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每周评论|李云芳:应严格“新闻”“媒体”两词的使用
导读:对于不具备一类采编资质、非国家正式设立的信息传播机构,最好不要叫XX新闻,不要称其为社交媒体;“自媒体”也最好不要用“媒体”的字眼。 B站上最近有一个视频《“哦,他是学新闻学的”》,受关注度很高。 一个人远远地朝垃圾桶扔垃圾,第一遍没扔进去,垃圾掉在了桶外,回头扔第二遍才扔进去。一个所谓的网络“新闻号”,拿到了相关视频,刻意删掉了将垃圾第二遍扔进去的画面,只保留了第一遍垃圾扔在桶外的画面,发布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集体批判,视频上了热搜。 另外一个MCN主播蹭热度,跑到扔垃圾的现场出镜拍视频,以“批判者”的姿态表示自己拿到了监控录像,证明另有真相,呼吁观众不要盲目跟风恶评,因为你看到的可能是某个视频号恶意剪辑出来的。 至于扔垃圾的当事人,也跑到网上开启直播,讲述事情的全过程,对造谣者进行控诉、声称要采取法律措施。他直播时还频频感谢网友打赏并呼吁网友关注自己的账号。 视频的最后,“包袱”抖开,一个人跳出来说这是该MCN机构自导自演的故事策划,三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大流量:恶意剪辑者既可以收获造假的流量,还可以收获道歉的流量;蹭热度的主播收获了口碑和流量;所谓被造谣的当事人,可以赢得大量粉丝和打赏。即使是观众,也“收获了情绪价值”。 这个视频拍得很精致,生动地讽刺了视频平台上存在的“追逐流量”的乱象,让受众直观地体会到网络上的争议和情绪是可以被设计、被操弄的。 不知道是刻意还是无意,这个视频起的标题是《“哦,他是学新闻学的”》。这引发了人们的激烈争论,尤其是新闻学的学习者研究者、新闻业的从业者,在这条视频下面的评论里努力解释、批评。 有网友帮作者搞起了断句,称标题不是“学‘新闻学’的”,而是“学‘新闻’学的”(类似“玩游戏玩的”,意为模仿新闻)。 第一种解释下的标题,当然不能让人信服,这也是新闻学子和新闻从业者意难平的重点所在。新闻学有自己的原则、要求,笔者不是搞理论研究的,就单纯援引一些明文规定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要求新闻记者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和新闻职业道德,确保新闻报道真实、全面、客观、公正,不得编发虚假报道,不得刊播虚假新闻,不得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而前述视频讽刺的“流量至上”现象,显然无原则无底线:罔顾基本事实,恶意剪辑视频,搬弄是非、挑动情绪,最终达成拉流涨粉获利之目的。这不是新闻学,而是“操弄学”。 第二种解释下的标题,是“学‘新闻’学的”。这个视频呈现的很多套路和梗来源于“秦朗丢寒假作业”事件,比如也是自导自演,甚至一个主播账号名字“杯一川”都有模仿秦朗事件中涉事主播账号“猫一杯”的意思,视频末尾还用了冰箱里找到了寒假作业的设计梗,上面写着“道德和法治”。这就是源于现实讽刺现实了,倒也无话可说。 最近听一位清华大学的研究者演讲,称现在很大比例的受众接受信息时不求证信息真假。笔者以为,这一方面是人的惰性使然,抱着手机在信息海洋里冲浪,任凭各种信息在脑子里跑马撒欢是最简单最安逸之事,什么怀疑精神、什么查核来源、什么兼听各方——“你累不累啊”。 另外,如今的信息生态,也着实容易让人混淆不清,无从明辨。 在前述视频的评论中,有人写到,“学新闻和搞新闻的不是一批人,所谓的新闻号也未必是新闻号。”“现在新闻已经和很多自媒体发布的混淆了……现在什么猫猫狗狗都能来发所谓的新闻,反而是真正的新闻没人看了。” 笔者也经常被问及:“你们和今日头条、腾讯新闻之类有什么区别?”“有个自媒体号发了一条新闻,很震惊,你们怎么都没有报道?”……然后,笔者就要忙着解释,这不是一条新闻,就是“自媒体”的捕风捉影、演绎发挥、猜测推理;这“自媒体”也不是正规的新闻媒体,就是个人账号随意发的内容。 笔者建议,本着对信息发布严肃、负责的态度,应该严格一下“新闻”“媒体”两个词的使用。不具备一类采编资质、非国家正式设立的信息传播机构,最好不要叫XX新闻,不要称其为社交媒体,可以直接称呼为社交平台或者信息平台;“自媒体”也最好不要用“媒体”的字眼,就叫个人博(播)客、个人账号(视频号),比如XX博主。“新闻”和“媒体”两个字眼,最好专属于具备一类采编资质的机构媒体。这样受众在网上冲浪时,看到带“新闻”“媒体”字眼的,就可以当作明辨真假的“灯塔”。 当然,这有一个大前提:机构媒体要有能力满足公众关切的信息需求,有事主动发声,供给有效内容。 媒体融合十年来,一直呼吁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主流媒体占据互联网主阵地。“挺进”和“占据”,就要高高举起价值内容的大旗,让自己有料可依赖、清晰可解惑。在信息恣肆横流的主战场上,主流媒体如果不时被淹没,不时失位失声,也就很难当好主力军。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编辑:刘诗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