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介批评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3-8-5 11:33: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人民日报:电视台不是私企 不能什么来钱干什么

公共传媒扮演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应当传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不应沉湎于迎合某些人口味而带来的利益中。

暑假到了,翻遍家里100多个电视频道,能给孩子正能量的节目,寥寥无几。

"神马情况?西游记、喜羊羊呢?暑期‘神剧’怎么不播了?"——网友的调侃,道出大家对多年来暑期节目千篇一律的厌烦,但仔细琢磨也另有一番滋味:暑期"神剧"虽然乏味,毕竟是电视台对孩子们聊表心意,现在,或许由于孩子们很难创造广告利润,所以一些电视台连这种"乏味的心意"也省了。

打开电视,多少能闻到一股功利与浮躁的气息。

这种功利,体现为一窝蜂地模仿:一档谈话节目收视大涨,广告大增,就有多家跟进。主持人居高临下咄咄提问,参与者丢掉尊严崩溃痛哭,专家团现场分析当众发难……却少有人关注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探讨解决之道。

刚被广电总局"亮黄灯"的选秀节目,也一度占领电视台黄金时段,各方大赚。草根英雄固然需要励志,但如此遍地开花,观众也会觉得"红烧肉天天吃没了滋味"。

这种功利,还体现为对观众的"煎熬":多年前,电影佳作均在黄金时段播出,而今,多半将好片子延至夜里10点半以后播出并数次插播广告。熬红观众双眼,只为让"垃圾时段"也赚来利润。

而浮躁之风,体现为制作粗劣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铺天盖地。"雷剧"频现,混淆历史;一些综艺节目以艺人嬉闹互讽和拙劣模仿为主要内容,垢染世风。

许多人开始怀念只有黑白电视、只有两三个频道的岁月。

——30年前,笔者是《跟我学》、《星期日日语》的忠实观众,虽听不太懂人家说啥,但节目呈现出来的异域文化、风俗习惯、自然地理,深深地吸引了我。如今,有哪家电视台舍得花大价钱引进并播放这类语言学习节目?

——20年前开播、每周一次的《正大剧场》,用《简爱》、《基督山伯爵》、《雾都孤儿》、《老人与海》那深厚的文化积淀,滋养了一代人的成长。上世纪80年代的《红楼梦》等电视剧,曾被嘲"化妆土、节奏慢",抚今追昔,若非有定力,怎能拍出这种经得起时间检验、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公共传媒身负公共文化服务职责,扮演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应当传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不应沉湎于迎合某些人口味而带来的利益中。更何况,我国的电视台不是私企,什么来钱干什么,作为事业单位,其日常运营享受财政拨款,其传播渠道占据社会资源,观众对其播什么、怎么播,还是有话语权的。

打个比方,电视节目是商品,电视台是商店,咱们观众是消费者。不是买方没眼光没品位,近年来,好节目仍然深受观众喜爱。劣质节目横行的症结,在于电视台这一"商店"已结成同盟,垄断了流通渠道,于是商品即节目虽劣质咱却没的选,让烂片有了收视率;价格即广告占据的不可再生的时间成本虽高,咱也得忍。忍着忍着大家居然忘了:电视台能开张,咱也是纳过税的!

让电视台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光叫停个别选秀节目还不够。在这个"流通渠道"还不具备放开条件的当下,管理部门应当从百姓利益出发,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如采取适当量化广告时段、时长,限制选秀、谈话节目总量等措施,破除这一行业"产品差、价格高、利润厚"的发展怪圈,让更多的"优质商品"上架。

