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科技报道集锦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5 16:24:3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修心养生辞典别用正在充电的手机接听电话,关爱自己,切记!!!!!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9230)
|
評論(868)
今天07:10
來自皮皮时光机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2:4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6 22:47 编辑

【案例】
“超级月亮”再现星空面积增大30%
更新时间 2012年5月6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2:47

[size=1em]

“超级月亮”在圣彼得堡伊萨基辅大教堂后升起




星期日(5月6日)晚,月球转到距离地球很近的位置,亮度格外强,形成“超级月亮”的现象。
“超级月亮”是近距离满月的意思,意味着月球在此位置的时候比距离地球最远的时候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
这次的“超级月亮”最佳效果将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3:30分出现。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梅塞博士表示,此次“超级月亮”出现时,月球在面积上的变化可能比亮度变化更明显。
梅塞博士说:“人类的肉眼非常善于补偿亮度差,所以不会注意到太大的不同”。
当月球面积最大的时候,它距离地球仅有356,400公里。
正常情况下,月球距离地球384,000公里。
梅塞博士表示,当月球距离地球最近,并且呈满月状态的时候,地球上的海洋会涨潮,因为届时月球引力和太阳连成一线。
他还说,月球一向非常美丽,满月的时候总是充满戏剧性。
科学家否认满月会出现狼人或者自然灾害等奇怪的现象。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是由于它是遵循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转动,而不是圆形轨道。






http://f-2-1-o-9-o.ccnn.info/x999/browse.php?u=8Eic5sK8yP5xv0MlTuUyyOIjQhv2HuqDl4OI%2FUZ6MR%2BnlwrvEOIETz7lFkHWUhhuPYTzrH%2BACYm4nNWsgv1vkdayZB4%3D&b=29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让机器帮你读新闻 揭开新闻阅读方式变革者Wavii的神秘面纱
2012-05-06 21:58
推荐:
P迪
浏览: 161 views




新闻无处无时不在,获取新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比如采用搜索引擎,比如关注Facebook或者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比如关注那些你信赖的权威媒体,当然还有论坛中的讨论。但如果你想知道事情的全貌,仅关注一个或者若干个信息源是远远不够的,但自己去搜集、整合信息又相当耗时费力,怎么办?
Bukop.com观测到一家名为Wavii的神秘公司,它期许通过搭建类似于Facebook的新鲜事列表,变革新闻阅读的方式。之所以说它神秘,是因为在2010年时候,Wavii就从大约30个左右的天使投资人初获得了约200万美元投资,而这些投资人中只有几个透露了名字;此后,Wavii继续开展了大量不为公众所知的活动;不过最近,它终于解开了其神秘面纱。
位于西雅图的Wavii,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从Web(包括新闻网站、Twitter和博客)上获得跟大量话题有关的新闻,并对文章、微博、视频等内容进行分类,然后自动创建关于某事实或者新闻事件的“状态更新”——往往用一句话来总结某个新闻,再附上一个查看全文的链接。呈现在Wavii用户面前的是一个类似Facebook风格的新闻源,里面包含了和他们关注的主题有关的所有新闻。简单来说,它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呈现非结构化的新闻。
Wavii公司创始人Adrian Aoun说他非常喜欢上Facebook,并且想让世上的所有事情都用Facebook那种方式展现出来,因而他创立了Wavii公司。“如今当你思考如何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基本都是通过文章,不论他们是贴在博客里,还是印在报纸上或其他类似的介质上。但是通过类似Facebook的网站,你不是一次性浏览完朋友所有的新鲜事,而只是看一些简短的新鲜事。那为什么网页不能也做成这样呢?”Aoun说道。
想要实现上述目的唯一的方式就是教会电脑从网页上读取各种东西的能力。Aoun说:“自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里。我的父亲是一名语言学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学院学习,他教会了我许多关于语言知识。我意识到我也可以用一款软件来模仿这种学习的能力,也就是用一台计算机来读取网页内容,这最终促成了我要创造的产品。”
不过自然语言技术不是熬几个晚上就可以搞定的东西,它需要复杂的理论、数学知识及足够的钻研,这也是为什么Wavii公司经历了三年的秘密模式。有消息说,在这家有25个人的创业公司,不少人收到了来自于谷歌、微软等大公司的offer,但都拒绝了。
在创办该公司以前,这25人早就已经有了offer。据知情人士介绍,在大约一年前,他们拒掉了谷歌和微软的offer。
教会机器读取新闻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领域。Nick D’Aloisio在16岁时候,就开发了一款能聚合链接的应用Summly。类似的还有继承Siri思想的Trap it和能寻找与你兴趣相匹配信息的Prismatic应用。但是Aoun说Wavii是不一样的,因为它尝试着理解所有的内容并甄选后再呈现给你。
Aoun说,“有很多服务是为了让浏览文章时看到精美漂亮的界面,在你躺下来阅读杂志时你会感觉非常棒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在想理解某件事情时,更新背景知识、图片等这方法更加有用些。而不是每次都不得不阅读大量的文章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曾试用这个产品,他称这是一个非常雄心勃勃的项目。 以下为他曾经对Wavii的评价: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无论Wavii最后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它肯定都不会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区区小问题的初创公司。
Wavii同时还获得了世界级大投资者的青睐,包括SV Angel的Ron Conway,Felicis Ventures的Aydin Senkut,Kapor Capital的Mitch Kapor,CrunchFund的Mike Arrington,Dave Morin,Shawn Fanning,Keith Rabois和Max Levchin。
本文来自bukop.com
(作者:二是一)










