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二集锦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6-12-21 00:0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山东大学向孔庆东发“执教20年”贺信?校方回应
2016.12.8 17:24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曾金秋)今天下午,就网上流传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与传播学院向北大教授孔庆东发送“执教20周年”贺信,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网传贺信系伪造,所盖印章已过期。
今日上午起,多份贺信截图在网络流传。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这些贺信内容多为祝贺孔庆东“执教北大20周年”,落款单位各不相同,包括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某知名媒体等。

网传的孔庆东贺信
新京报记者检索发现,上述贺信来源,均为孔庆东微博。在认证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的微博中,晒出多份贺信,并对致信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在一份盖有“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印章的贺信中,落款日期为“2016年11月29日”;而另一份来自知名媒体的贺信中,落款日期则为“2017年11月30日”。
新京报记者联系孔庆东微博公布的电话,其助手袁先生表示,孔庆东微博均为其本人所发,对于其他情况,其表示并不知情。
今日下午,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向新京报回应称,网传贺信与山大无关,早在2016年9月,“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即已拆分,“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印章随之作废。

山东大学的微博说明
链接:
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61208172444482.html
142#
发表于 2016-12-30 20:58:3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  
今天 16:14 来自 iPhone 7 Plus
很多人说我引导娜娜的自杀原因往其母亲身上靠,我反思了一下,虽然我一百次的说过自杀是多因一果,本意也绝不是如此。但展示那样的细节,仍缺少对死者家人的理解和尊重,并造成他人误解,本身跟事件核心也并无关系。我在此表示郑重的道歉,这都是我的错,我承诺将来类似的文章中,严谨表达,严加注意。http://weibo.com/1907166177/EovIf9XFV?type=comment
143#
发表于 2017-2-6 22:34: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报告
原创 2017-02-06 伦理报告课题组 新闻记者
◆ ◆ ◆ ◆
这是我们连续第4年推出“年度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作为“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的姊妹篇,对我国传媒业伦理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以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推动传媒道德进步。

本报告由上海市新闻道德委员会组织研究撰写,在这里摘录对2016年度9件传媒伦理典型案例的述评。
◆ ◆ ◆ ◆

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特点
通过对2016年我国传媒伦理失范现象的梳理,我们发现:

第一,虚假新闻现象仍然突出,成为2016年最受关注、各界批评最多的传媒伦理问题。这在我们发布的《2016年度虚假新闻研究报告》(←点击可查看)中已经述及,本文不再具体展开。

第二,标题党、侵犯隐私、报道偏颇等传媒伦理的老问题仍时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问题重复出现,个别的典型案例影响了媒体业整体的公信力。比如关于医患关系,在2016年安徽“丢肾门”、山东“纱布门”事件中,新闻媒体的角色受到广泛质疑。

第三,一些过去未被重视的伦理问题进入大众视野。比如涉嫌歧视的表述,不雅内容进入大众传播领域、未成年人参加成人节目的尺度把握等。

2016年9起传媒伦理案例述评
1.网易财经“标题党”事件
【事 件】4月21日晚,网上流传一份云台山景区发布的通告称,4月19日9时25分,上海籍游客翁懋在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潭瀑峡景点出口处,被一块猴子蹬落的石头砸中脑部,不治身亡。网友及媒体发现,逝者翁懋曾任上海冠生园集团董事长。于是,“猴子”以及逝者的身份成为某些媒体报道的噱头,出现了“猴子砸死董事长竟是大白兔奶糖董事长”“活久见!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砸死 网友:猴子大闹天宫了?”等标题,使一桩意外事故变成博人一笑的社会奇闻。

4月22日,网易财经更是使用了《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的报道标题,由于缺乏对死者的基本尊重,引发舆论指责。

当天,网易财经刊出致歉声明,表示“发布过程中使用词语严重不当,缺乏对宝贵生命的基本尊重,虽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修改,但造成了不良影响,伤害了遇难者家属以及广大读者的感情,特此表示诚意道歉”。

12月5日,北京市网信办通报了多起网络媒体涉及“标题党”违规行为的案例,其中包括对网易财经的通报:“4月21日,网易财经发布自行采编报道《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以调侃甚至戏谑的口吻叙述这一悲惨的意外事故,消费了遇难者,同时也误导了受众对事实的认知。”

【点    评】游客遇难不幸身亡,无论如何都是一起悲剧。而以网易财经为代表的部分网媒,以戏谑、调侃的口吻来报道这则消息,不但不恰当地挑动社会“仇富”“仇官”情绪,更是对逝者的不敬,违背了尊重生命的社会良知。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前些年某些都市报的“标题党”行为,比如报道农民工从大楼上摔死,标题叫《昨夜上演高空飞人》,报道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被农用车从头部轧死,标题叫《骑车人中头彩:惨死》,报道广州酷热三十余人中暑身亡,标题叫《广州“酷”毙三十余人》。也许编辑还为自己的“创意”而得意扬扬,其实却丧失了同情心这一人类基本道德准则。

“标题党”现象愈演愈烈,与网络时代媒介技术变迁不无关系。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愈发激烈。而且从PC时代开始,内容的呈现结构就变成两层——标题成了入口,点击后才能看到内容,因此标题承担了“引诱点击”的重任。客观地说,为吸引受众,在标题制作上动足脑筋,出新出彩,是值得肯定的新闻专业追求。但这种专业追求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偏离新闻价值的基本要求,恶意夸张夸大,有悖于公序良俗,刻意放大不良价值观。

2.《新安晚报》“丢肾门”事件
【事 件】2016年5月5日,安徽《新安晚报》头版及A3版以《我的右肾去哪儿了》为题,报道了刘永伟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做胸腔手术,出院后第二天发现右肾“失踪”的消息。根据报道,刘永伟2015年6月12日因车祸被送往医院救治,6月19日转院至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7月1日,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8月18日,刘永伟出院。次日,在山东省立医院CT检查时发现“右肾缺如”。刘永伟就此事询问涉事医院和徐州卫生部门,却迟迟没有调查结果,患者后续治疗受影响。

报道一出,立即引发网络舆论对医院的强烈质疑,各种想象和推测的帖子此起彼伏,包括医生隐瞒了医疗事故、肾被偷摘等说法也被大肆传播。

5月5日下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发表声明,认为媒体报道严重失实,患者在“术后分别于2015年6月21日(术后第1天)和6月25日(术后第5天)的2次CT复查均显示该患者的右肾存在”,并附有CT复查结果影像资料。一些网络媒体也报道称,患者右肾仍在体内,只是呈现萎缩状态。

