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差错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681#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18:5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程正元
1682#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22:38: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咬文嚼词(114)树立 融化 持平 真空 埋葬

咬文嚼词(114)

树立 shùlì2024年9月6日《光明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秦时绿洲汉时水》。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已经如绿色长廊树立于中国风沙线,河西人民奇迹般地使沙进人退成为沙退人进。”这个句子中的“树立”一词使用有误。“树立”的意思是建立,即开始产生,开始形成。“树立”是人所从事的一个工作,通常指某个具有正面性的抽象事物出现并存在的状态,如“树立榜样”,“树立英雄形象”。“树立”通常不能指某个具象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句中“树立”的使用对象“绿色长廊”是一个具有具象色彩的事物,句中指的是它建立起来以后的存在状态,“树立”不能适用。可以把“树立”改为“站立”“挺立”或“屹立”之类的词。其中“站立”“挺立”都是人的姿态,这里用于作为物质的“绿色长廊”的存在状态,是一种拟人的写作手法;“屹立”指稳固地立着,这个词的使用对象可以是具有正面性的具象事物,用于句中的“绿色长廊”是合适的。

融化 rónghuà

2024年9月6日《西安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水乡少年的成长图鉴》。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本书以一种巧妙的捏合方式,将所有的故事与人物、技艺与禀赋,都融化在水乡独有的意象之美中。”这个句子中的“融化”一词使用有误。“融化”指的是固体物质变成液体。“融化”的使用对象只能是可以化成液体的物质,如冰、雪之类,在事物性质上通常具有具象色彩,句中“融化”的使用对象是“故事”“人物”“技艺”“禀赋”,其中的“人物”虽然有具象性,但不具备变成水的特性,另外的“故事”“技艺”“禀赋”都是抽象概念,同样不具备变成水这种具象物质的自然条件,“融化”不能适用。可以把“融化”改为“融合”。“融合”指的是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句中说的是“故事”“人物”“技艺”“禀赋”合在一起,共同组成“水乡独有的意象之美”,使用“融合”是合适的。

持平 chípíng

(一)2024年9月3日《福建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开卷常忆书窗下》。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郭老师在开篇部分,对《左传》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专题都作了持平之说明介绍,正文内每章都设有题解,介绍背景,总结该章大事,交代来龙去脉。”这个句子中的“持平”一词使用有误。“持平”指公平、公正,又指与对比的数量保持相等。“持平”的前一个意思,通常用于对矛盾的处理。这个句子中的“持平”,指的是“对《左传》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专题”的“说明介绍”,但并未交代在这个内容上有什么不同意见,因此“说明介绍”是否公平公正并不在这个句子叙述的范围之内。句中说的是“说明介绍”尊重事实,不加入作者(即句中的“郭老师”)自己的观点,就这个意思来说,“持平”的使用不合词义。可以把“持平”改为“客观”之类的词。“客观”有一个词义是指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不增加行为主体的个人见解,使用“客观”符合句中要求。

(二)

2022年10月16日《文汇报》第9版刊登文章《少年时的两次历险》。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1967年暑期,盐阜平原发了一次大水,河道沟渠里的水都已跟农田持平,满眼汪洋。”这个句子中的“持平”一词使用有误。“持平”还可以指与对比的数量保持相等,如“今年的价格与去年持平”。“持平”的这个词义,其使用对象是两种或多种可以比较的事物的数量。句中说的是“河道沟渠里的水”与“农田”保持在一个平面上,不涉及这两个事物的相关数据,“持平”不适合使用。可以把“持平”改为“齐平”。“齐平”的意思是两种事物的位置在同一个平面,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真空 zhēnkōng

2024年1月28日《兰州晚报》第5版刊登报道《铁警师徒用坚守温暖回家路》。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为了确保列车安全,在车站检票旅客进站上车前,冯军就带着王彬对列车进行了全方位的真空检查、消防检查,确保列车在运行途中的安全。”这个句子中的“真空”一词使用有误。“真空”指的是没有空气或只有少量稀薄空气的空间。“真空”是一种物理状态,通常是为了制作某种特殊产品或进行某种科学试验而对空间进行的一种人力干预的结果。句中说的是“列车”上不存在乘客等人员的状态,但从常情来说,“列车”空间中的空气并没有清除,“真空”不合词义。可以把“真空”改为“清空”。“清空”指在一定的空间内不存在无关的人员或物品,对“列车”这个空间来说,就是指不存在乘客的状态,使用“清空”是合适的。

埋葬 máizàng

2023年8月1日《北京日报》第14版刊登文章《兴国的寻觅》。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随着我瞻仰埋葬着20000多名英灵的兴国烈士陵园、兴国将军墓地,参观‘将军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苏区干部好作风’和‘红军第一渡’展馆等场馆,心中的问号似乎逐渐在拉直,终于找到了兴国开国将军们成长的秘籍。”这个句子中的“埋葬”一词使用有误。“埋葬”指掩埋尸体,又可比喻消灭、清除。句中的“埋葬”使用的是其本义。需要注意的是,“埋葬”引申义的指向对象通常要求具有负面性,这也影响到了它的本义,本义的“埋葬”,其指向对象虽然是人,但通常只能是具有负面色彩,从社会常理来说不需要尊敬的人。句中“埋葬”的指向对象是“英灵”,而“英灵”指的是具有较高正面色彩的死者的灵魂,从常情来说应该是广受尊敬的,“埋葬”的使用在情感上不能与其搭配,是不合适的。可以把“埋葬”改为“安葬”。“安葬”与“埋葬”是同义词,但“安葬”通常用于比较庄重的场合,其指向对象要求是具有正面性的死者,用于这个句子中和“英灵”搭配,在情感上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0C0k73QkVPfKYIXaykZ8Q
编辑:程正元




