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与版权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13:0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4 23:40 编辑

【案例】
中国传媒大学李翔博士//@王炯童鞋: 转发,以前把让说 //@君兮无言:@王炯童鞋 恭喜!
@广西卫视今天上午,广西电视台与世熙传媒签订合作协议,引进英国佐迪亚克(Zodiak) 传媒集团的全新节目模式“舍我其谁”( True Talent),在广西卫视重磅打造今年的音乐选秀节目《一声所爱大地飞歌》。图为广西电视台台长 周文力和世熙传媒总裁 @世熙传媒刘熙晨

轉發(46) | 評論(15)今天11:50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1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82#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17:58: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1年中国向海外输出版权3236项

2012年03月30日14:46  中国新闻出版报

  本报讯 (记者王玉娟) 3月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主办,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承办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八次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开幕,会议为期两天。“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作了2011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了2011年度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工作情况,并全面部署了2012年的工作。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中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纪检组组长宋明昌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姚亚平致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主持会议。

  大会指出,2012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将进一步完善和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科研配套措施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项目资助力度,支持数字版权输出;强化选题策划,提高图书质量,保证“两个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加大海外阵地建设,不断提高在外企业的竞争力;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据悉,2011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与29个国家的124家出版机构签订了240个资助协议,涉及项目240个,文版20个,资助金额超过1500万元;全年共向海外输出版权3236项(不含港澳台地区),比2010年增长25%,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2011年共与8个国家的16家出版机构签订了18个资助协议,涉及文版5个,资助金额超过3600万元。

  会上还对在2011年度走出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8家成员单位进行了表彰。大会经验交流阶段,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7家成员单位介绍了各自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分组讨论阶段,与会代表就进一步做好走出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http://news.sina.com.cn/m/2012-03-30/144624201336.shtml
183#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21:4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4 23:58 编辑

【案例】
新华社中国网事 //@环球杂志:应要求把我们的调查地址与@南方日报 的这篇文章的链接贴出来。我们的调查地址是http://t.cn/zONJWwk,可以看到来源是《环球》杂志;@南方日报 的链接是http://t.cn/zOOR2GM 未提到任何调查来自《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url=http://weibo.com/verify][/url]:原本是《环球》杂志联合搜狐做的关于“五一”长假的调查,为何被@南方日报 堂而皇之地盗用,捷足先登了呢?大家请看:来源是《环球》杂志,调查问题一模一样,但@南方日报 这篇文章中根本没有提到调查来自《环球》杂志!只听说过论文抄袭,如今弄个网络调查,也被人盗用,严重影响我们发稿,严正抗议!







轉發(88) | 評論(55) 今天16:48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5)| 收藏| 評論(2) 11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调查:你想恢复五一长假吗?长假是否有弊端



2012年04月12日16:11
来源:《环球》杂志






  关于黄金周假期的调查
  围绕“五一长假是否应该恢复”的争论,在网络上早就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事实上,在春节长假与国庆大假之间恢复五一七天假期的呼声由来已久。不管是附加上“黄金周”的概念来带动旅游刺激经济,还是冠以“保障休假权利”的理由来推动民生改善社会进步,都绕不开这个涉及全民福利的民生话题。你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呢?


(责任编辑:李丽娜)






  • 为什么取消五一长假
  • 五一长假去哪玩
    http://news.sohu.com/20120412/n340373366.shtml

    恢复“五一”长假 有多少人赞同?



    微争议恢复“五一”七天假期的呼声由来已久。不管是附加上“黄金周”的概念来带动旅游刺激经济,还是冠以“保障休假权利”的理由来推动民生、社会进步,都绕不开这个涉及全民福利的民生话题。有政协委员提出,制约“五一”长假实施的因素已经消除。这些年,交通设施和商业设施的明显改善,为缓解交通、服务压力、恢复“五一”长假提供了基础条件。昨日,搜狐“新闻调查”就此话题发起多问题调查。“你是否赞成恢复‘五一’长假”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网友赞成“恢复‘五一’长假”。截至昨日晚间8点,共有7348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在“你认为‘五一’长假是否应该恢复”的调查中,有占总人数86.94%的6386名网友认为“该恢复”。在“你认为长假有弊端吗”的调查中,认为“长假没有弊端”的有5197人,占总人数的70.76%;另有1669名网友认为“长假会造成交通和资源压力过大”,占总人数的22.72%,剩下5%左右的网友认为“长假会造成大量工作延误”以及“长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在调查下面的网友评论中,大部分网友都对恢复长假心怀憧憬。搜狐网友“石上山人832978”就评论:“应该恢复‘五一’长假,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同亲人聚会的机会,促进家庭、社会和谐,促进国内消费!”但也有网友指出应该先保证现有的假期,搜狐微博网友@名满天下748272就指出:“长假对我们工人来说有没有都一样,我工作了26年了,就没有休过长假,单位不给工人放假。”南方日报记者 蒋哲

    http://epaper.nfdaily.cn/html/2012-04/15/content_7075259.htm


184#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0:5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 April 2012 Last updated at 12:18 GMT

