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采访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25-5-1 16:22: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媒:“特朗普凌晨1点28分错误打来电话……”

综合美国《纽约每日新闻》和《野兽日报》网站2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接受了《大西洋月刊》记者的采访。而该杂志的记者声称,他们之所以能够争取到采访机会,是因为特朗普曾经在半夜“错误拨打”电话打给他们。当地时间4月28日早上,在接受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的“早安乔”节目采访时,《大西洋月刊》记者阿什利·帕克被问及该杂志刊发的基于上周采访特朗普内容的一篇封面报道。帕克表示,他们曾经与特朗普有过两次电话交谈,“实际上其中有一次是总统在凌晨1点28分‘错误拨打’的电话”。据称,第一次电话交谈发生在3月底,当时是《大西洋月刊》记者拨打了特朗普的电话。尽管不知道是谁打来的,特朗普还是接听了电话。几周后,记者突然接到了特朗普“错误拨打”的电话。该杂志的记者最终被允许在4月24日面对面采访特朗普。不过,他们拒绝透露最初是如何得知美国总统的电话号码的。



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封面报道对特朗普的采访此前在3月24日,《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爆料称,他自己被意外拉入美国政府高层的一个通讯应用Signal聊天群,其成员包括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和副总统万斯在内的美国高级官员。戈德伯格惊讶地发现,这些高官在群聊中讨论美军袭击也门的军事计划。而《纽约时报》4月20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称,赫格塞思曾创建另一个包括其妻子、兄弟等人在内的聊天群,并分享了袭击也门的相关细节,内容与“群聊门”泄露的信息基本一致。帕克在4月28日称,24日的面对面采访开始后不久,特朗普就向她以及《大西洋月刊》记者迈克尔·谢勒和总编辑戈德伯格保证,已经与丑闻缠身的赫格塞思进行过“积极”的交谈。特朗普还说,他相信这位国防部长将会“振作起来”。报道指出,特朗普与《大西洋月刊》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在戈德伯格爆料赫格塞思“群聊门”泄密事件后,特朗普称戈德伯格是“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并声称“《大西洋月刊》是一本失败的杂志”。不过,当地时间4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宣布,他会与戈德伯格面对面交谈。尽管特朗普公开指责戈德伯格从事虚假报道,然而《大西洋月刊》的记者称,特朗普在采访中承认赫格塞思“群聊门”泄密事件属实。


来源:环球网

编辑:张家乐





152#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1:33: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再爆冲突!特朗普拒答《华尔街日报》记者提问,称该媒体为烂报纸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再次与媒体爆发冲突。据美国有线卫星公共事务电视网(C·SPAN)、塔斯社报道,当地时间54日,特朗普在从佛罗里达州飞往华盛顿的专机上接受媒体采访时,拒绝回答《华尔街日报》记者关于美俄领导人会谈进展的提问,并以激烈言辞抨击《华尔街日报》为烂报纸,称与它对话是在浪费时间



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接受媒体采访,图源:美媒

塔斯社称,当天在飞机上一名记者试图向特朗普提问时,他首先问对方所属媒体,在得知是《华尔街日报》后,特朗普回应称:你们这些人对我太糟糕了。《华尔街日报》已经彻底堕落了,变成了一家烂报纸。
随后,当被记者追问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谈进展时,特朗普称:我不会告诉《华尔街日报》,因为这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谈判正在进行,但我不想和《华尔街日报》说这些。
这并非特朗普首次在公开场合与媒体发生冲突。他曾多次抨击CNN、《纽约时报》和NBC等媒体为假新闻。今年3月在白宫举行的一场记者会上,CNN记者柯林斯试图就涉及美政府高官群聊泄密事件提问,特朗普打断其提问称,不好意思,我没选你(提问)。《纽约邮报》称,特朗普与柯林斯此前曾因多个问题发生过争执。

来源:搜狐网
链接:
编辑:梅镕缨

153#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00:3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DW记者探访巴勒斯坦被占土地 遭以军阻挠




编辑:张席睿



154#
 楼主| 发表于 2025-6-9 11:01: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华社记者在洛杉矶被催泪弹打中