由此,网络舆论也转为抨击《新安晚报》是“无良媒体”“恶意造谣”,被“打脸”等。

徐州市卫计委随后介入调查,与刘永伟一同选定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作为第三方医院再次检查。5月10日,徐州市卫计委公布检查结果:“综合第三方检查结果和专家组意见:刘永伟术后右肾存在,目前呈现为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

10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下发《对〈新安晚报〉等媒体发布虚假失实报道查处情况通报》称:“经查,该报道表述不准确,解释医学术语‘右肾缺如’为右肾‘失踪’,对‘右肾缺如’原因追究不彻底,展现医患关系各方观点不对等,引发社会误读为‘切肾’‘盗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点    评】事件调查过程中,与《新安晚报》同属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中安在线发表署名“宛新平”的评论《“肾去哪儿了”事件中,媒体不能缺位》认为:“刘永伟讨要了大半年的说法,在媒体的关注下,一个星期就得到了。但该新闻却被很多人当作是媒体“打脸”、患者“恶意索赔”的证据。难道这个结果不是医院和相关部门早就应该提供的吗?如果相关调查部门及时给了患者一个说法,怎么还会有患者“找肾无门”,求告媒体的事?”“从此事件中可以看出的是,一个普通人想要一个说法有多难……”可见,《新安晚报》自认为是怀着满腔热情,为民纾困的道德感、责任感采访报道这一事件的。但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情感,并在某种“公共性”或“正义性”的前提下,力图动员公众舆论,促进社会或个体问题的解决,造成“动作变形”,在采访报道中失却客观平衡的立场,挑动民粹主义情绪加剧甚至激化社会矛盾。

回溯“丢肾”案例,患者、医院、媒体、公众,事件各方看似都有自己的道理,却都多少存在一些问题,最终让矛盾不断扩大,酿成一起轰动全国的医疗纠纷事件,荒诞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信任体系的缺失。

对媒体来说,医疗报道属于科学报道之列,因为它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对报道科学、准确、严谨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社会事件。医患问题,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属于社会敏感领域。而在本案例中,《新安晚报》将“右肾缺如”的医学检查结果,表述为“离奇失踪”,显示出对事件的轰动性、刺激性高于对准确性的价值判断,显然是不妥当的,从而引发社会误读,受到网友批评。

另一方面,“宛新平”的文章中,也委婉地提示了媒体开展报道中的委屈。评论说:在多起医疗纠纷报道中,很多医疗界人士甚至普通网友指责记者“缺乏专业知识”,而似乎没有人去思考,记者同样不是专业人士,他获取“真相”的前提仍然取决于各方信息的有效沟通……医患关系到了今天,患者以及他们求助的媒体人和医生们之间的沟通仍然非常艰难,只要其中一方的缺失,就可以发酵成网络上一边倒的舆论判断和抨击。一篇新闻稿背后究竟是记者专业知识的缺乏,还是采访通道的被迫关闭,还是很多人认为的“居心叵测”,在这个无序时代很难判断。

看来,院方对相关媒体不够信任,沟通不善,也是造成媒体偏听偏信的原因之一。但所谓“无序时代”、沟通不善并不能作为报道无序的遁词,媒体只有通过更加准确、专业的报道,打造公信力,才能赢得医疗界的信任,才能获得更多良好沟通的机会。

3.雷洋案报道不雅词汇泛滥事件
【事 件】5月7日,市民雷洋在北京警方执法过程中非正常死亡,引发全社会关注。5月9日,北京昌平警方通过微博通报案情,称雷洋涉嫌嫖娼被捕,在将其带回公安机关审查途中,其突然身体不适,后送医抢救无效死亡。5月11日,警方第二次通报案情,再次强调雷洋存在嫖娼行为。当日,北京电视台播放了对涉事足疗店一女性违法嫌疑人的采访,“佐证”了警方的这一说法——该足疗店技师称事发当晚曾为雷洋提供“打飞机”服务。

雷洋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一时间,“嫖娼”“卖淫”“戴套”“打飞机”之类报道充斥各种媒体,甚至醒目地放在标题位置。

对于这种现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发微博、微信提出抗议:“家中有未成年人的,这两天不要开电视、不要上网、不要看报纸!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疯的,反正就是疯了!一些人把成年人的性话题,设置成了许多媒体的深度曝光的议题!”

一篇评论则记录下这样的场景:“爸爸,什么叫打飞机呢?当三岁的女儿问正在看电视新闻的父亲,他哑口无言,异常尴尬。”

【点    评】大众传媒中不雅词汇泛滥问题近年屡有出现。2013年网络名人薛蛮子因嫖娼被抓之后,新闻节目中也是毫无顾忌地播出其嫖娼细节,甚至达三分钟之长。还有郭美美明明是以开设赌场获罪判刑,也让她在电视节目中说“有很多人想不论花多少钱也要同我睡一觉”,然后说她的床头又多了多少万。这种令公众不堪的内容,甚至连央视员工也感觉难堪,“我不知道我们播出这样的细节,让家里的女人和孩子如何坐在电视机前”。

这次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在播出这段所谓“雷洋嫖娼”的证据时,肆无忌惮地在大众媒体、黄金时段谈论“打飞机”“戴套”这类性话题,转移公众对于查清雷洋非正常死亡原因的强烈关注,不知是否考虑过它的社会影响,考虑过受众的观感?

这种“污染”公众的现象,与媒体未能坚持职业操作、坚守内容底线有关。并非所有新闻都适宜被刊载。特别是一些轰动性事件、媒体争相炒作的事件,拒绝,有时更能体现一家媒体的道德水准。

4.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咬死游客事件中的虚假信息传播
【事 件】7月23日下午,赵某一家人自驾小汽车游览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在东北虎园区,赵某下车,被一只老虎扑倒叼走。她的妈妈周某下车救女。母死女伤。

当晚,《法制晚报》微博账号用“年轻男女在车内发生口角,女子突然下车去拽男司机的车门,结果被蹿出来的老虎叼走”的说法报道了这起事件。这是夫妻“吵架”这一说法的唯一来源。

赵某被贴上不守规则、撒泼逞强的“恶妇”标签,成为道德谴责的对象。此后,各种各样的说法在各种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流传,包括赵某是“小三”、医闹,赵某一家的户籍信息,她躺在手术台上的血腥照片等。

