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语言的语用案例

[复制链接]
1351#
发表于 2023-3-31 13:26: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注明:语法
编辑:屈妍君

1352#
发表于 2023-4-9 13:39: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汉语在堕落



    我要说:汉语正在堕落。这话我早就想说了,很多很多年前。
    明知说这话不讨好,我还是要说。
    堕落不是一个好词,按照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堕落的本意就是往坏里变。这正是我要表达的意思:汉语正在往坏里变。
    我要罗列当代汉语的几大恶状:
    首先,空洞。这个以数字表述为典型代表,我厌恶至极。曾几何时,我们的语言体系中出现了对数字的表态迷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行政公文中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数字词组。检索这几十年,印刷在纸上的与数字关联的概念该有多少?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列出一大堆:三反五反、四清、三支两军、三要三不要、三老四严、五讲四美三热爱;211、985、千百十、双一流。至于和这些数字相对应的内容,究竟有谁还记得?我还记得上小学政治课时,有一道考试题是解释三面红旗,究竟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还是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我至今不知道正确答案。
    官员们讲话,动不动就是:我今天就说三个字(其实他往往会讲一千句废话),我今天讲五点意思(末了究竟讲了几个意思,他自己都不记得),我要强调五个努力,我认为必须四个抓住云云云云。大多数官员最擅长通常也是唯一会用的修辞手法就是排比。大官如此,小官亦如是,平头百姓必须讲话的时候(比如总结汇报)自然也没理由不这样。谁还能说点有意思的话呢?
    其次,庸俗。上世纪八十年代,某领导人有篇著名的讲话叫开创社会主义工作新局面,于是开创什么什么工作的新局面就成了一顶雷打不动的帽子,以至于肉联厂外出现开创屠宰工作新局面之类哭笑不得的标语;上个世纪末,跨世纪成了热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跨世纪这个词儿。近年来的热词儿更是不胜枚举:早几年一度流行“郁闷”一词,于是开口闭口“郁闷”不断;这几年突然出现了一个“怼”字,男女老少,以称“怼”为时髦(本人不才,但还算读过几本书,就我所知这个字之前并不常见);当下正流行的是“卷”,言必称“卷”。一旦出现了一个,便一窝蜂成了口头禅,跟村里的狗一样,大狗一叫,小狗跟着叫。究竟为什么叫,谁也不知道。
    因为职业的原因,我每天都在跟那些所谓的学术论文打交道。这些论文除了跟风成瘾之外,最令人抓狂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文字表述,比如标题:关于什么什么的探讨、什么什么的研究,现在还流行加一个副标题:以什么什么为例、以什么什么为中心。有一段时期流行什么视域下、什么场域下的说法,然后文章标题就会大量出现这两个词,好像不装腔作势弄几个生僻绕口的词儿就算不了学术论文。至于内文,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然后是分析、再然后是启示和政策建议,一模一样的套路,作坊里的批量产物。这样的文章,一万篇和一篇哪有区别!
    第三,粗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当然这是文学,但我们有多久没有读过这样美丽的文字了?以前夫妻互称夫君娘子,后来称先生太太,现在称老公老婆;以前是沔阳徽州思茅,现在成仙桃黄山普洱;以前的怀玉路霞飞路,现在是人民路环市路;以前起名叫陈独秀李立三,现在起名叫陈小军王爱红;以前的青楼女子成了现在的鸡婆;小时候说脏话,会挨父母的耳光,现在父母带头说脏话。屌、逼,脱口就出,公众场所不绝于耳,满目皆是,百无禁忌,甚至于成了官方媒体正规用语。更别说吓尿了、精虫上脑之类的了。
    诚然,粗话脏话黑话是汉语的一部分,但语言的表达总有一个特定的语境,就好比除非万不得已,没有谁会端着一碗饭到厕所里去吃。我也说过粗话脏话黑话,但是我知道粗话脏话黑话是野蛮的象征,我很清楚当我说粗话脏话黑话的时候,我就不是一个文明人。
    汉语是美丽的,光彩照人几千年。它诞生了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宋八大家。我们本有雅言的传统,即使是引车卖浆下九流者,也以附庸风雅为尚。以下这段话,是民国早期湘西五雷山土匪的一封勒索信,照录在此:敬启者熊议员惠鉴,大人富甲一方,我等仰慕久矣,惜无缘相见,深以为憾,今得缘以百金恭请公子,希勿见拒,我等厕身草莽,实乃万不得已,区区百金,大人九牛一毛,五雷山远,九溪卫近,尚希鉴察,如承俯允,公子完璧归赵,绝无戏言。
    我们的语言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坏的?我不知道。我有好几个朋友是研究语言学的教授,我曾问过他们这个问题,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呵呵一笑,然后一脸的尴尬。
    但是我敢肯定,汉语的堕落不是从白话文开始的,也不是从简体字开始的。
    没有忌讳,就没有了敬畏;没有了敬畏,就会无法无天。语言是文化之本,文化是立族之本。
    雅言到哪里去了?美丽的汉语到哪里去了?
    我们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来源:漓江问答


编辑:邓秋雨

1353#
发表于 2023-4-9 20:5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注:词汇
编辑:邓秋雨

1354#
发表于 2023-4-16 20:17: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母语如何塑造我们的大脑?

