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伦理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150#
发表于 2020-10-17 08:42:1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贾梦琪

1149#
发表于 2020-10-16 15:3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请停止你无耻的监听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喝茶聊天,一开始我们聊的话题主要是工作相关的,以及朋友间的闲话。
突然一朋友提起说想买车让我们推荐一下,我说可以看下最近的热门车型皓影,国庆本地有大型车展,建议朋友去现场看看。
我们都是做市场的,对车不是很懂,所以很快我们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不一会大家都拿起了手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突然,这位朋友说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他一拿起手机打开微信就在朋友圈刷到了皓影(这款车)的广告,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在意。
这时另一朋友说他也刷到了,这时大家好像明白了什么。
我也赶紧拿起放在桌上的手机,急忙打开朋友圈,果不其然,刚下翻了一屏就刷到了这条广告!
这时我们都惊呆了,手机居然在监听我们讲话,没错,不是监听里面的聊天信息,是在偷听现实当中刚才我们说话的声音,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的解释。
也许你会说是不是我们之前有在微信发过这样的信息被记录了,那我明确告诉你:完全没有!
我敢肯定我这部手机从买来到现在从来没有在微信或者其他APP搜索或发布过任何有关"皓影"的记录。
另两位朋友也表示从没搜过,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这个车。
我们三个坐在一起聊天的人同时刷到同一条广告,很明显因为我们有在刚才聊到这款车。
为什么我们都同时刷到这个广告?
不要说什么是通过大数据精准投放,微信闭着眼睛能知道我们都要看车?
能知道我们要看这款车?
为什么不推其他产品?
为什么不是推其他车型?
为什么都是同一时间推送?
证据真的太多了。
我急忙去隔壁房间找另一同事(年龄相仿)要了手机,却在他的朋友圈怎么也刷不到这个广告,这是为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这位同事没有听到我们的谈话内容,这完全排除区域年龄推送。
如今几乎每部能上网的手机都有安装微信,他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让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朋友实现零距离沟通,这点无可否认。
但你要知道,我们所发布的每一条信息,每一张图片以及每一个视频都会通过这个平台来传输,这也给了微信窃取我们信息的机会。
虽然微信方一直强调说会保护用户的隐私,所有的信息都会上传到云端不会人为查看,只会用作特殊需求调查取证(如配合公安机关)。
但现在的大数据往往就是利用这些信息来模拟出这几亿用户画像,从而进行针对性各种营销,达到盈利的目的,这难道不是在利用我们的数据吗?
如今更是高调猖狂加变态无耻,直接监听用户生活中的聊天信息。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平时打开微信速度是很快的,除了每次开机第一次打开会慢点,大多情况只要一点桌面图标几乎秒进微信界面,这是因为我们在退出微信的时候没有完全退出,它还是在后台继续运行。
问题就在这里,不管我们有没有打开手机,我们都不会漏掉任何一条信息,但同样的它也在一直偷听我们日常的谈话内容。
也许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可怕性,想想你每天机不离身,不管你走到哪里,在干什么,只要你手机没关机,你和跟你说话的人的每一句话都在被微信随时监听着。
是不是很毛骨悚然?
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只要手机不断电就不会关机的用户,它简直就是一部24小时的监听器。
试想一下,你和合作伙伴在谈论一件绝密信息的时候,兜里的手机在一直监听;你和你的爱人缠绵不绝的时候旁边有两个偷听器,那画面太美,我不敢想象。
等等类似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相信看到这里,你也非常气愤吧,也许你能接受微信监听你的聊天信息,但偷听你生活中的每一句话你能接受吗?
有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赤身裸体",这并不是一句笑话,也不是危言耸听,微信无耻的偷听行为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要觉得这是一个私密的地带,互联网上的你,毫无隐私可言。
微信一方面跟你说我们很注重保护用户的隐私,另一方面无时无刻地在监听你的每一个信息和所说的每一句话,请问这就是你搭建的安全交流平台吗?
其实,有很多手机上的APP也时刻在监听我们的谈话!
手机APP监听运营商们,请停止你们的无耻行为!
来源:微信公众号 天涯新观
编辑:贾梦琪

1148#
发表于 2020-10-10 22:32: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巴基斯坦禁用TikTok 网民评论令人感慨万千


