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341#
发表于 2022-3-30 21:42: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账号散布谣言被点名,该如何问责?


来自国家网信办网站以上截图显示(红色框为本号添加标注),3月26日, 中国网信网发布《国家网信办指导网站平台加强涉东航客机坠毁网络谣言溯源及处置》指出,对网上传播的关于MU5735的谣言进行溯源,网络谣言已被及时清理,其中指出“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网络账号曾经散布谣言信息如下:
关于“杨丽萍经纪人是‘唯一没有登机乘客’”的网络谣言
快手的首发账号为“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首发时间为3月21日18时12分。
上述单位指出,网络谣言已被及时清理,首发账号已被相关网站平台依法依约予以关闭禁言处置。
按照上述信息指引,快手APP有上述同名昵称账号。该账号为某媒体认证账号,但是没有被关闭禁言处置,有网友甚至留言指出造谣、还没封号。
因此,暂时无法确认被点名的“太原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是否为媒体认证账号。截至2022年3月29日22时,该同名账号出现“三无”:
一是无更正。
二是无道歉。
三是无关闭。


如果该同名账号是媒体认证账号,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印发的《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管理规章,新闻机构及其主管单位要履行以下义务:
一是凡经调查核实认定报道存在虚假或者失实的,新闻机构应当在本媒体上及时发表更正,消除影响。
二是对新闻记者未实地采访,仅凭网络信息或者道听途说编写虚假报道的,新闻机构要公开道歉,新闻机构的主管单位要追究新闻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记者、责任编辑、分管领导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因此,如果该账号属于媒体机构的,经过追责后,还要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一是主动登记不良从业记录,5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二是暂缓核发新闻记者证。
另外,根据党纪等规章,新闻媒体所在纪检监察部门要启动“一案双查”,对内部有关处室和人员进行党纪问责,提出警告以上处分。
如果发布虚假新闻的媒体不主动纠正、道歉和查处,属地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按照上述提及的规章加强行政监督,严肃查处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虚假失实报道,否则要承担失职失察责任。
作者:老总签发单

来源:老总签发单(公众号)

编辑:马源

1342#
发表于 2022-4-8 15:40: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邓秋雨

1343#
发表于 2022-4-17 22:13: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陶鹏辉

1344#
发表于 2022-4-17 22:55: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陶鹏辉

1345#
发表于 2022-4-21 10:44: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1346#
发表于 2022-4-24 14:15: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每天限1小时!腾讯、网易公布五一假期未成年人打游戏时间表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腾讯与网易等游戏企业也纷纷发布公告,明确未成年人在五一假期期间的限玩日历,日历显示未成年玩家可于4月22日、4月23日、4月29日,4月30日至5月4日,5月6日以及5月8日的20时至21时之间登录游戏进行游玩,而工作日以及调休后的工作日,未成年人均不被允许登陆游戏进行游玩。
4月22日,腾讯、网易等先后发布2022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前后未成年人限玩日历。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的规定,2022年劳动节假期期间和前后,网易游戏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限制如下: 4月29日(周五)、4月30日至5月4日(五一假期)、5月6日(周五)、5月8日(周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之间,未成年人可登录游戏。其余工作日,以及调休上班的4月24日(周日)和5月7日(周六),均为禁玩时段。

据了解,去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在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方面,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这一通知被称为“史上最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措施”。
此通知出台以后,政策层面上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努力并没有就此止步,去年10月,教育部等六部委也曾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内容情节,落实企业责任,发挥家校合作作用。而面对种种措施,所负担的责任最为沉重的依然是游戏企业,去年7月以来,游戏版号停发九个月,直至4月11日才发布新一批版号,而业界普遍认为,如果游戏行业中此前的乱象不能得到治理,版号依然有再度停发的可能。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被不断强调的当下,协调各部门完善防沉迷措施显然是游戏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此次五一假期未成年玩家与上班族一同“调休”的举措显示了游戏行业参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行动的决心。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屈妍君






1347#
发表于 2022-4-24 14:5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1348#
发表于 2022-4-26 20:1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吴漫

