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1450#
发表于 2024-8-20 16:36:53 | 只看该作者
1449#
发表于 2024-8-7 18:12:2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修辞


编辑:王晨雅


1448#
发表于 2024-7-30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银牌与“淫牌”

编辑:李梦瑶

1447#
发表于 2024-7-27 12:00: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录取通知书该不该“祝贺”被录取者?

“衷心的祝贺你顺利通过我校入学的各项考核,你已经被我校录取为2024 级本科新生。请你于二〇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凭本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
南方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上的文字内容以及附注的“入学留念,请惠存”被指存在文字及语法错误。昨天,我已就此写了一则短评。但还有一个问题,当时想了一下,因为没有厘清,就未付诸文字。之后,又想了想,还是觉得值得探讨。
这个问题就是:录取通知书该不该“祝贺”被录取者?
“衷心的祝贺”中的“的”是否应作“地”,“请惠存”中的“请”是否多余,是语文问题。而录取通知书中该不该“祝贺”被录取的学生,是伦理问题。
刚才搜索了一番,发现另有不少高校在录取通知书中“祝贺”了被录取的学生,比如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也有不少高校没有表示“祝贺”,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方工业大学。
品味再三,总觉得在录取通知书中“祝贺”被录取的学生是不妥当的。
首先,被某校录取是否值得祝贺,被录取者是否希望被祝贺,并没有确定无二的的答案。这需要结合考生的具体情况——包括他的高考分数、求学志向、兴趣爱好等——来判断。如果考生平时的学习成绩非常好,本来是盯着北大清华的,可惜高考发挥失常,那么他被其他高校录取就不值得祝贺。抑或考生的高考成绩很高,超过了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但因为种种原因被其他高校录取,那么他在收到其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及其祝贺时,可能就高兴不起来,甚至反感。即便是被北大清华录取,考生也可能因为专业被调剂或者录取的专业非其所爱而认为不值得祝贺,甚至选择放弃入学。事实上,因为专业等问题而放弃北大清华的学生不乏其人。
更重要的是,“祝贺”应该是局外人的事儿,不应该发生在当事者之间。这就好比有人结婚了,祝贺或恭喜的都是其他人——再优秀的新郎也不应该跟新娘说:“祝贺你,嫁给了我!”
学校向被录取的学生表示“祝贺”,实际上把自己放在了云端,散发着浓浓的自恋的味道。
录取通知书,应该只说客观的事实,不应夹带主观的东西。在这方面,北大清华倒是展现出了应有的格局。


来源:盛大林
编辑:程正元

1446#
发表于 2024-7-10 21:00: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易粪相食

原型:易子相食,“易子相食”的典故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描述的是在战乱或灾荒年间,‌由于食物极度匮乏,‌父母之间不得不交换自己的孩子以充饥的悲惨景象。‌ 这一成语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在极端困境下,‌人们为了生存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具体来说,‌这一典故的发生背景可能是这样的:‌在某个时期,‌由于连续的战乱或特大自然灾害,‌社会秩序崩溃,‌粮食短缺,‌百姓生活极端困苦。‌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父母因为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饿死,‌于是采取了交换子女的极端方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延续孩子的生命。‌这种行为虽然极其残忍,‌但在那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却成为了部分家庭无奈的选择。‌


编辑:李梦瑶

1445#
发表于 2024-7-5 21:21: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修辞

编辑:李佳


1444#
发表于 2024-7-2 22:25: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李佳


1443#
发表于 2024-6-22 21:5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徐思凡

1442#
发表于 2024-6-8 15:33: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修辞


这两天看到媒体上,把高考演绎成生死攸关的一件事,心里很不是滋味。殊不知这只是顶层设计者的一个筛子,考生只是一粒豆子,筛下去的和留下的最终都将制成豆制品供他们享用!



编辑:刘诗扬

1441#
发表于 2024-6-7 23:13: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周评论|李云芳:应严格“新闻”“媒体”两词的使用