  今天(10月10日)上午,国内各大门户网站转发权威媒体报道:巴基斯坦电信管理局(PTA)10月9日发布公告,宣布巴基斯坦将禁用TikTok应用,理由是收到社会各界“关于TikTok不道德及不雅内容的大量投诉”。
  公告称,巴基斯坦电信局已“反复要求”TikTok建立有效机制控制非法的“不道德内容”、遵从巴当局的指示,但该要求“没能得到完全遵守”。巴基斯坦当局因此决定在国内禁用TikTok。
  为避免有人怀疑我在造谣,提供中国最大门户网站新浪新闻的官方网页链接如下:
https://news.sina.com.cn/w/2020-10-09/doc-iivhuipp8756676.shtml
  TikTok是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抖音短视频软件的国际版,国内民众禁止注册使用。这款深受青少年欢迎的短视频软件,是目前国内走向国际市场最成功的社交应用软件。据称,TikTok仅在美国市场的估值就高达1000亿美元。
  大约两个月前,TikTok被印度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彻底封禁,更早前TikTok自愿退出香港市场。一个月前TikTok被美国政府下令要么转让给美国企业,要么将被封杀。
  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有限封禁令,引发中、美两国新一轮尖锐冲突,招致中国各方的口诛笔伐。对美帝邪恶的霸权主义行径,国人群情激愤,深恶痛绝。如今被视为“巴铁”的巴基斯坦像印度一样,没有给TikTok任何出售转让的机会,而是直接彻底封禁,并立即实施,看看国内网友是如何评论的呢?
  我选择了几大网络平台点赞最多的6条有代表性的留言,看看跟之前网民们一边倒地声讨美帝霸权主义行径相比,如今对巴基斯坦封禁TikTok又是怎样的态度,其中括号内的点评为本人所加。
  1、別说巴基斯坦,就是在中国,不良内容泛滥,也不能接受 !(点评:那凭什么要美国人接受呢?)
  2、抖音对青少年儿童只有百害,如果腾讯游戏属于玩物丧志,那么抖音就是价值观扭曲的推力,即使在幼儿园不少学生身上也折射出关于抖音上误导性的低俗观念。(点评:人家封禁的是抖音的国际版,不是国内管理极为严格的抖音哟。抖音你都受不了,看来关上窗户不让苍蝇、蚊子进来是对的。)
  3、信仰不同的国度,要尊重别人的民族文化!!入乡随俗的改变必须要有的!!(点评:走邪路的美国人的信仰跟我们也不大相同哟。这么说,他们也可以封禁啦。)
  4、抖音就是一个垃圾,在中国也要禁止,否则后患无穷,祸害三代。(点评:抖音被严格管理,危害都这么严重,那管理宽松的TikTok是不是活该被全球封杀了?)
  5、企业外出发展很好,但也要尊重国外民俗文化。千万别为了赚最后一块铜板而伤了友邦的心,外交成果来之不易。(点评:不能让TikTok去伤害友邦,让它专门去祸害西方敌对势力?)
  6、抖音里面有很多低级,庸俗,甚至下流毁三观的内容,如果不加以整治就会毁了我们的下一代。(点评:确实,在几千条留言中,很难看到一个说TikTok、抖音好话的。好吧,看来这个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短视频软件,是该寿终正寝了。)
  显然,相对于在TikTok被美帝有条件封禁时网民们同仇敌忾的愤怒声讨,被印度彻底封杀和退出香港市场时的麻木不仁或无动于衷,在被巴基斯坦彻底封杀时,变成了对字节跳动公司这款软件一边倒的无情揭露。
  这说明,中国广大网民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具有极为坚定的政治立场、极其正确的政治方向,爱憎分明,个个都能牢记“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的谆谆教导,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得炉火纯青,真正做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有这样一群聪明智慧、品德高尚的中国人,何愁中华民族不永远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来源:微信公众号——远见观察
作者:程墨
编辑:邱亚婷

1147#
发表于 2020-10-10 22:16: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邱亚婷

1146#
发表于 2020-10-4 17:49:2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百度副总裁被抓!涉赌博网络推广 顶峰时1天1000多万广告费



近日有消息称,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特别顾问史有才在杭州机场被嘉兴警方带走,原因是非法赌博网络广告推广。

9月28日,21金融圈记者从知情人士处确认了上述消息。该人士称,案发的起因是公安发现近来赌博案件突发,调查发现大部分推广来自百度。除了史有才之外,被带走的人员涵盖非法广告整条业务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广告客户、广告代理商和百度员工。
对于史有才涉案的传闻,9月24日,百度回复媒体时表示:“不予置评”。

“就是副总裁,管整个直销”
百度百科显示,史有才是百度初创团队成员之一,2001年加入百度,历任销售总监、副总裁等职务。2011年5月24日,时任百度副总裁的史有才从百度离职。
史有才于2019年6月回归百度,恰好就在原百度搜索公司掌门人向海龙离职之后。
知情人士告诉21金融圈记者,特别顾问这个职位在百度内部很鲜见,“他其实就是副总裁,管整个直销。”

在魏则西事件上栽过大跟头的百度,为何会允许非法赌博类广告上线?这也是让外界颇为不解的地方。

有百度的前员工向21金融圈记者指出,原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在任期间对于非法业务下了非常严格的禁令,如果抓到做非法业务,要10倍处罚。“也就是如果做了10万的非法客户广告,就要罚100万,所以大家都不敢做。”