1349#
发表于 2022-4-27 18:36: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乌克兰战争:TikTok的乌克兰假新闻博人眼球
乌克兰战争仍然在持续,目前TikTok已经成为有关战争虚假视频的主要传播平台,而这些假视频的受众则有数百万人。
这个社交媒体拥有超过10亿用户群,而一半以上的人年龄在30岁以下。TikTok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获得有关乌克兰战争最新消息的来源。但是平台目前在阻止误导性新闻方面需要做出更多努力。
要想在这个社交媒体上找到假新闻不是一件难事。监测在线误导性消息的网站Newsguard做的一个调查显示,新用户在Tiktok网站注册后的四十分钟之内,就可能被推荐一些关于乌克兰战争的假消息。
  • 普京脸书粉丝团的神秘世界
  • TikTok取代谷歌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网站
  •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4月26日最新局势
目前脸书,Instagram和推特已经对有关乌克兰战争的浏览率极高的虚假视频或者误导视频加标注,但是TikTok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出更多。不过该公司表示,已经加强努力来应对虚假新闻。
以下是BBC在该平台上发现的一些误导用户的常见视频操作:
伪直播
自从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很多伪直播就在TikTok上吸引了很多用户的关注。
他们的做法很简单,那就是一名用户找到之前战争或者军事演习的视频,然后以剧烈的爆炸声或者激烈的枪战声进行配音,然后就开始直播。一旦有相当人数观看,他们就开始要求观看者为自己的TikTok频道捐钱。
其中一个此类账户到三月中旬已经获得了3000万的浏览量。但是到这个账户截止到那个时间点,除了三个直播节目以外,其它所有的直播用的都是从YouTube上的2017年乌克兰军事演习视频中截取的短片。

其中有一个枪击的音频居然出现在超过13000个视频当中。
TikTok用户可以通过账户积分的打赏方式对直播做出反应,而这些积分则可以转化成现金。
致力于调查假新闻造成的损害性的独立调查员理查兹女士(Abbie Richards)表示,看起来很多直播做视频的目的是通过TikTok赠送体系来挣钱。
如果键入 #Ukraine (乌克兰)或者#UkraineWar(乌克兰战争),很多伪直播就会被找到。
理查德表示,他们的目的是让这些虚假内容和其它的有关乌克兰战争的内容混在一起,鱼目混珠。
电子游戏
很多军事题材的游戏或者电脑合成图像中的戏剧性镜头被用来作为真正的战争视频的替代品。
电子游戏Arma 3和《使命召唤》(Call of Duty) 的场景在TikTok上频频出现。包括战斗机被击落在内的一些空战镜头浏览量尤其高。
有一些用户为了让视频更加逼真,使用战争片,电视节目或者游戏等多种剪辑。
(游戏场景常常出现在假视频中)
其中一个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往坦克上投掷爆炸物,浏览量为2400万次。而这个视频是从Airsoft游戏中截取之后,一月份被上传到YouTube。
另外一个被观看了230万次的伪直播中的导弹攻击是电脑合成图像组成的。这个直播自从去年就在网上传播。
理查兹女士表示,她曾经看到有网友指出类似的假视频是从游戏中获取的,但是视频的主人可以在后台删除这些评论或者警告。
(这个视频主要用的是电脑合成图片)
旧视频
在虚假视频中也经常使用一些过期的视频。BBC注意到,有些人在视频报道目前战争的时候,使用了以前利比亚,叙利亚和车臣战争中的录像。
一个声称俄罗斯和乌克兰部队在一个公寓楼外进行激烈交火的视频有近770万次的浏览率。
但是这个视频实际上是2014年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遭受圣战组织攻击的时候拍摄的。虚假的突发新闻和字幕解释被放在原始的录像中来掩盖视频的真实来源。

(这个视频实际上是2014年在车臣首都格罗兹尼拍摄的,而不是如今的乌克兰战争)
还有人发的是201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的一些录像,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目前发生的战争。另外有一些人用了两个国家的一些军事演习的录像。
有一个视频显示的是基辅中心的乌克兰坦克纵队,这让人感到他们正在保卫首都免受俄罗斯侵犯。这个视频的浏览量为900万。但实际情况则是多年之前乌克兰的庆祝独立日的阅兵视频。

