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媒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18:02: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日报
【今天,“小企鹅”15岁啦】1999年2月10日,一款名为OICQ的即时聊天软件正式上线,后改名为QQ,成为中国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注册用户由1999年的2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突破10亿。你的Q龄是____岁?你的第一个QQ好友是____?@TA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362)|
轉發(919)
|
評論(377)

53分鐘前來自人民日报微博

142#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22:0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朱琼华-
//@BelleLucida:一声长叹! //@财经女记者部落:胡舒立亲自倾力打造的账号也被封了屌丝们,颤抖吧

@财经女记者部落
微信屠城,血流成河,自媒体运营者都疯了。封号后,并无申诉渠道。所以,别太迷信自媒体赚钱了,把身价性命都赌在微信身上,你只会欲哭无泪。



    (62)





(9)| 轉發(610) | 評論(152)
今天 20:36來自iPhone客户端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4-3-18 12:28: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佳航
//@杨伯溆: “2009年,三个媒体人聚在当地一个酒吧小酌,闲聊中抱怨起现有媒体阅读体验的不完善。三人分别是《Wired》杂志的长期撰稿人,《纽约客》的网站编辑,书籍网站程序员。放下杯子踏出酒吧的时候,三人已经决定要合作搭建一个结合技术平台和新闻内容的新媒体,取名Atavist。”

@淘璞网
过去几年内美国诞生了数十个长篇新闻网站,在纽约布鲁克林成立的网站Narratively.com专门讲述“纽约故事”。它的全职员工只有两个人,在当地一家媒体孵化器里办公,但兼职编辑和签约撰稿人、摄影师、设计师等却多达650人。 http://t.cn/8syPpjV

(1)| 轉發(13) | 評論(1)
3月17日12 : 55來自OS X


| 轉發| 收藏| 評論
12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44#
发表于 2014-4-26 10:54: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算术本
微博根本没有营销,更多的是传播。

@新媒体摆渡人
@于海青 :也许微博根本没有营销,更多的是传播。但很多同仁只为了帮企业增加粉丝和转发,却没有帮企业真正负责任的去想,更没有帮企业做内容功课,一些传统企业老总虽然腰缠万贯,但根本不懂新媒体的最大价值,刻意追求直接效益转化,让今天的微博营销变成一个畸形儿,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比例。



(1)| 轉發(2) | 評論(1)
今天 09:24來自搜狗高速浏览器

| 轉發(1)| 收藏| 評論(1)
20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  檢舉






145#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0:36:32 | 只看该作者

【观点】
马继华:十种自媒体必然被淘汰
2014-05-12 中国报业

感谢您关注《中国报业》杂志公众微信号ZhongGuoBaoYe。如果您尚未关注,可以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报业”关注我们。