1683#
 楼主| 发表于 2024-9-10 15:22:28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词(115)长成 俊俏 惊叹 冉冉 神不知鬼不觉

咬文嚼词(115)

长成 zhăngchéng

(一)2024年9月7日《人民日报》第8 版刊登文章《秀山的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这里的山,很早以前就长成了,历史上称之为‘巴山’,也派生出‘巴山楚水’这样的词语。”这个句子中的“长成”一词使用有误。“长成”的意思是生长成为。“长成”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具有生命征象的人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句中“长成”的使用对象是“山”,但“山”不具有生命征象,“长成”的使用是不合适的。一般地说,可以把“长成”改为“存在”之类的词。但使用“存在”意味着其使用对象是可以不存在的,或者说原先曾经有过不存在的时期,而对于地球上的“山”来说,它应该是人类出现之前即已存在,在人类一般的认知范围里不具有不存在的时期。因此,更合适的修改是可以把“很早以前就长成了”这句话删去。

(二)

2024年2月15日《解放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蜀源之眼》。文中有一句话写道:“看优昙谷,它保留了一些徽派建筑元素,却长成另类模样。”句中的“长成”一词使用有误。“长成”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具有生命征象的人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句中“长成”的使用对象“优昙谷”是一处建筑物,不具有生命征象,“长成”的使用是不适合的。可以把“长成”改为“形成”。“形成”意为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这个意思的使用对象通常是事物,适用于句中作为建筑物的“优昙谷”。

(三)

2021年2月28日《光明日报》第12版刊登一篇文章,标题是“作为考古学术家的夏鼐是如何长成的”。这个标题中的“长成”一词使用有误。“长成”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人,但通常用于指人的自然生命的生长,如“十来年的时间,她已经从一个小丫头长成大姑娘了”。句中“长成”的使用对象“夏鼐”是一个人,但标题说的是“夏鼐”成为“考古学术家”,而“考古学术家”并不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内容,因此“长成”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对“长成”的修改,要根据这个标题下文章的内容来决定。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夏鼐”从少年时代开始努力学习,成人后成为“考古学术家”,那可以把“长成”改为“成长”。“成长”意为从不成熟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其使用对象是人的时候,既可以用于指人的自然生命的成熟,也可以指人在事业上的成熟。如果这篇文章说的是“夏鼐”在进入考古学术界以后创造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那可以把“长成”改为“成功”。“成功”意为获得希望的结果。对于一个已经进入考古学术界的人来说,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希望的结果,使用“成功”是合适的。


俊俏 jùnqiào

2024年9月9日《海南日报》B叠第14版刊登文章《槟榔》。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道路两旁的槟榔树,笔直俊俏,密密匝匝,簇拥着狭窄的县道。”这个句子中的“俊俏”一词使用有误。“俊俏”指相貌好看。“俊俏”的使用对象通常限于小孩子和年轻女子,句中“俊俏”的使用对象是“槟榔树”,这是一种植物,“俊俏”的使用不合适。可以把“俊俏”改为“挺立”之类的词。“挺立”意为直立,使用这个词,与句中另一个形容“槟榔树”的词“笔直”也能够呼应,是合适的。


惊叹 jīngtàn

2024年9月6日《成都商报》第7版刊登报道《“那是一颗灵魂对另一颗灵魂的追随”》。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婚后,马小起开始教傻天使刻章,结果傻天使非常喜欢,学得飞快,没多久就能以此赚钱了,惊叹得老先生直说‘你可真是他的知己’。”这个句子中的“惊叹”一词使用有误。“惊叹”的意思因事物超出预料或想像的好而发出赞叹。“惊叹”是人所从事的一种行为,是一个动词,句中的“惊叹”后跟上了补语“老先生直说‘你可真是他的知己’”,这是把“惊叹”当作形容词来使用了,不合其使用要求。再说,“老先生”是“惊叹”的行为主体,但句中将其放在“惊叹”的补语位置,使其成为“惊叹”的接受者,这也是不合事实的,同时“惊叹”本身就是表示说的意思,后面又有“直说”,而“直说”的行为主体也是“老先生”,产生了用语重复的问题。这个句子可以保留“惊叹”的使用,但需要消除围绕着“惊叹”的使用产生的多个问题,这就要改变句子结构。可以把“惊叹得老先生直说”改为“老先生惊叹”。


冉冉 rănrăn

2024年9月7日《今晚报》第12版刊登报道《天交精彩演绎“老柴”经典》。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音乐会邀请到小提琴界的冉冉新星、第57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朱熙萌,演绎了被誉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个句子中的“冉冉”一词使用有误。“冉冉”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柔软下垂的样子,其使用对象通常是人或某些高等动物的毛发或杨柳之类的树木的枝条,如“须发冉冉”“柳叶冉冉”。二是慢慢的意思,这个意思通常用于修饰事物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变化的样子,如“冉冉升起”“老之冉冉将至”。句中的“冉冉”用的是后一个意思,但这个意思的“冉冉”,通常要求其修饰的对象是动词,而句中的“冉冉”修饰的“新星”是一个名词,这不符合“冉冉”的使用要求。可以把“冉冉新星”改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之类的话语,前面还宜加上副词“正”。这样修改了以后,“冉冉”的修饰对象是动词“升起”,符合使用要求。另外,句中“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后宜加上“中”或“之一”之类的词语(加在句中引号之外),因为句中所说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原句的表述是有问题的。