新华社洛杉矶68日电(记者黄恒 高山)当地时间8日中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中心联邦执法机构门前的抗议者与部署在该地的国民警卫队人员发生冲突。
新华社记者在现场看到,冲突中,国民警卫队人员发射催泪弹和橡皮子弹试图驱散抗议人群,但抗议者人数越来越多,从最初数十人增加到200人以上。抗议者情绪激动,不断高声斥责国民警卫队和警方。有抗议者向国民警卫队人员投掷水瓶和石块,还有人捡起催泪弹扔了回去。
正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胳膊上中了一发催泪弹,摄影报道员左腿被橡皮子弹击中,出现红肿伤痕。
现场抗议者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们都是努力工作的当地社区居民,希望和平表达意见,但“特朗普政府派遣军队人员来对付我们,有必要吗?”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联邦机构6日和7日出动大批执法人员,在洛杉矶县多地展开针对非法移民的搜捕行动,连续两日与当地社区居民发生严重冲突。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在加州州长纽森没有请求支援的情况下,宣布向洛杉矶地区派驻20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美国军方8日说,当天共有300名国民警卫队人员依照指令进驻洛杉矶地区。


来源:新华社
编辑:梅镕缨



155#
 楼主| 发表于 2025-6-11 13:45: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被传唤的调查记者李东,已安全回家!
本以为早已过了愤怒的年龄,但依然会有很多事,让我愤怒,震惊。这次让我愤怒的,是一个媒体记者的遭遇,特别是其遭遇背后的故事。6月9日,李东回了一趟老家。次日一大早,李东被当地警方从家里带走。李东曾在北京青年报深度报道部工作,是一个眼里有光,心里有情怀的记者。警方带走李东,大概率与他之前曾采访过的一起案件有关。
2019年10月1日,石家庄40岁的男子刘东林在家里, 被警察翻墙带走,理由是:在两年前砂场的一起打架斗殴涉嫌“故意伤害”。
七天后,刘东林在指居地,殒命。
警方给出的说法是五个冷冰冰的字: 肺栓塞病亡。
刘东林之死,至今成了一个迷。
但据和刘东林一起被抓的工友们在后来的控诉材料里称,他们在指居的银河宾馆,遭到包括但不限于擀面杖碾过小腿,手摇发电机电击等刑讯逼供。
一个和刘东林关在同一个房间的人亦回忆,残酷刑讯逼供之下,问什么答什么,让承认什么,都认。
刘东林死亡那天,是2019年10月8日。
前奏是,他被带出去上厕所。
十几分钟后,门外就传来一声凄厉的“啊”,然后万籁俱寂。
然后, 刘东林死了。
再然后,在刘东林家属投诉举报无果之下,一位叫李某峰的律师找到刘东林家属,经协商给了45万“救济款”。
给钱的前提是:家属必须保密。
钱货两清,命案私了。
但这天下,从来就没有永远密不透风的墙。
2024年,尚在北青报任职的李东,接获刘东林指居期间死亡的线索,遂与其他媒体记者一同介入采访。
遗憾的是,在神秘力量介入下,其稿件未能见报。
那篇被封尘在电脑文档里的调查文章,成了李东一辈子的遗憾,之一。
还是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密不透风的墙。
2025年5月12日,新黄河一篇《命案“私了”:“指居”死亡之谜》,最终将该起事件大白于天下。
有关信息源称,该事件经媒体介入后,石家庄成立了一个“5.11”专案组,将案件的代理律师、关注案件的4名记者,以及帮助过刘东林家属的两位正义人士(父子),列为嫌疑人进行调查。
一张罗织“集团犯罪”的大网,撒向了所有追问真相的人。
李东,就是被调查的对象之一。
石家庄警方将李东带走后,问他:“你为什么要参与这个事情?”
李东答:“我是正常的履职行为,报道也没有发出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石家庄警方还告诉被传唤的李东,之后将对刘东林家属的代理律师,采写相关报道的新黄河记者——
进行传唤!
一股疑似白色恐怖的气氛,扑面而来。
最新消息是,李东目前已安全回到北京了。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被传唤的经历。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李东,但一定有很多人记得他曾经的一篇报道。