YouTube loses court battle over music clips
Millions of people use music clips as a sound track for videos they share
Continue reading the main story Related Stories
YouTube could face a huge bill for royalties after it lost a court battle in Germany over music videos.
A court in Hamburg ruled that YouTub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that users post to the video sharing site.
It wants the video site to install filters that spot when users try to post music clips whose rights are held by royalty collection group, Gema.
The German industry group said in court that YouTube had not done enough to stop copyrighted clips being posted.
Rights battle
YouTube said it took no responsibility for what users did, but responded when told of copyright violations.
"Today's ruling confirms that YouTube as a hosting platform cannot be obliged to control the content of all videos uploaded to the site," said a spokesperson for the video site.
"We remain committed to finding a solution to the music licensing issue in Germany that will benefit artists, composers, authors, publishers and record labels, as well as the wider YouTube community," they added.
Gema's court case was based on 12 separate music clips posted to the website. The ruling concerns seven of the 12 clips.
If YouTube is forced to pay royalties for all the clips used on the site it will face a huge bill.
Gema represents about 60,000 German song writers and musicians.
If enforced, the ruling could also slow the rate at which video is posted to the site as any music clip would have to be cleared for copyright before being used.
Currently, it is estimated that about 60 hours of video is uploaded to YouTube worldwide every minute.
YouTube owner Google has yet to comment on the ruling.
The court case began in 2010 and came after talks between YouTube and Gema about royalties broke down. In 2009, the stalemate meant that videos from German recording firms were briefly blocked on the site.
Gema has rung up several victories against sites it has claimed are using music without paying royalties.
In 2009, file-sharing site Rapidshare was told to start filtering songs users were uploading following action by Gema. In March, 2012 a second judgement told Rapidshare to be more proactive when hunting down content pirated by users.
Music streaming site Grooveshark pulled out of Germany claiming licencing rates set by Gema made it impossible to run a profitable business in the country.
More on This StoryRelated Stories



185#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21:4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4 23:59 编辑

【案例】转载时歪曲
萧强:《人民网》公然造谣
5040 次点击 39 个回复
行动行动 于 2011-11-25 23:42:02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今天,我想谈一下《人民网》上11月16号报道的伯克利大学商学院枪击事件。在《人民网》的11月16号曾经报道了一篇关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商学院发生的学生携枪事件。这个事件发生在11月15号,因为我就在伯克利大学任教,所以非常关注这一则新闻,也在网上看到了好几家美国的新闻单位报道这个事件的全文。
   
    在ABC的新闻报道中,说的是商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看到该男子的背包携有枪支以后报警,是大学的警察接到报警以后赶到,在那个男子取出枪支并做出威胁性动作的时候,警方开枪击中了他。
   
    而且报道说,在这个过程中,当时因为在该男子和警方之间大概有四名学生,所以警方的开枪有保护这些学生的意味。然而被枪击的第二天,这名男子在医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在全美,包括加州的旧金山、奥克兰和伯克利校园,都在发生着很多占领性的示威,这个占领性的示威在伯克利校园的表现形式是学生们以进行反对涨学费这样一个诉求为主题,而这原因当然是加州政府削减了加州大学的经费。
   
    在枪击事件发生的那一天,当时是当天下午的五点有一次大的游行。所以呢,枪击事件恰恰就发生在和这个反涨学费的示威活动时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在伯克利校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警察说这个携枪事件和当天进行的示威游行没有任何直接联系,是一个独立的事件。
   
    那么,这是在伯克利看到的新闻报道。而《人民网》这篇报道又是怎么说的呢?我来念一下《人民网》原文:
   
    “《人民网》11月16号讯,据美联社报道,周二,当几百名反华尔街的示威者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前进时,其中一名被怀疑携有手枪的男子被警察开枪击中。学校警察称当时这个男子在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内把枪从书包取出,并做出威胁性动作,警方在击中他时把他送到了医院。”
   
    署名的记者叫“郑青亭”。
   
    这份短短的新闻,把在美国已经当地调查过的两者是独立事件的两个事件、也就是反华尔街的示威者和一名校园内携枪和被击中的事件,蓄意地混在了一起,把这个开枪击中这名携枪男子放在了警察袭击示威者的背景之下。
   
    这样一个小小的、但是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变更,实际上是歪曲了事件的真相。这样一个谣言在官方网站得到传播,被网民指出,也是必然的。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page=1&boardid=1&id=7937854
186#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0:59: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格瓦拉【图说】做为三流段子写手对此表示赞同!轉發(11)
|
評論(4)
49分鐘前
來自小米手机
187#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09:57: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税管员称央视剧《税案风云》盗用其剧本



