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23: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电视机自燃引发大火 92岁老人成功脱险(图)
2012-05-29 02:36:47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 有10人参与


事故现场。
扬子晚报讯 昨天中午12点半,在南京市白下区丰富路石榴新村308号2楼,独居的92岁老人吴奶奶在家休息,突然电视机冒出浓烟,老人家赶紧出门呼救,隔壁邻居将老人搀出大楼。室内瞬间变成火海。随后,侯家桥消防中队到达现场,并扑灭明火。


昨天中午12点半,南京白下区丰富路附近的石榴新村突发火灾。失火地点是在该小区2楼的一户人家,家中只有92岁的独居老人吴奶奶。吴奶奶称,是电视机着火了,当时电视机并未打开,插头插在插孔内。开始是插孔冒出了黑烟,随后就冒出火花,她赶紧向邻居求救,邻居将她带下楼,谁知刚走到楼下,屋内变成一片火海。
扬子晚报记者采访了南京熊猫电视机有限公司的一位工程师。他告诉记者,现在电视机一般使用寿命是8年,超过使用寿命的电视机一定要按时检修,否则内部零部件老化很容易造成自燃或者自爆的事故。 季宇轩 (报料人:袁先生)
(本文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作者:季宇轩)

http://news.163.com/12/0529/02/82L055AR00014AED.html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23:06: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创造用“链接”表达的新网络文化
  微博风靡已有一段时间,从博客到微博的变更,其实只花了很短时间,那么,从微博到下一个新流行载体将会需要多少时间呢?微博取代博客,很大原因是微博更便利更娱乐,峰回路转,猜测一下未来的新网络文化会不会在浮躁之后,回归到冷静使用的原点,它,会回到斟字酌句记录的博客时代,还是再次创造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例如:链接表达文化。
  国内链接文化由来已久,自从国际上Delicious异军突起获得欢迎后,国内门户网站也相继推出过自己的链接化书签服务,只是尝试都以无获而终,为什么国外可以成功的链接文化到了国内却推行不起来,单纯因为国与国之间用户的巨大差异吗?简单来说,Delicioue的成功完全可以理解,浏览器出现至今,无论在哪个版本上,“收藏夹”一直作为一项基础功能忠实存在着,Delicioue把重要的收藏夹功能扩展到互联网中,让收藏夹不再受用户单台电脑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取用,并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它增添了分享功能,这符合用户的潜在需要。那么,为什么门户网站的尝试得不到用户们的支持认同?国内用户没有这种需要?
  笔者想用一个亲身尝试后的经验来管中窥觑这些问题。
  进入美味书签(Delicioue的中文版),你首先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选辑。美味书签支持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选辑”,既用添加链接的方式,建立用户放置“在网络中的收藏夹”。作为美味书签的早期用户,笔者尝试使用它时也曾遇到过困扰——对其表达文化不适应的困扰。
  上面提过,放置在互联网中的收藏夹除了可随时取用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享。但这种分享与博客、空间、微博等的分享方式截然不同,它需要用户用链接来表达,也就是说,在这种分享中,链接是主体,文字只能是注释工具,不能代替“主体”。 习惯使然,一直想以文字表达内容,当这种习惯不能被实现时,就会形成一种矛盾,在新鲜试用的蜜月期过了之后,这种与习惯冲突的矛盾一度放大到令笔者无所适从的地步,甚至,萌生出放弃使用的念头。
  相信很多书签用户都会不同程度的碰到这种困扰,笔者想说的就是:偷换掉书签用户的习惯!在此,忽略掉中间一些过程,无论以何种原因笔者坚持了使用,美味书签不断更新的功能,书签使用中认识的朋友……总而言之,在更深一步理解美味书签、理解链接文化后,就发现原本表达上的不习惯就变得无足轻重。
  下面,就谈一下心得。先谈一个笔者认为重要的话题:若想把链接文化用于分享,需要注意些什么。
  互联网上链接无数,怎样选择这些链接做出真正有分享意义的选辑?其实很简单:选那些你真正常用的链接,你真正感兴趣的链接,真正对你有用的链接!如此,集成的选辑就能表现出你的日常关注、兴趣爱好、学习空间及专业领域。这些都是真正对你自己有用的专辑,请相信,它们对你想分享的很多人同样非常有用,它们也能帮你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注意“真正”两个字,若是搜索引擎随手一抓出现的结果,那您保存这些链接根本意义不大!
