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二集锦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6-2-19 00:00:3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4名假记者长期招摇撞骗 进公安局"监督办案"被拘
2016-02-18 15:58:22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


(原标题:长期盘踞西安招摇撞骗,4名假记者进公安局“监督办案”被拘(组图))
办案民警查获假冒的检察官、警察制服和一批假公章、假证件、钢印机及大量要求有关部门调查回复的函件。

办案民警查获假冒的检察官、警察制服和一批假公章、假证件、钢印机及大量要求有关部门调查回复的函件。 王健 图

警方查获的手表。
警方查获的手表。 王健 图

胆儿大到敢进公安局行骗的你见过么?

2月18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向媒体通报了一起这样的案例:四名嫌犯打着杂志社工作人员之名,前往公安机关“监督办案”,不料行迹败露反被抓。

据莲湖分局通报,这个假记者团伙长期盘踞西安,并在多地招摇撞骗,插手经济纠纷、承揽工程、拉托“捞人”,收取好处费。经初步审查,涉案嫌犯交代案件5起,涉案金额8.3万元。

目前,4名嫌犯已被警方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持“急情快报”监督办案被识破

2016年1月28日上午,两名自称某杂志社西部工作站的男子,持盖有该工作站钢印的工作证,来到西安公安莲湖分局,并出示盖有“急情快报”条形章的公函材料,以监督办案为由,要求莲湖分局领导指示所属的桃园路派出所,将该所办理的一起非法拘禁案的证据退给当事一方,并对办案民警严肃处理,将处理结果函复他们。

工作证显示,这两名男子一人是张某某,职务为常务副站长;另一年轻男子为郑某某,职务为编辑部副主任。莲湖分局警察核查时,发现公函中多处错误,工作证也存在明显错误,漏洞百出。

据莲湖分局政工科副科长薛喜平介绍,交谈中,张某某语高声厉,对莲湖分局桃园路派出所领导及办案民警横加指责。声称桃园路派出所越权办案,要求分局对办案民警进行处理,向他们回复处理情况,并扬言如不尽快处理此事,莲湖分局将承担严重后果责任,他们将向省市领导反映此事。

此二人言语行为的表现,引起莲湖分局秘书科、政工科工作人员怀疑。在设法稳住张、郑二人后,警方在对二人反映民警越权办案的问题进行调查的同时,也对此二人的身份进行了核查。

经调查,桃园路派出所在办理非法拘禁案中,将当事一方强逼另一方写下的条据作为证据附卷,并告知当事双方,经济纠纷应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到法院进行诉讼,如法院需要,可以到公安机关调取相关案卷证据。因此,并不存在越权办案问题。

此外,莲湖分局政工科通过宣传部门向两男子自称所属的杂志社核实,该杂志社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杂志社并未授权相关业务,西部工作站均系假冒,山东、河北等多地出现冒充其杂志进行违法犯罪的行径,希望公安机关给予严惩。

获此情况后,莲湖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全面调查工作。

两骗子被抓后同伙来“捞人”也落网

1月29日下午,莲湖分局约谈张某某、郑某某二人。谈话伊始,张就大发脾气,语态蛮横,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立即将“结算条据”退还纠纷当事一方;二是对桃园路派出所办案民警进行处理;三是将处理结果回函他们存档。

交谈中,张、郑二人吹虚自己与省市甚至中央领导都极为熟识,炫耀所戴的金表是某中央委员在位时制作,表盘上刻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字样,专供中央主要领导及省市主要媒体领导使用。张特别提出自己佩戴的编号为0003的金表,是现任一位国家领导人的,他还展示了自己的特殊穿戴及多种工作证件。

在二人大肆吹嘘之时,警方进行了录音录像取证。取证结束后,警方接待人员当面揭穿张、郑二人的谎言,并依法对两人进行传唤调查。

就在警方调查案件时,另外两名骗子又送上门来。当晚19时许,自称是该杂志社西部工作站站长和副站长的张某和董某某来到莲湖分局,要求警方停止对张、郑两人的调查工作并立即将二人释放,分局遂将此二人也依法传唤。

此后,办案民警对该工作站的办公地点进行搜查,查获假冒的检察官、警察制服和一批假公章、假证件、钢印机及大量要求有关部门调查回复的函件。


经初步审查,张某、张某某、董某某、郑某某均为无业人员,自2015年7月假冒成立了某杂志社西部工作站。张某为站长、张某某为常务副站长、董某某为副站长、郑某某为编辑部副主任。此外,他们还假冒中国检察出版社西安办事处、及检察院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

其中,张某、张某某在外“承接业务”,组织实施。董某某则采购物品,准备行头用于冒充相关人员。郑某某系初入该站,负责起草文件、材料等工作。四人的“主业”为插手经济纠纷、承揽工程、拉托“捞人”,并从中收取好处费。

