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221#
发表于 2021-2-20 21:40: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AI伦理团队创始人:我被开除了!


去年末,谷歌AI伦理团队联合负责人Timnit Gebru被解雇一事在全球都闹得沸沸扬扬。


新年伊始,你以为谷歌就会“新年新气象”了?


天真!


这不,就在几个小时前,谷歌AI伦理部门创始人Margaret Mitchell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被开除了”。


对于这项举措,谷歌在邮件中表示:

在对该经理的行为进行审查之后,我们确认其存在多次违反公司行为准则和安全政策的行为,其中包括泄露机密的业务敏感文件和其他员工的私人数据。


根据Axios报道称,早在1月份,谷歌就撤销了Margaret Mitchell的公司访问权限,原因是其使用自动脚本查找了公司“虐待”Timnit Gebru的相关证据。


本月早些时候,Mitchell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封电子邮件,邮件中谈到了Gebru被解雇的情况,以及该事件似乎“受到了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者们的支持”,“如果AI系统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邮件全文链接: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ERi2crDToYhYjEjxRoOzO-uOUeLgdoLPfnx1JOErg2w/edit


Mitchell认为,发生在Gebru身上的事情“似乎源于对于现代技术缺乏远见,因此该事件本身就是这个问题的显现”。


支持GebruMitchell被解雇的原因?


也正如Axios之前所报道的那样,Mitchell被解雇发生在谷歌宣布对其AI伦理团队进行重组的后一天。谷歌工程组织副总裁Marian Croak现在领导着“谷歌研究中心一个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新专业中心”。


根据MitchellLinkedIn资料显示,她在2016年加入谷歌,担任高级研究科学家。两年后,她与Gebru一起成立了谷歌AI伦理团队。


去年12月,MitchellGebru正在撰写有关大型语言处理模型的危害的论文,当Google Brain副总裁Megan Kacholia要求撤回该文章时,Gebru却表示,谷歌需要更加开放,思考“为何这项研究不被接受”。


这此后不久,Gebru便被解雇了,尽管谷歌将其描述为主动辞职。


Gebru事件发生后,Mitchell便开始公开批评谷歌高管,包括谷歌AI部门负责人Jeff Dean和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1月,在谷歌开始着手调查相关事宜时,Mitchell发现自己失去了公司电子邮件访问权限。


对此,外界普遍猜测,Mitchell被解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与Gebru的关系,以及在后续一系列活动中对Gebru的声援。


在对Gebru事件进行调查之后,谷歌宣布将对其研究和多元化政策进行更改。在一封内部电子邮件中,Jeff Dean向员工道歉,表示他对公司处理Gebru离职一事深表遗憾。


“我听到并承认Gebru博士的退出对女性技术人员、黑人社区人员以及追求技术职业的其他代表性不足的群体以及对谷歌负责任地使用AI表示深切关怀的人代表着什么。这会使得这些人质疑他们在公司的位置,对此我感到遗憾。”


Gebru事件于去年12月发酵以来,谷歌的AI伦理团队就一直处于危机中。在宣布重组后,高级研究员Alex Hanna写道,直到周三晚上新闻报道后,团队才知道Croak的任命。


“他们都让我们要相信他们的处理方式,相信Marian Croak这样的决策者,他们会把我们利益最大化,”她在推特上写到,“但所有的决定都是背着我们做出的”。


谷歌连续曝出的解雇风波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也引发了人们对谷歌对异议的容忍度的质疑。


2018年至今,谷歌内部已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最近,多位谷歌员工宣布共同成立Alphabet工会,希望在薪酬和伦理等问题上向公司施压。


伦理问题需要得到相同程度的重视


Mitchell以在人脸识别偏见的批评而闻名于世。


去年7月,MIT正在使用的一个高引用图片数据集Tiny Images被曝出存在强烈种族歧视和厌女症标签。


这个数据库内,当黑人或猴子出现时,标签显示为N*gger这一对黑人的蔑称词汇;此外,身穿比基尼或抱着孩子的妇女的图片被标记为b*tch等这一侮辱性词汇。



这在学术圈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得知消息后,MIT迅速下线了这一数据集,并发布公告称,由该数据集训练出的AI系统,会潜在地使用种族主义、厌女症和其他激进术语来描述对象,请所有研究员暂停使用和训练。


下线该数据库后,MIT还表示,将敦促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停止使用培训库,并删除所有副本。


ImageNet也有同样的问题,因为它也是使用WordNet进行注释的。一项名为“ImageNet Roulette”的实验允许人们将照片提交给由ImageNet训练出来的神经网络,该神经网络将使用数据集中的标签来描述这些图片。不出所料,人们在系统中输入的是他们最感兴趣的照片:自拍,而软件会输出一些种族主义和冒犯性的标签描述他们。