2024年1月30日,北京青年报曾在官方公众号“北青深一度”刊发了《一张身份证牵出“真假”两个抢劫犯》一文,将一桩冤案曝光于公众的视野,直接推动了该案得以鸣冤昭雪。写下这篇文章的记者,正是李东。
2025年5月8日深夜,我和李东在聊起这起案件时,李东称,“当初发稿时,案件还没有确切要翻案的动向,所以发稿就意味着报社要跟公检法硬杠,报社领导的压力是非常大的,稿子能发出来非常不容易。但是,需要帮助的人还很多,这破破烂烂的社会总需要人去缝缝补补。”
李东还称,“该案无疑是司法的耻辱,也是一个公民平冤史上的典型案例,当然会被永远提起。”
这就是李东,一个在新闻战线上以键盘为武器,行走于江湖的侠客。
抓住了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李东已然安全归来,但刘东林家属的代理律师及采写相关报道的新黄河记者刘成伟,不知道会迎来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来源:兵叔聊事
编辑:梅镕缨


156#
 楼主| 发表于 2025-6-14 10:22: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现在忙着毁灭证据,晚了!

宾语|文
宾曰语云(ID:Lzkj328)|出品
今天(6月14日)凌晨丑时02:49,宾曰语云收到一条侵权投诉。
投诉单号:b8ed0bb780464a7188ef
投诉分类:文章-侵犯个人隐私/肖像/名誉
投诉时间:2025-06-14 02:49:32
文章侵犯名誉/商誉/隐私/肖像
投诉状态:侵权投诉审核中,平台会在7个工作日内审核处理,你也可以在平台审核前自行删除该文章。
这个侵权投诉通知很神秘。神秘之处在于,之前的投诉单号都是数字,这次是数字加字母。过去手机端收到的通知下方会有一个选择按钮:认为不存在侵权;认为存在侵权。
这次没有选择按钮。过去会有一行字“请前往网页版查看详情”,
这次没有。


过去通过PC端点击“展开”——“点击详情”后,可以看到文章被投诉的详细信息,像投诉人的姓名/名称、证明材料、保证声明等。
现在点开“展开”后,只能看到下面的内容。
下方也没有显示“点击详情”的按钮。这次的投诉堪称神速。

宾曰语云是6月13日22:24,仅仅过了4小时25分钟,我就收到了侵权投诉。百思不解的是,投诉分类是“文章-侵犯个人隐私/肖像/名誉”,这些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首先说隐私。《“地头蛇”抢夺记者手机摄像机,此前高调晒孙子“周岁礼”,两名公职人员被晒照》文章前半部分都是江苏新闻的公开报道,“我家老公姓熊。来安县访一下都知道,我们家是天天被举报到各个部门联合,一来都来好多个部门。卫生局、环保局什么的,相关单位都来,我们都能搞定。他想打死我,我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强龙还不压地头蛇,我家做二十几年了。”这段话出自女老板个人之口,“地头蛇”是女老板自己说的。
以下视频来源于
江苏新闻
文章后半部分的内容要么出自这家公司的社交账号,要么出自政府网站公开发布的信息,何来隐私之说。至于朱某的部分工作经历,本来就是应公开、该公开的内容。再说肖像。请认真看三千遍《“地头蛇”抢夺记者手机摄像机,此前高调晒孙子“周岁礼”,两名公职人员被晒照》,里面有你们的肖像吗?既然内容都是事实,图片的面部全部打码,“地头蛇”是女老板自己说的,两位公职人员参加“周岁礼”也是你们自己晒出来的,“文章-侵犯个人隐私/肖像/名誉”之说从何谈起
就在刚刚,打开这家公司的社交账号发现,多个庆祝熊某孙子“周岁礼”的视频不见了。昨天(6月13日)晚上原本888个视频,被连夜删减到了882个。
既然

你们认为我侵权了,你们自己三更半夜不睡觉,忙着删删删你们发布的视频,心虚什么?现在忙着毁灭证据,晚了。(作者:宾语)(宾曰语云微信公众号:lzkj328)

来源:宾曰语云
编辑:梅镕缨




157#
 楼主| 发表于 2025-6-14 18:53: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梅镕缨


158#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1TV记者电影节“追星”实录,重庆故事超有料!

