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9:34: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类首位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逝世
2012-08-26 03:28:43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10877人参与



核心提示: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25日,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美国人阿姆斯特朗逝世,享年82岁。尼尔•阿姆斯特朗本月早些时候曾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并“康复良好”。1969年7月20日,担任阿波罗11号任务指挥官的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尼尔•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脚印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外电报道,首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美国人尼尔·阿姆斯特朗逝世,享年82岁。
本月早些时候,阿姆斯特朗曾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并“康复良好”。8月5日,阿姆斯特朗刚刚度过了他的82岁生日。


1969年7月20日,担任阿波罗11号任务指挥官的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而阿姆斯特朗的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也从那时起,成为流传最广的话语之一。
新闻人物:人类首位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尼尔·阿姆斯特朗,1930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沃帕科内塔,14岁接受飞行训练,1962年9月成为宇航员。1969年7月20日,他成为首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职后,阿姆斯特朗到辛辛那提大学任教。1981年,进入航空技术公司任职。1993年列入美国宇航员名人堂。
阿姆斯特朗曾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试飞员、海军飞行员,以在执行第一艘载人登月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任务时成为第一名踏上月球的人类而闻名。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第一次太空任务是1966年执行的双子星8号的指令长。在这次任务中,他和大卫·斯科特一道完成了第一次航天器的对接。阿姆斯特朗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太空任务就是著名的1969年7月的阿波罗11号。在这次“人类的一大步”中,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的月表行走(迈克尔·科林斯在指令舱中环绕月球)。

http://news.163.com/12/0826/03/89Q8GC1I0001121M.html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09:51: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诺贝尔奖获得者施密特:宇宙终将消散
2012-08-25 10:10:25 来源: 新华网 有6056人参与



核心提示: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指出,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


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
浩瀚宇宙为天文学家的观测和研究提供了无限可能。谁能想象,璀璨星空正在不断远离我们,终有一天会永远消失?然而,诺贝尔奖获得者布莱恩·施密特指出,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宇宙终将消散。
“1000亿年以后,除了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所有星系都将消散,人们看到的宇宙将空无一物。”施密特在此间举行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推论的基础正是令施密特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重大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
此前,天体物理学家曾经普遍认为,引力会使宇宙的膨胀速度逐渐减缓。1998年,施密特与亚当·里斯带领的高红移超新星搜索队与超新星宇宙学计划这两个研究团队,分别发现宇宙膨胀的速度并非如预期一样减缓或是停滞,相反正在加速。
为了解释这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天文学家导入了“暗能量”概念。这种未知形式的能量可以抵抗重力并让宇宙加速膨胀。
“除非暗能量突然消失,否则宇宙将继续越来越快地膨胀下去,最终会走向消散。”施密特说。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搜寻地球外的生命信号,然而这项任务在施密特描绘的未来宇宙中将变得不切实际。1000亿年后,如果人类还存在的话,将会比现在更加孤独。
“到时,我们的银河系还会在,并且和一些附近的星系合并,但是其他所有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宇宙天体都会离我们太远而无法观测到。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自身所在的星系,所有的星系都将消失。”施密特说。
在谈到推动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时,施密特说:“我们并不知道暗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它好像是宇宙自身结构的一部分:暗能量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更多的宇宙空间又产生了更多的暗能量,更多的暗能量又产生更多的宇宙空间……宇宙就是因为它而四散消失。”
暗能量假说是当今对宇宙加速膨胀这一观测结果的解释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在宇宙标准模型中,暗能量在宇宙结构中约占73%。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全晓书 )


http://discovery.163.com/12/0825/10/89OD35C4000125LI.html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6 19:21: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全球首款3D打印比基尼近日开始出售
来源:搜狐IT
链接:http://it.sohu.com/20120826/n351556687.shtml