神不知鬼不觉 shén bù zhī guĭ bù jué

2024年9月9日《人民政协报》第11版刊登文章《“好班长”何鲁丽故事》。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国民党特务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何思源寓所的几个房间安放了定时炸弹,准备几个炸弹同时起爆,让何思源一家人同时丧命。”这个句子中的“神不知鬼不觉”使用有误。“神不知鬼不觉”形容做事极为隐秘,别人一点儿也不知道。“神不知鬼不觉”含有轻微的褒义,要求其使用对象具有正面性,或者不具有负面性,其所做的事也不宜具有负面性。句中“神不知鬼不觉”的使用对象是“国民党特务”,这个对象在汉语主流使用区域具有负面性,同时其所做的事是“在何思源寓所的几个房间安放了定时炸弹”,这是一种具有很大破坏性的事,具有负面性,在这种背景下,“神不知鬼不觉”是不适合使用的。可以把“神不知鬼不觉”改为“偷偷”之类的词。“偷偷”表示行动不让人觉察,这个词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用于具有负面色彩的“国民觉特务”和其所做的破坏性的“在何思源寓所的几个房间安放了定时炸弹”这件事,在情感色彩上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WFhpabRkiwp_3q7EK9l3A
编辑:李梦瑶


1684#
 楼主| 发表于 2024-9-12 22:13: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116)跌宕 动情 热烈 叮嘱 开设[color=rgba(0, 0, 0, 0.3)]


咬文嚼词(116)

跌宕 diēdàng

(一)2024年9月10日《北京日报》第9版刊登文章《比票房不给力更可怕的是口碑崩塌》。文章先是介绍了2024年电影暑期档的票房,是“116亿元的票房量级,一夜回到十年前”,又回顾了2023年电影暑期档206.19亿元的票房高新纪录。在作了这样的背景介绍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谁承想,高潮过后,是近五成的跌宕。”这个句子中的“跌宕”一词使用有误。“跌宕”有三个意思,一是指文章或音乐的曲调富于变化,如“文笔跌宕有致”“曲调跌宕起伏”;二是指事情的发展过程大起大落,变化多端,如“美国总统竞选跌宕起伏,结果难以预测”;三是指人的性格洒脱,不受拘束,放荡不羁,如“跌宕不羁”。句中的“跌宕”说的是电影暑期档票房数据的下跌,这不合“跌宕”的词义。可以把“跌宕”改为“下跌”或“跌幅”。“下跌”指有关的数据下降,“跌幅”指下跌的幅度,这两个词用于句中都是合适的。

[color=rgba(0, 0, 0, 0.9)](二)

2023年6月6日《新民晚报》第11版刊登文章《去金川看梨花》。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从成都出发,去往金川,我只是知道路程会遥远,却不知会如此跌宕。”这个句子中的“跌宕”一词使用有误。“跌宕”的使用对象有三个方面,一是文章、音乐等由人创造的作品,二是某件事情或局势,三是人的性格。句中“跌宕”的使用对象是“路程”,指路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可以包括因路途设施差而导致行路受阻或因各种意外事件的干扰而导致行路暂时停止),“跌宕”不合词义。可以把“跌宕”改为“曲折”之类的词。“曲折”有一个意思指事情进展复杂,变化太多,这个意思用于句中与“路程”搭配是合适的。

动情 dòngqíng

(一)2024年9月10日《文汇报》第7版刊登报道《对巴金最好的纪念,就是读他的书》。文中写道:“‘这是今年第二次参加巴金系列讲座,我看到更动人的巴金老人从书中走了出来。’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里,一位年轻读者动情道。”这节文字中的“动情”一词使用有误。“动情”指产生感情,饱含感情。“动情”是人产生的一种情感活动,不表示人说话。这节文字中的“动情”与表示说话的“道”搭配在一起,这是把“动情”当作说话的意思来使用了,不合词义。这里需要分析一下“道”的用法,“道”表示说话,这个意思只见于早期白话,在当代汉语中,“道”表示说话的意思只是一个词素,如“道谢”“能说会道”,通常不能单用。“道”还经常用在某个动词后,表示这个动作的进行,如“说道”“唱道”“表白道”“嘀咕道”,这些动词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表示行为主体开口说话(包括唱歌等)。这节文字中的“道”用在“动情”之后,但“动情”不表示人开口说话,因此“动情道”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可以把“动情道”改为“动情地说道”。这样改了以后,“动情”修饰动词“说”,符合其作为形容词的使用要求。

(二)

2024年7月21日《羊城晚报》第5版刊登文章《“我们只是路过万物”》。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一直觉得,一个作家,许多作品里,最动情的,可能还是他所经历的少年与青年时代。”这个句子中的“动情”一词使用有误。“动情”是人产生的情感活动,句中的“动情”,其行为主体是“作品”,这使得“动情”成为作为事物的“作品”所能够具有的品质,不合“动情”的词义。可以在“动情”的前面加上“让人”或“让读者”之类的话语。这样改了以后,“动情”的行为主体就成为“人”或者“读者”,符合事理。