在这些庞大的数据集中,有问题的图像和标签所占的比例很小,并且很容易将其作为异常现象清除掉。PrabhuBirhane认为,如果将这些材料用于训练现实世界中使用的机器学习模型,则很可能导致真正的伤害。


他们在论文中写道:“缺乏对规范数据集的规范,会对女性、种族和少数民族以及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个体和社区造成不成比例的负面影响。”


少数群体在AI训练数据集中往往没有得到重视,这也是人脸识别算法在识别女性和肤色较深的人时遇到困难的原因。今年早些时候,底特律的一名黑人被面部识别软件误认为小偷嫌疑人,被警察错误逮捕。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一个有争议的人工智能算法从低分辨率的快照中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把一张奥巴马的模糊照片变成更像白人而不是黑人的原因。



尽管随着技术的成熟,科技公司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与技术相伴生的伦理问题却并未得到相同程度的重视。


谷歌的系列事件到底会成为导火索,还是伦理问题被提上台面的引线,我们将拭目以待。



来源:大数据文摘



编辑:李佳怿

1222#
发表于 2021-3-1 22:43: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因“车马费”问题整改不力,这家媒体负责人受处分


201812月,北京市西城区(以下简称:区)区委巡察组向原区新闻中心(20194月更名为区融媒体中心)反馈了“记者违反职业道德准则违规收取采访对象车马费”(以下简称“车马费”)的问题,并提出巡察整改要求。


该中心领导班子成立了巡察整改领导小组,时任区新闻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雪梅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收取“车马费”问题整改工作,但李雪梅未与班子成员就“车马费”问题制定有效措施,未采取其他有效方式禁止干部记者收取“车马费”,造成“车马费”整改工作未具体落实。


时任区新闻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李仲天作为中心巡察整改领导小组副组长,于20196月负责修订《西城区融媒体中心职业道德准则》(修订的准则内容中明确规定不得以任何名义索取、接受采访报道对象的“车马费”等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未经集体研究,亦未在单位发布,且擅自更改修订时间,应对组织检查。


201910月,驻区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对巡察反馈区融媒体中心5人存在2017年收取“车马费”问题线索调查后,责成区融媒体中心党组与相关人员进行谈话提醒。李雪梅未予重视,仅要求李仲天对相关违规人员进行谈话,而李仲天未予落实,造成违规人员继续收取“车马费”。


时任区新闻中心副主任杜宇琛作为中心整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未采取有效措施配合落实巡察整改要求,未向其直接分管的部门及工作人员就杜绝收取“车马费”问题进行教育提醒和有效监督。


区委巡察组提出巡察整改要求后,自20192月至20207月期间,区融媒体中心仍有27人从41家区属一、二级单位中违规收取“车马费”共计16万余元。


李雪梅作为巡察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不严格落实巡察整改工作要求,未采取有力措施杜绝收取“车马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李仲天作为巡察整改工作的相关负责人,对巡察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责任担当不够,协助主要领导对收取“车马费”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五条之规定,经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区委批准,决定给予李雪梅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决定给予李仲天党内警告处分。杜宇琛作为巡察整改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未起到参谋助手作用,未协助主要领导贯彻落实巡察整改要求。


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六条第一款和第八条第二款第(二)项之规定,经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杜宇琛予以诫勉问责。

这年头,没得车马费,谁给你做报道?记者报道后,单位节约了广告费,给点车马费算是对记者辛苦的慰劳。难道记者就是该给你白干的?当然这里有原则:我当记者期间,你给,我不推;不给,我不要。即是尊严,也是原则。市级机关(四大家除外)邀请记者采访报道,都要给车马费呀。就连市领导在外办接见外宾,也要发二十元车马费。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见闻



编辑:冯梦玉


1223#
发表于 2021-3-7 14:59: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冯梦玉

1224#
发表于 2021-3-10 20:40: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宁波记者爆料:我们这里有一大批在行政岗位上的人员,大都是集团干部的子弟,先违反记者证管理办法领取记者证,然后又以持有记者证的身份参加新闻职称评定。其中有一个职业高中毕业的打字员竟然已经悄悄评为了副主任编辑的高级职称。群众意见很大。
部分违规领取记者证名单
宁波电台
张箭锋、孙英、吴仲芳、孙文霞、沈世芳、洪桦、曹天坤、李建波、张健、戴洁敏等,(其中李建波、张健、戴洁敏均为广告部门人员,张箭锋、孙英、吴仲芳、孙文霞、洪桦等均为总编室行政工作人员,曹天坤、梁家骅等为节目导播人员)
宁波电视台
刘奇、徐迅、陆未英、叶菲、徐明明、郑静峰、柴蕴华、严玫、马建奇等,这些人员均为集团机关行政工作人员。
以上人员(还不仅仅这些)均不符合法定领取记者证者必须是在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人员的规定。里边一部分还以持有记者证而参加新闻职称评定,其中特别荒唐的是职业高中毕业的打字员孙文霞,从未从事过新闻采编工作,却竟然已经获得了副主任编辑的高级职称。