经审查,四人交代案件5起,涉案金额8.3万元。四人涉嫌招摇撞骗,目前已被警方刑拘。(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http://news.163.com/16/0218/15/BG4AD1TS00014AED.html
112#
发表于 2016-3-22 15:03:49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办事真有那么方便吗? ——致那些认为记者手眼能通天的亲们
2016-03-20 曹诚平 曹诚平牛眼观世
一次,和几个好几个月没发薪水一脸菜色的媒体同行聊天,我问:“你们这样天天激情滂湃屁颠颠的去采访维权,天天口袋空空苦哈哈的回家受审,抛开意淫的新闻理想不说,你们这个单位,到底还有什么值得你们留恋的呢?”
难兄难弟歪着脑袋努力想了想,说:“还有嘛,就是记者这个职业,外人看我们还是挺光鲜的,再说,有记者这个身份,办事啊什么的,也都方便些。”我立刻嗤之以鼻:“饭都吃不饱了,还沉浸在光鲜之中不能自拔,这又是纯属在意淫;至于说办事方便,那更是在意淫。我问你,这些年来,你又利用记者这个身份为自己办过多少事情?如果记者办事真那么方便的话,那你早就利用记者身份赚得盆满钵满,不至于现在天天喝着稀汤寡水,吃着下等人士的饭,装着上等人士的逼了。”难兄难弟又歪着脑袋努力想了想,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这个理,我们确实是在意淫,但有时候,意淫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我也歪着脑袋努力想了想——意淫也是一种自我救赎?对啊,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啊,金句啊!

于是,意淫在新闻理想,光鲜靓丽,办事方便的太虚幻境中不能自拔的我等记者们,就真把自己当成了万花丛中的宝二爷,面对满大观园的靓丽美女,也只是过过眼瘾,最不正经时,最多也只是看到宝姑娘莲藕般白皙细嫩的膀子,想摸一把而已。人家宝二爷那是真正的风流而不下流,我们呢,是想下流都不入流。既然是入不了流,既然是个下等人士,那又何必装得像个光鲜的上等人士呢!光鲜不光鲜,不是别人看着你光鲜就光鲜,你得自己的内心里感觉自己还在冒着热气,芳香扑面,洒脱自如,你才是真正的光鲜。光鲜来自内心的自信,来自衣食的富足,来自优雅的内涵,来自阳光的心态。光鲜是需要底气的,没有底气,你光鲜个毛线啊,光腚还差不多。

记者日日外出采访,天天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认识的人比一般人多一些,拥有的人脉资源比一般人广一些,这是记者的优势,但若是认为你拥有的这些人脉资源就能被你广为利用,我看未必。一次两次采访,与谁都结不下比天高比海深比蜜甜的深情厚谊。办一点小事,估计没问题,但要想办什么大事,别做梦了。记者这玩意,人家当你是个人物呢,你就还是个人物,人家要不当你是个东西呢,你就什么东西都不是。你自己以为自己在别人的朋友圈中,占据了多么重要的位置,其实你只不过是人家朋友圈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而已。央视某著名主持人天天把“我的朋友奥巴马”挂在嘴边,他进去了,我看他的好朋友奥巴马也没飞马来救。更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熟人世界,其实很多事情,各人都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身份,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身份,按照规定程序走,就能办成的,并不只是你高大上的记者身份才能办得成。

有一次,一个记者同行家里装宽带,他四处找电信公司的熟人,我问他:“找熟人能免费吗?”他说:“不能。”我问:“找熟人给你安装宽带网速要快些吗?”他说:“一样的。”我问:“那你干嘛要找熟人?”他说:“电信公司规定交费之后三个工作日内上门安装,我想找熟人快些安装。”我问:“你很急着要用吗?”他说:“不要。”我不解:“那你干嘛要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找熟人呢?等待三个工作工作日的耐心,难道就不比欠人一个人情要可贵吗?”有一次,一个朋友找到我,说车子违章了,问我能不能帮他消除。我说:“我自己的车子违章了,每次都是自己缴纳罚款。我不想因为区区两百元钱,而四处托关系找人情,面子永远比钱更金贵。”有一次,我的一个亲戚找到我,说准备到我所居住的城市开办一个什么公司。“你当记者的,认识的人多,你说话人家不敢不听,你以后随便给我打几个招呼,我的生意就做不完,到时候我们五五分成。”我说:“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我有振臂一呼响者如云的本事,我自己早开公司发大财去了。”有一次,一个读者找到我:“我家里有人得了重病,没钱治疗,帮我发个报道,募捐一点钱吧!”我说:“我很同情你,可我真的无能为力。”他说:“你上次报道一对孤儿兄妹,不是帮他们募集了好几十万元吗?”我说:“我只是个记者,如果说我的报道有时候帮助了一些人,那也只是事情本身的新闻价值所致。”因此,我要对那些认为记者手眼能通天的亲们说: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记者,我们的工作不像你们想象的那样高大上,我们没有大师兄上天入地七十二变的本事,我们和大家一样,踏踏实实工作,规规矩矩办事,我们对得住自己的职业,我们对得住自己的良心。

我身边还真有个别记者,一身玲珑,四面卖乖,八方取巧,在一些官员和大款之间穿梭来往,玩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确实从这些官员和大款手中得到了不少实惠,但这样的记者,其实早已不是记者,而是“记客”——记者之中的掮客。凡是这样的记者,我就没有看见他写出几个像样的稿子来。我始终认为,记者应成为一个社会活动家,而不能成为一个“活动社会家”——天天去攀关系搞人情。既然是搞文字的,骨子里就应该具有一点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傲气与清高——尽管傲气与清高,素来被人讥讽。至于有的记者利用舆论监督的权力,从官员大款手中获取好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我要说的是,当今社会,监督无处不在,记者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监督记者,好自为之吧!我们不应该自高自大,但我们也用不着自轻自贱,成为官员大款的车前炮马前卒。我们就是一个普通的记者,我们保持自己的本心,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亢不卑,不骄不谄,活得随心随性。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呢!