点此链接可观看原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MBYM5tOa-8xraHiVFBENcg

“冯小刚导演,你对重庆电影行业发展有哪些祝福或寄语吗?”
“周冬雨您好,继《少年的你》后还想来重庆拍电影吗?”
“闫妮姐您好,这次来重庆参加电影节“微醺”了吗?”
“Hi Nyusha, Can I teach you a Chongqing dialect phrase?‘Chongqing is a great city for filming movies’”
7月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开幕式在重庆永川科技片场举行。因条件所限,我们没办法直接约采到明星本人,但第1眼TV记者的采访声,依旧回荡在整个活动现场。无论是在活动大门口、走廊过道还是采访区后台,都能看到第1眼记者的身影。周冬雨、黄晓明、钟楚曦等在内的20多位明星,都成为我的采访对象,让我收获了无数独家采访和精彩故事。
该系列报道全网共发布报道866篇次,#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在重庆闭幕#等20多个话题登上微博全国热搜等各大榜单,总传播量超1.2亿。我把这次完成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报道任务的“秘密武器”和“实战经验”分享给大家。
E人优势:
勇敢的人先享受“独家”
第一次面对面采访这么多明星嘉宾,既兴奋,又遇到很多困难。我想到变“正面交锋”为“闪电突击”——开幕式前夜,我提前至彩排现场踩点,研判明星动线,成功“拦截”刚下舞台的黄晓明先生,并在线教学重庆话。有一次在无摄像跟拍的情况下,我直接用手机记录,产出了《黄晓明被第1眼TV安利重庆干馏碗杂面》的独家报道。
提前准备:
做足功课永远是“王道”
如何借助本次活动的明星流量讲好重庆故事?我深入研究与会电影人的履历、作品、热搜词及社媒动态。根据每一个人的特点,分别设计出有温度、有记忆点的问题。例如,问闫妮女士:“这次来重庆‘微醺’了吗?”她笑答:“火锅还没吃上呢。”这是针对娱乐圈对闫妮“微醺女神”这一梗的巧妙关联,既让她有接梗的兴趣,也在回答中自然带出“重庆”,使采访生动接地气,该作品播放量超3000万。对胡军先生的采访,特别提到“上次在重庆大剧院,您说来渝必吃小面,这次有新的打卡计划吗?”他立即回应:“记得那次采访!永川一马平川,还有好多美食美景待探索。”事实证明,只要准备充分、真诚尊重,嘉宾便乐于配合。
现场作战:
灵活应变与细节把控“并驾齐驱”
我们始终坚持“到现场、抓细节、挖独家”的原则。面对酷暑,团队小伙伴们没有选择待在空调房内,而是主动深入片场、幕后通道、粉丝互动区,捕捉鲜活新闻。特别是在等明星的过程中,就像是在桑拿房里站岗。人可以靠着意志力坚持,设备就频频出现问题:手机高温警报,话筒外壳烫如烙铁。我们随身带的冰水都舍不得自己喝,一旦设备过热,立即用冰水物理降温,从而保障了每一条报道的及时回传。
开幕式现场,我抓住嘉宾安检后到会场的短暂间隙,见缝插针向冯小刚、周冬雨、闫妮等电影人连续提问,主题就是他们与重庆的情缘。例如,我教周冬雨女士说“重庆很适合拍电影”后,及时给予“您太有语言天分了!”的情绪反馈,她竟然高兴地主动停留下来,接受2分钟采访,最终打造出传播量超3300多万的爆款视频。
创新策划:
挑战在电影节教100位名人说重庆话
我们团队在电影节第一天,就在永川采访了评委会主席任仲伦先生时,我们创意性地邀请他用重庆方言表达“重庆很适合拍电影”,没想到非常顺利。这一创意后来也被我们持续运用在百余位嘉宾的采访过程中,运用在整个电影节的网络传播过程中。在第1眼的报道中,一直坚持“讲好故事要用鲜活的语言,好的报道要用流量说话”。这次报道经历再次加深了我对记者职业素养的理解。
作为第1眼团队的一员,在平日的工作中我不仅是主播,在采访一线还是摄像、编导、编辑、策划。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在用自己的所能去克服一个个困难,在努力以更专业的姿态、更创新的思维、更鲜活的语态,去讲好发生在新重庆的好故事!