现在自媒体非常火,以至于很多传统媒体的大伽都纷纷弃报从网,下海之后仅仅靠几篇文字就优哉游哉的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就在一片繁花似锦之时,需要给泼点冷水了。
按照网络上的解释,自媒体是指一个普通市民或机构组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访问网络,通过现代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一种途径和即时传播方式。
不过,虽然自媒体很流行,但以下这十种号称的自媒体肯定无法长期持续:
1、功利心太强的自媒体
自媒体说到底是一个耐力活儿,需要持之以恒的关注与分享,如果梦想着几天就树立起高大上的形象,恐怕很难实现,如果几个月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就撤退,那还不如尽早提前撤退。
2、几个人形成的小团队的自媒体
自媒体的灵魂是个性化,主要是一个人的观点与态度,几个人绑定要一起用一个账号来发声,看似天天有料,但其实和传统媒体差异不大,很难保持思想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这样的自媒体未来肯定会分崩离析。
3、几天写不出一篇文章的自媒体
社会瞬息万变,新闻更新很快,自媒体的写作是基本功,如果需要字斟句酌的写三天才能写完,那大多数的内容都已经变得价值不大,这样的自媒体还有多大现实意义?
4、公器私用的自媒体
自媒体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更需要依靠自己的资源来维护自身的价值,如果是依靠自己所在的单位、所在的媒体,把工作之余的边角料拿出来晒,或者即便是把最有价值那部分拿出来当自媒体信息,都很难长期存在,或者抛弃单位,或者被单位抛弃,拿公家资源为自己牟利,组织上也过不去。
5、靠自媒体谋生的自媒体
自媒体不应该算是个职业,至少应该有足够的谋生手段之余的消遣,否则很难不为五斗米折腰,况且,如果连谋生的手段都找不到,自媒体的价值有还能有多高?
6、内功不够的自媒体
自媒体的内容要对得起观众,不能是东偏西凑,也不要是为了宣传而哗众取宠,天才不是没有,但天才做自媒体的却几乎不会有,至少要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不要说,我写着玩的,更不能当成老百姓侃大山,因为你面对的是公众,需要为自己为社会负责。
7、只会写文章的自媒体
写手肯定很多,不管什么都能写出花来,就如同职业培训师号称的无所不能,但如果仅仅是会写文章,那就去写网络小说好了,自媒体是媒体,不是花前月下的散文诗会,言之无物和无病呻吟都不会有市场。
8、为了钱没有底线的自媒体
自媒体会挣钱,能挣钱的自媒体更有动力,但自媒体要有节操,不能什么钱都挣,更不能为了钱失去底线和操守,慌不择路的自媒体怎么可能有出路?
9、以为粉丝多就是自媒体
粉丝多少不是衡量自媒体价值的标准,虽然粉丝多少很重要,那些为了把自己做成自媒体而骗粉、买粉、赚粉的,最终都会被媒体所抛弃,忽悠了一时,不能忽悠一世。
10、自以为是的自媒体
其实,自媒体都是自封的,网络上、社会上根本就没有自媒体,即便你自己有个网站,即便你擅长写几篇文章,即便你擅长炒作,都只是文字搬运工而已,发表一下看法,评论一下事实,没什么可以值得炫耀,更不是什么资本,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的写作,才是出路。如果你把自媒体当成了互联网上吹嘘多年的创业,那就等着失业吧!当然,可能不会失业,因为本来就没有就业。
注:听闻了很多有志于自媒体的年轻人的故事,也不断收到自称自媒体的各方人士的互捧邀约,在这个自己号称自媒体的人要成千上万的时代,发表一下感想。每天写一篇短文,只是因为喜欢。
中国报业【ID:ZhongGuoBaoYe】是由《中国报业》杂志运营的公众微信账号。《中国报业》杂志由中国报业协会主办,是国内首家传媒经济导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成为媒介经管领域和报刊学术领域的权威、高端刊物。本账号将及时传递媒体行业新鲜资讯,深度分析业内热点话题,描绘报业发展走向与脉络,解读媒体在转型期的各种尝试和途径,与读者共同探讨中国报业的现状与未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a2e4de0dbf587440#rd
146#
发表于 2014-6-16 10:3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媒体投资绕不开版权难题