http://www.alibuybuy.com/posts/73006.html#jtss-tsina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0:40:2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南宁一名女生K歌时疑因话筒漏电触电身亡
2012-05-08 03:16:49 来源: 大河网(郑州) 有3898人参与
核心提示:南宁一名女生在K歌时,疑因话筒漏电触电身亡。记者调查称,KTV市场普遍使用电压为220伏的有线话筒,四川、厦门、海南等地都曾发生过顾客在KTV唱歌时,被有线话筒电击身亡的事件。业内人士透露,有线话筒确实存在漏电风险,人若触及,足以丧命。


顾客K歌时被电身亡事件曾有发生
握在手里的话筒发麻,话筒线上缠有胶布,您去KTV唱歌时,可有类似感觉?昨日,有微博爆料,南宁市一女生K歌时,疑因话筒漏电中电身亡。
记者调查发现,郑州KTV市场普遍使用的多为有线话筒,电压为220伏。业内人士透露,有线话筒确存漏电风险,人若触及,足以丧命。正常情况下,KTV每天都会对包房内的音响、地脚线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意外。
【微博】
KTV的麦克风电死了人
四川、厦门、海南等地,都曾发生过顾客在KTV唱歌时被有线话筒电击身亡的事件。
“刚才听师弟说,昨晚和同学去K歌,因为话筒漏电,导致一女生当场触电没了心跳。KTV为了不影响生意,坚持不关总电闸,致使该女生被持续触电10多分钟。抢救到半夜,无效,宣布死亡……”昨日,网友“@杜鹃大花花”发出这条微博后,消息立即被迅速扩散,转发数万次。不少网友惊疑:“什么话筒会漏电?话筒线的电为何使人致死?”
随后,有网友扒出此前一些新闻报道获知,四川、厦门、海南等地,都曾发生过顾客在KTV唱歌时被有线话筒电击身亡的事件。
昨晚6时,广西电视台《法治最前线》节目播发了一条新闻,证实网友“@杜鹃大花花”所说事件属实。其栏目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死者为广西艺术学院一名桂林平乐籍女学生,疑似被电身亡。南宁公安部门表示,将尽快召开新闻发布会。
【调查】
郑州KTV市场多为有线话筒
“使用有线话筒,是便于管理。有些客人唱歌走了,无线话筒也不见了,有线话筒连着线,不好带。”该负责人说。
昨天一早,郑州市民杜女士通过微博获悉广西女生K歌时触电身亡一事,顿觉后怕。
“有些KTV话筒的电线上有外露的线头,有些话筒线上还缠着胶布。唱歌时,话筒线凌乱地扔在地上,被人踩来踩去。有些人会在包房庆生,啤酒、饮料洒一地,话筒线虽然外面有胶皮包着,但没准会被女士的高跟鞋踩破漏电啊!”回想起自己唱歌的经历,杜女士心存余悸。
郑州KTV市场上,使用的是什么样的话筒?昨日,记者咨询10多家KTV,其中一些KTV已开始使用无线话筒,但包括“好乐迪”、“真情”、“咏歌会”等在内的多家KTV,普遍使用的仍是有线话筒。
一位KTV负责人说,无线话筒主要在大包房里或者豪华包房里使用。
“使用有线话筒,是便于管理。有些客人唱歌走了,无线话筒也会不见了,有线话筒连着线,不好带。”该负责人说。
【业内】
有线话筒确存漏电风险
如果话筒握在手里发麻,就证明话筒确实存在漏电情况,要避免长时间握、拿。