  另外,还必须注意的一点,不要急于求成。
  在使用初期,笔者犯了一个要命的错误:急于分享,把美味书签当成类似微博产品使用。分享的心情往往是即时性的,也是急于求成的。但链接的存在相较文字客观很多,好的链接必须在使用中发现辨别挖掘然后累计起来,这些并不是主观的急切心态可以左右,它是一个过程。除了在那些积累已经足够的熟悉领域,建一个新选辑,它是一个发现,收藏,再发现,再收藏的累积过程,请告诉自己:不要浮躁,更不要想一蹴而就,它是您存档网络世界的一个窝,这个窝,如果一天两天打造,那是豆腐渣工程!
  书签用户试试看把重心放在以上两个注意点上,“偷换”掉你使用中的不习惯感,是不是也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受呢?
  最后,说说为什么笔者觉得“链接”表达会是下一波新网络文化。
  首先,链接添加比拼打一个个文字快捷。
  第二,用链接表达,而链接可以集齐网页、相册、视频、问答等方方面面,不再偏安一隅。
  第三,用链接展示出您关注的世界以表达自己,要比用文字说,更客观,更可靠!
  趁此机会,也谈一些对美味书签改善的期待:请在未来增加用户推荐热门选辑的功能吧,很多涉及领域专业知识的选辑,工作人员并不一定能辨别它的“实质”。另外,目前,也请多关注一些只有一两个链接块的选辑吧(美味书签选辑中有四个及以上书签才能上首页),它们也许才是真正“优质”,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
  也许,新用户们仍旧不会马上习惯这独特的“链接表达”文化,但时间会淘金,等到美味书签类型的书签网站成功“偷换”了用户的习惯,那么,也就是一个新网络文化到来的时刻。
  来源:点点diandian投稿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2:27: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评论员杨禹神九发射在即,给报道者三点建议:1、我国科学报道总是“不好玩”,凝重大气足够,科学趣味偏少,不妨学学@科学松鼠会
。2、在国内食品安全仍堪忧、改进努力仍待观察之际,慎报“航天员特供牛奶”之类新闻。3、本周两院院士正开大会,多数媒体不闻不报不感兴趣。不要只在发火箭时才好像很重视科学。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44)
|
評論(62)
43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9:09: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科技报道的泛娱乐化现象
李瑜同学那个谁谁谁,说你们呢,准备好了吗?
@评论员杨禹神九还没上天,女航天员刘洋的母校已热闹翻天,其公婆已被记者包围,刘洋啥时生孩子更是被媒体做进了标题。拜托各位,多讲讲科学家的探索,多讲讲酒泉的甘苦,多讲讲为什么要发展航天。每逢发飞船,网上就泛起“民生没到位,何必搞航天”的错误观点,可媒体回答经常不给力。这次,你们准备好了么?轉發(330)
|
評論(203)
59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
19分鐘前
來自iPhone客户端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52: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学|郑州市城东路二小(现更名为城东路实验小学)
1-2年级班主任:白凤芝
3年级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路玲

作为学习委员,有谁不交作业她敢去管
问:刘洋在小学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白凤芝:刘洋从小综合素质就比较好,她的成绩非常好,语文、数学从没有低于过98分,大部分都在99分、100分。性格上乖巧、听话,不张扬。没有想到她现在会这么有出息。
路玲:记得她在女生中间个子比较高。学习各方面都比较认真、作为学习委员,比较负责,胆子也比较大。
问:为什么说胆子比较大?
路玲:她作为学习委员,有谁不交作业她敢去管。而且交给她做的事情她都会认真做。
问:您带了她给您的飞机模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白凤芝:刘洋对老师很尊重。再说我们两家住得比较近,她毕业后经常来看我。上飞行学院之后她给家里写信,都会让妈妈代问老师好。到了元旦,她也会寄贺卡给我。
问:她招飞走后,跟您的联系多吗?
白凤芝:她们家没搬家以前,只要回郑州就会过来看看我。后来联系就比较少了,她的妈妈说要保持低调保密。