    资讯类手机APP今日头条近日备受媒体关注。一方面是获得1亿美元的C轮融资,此次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融资之后的今日头条估值超过5亿美元;另一方面,今日头条却因涉嫌侵犯多家媒体著作权而被媒体指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项目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但新媒体项目往往会牵涉版权的问题。  清科创投高级投资经理丁康一直在从事新媒体项目的投资,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新闻类新媒体项目最好有自己独立的编辑部门,信息采集要有自己的观点,转载中务必加上内容的出处,不能简单粗暴地转载,版权问题很重要。新媒体创业者还要注意对用户宣传的口径要符合国家政策,注意不要侵害别人的利益。"
  新媒体版权问题由来已久
  "互联网上类似于这次今日头条的案例还是挺多的。"互联网分析师阑夕介绍说,优酷网、土豆网等视频网站刚刚成立时也曾面临版权问题,"我当时就曾经把下载的视频上传到网上,也很容易就通过了审核,这对版权方肯定是一种侵犯。"但后来,优酷网和土豆网发展起来后,就逐步开始和版权方谈判,购买正版的视频内容。
  "新媒体创业者要先把量做起来,速度优势体现出来很关键,你有两个用户,对方只有一个用户,那么你的项目口碑传播速度会更快,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因此也就产生灰色地带,甚至形成行业潜规则。"丁康认为,像今日头条这样的事情,其他新媒体也或多或少存在。
  谈到版权问题,新媒体领域的资深投资人李磊(化名)认为,互联网领域有很多草根创业者,他们的资金有限,让他们一上来先抛100万元买版权根本不可能。"在中国,互联网上与版权搭边的创业都是有原罪的,投资人也会衡量版权的问题。"据李磊了解,今日头条其实在版权方面是做了努力的,从这个产品第一天上线他就开始用,他发现,推送的新闻开始是不带原始来源的,所有信息都是直接扒过来,但现在至少会告诉大家这是哪家媒体的新闻,"他们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
  今日头条公关经理杜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对于今日头条涉嫌侵权的指责,他并不认可。他认为,用户在今日头条主页的资讯目录中选中一条新闻,点击进去之后,用户看到的页面就已经是内容提供方网站上的内容了,而不是存储在今日头条的服务器上,带来的流量也给了内容提供方,今日头条并未在阅读页面展示自己的广告,而是标明了来源媒体及其标识。
  在新媒体平台上,版权的问题由来已久。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铭律师表示,目前侵权的案例依然很多,他现在还经常代理新媒体的侵权案件,从今日头条这个案例来说,是否侵权本身就有争议。"红杉资本作为全球知名投资公司,尽职调查一定会考虑到版权问题。著作权是有合理适用范围的,红杉投资的时候不会认为今日头条一定是种侵权的模式。"在刘铭看来,这种案例是否侵权要一条一条来分析,有的是合理转载,有的可能就存在侵权行为,"但这种案件法院非常难审"。
  "今日头条在运行中肯定有不规范的地方,但如果说是整体侵权则不好说。"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律师认为,如果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开始就循规蹈矩,他可能被竞争对手打垮,但创业者也不能没有底线,"媒体一评论,今日头条就马上不用这些媒体的内容了,如果没有底线,可能根本就不理会这些媒体。但是今日头条有风险,就在于屏蔽广告,屏蔽广告就是不正当竞争,虽然商业上说,有技术合理性,这样使排版漂亮一些,但不能为了漂亮把人家广告拿掉。"
  新媒体如何规避版权风险
  O2O(线上和线下)行业分析师黄渊普是新媒体领域的创业者,他是亿欧网联合创始人,亿欧网也于近期获得了投资。他告诉记者:"亿欧网也有新闻类的资讯。没有注明禁止转载的新闻只要注明来源是可以转载的,行业里默认可以这么做,我们还特意把来源和作者字体加粗。免费是大家为了求一个影响力和传播度,但大家都要知道这是来自哪个媒体的稿件。"
  在刘铭看来,新媒体创业者要有法律意识,"其实像今日头条这种模式是可以做到不侵权的,包括链接过程中引入新闻的审查,或者对有的稿件付费转载,这也用不了多少钱。"从整个大环境来看,刘铭认为,现在互联网的运营越来越规范,可以使用"避风港原则"等,大网站的侵权案例在逐渐减少。
  风险投资商在进行投资前也会委托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律师会对项目的业务模式进行全面的梳理。游云庭告诉记者:"投资人都是非常精明的,他们可能认为现阶段侵权的性价比比不侵权更高,今日头条在融完了1亿美元之后,这个形式突然受到《新京报》的评论炮轰,这是任何投资人都没法预见的。"在他看来,投资人对今日头条整体的业务模式还是有把握的,今日头条也转身很快,新京报发了评论之后,隔天就把链接全部换掉,本来用站内链接,现在全部都链接到原网站上去,这样做风险至少小一点,"今日头条肯定是有预案的,公司的执行力很强。"
  今日头条说自己是新闻搬运工,这让黄渊普也在思考,"渠道为王,内容不再为王,难道我们真正写文章的人不重要了吗?"他认为,亿欧网没有太大的渠道优势,关键还是旗下几个编辑在专业度上做研究。他希望通过今日头条这个案例,有更加尊重行业规范的条例出台,"这次曝出这件事情是好的,大家会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给大家普及了版权的概念,对媒体行业有促进作用。"
  版权问题会走向何方
  在现阶段出现版权问题,游云庭认为与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不无关系。他认为有三个背景,第一是著作权法与技术发展有点脱节;第二是中国现在著作权的赔偿偏低;第三是中国的创业者都是野心勃勃,野蛮生长,不太顾及规则,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从技术环境、法律环境和创业环境三个环境来看,解决问题还需要几个方面磨合到位,比如著作权法完成调整,版权人的商业模式要更新,法律执行环境的赔偿额要高,这样的事情就会减少一些。"
  对于目前的局势,今日头条会谋求何种形式解决?阑夕认为,媒体会分化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拒绝今日头条,今日头条今后也将不再转载这些媒体的稿件,以后互不往来,也有一部分媒体则会希望加强合作,"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今日头条是不会购买版权的,只会答应以合作的方式来提供实惠。"阑夕说。
  李磊也赞同阑夕的说法。媒体的炮轰短期内会对今日头条产生影响,首先成本压力会大很多,除了明确不再合作的媒体和想加强合作的媒体,还有媒体是想要一点收入,他们认为今日头条应该拿出来一些收入来分给内容供应商。"今日头条如果给了一家钱,所有人都会来要钱,这个生态系统可能维持不下去。假设这样,今日头条可能会想一些变通的办法,比如为合作媒体的网站带来更多的流量。"
  其实,遇到有版权问题的项目,投资方也不一定会选择放弃。在丁康看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与前几次互联网创业不一样,不是单纯复制欧美的创业模式,中国市场环境的变化是先于政策的变化,然后再由市场推动政策的调整,但创业者一定要意识到版权的问题,然后去改正。他认为,像红杉这样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不会不考虑版权问题,今日头条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版权问题,也有整改措施,"红杉应该是得到了某种承诺或者信号,才会完成这样大的一笔投资,否则这样的投资风险还是挺高的"。
                                                                                                                                           原标题:新媒体投资绕不开版权难题