“KTV有线话筒的电压为220伏,若发生漏电现象,足以使人毙命。正常情况下,KTV网络部的电工应每天对包房内的音响、地脚线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意外。”昨日,一位KTV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话筒握在手里发麻,就证明话筒确实存在漏电情况,要避免长时间握、拿。话筒线上缠有黑色胶布,可能是有些线开裂,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郑州一家KTV连锁店的电工张先生告诉记者,KTV话筒的使用期限是一年或一年半。正规KTV一般是两间小包房用一个电闸,大包房则拥有独立的电闸。条件再好一些的KTV ,使用的都是空气开关,出现漏电的情况会自己跳闸。同时,包房的功放也有保险丝,当电压超过220伏时电源会烧。
(本文来源:大河网 作者:余淼,王玮皓)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shehui7_bbs/80V03GKP00011229.html


关注
关注TA的微博
黄易编外人员 [网易湖南省长沙市网友]: 2012-05-08 10:28:07 发表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117.136.*.*)的原贴: 1
亲爱的编辑您好!希望您能够有一些专业精神,麦克风无论是动圈式还是电容式都是无源设备,个别带放大器的,不过也就是工作在直流5伏的水平,何来220之说?凡是触电的,只有一个可能,设备工作不正常,漏电了,请与专业人员核实后迅速修改,以免贻笑大方!


网易山东省济南市手机网友(58.56.*.*)的原贴: 2
写这报道的真是二货!你以为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


想想无线麦克风就知道了,还专业人士,傻逼小编。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7:35:2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电视遥控器发明者逝世 被称为“换台沙皇”
2012-05-23 11:48:37 来源:
央视 有1707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2


核心提示:据美媒报道,电视遥控器发明人尤金-波利5月20日去世,享年96岁。尤金-波利一生获18项专利,他于1955年发明了名为“闪光自动化装置”的无线遥控器,由此被人们称为“沙发土豆之父”和“换台沙皇”等。




发明电视遥控器的尤金-波利


首个电视遥控器“闪光自动化装置”

CNTV消息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5月22日报道,电视遥控器发明人尤金-波利于5月20日去世,享年96岁。

媒体于22日公布他的死讯,称其是“寿终正寝”。波利出生于芝加哥,曾长期在Zenith工作。他一生获18项专利,多在电视机领域。

他于1955年发明了该公司首个名为“闪光自动化装置”(Flash-Matic)的无线遥控器。该遥控器利用一个类似闪光灯的装置、通过激活电视机内的光电管更换频道。

当时的遥控装置还较为笨拙:闪光灯必须对准某一方向才能进行操控;遥控器功能也很有限,仅可开关电视画面和声音,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调谐器来换台。另外,由于该遥控器通过闪光来控制,电视有可能受其它光源影响。

尽管如此,遥控器的发明具有开创意义。人们幽默地称呼波利为“土豆沙发创始人(the founding father of the couch potato)”和“跳台沙皇(the czar of zapping)”,甚至“频道冲浪的沙滩男孩(the beach boy of channel surfing)”。

在那个年代,广告描述该发明:“从房间另一边射来一束神奇的光,可开关电视和换台,而你只用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

评论称无线遥控器给予了所有电视观众全新体验:观众不用再因为懒惰而忍受无聊的电视节目,还可以通过轻松换台避开插播的商业广告。


http://news.163.com/12/0523/11/826HBDNK0001121M.html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3 17:36:0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谷歌地球是怎样为地球拍照的?