http://news.qq.com/a/20130805/009493.htm
122#
发表于 2013-8-6 12:02: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骑马o过海 [网易广东省广州市网友]: 2013-08-06 05:00:25 发表 有话不得不说,愿借此一角,发表看法。
驳《人民法院报谈李天一案: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审判》:
(1)文章标题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肯定法治社会,肯定法律“是追求正义,是通过确定的、可预期的、明确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追求”,即法律有最“正当程序”,那法律就自然不受舆论影响,法官就自然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正确判决。法律归法律,微博归微博,任何舆论岂能影响法官审判结果,法治社会岂能受到微博左右?受到微博审判?
(2)既然作者一定要“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审判”,那等于承认舆论会影响案件审判结果,为何李家律师顾问可以上官网,可以开发布会,可以发微博,网民发微博就不可以?作者写这篇文章明显偏袒律师顾问,作者写作目的难保不是为了影响审判结果,这与作者所说的“法治社会不容微博审判”,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3)微博是公共平台,人们对自己关心的事项,在守法的前提下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自然这里包括热点的案件),我们决不能因对热点案件的关注、发表看法,就硬被别人套下“法治社会被微博审判”的帽子!对此,我们坚决不能接受!
顶[342]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IGFBDI00014AED.html
123#
发表于 2013-8-8 23:49: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张欧亚
微信?这微信是什么新式秘密武器???还没有学会用......//@宁泽西: @腾讯微信团队 你们惹的祸啊!//@无痕轩:告微信!

@刘桂娟
央视播这种新闻,就不能换个男主持人吗?




(8)| 轉發(34) | 評論(23)
26分鐘前來自iPhone客户端


| 轉發(1)| 收藏| 評論(1)
1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24#
发表于 2013-8-10 18:34: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传媒老王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应该不会这样做吧?回来找该期节目看下,是否真滴像你所言:如此做新闻,记者与暴民有何区别!


| 轉發(1)|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  檢舉



125#
发表于 2013-8-13 17:35: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鲁国平先生
网友总结的部分电视台三宝:江苏卫视有三宝;问答、相亲、俩秃瓢。浙江卫视有三宝;麦霸、跳舞、加多宝。辽宁卫视有三宝;本山、乡爱、谢大脚。湖南卫视有三宝;何炅、谢娜、播琼瑶。陕西卫视有三宝;不孕、不育、包治好。山东卫视有三宝:天伦,红会福娃娃,蓝翔技校。CCTv有三宝;和谐、稳定、生活好!(转


(2)| 轉發(20)| 收藏| 評論(7

126#
发表于 2013-8-19 00:14: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写字李华良
//@斯韦爵:垃圾//@夸夸奇谭:转发微博

@张洲
人民日报起这样的标题(人民日报:安倍切记拜鬼被吸阳气 不治而亡),作为一个整天叫嚣破除封建迷信的喉舌单位,真他妈丢人。头回见一个新闻部门以诅咒的方式发布稿件,寒碜死了。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2)|
轉發(135)
|
評論(45)

8月18日23 : 14來自360安全平台


|
轉發|
收藏|
評論

3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0 21:06: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原创]【大家谈】主持人为何质疑央视对普宁水灾关注不够

风青杨 于 2013/8/20 8:05:1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KCIS观察:近日,广东普宁市出现大范围特大暴雨,强降水致全市28个乡镇场街道25个受灾。8月18日,认证为“演员、《开心你最大》主持人”的蔡立君通过微博,连续上传多张普宁遇水灾的惊心惨状照片,质疑央视等媒体对此事关注度不够。作者认为,央视报道国外新闻的热度比报道本土新闻更强烈,这显得不太正常,新闻媒体应该重拾媒体良心。

   原题:普宁水灾如此严重央视为何关注度不高?



    近日,广东普宁市出现大范围特大暴雨,强降水致全市28个乡镇场街道25个受灾。18日,认证为“演员、《开心你最大》主持人”的蔡立君通过微博,连续上传多张普宁遇水灾的惊心惨状照片,质疑央视等媒体对此事关注度不够。其中有一张照片中还飘着两具女尸,图片看上去相当惨烈,触目惊心。

   网友热议:央视你在关注什么?