事后,赵某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是因为晕车下车,并非《法制晚报》所言夫妻“发生口角”。应该说,这个起因对事件结果影响不大,但却导致了不同的网络舆情。据《南方周末》报道,《法制晚报》的爆料人是动物园工作人员。《新京报》记者也接到类似爆料,但因无法核实,在当晚发出的即时新闻报道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点    评】汽车内是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赵某临时下车的原因恐怕只有车内当事人知情,但《法制晚报》在未采访到当事人的情况下,就引用匿名消息源的“发生口角”说,无疑是不妥当的,随着事件在网络上发酵,间接导致了赵某被污名化。

这个事件也提醒我们,社交媒体时代传播伦理中值得重视的一个新问题。无论是动物园工作人员揣测赵某下车原因,还是批评赵某家人有“医闹”行为,在前网络时代,无非道听途说,街谈巷议,属于人际传播范畴,即便是谣言,也是传播者的私德问题。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人际传播场域与大众传播场域联通,原本属于街谈巷议的私人话语,很可能流入大众传播渠道后,便成为公德问题。

在类似公私模糊、是非交融的领域,专业媒体应当发挥澄清事实、避免侵犯个人隐私的示范作用,而不是反过来为不当信息传播推波助澜。

5.狗仔记者无人机拍摄明星婚礼事件
【事 件】7月31日,明星霍建华和林心如在巴厘岛举行婚礼,各路“娱记”纷纷去现场蹲点采访。但是举办婚礼的酒店安保严格,不放任何媒体进去。霍建华方工作人员也出来给记者发红包,并表示:“华哥知道大家辛苦了,但是内场不会让媒体进的。”面对这种情况,自称“中国第一狗仔”的卓伟所设风行工作室,动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没想到受到当地警方干预,强制降落无人机,删除拍摄素材,摄影师也被赶出酒店。

当日下午17:00卓伟发布“网友星探莫悲哀,下次婚礼咱还拍”的微博,并配发现场记者集体拇指向下的照片,疑似表达对不能报道这次婚礼的异议,因此引发网友的批评。配图中涉及的部分记者也澄清,这本来是一张记者表示自嘲的合影,却被卓伟用来表达对明星的不满。

卓伟在回应舆论批评时表示,其微博表达的是自己无奈的心情,以及以后遇到类似事件继续追求报道的“责任”,对新人并没有恶意。

【点    评】目前,我国的娱乐新闻方兴未艾,相关规范却仍模糊。特别是在对明星的报道中,一直存在是否侵犯个人隐私的伦理争议。比如卓伟一直认为,其偷拍行为不是侵犯隐私,而是维护公众知情权,“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对社会承载更多责任和义务。新闻报道有一条共识,就是明星的隐私权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渡于公众的知情权的。明星本身具有商品属性,公众对其代言的商品有知情权,我们娱记只是恰恰去帮助维护公众的知情权,这并不是侵犯隐私”。

然而,媒介法专家魏永征则对包括未经本人邀请拍摄的情况下去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拍摄明星婚礼现场的做法,表示明确反对。

他认为,通常说对隐私的侵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个人信息的擅自披露或进行不当利用;二是对个人生活及其场所的不当干扰,这在法律上叫作入侵(intrusion)。现在对个人信息保护谈论很多,对个人生活的保护相对注意少一些。人们常说,公众人物隐私比普通人少,这是因为公众人物由于自身事务同公共事务、公众利益存在较多联系。但是公众人物和普通人一样有个人生活及其场所,媒体和他人也不应该擅自打扰。这次霍建华和林心如的婚礼,作为公众人物,受到公众关注,媒体报道他们结婚的消息,或者发布他们的婚礼照片,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在主人明确表示不邀请媒体人参加之后,卓伟竟然派记者用无人机在婚礼现场上空拍摄,就是对隐私的打扰或入侵。婚礼是私人活动,婚礼场所就是私人场所,卓伟的行为有可能影响原先安排好的婚礼的顺利进行。参加观礼的人们都去注意天上的无人机了,这婚礼怎么举行下去?如果发生技术故障,无人机掉下来,打坏器物甚至砸伤人,这种后果卓伟估计到吗?

说到公众兴趣,他说,有正当的兴趣,也有病态的兴趣。窥私欲人皆有之,这是人性的弱点,所以我们要用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正当兴趣的底线一是不能损害当事人的包括隐私在内的合法权益。公众关心自己喜欢的娱乐圈人士的各种信息,包括他们的成长历史、业余爱好、恋爱和婚姻,这些应该都可以满足。但是像狗仔新闻那样,把所谓公众兴趣建立在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是不足取的。二是不能损害公共利益。这种跟踪、偷拍行为本身就是败坏社会风气,干扰正常社会秩序,现在又发展到动用“新科技”、使用无人机来进入私人场所强行拍摄,巴厘岛警方采取措施是理所当然的。

6.国航期刊用语涉嫌种族歧视事件
【事 件】中国国际航空公司(Air China)的空中期刊《中国之翼》杂志9月号内页的“国航提示”中写道:“到伦敦旅行很安全,但有些印巴聚集区和黑人聚集区相对较乱。夜晚最好不要单独出行,女士应该尽量结伴而行。”

美国CNBC广播公司制作人Haze Fan搭乘国航航班看到后,将相关内容的图片发布在Twitter,引发热议,被认为是对印巴裔及黑人的歧视。多印度裔居民定居的伦敦Ealing Southall区议员夏尔马致信中国驻英国大使,要求国航道歉及删除相关言辞。夏尔马在声明中表示,自己所在的具有多元文化的选区不仅安全,还具有巨大的参观价值。

9月8日,《中国之翼》杂志社通过《环球时报》对此事做出道歉,承认相关文字表述不当,已经撤下所有航班上的这期杂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对这一问题做出回应。她说,希望随着调查的深入,国航可以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中国有关部门也会督促国航来进行必要的调查。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

【点    评】虽然国航道歉、撤下杂志,外交部也表明态度,但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许多评论都表示不解:这不过是事实,有什么可道歉的?其实,国航安全提示中的错误,并不在于指出伦敦存在不安全的街区,而在于把高犯罪率与少数族裔聚居想当然地联系在一起,给出了这些街区不安全是由于印巴裔和黑人聚集的因果推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开展的“语言净化”运动,倡导文化多元论,要求语言和思想要有正确的政治导向,使用最“中立”的字眼,防止歧视或侵害任何人。如为了避免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残障和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歧视或不满,在美国称呼“黑人”为“非洲裔美国人”,盲人、近视则要称之为“视觉受到挑战者”等。