2012-05-23 07:24:21 来源: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北京) 有937人参与

核心提示:在谷歌地球中,新拍摄的画面通常要等到几年后才会更新到软件里。并且软件里那些城市的精密照片大多来自飞机航拍。
西装革履的霍华德和穿着婚纱的伯纳黛特幸福拥吻,白色的地毯环绕着他们,在地面上铺成一个大大的心形。在美国电视剧《生活大爆炸》里,两位主角摆出了一个巨大的POSE,等待全世界最大牌的婚纱摄影师,从万米高空按下快门。

这位“摄影师”是一颗卫星。

在一款名叫“谷歌地球”的软件里,你能看到这位摄影师的作品:全球最大的湖泊里海、整个南极冰盖,甚至整片印度洋,都被轻巧地“塞”到一个四四方方的画面里。在画面右下角,还会有黄色的数据不断提醒人们,“当前视角高度:15000米”。

这本“影集”不只收录了这些宏大的画面,也有一些面朝天空摆姿势的人们。德国慕尼黑的艺术家把麦田修整出特定的形状,让它在卫星照片里就像达·芬奇的著名作品《维特鲁威人》,巴西的一座人工湖貌似平凡,人们却在谷歌地球里发现,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展开双臂欢呼的男人。

把这些画面都拍下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2010年,谷歌地图的图像提供商数字地球公司发射了卫星“视界I”。当时,公司发言人说,“视界I”与公司的另一颗卫星“快鸟”一起,使每天收集图像的速度提高了6倍,达到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地球表面积的1/850。

在拿到卫星照片之后,数字地球公司还会调整图像的色彩、对比度,并把它们拼合成地球完整的样子。与它相似的几家图像提供商,共同构成了谷歌地球数据来源。

事实上,谷歌地球并不仅仅是“卫星摄影师”的作品集。它还会提供一些飞机航拍的图像,这些几百米高空的摄影师距离更近,也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画面。因此,在软件里,当你对着地球广袤陆地的一个角落不断双击鼠标时,不断放大的画面很可能最终定格在街头一辆小汽车上。

美国动画片《辛普森一家》曾经调侃过谷歌地球过于惊人的清晰度:女主角玛姬想在软件里找到自己的房子,结果放大照片后发现,自己的丈夫竟然被摄入了镜头,赤身裸体躺在屋外的吊床上。

有人对此表示不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议员曾经提出,谷歌地球对学校、医院、教堂和政府大楼等公共建筑图像的详细展示,可能会给恐怖分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更多的担忧来自各国军方:在那些来自高空的“摄影师”眼中,所有偏远地区的军事基地几乎都无所遁形了。

美国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就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这个收藏美国全部退役飞机的军事基地,如今已成为网络上热门图片的主角。人们从各个角度截取这里的景象:那些曾经驰骋天空的战斗机,如今依然排着整齐的队列,静静停泊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里。

谷歌地球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大显身手。在瑞士,警方通过航拍照片发现了一大片非法种植的大麻田,而在过去十年,这些农民一直逍遥法外;在英国,考古学家借助谷歌地球发现,特菲·伊斯图阿里河里那些看似天然的石头,其实是远古文明留下的“鱼栅”。

甚至,美国音乐人史密斯坚信,自己通过谷歌地球发现了一座200年前的沉船宝藏。可惜,这一区域如今属于私宅,而领地的主人对他的推断毫无兴趣。

众多关于谷歌地球的故事中,最浪漫的应该是这一个:克罗地亚一座岛屿长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但近几年却有很多人希望前来岛上游玩度假。疑惑的岛主直到看了卫星照片才恍然大悟:自己的岛屿竟然是一个完美的心形——什么地方能比这里更适合见证爱情呢?