编辑:贾梦琪
1225#
发表于 2021-3-10 20:41: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跟踪与反跟踪背后——Google真的只为推动隐私保护吗?
李军:限制跨域追踪客户访问,既能响应政府和公众保护客户隐私的要求,也可以规范互联网营销行业,提升互联网巨头自身价值。
时间刚刚迈进3月份,数字化营销领域就爆出一个地震级的消息:Google将停止根据个人网络浏览记录投放广告,并希望通过”隐私沙盒”(Privacy Sandbox)技术推进个人数据保护。
消息一出,互联网营销领域举座皆惊。部分数字化广告技术(Ad-tech)公司的股价应声而落,因为Google的这一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通过跟踪用户的跨域网站访问行为来进行精准营销的做法。而在此基础上通过第三方手段收集用户访问行为并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的数字化广告技术公司,则面临着生死攸关的行业变化。
随着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工作、生活、购物和娱乐休闲最重要的平台,广告主逐渐把广告预算从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等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为广告主提供潜在目标客户筛选、广告投放优化、效果跟踪和精准再营销等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如雨后春笋一样成长起来。这些第三方公司能够向广告主提供服务的基础就是“第三方数据”。
广告行业有两个重要概念:第一方数据(First-Party Party Data)和第三方数据(Third-Party Party Data)
第一方数据是企业在直接服务自己客户的过程中获取的访问数据。第三方数据则是第三方公司在帮助企业提供数字化营销服务时获取的客户访问数据。因为这些访问数据对应的客户并不是第三方公司的客户,所以被称做第三方数据。
随着第三方公司服务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公司就拥有了大量不同来源和不同领域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自己的数据管理平台(DMP)进行数据的整合和存储,以便进一步挖掘跨域整合后数据的商业价值。这个行业快速发展的结果就导致大量普通民众的上网访问行为被第三方公司跟踪、存储和分析。由于普通民众和第三方公司并没有直接的商业联系,所以往往会出现普通民众的网络访问数据被随意采集和滥用,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9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大多数美国民众认为广告商、技术公司或其他公司正在跟踪记录他们在网上所做的几乎所有事情。62%的美国民众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想不被商业企业收集个人信息是几乎不可能的。
81%的美国民众认为,他们在控制自己的数据被收集方面几乎无能为力。同样比例的人认为数据收集带来的风险已经超过了自己能够获得的收益。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根据iAB的数据,2019年美国数字化广告行业在收集第三方数据的开支达到了119亿美元,另外还有78亿美元用于第三方数据的匹配、整合与分析。两者合计达到近200亿美元。
在面临政府监管和社会负面情绪的压力下,互联网行业必须拿出有效措施限制客户数据被随意采集、跟踪和分析。对于第一方数据来说,由于存在直接的商业服务关系,所以获得客户合法授权是完全可能的。最终保护互联网隐私数据的第一刀就先朝着第三方数据砍下。
作为数字化广告领域的领头羊,Google从前几年就开始积极做相关的技术准备。20198Google发布了“隐私沙箱”计划,希望在保留个性化网络广告推送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20201月,Google宣布将不再在Chrome浏览器中支持第三方Cookie功能,这是对于第三方数据收集影响最大的举措。一方面第三方Cookie是目前第三方数据收集最主要的手段,另一方面Chrome浏览器是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互联网浏览器。Chrome浏览器跟随几年前SafariFirefox等其他浏览器的步伐开始禁用第三方Cookie,将彻底改变数字化广告的行业生态。
来源:中文网专栏作家 李军
编辑:贾梦琪

1226#
发表于 2021-3-14 09:53: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思想实验)