当然,我并不是因为看到目前许多媒体式微,就鼓动同行们离开媒体。离开是一种选择,坚守也是一种期待,期待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我们还在坚守,但我们坚守,不是因为记者这个身份,能为我们的办事带来多大的便利,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富足,能为我们的职业带来多大的荣耀。我们坚守,是因为新闻理想这块羞于谈论的卫生巾,依然紧紧地贴在我们的身上,无法舍弃。因而,我们面临的困难再多再多,我们需要做的,还是修炼修炼再修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1.jpg (29.19 KB, 下载次数: 19)

1.jpg
113#
发表于 2016-4-3 10:29: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黎津平老师
愚人节新闻: 1981年愚人节,某外电发“消息”,称西点军校学雷锋,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新华社记者李竹润把它写进文章。美国西点军校学雷锋传遍全国。 李竹润发微博称:坊间流传多年的美国“西点军校学员学雷锋”一事子虚乌有,自己就是这个假新闻的“二传手”,向这些年被误导的读者郑重道歉!


4月1日 19:00 来自 新浪微博4G版
http://weibo.com/1481638480/DoYABBRpQ
114#
发表于 2016-4-13 20:32:05 | 只看该作者
芮成钢枯萎凋谢,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何去何从?
2016-04-13 哲理 说谎

了无音讯19个月之后的芮成钢,再次走入公众视线。作为当下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原型,他即将迎来人生的最大难堪。

可以说,传闻已久的芮间谍或芮情郎,终于要把最本色的情趣内衣给漏出示众。

是挺残忍,但出来混总是要还,尤其在今时今日的环境下,又能撇清多少他这种个体与极权的关系,恐怕是说不清。

大妈王五四最近一句话似乎可以给逆境中的芮成钢以指明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当然,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许芮在秦城住在一百多平米家具齐全的大房子呢,听着音乐,看着新闻,心里默念着佛学禅经。

正如他消失一个多月前所说,【古代两位禅师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我相信,芮成钢有一种境界,斡旋达官贵人间,朋友遍世界,又是亚洲最敏锐的媒体人(日本福田康夫说的),他定会超脱于绝大多数罪犯,可能真不比薄书记差,无论是身体,还是脑袋。

所以,由衷希望相关部门能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并坚持的“依法治国”理念:全程公开透明,让芮案无盲点,让粉丝放心,让人民清楚,让男女主播们看个明白。

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不出人意料的。还是聊聊有芮成钢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是不是当下的一枚镜子?他离我们身边有多近有多远?

先讲身边两件事。著名大V公共知识分子天佑今天在微信上严正声明:任何在我前几天住五星级大酒店期间将我移出群的微信群群主,拜托你们不要再拉我,本人劣迹斑斑,不配与你们在一起。再拉我,小心我把你个人也拉黑。我住大酒店就会影响到你那个鸟群吗?脑子有病!

关于住酒店,明眼人都知道是什么。至于移出群,天佑老师气愤可以理解,你想平日里还算关系不错的朋友,趁你有难,不止不说话,还撇清关系。从道义上,这类人是不值得一交,这类人品行也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无所不用其极,永远懂得保全自己,能捞好处就捞,出事是别人的,除非是自身近亲。

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人觉得把这个人先移出去,是为了整个群包括其他人的安全着想,也可谓舍小家救大家。这种做法,一定程度有替他人考虑因素。但再想想却也说明:人们对这个体系有多恐惧,人们有多担心被株连罪。

还有一个女性朋友,按照词汇与现实做派,属于精致利己主义者的1.0版本。工作上积极进取,对猫狗颇有爱心,很关注与工作相关联的事,对社会舆论事件不闻不问,用她的话说:不关心体制,不关心国家,更谈不上去评论中国现代化人权。

为什么说1.0版本,这个状态是属于多数人,基本上无毒无害,为个体及熟人社会而活,至于他人的好坏怎样,只要不碰到自己头上,那都是别人的事。

很明显,对大多数人来说,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0都不至于甚至也没机会走向2.0。但,往下看,他们能迅速从利己自身转换为利己社会,比如,你家有孩子了,奶粉只能在国外买,海外却又增加税负成本,怎么办?小孩打疫苗,总不能又天天打针往香港或国外打吧?

更进一步,小孩去外边玩,却遇上由于政府责任而造成的各种灾难,滑坡、踩踏或直接被公安部门带走误会询问,又该怎么办?