也许《生活大爆炸》里那场感人的婚礼,就是从这里找到的灵感。剧集里的一位天文物理学家说,在他们的婚礼中,谷歌的卫星将会经过城市上空,他们的婚礼将会永远留在谷歌地球的记录里。

恐怕这只能是个美丽的误会了。在谷歌地球中,新拍摄的画面通常要等到几年后才会更新到软件里。更何况,软件里那些城市的精密照片大多来自飞机航拍;而那个在太空中规律旋转的“卫星摄影师”,只能把他们努力摆出的巨大POSE,记录成几个微小的像素点。

http://discovery.163.com/12/0523/07/82627H4P000125LI.html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9:55: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无线电视遥控器发明人尤金·波利去世
2012年05月23日10:36  中国新闻网

无线电视遥控器发明人尤金•波利(资料图)


  中新网5月23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网”23日报道,无线电视遥控器发明人尤金•波利周日(美国时间)在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一家医院去世,享年96岁。

  据报道,波利是1915年生于芝加哥,他从1935年起就一直在一家电气公司担任工程师,在他47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总共获得18项专利。

  波利在1955年发明闪光遥控器,利用光束指向电视屏幕的感光器,来实现频道切换。这是第一个无线电视遥控器,起初遥控器是电视机附带的奢侈品,但随着大量电视频道的出现,遥控器已成为电视机不可或缺的附件。


http://news.sina.com.cn/m/p/2012-05-23/103624464094.shtml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1:33:4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动物星球电视台称美人鱼真身其实是海猿

2012-05-25 11:22:37 来源: 国际在线(北京) 有854人参与

核心提示:美国动物星球频道(Animal Planet)近日公布的研究理论认为,海洋中可能确实存在类似“美人鱼”的生物,它们的真身是古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海猿”。
据英国《每日邮报》5月23日报道,美国动物星球频道(Animal Planet)近日公布的研究理论认为,海洋中可能确实存在类似“美人鱼”的生物,它们的真身是古猿在进化成为人类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分支——“海猿”。

根据这一理论,在古猿进化成早期人类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古猿进入了水中生活,成为“海猿”,它们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消失并被人类遗忘了,却以“美人鱼”的神话形式在人类记忆中流传下来。

动物星球频道的查理·福利(Charlie Foley)说:“这是一个关于人类进化史的非常激进的理论,但是我们正在接近这个古老谜团的真相。这促使我们思考,美人鱼可能不仅仅是神话中的生物。”

尽管类似“海猿”的理论经常被视为伪科学,但诸多证据显示早期人类的确生活在海洋附近,而且他们在非常早的时候就具备了惊人的航海能力。在希腊主陆与附近海岛上都发现了10万年前穴居人使用的工具,证明他们那时候已经能够乘船旅行。

福利还说:“人类与其它灵长类有着显著的不同,但却有许多与海洋哺乳动物相似的特征,比如手指之间的蹼状结构以及皮下脂肪等。此外,我们还有游泳、控制呼吸的本能。人类最长可屏住呼吸20分钟,远比其它陆地生物更长。”(沈姝华)

http://discovery.163.com/12/0525/11/82BKL83T000125LI.html
1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09:57:1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国际电联推出超高清电视标准

2012年05月25日10:11  新华网

  新华网日内瓦5月24日电 (记者刘洋 杨京德) 国际电信联盟(简称国际电联)24日在日内瓦宣布,推出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

  该标准由国际电联协调相关制造商、广电机构和监管机构组成的专项工作组起草,分两个等级:首先引入的超高清电视分辨率为3840×2160,约800万像素;随后将采用更高的分辨率,即7680×4320,达到3200万像素。两种制式分别简称为“4K”和“8K”超高清系统。与之相比,当前使用的高清电视分辨率仅为100至200万像素。

  除分辨率大幅提升外,新标准还增强了电视的色彩还原度,增加了帧数。

  目前,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已在国际电联专项工作组内获得通过,仍有待进一步审批。业界普遍认为,该标准的推出为超高清电视投入商业运营扫清了障碍。