2012-04-30 00:38:00 来源: 金陵晚报(南京) 有466人参与


核心提示:税管员谭育红指称央视《税案风云》剧组涉嫌盗用由她创作完成的《稽查局的故事》剧本,事件又有新进展,《税案风云》编剧云波称《税案风云》全是原创,根本不存在抄袭。并表示剧组开了30多次会,都有会议记录和录音,“我们不怕告。”

日前,金陵晚报报道了关于湖南省湘乡市地税局一名最基层的税管员谭育红指称在央视播放的电视剧《税案风云》剧组涉嫌盗用由她创作完成的《稽查局的故事》剧本一事。记者当时采访了当事人谭育红,被告知,目前已经委托律师在收集相关侵权证据。但是,此事的另一当事人电视剧《税案风云》剧组方面,却拒绝回应此事,他们的态度是:“清者自清,我们问心无愧。”

昨日,记者获知,此事又有新进展。中国会计视野网(上海会计学院主办,财政部发函批准)在其官网发布题为“《税案风云》涉嫌侵权视野网友版权”的声明,称网站支持原作者谭育红的版权诉求,并保留网站自身的相关追诉权。

记者再次连线《税案风云》剧组。这一次他们终于做出了回应。《税案风云》编剧云波对记者说:“我从没看过《稽查局的故事》这个本子,《税案风云》中的所有故事都是由我及另外4名编剧原创的,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底,4个月里,剧组及来自全国90多名一线稽查人员反复开了30多次会,讨论和修改剧本,这一切都有会议记录和录音。我们不怕告。”

而另一位参与剧本编审的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林小姐也表示,她将《稽查局的故事》与《《税案风云》一一比对后,“从故事内容到人物情节,都没有找到抄袭的痕迹。”

编剧:

我们的故事完全是原创

编剧云波告诉记者,当初是国家税务总局有意想拍一部反映税务工作及税务工作者生活的电视剧,于是找到了他们。“税务总局有个稽查科,这个部门既有能保证电视收视的素材,即案例故事,又能表现税务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所以,我们就决定以稽查科为背景进行创作。

在此之前,电视剧《重案六组》就是借鉴了美剧的形式,一集讲述一个案例,并在其中展现办案人员的生活,稽查科跟重案组有一点相同,就是都有案例,所以我们也选择了以一集一个案例的方式来表现。”云波说。

不过,税务题材毕竟涉及很多专业领域的问题,剧组团队在专业性上有欠缺。所以,国税总局特别从全国调集90多名稽查一线人员、优秀税务工作者,与剧组座谈,向剧组提供素材。云波说:“举个例子,比如税法中有一个关于残疾人的福利政策,电视剧需要围绕这个政策来讲一个故事,于是我们编剧就进行创作,将政策运用到故事中,然后拿给税务人员看,整个故事编排得是否符合税务稽查的办案查案过程,这个故事本身是否确实存在,我们再依据税务人员的意见进行修改。这就是我们的创作过程。所以说,整个《税案风云》16集8个故事,都是这么诞生的,全是原创,根本不存在抄袭。”

云波说,他本人也曾遭遇过他人剽窃自己的作品,所以也十分能理解和体谅创作者的心情和辛苦,也因此,他本人是绝不会盗用他人作品的,但“我们也需要有良知的编剧体谅我们,为了这个剧我们每天只睡2小时,日夜不停创作,所以没有证据就不要给我们泼脏水。想想我们的辛苦工作遭人否定,真悲剧啊。”

税务人员:

每集都做翻天覆地的修改

参与了整个创作及修改过程的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林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在得知涉嫌抄袭事件后,特意用了一晚上时间将《稽查局的故事》仔细看了一遍,林小姐说:“《稽查局的故事》与《税案风云》的最初稿,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一方面,我们在之后的编审过程中,对初稿做了大量修改,可谓是十几易其稿,每一集都是翻天覆地的修改,初稿已是面目全非。另一方面,稽查的案例及办案手段、过程,其实都是一样的,是有共通点的,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案件上都可以,仅从这点上说,不能说是抄袭。”

林小姐告诉记者,他们90多名税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几乎是没有休息时间地从早到晚配合剧组进行剧本修改创作,“每天晚上大家各自看剧本,然后第二天开会提出意见,接着各小组分头修改,现场编剧本,这样周而复始,那几个月,每天大家都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所以,参与这一次创作,真切体会到编剧很不容易。”