经过多年,这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基本要求,在欧美国家深入人心。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还缺乏这种意识,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很容易造成误解。

新华社曾发布过一批“禁用词”,其中要求: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在报道社会犯罪和武装冲突时,一般不要刻意突出犯罪嫌疑人和冲突参与者的肤色、种族和性别特征。比如,在报道中应回避“黑人歹徒”的提法,可直接使用“歹徒”。

在国际传播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增强这方面的意识,表达更审慎、更严谨。

7.厦门女记者打阳伞采访灾后重建事件
【事  件】9月15日凌晨,厦门遭遇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这是2016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最强台风。台风使厦门遭受重创,出现大面积断电、停水现象,部分行道树被刮倒折断,道路受阻,车辆被砸,窗户破碎。台风过后,厦门上上下下都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

9月20日下午,厦门本地自媒体微博@看厦门 转发网友拍摄的照片及爆料称:厦门电视台女记者在同安采访灾后重建现场的时候,戴着墨镜,打着阳伞,扭着腰采访的形象,与街上大扫除的志愿者的形象格格不入。

这位女记者遭到众多网友批评,2个多小时后,@厦门广电火速发布通告,认为该女记者的不当行为“违反了新闻记者的职业规范”“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对她做出停职处理。

【点    评】其实,在对这一事件的评论中,网友也持不同意见,除了批评意见之外,也有人认为,女记者也是人,也有爱美之心,如何穿着是个人自由。还有人批评厦门广电的“雷霆处理”,有被网络舆论绑架之嫌。

记者的穿着当然是个人自由,但在工作场合,却有职业上的要求。新闻采访教学中有个比喻:深入=身入+心入。这个“身入”的含义,就包括记者的穿着、姿态和行为等等,应与采访环境、氛围,以及采访对象的身份相符合。以这位记者的打扮和姿态,把话筒“杵”到志愿者面前,恐怕不但听不到真心话,反而会招致公众的反感。因此,对这位女记者的大量指责,也是对新闻业中普遍存在的“骄娇二气”“不接地气”的不满情绪的发泄。这一点,值得新闻业者深思。

8.湖南卫视将女童和成年男子组成临时父女事件
【事 件】10月份开播的湖南卫视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中,由击剑运动员董力和4岁小女孩阿拉蕾组成了临时父女,在节目中同吃同住,亲密互动,天真的小女孩还对“爸爸”董力告白:“等我长大了,妈妈就把我嫁给你”。本来童言无忌,但随着节目的播出,观众们批评,湖南卫视在剪辑和配图配字甚至是官方微博的广告上,刻意都把两人关系往CP(英文couple,网络常用语,往往指夫妻关系)方向引导,比如网络视频主打推广语是“董力红唇索吻阿拉蕾”。另外,阿拉蕾裸露肩膀和穿内裤的画面也被播出。董力也在多个采访中表示要等阿拉蕾长大,理想型恋人就是阿拉蕾。不少观众提出质疑:不应该让女童用这样的方式跟陌生男人相处。这些画面、玩笑,到了对女童有企图的人眼中会变成什么呢?《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也是有儿童观众的,孩子看了小朋友跟董力这么亲,会怎么对待生活中碰到的陌生人?

11月20日《爸爸去哪儿》的官方微博发表题为“单纯的总是最美好的”公开回应,表示:节目以亲情为本,不支持变了味的过度解读。网络上的一些媒体为了博眼球,对嘉宾和未成年儿童都会造成伤害,希望大家能用善良的眼光看待节目,同时也会对节目加以检视,更加慎重。

包括阿拉蕾对董力说长大后嫁给你的一些片段,在后来的节目播出版本中也被删除。

【点    评】或许湖南卫视这档节目真的是要传播亲情,呼唤父爱回归,但以“娱乐”的方式让年轻男子与未成年女童组成临时父女关系,甚至有导向情侣关系并故意炒作之嫌,有哗众取宠、误导受众之虞。

正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童小军在接受财新媒体采访时所说的,“从幼童保护的专业视角看,(这么做)肯定是有问题的。其实,公众所反对的,不是正常人怎么理解,而是可能导致怎样的误解,尤其是孩子自身的误解”。他说,误解很容易给儿童保护的典型施害人有空可钻。“儿童保护不仅是体现在宣传上,从保护孩子利益出发,正向的交往取向,女童不应该与陌生男子有这种相处模式。节目组还是没有从儿童保护的视角看问题”。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微博也截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相关文章表示,“专家认为,节目最大的误导是让儿童对‘熟人’失去防范意识,而80%被性侵的儿童是熟人作案,且目前网上已经有了一些言论、图片与解读,表明有些内容、宣传成了恋童幻想素材”。

9.山东电视台“纱布门”事件
【事 件】10月29日,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栏目播出报道《潍坊产妇子宫内留纱布 重磅调查 还原事件真相》,称徐女士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了剖宫产手术后出现小腹疼痛的症状,原来是一块纱布留在子宫里。

报道播出后引发了对医患关系的热议,很多观众和网友认为这是一起明显的医疗事故,医院还置患者的病痛于不顾,迟迟不取出纱布。

不过,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10月30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对产妇徐女士诊疗经过的说明》6:产妇徐女士就医经历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填缝纱布是为了防止出血,保全子宫,拆除时发现部分纱布取出困难,余留纱布条2cm左右,观察半月左右待可吸收线吸收后纱布条自行脱出,如不能脱出时可在超声引导或宫腔镜下取出;患者家属知情并签字;患者家属提出30余万元赔偿要求,未达到索赔要求的情况下拒绝配合治疗。

一些长期关注医患纠纷问题的微博自媒体也披露,类似情况并不是什么“医疗事故”,而是用纱布填充止血和缝针的过程中很常见的一种情况。而且当初已经明确告诉了患者家属这一情况,家属当时一度签字表示同意。但是后来家属涂抹了签字。

舆论由此发生压倒性的变化。网友转而支持妇幼保健院依法维权,徐女士的角色从受害者转变为“医闹”。

11月2日,@环球时报微博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生活帮》栏目存在通过剪辑偷换概念,误导公众的嫌疑。《生活帮》的后续报道中采访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修霞,节目中院方承认纱布残留“有问题”,然而院方人员在旁边录制的采访完整版本却显示,这只是修霞接受采访中的一小段,前后语境都被《生活帮》剪掉了。在完整版的采访中,修霞不仅讲述了为什么会有纱布存留,还讲了强行取出的后果,以及医院的后续治疗方案。从中可以看出,纱布残留是急救时的措施,并非疏忽遗忘。