来源:重庆记协(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159#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深镜头|羊晚Z世代记者采访大阪世博:怎样做出“网感”与“新意”?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于6月27日至29日举行。羊城晚报两位“95后”记者郭思琦、刘泳希奔赴大阪一线,与后方视频剪辑、包装团队密切协作,组成高效报道组。截至6月30日,羊城晚报共发布报道54条,海内外浏览量超百万。

羊城晚报特派大阪记者
郭思琦(左)、刘泳希



出发前,在报社的全力支持和领导的耐心指导下,我们共同展开头脑风暴,最终明确了报道思路——立足广东,对话世界。我们既要向世界展示广东的独特元素,更希望借由岭南文化这一桥梁,连接不同国家与地区,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在内容呈现上,记者努力尝试用全球受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话语方式讲述广东故事。


我们带着这样的理念奔赴大阪,当看到英歌舞在世博园激情登场、各国民众争相和来自深圳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C合影;当我们与西班牙、德国、新加坡等国的青年深入交流,发现他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已从“制造基地”拓展到“创新高地”……这些鲜活的场景,不仅印证了岭南文化、广东智慧的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与欣赏的火花。这也激励着我们,要以更开放的姿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广东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网感”有趣表达
年轻视角探秘
世博会采访,从做一份“小而精”的策划开始。思路是:以Z世代年轻记者的独特视角,融合“网感”表达,在新媒体报道上发力。
于是,极具个人IP特色的《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应运而生。两名记者化身网友们的“电子闺蜜”,“玩”转大阪世博会。


与此同时,我们策划推出《CCVlog·世博对话世界》英文Vlog栏目。记者刘泳希紧扣“对话世界文明”的报道理念,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畅谈,交流彼此在城市文明、非遗民俗、体育运动等领域的见解,展现多彩的世界文明。
文字层面,我们策划了《世博会观察》《直击大阪世博会》栏目。我们期待在视觉呈现之外注入深度思考,超越对议程性活动的表层记录,透过现象,剖析其背后的深层逻辑。


在工作流程上,我们前后方紧密联动。完成拍摄后,前方记者第一时间整理出粗剪版视频交给后方团队。音视频部记者和对外传播部记者高效协作,确保视频产品及时上线,实现前后方的默契配合。
作为Z世代记者,我们更懂如何与同龄人对话,也知道该怎样把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有传播力的新闻语言。
网感化在《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栏目中尤为突出。抵达大阪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在机场看到欢迎游客去世博会的日本工作人员,我们立即开启了拍摄模式,以旅游Vlog的转场运镜推出了《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第一期《抵达大阪,共赴世博之约》。
此外,换pin(徽章)是世博园内各国Z世代青年交流的热门方式。换pin也能成为新闻报道吗?当然可以!它背后承载的是文化交流。为此,我们推出了《大阪世博会,换pin大挑战|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以岭南荔枝、十五运会吉祥物、中国馆广东活动周pin等极具岭南特色的小物件,与一位位外国Z世代青年打开了话匣子。
现场巧抓“活鱼”
融媒多元传播
除了年轻有趣的表达,我们同样注重报道的现场感与新闻的专业深度。
在现场抓“活鱼”。此次报道中,我们格外留心捕捉现场鲜活的素材。例如,在中国馆广东活动周开幕式上,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薛剑指出,日语“叉烧”“烧麦”的发音与广东话相近。我们精准抓取了这个新闻点,迅速制作成短视频,该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超过16万。同样,当英歌舞亮相大阪时,我们率先在同城媒体中推出短视频产品,在抖音平台播放量超7万。