4-5年级数学老师:段绪钧(64岁)、班主任:赵春晓
在班上有威信,从不给老师找麻烦
段绪钧:刘洋的数学不错,踏实稳重认真,在班上很有威信。从来不给老师找麻烦,老师都很喜欢。这样的小孩子总是能够给人惊喜。刘洋的成功也说明一个道理:小孩子个性没有定性之前,不要给她下结论。
她的自制力很好,能自己处理事情。写作业从来不需要老师管也不需要催促,总是按时交作业。有什么错误也都及时订正。在班里同学有什么事情都会找她,能起到带头作用。
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女生说刘洋的“坏话”
赵春晓:刘洋给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人缘好,凝聚力、亲和力强,在同学之间很有威信。那时候女孩子之间难免会闹一些小别扭,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哪个女生说刘洋的“坏话”。之前一次偶然机会跟刘洋的母亲见过一次面,当时只是听说刘洋进了“保密单位”。直到昨天拿到报纸确定了刘洋就是自己教过的学生之后,激动的一宿没睡。
问:据您接触, 刘洋父母是怎样的人?
赵春晓:刘洋的父母都是普通老百姓,普通工人,从来不张扬,父母对刘洋要求很高,很严格,母亲常常会向老师询问刘洋的学习情况。刘洋的母亲为人也非常随和,常常跟老师交谈,私下里我们都互称“姊妹”。刘洋的好性格与父母的老实很有关系。



初中|郑州市三中
班主任兼物理老师王秀菊
平时话不多,但是关键时刻敢站出来说。
有次,班里有三本作业本不见了,她在班里问了很多遍都没有人承认,这时候刘洋站出来说:“老师,您别再问了,明天早上那三本丢了的作业本一定会放在讲桌上的。如果被同学知道是谁拿走了作业本,以后同学都不会再理他了。”果然,第二天一大早,王老师便看到讲台上放着丢失的三本作业本。
刘洋不属于那种“死读书”的孩子。她上课时非常专心认真,一下课就不学习了,该玩就玩。
初中时刘洋的愿望就是能够考入河南省最好的高中——郑州一中,然后再考入理工科好的大学。我给她推荐过清华和北京理工,但是没想到她后来会考上了飞行学院。不过当她考入飞行学院之后来看望过我一回,那时候的她还是很激动的,而且也很坚定,她说考入飞行学院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有前途的选择。
王秀菊还回忆起一件事,毕业后,她带着同学们到鸡公山玩,回来途中误了火车,只能再等下一趟,当时男同学身上带的钱全花完了,肚子又特别饿,老师把自己的钱拿出来要给学生们买吃的。刘洋悄悄告诉老师,她兜里还有十块钱,可以拿出来给男同学买吃的。这样一来,大家你一元我一角的凑了二十多元钱,买了食物和水分给了各位。王老师说:“刘洋这个孩子非常正直,非常纯洁,也很无私,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高中|郑州市十一中
班主任武秋月丈夫
(编者注: 由于刘洋高中班主任武秋月因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其丈夫庞人龙替她接受了采访)
曾担心飞行员工作有风险
庞人龙:当年刘洋高考考了620多分,高出地方重点院校录取线31分,考上大学完全没有问题,这时传来济南军区招女飞行员的消息,武老师当时觉得刘洋综合素质比较好符合招飞条件,便极力推荐刘洋报考。刘洋成绩确实不错。高中毕业代数、化学、生物三门功课均考得100分,其他科目也几乎都在90分以上。
但当时刘洋的父母却有些担心,毕竟飞行员是有风险的工作。但是武老师便积极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上大学的机会有的是,但当飞行员的机会或许就这么一次,况且如果招飞成功,以后同样可以上军校。刘洋便也坚定了报考的决心。
2004年刘洋回家探亲时,专门来探望武老师,还给武老师带了部队专供的巧克力。刘洋大概在家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主要说了说她在部队的训练、生活情况。有几句话我记得可清楚,刘洋说,到了部队才知道部队是多么严格啊!