在这期间,实名认证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的新浪微博名人 @烧伤超人阿宝等披露,“生活帮”栏目在报道此事件过程中一直滚动播出“生活帮联合山东省优生优育临床评估亿元‘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组成‘快孕项目’”的广告,而这家“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不但属于备受诟病的“莆田系”医院,且涉嫌虚假宣传有资质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7专业医疗网络社区“丁香园”发文质疑,“生活帮”“既然是一家为民负责的‘良心媒体’,有没有对内容以及医院的资质进行审核,有没有想过节目播出后,将对多少孕期的家庭产生不良的影响?公然为莆田系医院站台,这是收了多少钱?”。

11月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此事,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万希润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通过纱布压迫和缝扎最快止住患者大出血保留了患者子宫,抢救医生做了最优选择。

11月9日,山东广播电视台发布了《山东广播电视台就“纱布门”向潍坊妇幼保健院致歉》一文,认为“生活帮”的报道“基本准确”,但也表示,“在患者事先是否知晓腹中异物为纱布的问题上,记者的表述容易让人产生患者事先不知情的误解,就此我们向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及广大观众表示诚挚的歉意”。

【点    评】同样是2016年度有影响的医患纠纷报道事件,“生活帮”栏目比《新安晚报》有更多值得诟病之处。比如,患者家属明知手术方案及风险,有“医闹”嫌疑,媒体却没有相应调查;媒体剪辑中断章取义,歪曲了受访者原意;媒体与相关医疗机构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关系,后者有左右其报道倾向的可能……

除了前文提到的尊重医学专业规范、保证客观平衡报道的原则,在这一案例中还要特别提出媒体角色的问题。

网络搜索可以发现,“生活帮”栏目与济南中医不孕不育医院有密切关系,不但合办各种社会活动,还多次报道该院使患者成功受孕等“新闻”。这不能不让人怀疑,“生活帮”究竟是新闻栏目,还是软广告创收栏目?媒体在相关争议性事件报道中,究竟是扮演的客观公正的社会监督者角色,还是被相关利益绑架,有意误导受众,成为某方利益的代言人?

挖掘事实,探求真相,
是新闻业最大的善
以上从问题出发,本文对2016年传媒伦理典型案例进行了梳理。但对于媒体来说,“合规”“不越轨”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新闻业最大的善,最高的道德律令,“全球媒体的首要伦理准则”,则是挖掘事实,探求真相。在这里,必须提到2016年的聂树斌案改判事件,这既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也是媒体坚持舆论监督、艰苦挖掘真相的里程碑式事件。

聂树斌案从执行死刑到改判经历了21年,其关键转机是2005年《河南商报》的一篇报道《一案两凶,谁是真凶?》。当时以总顾问身份代理总编辑之职的马云龙和记者一起进行了采访调查,并主动放弃首发权,把报道发给全国一百多家报纸,欢迎转载,不收稿费。由此,聂树斌案进入公众视野。正如《新京报》整理全国各大媒体相关271个版面时所言:“聂树斌案中媒体的身影不曾缺席。翻过22年来那一个个有力的标题,一篇篇有力的报道,小到聂家的辛酸苦楚,大到国家的历史变迁,似乎都触手可及。”

“职业伦理越发达,它们的作用越先进,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越合理”。当前,传媒业正在经历一个困难与机遇同在的转型时代,只有更好地履行挖掘事实、探求真相的职责,更坚定地遵守职业伦理规范,才能奠定自身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媒体融合进程中实现凤凰涅槃般的历史性变革。

(本文摘自《2016年传媒伦理问题研究报告》,阅读原文及学术引用,请务必参考《新闻记者》2017年第2期)
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jfRYy5oU-BduMNPS2zHP4g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23:08: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苍梧晚报》一男编辑欲潜规则女投稿人,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
昨天,一名女投稿人给连云港《苍梧晚报》投稿,指遭到该报某男编辑的骚扰。涉事女性是一名自由女诗人,在投稿时屡次被男编辑骚扰,并表示只要她同意,就可以发表作品、拿稿费,欲将其潜规则,言语之间相当露骨,不禁让人大开眼界。


苍梧晚报编辑和女投稿人聊天记录截图

据了解,涉事男编辑供职于连云港的《苍梧晚报》。随着则爆料在社交网络上扩散,媒体、警方和知情人士等各方依次介入发声。大量的相关信息浮出水面,将这一事件推向公众舆论的焦点。

今晨,《苍梧晚报》在其官方微博发表了致歉声明称,从昨天下午开始,关于该编辑的不良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在网络上流传。对于此事,苍梧晚报广大员工倍感震惊,深深理解各位粉丝的愤慨之情。

据了解,涉事男编辑赵某是国家二级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资深编辑。根据苍梧晚报官微给出的回应,昨天报社领导得知此事后,就立即暂停了这位编辑的工作,并报集团调查处理。报社方面也联系对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并道歉,表态一定会依规依法严肃处理此事。

根据公开信息,连云港日报社主办的《苍梧晚报》创刊于2000年10月1日,全国公开发行,是广大读者了解连云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浏览秀丽风光、扩大视野的窗口。该报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民排忧解难、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苍梧晚报回应

今天上午,苍梧晚报官方微博已经关闭了评论。在苍梧晚报今天中午发布的微博下,小编回复了一位语气近似于当事人的评论。

尽管官方致歉还算真诚,仍然有网友认为人如镜,一看这位画着文艺皮的男编辑就是资深老混蛋,不得不对苍梧晚报的价值观持怀疑态度。

小观察君不禁好奇,这位苍梧晚报编辑猥琐下流、试图“睡文艺女青年”、失败后还牵强辩解、恬不知耻的自信究竟是哪里来的?来源:传媒小观察
http://mp.weixin.qq.com/s/HKa_viSdklu43TTwDA6MaA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7-3-24 20:32: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请央视主持人刘嘉远辞职
原创 2017-03-24 陈湘鹏 作家树 作家树
作家树  微信号 writertree
功能介绍 挖掘像化石一样的文字




在世界杯预选赛中韩之战前夜,长沙凯宾斯基酒店门外上演了一场卑劣的表演,在韩国球队下榻长沙酒店后不久,酒店门口颓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以后每隔10分钟,酒店楼下就响起同样的鞭炮声,持续了很长时间。