热烈 rèliè

2024年9月11日《中国文化报》第3版刊登文章《令我长忆橘子洲》。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因为我这个外地人,是随车过橘子洲大桥才上的岛,所以误认为橘子洲就是湘江的东岸,而且坚称‘眼见为实’,并与人热烈争论。”这个句子中的“热烈”一词使用有误。“热烈”的意思是情绪高昂,兴奋激动。“热烈”通常用来形容人对他人表现出的友好的情感,句中的“热烈”形容“争论”,虽然“争论”也可以是在友好的氛围下展开,但这不在语言运用讨论的范畴,就“争论”本身来说,是一种不同意他人意见的行为,用“热烈”来作为它的修饰语是不适合的。可以把“热烈”改为“激烈”。“激烈”修饰人的言词,可以表示出行为主体坚持自己意见不愿调和的态度,因此用于修饰句中的“争论”是合适的。

叮嘱 dīngzhŭ

2024年9月9日《湖南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书香校园的点灯人》。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学生们在心底暗暗叮嘱自己,下次也要如贺校长一般,能够流利地背诵这些名家名篇。”这个句子中的“叮嘱”一词使用有误。“叮嘱”的意思是再三嘱咐。“叮嘱”的指向对象要求是别的人,而不能是行为主体自身。句中“叮嘱”的指向对象是“自己”,而“自己”指的就是行为主体“学生们”,“叮嘱”不能适用。可以把“叮嘱”改为“要求”之类的词。“要求”有一个意思是提出具体的愿望,这个意思的指向对象可以是别的人,也可以是行为主体自己,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开设 kāishè

2024年9月10日《楚天都市报》第4版刊登报道《小区便民通道过窄引发争议》。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他们多次开设联席座谈会,向周边居民进行解释。”这个句子中的“开设”一词使用有误。“开设”的意思,一是指设立,二是指设置。前一个“开设”的指向对象,通常是店铺、作坊、工厂、学校等机构,是一个单位型机构,后一个“开设”的指向对象,通常是常设的活动安排,如学校的课程、政府机构面向群众的热线电话之类。句中“开设”的指向对象是“联席座谈会”,这是一种会议,不是一种单位型机构,同时它通常不需要反复进行,不是常设的活动,因此“开设”的两个词义都不能适用于句中。可以把“开设”改为“召开”或“举行”之类的词。“召开”指召集人们开会,“举行”指展开某个活动,这两个词都能和句中的“联席座谈会”搭配,适合使用。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nQat-j_U5udwGnL9DtOWw
编辑:李梦瑶





1685#
 楼主| 发表于 2024-9-14 10:59:49 | 只看该作者
咬文嚼词(117)接驳 游学 门市 识破 形而上学

咬文嚼词(117)

接驳 jiēbó2024年9月12日《羊城晚报》第10版刊登文章《我的黄老师》。文章记述了几年前作者去看望黄老师的路上因为遇到大雨而堵在地铁站,黄老师知道后不顾年迈体衰,冒着风雨到地铁口去接她,作者知道这个情况后很是不安。在记述了这个背景后,文中有一句话写道:“我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往前赶,想尽快和黄老师接驳。”这个句子中的“接驳”一词使用有误。“接驳”最早是指用小船在船和岸或船与船之间转运旅客或货物,即驳运,后词义扩大,可指用交通工具在交通线路连接处转运旅客或货物,即原来局限于水上的驳运扩大到可用于陆上,但这个意思不能称为驳运。句中说的是“我”和“黄老师”从不同方向相向移动并在路上见面,“接驳”的词义与此不合。可以把“接驳”改为“会合”之类的词。“会合”指人聚集到一起,这个意思符合句中要表达的意思。

游学 yóuxué

2024年9月12日《羊城晚报》第10版刊登文章《我的黄老师》。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读研时,每星期我和同学陶己都会穿过中大东北角的小树林,绕道马岗顶,游学到中文系的楼里来。”这个句子中的“游学”一词使用有误。“游学”指的是离开本乡本土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学”指的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不是指人的一个具体的动作或行动,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句中说的是行为主体“我和同学陶己”“到中文系的楼里来”这样一个具体的身体行动,虽然他们从事“到中文系的楼里来”可能是为了向老师咨询学习上的事,但即便如此,这种具体的身体行动在短时间里即可完成,将其称为“游学”不合其词义。可以把“游学”删去,同时在“到中文系的楼里来”的后面加上合适的内容,如“听课”“找老师求教”之类的话语。

门市 ménshì

2024年9月12日《长春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在书香中与你相逢》。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拜访了发过我文章的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部,小门市、褪色牌匾、几台电脑扛起了杂文管窥世相、针砭时弊、解读人性的重任……”这个句子中的“门市”一词使用有误。“门市”指的是商店的零售业务或某些服务行业的业务,通常在沿马路开设的店铺(一般称为门市部)从事经营。“门市”是一种商业活动,句中说的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部”,从常理来说,“编辑部”从事的业务不是商业活动,“门市”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句中说的应该是这个“编辑部”从事工作的地方,“门市”不合词义。可以把“门市”改为“办公室”,但原句中的“门市”前有形容词“小”,这样改了以后,“小门市”成了“小办公室”,不太合乎表达习惯。因此,更合适的是把“小门市”改为“小小的办公室”之类的话语。