    该微博迅速引起网友重视,并得到不少名人大V的转发,不少网友还“帮忙”给央视做解释工作:“人家忙于采访领导救灾,哪有时间?”、“央视还在报道那什么东非大迁移吧?”、“又不是米国洪灾,央视干嘛要报道!”、“人正关心埃及人的水深火热,没空理你们。”……

    据新浪“广东发布”官方微博消息:此次水灾共造成全省18个市41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0人,失踪7人,紧急转移安置51.3万人,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其中普宁如此重大灾情,却未见到央视有相关报道,只是近于微博上批评央视的压力越来越大后,央视的“新闻频道”才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普宁灾情相关信息,以表示关注。

    水灾如此严重,央视为何不赶紧报道?反观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遭受“桑迪”飓风袭击,央视从“桑迪”登录前就开始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跟踪拍摄全程报导,还有比如对美国枪击案进行大幅分析报导:从整理枪击案数量,深挖枪击根源,提出整改建议,估计枪支数量,预估潜在风险,谴责美国总统奥巴马……你们这么专业这么负责这么认真,那怎么就对普宁老百姓的受灾不重视呢?这让人觉得央视关心美国甚于关心国内,让人疑惑央视到底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

   央视难道是美国中央电视台?

    去年美国“桑迪”飓风期间,央视为此派出多路记者,“不远万里、不避艰险”地前往现场做跟踪报导,却对几乎同一时间横扫中国南方,对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造成巨大损失的“山神”颱风一带而过。央视这种拿着中国全民的资源兴师动众去关心美国,而对国内民间疾苦熟视无睹的态度,当时就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甚至有网友直接封央视为“美国的良心媒体”。

    对于央视的记者为什么要远赴重洋,冒着生命危险现场报道美国的飓风?网友提供了几种猜想:1、发挥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2、出于崇高的新闻理想。3、今年预算花不完。4、在鸡蛋里终于找到骨头了,这机会要把握住。5、告诉中国人民,美帝活在水深火热之中。6、给领导看的,因为领导的老婆孩子都在那里呢。

    是啊,那么多领导的孩子和亲属、小孩都在美国留学或工作,纽约和东海岸又是领导孩子们集中的地方,闹这么大的飓风,央视不报道,你让领导们去看英文的CNN?领导关心孩子能有什么错?

    什么是新闻媒体的良心?

    但人家美国同行比你敬业,设备比你先进,比你更了解本国国情,解说也比我们精彩,你们去哪里是为了新闻本身吗?一个国家的电视台,不把本国人民的甜酸苦辣、水深火热放在首位,却热心于异国灾难的报道,诸如像上次巴西水灾、非洲旱灾,只要国外有个风吹草动,我们男女记者都是撅个大屁股地往里钻;甚至乘上人家军用飞机到实地拍摄,甚至到人家最遥远、偏僻的部落采访(非洲),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有人说这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一种忘我精神,一种咸吃萝卜淡操心的精神。

    央视资源是全中国人民的,请善待你的媒体资源,水漫帝都不见你多面出击,宁波、什邡PX事件不见你们深度的“挖掘报道”。打人的方政委、哈尔滨的塌桥、最年轻的“女军官”、机闹的江西副省长........你们更像是睡着了一样。但美国一有灾,他们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甚至连肯尼亚的动物大迁徙也不放过,央视都现场直播,更不用说大篇幅的关注埃及局势,热心美国超市被盗,日本领导行踪,美国的龙卷风……或许他们唯一不敢做的,就是用那样的力度来关注国内百姓冷暖。(文/风青杨)

    文/风青杨

    版权声明

    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报纸杂志使用需微博私信取得用稿授权。侵权必究!