亲戚:只知道她会开几种飞机,不知道她是航天员
刘洋祖籍河南省林州市泽下村,她的本家叔叔刘海燕是五龙镇国土所所长,他的父亲刘天才与刘洋的爷爷刘义成是亲兄弟。
刘天才说,农历四月二十七这天给我二哥做周年,刘洋的父亲石林还在家待了4天。这中间我问他刘洋的消息,他只说刘洋在北京训练,回不来。
问问老人知道不知道刘洋是国家第一批两名女航天员中的一个,老人回答说:“我只知道她会开好几种飞机,在武汉当兵,不知道她是航天员。

三所母校:广播、红色条幅、电子屏幕宣传校友
刘洋小学母校——城东路实验小学在12日早上通过广播的形式向学校全体师生介绍了刘洋的基本情况。
刘洋的初中——郑州市三中夜在校园电子屏上宣传候选女宇航员刘洋是该校校友。郑州市三中校长查保翔告诉问,郑州市三中跟空军很有缘分,原空军司令员乔清晨便是该校校友。
郑州市十一中的行动更是迅速,该校在在校门口悬挂起“热烈祝贺我校97届校友刘洋光荣入选神九航天员队伍”的红色条幅,同时还在校门右侧墙壁贴起巨幅海报预祝刘洋“神九”飞天圆满成功。
(完)


更多

[/td][/tr]
[tr][td]





http://news.163.com/special/shenzhouix/?1339594979111[/td][/tr]
[tr][td][/td][/tr]
[/table]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09:58: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对比两则科技报道
神九整流罩残骸坠落陕西榆林 已找到十余块残骸

2012-06-17 03:42:08 来源: 三秦都市报(西安) 有4098人参与 1

本报榆林讯 神舟九号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于昨日18时37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于飞船的整流罩预计会坠落在榆林境内,在发射前,榆阳区和神木县近十万人提前撤离。在火箭升空约25分钟后,神九整流罩残骸坠落到榆阳区麻黄梁镇东河村,19时20分许,坠落的整流罩残骸被当地村民找到。

记者从“神舟九号”整流罩残骸搜索回收安全保障指挥部了解到,榆林消防、公安、武警、电力等近1500多人参与现场处置工作。19时20分许,首片整流罩残骸在榆林市榆阳区麻黄梁镇东河村的一块空地上被找到,长约2米,重约200公斤。截至记者发稿前,已经找到十余块整流罩残骸,其余的残骸还正在搜索中。

http://news.163.com/12/0617/03/8461EJGI0001124J.html

航天员可在“天宫一号”内上网发微博

2012-06-17 01:08:12 来源: 北京晨报(北京) 有7人参与 0

在距离地球约300多公里的近圆轨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孤独”地飞行了200多天,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相吻”,迎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此前,“天宫一号”的两次出场亮相,已经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史。未来几天,“天宫一号”还将再次出场,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为航天员营造温馨家园。

睡眠

睡袋镶在舱壁 像站着睡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高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宫一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舱内噪音、灯光等对航天员睡眠的影响,在目标飞行器的舱内,专门设计了航天员独立的睡眠区。在这个睡眠区里,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三个“房间”?因为睡觉时是不能大家都去睡的,总要留下一个人来值班,因此两个“房间”已经足够。

睡袋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睡觉的“被子”。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里,为使航天员睡得舒服,技术人员专门设置了三个睡袋,也就是说,航天员在睡觉的时候不是大家混着盖“被子”,而是各人用各人的“被子”。每个“卧室”也都装有电话,便于航天员们互相联系,宜居性很强。航天员的睡袋固定在舱壁上,因此航天员看起来是站着入睡的。