http://media.sohu.com/20140616/n400882218.shtml


147#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09:01: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吴稼祥


刚才重置一个“来”字,标题里的“:”也放错了位置,故修改重发,劳兄台多转一次,抱歉。//@滨海絮语: 还记得那份引公众思考、领时代潮流的报纸的人大概不太多了!

@吴稼祥


【观沧海001:澎湃新闻汹涌而来】近月来,“澎湃”二字,突然澎湃而来,成为不少有分量的时政新闻和思想评论的原创字符。它是上海《东方早报》新媒体项目,7月22日上线,该报社长邱兵的发刊词题为《我心澎湃如昨》。它会是80年代《世界经济导报》的涛声依旧吗?如果是,它还需要钦本立老那样一双慧眼。

[url=]
收起[/url]
|[url=]
查看大圖[/url]
|[url=]
向左轉[/url]
|[url=]
向右轉[/url]




[url=]
(8)[/url]
| 轉發(17) | 評論(16)

15分鐘前來自微博 weibo.com


[url=]
(2)[/url]
| [url=]轉發[/url]| [url=]收藏[/url]| [url=]評論[/url]

6分鐘前 來自微博 weibo.com


14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6 20:2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4-10-4 16:53 编辑

【案例】
“澎湃新闻”到底有多新
宋雅娟《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3日   10 版)

“澎湃新闻”的手机客户端页面截图

    7月22日,由上海报业集团《东方早报》团队打造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

    一篇文艺范儿的发刊词《我心澎湃如昨》,一篇《令政策的平陆往事》,“情怀”加“内幕”,上线后短短几天,上海报业集团对于新媒体项目的探索——“澎湃新闻”迅速走红。与此相伴,这份被誉为“有理想有抱负”的纸媒“悲壮的自救”,也聚焦了众多品评和争议。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认为,当前“澎湃新闻”被给予极大关注,折射出受众对媒体发展的多种焦虑。“但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它将如何生存下去,是烧钱、撒狗血,还是成为传统媒体改革的新标杆?”