近年来看,几乎所有灾难,背后政府的责任都是极其重大且占主要因素的,也就是说,下一秒,你的不确定风险是水涨船高,根本无从知晓。

因此,要理解常态化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同时要相信他们遇到的非常态将越来越多,他们由此会分分钟翻船。

从芮成钢谈起这些,普世价值也是同样逻辑。毕竟越来越多时,个体已经是没有选择了。




115#
发表于 2016-4-16 00:11: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员工因言被拘先划清界限 瞧瞧《法律与生活》那怂样
2016-04-15 王甘霖 王甘霖
《法律与生活》杂志不是没有水平写出这样的回应,而是没有“底气”没有“担当”。甚至在回应中连张登峰是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不敢承认,对于事态的进展也只是“具体情况不详”。



  张登峰肯定不是《法律与生活》杂志的记者,因为他并不持有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核发的记者证。但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事实是,张登峰是《法律与生活》杂志的工作人员。

  4月11日,一些自媒体通过网络发布消息:司法部主管的《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张登峰,被福建莆田城厢公安分局处以治安拘留七天,理由是“网上传播不实信息”。所谓网上传播的“不实信息”,正是《法律与生活》杂志公开报道的“莆田凤凰山风景区某别墅项目低价使用土地的问题”。

  4月15日,《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做出回应:张登峰并非《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法律与生活》杂志确实曾于2015年12月上半月刊登了《福建莆田风景区:高档别墅与“白菜价土地”》一文,文章的作者之一正是张登峰。

  《法律与生活》杂志社的回应还称,对张登峰被拘留一事“具体情况不详”。

  看了《法律与生活》杂志社的回应之后,突然一阵“酸楚”涌上心头。对这本号称“司法部下属的杂志”,我还是略知一二,现任有很多编辑、记者都是我曾经的同事。《法律与生活》杂志由司法部下属的法律出版社主办。在纸媒已经成为“夕阳产业”的今天,这本杂志的气数已尽,基本没有什么盈利模式,全靠在各地建的“发行中心”发行杂志盈利,张登峰就是“发行中心”的一员。

  这些“发行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外都自称“记者”,而某些“记者”真还能写出不错的报道。因此《法律与生活》杂志在回应中不得不承认,张登峰是“莆田凤凰山风景区某别墅项目低价使用土地的问题”报道的作者之一。只要不犯事,《法律与生活》杂志都承认这些人是记者,他们也以“《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的身份采访(杂志社甚至默许),稿子同样能在杂志上刊登。这些记者写稿子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杂志社交给的征订任务。一旦犯事,杂志社就会与其划清界限“非《法律与生活》杂志的记者”。

  客观地讲,“《法律与生活》杂志记者”并不是什么“金字招牌”,即便拿着你那本记者证,也不能“笑傲江湖”。稍有点新闻政策常识的人都知道,张登峰确实不是《法律与生活》杂志法定的记者,但你《法律与生活》杂志也没有必要通过回应来予以强调。

  《法律与生活》毕竟是一家有“法律”二字的正规媒体,如果你还对得起“法律”二字的话,就应该这样回应:张登峰虽然不是本刊记者,但他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对其被建莆田警方治安拘留一事,我们表示密切关注。

  同时,《法律与生活》杂志应当理直气壮地给建莆田普法:《法律与生活》杂志是公开出版物,所刊文章《福建莆田风景区:高档别墅与“白菜价土地”》是媒体的正当履职,即便有不实之处,当事方也应当通过合法的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与生活》杂志的稿件被网络转载,福建莆田则认为作者之一张登峰构成“网上传播不实信息”的做法于法无据。我们在密切关注事态进展的同时,将指派本刊法律顾问与福建莆田警方交涉,保障张登峰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

  《法律与生活》杂志不是没有水平写出这样的回应,而是没有“底气”没有“担当”。甚至在回应中连张登峰是自己单位的工作人员都不敢承认,对于事态的进展也只是“具体情况不详”。

  同样是法制类媒体,2008年1月1日,法制日报旗下《法人》杂志记者朱文娜采写的报道,西丰县商人赵俊萍遭遇官司的文章《辽宁西丰:一场官商较量》,因其中涉及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县委书记张志国而引发的西丰警方以“涉嫌诽谤罪”对朱文娜立案调查,并进京拘传的事件。

  当西丰警方带着拘传证明到法制日报社,欲将记者朱文娜带到西丰接受“调查”的时候,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的领导当场予以回绝:朱文娜履行的是职务行为,绝不允许将记者带走。事发当天,律师周泽就介入;第二天,《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就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西丰警方不但没能带走朱文娜,反而导致县委书记张志国不得不引咎辞职。

  因为张登峰并不是《法律与生活》杂志的“持证记者”,我们并不希望他有朱文娜一样的“待遇”,从来也不寄希望《法律与生活》能像《法人》那样理直气壮。我们只希望,《法律与生活》能说一句“人话”,这样才对得起“张登峰等”为你们创造财富的“员工”。


调查记者王甘霖


王甘霖
调查记者,资深媒体人,擅长调查性报道、涉法报道。
116#
发表于 2016-4-17 15:49: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观影|从《聚焦》到《真相》:我们谈谈美国的媒体

原创 2016-04-17 但看无妨 凯迪网络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不出意料地给予了《聚焦》。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重现了《波士顿环球报》对神父性侵儿童事件的采访过程。

影片中的记者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对这起危害公众利益的事件穷追不舍,最后终于大获全胜,让被教会竭力掩盖的丑闻得以曝光。影片拍得很有张力,两个多小时一点不觉沉闷,反而有一种紧张与步步惊心的感觉。

其实,这一年的电影中,还有一部也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名叫《真相》。影片所描述的是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六十分钟》节目,其主持人是大名鼎鼎的丹·拉瑟。

