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3-9-5 11:59: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民周刊》封面引热议

搜狐传媒讯 2013年9月4日,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了一张上海《新民周刊》第756期的封面图片,封面的大字标题为"李某某他妈的舆论战"。图片发布后迅速引起网友的热议,该杂志将于9月5日出版。

杂志封面
网友评论: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英文《深圳日报》总编辑@辜晓进评论到:离开国骂这样的低俗噱头,就做不出更吸引眼球的标题了吗 ?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马中红@宝马香车迤逦行评论:以粗鄙为荣,公共媒体堕落至此。
  新安晚报一记者@安徽章玉政评论:个人以为,媒体抖这种机灵,不太合适。
  网友@酋长的部落格评论: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标题不雷人,杂志怎么卖钱啊!至于职业道德神马的都见鬼去吧!
  网友@滿江紅:媒体界在不可遏止地堕落...由此更可见正舆论风气的重要性!
http://media.sohu.com/20130904/n385883405.shtml

                                                                                                           
132#
发表于 2013-9-9 11:14: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东京电视台无视申奥成功 淡定卖钻石被吐槽


东京电视台懒理申奥新闻,淡定卖钻石被封“傲娇”
  新浪娱乐讯 9月8日,网络曝光了东京电视台一向不被时事、政治所影响的各类举动,称9月7日,当日本五大电视台都在庆祝东京申奥成功时,传说中最冷漠的东京电视台则继续播放着电视购物。随后,也有网友列举了大量东京电视台“傲娇”的各种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遭到网友的一致吐槽。
  9月8日09点48分,网上曝光了日本东京电视台的“奇葩”举动,在9月7日东京申奥成功时,日本五大电视台都在庆祝之际,而东京电视台却依然放着电视购物,微博称:“ NHK:‘东京申奥成功!’ 日视:‘东京申奥成功!’ 朝日电视台:‘东京申奥成功!’ TBS:‘东京申奥成功!’ 富士电视台:‘东京申奥成功!’ 东京电视台:‘请看这枚闪亮的八心八箭大钻石!!’”在截取的图片中,五个电视台在纷纷庆祝之际,唯有东京电视台我行我素,画面上依然是闪亮的钻石项链,不禁令网友拍案叫绝。
  随后,在同一天的13点01分,另一网友也对此事也进行了列举曝光,称:“日本申奥成功的时候它在放钻石广告,朝鲜领导人死的时候它在放红鲤鱼,酒井法子谢罪的时候它在放低幼动漫,全日本的电视台都没有信号是雪花台的时候它在放神奇宝贝,大面积停电的时候它倒是跟进报导了,可是停电了你给报导给谁看?东京电视台,一个只能膜拜的存在!”并上传日本各大电视台播报的对比画面。此报道在网上曝光后,遭到网友的一致吐槽,有网友称:“神一样的存在,够奇葩!”更有网友调侃称:“一只特立行走的电视台。”
  东京电视台以动画及综艺节目闻名,在日本也被称为最冷漠、最镇定的电视台:每当日本发生重大事件时,只有该台照常播映原定节目,我行我素。(我是弥尔)
http://news.sina.com.cn/m/2013-09-09/103128169088.shtml


133#
发表于 2013-9-20 11:39:3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题:王菲李亚鹏离异后仍同行携女儿过中秋[查看原文]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网友 ip:59.42.*.* 2013-09-20 03:07:20 发表 黄易越来越像香港那些八卦杂志、嫖妓指南,两个戏子离婚,天天头条,要么就国内国外妓女、妓院的探讨。顶[497]

天一的天天下第一的一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3-09-20 02:01:32 发表 这两位的新闻天天都能和大BOSS的新闻并排头条了顶[274]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shenfu1 [网易广东省中山市网友]: 2013-09-20 02:34:55 发表 假如媒体能把关注这样的戏子的行为的时间花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不公现象上,那是中国幸甚,民族幸甚.我真的不明白,一个三流男演员一个勉强算的一流歌手(算不得天后级,给邓丽君提鞋人家都嫌他脏),媒体象打了鸡血一样,闻着味跟着跑!这些鸡者也算民族精英??顶[246]

网易广东省东莞市网友 ip:14.156.*.* 2013-09-20 02:13:42 发表 消停点吧。看多了真的烦。占用那么多媒体资源,能有点意义的事不?顶[59]

欧阳逸人 [网易吉林省长春市网友]: 2013-09-20 09:32:57 发表 浪费和糟蹋媒体资源也是犯罪。顶[0]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3_bbs/9969QK9700014AED.html
134#
发表于 2013-9-26 11:21: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日报批部分电视节目无底线只求收视率