(这是201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时的视频)
一个挂着乌克兰国旗的坦克在居民区的街道上疾驶的视频也可以追溯到2014年的俄罗斯乌克兰战争。这条视频也被观看了400万次。
理查兹表示,TikTok本可以通过很简单的方式来解决老视频的问题,比如让发表视频的时间更清晰。
透明度有限
和脸书及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一样,TikTok也和一些独立事实调查人员共同合作,不过合作规模却并不大。脸书和Instagram在自己的平台上会对虚假视频以及误导内容进行标注,但是这样的标注在TikTok上却不常见。
理查兹女士表示,TikTok没有向学者、研究人士以及记者提供透明度或者分析工具,这是很多像自己一样的调查误导信息的专家长期以来"迫切"要求的。
对于事实调查专家来说,这就意味着需要定期地对相当多的内容进行非常耗时的手动调查。
理查兹女指出,另一个问题是TikTok 平台上缺少一个愿意揭穿虚假新闻的用户社区。
“当TikTok无法确保那些拥有数百万浏览量的信息准确性的时候,那么责任就落到了独立调查人士和那些TikTok日常用户的身上。”
一名TikTok发言人对BBC表示,我们继续通过增加安全和安保资源来应对在乌克兰发生的毁灭性战争,以检测出新增的威胁并删除有害的不实信息。
发言人还指出,“我们努力帮助保持 TikTok 成为一个安全和具有真实性的地方,为了提供支持,我们为俄语和乌克兰语内容增加了更多资源来进行审核和事实查证,其中包括增加本地语言专家以及与独立事实检查组织达成合作伙伴关系。”
来源:BBC News
编辑:吴漫