                                                                                                                                                                        编辑:贾梦琪
1227#
发表于 2021-3-15 17:19: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Twitter将推出“超级关注”等新功能
沃特斯:谷歌逐步淘汰第三方cookie让竞争对手们担心,这家有能力重塑互联网未来的搜索巨头正使竞争朝着对其有利的方向倾斜。
在在线广告的世界,相关性是相对的。广告定位系统可能无法实现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正确的人的理想——但如果它是现有替代方案中最好的选择,那么广告收入就会随之而来。
因此,很容易理解许多在线出版商和广告科技公司感受到的恐惧,因为广告支持的互联网的关键支柱之一——第三方cookie——即将走向没落。苹果(Apple)是第一个为这种追踪用户互联网活动的识别符敲响丧钟的公司,在其Safari浏览器中屏蔽了这些识别符。谷歌(Google)表示其占网络流量逾一半的Chrome浏览器将于2022年初停止支持第三方cookie
如果这能让每个人在一个更加尊重隐私的未来处于平等地位,那么这件事可能并不重要。但取代cookie的相互竞争的计划——以及谷歌为整个行业一大部分塑造未来的能力——使得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本周,这家搜索巨头就这个话题发表了最新抨击言论,并同时通过承诺结束基于侵犯隐私的网络跟踪而建立用户个人档案的时代,赢得了许多吹捧它的头条新闻。但其竞争对手的感觉是,谷歌似乎在故意妖魔化它们,以使竞争环境向有利于谷歌的方向倾斜。
例如,本周谷歌试图给利用电子邮件地址帮助进行广告定位的做法蒙上阴影。谷歌警告称,如果出版商将其用户的电子邮件地址与其他公司持有的数据结合起来建立用户个人档案,那么互联网用户和监管机构很可能拒绝这一理念。不管怎样,谷歌自身其实拥有谷歌服务注册用户的大量个人信息,而且在建立关于用户兴趣的精确图像方面没有任何障碍。
谷歌拥有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浏览器、广告技术供应链的关键部分,和一些使用最广泛的广告支持的互联网服务,谷歌显然有能力为所有人重塑未来。例如,谷歌自己的广告服务将采取Chrome正在试用的被称为“隐私沙盒”(Privacy Sandbox)的后cookie技术,以确保其广告的广泛流传。难怪竞争对手担心谷歌正试图以自己的形象重塑开放网络。
谷歌对后cookie世界的愿景保留了多得令人惊讶的旧世界特征。重要的是,对使用Chrome浏览网页的互联网用户的跟踪不会停止。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数据将不再输入有泄露风险的广告技术供应链。相反,它将留在用户自己的浏览器中。数据中的“信号”将被提取出来,与其他类似用户聚合在一起,形成“群组”,并以整体形式出售给广告主。
这样可能更加安全,但对用户而言,这意味着线上广告的体验不会改变。讯息仍然会与你的网页浏览习惯紧密绑定,而且它们仍会从一个网站到另一个网站紧紧跟随你。
这制造出一个隐私愿景与商业利益相冲突的局面。苹果Safari浏览器以及火狐(Firefox)浏览器都已放弃追踪,更可能接受将个人识别符运用于广告定位,例如广告技术公司The Trade Desk研发的技术。另一方面,谷歌已表示,它将拒绝识别符,保留自己的追踪方式。
不出人意料的是,谷歌围绕自身利益重构线上广告世界的可能性已让一些监管者感到紧张。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正在审查该计划,并警告称这让Chrome浏览器成为“瓶颈”。魔鬼在细节之中。谷歌会从创建用户群组的能力中获取什么信息优势吗?它对该浏览器的所有权是否能让它向旗下其他服务输送更多业务?
即使这些担忧没有根据,谷歌将会设计一个反映自身强大利益的系统。例如,当你使用它的浏览器搜索鞋子时,谷歌仍然可以在你访问其他网站时——通过新的用户群组技术——向你推送耐克(Nike)广告。
而且在这一切背后,谷歌仍将拥有一个无可匹敌的信息宝库,包含了使用谷歌服务的用户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受围绕第三方数据处理所施加的那些限制的影响。在第三方cookie消亡之后,这一切合起来将成为一个似乎更加坚不可摧的信息堡垒。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理查德•沃特斯
编辑:邱亚婷

1228#
发表于 2021-3-15 17:28: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北京青年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张延平涉嫌违法违纪接受审查调查
北京青年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张延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张延平简历
张延平,男,汉族,19583月出生,山东肥城人,1979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12月参加工作,在职大学学历。
197612月至19814月,任北京卫戍区警卫四师坦克团通讯连战士、文书、政治处代理新闻干事;
19814月至19815月,北京市朝阳区武装部待业;
19815月至198111月,任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保卫处工人;
198111月至198311月,任北京青年报社学校组记者;
198311月至198411月,任北京青年报社新闻部副主任;
198411月至19889月,任北京青年报社教育部主任;
19889月至19919月,任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辑(副处级);
19919月至199111月,任北京青年报社副总编辑(正处级);
199111月至19989月,任北京青年报社常务副总编辑(正处级);
19989月至20024月,任北京青年报社总编辑;
20024月至20184月,任北京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20184月退休。
来源: 北京市纪委监委
编辑:邱亚婷

1229#
发表于 2021-3-16 10:32:0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1230#
发表于 2021-3-16 22:19: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