在影片中,他及其同事在报道小布什丑闻中败走麦城的事。影片无论从立意到可观赏度,比起《聚焦》要差一个档次。但其所揭示的问题,却仍然值得讨论。


左为《聚焦》电影海报,右为《真相》电影海报

两部关于媒体的影片,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着媒体的作用。前者告诉观众,如果没有媒体的聚焦,没有媒体的坚守与追问,社会中其他的权力可能会极其强大,而很多真相就会消失于茫茫人海之中;而后者则透露,媒体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职业操守本身也会犯错,但媒体却能依靠自律及其他媒体的监督,从而改正错误。

前者注重的是新闻的前端,即新闻人如何冲突重重的阻挠,拨开层层的迷雾,去“聚焦”危害公众的社会阴暗面,去发现真相并将其曝光。

后者则关注的是新闻的后端,即当新闻报道出来之后如何面对质疑,并且如何根据事实来纠正所报道的新闻,让真正的“真相”凸现出来。

对于媒体来说,两者同样的重要。

波士顿是一个天主教占主导的城市,天主教会在城市中有着很大的势力。即使是《波士顿环球报》本身,也有53%的读者是天主教徒。

而教会神父性侵儿童事件,在全世界的各个教区,不时有这样的新闻冒出来,历来就是个敏感的话题。作为教会,当然不想让如此丑闻出去伤害教会:作为信徒,他们无法相信其所信赖的神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对于受害者及家人,往往也是不想将事情闹大,只能吃哑巴亏。

电影中四人聚焦小组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他们报道缘起于吉欧根神父,这位神父三十年来在六个不同的教区,都猥亵过儿童,其受害者达八十名。尽管有一系列针对他的诉讼案,官司却很难打下去。因为诉讼时效的问题,以及证据的问题。因为受害者都是儿童,且出生于家教严格的家庭,而诉讼时效只有三年。

等到他们成年之后想寻求法律帮助时,法律已经无法追究神父的责任,因此吉欧根神父继续逍遥法外。


电影《聚焦》剧照

聚焦小组如果光追踪如吉欧根神父这样的个案,是无法得到更好结果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是否在波士顿还有着大量这样的现象?红衣主教是否对此知情?而教会是否涉嫌包庇这些神父?

记者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调查,并查阅大量档案,克服了各种各样的阻挠,一个一个地查明涉案的近九十名神父,最后总算是圆满地完成了报道任务。自然,连续几天大规模的报道,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反响。

显然,对于解决这样的事件,法律机构已非最佳的选择。只有作为公众看门狗的《环球报》这样的媒体,才可以凭借着其对读者的忠诚,凭着自己上百年累积的公信力,凭着对于这一事件的穷追不舍,凭着其出色专业而且有勇气的记者,才能将整个的黑幕揭开,才能将沉睡于档案之中的罪恶曝光在阳光之下。

一个社会对于媒体的需求程度,与这个社会的善恶状况密切相关。一个觉得新闻没有用的社会一定是出了问题,或者新闻本身已经成为罪恶的同谋者。在波士顿那样的社会中,大家对媒体已经形成了共识,媒体不仅是公众的看门狗,而且代表着公众成为权力制衡的一极。

从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公众的信任,没有整个社会的共识,没有与司法系统的良性互动,《环球报》是无法完成这一切的。媒体的看门狗责任,还得靠社会各部门特别是权力部门来保障。在电影中,我们就看到了法院对于媒体权利的捍卫。

1

西方媒体经常会以“看门狗”来形容自己,喻指媒体的功能如同凶狠而尽责的看门狗,在采访公共事务时,密切关注公众人物的言行,掌握社会机构的运作,随时揭发任何可能的舞弊、贪污、掩盖的行为,以维护大众的知情权。

作为公众看门狗的最佳经典案例,就是《华盛顿邮报》在水门事件中的表现,它展现了媒体作为公众权力的力量。电影中,《波士顿环球报》在神父猥亵儿童这一报道中,也是做到了这一点。

公众看门狗的角色,也要求着媒体对于自身职责的恪守。作为看门狗,要求其准确报道事实真相,其角色必须中立,报道时不应有任何政治立场及倾向,要坚守其职业操守。《真相》则讲述了媒体在追寻真相中的失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著名的新闻人失去了中立,将政治立场过多地带入报道之中。

丹·拉瑟的大名在美国新闻界可说是光彩耀人,从第一个报道肯尼迪遇刺,到报道越战、阿富汗战争、伊朗美国人质等事件,其名声亦是一步一步地打出来的。他所主持的CBS新闻节目,是有史以来收视人数最多的。

电影中女主角也即节目制作人玛丽·迈普斯,其声威也是了得,远非泛泛之辈,她是两获普利策奖的人。照理说,像这样的节目组,像这样的老新闻人,不应该马失前蹄,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丹·拉瑟只能辞职了事,而女主角玛丽·迈普斯被赶出这个行当。

他们所犯的错误在于立场不中立,证据涉嫌造假。他们关于总统小布什进入国民警卫队享有特殊待遇的报道,虽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却经不起其他媒体质疑,最后被发现主要证据涉嫌伪造。