几年前,综艺节目《非诚勿扰》里那段“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出位”台词,引发了关于电视节目道德底线的讨论,收视率的概念由此从电视行业内部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一些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唯收视率”的做法,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在电视行业构建起了较为多元的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唯收视率论”引发的乱象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不容忽视的是,一些令片面追求“收视率”的现象仍然在一些电视频道和节目中存在。这不仅表现为对一些高收视节目类型的盲目跟风,也表现为一些内容低俗、逻辑混乱的“雷剧”出现;不仅表现为各种娱乐八卦、花边新闻挤占某些电视频道的重要时段,也表现为某些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不惜触犯法律进行收视率造假……
  收视率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一项衡量标准,能够在一个维度上对电视台和电视节目进行评估的方法。对于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来说,收视率的高低意味着频道和节目的传播力大小,传播力大小则意味着广告收益的多少。在现实的经营压力下,电视台对收视率的重视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收视率一旦成为某些电视台进行内部考核的唯一标准,就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某些仍然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电视台,对收视率高的节目,一律投入重金、安排在重要的时段;对收视率不高的节目,则不仅在资金、人才投入上得不到重视,在时段安排上也给予边缘化处理。如此一来,电视节目不惜一切办法、只求吸引观众眼球的现象一再出现,从而为电视节目低俗化、节目制作盲目跟风、节目内容忽视社会道德底线等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为什么“唯收视率论”如此难以根除?这里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某些电视台对自身定位认识不清、对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我国,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并不是单纯的市场主体,它与生俱来就具有宣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文化发展的义务和责任。电视台的这个属性,决定了它在播出节目内容的制作和选择上必须设置一道不容逾越的道德底线,也决定了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必须把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作为最重要的追求。
  近年来,许多优秀的电视节目很好地体现了电视台的这种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但也有一些电视台在对经济效益的狂热追求中,在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忽视了自己的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在电视节目的把关上放松了警惕,从而使收视率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
  其实,观察近年来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获得双赢的电视节目不难发现,提高收视率与做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者和守卫者,从来都不是背道而驰的。如何做出既容易被观众接受、又有较高思想艺术含量的节目,才是真正需要电视台重视和研究的课题。说到底,有意义的收视率才是有价值的收视率。
  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正在面临空前激烈的观念碰撞,这一切都要求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发挥宣传文化阵地和舆论引导主力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变“唯收视率”的需求也就变得尤为迫切。对此,各电视台应当具备更多的自觉,付出更多的智慧。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6日 17 版)
http://news.sina.com.cn/m/2013-09-26/034128304930.shtml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10:41: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播小王子
【新华社:打击网络谣言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指】各种(网络)谣言的滋生、扩散,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引发公众恐慌,甚至破坏家庭、诱发犯罪,败坏社会风气,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些谣言可谓是“妖言惑众”,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攻击性、宣泄性、诱惑性,已成网络公害和社会毒瘤。

@新闻不发炎
【军报造官窑 新闻大发炎】《解放军报》:济南军区10年治理40余万亩荒地 年供6千万吨军粮,40余万亩地每年产粮食6000余万吨、无公害果品5000余万吨。每亩每年产军粮为150吨,无公害果品为125吨,可以申请诺贝尔奖和吉尼斯纪录了哈。官窑祸害甚于民窑,谁来追责?@吴显庆教授
@吴飞微议
@芮必峰


|
轉發(7)
|
評論(1)

18分鐘前來自新浪微博


|
轉發(1)|
收藏|
評論

1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36#
发表于 2013-10-2 21:52: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李佳佳Audrey
这个图真的不是P的??//@有點Lovely: 去你Y的吧!只要是去過日本,哪怕只有幾天,也已經足夠感受到日本有多好!

@段贵发
这一次看主持人严肃的表情,真的是为日本老百姓操透了心啊!………有网友神评;一种是在西方文明世界碗里找老鼠屎,另一种在中国碗里老鼠屎里找米粒!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860)|
轉發(2895)
|
評論(729)

10月1日19 : 46來自新浪微博


(10)|
轉發(80)|
收藏|
評論(18)

31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37#
发表于 2013-10-9 23:48: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范桶
看看我们那些贫困县,穷得百姓都勒紧裤带了,政府还在使劲透支盖那豪华办公楼……

@山东杨洪
央视不断以兴奋的口吻嘲讽调侃着美政府关门的事。总统因政府关门取消访问盟国了,政府公务员的薪水也停了。。。一片哈哈哈,仿佛崩溃在即。但是央视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美国工人的薪水不降反升,低保救济金增长13.6%,老人退休金照领,股市不跌反涨。有的国家很富,但和人民有关系吗?
(180)| 轉發(5323) | 評論(796)
10月6日10 : 02來自新浪微博