1350#
发表于 2022-4-27 19:36: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湖北日报300多编辑记者告全国同行书
湖北日报出资控股的楚天小贷公司,以省委党报公信力为背书、以其内部职工为主要客户群体,近6年来累计吸纳10余亿元资金,分红获利近2000万元。
  由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陈剑文执意违纪违规,和民营企业合谋,私下转让国有股权;且在兑付逾期后,拒绝省市区三级防范金融风险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放任风险持续恶化,导致400余人损失近3亿元。
  陈剑文主导的这一系列行为既让员工心寒,也败坏了党报品牌声誉,更给社会稳定埋下严重隐患,恳请有关部门尽快调査陈剑文及其领导班子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及时挽回省委党报的品牌声誉,给全社会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交待。
  仅凭一句口头通知——
  是谁胆大妄为“放行”了1.1亿元的国有股权转让?
  湖北楚天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首批股份制金融企业。湖北日报与民营企业新海天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他11位自然人股东,共同认缴出资成立楚天小贷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从事持牌金融业务。其中,湖北日报认缴9000万元、占股30%,新海天认缴4500万元,占股15%。几年来,楚天小贷运营良好,湖北日报累计分红近2000万元。
  2017年7月,陈到文刚一上任,即启动楚天小贷股权转让工作;9月,湖北日报提请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要求退让全部股份;2018年1月,陈剑文主持召开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董事会,决议通过以1.1亿元价格转让全部股份给新海天公司。
  知情人士称,陈剑文岡顾法律法规党纪及相关人员规劝于不顾,大搞一言堂,利用职权暗箱操作股权转让。湖北日报在向武汉市、武昌区两级政府的报告中自称:此次国有股权协议转让2018年1月15日向省文资办提交了请示,省文资办口头通知:“该股权转让事项己报备,无需审批,以集团董事会决议为准。”
  其实,根据《湖北省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全省的国有文化产权交易应在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公开进行,国有文资监管机构对国有文化资产产权交易进行监督。《湖北省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股权变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文化企业国有股权整体转让须报省政府批准,国有股权转让应公告20天。
  如此明确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重大事项,怎能凭一句口头通知就可实施?到底有没有接到通知:是接到谁的口头通知?就让湖北日报可以置省委省政府的明文规定于不顾?我们不禁要再三追问。
  合谋欺骗编辑记者两年
  是谁导演了这起影响极其恶劣的党报金融诈骗案?
  自2017年7月以来,湖北日报对楚天小贷整体股权转让一直暗箱操作。直至今年6月,该公司资金链出现断裂,逾期未兑现金颜总计2.49亿元;同时,湖北日报紧急出资700多万元聘请律师团队,冻结新海天公司两只价值1.3亿元的股票。
  按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这两只股票原本用于兑付400余人的血汗钱。湖北日报在向市区两级政府的报告中表示:“由于小额贷款行业的特殊风险,股权转让如果采取公开挂牌方式,不仅无法寻找到合造的转让对象,还可能使经过多次谈判沟通的楚天小贷公司意向股东也放弃受让。”2018年3月,湖北日报和新海天悄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意见》规定,凡小贷公司变更股东均经省市两级小贷联席会议审批才允许登记变更。作为楚天小贷的主发起人和最大股东,湖北日报不仅对广大投资者不公开、不公示,还不向金融主管部门报备。省市区三级金融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均没有收到湖北日报关于股权变动的报告,不承认湖北日报违法违规违纪的股权转让协议。
  湖北日报在给市区两级政府的报告中辩称:“作为受让方之一新海天公司及一致行动人也从公司稳定的角度,坚决拒绝挂牌转让,要求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因此,经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同意以评估价格协议转让集团持有的楚天小贷公司全部股。”很明显,这是一起以“公司稳定”为名的幕后交易。
  签订协议后的两年内,先跑路的湖北日报继续纵容楚天小贷公司在集团内部吸纳资金,导致编辑记者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金融风险愈演愈烈。更令人心寒的是,报社多位党委班子成员获悉集团拟转让股份后,分别在2017年底前后提前拿出个人投资款跑路,影响极其恶劣。
  最大股东竟公然称没有话话权——
  是湖北日报主要领导管理失职不作为,还是蓄意为之?
  今年9月26日,湖北日报社主要领导在一次内部会议中公然称集团在楚天小贷公司中“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同时,在向市区两级政府的报告中也称“集团派出人员在楚天小贷公司内部的管理权限被不断压缩,对楚天小贷管理没有话语权。"
  自楚天小贷公司成立之日起,湖北日报作为发起人一直是最大股东,董事长、董事和财务总监等关健岗位均由湖北日报派出干部担任。
  试同,该公司开业以来,办公场所设在湖北日报内,并以党报旗下控股企业为名,借助内部采编交流平台大肆进行欺诈宜传,吸纳记者编辑的血汗钱。等出了问题后竟公然称没有话语权。这是管理失职还是不作为,扣或是无能?如果没有话语权,何以在半年多时间内就完成了国有股权转让协议?
  不顾大局,谣言不断,甚至恐吓打压员工一一
  湖北日报党委班子处理“楚天小贷事件”何以一错再错?
  400多名投资者中,有300多名来自报社内部的记者编辑及其亲属,大部分是新闻出版行业的高级知识分子,以陈剑文为首的湖北日报党委班子不讲政治、不负责任的行为,给这些家庭带来灭顶之灾。
  几天前,楚天都市报一名女记者服药自杀未遂,并含泪将遗书寄给了陈剑文。
  她说这是她和妈妈全部养命钱,没想到投给了白己单位的公司,反倒受骗,备受煎熬,生不如死。
  有这种想法的编辑记者不在少数,他们出于对报社的信任,投入了白已的血汗钱,却不曾想到上当受骗,作为一直为百姓利益鼓与呼的记者,这是莫大的讽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无脸面对亲人。
  在受骗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湖北日报退休新闻工作者。他们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总编辑,还有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为湖北日报发展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对于他们的痛苦和无助,湖北日报领导班子没有采取任何解决问题的措施,还派出纪委工作人员上门“慰问”。
  陈剑文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质问他们:"要做受人尊敬的传媒人、退休传媒人,如果不讲规矩,不讲纪律,不顾形象,甚至聚众闹事,受人鄙视,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形象损失。”
  湖北日报现任领导班子明知道包括退休老同志在内的广大员工因集团公信力作背书放心投资,一再刻意隐瞒,继而在问题暴露后仍欺上瞒下,恐吓打压员工,严重破坏了湖北日报优秀的文化基因,引起了很多有良知中层干部的不满。
  事实上,自楚天小贷出现兑付逾期后,湖北日报300多名记者编辑自发主动和省市区地方金融工作局、楚天小贷公司对接,经两个月艰辛谈判,签署延期兑付协议,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大局。
  金融风险暴露后,陈剑文多次称,投资理财有风险,投资人要担责。但投资人担责的前提是,股权协议转让程序公开透明,符合规范。退一步讲,虽然双方已签订协议转让合同,但风险暴露时湖北日报仍是最大股东,仍需要按照国家法律履行股东职责职货,而非执意将股东间本已不合法不合规的协议纠纷推上法座,导致目前省市区政府部门处置金融风险陷入僵局。
  总之,从动议股权转让,违法违规违纪签订切协议,到耗巨资打官司,以陈剑文为首的湖北日报领导班子一错再错,但我们从各方了解的情况看,目前这起金融风险还能化解,仍有挽回余地。特此,提出以下建议:
  ——请安排有关部门尽快选拔专业人士成立专班,全面接管楚天小贷及关联公司,并按“债权大于股权"原则及时兑现。
  ——尽快利用市场稀缺的小贷牌照资源,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现有资产。
  ——依法查办相关违法人员,及时终止国有资产转让的违法交易,督促各大股东切实履行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
  抗争到底的湖北日报300多名记者编辑
2019
来源:微信公众号“经济邦民”
链接:http://m.szhgh.com/show.php?classid=40&id=299960
编辑:吴漫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