2

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新闻六十分钟》节目并非故意造假,而在于其采访过程中一系列瑕疵造成。首先是制作人过于急功近利,一心想搞个大新闻,很容易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同时违反新闻采访中最基本原则,在事实的核实方面未尽到起码责任,仅仅凭一个电话就确认主要证据。同时丹·拉瑟太信任制作人,对于节目组所提供的材料,未有任何的质疑,失去了一个老新闻人最敏感的警觉,因此败走麦城也就在所难免了。

更重要的是,制作人玛丽·迈普斯个人的政治信仰,深深地影响着她对新闻的判断。就像在接受调查时,一位调查者询问她:“你不认为这有可能,仅仅是有可能,那些年轻的优秀的、被你称作享有特权的人,是凭他们自己的价值进入国民警卫队的吗?”她摒弃了一切的可能,而按照自己最初的设想去寻找证据,这恰恰犯了新闻的大忌。


电影《真相》剧照

在电影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玛丽·迈普斯是有着强烈的政治立场的。时值美国大选,她强烈地支持民主党,对于当时的总统小布什甚至充满着蔑视与仇恨。

她将所掌握的资料,提供给了小布什竞争对手克里的竞选班底;她所采纳的证据,也是来自仇视小布什的人,且有经常造假的名声;虽然CBS内部检验证据时,四名分析师中两名都认为证据有问题,却一意孤行地坚持要在《新闻六十分钟》节目中播出。

她毁在了自己强烈的党派偏见之上,而失去了媒体人中立公正的立场,并放弃了自己鉴别证据寻找真相的媒体责任。她本人被禁入新闻界也属应当,只是顺手也将丹·拉瑟的一世英名拉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了。媒体及媒体人并非不可参与党派政治,不可有自己的政治见解,而是不要让其政治信仰影响到自己公正的立场。

3

各媒体尽管有着各色党派色彩,也有资本的涉入,但其立场则虽中立,且要听命于自己所服务的广大读者。读者以其阅读表达出对媒体的信任,媒体本身亦靠着中立公正的报道,来赢得媒体的公信力。

玛丽·迈普斯为其党派立场,让CBS这个老牌媒体、《新闻六十分钟》这个王牌节目公信力受损,甚至让其所尊敬的老拉瑟颜面无存。但她仍未汲取教训,反而将此视为政治阴谋,还写书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此影片即是根据她所写之书改编。

新闻媒体都会犯错,影片中关于对于错误新闻纠错的过程却让人印象深刻。在此种纠错的过程中,首先是由媒体内部自己发现并且纠正的,这里所说的媒体内部包括其他媒体的质疑、媒体道德自律委员会的审查,以及CBS内部的自纠。

《新闻六十分钟》新闻播出后,其他媒体紧急跟进。但在他们采访中,却对CBS所播新闻有了质疑。随后追踪证据的来源,并且对证据进行重新的核实。CBS内部也进行了严格的核查,对每个环节进行仔细追究。而相关的新闻职业道德委员会亦是穷追不舍,一个个问题异常的尖锐而又让被质疑者无法回避……

有时人们总是担心新闻造假与新闻失实,认为如果放任媒体,这些假新闻失实新闻就会搅乱人心,会给社会造成混乱。这些担心并非全无道理。但从《聚焦》与《真相》两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到,媒体自身对于客观公正的恪守是相当严格的,对于失实新闻的纠偏,也异常的严厉。

4

公信力是媒体的立身之本,多数媒体的公信力都是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艰苦努力,才打造出来的。因此所有媒体都将其公信力置于一切之上。他们的报道选题都经过严格的甄选,每一个事实都反复核实。一篇深度报道,往往要经过数月甚至几年的努力。《聚焦》就是一个典范。

当然,媒体必然也会出错。一是由于新闻本身就是在不断发生着的,二是新闻实际就是对前一新闻的否定及发展。媒体不停地报道本身,其实就是在对新闻事实不断地进行纠正。同时,也会出现如《真相》中那样的情况,个体的媒体人由于其见识与操守原因,亦会弄出假新闻,但媒体内部会有纠偏机制,各个不同媒体不同角度的报道,也会让事实更加全面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如果因此因噎废食地限制媒体,其实也就是放弃了公众的知情权。而这种媒体的权利,是公众手中所能够对抗其他强权少有的利器之一。

一条汪汪直叫的看门狗,尽管有时很烦人,但会让公众安心不少。
117#
发表于 2016-4-21 13:01: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思想聚焦
4月20日 13:01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昨天,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公布。 美联社4名女记者揭露东南亚海鲜业中的劳工奴役现象,获得了今年普利策最高荣誉“公共服务”奖。   能拿到这个奖,不只因为她们深入虎穴式的报道。  而是在他们调查出这样重磅的消息之后, 先做了一件事。。。。。 (cr:英国那些事儿)

3163
620
6307

Yummummu:这才是真正的记者 想想有些记者明星的孩子被绑架 他们死命的报道 最后绑匪生气杀掉他的孩子 最后这些记者还纠缠不休  为了自己的饭碗心甘情愿做杀人助手 [微笑]

4月20日 13:06
汉果V
汉果V:这才是一个记者应有的素质[爱你],揭露不公,而不是粉饰太平[doge][doge]

4月20日 13:06
LA24BRYANT
LA24BRYANT:伟大,真的,真的伟大,在别人国家新闻工作者更多的是去发掘这些,来抨击那些性本恶的人的丑陋,同时用自己行动来彰显人性的光辉,然而我们国家的有些记者很多都是去找寻一些能用来炒作的八卦和一些低俗事件,为什么?