这些人目的很简单,让韩国球员休息不好,输掉第二天的比赛。事实上,第二天中国队赢了。而且,赢得非常非常耻辱,简直比输了还要难看,中国足球和全体中国人的面貌以更卑劣、不讲规矩、小丑般的形象,从体育赛场上直接跳到政治舞台上。



促发这一流氓行为的,是中国国家电视台主持人刘嘉远,他在节目中说:该去韩国队酒店放鞭炮,就当过年了,没有炮就把锣啊锅呀拿到酒店敲一敲……把时间分配好,别一窝蜂的去,比如一点去一拨,等三点做梦呢再去一拨,早上再来个广场舞。


央视主持人的教唆,以及民间卑劣心态和流氓力量的复现,实际上是近期中韩关系矛盾的一个表达。但越是在这种政治斡旋中,越是需要一种现代国家的理念与姿态,正直、负责、公正、法治的国格,以及不流氓、不卑劣、不傻逼的民众,才是谈判、合作、或是竞争的真正筹码。在酒店外放鞭炮来影响足球赛事,这种教养不合格的小学生三年级的智力和德性,在老师看来,是要挨打的。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破东直、朝阳、东便、广渠各门进入北京,慈禧见势不妙,遂带领光绪帝、隆裕皇后西逃。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就是政府纵容这种(1)“非法”的(2)“打击无辜”的(3)“松散”行为引发的一串连锁反应。等松散的流氓散去,承担流氓行为后果的是整个民族。



央视主持人如果不能在政治和道义问题上具有文明的标准,它就会带来危险,他的语言、思想和某种气质,会通过媒体传播,并引发一些社会反应。我们不需要一个1900年的结果,200多年来,中国人现代化的路程曲折离奇,代价高昂,走到今天并不容易,我们不需要一个以义和团的方式教唆民众的媒体主持人。我们需要努力维护一个现代中国人的形象:这意味着我们会好好招待韩国足球队,和他们在球场上公平竞赛。国家在中韩问题上理智、公正、既关乎国家利益,也关切世界利益。而且对国内的流氓不法行为,我们脑子清楚,立场鲜明,我们真的看不起那些放鞭炮的蠢货和坏蛋。




恳请央视和主持人本人重视这个问题,并请主持人刘嘉远先生辞职。这恐怕是央视言论促发的鞭炮事件导致的全球影响的唯一补救方式。希望看到你们的态度。





————————————————————————————————




http://mp.weixin.qq.com/s/o_xTYVIfxk4cSMRcDQLR4Q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22:40: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记者遭阿根廷同行嘲笑:连世界杯都没进神气啥


原标题:国足没进世界杯,中国记者都受气了?

日媒: 中国记者遭嘲笑:你们国家队没进世界杯神气啥 。

中国记者在世界杯上受气了?!

@新浪体育 是这么说的:

日媒《Sportiva》: 中国记者遭嘲笑:你们国家队没进世界杯神气啥 ↓



日本《Sportiva》报道,揭幕战前,媒体大厅内,一位中国记者因声音太大引起阿根廷同行的不满。争吵中,阿根廷记者说:“你们国家队世界杯都没出线,为什么还这样神气?” 面对这句“暴击”,中国记者无言以对……

感觉受到了万点暴击。

  

可是!

  









这家日媒到底是怎么报道的?环环(ID:huanqiu-com) 找到了报道原文。

  

日本《Sportiva》:让中国记者无言以对的世界杯现场

以下为日本《Sportiva》报道翻译全文:

让中国记者无言以对的世界杯现场

6月14日,莫斯科市内的卢日尼基体育馆内,现场氛围十分紧张,周围警察表情凝重,但是到了午后,整个现场已淹没在粉丝的欢呼雀跃声中。

世界杯的揭幕战是主办国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粉丝呼声此起彼伏,互不认输。另外一边,哥伦比亚和墨西哥也不甘示弱。足球是一项无国境、全民皆乐的运动项目。然而,参赛选手们穿着各国服装,背负各国使命,挥洒汗水的模样却说明,并不仅仅如此。

哥伦比亚一行人一边用西班牙语叫嚣“世界杯必胜”,一边在拍纪念照。对他们来说,与日本之战不过是鼓舞士气罢了,虽然在足球现场并不是你有实力就一定能赢,但是最起码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友好也行,敌意也罢,世界杯现场也许能将人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阿根廷记者同中国记者之间也许曾经有过争执吧。中国人大声喊叫欢呼,面对此景,阿根廷记者却说“你们连世界杯都没进,神气啥?” 这么惨烈一击让中国记者瞬间哑口无言。世界杯本身就是一个战场,而这个战场也赋予了足球强国以绝对荣誉。阿根廷人利用这一点似乎有些仗势欺人,但说的也确实是事实。

“如果对手是阿根廷,还不如输了的好”。日本国内在世界杯前一直持续着这样的氛围,但是在现场的各国记者说不出这样的话。在世界杯的世界里,胜败分明,一旦输掉,后果惨重。

作为主办国的俄罗斯,应该是举国欢庆吧?

说实话,笔者之前也采访过日韩、德国、南非、巴西,与这些国家相比,俄罗斯的狂热度比较低。开幕战上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以5:0拉开差距,尽管这样俄罗斯人也是很冷静地表达他们的喜悦。这也许与俄罗斯人处事冷静的性格有关吧,不会像拉丁美洲人那样容易激动,情绪高昂。

首都莫斯科人是如何对待开幕战的呢?去市内采访的摄影师也表示,没有想象中的热情高涨。也没有在红广场举办庆祝活动。虽然地铁车厢中在播放比赛现场,但是在进球时,满载乘客的车厢中只有一个大叔轻声欢呼。

就连赛后的街道也非常安静。在街道边笔者上了的士后,司机看到笔者记者专用的通行证后,使用google翻译自豪地说到:“俄罗斯对沙特阿拉伯胜利了”。但是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

顺便提一句,俄罗斯人总会给人一种冷漠、阴郁的印象,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这样的。笔者在1990年后再一次访问俄罗斯,当时认识的人们都非常亲切有礼貌。

受政治和历史影响,很多人对俄罗斯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但是俄罗斯人并不等同于俄罗斯。

如果俄罗斯突破小组赛,他们自然就会欢呼雀跃吧。

“这才刚刚开始哦”。俄罗斯一位女性志愿者一本正经地说道。获得这么点小胜利就开始欢呼雀跃未免有失风度。即使胜了沙特阿拉伯,对战埃及和乌拉圭连败的话就会输掉比赛。

总而言之,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开幕啦。让我们热情高昂,满怀自豪,摒弃偏见一起迎接世界最大庆典吧。

环环:看完日媒的报道,你会发现,文章的标题虽然是“让中国记者无言以对的世界杯现场”,但主要内容并不是阿根廷与中国记者的冲突。报道中受气的是哪位中国记者?阿根廷记者真这么气人了?环环都无从查证,只有日媒单方面说法。我们只能跪求国足争点气,让日本人没机会再报这种内容,成不?