导读:对于不具备一类采编资质、非国家正式设立的信息传播机构,最好不要叫XX新闻,不要称其为社交媒体;“自媒体”也最好不要用“媒体”的字眼。
B站上最近有一个视频《“哦,他是学新闻学的”》,受关注度很高。
一个人远远地朝垃圾桶扔垃圾,第一遍没扔进去,垃圾掉在了桶外,回头扔第二遍才扔进去。一个所谓的网络“新闻号”,拿到了相关视频,刻意删掉了将垃圾第二遍扔进去的画面,只保留了第一遍垃圾扔在桶外的画面,发布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集体批判,视频上了热搜。
另外一个MCN主播蹭热度,跑到扔垃圾的现场出镜拍视频,以“批判者”的姿态表示自己拿到了监控录像,证明另有真相,呼吁观众不要盲目跟风恶评,因为你看到的可能是某个视频号恶意剪辑出来的。
至于扔垃圾的当事人,也跑到网上开启直播,讲述事情的全过程,对造谣者进行控诉、声称要采取法律措施。他直播时还频频感谢网友打赏并呼吁网友关注自己的账号。
视频的最后,“包袱”抖开,一个人跳出来说这是该MCN机构自导自演的故事策划,三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大流量:恶意剪辑者既可以收获造假的流量,还可以收获道歉的流量;蹭热度的主播收获了口碑和流量;所谓被造谣的当事人,可以赢得大量粉丝和打赏。即使是观众,也“收获了情绪价值”。
这个视频拍得很精致,生动地讽刺了视频平台上存在的“追逐流量”的乱象,让受众直观地体会到网络上的争议和情绪是可以被设计、被操弄的。
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无意,这个视频起的标题是《“哦,他是学新闻学的”》。这引发了人们的激烈争论,尤其是新闻学的学习者研究者、新闻业的从业者,在这条视频下面的评论里努力解释、批评。
有网友帮作者搞起了断句,称标题不是“学‘新闻学’的”,而是“学‘新闻’学的”(类似“玩游戏玩的”,意为模仿新闻)。
第一种解释下的标题,当然不能让人信服,这也是新闻学子和新闻从业者意难平的重点所在。新闻学有自己的原则、要求,笔者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就单纯援引一些明文规定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新闻记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而前述视频讽刺的“流量至上”现象,显然无原则无底线:罔顾基本事实,恶意剪辑视频,搬弄是非、挑动情绪,最终达成拉流涨粉获利之目的。这不是新闻学,而是“操弄学”。
第二种解释下的标题,是“学‘新闻’学的”。这个视频呈现的很多套路和梗来源于“秦朗丢寒假作业”事件,比如也是自导自演,甚至一个主播账号名字“杯一川”都有模仿秦朗事件中涉事主播账号“猫一杯”的意思,视频末尾还用了冰箱里找到了寒假作业的设计梗,上面写着“道德和法治”。这就是源于现实讽刺现实了,倒也无话可说。
最近听一位清华大学的研究者演讲,称现在很大比例的受众接受信息时不求证信息真假。笔者以为,这一方面是人的惰性使然,抱着手机在信息海洋里冲浪,任凭各种信息在脑子里跑马撒欢是最简单最安逸之事,什么怀疑精神、什么查核来源、什么兼听各方——“你累不累啊”。
另外,如今的信息生态,也着实容易让人混淆不清,无从明辨。
在前述视频的评论中,有人写到,“学新闻和搞新闻的不是一批人,所谓的新闻号也未必是新闻号。”“现在新闻已经和很多自媒体发布的混淆了……现在什么猫猫狗狗都能来发所谓的新闻,反而是真正的新闻没人看了。”
笔者也经常被问及:“你们和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之类有什么区别?”“有个自媒体号发了一条新闻,很震惊,你们怎么都没有报道?”……然后,笔者就要忙着解释,这不是一条新闻,就是“自媒体”的捕风捉影、演绎发挥、猜测推理;这“自媒体”也不是正规的新闻媒体,就是个人账号随意发的内容。
笔者建议,本着对信息发布严肃、负责的态度,应该严格一下“新闻”“媒体”两个词的使用。不具备一类采编资质、非国家正式设立的信息传播机构,最好不要叫XX新闻,不要称其为社交媒体,可以直接称呼为社交平台或者信息平台;“自媒体”也最好不要用“媒体”的字眼,就叫个人博(播)客、个人账号(视频号),比如XX博主。“新闻”和“媒体”两个字眼,最好专属于具备一类采编资质的机构媒体。这样受众在网上冲浪时,看到带“新闻”“媒体”字眼的,就可以当作明辨真假的“灯塔”。
当然,这有一个大前提:机构媒体要有能力满足公众关切的信息需求,有事主动发声,供给有效内容。
媒体融合十年来,一直呼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主流媒体占据互联网主阵地。“挺进”和“占据”,就要高高举起价值内容的大旗,让自己有料可依赖、清晰可解惑。在信息恣肆横流的主战场上,主流媒体如果不时被淹没,不时失位失声,也就很难当好主力军。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编辑:刘诗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