考虑到每个航天员的生活习惯不同,比如对光线的感觉就不同,技术人员在“卧室”灯光的设计中,就采用了可调节式的照明方案,航天员喜欢何种亮度,完全由他们自己随意进行调节。

除了睡眠区外,“天宫一号”还包括一个仪表显示区、一个空间科学实验区、一个在轨锻炼区。

生活

发微博看大片 还能私聊

在组合体里,除了为女航天员预备了单独的床铺和被子以外,还早已针对女航天员生理特点和生活需要进行了特殊关照。

长期太空飞行,娱乐活动对于保证航天员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为保证航天员的娱乐,“天宫一号”组合体里还专门给航天员提供了用来娱乐的笔记本电脑,航天员在工作之余、在睡觉之前,可以用笔记本电脑来上上网、发发微博、看看CD大片,播放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和音乐,或者进行其他的娱乐活动。

在组合体里,由于活动部件、电子部件等各种设备日夜不停地在工作,必然会发出各种声音。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噪声对航天员的影响,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点,科技人员在噪声的控制方面也动了不少心思。

为保证航天员与爱人、孩子说说悄悄话的私密性,在“天宫一号”里,技术人员设置了专门的“密室”,在这个“密室”里,航天员与爱人说什么悄悄话别人是没法“偷听”的。还有,为保证航天员与控制中心和家人通话的亲切感,“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与地面双向的可视通话,航天员对着屏幕与领导、与家人进行视频和音频交流,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通过屏幕一目了然,极大地增加了亲切感。

天宫科技

防毒面具包一拉即开

10余个用金属搭扣包扎整齐的软包被固定在实验舱的舱壁上,这种金属搭扣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固定性强,且拆卸简易,一拉即开。每个大小不一的软包都有着各自的使命,它们各司其职地为航天员的空居生活保驾护航,比如负责安全的有防毒面具包、灭火器包等,负责生活的有清洁用品包、食品包、内衣包等,负责实验的有乘员设备包、工具包等。

自动化预警减工作量

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飞行期间,要借助舱内设置的各种仪表,来观察掌握“天宫一号”和飞船当前的飞行状态。在进行目标飞行器仪表设计的过程中,科技人员独具匠心,不仅充分考虑到仪表的功能,甚至连仪表安装的位置、形状、大小,仪表盘的颜色等诸多细节都考虑进去了,努力达到感觉舒适。

为了减轻航天员的工作量、节省更多的精力,科技人员还设计了各种自动化预警装置,因此,“天宫一号”上的仪表不用每时每刻盯着。如果组合发生异常情况,哪个系统工作不正常、哪个数据指标发生很大的变化,在航天员还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就提前自动进行报警。报警的方式也有声音的、光线变化的等多种。连报警的时候用什么声调、声音的高低,灯光报警情况下光线的大小强弱,都经过了反复对比和试验。

暴露设备圆角化设计

在“天宫一号”里,航天员生活的实验舱也是飞行器运行的核心舱,里面有很多电子设备。对此,设计师采取了“藏”的策略,把航天员用不着的东西都装修在里面。暴露在外面的设备都采用了圆角的设计,可避免航天员与设备之间的碰撞,保证了安全。

借助颜色营造方向感


由于色彩变换的巧妙运用能够为航天员营造出天地之间的氛围,“天宫一号”内部采取了考究的颜色设计,为航天员营造方向感,柔和的颜色也让航天员有了家的感觉。舱内正对着地球的方向呈土黄色,有“地”的稳重感,舱顶运用了柔和的灰白色,避免了纯白色对视线的刺激,有“天”的轻盈感。另外,实验舱内有3个部位采用最接近自然的米黄为主打色,以使航天员在视觉上不容易产生疲劳。