原文链接:https://news.sina.cn/gj/2018-06- ... 059.d.html?from=wap

编辑:尹芳芳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8-6-21 20:59: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正厅级“优秀记者”被提起公诉 曾冒酷暑采访发烧仍然不下火线

长安街知事
百家号06-21 16:34

突然消失一年后,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原社长郑德刚(正局级)因涉嫌受贿罪、贪污罪,日前被广安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其曾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如今恰好汶川地震10周年,他再次返川,不过身份已然变成嫌犯。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6月20日,检方发布消息称,郑德刚案是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逐级指定管辖,由广安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
检方指控:郑德刚利用职务便利,在项目建设、门市租赁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数额特别巨大,且其将国有资产隐匿,意欲非法据为己有,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未遂)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开报道显示,郑德刚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去年6月。当时人民日报社召开了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干部会议,郑德刚以企业监管部主任的身份参加。
今年1月,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组发文称,人民日报社编委会对国内分社和社属媒体企业开展了三轮规范化巡视。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监管部等九大部门进行了认领,比如拟定办法,解决投资链条长、环节多,跟踪监管不力的问题。
作为央媒高管,他何以远赴四川接受审判?答案很简单:此人在四川任职长达十几年。
具体说来,2002年左右,他就在人民日报四川记者站当记者,采写了大量有关非典时期的新闻报道。后来他升为记者站站长,以及分社社长。直到2014年,郑德刚才回到人民日报总社,担任企业监管部主任。
郑德刚从业的“高光时刻”是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之后,当时积极参与救灾的他不仅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还获评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此前有报道称,地震发生后,驻四川记者站全体记者投入战斗,当天即发回报道。因成都机场关闭,公差在京的郑德刚先飞重庆,辗转赶到成都。13日凌晨,他顾不上休息,紧急成立人民日报四川抗震救灾报道前线指挥部,决定兵分3路,立即分赴灾情最重的地区。
除此之外,当报道组决定向灾区捐款时,郑德刚出了1万元,并当面向有关领导介绍抗震救灾一线情况。
实际上,早在2006年,郑德刚就已经开始闻名。当时,川渝曾遭受近50年以来未遇的特大干旱。郑德刚冒着最低36摄氏度的高温采访,中暑、发烧,仍然不下火线。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曾经的优秀新闻工作者,逐渐滑向了犯罪的深渊。今年是汶川地震发生10周年,不知此时身陷囹圄的郑德刚想起那段并不久远的往事时,会作何感想。
铁肩担道义的记者,本应是令人崇敬的职业,但一失足成千古恨,郑德刚的“反转”令人警醒。

http://news.sina.com.cn/c/2018-06-21/doc-ihefphqm0429346.shtml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8-6-26 13:56: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Fox News commentator apologizes for racist remark

by Brian Stelter   @brianstelter
June 25, 2018: 12:15 AM ET


Fox News is distancing itself from a racist remark made by one of its paid commentators on Sunday.
The commentator, David Bossie, was arguing on "Fox & Friends" with Democratic strategist Joel Payne, who is black. He told Payne, "you're out of your cotton-picking mind."
Payne was stunned by the remark. He told Bossie he had "some relatives who picked cotton, and I'm not going to sit back and let you attack me on TV like that."
Bossie, a veteran conservative activist, was a deputy campaign manager on the Trump campaign. He also served as a deputy director of Trump's transition team. He joined Fox News in February 2017.
Fox declined to comment on whether Bossie would be suspended in the wake of the on-air controversy.
Related: Roseanne canceled after star's racist Twitter rant
But in a statement, a Fox News spokesperson said "David Bossie's comments today were deeply offensive and wholly inappropriate. His remarks do not reflect the sentiments of Fox News and we do not in any way condone them."
Payne, appearing on MSNBC later in the day, said he had a "terse" exchange with Bossie immediately after the Fox News panel. He expressed "some regret," Payne said.
Four and a half hours after the TV segment, Bossie tweeted an apology.
"During a heated segment on 'Fox & Friends' today, I should have chosen my words more carefully and never used the offensive phrase that I did," he wrote. "I apologize to Joel Payne, Fox News and its viewers."
Payne said during his MSNBC interview that he accepted the apology in Bossie's tweet, but said his comments have prompted "frustration" among minorities.
"My namesake is my great-grandfather, who was a sharecropper," he said. "I took that very personally."
"Our family and people like us have worked very hard to come up over the years. And so, to have someone kind of reduce our experience and try to make light of that experience — which I imagine Mr. Bossie was doing — that was offensive and that was unacceptable to me," Payne said.
The banner on screen during the Fox News segment said "PUNDITS CALL TRUMP SUPPORTERS RACIST, NAZIS." The segment was supposed to be all about heated rhetoric.
After the "cotton picking" comment, Bossie again said to Payne, "You're out of your mind."
"Let's end it on a civil note," host Ed Henry said.
He moved on, but came back after a break to "address what just happened."
"I want to make clear Fox News and this show, myself, we don't agree with that particular phrase," Henry said. "It was obviously offensive, and these debates get fiery. That's unfortunate."