美的女士可能都有这样的尴尬,都想要一款梦幻般的性感比基尼,不过由于缝纫技术等原因一直不能实现。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全球第一款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来的比基尼泳衣近日开始出售,而这似乎可以帮你完成自己的设计。这款名为“N 12”的时尚比基尼泳衣是由美国 Continuum Fashion 工作室的 Jenna Fizel 以及 Mary Huang 联合设计,并由 Shapeways 打印拼装,真正实现无缝拼接。N 12 也代表着比基尼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N 12 是尼龙 12 的缩写,Shapeways 称这种材料非常“洁净、结实、且富有弹性”,这也使得即使是打印超薄比基尼也不会出现破损。最重要也是最舒适就是尼龙材料防水性能卓越。在材料的制作中破费周章,数千尼龙圆板通过细线编制拼接制作出如此弹性的固态尼龙材料。
  而固态尼龙材料在打印过程中由激光加热熔融,一层一层堆积成你需要的完美比基尼,利用3D打印技术你可以自由设计各种你喜欢的图案。比基尼只是一个起点,之后还会有3D打印的裙子,拉链等等,而 Shapeways 则提供一个平台让设计师或者顾客设计自己喜欢的产品,然后他们根据设计的图纸将实物打印出来寄到消费者手里。[via dailymail]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22:34:5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郑风韩青//@严锋:强推,谢谢李老师推荐!//@李淼在微博:再推。诗一样的解说语言。这样的旅行,必须用诗一样的解说。在《Contact》中,艾莉被送到某个太空区域,她说:这么美,这么美,他们应该送一位诗人来。
@李淼在微博《Travel the Universe》,90分钟,震撼的制作。只有他们才能制作出这个精心的视频。太阳系,第九分钟,壮丽的太阳。第44分钟,4光年之外,半人马座alpha星,三体。 第47分钟,20光年之外有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第63分钟,黑洞。第86分钟,宇宙创生。建议用IMac看,强推。 http://t.cn/zWRS7H3

轉發(2216) | 評論(292) 8月22日13:05 來自新浪微博 標籤:
收藏:8月22日15:42
保存取消
太空  +加標籤



轉發| 取消收藏| 評論8月22日15:38來自新浪微博手机版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22:59: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日本科技文化潮流大杂烩这款新型摄像机将于10月下旬开售,价格约为3万5000日元。通过简单的设定,摄像机就可以将家中的影像传送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不仅如此,这款摄像机还可以传递声音,感知家中的温度,如果宠物有什么异常的骚动,即使你在外潇洒,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轉發(1) | 評論 20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2:37: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华府小记呀,我果断放弃IPONE5能买这玩意么?//@晴阳MissSun: 赶紧买啊
@北大新媒体【记者朋友们:抢饭碗的来了!】在美国问世的机器人记者30秒就能写出一篇报道,在各大网络媒体上持续产出,今年预计将发出150多万篇报道。在体育比赛、股票市场行情、房地产价格等方面,机器人记者的报道颇受青睐。不仅如此,机器人记者将有可能在5年内赢得普利策新闻奖!http://t.cn/zWDLurz



轉發(94) | 評論(20) 23分鐘前 來自专业版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舉報
157#
发表于 2012-9-7 17:24: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机器人记者30秒一篇报道 准备冲击普利策

机器人记者的最终目标是写出长篇深度报道,占领新闻界。

  每30秒,一支由电子运算控制的“神笔马良”就能“攒”出一篇文章。

  记者曾经到浙大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的机器人实验室采访,这个实验室研制出了两个跟真人相当模子的会打乒乓的机器人。

  回程时,一车记者不约而同地畅想:“是不是可以发明一个写稿机器人?我们负责采访,回来以后跟机器人说道说道,它就自个可以吭哧吭哧劳作了。”

  现在,这个神笔机器人真的在美国问世了,每天都在各大网络媒体上产出报道,今年预计将发出150多万篇报道,在体育比赛、股票市场行情、房地产价格等方面的报道,颇受人们青睐。尤其在体育报道上表现抢眼,机器人在比赛结束“那一刻”写出来的总结性报道很快就成了各个网络媒体体育板块上拥有最高点击量的文章。

  记者昨天联系上浙大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的朱秋国老师,他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真可以有”,不过,他对记者说,你们也不必过于忧虑,它还抢不走你们的饭碗。

  机器人记者靠什么写稿子

  朱秋国说,机器人的设计,从流程看是这样的:我们希望机器人做什么事,打球、跑步、写稿……你想得到的,都行;然后设计者就要根据这个任务,做程序设计,并且通过材料制作,造出实物来进行动力学配合。

  朱秋国还没有仔细了解过美国这个机器人记者的情况,但他说,从机器人的“进化”、“基因”等角度讲,“会写稿子的机器人,在设计原理上,应该和iphone4s的siri小姐一样。Siri能和人类进行语音对话,你觉得它是真聪明,会思考。其实是设计者在制作的时候,为siri提供了强大、庞大的数据库。当siri接受一个问题的时候,它会从知识库中搜索出一个答案来。写稿机器人应该也是这个套路,它拥有一个智囊团,可能不止是团的概念吧,有智囊军的规模。这个仓库构成它的写作能力,只要给主题,它马上码出一篇稿子来,应该不是问题。”

  这么看来,会写稿子的机器人,真当是蛮吃香的,它的知识储备庞大、丰盈,并且它的“搜商”相当高,整合能力强又快,光是拼写稿速度和编辑能力,人类的苦逼记者就已经望尘莫及了。

  真人记者会不会“完蛋”了

  想想,这个机器人真要满世界普及开来,我们岂不是要完蛋了?