识破 shípò

(一)2022年4月23日《新民晚报》第8版刊登文章《“星星”点灯,照亮最后100米》。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星星‘专业小提琴手’的身份,也在一次偶然中被识破。”这个句子中的“识破”一词使用有误。“识破”的意思是看出来,看破。“识破”的指向对象通常要求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内心活动或阴谋诡计,要求具有负面性。句中“识破”的指向对象是“‘专业小提琴手’的身份”,这个“身份”在通常情况下具有正面性,作者对此也持有正面肯定的态度,使用“识破”在情感上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被识破”改为“被人知晓”之类的话语。“被人知晓”是一种中性的话语,其指向对象可以是负面性内容,也可以是正面性内容,用于句中是合适的。

(二)

2024年4月28日《今晚报》第14版刊登文章《微痕》。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书架只要被谁动过,一准识破……”这个句子中的“识破”一词使用有误。“识破”的指向对象,因为具有负面性,通常是其使用对象希望能够掩盖的。句中“识破”的指向对象是“书架”被 “动过”这种情况,但从常理来说,“动过”作为一种日常行为,不具有负面性,并不是其行为主体“谁”需要隐瞒的事情,因此“识破”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识破”改为“看出”之类的话语。

形而上学 xíng'érshàngxué

2024年9月13日《光明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陶渊明的小园境界》。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在欧洲启蒙时代以前,园林几乎都是以对称的几何形态出现,显示着西方文明对‘数’的形而上学的崇奉。”这个句子中的“形而上学”使用有误。“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概念,它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在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一种学问,二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和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这是一种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因此具有一定的负面性。句中说的是“西方文明”中的“园林”建筑中存在的“对称的几何形态”,作者以此表明“西方文明”中对建筑的重视态度,这个意思与“形而上学”的两个意思都不能切合,因此“形而上学”在句中的使用是不准确的。可以把“形而上学”改为“形而上”。“形而上”不是一个哲学概念,其意思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即把形式作为事物最重要的表现手段,这与句中所说的园林建筑中“对称的几何形态”是相吻合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BJPlfJP3IPxRuOz-4hSr1A
编辑:李梦瑶



1686#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20:41: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省媒标题差错:保险或赔5-6百万
全媒体时代,数字差错,比较常见。916日,某省日报公众号推文标题——《一劳斯莱斯行驶时自燃!保险或赔5-6百万》。这是一条整合其他媒体报道的推送。
查了下,这条内容转载比较多。有的用的是5-6百万”,有的用的是“五六百万”,有的用的是“5600万”。这个标题上的差错,除上面提到的某省日报公众号外,还有某省级客户端、某省级网站等,另还有一些商业平台和自媒体账号等,有一定普遍性。依照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示例:三四个月、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五六万套 、五六十年前、几千、二十几 、一百几十、几万分之一。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在不造成歧义的情况下,前一个数值的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如果会造成歧义,则不应省略。示例:9亿~16亿(不写为916亿),13万元~17万元(不写为1317万元),15%~30%(不写为1530%),4.3×1065.7×106(不写为4.35.7×106)。《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还规定,不能同时采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示例2108可以写作“一百零八”,但不应写作“1百零8”“一百08,4000可以写作“四千”,但不能写作“4千”。

