破,那将会是下一个AI领域的“重大”突破。但目前似乎还没有人能攻克这一问题。当然,深度学习界对此问题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不会很快被解决,可能十年以后会拨开云雾见天日吧。
此外还有一点,当你训练AI深度学习时,你永远无法确定它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也不知道现实中会发生什么。例如,你拍摄了一张我的照片,然后对它进行一点点改动,一个是人都不会注意到的改动。你把修改过的照片给另一个人看,这个人马上会认出这是Michael Wooldridge,虽然图片有些微的不同,但不是本质性的不同,不会影响你认出照片上的人是Michael Wooldridge。但AI可能就会突然“迷失”方向,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微小变化都会让AI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了。
识别一张脸可能只是小事情,但如果AI在进行无人驾驶,而道路标志出现了一些小小的变化,这时候AI没有识别出来就很严重了。这种不确定性令人担忧。
另一个例子就是医疗应用。AI会对你的疾病进行诊断,比如你是否需要做手术,或者是否需要服用一些药物。我们目前还没有信心确定它的诊断,我们可以给AI尝试1000个病例,但我们不知道它在下一个病例的诊断中是否会出错。
澎湃新闻:但如果AI的错误诊断率与人差不多甚至比人更低呢?
Wooldridge这是真的,从数字上来看,机器的犯错率完全可以做到比人更低。但机器可能会犯人类永远不会犯的错误。他们可能犯一些完全不同的错误。如果一个医生错误诊断了,可能是因为他累了,或者对症状的判断失误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犯的错误是可以被归因,也可以被预测到的,因为我们了解人们的工作方式,并且有各种不同的方式应对。但是,机器犯的错误可能不是这样的。一些错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犯的,但突然之间AI却提出了一个很疯狂的建议,这就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事情。
所以即使AI能比人们更准确,但如果他们犯错误,可能是人类永远不会犯的错误,而我们也不知道AI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可能无从纠正。
澎湃新闻:AI领域有没有比深度学习更强大的技术?
Wooldridge虽然我个人认为,我们必须要破解深度学习可解释性的问题,但我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是有争议的。深度学习领域的人们信心满满认为AI的未来就是深度学习。
英语里有句谚语叫“当你有了一把锤子,所有东西都看起来像钉子”。这意味着如果你懂得了一种强大的技术,你就会觉得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在我看来,深度学习需要找到适合它学习感知的方法,而不是疯狂地尝试识别场景、识别脸部,或疯狂地做任何事情。尤其对于推理问题,深度学习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方案。我更希望看到不同的技术“多点开花”。
“我用20小时学会开车,AI用几万小时还没我开得好”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的发展?
Wooldridge如果我们能构建具有人类全部能力和智力的程序,那我们就将实现通用人工智能。那么人脑能做什么呢?我们的大脑指导了我们这次交谈;你读了一个故事,它可以提出很多很多问题;它能够回答有关过去的问题;它能够思考历史的好与坏并反思自身。
而我们所看到的所有进步,特别是在深度学习方面,让人称奇但实际上范围非常狭窄,它们只能专注于做一件非常非常小的事情然后做得非常好。比如人脸识别,但它只会人脸识别,根本不能做其他任何事情。它甚至不知道它识别的是一张人脸。对AI而言,那只是一些代码,它被优化以查看一个面并生成其中的人的名字。
它可以做得非常好,但是它没有意义,AI在做这件事情,但没有理解它正在做什么事情。它无法看到一张脸,并告诉你它与那张脸的主人有过什么交集。因此,目前我只是非常非常狭隘地关注。嗯,我不相信并反对有点争议。我不相信我们对于如何从这些技术走向全方位的一般我不知道我只是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这不是关于更快的计算,而是关于理论上的突破。
目前我们没有什么更好的算法。但实际上我们也说不清楚是不是,但还有更多。我想起另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当我学开车时,我大概实践练习了20个小时左右,通过测试随后拿到驾照。在此后我开车的这三十多年里,我从来没有撞过任何人,我是一个对行人来说非常安全的司机,驾龄超过三十年。但无人驾驶AI在实际驶入街道前,已经训练了数万小时,但他们上路的时候,仍然只能达到我刚拿到驾照时的水平。
AI的学习能力远没有人类的学习能力那么好。我刚刚讲了关于“锤子和钉子”的谚语,你马上就明白了,明天你就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但机器学习的程序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样它们就比人类需要更多的资源去学习。我想我们需要完成的其中一个突破,就是让计算机的学习效率比现在高出数百万倍。
目前人们训练机器学习程序进行比赛,其实就是投入大量的算力而已。我可以用一个下午教会你国际象棋,这并不花费你太多的脑力(算力)。你可以非常有效地学习,但机器不会,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可以说我们连通用人工智能的皮毛都还没有碰到。
澎湃新闻:这听上去像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Wooldridge从你出生开始,你就已经在学习。看似你只是在过去的这二三十年里学习了,但其实你还拥有生物在数百万年进化中积累的原生的经历,这些东西隐藏在你基因里、隐藏在你大脑里的东西。但我们不知道如何在计算机中复制数百万年的生物进化经验,我们甚至无从得知这些经验从何而来,这也源于我们对大脑知之甚少。
当然,在二三十年内,自动驾驶系统将无处不在,它们将比现在更安全地开车;机器学习的程序也会越来越好,医生将更多地使用AI来诊断疾病。十年内你佩戴的智能手表可以实现24小时跟踪你的健康状况,并给你建议。这一切期待都非常令人兴奋。
过去三十年,中国的进步令人惊叹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过去几年中国在AI方面的发展?