  “不会的。”朱秋国坚定地宽慰了我这个真人记者。浙大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曾经制作了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海宝”机器人,它和Siri小姐一样,会跟人对话。“像海宝、Siri,都很快会暴露出短板——你问到它搜不到的事情上了,它就会重复抱歉,或者跟你瞎掰了。”

  本报曾经刊登过一则新闻,在英国举行的世界勒布纳人工智能奖比赛上,一款名为Suzette的聊天机器人,因为骗过了裁判,获得第一名。但是当记者登录Suzette坐镇的在线聊天网站,与Suzette唠嗑:“你看过《钱江晚报》吗?”她一下崩溃了。

  估计机器人记者,目前也还是这个状态,要它去做深度报道,可能够呛!有血有肉的记者对业务精钻细磨,应该还是保得住饭碗的——这个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刺激我们来的!

  未来机器人厉害到什么程度

  那么,目前世界上能体现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是怎么样的?朱秋国说,这个头衔非日本的机器人ASIMO莫属,它不仅能以10公里/小时的速度快跑,还能准确地用有5个手指头的手来倒水。

  曾经有一位英国科学家预言,2050年,世界机器人制造界就能造出一支机器人足球队,球队有能力打败英格兰队。

  “这是制作机器人的技术目标,就是说机器人的灵活度和判断力、稳定性能达到这种要求。未来机器人应该会做更多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

  比如,美国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可以用来防生化武器的机器人,这个思路也可能是机器人将来的使命,如果人类再遭遇核泄漏等紧急情况,冲进高危事发现场的不能是人,而是和人一样灵活、智能,甚至更加成竹在胸的机器人。

  写作机器人

  梦想冲大奖

  据美国《连线》杂志介绍,美国叙述科学公司(Narrative Science)正在极力宣传他们发明的同名软件,这个软件拥有自动撰写新闻故事的功能,他们认为将来会研发出更为强大的写作机器人。

  发明者给出的正面预计是:机器人记者有可能在5年内赢得普利策新闻奖。

  目前,这个写作软件在里特联盟(美国垒球联盟)运用得心应手。

  机器人记者写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积累高质高量的数据。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和体育会成为软件写手的前沿阵地:这两类话题都包含了数据的起伏,比如每只股票的收益,股票震荡等等。

  叙述科学的技术总监、高级合伙人克里斯蒂安·哈蒙德在记者会上被问到“未来15年完全由机器人撰写的文章将占多少?”他给出了正面回答:“达到90%”。

  目前,机器人记者碰到了一个小问题:所有的新闻和评论都只会针对胜利者。比如当一支球队被意料之外的对手打败后,所有以结果数据为出发点的评论都会瞬间变得非常刻薄并充满羞辱。美国体育联会要求叙述科学想办法让软件在队伍失利的情况下也能写出赞扬队员们表现的文章,但是显然机器人们写不出“虽败犹荣”这样的话。

  哈蒙德认为,这股机器自动撰写新闻的海啸将不会淹没付费新闻撰稿者的工作,他们研发的软件系统并不是想要夺取任何人的饭碗。相反,电脑能开采出更多信息宝矿,并生产出非常廉价却完全可读的针对时事、潮流等领域的报道,而这些可能是人类记者从未涉及过的。

  他相信,人类和电脑运算可以天衣无缝地充分合作,比如机器人利用其完美的记忆系统成为人类新闻工作者的完美采编助手。

(记者 章咪佳)


http://news.sina.com.cn/m/2012-09-07/114925122775.shtml
158#
发表于 2012-9-9 11:5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类将乘百年星舰冲出太阳系 宇航员无法回地球

核心提示: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

百年星舰
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正在开展一项名为“百年星舰”的宇宙探索计划,希望在百年内能够让人类冲出太阳系,抵达其他遥远的星球。

“百年星舰计划”于北京时间7日获得了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支持,并获得了DARPA的资助。该计划将于9月13日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研讨会,开启这项庞大的项目。

百年计划 建星际殖民地 宇航员无法回地球

报道称,“百年星舰”计划是NASA于2010年提出的,该计划希望在未来一百年内,探寻一个商业模式,开发出成熟的长距离载人宇宙方案。该计划预计花费100亿美元,研究机构已经向众多富豪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有兴趣投资这一项目。