CNNMoney (New York)
First published June 24, 2018: 3:00 PM ET

链接:http://money.cnn.com/2018/06/24/ ... t-remark/index.html

编辑:陈心茹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8:17: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报社发生枪击案:报纸照常出版 竞争对手伸援手

澎湃新闻
2018-06-29 09:01
原标题:美报社枪击案|报纸将照常出版,竞争对手及各地记者伸出援手

当地时间2018年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一家报纸的编辑室发生枪击事件。 东方IC 图
  当地时间2018年6月28日,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一家报纸的编辑室发生枪击事件。 东方IC 图
当地时间28日下午,美国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市一家报社发生枪击案,目前已经导致5人死亡、多人受伤。尽管遭遇不幸,但这家报社已经明确表示将照常出版。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29日报道,发生枪击案的《首都新闻报》记者库克(Chase Cook)在推特上表示,第二天的报纸将照常出版。

报道称,目前,《首都新闻报》正在母公司《巴尔的摩太阳报》编辑记者的协助下,为29日的新闻报道继续工作。

《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麦克罗(Joshua McKerrow)在推特上称,他正与库克以及另一名记者制定报道计划。

不仅是《巴尔的摩太阳报》,甚至连《首都新闻报》在马里兰的竞争对手和美国其他新闻工作者也都愿意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与此同时,白宫新闻发言人桑德斯28日晚也对这起枪击案予以谴责,并称“对记者的袭击就是对每个美国人的袭击”。

CNN称,目前还无法确定枪手的袭击目标就是这家报社的记者,但近年来,针对记者的威胁正在上升,不过,造成死伤的事件并不多。2015年,在美国维吉尼亚州,两名电视新闻记者在直播时遇袭身亡,凶手是这家媒体的前员工。

点击进入专题:
枪声再起 美国马里兰州报社枪击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
链接:https://news.sina.cn/2018-06-29/ ... 978.d.html?from=wap

编辑:陈心茹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8:42: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媒体老师图鉴

内心毫无波澜的  记者论坛  2018-06-27

(“记者论坛”公众号:reporterbbs,猛击关注)

按:此篇《媒体老师图鉴》,根据吓脑湿行业亲身经历汇总…
略嫌尖锐,生动形象。记者论坛经授权转载,感谢。



“老师”在此处没有特别含义,约等于“人”的意思,类似的用法还有买东西时别人口中的“美女”。

不同的媒体老师,有着不同的风格,也自然产生了不同的类型;

此篇《媒体老师图鉴》,便是根据吓脑湿行业亲身经历汇总…

1、通稿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常挂在嘴边的三句话:

“通稿有吗?”
“通稿好了吗?”
“通稿什么时候好?”

喜欢改通稿标题,代表自己也有付出。

他们不生产稿件,他们只是通稿的搬运工。

-
2、跑会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常年出没于各类展会、发布会。

喜爱在社交媒体晒邀请函,到达后会在朋友圈会发出定位并配文:“到xxxx了,有在现场偶遇的吗?”

他们以展会和发布会时间为历法标准,一般新年为新历每年九月。


3、直播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跑会型媒体老师延伸出的分支物种。

他们会在现场随着活动的进行用私人社交账号发20张以上图片或10条以上小视频。

内容主要涉及明星助阵表演、大佬上台、产品参数、新品展示、场内模特等,并把这些称作“福利”。

-
4、风口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随着互联网风口而动。

前年是VR资深媒体人,去年是人工智能资深媒体人,今年是区块链资深媒体人。

-

5、午夜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白天有文字困难症,写东西像挤牙膏。

但当时间来到午夜十分,就像换了个人,灵感迸发,水银泻地,创作像窜稀一样顺畅。

咖啡、宵夜、烟、红牛、耳机等对此类型媒体老师有加成作用。

-

6、女媒体老师


行业里的女性也不稀缺,为什么要单独划出“女媒体老师”?

关于这个可以参考《进击的巨人》:女性的巨人那么多,还有一个专门的角色叫“女巨人”。

此处的女媒体老师特指美女,她们的出现会吸引大量关注,让整个现场熠熠生辉。

她们是行业内的传说,她们好像不属于这个圈子。

-

7、正直型媒体老师



从不收车马费。

参加活动或者采访都准备充分,在外人看来是真正有“新闻理想”的怪人。

-

8、加戏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此类型多出现于提问环节。

他们喜欢用冗长的问题来显示自己学识,试图达到“反客为主”的效果,但常常因为半天说不到重点且只有最后一两句才有用所以弄巧成拙。

会被同行以白眼鄙视。

-

9、抱团型媒体老师

又分内部抱团型和外部抱团型。

undefined

内部抱团型:同个单位组队参加各类活动和采访活动,有些时候并没有明确分工,一般会先自行解释“想来学习一下”。

-
undefined

外部抱团型:垄断某个细分领域的十几位媒体老师,只要和该领域相关的活动都是一起被召唤、一起出席,甚至连安排的座位都不变,坐下来就可以唠家长里短。

-

10、点评型媒体老师

下载3.jpeg

正义感十足。

抑制不住自己溢出的文字才华和指点江山的冲动,一有大型事件发生必定第一时间点评一番,也时常被人质疑站队,会觉得委屈将对方痛骂甚至拉黑。

但天有不测风云,万一事情发生反转会默默删掉言论并祈祷没人截图打脸。

-

11、祝贺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好事发生,其中大部分都与他们有关。

无论是行业内的、认识的、采访过的、碰到过一次的、微信聊过的、一个群里的、还是听说过的,一旦发生了融资、成立、赚钱、得奖、搬办公室、换logo等事情都要祝贺一下。

标准格式为:恭喜+名称+具体事项+关系补充说明(示例:恭喜大棒子科技完成2000万融资!大棒子的张总一直是一位低调做事的实干家,记得在2016年的巅峰论坛上我们有过一番深入交流,当时就对他这个人印象深刻。)

-

12、关联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祝贺型媒体老师的究极进化体。

每当谈起行业内的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时必将扯到与自己的关联。

当实在与自己没有关联时会使用“我一个同事”、“我一个前同事”或“我一个朋友”将关联继续下去。

-

13、大佬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业界骨干,经常采访行业大佬,因此有与大佬平起平坐的错觉。

同时与大佬私交也很好,经常点个赞什么的,大佬的朋友圈一有重要动态或者大佬间朋友圈出现互怼时,会立马截图搞得全世界都能知道。

-

14、粉丝型媒体老师

undefined

行业内某品牌的狂热粉丝,并因此入行。

粉丝中的高阶玩家和KOL,以参与某品牌的活动或最先拿到某品牌的新品而吸粉无数。

秉承“自来水”原则,对品牌的某些不足则是“爱之深,责之切”。

-

15、理科型媒体老师



在文科生遍地的行业内以对各种参数和数据痴迷的绝对直男属性独树一帜。

不相信任何感性的判断和说法,信奉“数字不会说谎”,但混迹多年后跑分的数字却让他们怀疑起了人生。

-

16、伪理科型媒体老师



善于洗稿,更善于用“理科生”来伪装自己并与其他媒体划清界限。

https://mp.weixin.qq.com/s/q7cJTKb1DGpLOSb-cTgApQ

编辑:陈心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