Wooldridge从我博士毕业开始就在这领域工作了,至今三十多年了。我记得三十年前,如果去一个大型会议,根本就没有中国人。即使有,可能也是为数不多附属于美国大学研究所的香港人,没有人来自北京或上海。但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令人惊叹的是,一些大型国际会议完全由中国人主导。
对于我这样的西方人而言,三十年前,中国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如果那时候有人告诉我,我要去中国上海了,这对我而言将是一件非常有仪式感的事情——“天哪,我被邀请去中国了”。因为那时候我几乎不会认识曾经去过中国的人,我的圈子里也没有人去过中国。
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向世界开放的方式以及世界对中国的开放的程度非常了不起。纵观它取得的成就,可能在关键的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目前还不来自中国,但总有一天会来的。令我为之惊叹的是中国在AI发展上所展示出的“肌肉”和眼界,中国一直在扩大AI工作的领域,参与AI创新的队伍也在扩大。
我认为中国是技术发展的沃土。在欧洲,实际上很多人对技术发展持怀疑态度。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他们可能并不愿意成为第一批拥有智能手表或智能手机的人。因为他们似乎觉得技术就像时尚一样,今年新潮明年就会过时。但我在中国的感觉是,人们非常乐于使用新技术并了解它的有效性。
澎湃新闻:全球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Wooldridge当然,隐私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大的风险。其中的一个困境就是,如果你想使用所有很酷的技术,你就必须给它们你的数据。而当你交出数据的那一刻,它们就不再是你的数据了。比如,智能手表有多少数据用于监控我的健康状况?我真正希望通过智能手表将健康数据上传到云端的量是多少?在这一块,所有人都不清楚应该怎么做,每个群体都在摸索自己的方式。每当新技术出现时,总有人会找到滥用技术的方法,因此我们确实需要永远保持警惕。总而言之,谨慎是明智的。有人可能会说西方对技术发展过于谨慎;也有人会争辩说,中国对新技术过于渴望过于宽容。那么,真相或许就在两者之间。
访谈“彩蛋”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埃隆马斯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Wooldridge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非常聪明、又非常敢做的人。当然了,他有时候会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比如在推特上。
澎湃新闻:马斯克也会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Wooldridge那我有没有机会跟他合影?
澎湃新闻:你的入场证件是重要嘉宾证(VIP),可以进入开幕式听他和马云的对话。
Wooldridge是的,唔,但我总感觉我和他的重要级别可能不太一样……
澎湃新闻:访谈最终将以中文文字的形式发布。
Wooldridge那发出来之后也把文章分享给我吧。
澎湃新闻:好的,但是这将会是中文的……
Wooldridge没关系,我会让我实验室里的中国学生讲给我听的。

原文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28868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茗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1:3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机器学习之父”米切尔:计算机能够超过人的感知能力
8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机器学习之父”汤姆·米切尔(Tom M. Mitchell)在开幕式演讲中指出,我们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计算机不仅会达到人类的感知能力,甚至也能够超过人的感知能力。
汤姆·米切尔(Tom M.Mitchell
米切尔现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机器学习系并担任系主任。米切尔的著作《机器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奠基之作。他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国际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前任主席,同时也是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的创始人之一。
米切尔在演讲中表示,AI在过去十年里面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十年前,计算机基本上是看不见、听不见的,但是现在计算机能听得到声音,看得到图像,几乎能够像人一样,有时候能够比人更厉害。今天全世界最出色的围棋大师是个计算机;自动驾驶的汽车,自动驾驶的卡车也已经开始变为现实。
他提出,AI正在进一步加速世界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是感知领域。我们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计算机不仅会达到人类的感知能力,甚至也能够超过人的感知能力。比如,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可以通过分析皮肤图片,判断人们是否患有皮肤癌,甚至胜过皮肤科专家。
第二个领域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处理能力。他认为,自然语言感知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研究人员训练了大量的文本,深度网络可以让计算机充分的理解语意。
他在演讲中预测,未来10年,AI将在教育领域带来重要影响。他介绍,目前,有许多人工智能企业正在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教学系统,其中涵盖了各种类型的知识库。通过先进的感知系统,计算机能够看到学生是否在学习,判断这个孩子是不是不够专注,不能理解,甚至有可能无聊看别的地方,这些AI技术都将会帮助改善教育体系。
原文链接: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28799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编辑:陈茗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1:45: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浙江大学发布“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十大科学问题
20189月,浙江大学发布“双脑计划”,布局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会聚研究,聚集全校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物质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众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启探索脑认知、意识及智能的本质和规律。20194月,浙江大学召开“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圆桌论坛,吴朝晖院士、段树民院士与我系倪梁康教授(文科资深教授)分别围绕“意识”问题,从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哲学角度作主旨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跨学科问题。在此基础上,浙江大学“双脑计划”相关团队组织哲学、计算机科学、神经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专家,聚焦意识与脑、意识与人工智能方面的重大问题,经过反复讨论、不断碰撞、深入凝练,最终提出了十大具有前沿性、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旨在引领国内外学术界的思考,推动意识、脑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研究。
20194月,“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圆桌论坛举行
“意识、脑与人工智能”十大科学问题具体是什么?一起继续往下看!