  国际电联秘书长哈玛德·图埃表示,超高清电视是电视领域的一场革命。他说,超高清电视将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

http://news.sina.com.cn/m/2012-05-25/101124477964.shtml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9:4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dmin 于 2012-5-28 19:51 编辑

【案例】
@陈永东感觉#OTT#最近很热。如果说国内OTT TV是互联网电视概念的演进,那么国际上的OTT TV概念则更广泛,特别是其“允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服务”的提法,更说明了这一点。并且,国外的OTT TV实际上涵盖了智能电视及社交电视等概念。分享博文:从OTT TV走热看电视的未来http://t.cn/zOdvLIL
收起|查看大圖|向左轉|向右轉

轉發(8)
|
評論(2)
今天13:11
來自新浪博客
轉發|
收藏|
評論
12分鐘前
來自iPad客户端
OTT TV走热看电视的未来
文/陈永东

  最近,包括OTT TV在内的许多新概念不断涌现,在各种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的同时,我们需要静下心思考一下:未来电视发展潮流究竟会怎样?
  五花八门的新名词
  无论是2012年3月召开的CCBN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发展论坛,还是最近许多国内业内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都看到各类关于TV的新名词接踵而来,应接不暇。然而,许多新名词的定义很容易相互混淆,故有必要对OTT TV、智能电视及社交电视等进行探讨与比较。
  “OTT TV”对应英文Over The Top TV,目前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从2009年11月BCi与Endurance Technology发布的报告,以及2010年9月Connected TV网站发布的报告看,都将OTT TV定义为:通过互联网将音视频直接发布到用户连接的设备,其允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服务。
  “智能电视”对应英文Smart TV,在Wikipedia及Answer.com上都对其解释为:有时也指Connected TV或Hybrid TV(但不要与IPTV、Internet TV及Web TV等混淆),是一个用于将互联网与Web2.0整合到现代的电视机及机顶盒的新名词,也指计算机与电视机/机顶盒的技术融合。其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技术层面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界面设计及社交网络。
  “社交电视”对应英文Social TV,即在观看电视时用户可以同时进行通信、互动或者其他的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社交化行为。社交电视不是简单的通过电视来访问社交网站,而是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来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社交电视领域专业人士张磊指出,有三个原因促使社交电视迅速发展:一是社交电视将会有效提高收视率,二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促进了社交电视服务的兴起,三是社交电视改变广告的投放方式。
  正被热议的OTT TV
  CCBN2012高峰论坛的第三场分论坛主题为“三屏互动DVB与OTT”,从此可以看出OTT TV在国内正被热议。我们不妨看看这个论坛上有关嘉宾的主要观点。
  深圳佳创视讯副总裁高见称,做OTT业务系统首先考虑到要和现有的广电的系统有效结合,并开发基于统一平台的多业务承载的平台以承载OTT业务。同时,传统的机顶盒要承载很多的OTT业务,包括未来未知的业务,搞不好就要做终端系统的大量的升级,所以可仿造苹果和安卓的模式做智能终端,这个平台是基于安卓的操作系统的。
  中国广电友好网联盟副秘书长王洪军称,OTT在广电系统大规模推广可能还有一些问题,不仅有政策问题,还有开展了以后老百姓付费意愿及要求增加服务的意愿问题。国外OTT产业链上下游的利益已经在合理分配了,在国内有线电视费一个月27元左右看200多套节目,但是OTT一个月十几个美元,这块老百姓愿不愿意掏钱呢?
  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称,OTT现在不要梦想把IPTV或互动电视替代。建议OTT借船出海,主动和网络运营商联合。具体注意三点:第一,OTT要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让用户以让最傻瓜的方式操作;第二,OTT要解决好终端定位的问题,开放与封闭各有利弊;第三,OTT要注意产业链协作,补上两个短板:营销和网络保证。