手脚限位器舱内最多

在“天宫一号”内,每个区域旁边都设有数量不等的手脚限位器,总数达到30余个长约200厘米、采用锦丝带材质的手脚限位器被巧妙地安放在舱壁四周。这种“小身材”装置却有着大功效,它是保证航天员在失重飘移状态下,便于手脚着力的唯一“法宝”,也是舱内数量最多的一种设备。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韩娜)
http://news.163.com/12/0617/01/845OKIMH00014AED.html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0:10: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旅行者号探测器抵太阳系边缘

2012年06月17日02:59 新京报

唱片有12英寸厚,镀金表面,内藏留声机针。右图为唱片封面。

  原标题:35年太空旅 美探测器抵太阳系边缘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美国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前发布声明称,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显示,它已抵达太阳系边缘。这个在太空中孤独旅行35年的探测器将有望成为首个脱离太阳系的人造物体。
  据新华社电 美国航天局表示,过去3年中,“旅行者1号”上携带的两个高能望远镜接收到越来越多的宇宙射线,上个月,来自太阳系外的宇宙射线数量急剧增加。此外,探测器感测到的高能粒子数量也出现变化,这些源自太阳的粒子数量有所下降。基于这些数据,项目科学家得出结论:“人类向星际空间派出的首个使者已在太阳系边缘”。
  参与“旅行者”项目的科学家埃德·斯通说,物理规律表明,“旅行者1号”将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具体日期目前还无法确定。
  “旅行者1号”1977年升空,其最初目标是观测木星、土星、天王星和冥王星,1989年完成任务后,美国航天局指令其向银河系中心方向进发。
  ■ 探秘
  电池耗尽后带地球问候继续前行
  “旅行者1号”一开始就带着将地球人的信息传递给未知的外星人的任务。
  “旅行者1号”已经在太空中飞行35年,它发回的数据要用16小时38分钟传回地球。目前,“旅行者1号正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向星际宇宙驶去,现在这个探测器距太阳约180亿公里。“旅行者2号”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
  两艘旅行者探测器都放置了磁盘唱片,上面录制了55种人类语言带给“外星人”的问候语和来自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片等。
  旅行者号的两枚探测器携带的钚电池将持续到2025年。当电池耗尽之后,他们将继续向着银河系的中心前进,只是他们将不会再传送数据给地球。(景青)
  “旅行者一号”的环状十边形结构
  发射重量2016千克
  ■ 太空旅行日志
  1977年9月 5日12点56分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出发,离开地球。
  1977年12月 赶上了率先一步离开地球的双胞胎兄弟“旅行者2号”。
  1978年9月 离开小行星带。
  1979年3月 近距离“拜访”木星,看到了木星背阳面的极光。
  1980年11月 近距离“探访”土星,发回万余幅彩色照片。
  1989年 向银河系中心方向前进。
  2012年5月 已到达太阳系边缘。

http://news.sina.com.cn/w/2012-06-17/025924604592.shtml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0:30: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1王卓铭北京人爱说迈,总说错 //@柴_小康: 好吧,大家都太洋气了。@汽车之家
是不是可以出篇稿子解释下这个问题。
@打开心窗看世界@柴_小康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状态,车速限制在50迈。CNTV记者王璐 祝娟酒泉报道——50mile/H相当于80公里/小时,犯这种错误的不仅仅只有普通人,记者也不例外,
轉發(3)
|
評論(1)
36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1)|
收藏|
評論(2)
12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0:44:2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科技报道的暧昧语言
报纸观察【一题惊人】小九和宫宫要玩啥游戏啊?有直播没?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13)|
收藏|
評論(5)
6月17日10:32
來自新浪微博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2-6-17 13:20: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莫非是特制的电话?
刘翔宇xy回复@微醺年代:O(∩_∩)O哈哈~太有意思啦 //@微醺年代:回覆@刘翔宇xy:他就是个憨比~~ //@微醺年代: //@刘翔宇xy:
//@HoodleMobile: 双模双卡双面手机
@吉图船長反了也能接,预测要火呀,哈哈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29)
|
評論(6)
3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轉發|
收藏|
評論
8分鐘前
來自新浪微博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