一、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意识曾仅是哲学家的研究领域,但随着神经科学发展,科学家逐渐参与到意识本质的研究中。目前大部分观点认为,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元,其生物学基础是脑中多个神经网络间的相互作用;也有研究认为意识的产生由相对独立的脑结构(称为意识开关)来主导。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及其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例如,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否唯一,能否在神经元以外的物质载体上制造出意识等。
二、人工意识是否可能?
从人工智能向人工意识的发展,必须考虑将人工情感和人工意欲的因素纳入人工意识和人工心灵系统的可能性。可尝试通过对神经回路的复杂性的把控来解决所有类型的意识涌现(表象、情感、意志)的复杂性,并在神经系统中找到作为意识之自身觉知(qualia)的对应项。
三、机器如何理解人类的情感表达?
在人机共生社会,需要解决机器人与人类的自然交互问题,以使得机器人可以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产生共情、共鸣和自然的社会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机器如何理解人类的情感表达。
四、强人工智能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弱人工智能在解决特定领域问题中,展现出了强大到可以比肩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但也暴露出通用性弱、学习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回归强人工智能的初心,即研究人类智能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探索人类为何能利用有限的算力实现通用智能、如何在小数据条件下完成高效学习等问题。
五、意识的信息机制是什么?
意识是指一个人体验自身存在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录或者像机器人那样对刺激做出反应。研究意识的信息处理机制,需要重点关注信息处理的主观性(subjective)、结构性(structured)、特有性(specific)、统一性(unified)和确定性(definitive)等问题。

六、脑机融合能否实现超级智能?
脑机融合是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实现脑与机的双向交互、相互适应及协同工作,最终达到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的融合,其目标是实现更强大的智能形态。鉴于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的互补性,如何实现生物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互联互通,融合各自所长,创造出性能更强的智能形态是核心问题。
七、情绪情感的脑机制是什么?
情绪是个体对一定程度的复杂情况做出反应的特定状态。情绪情感的产生涉及感觉、知觉、动机、奖赏、评估、感觉-行为转换等多种脑功能,并参与修饰和调控记忆及相关认知过程。人类智慧的形成和复杂社会体系的建立,均与情绪情感程序的进化和固化有关。情绪情感相关精神疾病也在持续和广泛地困扰人类社会。因此,研究情绪情感的脑机制是脑科学研究领域最令人兴奋的方向之一,其研究成果也将为相关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手段。
八、学习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动物需要适应环境变化,而学习就是神经系统把环境信息转变成经验的编码过程,与学习密切相关的记忆则是神经系统对这些经验的存储和提取的过程。研究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神经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阐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
九、潜意识的脑科学机制是什么?
潜意识指已然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水平的心理活动过程或内容,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心理现象,可能成为阐明人类意识大脑机制的突破口。随着认知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以及脑图谱技术、基因技术的进步,对潜意识的脑科学机制研究可能会有更大的突破。
十、人类决策的脑处理机制是什么?