来源:长江朱建华(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87#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20:47: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118)简直 事件 杀人诛心 不由得 焦灼
咬文嚼词(118)简直 jiănzhí 事件 shìjiàn 杀人诛心 shārén-zhūxī
(一)
2024915日《南方都市报》第2版刊登文章《“100元干净饭挑战火了,背后隐痛值得深思》。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普通消费者平常想要吃到物美价廉且卫生的餐食,简直是小概率事件。这个句子中的简直事件两个词使用有误。先看简直简直是一个副词,通常用于修饰形容词,表示完全是这样的意思。简直所修饰的内容,通常并不是事实或不可能成为事实,因此使用简直含有夸张的意思,如果简直所修饰的内容可以成为事实,简直就不合适使用。句中的简直修饰的内容是就普通消费者平常想要吃到物美价廉且卫生的餐食这件事来说是小概率事件(其中事件使用不妥后面另作分析),但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件事成为小概率事件是可能的,因此简直的使用不合适。再看事件事件的意思是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情。事件如果指的是社会上新近发生的重大事情,通常要求具有负面性。句中的事件,指的是普通消费者平常想要吃到物美价廉且卫生的餐食这样的事,一方面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能算是重大的事情,另一方面这种事从社会常情来说不具有负面性,因此事件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简直改为基本上之类的词,把事件改为事情基本上表示大体上的意思,用于对事物的判断,不含夸张,用于句中是合适的。事情指人进行的活动或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它的所指对象可以是正面性的,也可以是负面性的,因此可以用于句中。
(二)
2024723日《每日新报》第2版刊登文章《地铁吸烟被曝光后索赔败诉,维护公共利益者值得力挺》。文中写道:判决书中最为网友称道的一句话是:即使张先生的社会评价降低,亦是因其自身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的不当行为导致。简直是杀人诛心。这节文字中的简直杀人诛心两个词语使用有误。先看简直简直通常用于修饰不是事实或不可能成为事实的内容,带有夸张语气,因此使用简直,含有作者对使用对象否定的意思。在这节文字中,简直的使用对象是判决书中最为网友称道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此持有肯定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简直是不合适的。再看杀人诛心杀人诛心的意思是在消灭其肉体的同时,还要揭露其内心的想法。杀人诛心的行为主体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杀人的行为建立起正当的理由,而其诛心通常是任意编造的,并无事实根据,汉语中有诛心之论的说法,意思是通过自我想像对对手强加不可告人的心理动机,从而将对手置于死地。杀人诛心也有这样的意思,因此它含有贬义,使用中通常表示作者对行为主体的否定。这节文字中的杀人诛心用于指判决书中最为网友称道的一句话,但作者对这个对象持有肯定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杀人诉心是不合适的。可以把简直是改为真是,把杀人诛心改为一针见血真是表示对事物的判断是真实的,一针见血表示话说得切中要害。真是一针见血,符合作者要表达的原意。
(三)
20221123日《农民日报》第8版刊登文章《源自砂锅寨的另一副目光》。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看到很多农家书屋光线明亮的阅览室,整洁,有不少还很典雅的大小房间,和我久居山乡时相比,简直让我惊叹和高兴。这个句子中的简直一词使用有误。简直通常用于夸张的语境中,要求其使用对象在现实环境中通常是不会出现的。简直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对象是让我惊叹和高兴,这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事,并无夸张的色彩,简直的使用不合适。可以把简直改为实在之类的词。实在是一个多义词,其中有一个词义表示的确的意思,这个意思和简直一样是一个副词,但它的使用对象要求是已经出现的或可以出现的,没有夸张的色彩,用于句中合适。
(四)
20231111日《工人日报》第4版刊登文章《先有高品质作品,才有好的影视售后》。文中写道:“2019年,一部大热的古装偶像剧播出结束后,主创成员连开两场演唱会,价格不菲的门票在很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演唱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00万。该事件由此成为影视售后的典型成功事例。这节文字中的事件一词使用有误。事件通常是具有负面性的事情。句中的事件指的是价格不菲的门票在很短时间内被一抢而空,演唱会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00,从社会常理来说,这样的事具有正面性,作者在引语所出全文中对此也持有认可的态度,事件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该事件改为这件事之类的话语。
不由得 bùyóu·de
2024916日《文汇报》第6版刊登文章《年轻的时候》。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我)先后当过医生和记者,都不是不能干的工作,只是越来越感觉到穷,不由得另谋生路。这个句子中的不由得一词使用有误。不由得的意思是抑制不住,忍不住。不由得通常用于修饰人在下意识之下从事的行为,一般都是人受到某种外界刺激而所产生的有画面感的直观行动,行为主体产生这个行为不需要经过大脑思考,如听到这个噩耗,他不由得哭了出来。句中的另谋生路虽然是行为主体的行为,但它不是一种有画面感的直观行动,在通常情况下采取这样的行动需要经过大脑思考,不由得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不由得改为不得不不得不的意思是不能不,即迫于某种压力只能从事某种行为。越来越感觉到穷是行为主体面临的压力,所以只能从事另谋生路的行为,而从事这个行为通常需要经过行为主体的大脑思考,使用不得不是合适的。
焦灼 jiāozhuó
2024913FT中文网刊登文章《哈里斯是如何反杀特朗普的?》。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目前为止,她与特朗普只不过打成平手,选情依然焦灼。这个句子中的焦灼一词使用有误。焦灼的意思是非常着急。焦灼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句中说的是特朗普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状态打成平手,在这种状态下,还不能让人看出谁胜谁负,句中说的是一种活动所呈现的局面,与人的心理状态没有关系,焦灼的使用不合词义。可以把焦灼改为胶着胶着指处于对立的人或事物之间相持不下,不能了结,这个意思用于描写特朗普在美国总统竞选中的状态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88#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1:16: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119)钟表 跳动 得以 充分
咬文嚼词(119)钟表 zhōngbiăo 跳动 tiàodòng
(一)
2024年9月18日《中国青年报》第4版刊登报道《山洪撕裂的小镇在慢慢恢复》。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在湖南省资兴市州门司镇,一座临河工厂二楼的钟表,从7月27日清晨以来,就没再跳动过。”这个句子中的“钟表”和“跳动”两个词使用有误。先看“钟表”。“钟表”是钟和表的总称,“钟表”作为一个总称,指的是这两种计时工具,单个的钟或表不能称为“钟表”。是一个单个的计时工具,“钟表”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再看“跳动”。“跳动”的意思是一上一下反复地动。“跳动”是运动的一种形态,其表现形式是一上一下,句中“跳动”的行为主体是“钟表”,说的是它为完成计时的职能所表现出的运动方式。但不论是钟还是表,它们完成计时的的运动方式都不是表现为一上一下,“跳动”的使用不合适。可以把“钟表”改为“钟”。句中说的是“一座临河工厂二楼”上的一个计时工具,它要么是钟,要么是表,从常情来说,作为一个工厂内部的计时工具,要让大家看到,它应该放置在桌上或悬挂在墙壁上的钟,因此改为“钟”大体上是合适的。可以把“跳动”改为“走动”。“走动”的基本词义是指行走而使身体活动,除此以外,它还可以指钟表上指针的移动,用于句中是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电子钟表只用数字显示时间,而不是以秒针、分针、时针的移动来指示时间,对这类钟表的运动,仍可使用“走动”。
(二)