林小姐说,他们的任务是为《税案风云》剧本从业务性、逻辑性等方面进行政策和政治把关。“我很敬佩《稽查局的故事》的作者,她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层税务工作者,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真的不容易,但是我确实在比对了两部作品后,没有找到相似的地方,没有找到涉嫌抄袭的证据。我相信,观众在看完整部电视剧后,也会自己做出一个公正的判断。”

谭育红:

《税案风云》制片人混绕视听

昨日,谭育红方面也向记者传来他们的声明和质疑,希望能得到《税案风云》剧组的回答。回应如下:第一,目前一切争议都说的是涉嫌侵权阶段,第二,谭育红的20集剧本为什么跑到了不认识也没发过邮件的第三方制片人手上?恳请正面回答;第三,作者谭育红20多年的一线税务工作经验,以前干的就是税务检查,也就是现在的税务稽查,制片人质疑谭育红的身份,是在混绕视听;第四,人物和剧情及创意和框架设置及选材都高度“重合”,加上试播的4集就有“巧合内容”,作者及版权方等后面12集播出后再全面回应,如果制片人愿意,可以将后面12集的拍摄剧本公布或提供给第三方,与《稽查局的故事》20集剧本及由此改编的《稽查档案:不为人知的税案秘密》图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进行比对;第五,目前已经有知名律师网友愿意给予法律援助,一切等收集完全部证据后,交由律师处理,由法院来裁决。

金陵晚报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



http://news.163.com/12/0430/00/80A3RUBJ00014AED.html
188#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1:34: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May 4, 2012, 6:09 pm
CBS Threatens ABC Over ‘Glass House,’ a ‘Big Brother’-Like TV Show

By BILL CARTER

Lawsuits over blatant copycatting in reality television have gone nowhere in the past, but ABC may be pushing that record with its plans for a summer show called “Glass House.”
The format is so similar to CBS’s long-running summer series “Big Brother” — and ABC has hired so many former production members from that show — that CBS did not hesitate to send out on Friday what might be labeled a sternly worded legal letter to ABC. The letter implies, without formally declaring, that CBS will sue ABC over copyright infringement.
The CBS letter notes that ABC and the producers “will be acting at their own peril” if they proceed. The letter also said that CBS was “putting ABC on notice that its continued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of ‘Glass House’ exposes ABC to liability.”
But CBS notably is threatening only a lawsuit at this point. No substantive lawsuit has ever been won in the cutthroat world of reality television. In one of those unsuccessful lawsuits, CBS took ABC to court over a show called “I’m a Celebrity, Get Me Out of Here,” which contained many of the elements of the CBS show “Survivor.” (An island, a group competing, people getting voted off.)

But CBS may have reason to believe its case is stronger this time. For one thing, the elements of the new show are, as CBS’s letter puts it, “substantially and strikingly” similar to “Big Brother.” In “Glass House,” which has its debut on June 18, 14 people are chosen to live in a house all summer with cameras on them in pursuit of being the final contestant standing and winning a cash prize — the essence of “Big Brother” competition.
In the past, the cases have proved near impossible for the plaintiffs because, in simple terms, everybody’s reality is inherently different.
In this case, however, ABC has employed seemingly an entire roster of former production staff members from “Big Brother.” These include the top producer (the show runner) of “Glass House,” Kenny Rosen, who spent the last five seasons as co-executive producer of “Big Brother.” Even ABC’s vice president of reality programming, Corie Henson, was a former producer on the CBS show.
The total number of former staff members on “Glass House” is at least 18, according to the CBS letter, all of whom signed nondisclosure letters when they worked for “Big Brother.” The CBS letter argued that it would be impossible for anyone who signed such a letter to help produce such a similar show without breaching the agreement in the process.
ABC had yet to respond to the CBS letter or requests for comment by late Friday evening.



Bill Carter writes about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Follow @wjcarter on Twitter.


http://mediadecoder.blogs.nytimes.com/2012/05/04/cbs-threatens-abc-over-glass-house-a-big-brother-like-tv-show/


189#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23:46: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颜小茜真的不能这么干!
@元平【腾讯抄袭证据】腾讯微博那个财经微现场请立即停止你们扒新浪财经巴菲特直播的行径!否则我立即打车去你们公司,把病毒性感冒传染给你们所有编辑,让你们周一页面都没人更新!图为我们的现场记者发布微博+补充背景后新浪财经发的+腾讯发的,时间一看就一目了然。操守啊操守!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2)
|
評論(5)
35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90#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0:51: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reddress一个图两个人摄?还是说孙记者把居民的图又摄了一遍?就算这图是公开发表在微博上的,南都在用之前也应该征询作者同意并支付费用吧。 //@报纸观察:【监督与批评】《南方都市报》应该作出回应。
@kangtaho
@南方都市报,我想知道我几时给你供图啦???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63)
|
評論(147)
5月6日13:03
來自iPhone客户端
轉發|
收藏|
評論
1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