4月20日 13:06

http://weibo.com/1742566624/DrPlWzHnv
118#
发表于 2016-4-22 13:17: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曝张家界官员与电视台女员工通奸:年给百万(图)
2016-04-22 08:14:09 来源: 中国青年网(北京)(原标题:网曝张家界官员与电视台女员工通奸 每年给她百万)


网曝张家界电视台女员工与官员通奸视频截图。

张家界:纪委警方调查“官员与电视台女员工通奸”网帖真实性

4月20日,一则题为《湖南省张家界金则胤生活腐化堕落长期与卢伟通奸》的网帖引发关注,发帖人自称是张家界电视台员工卢某的丈夫,公开举报张家界官员金则胤存在作风问题。

21日下午,湖南省张家界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证实,当日上午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就此举报召开了会议,市纪委和市公安局已就举报网帖的真实性介入调查。其表示,电视台确有一名女子“芦某”,遭举报后在网上发布了“严正声明”否认此事。

上述网帖称自2012年以来,“金则胤与我老婆卢某(张家界市电视台)两人通奸……并为其购买豪华宝马轿车,每年为其提供近100万元的资金供其消费”,等等。

举报网帖内配发了一条1分21秒的视频,视频呈现了三个场景:一名中年男子穿着睡衣在房间里走动;一名女子穿睡衣并穿衣的过程;一名男子背着一名女子出门。这段被剪辑过的视频显示,男子和女子所在的房间内特征一致。

记者注意到,视频中的中年男子容貌和金则胤出现在公开报道中的照片高度相似,但无法证实是否金本人,也无法证实该女子是否为上述电视台的女员工。

21日下午,澎湃新闻就上述举报致电金则胤,其回复短信称“我正在开会”,“请和市委网宣办联系了解”。

21日,一位自称“芦某”的网民针对上述举报在网上发布了“严正声明”。声明称:一、此网帖完全不属实,本人将按照法律程序追究相关举报人员;二、本人已经离婚四年,不存在有我老公举报这一说,且我前夫根本不知道举报这件事;三、本人联系号码:13974409xxx(身份证号:22028119850723xxx)。

澎湃新闻证实,声明中的身份证号码确为一名“芦某”女性所有,常住地为张家界市永定区。接听电话的女士称,此号码确实是芦某的,但其本人不在。而张家界市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证实,此声明确为电视台女员工“芦某”所发。

澎湃新闻多次试图联系发帖人未果,发帖人声称是“芦某”丈夫,为何会在网帖中将“芦某”错写成“卢某”也不得而知。

公开简历显示,现年47岁的金则胤(1969.4)是湖南桑植人,1990 年7月参加工作。1993 年5月入党,大学文化。现任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家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http://news.163.com/16/0422/08/BL89EHAN0001124J.html


119#
发表于 2016-4-23 13:38:2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被猴子弄死”,做新闻能不能对生命有起码的尊重?|沸腾

原创 2016-04-22 王言虎 沸腾
每个遽然逝去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不管他是平凡抑或是不平凡。作出这类标题的作者、编辑们在落笔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本着起码的同理心,照顾到死者家属的情绪?
  
文/ 王言虎


“在XX读懂中国”一度是一个很流行的句式,套用这个句式,如果我说“在新闻标题里读懂中国”,大概也不为过。

总有一些标题,时时弥漫的庸俗与恶趣味,让人哭笑不得。而它,也正代表了浮华现实的一个面相。

4月21日晚,网传一份河南省云台山景区通告,称上海游客翁懋在其小寨沟景区被猴子蹬落的石头砸中头部,不治身亡。该游客后被证实是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翁懋。对于翁懋“被猴子蹬石砸中”一说,4月22日,涉事旅行社认为尚不能确定。



在事实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仅凭一个没有加盖公章的情况通报,有媒体却做出了这样的标题:“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蹬掉石块砸死”,“是人祸还是猴祸,冠生园原董事长景区意外身亡追踪”……一个有些知名度的原企业老板,因为有点“戏剧化”的死亡方式,竟成就了一些人的笔墨狂欢。

在这些标题里,翁懋原冠生园董事长的身份是重要的,他被猴子“弄死”是重要的,唯独他的死亡这件事本身是不重要的。猎奇代替了悲悯,围观代替了追问。我不理解、也看不懂这是为什么。

每个遽然逝去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不管他是平凡抑或是不平凡。作出这类标题的作者、编辑们在落笔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本着起码的同理心,去照顾死者家属的情绪?哪怕一点点。

只要是本着看热闹的态度,他们就无法对死者家属的悲痛感同身受。但媒体写作总有媒体写作的规范,如何向公众传递准确无误的事实与有价值的言论,是应该秉持的起码准则。“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这样的标题,让人看不到任何专业主义精神,只有让人不明就里的庸俗不堪。