本届世博会现场岭南文化元素和广东科技创新感满满

以生动场景展开深度思考。除了视频报道,我们力求在文字报道的深度中带给读者新的思考。在中国(广州)—日本(大阪)经贸交流活动中,一个场景让与会者不约而同地会心一笑:当广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时,台下响起一阵此起彼伏、清脆的“咔哒”声——那是与会嘉宾们不约而同打开王老吉凉茶易拉罐的声音。如此生动的一幕!我们便以此为切入点,写下了关于中日健康产业合作的观察报道《世博会观察|从一罐罐凉茶“参会”背后,能看到什么?》。
此次采访行程的另一个特点是经贸交流会密集。这些交流会并非单方面的展示,我们在其中看到了中日企业之间各自的市场需求,也目睹了韶关、阳江等地市负责人带着政策前来招商。这不正是中日企业及官方部门寻求合作发展的生动写照吗?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撰写中日经贸合作共识的观察报道《广东活动周期间,5场经贸交流活动背后有怎样的共识?| 世博会观察》。


内外宣资源共享与双向转化。在现场,我们将拍摄素材第一时间制作成内宣完整版视频,并同步策划外宣版本。例如,《英歌舞亮相大阪世博会,日本游客点赞》《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在发布中文版后,迅速转化为英文字幕版,在脸书、X等平台推出。《大阪世博会,换Pin大挑战|羊晚姐妹逛世博Vlog》则在拍摄时专门录制了英文开场,更契合国际传播需求。
现在回头看,采访的3天时间里,暴走世博园、穿梭于各个活动议程之间是常态。强度虽大,但收获颇丰。正是这样的奔走,让我们得以深入现场,捕捉到最鲜活、最珍贵的新闻素材。
讲好广东故事
对话世界文明
世博会不仅是展示广东的重要舞台,更是汇聚全球文明、促进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因此,在讲好广东故事的同时,更应展现中国与世界文明“美美与共”的理念。带着“立足广东,对话世界”的初心,记者刘泳希在活动现场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嘉宾展开了交流



在世博会现场,记者与采访嘉宾互动

例如,在采访日本大阪观光局经营企划部长田中嘉一时,不仅对话广东品牌比亚迪与王老吉,也谈到了源于大阪的“漫才”文化和大阪人的幽默精神;在与西班牙游客Joan互动中,通过英歌舞的展示,聊到了西班牙的传统舞蹈;在与德国世博会志愿者的对话中,也了解到龙舟与功夫等中华传统文化在德国深受欢迎。其中《CCVlog: “喜洋洋”新晋粉丝竟是中国老粉!》在脸书平台“港澳ONE”上收获超过55万次浏览量。
我们在这短短的3天采访中,充实而忙碌,这些具体的人、现场的事、真诚的表达,让“文明对话”不再抽象,而是可见、可感、可交流。期待下一次世博会再会!


来源:羊城晚报全媒视界(公众号)

编辑:张家乐

160#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突发!记者采访被推搡受伤、多台摄像机被砸!

今天(7月15日)上午11:30,潇湘晨报、湖南都市频道、湖南爱晚频道及长沙政法频道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进行采访。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突然发生,在沟通过程中,该公司负责人突然冲出来,将其中电视台记者的一台摄像机高高举起,砸在地上,摄像机瞬间被摔成碎片,另外一台摄像机的遮光罩被强行掰下,还有一名记者的收音麦屏幕被摔碎。湖南都市频道摄像记者在冲突中受伤,眼镜被摔碎,衣服被撕烂,牙龈出血。
以下为潇湘晨报报道原文:
长沙市刘先生向潇湘晨报晨意帮忙记者反馈称,他在长沙联东U谷的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购买了一批2*2.5㎜²及2*1.5㎜²的电缆,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他要求公司寄去一部分电缆至陕西协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检测,发现电缆不仅低于国家推荐标准,也并未达到该公司提供的企业标准。



7月15日,晨意帮忙记者来到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公司谢姓负责人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表示,可走法律程序,“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回应中,该负责人突然冲出,将电视台记者的摄像机砸碎,并推搡记者,试图抢夺记者手机。



随后,含浦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事件正在处理中。




来源:传媒茶话会(公众号)
编辑:张席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