原创内容竞争恐后劲不足

    尽管“澎湃新闻”在短短时间内就吸引了圈内圈外无数目光,但它究竟具备多少核心竞争力?时政新闻“一枝独秀”的态势能持续多久?

    有业内专家坦言,“澎湃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不够明确,所谓“原创内容”事实上很容易被模仿和复制,难以长久。“‘澎湃新闻’APP在IOS和安卓系统双双上线后,海量的原创内容带给采编和运营的压力非常大,在内容创作、消息供给、稿件水准、质量把控上是否持续、稳定,都将拷问团队的持久作战能力。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澎湃主要借助现有门户网站等网络平台的转载增加影响力——长此以往,难免会成为这些门户网站的稿库。”

    在中国青年报记者王记超看来,“澎湃小试牛刀就引来喝彩一片,只是矬子里面的将军比较好当而已”。

    搜狐公司原副总裁刘春持同样的观点:“几篇时政大稿并不意味着以原创内容为特色的网站就能成功,因为再多的原创也支撑不起一个新闻门户,而基于PC端的门户本身就在衰落中。‘澎湃新闻’最近的火爆仍然来自微信公众账号和移动端的转发传播,它的未来在APP和移动端。”

商业模式有待市场检验

    根据上海报业集团的构想,“澎湃新闻”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优质原创内容吸引流量,然后依靠海量用户获取广告收入。这一构想在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刘海明看来,尚存疑问:“时政新闻的受众是否多到能够带来巨大流量,进而吸引广告客户?如果不是当前的反腐大局势,时政新闻是否依然会如此火热?‘澎湃新闻’这种不分层次的写法能吸引多少固定受众?起码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它仍在造势、烧钱和吃老本。”

    王记超表达了同样的担心:“以精英为阅读主体、以艰深晦涩的政治为写作话题的项目,吸引的必定是少数人群,流量不会大——奇怪的是,‘澎湃新闻’竟然想靠海量用户来吸引大流量然后售卖广告,岂不是南辕北辙?”

    “按照现在澎湃的构想和运营看,它还是奉行传统的报纸广告逻辑,即优质的原创内容换取海量用户和巨大影响力,然后二次售卖给广告主。这种盈利逻辑不变,澎湃依旧还是旧媒体,在盈利模式上难以突破。”泰山晚报前执行总编辑赵治国如是说。

新闻问答模式效果不明朗

    “澎湃新闻”客户端重视与读者互动,因此设计了“追问”和“跟踪”功能;在阅读方式上,也希望让UGC(用户生成内容)与媒体提供内容具有同等地位。但在《现代广告》杂志社记者马丁看来,这种“社区化”与跟帖没有本质区别,更多的是伪命题,因为“‘跟踪’和‘追问’所形成的UGC不能与澎湃的新闻产品实现形式上的贯通”。

    网友“凯雷”从传播渠道的角度指出,“澎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缺乏聚焦媒介本身。“没有APP和微信上的传播,‘澎湃’基本上就是又一家新办的财经网。‘澎湃’的声势,恰恰不是赢在八分内容,而是二分媒介。APP在界面友好、问答互动、内容分发机制等方面问题多多,更遑论缺乏吸引用户的有效媒介创新?”