而且,有人在景区身亡,最应该关注的难道不应该是意外为何会发生?到底是不是猕猴蹬掉了石头砸到了死者的脑部?景区管理有无疏漏?但在猴子成了主角的标题里,这些都退居次要地位,故弄玄虚、吊足读者胃口成了第一诉求。

或许是意识到了错误,今天下午,某媒体机构就“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标题发表致歉声明,表示“发布过程中使用词语严重不当,缺乏对宝贵生命的基本尊重……伤害了受难者家属以及广大读者的感情,特此表示诚意道歉。”



能够及时更正错误并道歉,让人稍慰。但这也仅仅属于事后补救与公关,造成的不良影响已经无可挽回。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才是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其实,回顾这起新闻标题事件,本质上就是一个新闻失焦的问题。在弯弯合颐酒店遇袭一事中,我就写下这样一句话,问题失焦,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对新闻的最大伤害。

难道不是吗?弯弯遇袭没多久,就有人祭出阴谋论,说这是酒店在联合炒作,但核心事实难道不是有女孩在酒店被陌生人殴打吗?同样,在冠生园原董事长意外身亡一事上,最值得关注的同样是有人死亡这件事,但在点击率导向下,这一焦点完全被“猴子蹬掉石头砸中死者脑袋”模糊了。猴子成了主角,人反倒成了新闻的陪衬,正常的价值序列就这样被颠倒了。

跟“上海冠生园董事长被猴子弄死”这样的标题相比,有些媒体就做的很专业,比如“上海冠生园前董事长在景区意外去世”, “上海冠生园原董事长被石块砸中不幸身亡”。可以说,没有对人的尊重,没有对基本新闻事实的考证,就不可能做出好的新闻。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大抵也就如此吧。

欢迎将本文转发到朋友圈,但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关于这个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后台留言,新京报评论版会择优刊录在“微言大义”栏目,一旦选中即有稿费。
你的打赏,我的动力


从心中的热出发

沸腾:xjb-feiteng

阅读 1166993 投诉
精选留言
写留言

66
丁慎毅

法国学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在《敬畏生命》一书说:“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假如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四周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当娱乐至死渗入了新闻工作者的头脑,对生命的敬畏便成了戏说。当标题党满天飞的时候,生命无奈在角落里哭泣。
昨天
58
学界库里

首先,时间本身已经说明景区确实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有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从安全隐患检查到应急预案都要加强完备优化。其次,利用这样看似趣味的标题博取眼球,是对死者的不尊重。拿别人的不幸来抖机灵,实在不该。最后,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家注意安全。
昨天
43
Daisy。

随风摇摆的草是比没有生命的草更可怕的生物。
昨天
40
小短

当时看到新闻,心里有说不出的奇怪。文章一语中的。
昨天
28
庐人境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里,一个人的生命似乎还没有新闻的转发点击量来得重要。分明是一个严肃的意外死亡事件,在猎奇的标题之下却被解构成一个聚众狂欢的猴子恶作剧行为。作为媒体更应该更应该发挥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而不是把这种恶趣味散布给读者。
昨天
22
山东祝建波

点击量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者说,除了做“标题党”吸引眼球,就没有一丝专业素养了吗?这“天大地大,生命最大”难道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吗?
昨天
21
我叫张小喵

不得不说,公众的恶趣味也是被媒体惯出来的
昨天
17
學聞AMANI

只为博得眼球,缺乏道德底线。
昨天
17
大脸

生而为人,有所敬畏。自勉。
昨天
15
宋潇

不得不说,这是比标题党还可恶的报道方式,已经超出了单纯博眼球的套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新闻报道基本规则的僭越,都难以让人看到一个正规媒体的专业素养,可以说,这是新闻从业者的下限。
昨天
13
风影无踪

某些人在利益追求中,罔顾职业道德底线,漠视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不择手段的把个人或者我团体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这些行为对于我们的社会却是有形的内伤,突破着一些社会道德的底线,伤害无辜,丢失应有的社会责任,置基本社会伦理于不堪境地。 这样的事件出现,简单道歉不能弥补其过错的恶果,必须有相关的责任背负。
昨天
5
刘婷婷

新媒体时代简直是小报化时代,低俗化轻薄化娱乐化遍地都是,精力都放在博人眼球上。但平心而论,这或许也是转型期一个必经的过程,在批评、探讨、争论中,最终还得走向正轨。一片嘈杂声中,本文这样的声音弥足珍贵。
13小时前
3
喝杯茶

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吸引眼球而成为标题党,失去专业水准的确可悲
6小时前
120#
发表于 2016-7-6 09:06: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被公诉 涉嫌诈骗2亿多
2016-07-06 02:08:52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原标题: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
中新网广州7月5日电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5日透露,广东电视台原主持人陈维聪涉嫌诈骗罪,日前被该院依法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广州检方此前称,2011年至2014年期间,陈维聪通过虚构年份、出处、伪造《广东省文物总店文物商品证明书》及通过隐瞒真实拍卖价格、虚构竞拍过程、虚报竞拍价格等手段,高价出售各类物品给被害人,共骗得人民币2.2亿多元。
据悉,陈维聪是活跃在电视界近20年的粤语名主持,曾主持创下了收视纪录的综艺节目《万紫千红》,获得全国“金话筒”奖。

http://news.163.com/16/0706/02/BR8OBISP00011229.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