    风青杨微博:http://weibo.com/youyou52011

    微信帐号:fengqingyang8964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444136&boardid=1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7:45: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报人黄一刚
#薄熙来案庭审# 本人微博"媒体审判几时休?",对一些网络媒体无视"七条底线",搞媒体审判提出批评,却被系统管理员"加密",称"不适宜对外公开",我不明白为何不能批评?媒体的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如果连媒体都可以无视职业操守,挑战底线,又容不得批评,还有社会公义可言吗?文革之恶之毒,不可不防!


| 轉發|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3-8-29 20:12: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连水兴
//@谭华孚: 在媒体上为搞臭目标对象而渲染其“骚事”,如同在法庭上为脱罪而不断释出“艳闻”一样,都同样地体现了品格上无法掩饰的堕落,不论主体是在台阁上还是在牢狱中,因为它迎合了小市民的卑琐心态,引领着整个社会和整个民族的操守向下沉沦。如今,大报做着无品小报的事,主事者却还自以为得计

@谭华孚
真不像话:全国的大中小学就要开学了,全国的大中小媒体却都在拿脐下五寸的事儿做文章,从薄案到李案至薛案……央媒也来凑热闹,一时间竟像个八卦媒体,满天飞的字眼不是嫖就是奸,这叫老师们怎样做新生入学教育,辅导员们如何作伦理教育?不是说要净化舆论环境吗,为什么要放任媒介大事渲染这些事儿?

(4)| 轉發(16) | 評論(2)
今天 17:59來自360浏览器超速版


| 轉發| 收藏| 評論
4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  檢舉




130#
发表于 2013-8-30 11:27:0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北京日报批部分媒体热衷追逐国内负面新闻

看清世界风光 讲清中国风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把“世界风光”与“中国风景”看清楚、讲清楚,确实是亟须认真解答的重要课题。

今天的中国,风景早已不同往日。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综合国力空前提高,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不仅洗刷了一百多年前的贫弱屈辱,也告别了六十多年前的动荡纷争。中国之所以能够从落后中奋起,实现翻天覆地的跨越发展,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发展,依托于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凸显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一点必须讲清楚。

中国风景,也改写了世界风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世界联系更紧密的今天,中国发展的鲜明特色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大国崛起,国强必霸,近代列强无不是通过殖民扩张和血腥战争来确立地位的,但中国打破了这个“定律”。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同时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实现了一个人口大国后来居上的奇迹。这些年来,我们受到不少误解、抹黑、“唱衰”,“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层出不穷,但我们用自己的实力和事实说话,终究赢得了世界瞩目和认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还是在逐步加深的。

当然,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中国特色在国际比较中依然难握话语权。太多的事实说明,西方媒体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国,爱把“中国风景”描抹得一塌糊涂,乐说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势、社会问题、文化现象和各方面建设,无一不受到西方舆论攻击,动不动就借题发挥、小题大做,造谣污蔑、大造舆论。实际上,世界各国都不完美,别国同样有大量问题,但西方主导的国际舆论往往“选择性失明”,尤其是对西方自己的问题时常失声失焦。对于这种“政治正确”,我们必须始终头脑清醒。

看清世界风光,讲清中国风景,宣传思想工作还需要下更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不管是报道国内的事,还是世界上的事,都要客观、全面、真实,把握好平衡。近几年,国内一些媒体以所谓“客观”为名,热衷于“揭露”,追逐负面新闻,甚至把国内形势说得一片漆黑,对外却异常妄自菲薄,笔下尽写“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种不良倾向,既不符合正确的新闻观,也不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必须扭转。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当然不能闭上眼睛不看不学,但也决不能迷失自己,只会邯郸学步、人云亦云。中国是大国,再也不能在国际舆论场中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我们一定要着眼于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当前,中国正集中精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站在舞台中央纵览世界风光,同欧美一些国家受困于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相比,同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陷阱相比,同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相比,我国发展完全可以说“风景这边独好”。我们有理由满怀信心,有理由向世界介绍好、传播好中国风景!(京 平)

(北京日报)

http://news.qq.com/a/20130829/013694.ht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