决策脑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决策偏好的神经机理还远未被揭开。系统探究决策脑机制,不仅有助于揭示决策者价值权衡过程的神经基础,还能为基于神经信号预测人的决策倾向,以及诊治决策异常相关脑疾病提供科学研究依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91E4QgHQtrW7fOMuEkqVQ
编辑:陈茗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1:47: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发布:明确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
830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法治论坛的主题为“共建未来法治,共享智能福祉”,以推动产业发展和相关制度的跟进,更好服务保障AI国家战略大局,向世界展现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
在这一论坛上,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与2019世界人工智能安全高端对话联合发布《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2019)》(下称“《导则》”)。
为科学预判和管控人工智能发展的安全风险,按照循序渐进、分类施策的原则,每年发布的《导则》将聚焦若干关键问题的治理。2019年度的重点是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社会就业和法律责任五个方面。
在算法安全上,《导则》指出了三种风险,包括算法模型存在的技术性缺陷可能导致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算法设计者自身存在价值偏见导致人工智能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以及因为算法日趋“黑箱化”可能导致技术失控等问题。
对此,《导则》提出,应通过政策和法律引导,开展人工智能算法安全的评估检测;推动技术伦理的算法导入,要求人工智能开发者设计高可解释性的智能系统;同时,加强智能算法的透明监督,人工智能企业、行业应建立相应的算法监管体制,保持与政府监管的协同。
数据安全则涉及数据隐私、数据保护和数据质量三方面,《导则》强调,要加强数据安全立法和执法,对采集和使用敏感个人数据的人工智能企业/行业须加强法律和行政监管;丰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径,通过政策手段支持基于小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并提升人工智能数据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和流通。
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指的则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文学、艺术等作品创作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包括算法知识产权、数据知识产权和创作物知识产权。对此,《导则》提出,将加强人工智能算法的专利保护,鼓励人工智能数据开放性保护,并促进人工智能作品的知识产权化。
技术发展将对社会产生影响。人工智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极有可能造成社会的结构性失业和收入差距加大等问题。对此,《导则》从法律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出台法律法规,对面临人工智能技术替代的行业和职业进行监管和救助;加快人工智能新兴劳动力培养;加强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收入分配调整,对遭遇人工智能冲击的传统行业劳动力进行保护和救助,提高社会二次分配的合理性与精准性。
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模糊、人工智能责任的界定复杂,这些是困扰法律法规介入人工智能进行有效监管的难题。此次发布的《导则》在“法律应对”中明确了当前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产品本身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人工智能产品的定位是“工具”,人工智能设计者、生产者、运营者、使用者承担法律主体责任;同时,应由产品设计者、生产者、运营者、使用者按照过错程度分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论坛上,11名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与法治相关应用和发展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和分享,包括上海市法学会会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二级大法官崔亚东,美国亚利桑那州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罗伯特·莫里斯·布鲁特尔,最高法信息中心主任、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许建峰,英国梅蒂斯研究所主席马克·比尔,和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等。
编辑:陈茗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9-8-30 21:56: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如何评价马云和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对话?
马云和马斯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对话,虽然风轻云淡,天马行空,但两个人其实是针锋相对的,马云的观点是认为人工智能还是人类的工具,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服务,马斯克继续保持他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和神秘论
其实马云的观点更符合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的观点,硅元素或金属的机器觉醒成为生命,目前没有科学的路径来实现,就如同在当前的自然条件下点燃一根铁轨,没有科学的路径实现一样,马斯克在产业上很成功,但马斯克营造的AI威胁论和神秘论,要不是他对人工智能基本原理有偏差,要不就是他拿人工智能来做营销。
生命的产生本质上是个化学问题,而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用算法能够驱动,正因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对此无能为力,所以99%以上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是不会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能够被激活成为生命
智能,也可以分为低级、中级和关键的智能因素,往往关键的智能因素与生命的特征有关,目前人工智能所能发展的都是低级和小部分中级的智能因素。
但是鸿沟以内的核心的智能因素一直没有突破,这个突破,不是算法能够解决,而是受制于当前自然的环境和化学因素。
其实会真正给人们科技压力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愈加复杂化和智能化的互联网。当人工智能通过互联网与危险物品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大的风险,譬如水库大坝的提升,原子弹的发射。
目前人工智能领域正是处在发现人工智能领域空气动力学之前的夜晚,当我们了解了飞行空气动力学之后就知道,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飞行,在什么条件下,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飞行不了。
后来才发现,无论我们怎么研究翅膀都不会解决飞行的问题,就像今天无论我们怎么研究大脑,也是无法去解开智能之谜一样,人工智能领域空气动力学这样的基础原理
所以只有当人工智能的空气动力学,出现后,我们就可以更为精确的解释,为什么,碳基可以形成生命而硅基,铁基在当前的自然条件下,没有办法被激活,形成生命
最后总结,目前担心机器或AI变成生命,就像我们现在坚信一块石头,或者一座大山,在无数年的被雷击之后,一定会变成一个有生命的石头人一样,这种坚信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路径和相应的科学原理,这种坚信,在当前不认为是合理的。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VofRqeUGv2p5NkIK3irTg
编辑:陈茗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