  富士通半导体市场经理卜阳春称,讨论OTT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借此吸引用户,并产生更多的价值。其实OTT本身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里面有很多的应用,这些应用是非常关键的,但不是说每个应用对运营商都有利。
  除CCBN2012相关论坛外,还有其他业内人士也对OTT十分关注。中广互联曾会明称,推动OTT与有线电视DVB的深度融合,有可能走出一条中国式HbbTV的成功之路。其提出几条思路:第一,互联网电视牌照商有需求;第二,选择与有线网络合作强过电信;第三,有线运营商有需求;第四,深度融合才能持续发展;第五,新“1+1+1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电视牌照方+当地电视台+当地有线网络;第六,双方谈判的焦点问题有:界面、菜单的方式与分割,App Store的管理归属权,增值业务、广告、电子商务等业务的运营权及利益分配比例等;第七,政策有限制但可能会变化:相关政策规定对于OTT与DVB的融合可能带来一些难度,但技术及管理上应该有解决方案可以较好地规避,且相关政策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国内OTT TV在趋向走热的同时,广电行业对其发展颁布了“保护政策”,目前能开展OTT TV业务的仅有CNTV、华数、百视通、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七家牌照商,均为广电系。OTT TV很像是互联网电视2.0,国内牌照商可能会优先选择同为广电系统的有线电视合作,但商业模式是目前国内OTT TV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未来电视的新潮流
  在OTT TV、智能手机及社交电视等在内的新名词层出不穷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电视的潮流究竟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如果说国内OTT TV是互联网电视(Internet TV)概念的演进,那么国际上的OTT TV的概念则更广泛,特别是其智能电视则是其“允许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任何设备上访问服务”的提法,更说明了这一点。并且,国外的OTT TV实际上涵盖了智能电视及社交电视等概念。
  显然,国内的OTT TV业务受到了广电系统的政策保护,加上商业模式尚未定型,致使国内不同行业对OTT的发展出前景有一定争议。然而,国外的主要OTT TV业务提供商(如Netflix及Hulu等)却几乎一致看好。Hulu的CEO基拉尔和Netflix的CEO哈斯廷斯都认为OTT TV前景不容置疑。
  ITMedia Consulting于2012年4月发布的“The Internet Era of TV”报告称,在新的TV生态系统中,OTT TV代表了对增长的内容消费和选择需求的答案,用户想把正在观看的东西与在线应用进行整合,想与朋友们分享经历,经常会同时使用第二个屏幕设备。我想后者正是社交电视的概念,而相关数据表明,在电视节目播放之前、当中及之后都有相当多的分享出现在社交网络上。
  ITMedia Consulting的报告还指出,现在的市场还处于新兴阶段,尽管存在不确定的经济框架,但OTT的收入有望到2015年达到19亿欧元,看增长率为53%。
  谈到“未来电视”,正好Dijit Media创始人杰里米·托曼(Jeremy Toeman)在TechCrunch发表文章,称有5个过度炒作的“未来电视”概念,它们分别是:第一,电视的未来和语音控制和手势有关;第二,电视的未来就是社交电视;第三,电视的未来就是淘汰有线电视;第四,电视的未来就是应用;第五,我们熟悉的电视行业会消亡。他后三条观点也许会让传统电视及有线电视行业放松了一少,但其对前两条观点的反对值得思考。
  谈到“电视的未来”,恰好Informa最近也出了一份报告。其中提到云电视有潜力解决付费电视的几个最大挑战:一是多屏设备的挑战,二是OTT的威胁,三是技术层面的挑战,四是设备成本的挑战。报告还指出,运营商在处理智能电视的融合时有三条策略:一是基于网关,二是拥抱OTT,三是智能电视的选择权(如通过Hybrid TV机顶盒在提供IPTV的同时提供OTT服务)。该报告还提出了社交电视三条发展策略:一是要与社交媒体伙伴建立关系,二是要与观众建立社交关系,三是建立相关的社交广告模式。
  总之,OTT TV、智能电视、云电视及社交电视的确是其中最受关注的几个概念。其中,OTT TV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也正成为潮流,而智能电视则正向OTT TV融合,社交电视则是今后观看电视的一种伴随习惯,其促使电视与社交媒体结合不断紧密,而云电视则是所有这些新型电视的基本支撑结构。(本文已发表于《新媒体时代》2012年5月总第44期,P34~36,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cyd888@sina.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