   诸多疑问之下,“澎湃新闻”到底能走多远,套用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说,还只能“且行且观察”。(光明网记者 宋雅娟)
http://epaper.gmw.cn/gmrb/html/2 ... b_20140823_4-10.htm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4 16:53: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统媒体应该向一个荷兰众筹新闻网站学习的三件事
A-A+

GigaOm.com2014-10-03 19:49:003新媒体

[url=]稍后阅读[/url]


本文来自Gigaom.com,作者为Mathew Ingram。由虎嗅编译:

不过在一年前,一个叫De Correspondent的荷兰新闻网站惊艳亮相,一起步就从大概2万个用户那里募集到了170万美元,这大概是全球最为成功的新闻众筹的尝试。那么这家网站现在怎么样了?目前来看,它的财务状况不仅良好,而且它为其他媒体——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数字媒体都贡献出了一些值得学习的亮点。

De Correspondent的联合创始人Ernst-Jan Pfauth,前荷兰媒体公司NRC的一个数字记者,最近在博客平台Medium上披露了De Correspondent的一些近况,据他说,它已把当初支持者的一半,转化为常规订户。也就是说,它现在有差不多3万名的付费用户,每年每人自掏订费76美元,合起来有200万美元收入。

考虑到De Correspondent不过是一个新创的公司,特别是想到整个荷兰不过1700万人口,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数字,这意味着De Correspondent吸引了这个国家对数字新闻感兴趣的相当一部分受众。

除了向公众募资,De Correspondent还在努力地重新思考新闻与媒体产业的运作,重新思考一家媒体公司与它的读者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出何等改变——正如Pfauth所写,这是De Correspondent与众不同的重点。以下是这些不同:

1、告诉读者们这些钱去哪儿了——这是那些成功的众筹项目通常会做的,但是放在媒体公司身上殊为罕见。De Correspondent不会只是感谢你投来的钱,他们会向读者写明细报告告之钱用哪儿了、为什么要这么用。这是一个帮助你与受众建立信任纽带的聪明方法,会让后者感觉到自己真的在贡献。

2、讨论自己的错误——这家网站会开放地讨论它做得不好、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Pfauth会撰写这样的文章:哪怕线上新闻网站纯数字化、试图打破传统报纸模式,但是它仍然在以可预测规划来发布文章的窠臼之中,是服从于传统的出版流程,而不是去估算读者需要什么、从而及时地为他们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新闻。

Pfauth与该网站的编辑及作者们承诺以更多元化的类型来报道新闻,并且让更多元的参与者来做这些报道——通过这些努力,来拓宽他们做报道的手段,而不是回到传统正确的新闻报道模式中去。

如此尝试在传统媒体中自然并不常见。它压根不会出现在《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里——该报纸刚关闭了它的一款移动应用:观点APP,并裁了约100个编辑;甚至在这份报纸的内部创新报告中,这样的想法也会无足轻重。

3、待你的读者如合伙人。除了保持财务的透明开放性、以及勇于承认错误,De Correspondent做的另一件最有力的举措,就是保持读者与网站作者的直接联系,这也是它为什么要致力于去做好前两件事的原因。这正是我认为纽约时报在移动应用上的悲哀所在。正如Pfauth所写:

在De Correspondent,我们相信编辑们应该与读者们协同工作,因为每个读者都是某方面的专家。3000名老师懂得的一定比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编辑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新闻记者看作对话开启者、把我们的“会员”看到有贡献作用的专家。

注意这语言:De Correspondent没有用“读者”或“用户”这样的字眼,它拥有的是“会员”。它上面没有所谓的评论,它上面是“对话”——其新闻记者应该或参与或引导的对话。它也没有所谓的“评论者”,它有的是起到贡献作用的专家。凡此种种用语,有力地说明了De Correspondent如何看待其新闻工作与其服务人群之间的关系,后者在从前被称作“受众”。这可真是生存的忠告啊。

http://www.huxiu.com/article/43772.html#rd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7:59: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PingWest中文网
【Google如何重新发明Gmail?】今天Google发布了新的邮件系统Inbox,你可把它看作Google Now和Gmail的合体,邮件内容以卡片展现,无需打开就能预览内容。智能推送、稍后提醒、To-do功能加入,Google要把邮件变成最佳效率工具。Inbox目前小范围内测,需要邀请才能试用。 http://t.cn/R7fDgMf





32分鐘前 来自 PingWest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