2024年7月8日《新民晚报》第12版刊登文章《偶得一勘误》。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这看似解释得通,但此时我脑子里忽又跳动出《金圣叹全集》……”这个句子中的“跳动”一词使用有误。“跳动”的运动方式,不仅表现为一上一下,而且要求在一段时间内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句中的“跳动”,指的是“《金圣叹全集》”出现在“我脑子里”(即“我”想到了“《金圣叹全集》”),但是从常情来说,一个人想到某个物品,既不会呈现出一上一下的状态,也不会表现出有规律的反复,“跳动”的使用是不准确的。可以把“跳动”改为“跳”。“跳”有一个词义,可以指原来隐蔽着不存在的或者被忽视的事物突然出现在人的脑子里。“跳”的这个词义表现的状态是抽象的,它的指向对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想法,一种是某个事物在记忆或想像中的形象,句中的“《金圣叹全集》”是“我脑子里”记忆的事物,当“我”突然想到它的时候,用“跳”来描写这种状态是可以的。
得以 déyĭ
2024年9月17日《新民晚报》第8版刊登文章《琼瑶往事》。文中有一句话:“上世纪40年代,琼瑶之父陈致平(1908—2002)曾任教同济大学,琼瑶得以‘教职员子女’身份经常进出校园……”这个句子中的“得以”一词使用有误。“得以”的意思是能够,可以。“得以”是一个能愿动词,其后跟随的宾语应该是一个动词性成分,表示这个动词性成分所描写的动词性内容的可能性或可行性。这个句子中“得以”的后面跟着的是“‘教职员子女’身份经常进出校园”,这不是一个动词性成分,不能做“得以”的宾语。在这个成分中,“经常进出校园”是“琼瑶”的行为,而“琼瑶”能够这样做,是因其具有“教职员子女”的“身份”,这个“身份”是“琼瑶”能够这样做的条件,由此可见,在“‘教职员子女’身份”的前面,需要加上合适的介词,将这个“身价”作为“经常进出校园”的条件这一性质揭示出来。这个合适的介词应该是“以”,而原句因为用了“得以”,使作者忽略了这个需要。但“得以”中的“以”并不能起到介词“以”的作用,因使用“得以”而苟省介词“以”,导致整个句子出现问题。“得以”在这个句子中不是不可以用,而是需要注意“得以”作为能愿动词在使用上的基本要求。可以在“‘教职员子女’身份”前加上介词“以”,这样“得以”的宾语就是“以‘教职员子女’身份经常进出校园”,这是一个动词性成分,可以做“得以”的宾语。如果觉得加上“以”后导致句中出现相连着的两个“以”而不适,那也可以删去“‘教职员子女’身份”,这样改了以后,“得以”的宾语就是“经常进出校园”,不过这样的修改相比原句在意思表达上有一点减损。
充分 chōngfèn
2024年9月18日《人民政协报》第12版刊登文章《得益于委员读书的写作经历》。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按照线索整理出一个大概思路,就像备课一样把准备要讲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充实。”这个句子中的“充分”一词使用有误。“充分”有两个意思,一是足够,二是尽量,句中的“充分”用的是前一个意思。这两个意思的“充分”都是形容词,但句中的“充分”用在介词结构“把准备要讲的内容”的后面,这是把形容词“充分”当作动词来用了,不合“充分”的使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句中的“充分”与“充实”并列在一起。但是,与“充分”不一样的是,“充实”是一个兼类词,它既可作形容词用,表示丰富,充足的意思,也可作动词用,表示采取措施使事物充足的意思,因此它用在介词结构“把准备要讲的内容”之后作动词用,是没问题的。而“充分”只是一个形容词,没有作动词用的功能。可以把“充分”连同它后面的顿号删去。句中使用了“充足”,已经可以很好地表达意思,没有必要再用一个意思差不多的词来与它重复。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89#
 楼主| 发表于 2024-9-21 17:26: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咬文嚼词(120)聚集 厮守
咬文嚼词(120)
聚集 jùjí
(一)
2024年9月20日《光明日报》第14版刊登文章《纳灰河的变迁》。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一团团黑色的乌云在天空中翻滚撞击,风也由北向南聚集而来,像催生婆一样,转瞬之间,豆大的雨珠铺天盖地砸向万峰林宽阔的山谷。”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的意思是集中,凑在一起。“聚集”的行为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但不管是人还是事物,都要求具有群体性,可以细分出若干个体。句中“聚集”的行为主体是“风”,但“风”作为一种自然事物,在表现形态上通常是混沌一片,不能从中细分出若干个体,因此“聚集”不能适用。可以把“聚集而来”改为“吹过来”或“刮过来”。“吹”和“刮”是“风”的两种基本运动方式。就这个句子而言,考虑到后面有“豆大的雨珠铺天盖地砸向万峰林宽阔的山谷”这样的话语,使用“刮过来”更为合适,“风”的“刮”强于“吹”,就常情来说,在“风”出现“刮”的形态后,一般会有下雨。
(二)
2022年5月21日《兰州日报》第3版刊登文章《母亲的手擀面》。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母亲在瓷盆里放上干面粉,左手一点一点加水,右手在面盆里来回拨拉着,变成无数的面絮,在母亲有力的双手搅动下,把细碎的面絮揉搓聚集成光滑的面团。”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的行为主体必须具有群体性,可以细分出若干个体,而且其在完成“聚集”这个行动之后,要求其继续能够保持这种个体状态。句中“聚集”的行为主体是“面絮”,这是具有个体性的事物,但它在句中的语境下完成了“聚集”这个行动以后成为“面团”,不再具有个体性,即使它在成为“面团”后可以再分成若干个体,也不再是原先的“面絮”了,因此,“聚集”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是不合适的。这个句子可以删去“聚集”。句中有“揉搓”一词,已经表明了从“面絮”到“面团”的过程,“聚集”的使用是多余的。另外,在把“聚集”删去后,还宜把“把细碎的面絮揉搓成光滑的面团”改为“细碎的面絮被揉搓成光滑的面团”,即把原来的“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三)
2022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花笺染翰:养眼养心养精神》。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这总计逾五百页书札,是我目力所及收藏花笺种类最全、聚集著名学人最多、装帧设计质量最好的精品图书。”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是使用对象的一种主动性行为,而不是他人对使用对象所施加的行为。句中“聚集”的使用对象是“著名学者”,说的是“著名学者”的“书札”收扰在同一本“精品图书”之中,但这不是“著名学者”的主动性行为,而应该是“精品图书”的编者对使用对象所施加的行为,“聚集”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聚集”改为“集中”。“集中”指把分散的人、事物或力量等聚集起来,把“著名学者”的“书札”收扰在同一本“精品图书”之中,这正是编者从事的行为,使用“集中”是合适的。
(四)
2024年3月13日《兰州日报》第7版刊登报道《“摇骰子猜单双”可能违法》。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2023年6月,被告人张某在其经营的音乐休闲吧内,通过电话方式聚集王某、马某,并指使被告人丁某通过微信、电话方式联系相关涉赌人员,在包厢内采用“摇骰子猜单双”的方式进行聚众赌博……”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对象是“王某、马某”,但“聚集”这个行为并不是“王某、马某”自己完成的,而是由“张某”对这两个人所采取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聚集”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聚集”改为“叫来”之类的词。“叫来”指用话语把人邀集过来,句中的“张某”从事的正是这种行为,因此改为“叫来”是合适的。另外,句中的“通过电话方式”宜改为“通过电话”,即删去“方式”,原句的表述在用词上虽无问题,但不合通常的表达习惯。
(五)
2022年10月10日《新民晚报》第10版刊登报道《带你读懂“宅兹中国”大展》。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这片看似不起眼的青铜残片,证明了夏代早期,夏人就已拥有铸造青铜器的能力,也侧面佐证了当时已经出现足以号令天下的王都,吸引周围文化到此聚集。”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的使用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但都要求具有具象的性质。句中“聚集”的使用对象是“文化”,但“文化”不具有具象性质,“聚集”的使用是不合适的。可以把“聚集”改为“汇集”。“汇集”与“聚集”的意思差不多,但它的使用对象可以包括抽象的事物,这是它与“聚集”不同的地方。
(六)
2023年5月10日《北京日报》第10版刊登文章《在不确定的世界做确定的自己》。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现在的年轻人更是有史以来最有价值的一代年轻人,他们身上聚集的文化财富、文化因子,是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这个句子中的“聚集”一词使用有误。“聚集”在句中的使用对象是“文化财富、文化因子”,但这两个概念都不具备具象的性质,“聚集”不合使用。可以把“聚集”改为“具有”或“积累”之类的词。“具有”的意思是有,它的使用对象通常要求是抽象事物,用于句中是合适的。“积累”与“聚集”的意思差不多,但它在使用对象上既可以是具象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用于句中是合适的。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和“积累”的词义不尽相同,用于句中表达的意思也是有所不同的。