直到两年后的今天,这个项目才获得足够的启动资金。

伊卡洛斯星际组织主管亚当·克鲁尔说,他们的第一个目标星球是火星,或是火星的两个卫星。计划的两大挑战是新的推进系统与定居火星的生命维持系统。“我们将致力于打造持续百年太空飞行的星际飞船,以及可行性星际技术,最终全人类将受益。”

报道称,由于受探索的目标遥远和资金所限,宇航员几乎不可能返回地球。

按照计划,他们所乘坐的飞船将搭载适合人类长期生活在宇宙的生命维持系统,在到达目标星球后,在那里建立一个人类的星际殖民地。

机长人选 首位黑人女宇航员 将负责指挥星舰

对于百年星舰计划发出的“单程”旅行票,报道称,进入太空的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梅·杰米森现被挑选为“百年星舰”计划的机长,未来将负责指挥新型星舰飞船飞越太阳系,对宇宙进行探索。

今年55岁的杰米森来自美国亚拉巴马州。她表示,“我愿意为人类星际探索的活动献身。”

值得探讨的是,星际航天器必须能够有效地屏蔽宇宙射线,避免宇航员及其DNA分子遭受损害,宇航员DNA分子的健康涉及百年星际旅行中人类后代的体质。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郭悦) 责任编辑:NN093


http://discovery.163.com/12/0908/10/8ASE4M8V000125LI.html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2-9-17 09:25: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英开发“辩论”机器人 可与人双向交流
2012-09-17 07:38:31 来源:
深圳特区报(深圳) 有7人参与



0



核心提示:英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能与人交流的高智能自动化系统。这种系统不是简单与人对话,而能与人讨论乃至争辩,有助于操作者更好地作出决策。



英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能与人交流的高智能自动化系统。这种系统不是简单与人对话,而能与人讨论乃至争辩,有助于操作者更好地作出决策。这一系统的雏形最快三年问世。

机器人会说话不稀奇,而高度智能、能与人讨论的机器人仍停留在科学幻想中。阿伯丁大学教授瓦姆博托·瓦斯康塞洛斯说,研制能与人讨论乃至辩论的自动化系统旨在增加人对智能技术的信任。

瓦斯康塞洛斯说:“我们正在创造的是新一代自动化系统,能与人双向交流。”

这种系统不“出声”,以在屏幕上显示词句的方式与人交流。典型交流情形是,人问机器人为什么作出某一决定,是否有其他选择,为什么没有采用其他选择。

这种交流“让人可以质询或推翻机器人的决定”。

“你可以在必要时指挥电脑系统打破或修改规则,以便更好地利用资源或确保安全,”瓦斯康塞洛斯说。

人机交流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机器作出令人满意的决定。不过,双向交流中,当人对机器给出的所有选择都不满意时,机器可能回答:“抱歉,我能做的就是这些。”

会讨论的高智能自动化系统有望部署在外星球和深海,或用于执行国防任务,或在核设施等危险环境中作业。

为防止系统聪明过头、自行其是,系统研制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注意防止系统作出威胁性、野蛮或敌对反应,特意邀请一名心理学家参与设计。

美国科学幻想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认为,设计高智能机器人必须遵循若干规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或坐视人受伤害”。




http://discovery.163.com/12/0917/07/8BJBHIHF000125LI.html
160#
发表于 2012-9-24 14:54: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天文学家发现第二个"太阳系"排列酷似八大行星
核心提示: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一个类似于太阳系排列的行星系统,距离地球1000光年,它们的轨道平面与它们的太阳赤道对齐。

新发现的星系有着类似于太阳系的排列方式。


本报综合消息,天文学家最新发现一个类似于太阳系排列的行星系统,距离地球1000光年,它们的轨道平面与它们的太阳赤道对齐。

与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不同的是外星太阳系中只有3颗行星,但它却是有史以来发现的第一个与太阳系拥有同样对齐排列的星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桑切斯·奥赫达说:“太阳的赤道和行星轨道平面几乎是对齐,这大概是它们类似于一个独特的旋转气态圆盘的结果。 ”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德瑞克·戴明把它描述为“非常吸引人”。他说:“研究人员推断这个星系中的3颗凌日行星全部在同一平面轨道运行,只有一个小角度的倾斜。这种非常紧密的排列立刻就让我们想到了太阳系中的接近平面的轨道。”目前美国宇航局正计划发射系外凌日行星探测卫星来探测行星经过恒星时的整个天空。(来源:辽宁日报)

http://discovery.163.com/12/0924/08/8C5FGLM7000125LI.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