(德国之声中文网)阿拉伯语母语者在交谈时需仔细辨听:对方说的是"书"(kitabun,كتاب)还是"作家"(katib,كاتب)?这两个词都基于相同的词根k-t-b (ب - ت - ك),这在阿拉伯语中非常常见。

相比之下,德语母语者则更需要关注句子结构:"你借你最喜欢的作家的书吗?"(Leihst du dir das Buch von deinemLieblingsschriftsteller aus?)在德语中,像"ausleihen"(借)这样的可分动词的可分前缀和词根通常位于句子中的不同位置。

阿拉伯语和德语非常不同。那么,不同母语者的大脑在处理这两种语言时也存在差异吗?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Kognitions- und Neurowissenschaften)的研究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由博士生、第一作者韦雪瑚(Xuehu Wei)领导的研究小组分别对47名阿拉伯母语者和47名德语母语者进行了考察。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研究人员确保他们是在单语环境下长大,只会一门母语。除母语外,接受测试者只会一点点英语。

脑部扫描显示不同母语者之间的差异

研究人员要求被测试者躺在特殊的磁共振成像仪(MRT)中。该设备不仅可以生成高分辨率的大脑扫描图像,还可以提供神经纤维之间连接的信息。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可以计算出各语言区域之间的连接程度有多强。

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神经心理系研究员、该研究的合著者阿尔弗雷德·安万德(Alfred Anwander)说:"结果让人非常惊讶,因为我们一直认为语言处理机制存在普遍性。""我们以为,它与语言的种类无关,与在大脑的哪个区域进行处理无关,也与大脑不同区域间的联系有多强无关。"

以阿拉伯语母语者为例,研究人员发现其大脑的左右半球联系得更为紧密。此外,大脑的侧叶(颞叶)与中间部分(顶叶)之间也有着更强的连接。

语音和语义中心/母语不同,连接不同

这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大脑区域负责处理发音和含义。阿拉伯语母语者必须专注于辨明词语的发音异同及由此产生的语义差异:对方说的是"kitabun"(书)还是"katib"(作家)?

研究人员发现,德语母语者的大脑左半球与大脑前额叶之间连接更强。这也可以经由德语语言特性来理解--这些区域负责处理语句结构。德语母语者可以轻松地理解像最后一句这样的嵌套长句。

安万德总结道:"我们的研究为大脑如何适应认知需求提供了新的见解 -- 母语塑造影响了我们的语言结构网络。"

研究人员指出,需强调的是,这些不同的连接对于说话者而言既不意味着优点也不意味着缺点。"这些连接只是不同,没有好坏之分,"安万德说道。

事实上,了解这种语言处理在脑部连接上的不同对任何母语者来说都是有益的。例如,可以改进对中风患者的治疗。针对患有失语症(一种语言障碍)的患者,可以对不同的母语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说话能力。

"此外,将该研究拓展到更多语言中去将非常有趣,"安万德表示。在另一项研究中,马克斯·普朗克研究人员考察了德语、英语和汉语母语者。研究结果尚待得出。

其他母语是否以及如何对大脑进行不同的塑造仍是未知数。对以德语和阿拉伯语为母语的人群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也将有助于证实这一结果。

外语学习新方法
该研究的第二步,研究人员将分析阿拉伯语母语者在学习德语时大脑发生的变化。安万德说道:"我们很想看看在学习一门新语言时,脑部各区域间的连接会发生什么变化。"

这些发现最终将有助于改进外语学习方法。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体类型和母语,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策略,以便比如更容易地学习德语。不过为此仍需进行大量研究。安万德表示:"我们距离通过大脑扫描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那之前,学生们可能还是绕不开生词本。

来源:德国之声

编辑:陶鹏辉

1355#
发表于 2023-4-17 11:44: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词汇
编辑:陶鹏辉

1356#
发表于 2023-4-17 12:03:4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谐音
编辑:陶鹏辉

1357#
发表于 2023-4-19 20:31: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注明:词汇
编辑:屈妍君

1358#
发表于 2023-4-27 22:35: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1359#
发表于 2023-4-30 18:1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1360#
发表于 2023-5-3 22:07: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氏垂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