收藏於10月6日11:36
保存 取消
伦理  +加標籤


| 轉發(6)| 取消收藏| 評論
10月6日11 : 32來自Android客户端



138#
发表于 2013-10-14 12:40: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王旭明
回复@勤俭孝友:当反省! //@勤俭孝友:播报“菲特”完成的影响不到5分钟,播放四川新出生的大熊猫近30分钟。什么样的价值观关注怎么样的新闻。

@王旭明
#闲思#央视直播东非动物大迁徙和非州大瀑布,也直播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不直播余姚大水?不懂。我以为,全方位、立体化和多角度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大自然是有良心媒体良知所在。余姚,你现在还好吗?!
(69)| 轉發(592) | 評論(131)
10月13日16 : 18來自app梦工厂微博



收藏於10月13日17:17
保存 取消
批评  +加標籤


(10)| 轉發(36)| 取消收藏| 評論(8)
10月13日17 : 10來自iPhone客户端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1 09:01:5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孔曦2010
//@万象皆宾客:回应得真好。昨晚和同学吃饭看到这段,同学是政府官员,也不禁大骂央视没有节操。策划这个节目的人真心脑残,对一个充分竞争行业里的产品价格开火,又故意忽略造成价格高企最重要的因素。是欺负天朝Sb多吗?还是节目制作者就是Sb? //@土家野夫:央视找抽在

@李GG健
星巴克回应央视,央视要哑火




今天 00:31來自享拍微博通 (59)| 轉發(4863) | 評論(491)








140#
发表于 2013-10-21 13:26:3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央视批星巴克咖啡暴利 反被质疑缺乏财务学常识

http://v.163.com/zixun/V8GAM7JAP/V9AP2U2BV.html

“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曾经被视为小资生活方式之一的星巴克昨日被央视痛批,称在全球范围内对比,中国售价最贵,成本不足4元的中杯“拿铁咖啡”,在北京卖27块一杯,比伦敦贵将近3块,比印度孟买则贵了几乎一倍。与之相应的是,星巴克在中国的利润率远远高于欧美市场。

现象:一杯拿铁物料成本不足4元

央视记者在报道中称,对比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星巴克一款354毫升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只有人民币14.6元,在伦敦和芝加哥的售价分别合人民币24.25元和19.98元。此外,星巴克出售的由中国制造的马克杯,加上关税及运输成本之后,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却仍旧低于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上海咖啡专业委员会会长王振东表示,一杯中杯拿铁咖啡的物料成本不足4元。

根据星巴克的报表,中国及亚太大区的利润达到32%,美洲大区的利润为21.1%,而欧洲中东及非洲大区的利润率只有1.9%。星巴克CEO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中国市场是高利润率市场,并透露将把中国市场作为在美国外的第二大市场。

回应:定价需考虑多重因素

对央视提出的质疑,星巴克给出了书面声明,称定价是基于原料设备、员工福利等多重因素考虑,造成了星巴克在全球门店的价格差异大。而在中国的高利润率则因为其在中国直营门店的数量比较少,合资店只计入利润,不计入之前投入的成本,因此显得利润较高。记者昨日联系到星巴克公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其关于此事件的进一步说明。

议论:竞争行业定价不宜仅拿成本说事


尽管批的是高价与暴利,但这次央视的报道却并没有引来一边倒的喝彩,一些大V与部分网友驳斥报道缺乏财务学常识。IBM全球商业服务部大中华区企业转型咨询总监陈果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发表观点,“毛利高不仅由售价高决定,也可能是人工成本等原因。至于定价和利润关系,除供需关系外,还取决于存货周转,据我观察,中国星巴克的翻台率远低于美国,很多人一泡就是几小时,可能也是价格高的原因。”经济学者、北京市政协委员马光远在其实名认证微博上表态说,针对一个竞争性行业,定价问题,不宜简单拿成本来说事。

实际上,整个咖啡店行业的价格,近年来都算不上亲民。记者注意到,在COSTA、太平洋咖啡、SPR等星巴克对手店里,中杯咖啡的价格都不会比星巴克更便宜。别说摩卡,即便是制作最简单普通的美式咖啡,也基本没有25元以下一杯的。想每天买一杯咖啡找找休闲的感觉,在北京,真成了需要掂量掂量再做决定的事。

http://news.163.com/13/1021/02/9BM694D10001124J.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