厮守 sīshǒu
(一)
2024年9月19日《新华日报》第13版刊登文章《“我”没有偏旁》。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独体字的笔画也很有意思,有的是离散的,每一笔每一画,都互不关联,永不触及,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比如‘心’字,四个笔画,各居一隅,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既互为厮守,又遥遥相望。”这个句子中的“厮守”一词使用有误。“厮守”的意思是互相依靠,互相陪伴。“厮守”中的“厮”,表示的意思是互相,因此“厮守”这个词自身就有互相的意思在内。句中的“厮守”前用上了“互为”一词,其中的“互”与“厮守”中的“厮”产生了语意重复,表明作者不明白“厮”是什么意思。“厮守”不能和“互为”搭配使用。一般地说,可以把“厮守”改为“守候”之类的词,即消除其中的“厮”,使它和“互为”的搭配合理化。但在这个句子中,原旬使用“互为厮守”,与“遥遥相望”有一种对应的意味,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把“互为厮守”改为“各居其位”之类的话语,也是可以的。“各居其位”和“遥遥相望”的语意对应更有意味,在表达上的效果更好。
(二)
2021年1月22日《新民晚报》第21版刊登文章《问世间情为何物》。文中有一句话写道:“父母同庚,二十岁结的婚,相厮相守了73年。”这个句子中的“相厮相守”使用有误。“相厮相守”是把双音节词“厮守”拆开,嵌入“相……相……”的结构之中,表示的意思是互相厮守。在“相……相……”这个结构中嵌入一个双音节词的两个词素,一般来说可以收到比用“互相”修饰这个双音节词更好的修辞效果。这种表达方式要求这个被嵌入的双音节词的两个词素具有同样性质的语义,如“相亲相爱”。但是,句中出现的“相厮相守”,由于“厮守”的两个词素并不具有相同的语义,因此这样表达是不合适的。一般地说,可以把“相厮相守”改为“相守”,即删去不合适的“相厮”。但是,如果把“相厮相守”改为“相亲相爱”之类的话语,应该更合适。“亲爱”意为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用于表示句中的“父母”两人的关系是合适的。而“亲爱”的两个词素“亲”和“爱”有同义的性质,将这个双音节词拆开后嵌入“相……相……”的结构中也是合适的。

来源:校对工匠(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1690#
 楼主| 发表于 2024-9-25 22:52: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