代理商:无锡泛亚
知情人士称,一罚十的制度就是在史有才重回百度之后取消的,百度高层对此知情。“客户推广放开以后,这些客户只指定给一家无锡泛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代理,这家代理商是史有才力荐的。”
上述人士还表示,百度正常引入代理做业务都需要经过招标流程,无锡泛亚没有参与招标,再加之由一家专做,招来质疑很多。之后史有才又引入了河北的盘古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盘古此前已经是百度的区域服务商。

9月28日,21金融圈记者致电无锡泛亚,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复“没有人被抓,你打听错了”。
业内猜测涉案代理商与史有才存在利益输送,非法广告业务上线背后可能还存在权力寻租和贪腐问题。

“无锡泛亚进来之后非常猛,一天就1000多万的广告推广消费。”知情人士称,“这些非法广告因为是独家指定做,赚钱非常夸张。客户在代理商那里的开户费用要300万,1500万元预算几天就消耗完了。300万的开户费不是百度的要求,是代理商自己设立的规则。”
史有才所在的移动生态事业群脱胎于原百度搜索公司,搜索公司是百度营收的主要来源。
2019年5月17日,百度发布当年一季度财报,净亏损3.27亿元,也是百度2005年上市以来首个季度亏损。与此同时,百度公告了百度高级副总裁、搜索公司总裁向海龙辞职的消息。一同离开的还有搜索公司的副总裁顾国栋。向、顾二人一直被认为是百度搜索公司的核心。
就在上述消息公布的同时,百度宣布搜索公司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晋升为高级副总裁,成为新的掌门人。知情人士称,史有才回归以后,直接向沈抖汇报。
财报显示,百度以广告为主的核心业务收入今年以来增速明显。2020年二季度百度核心业务实现营收189.3亿元,环比增长2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包雨朦

编辑:冯梦玉

1145#
发表于 2020-9-28 21:47: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冯梦玉

1144#
发表于 2020-9-28 19:21:0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1.jpg (21.26 KB, 下载次数: 9)

1.jpg
1143#
发表于 2020-9-28 19:18: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小学校长练自扇耳光奏乐绝技 已练成“歌唱祖国”
别人扇耳光是打人 他扇耳光是奏乐()
  岳池县响水小学副校长周全用手掌拍打脸,能演奏出一些欢快的歌曲调子华西都市报325日报道站在话筒前,用手掌拍打自己的脸,歌曲《歌唱祖国》的调子就回荡在大厅……昨日下午,在广安市岳池县响水小学一办公室里,该小学副校长周全给同学们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演唱”,看得同学们眼睛都瞪圆了。
  拍脸找调子把脸颊拍得红肿
  15年前,19岁的周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用手拍自己的脸时,用力轻重不同,发出的声响就不同。“能不能用手掌拍脸的方法,‘拍’出歌曲?”周全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他摸索着用指尖、掌部等不同部位拍打自己的脸部,“拍响很简单,但就是‘拍’不成一个曲子。”周全说,为了将某一个音“拍”准,他不断调整击打部位和用力轻重。这样反复练习,一个音一个音摸准。不断地拍打,他的脸部经常红肿、疼痛,牙齿也疼痛得厉害。
  “哆、唻、咪、发……”音调慢慢地被他“拍”出来后,周全还摸索出了一套规律:敲击的力度大,不一定能拍出优美声音,关键是音乐的感觉和击打部位准确;击打时,嘴微张,脸颊放松;用手掌击打脸颊,要通过变换口腔共鸣空间来改变不同的乐音。“这些经验都是扇耳光扇出来的。”
  如今,周全通过拍脸的方式,能轻松熟练地演奏出《社会主义好》、《北京的金山上》、《歌唱祖国》等一些欢快的歌曲。
  从小爱音乐常给学生们表演
  周全的爷爷、奶奶都是音乐教师。奶奶毕业于成都一所艺术学院,奶奶的堂姐,离休前曾是中央歌剧院的领导干部。周全的父亲也喜好音乐,会弹风琴,手风琴等乐器。受祖辈、父辈们影响,周全从小对音乐就很敏感,附近有什么演出,也总喜欢去凑闹热。
  在读岳池师范期间,周全的音乐成绩名列全校前茅,同时也是学校乐队里的活跃分子。参加工作当上教师后,周全一直兼任音乐教师,即便当上副校长后,他依旧坚持为学生上音乐课。
通过拍脸的方式,他能轻松熟练地表演歌曲,每次表演这一绝技时,他都会赢得满堂喝彩。周全说,音乐对于他来说早已不是自己的主业,现在只是偶尔“拍拍脸”,丰富一下业余生活罢了。
来源:四川在线
链接:http://news.66wz.com/system/2010/03/25/101773427.shtml
编辑:宋婷

1142#
发表于 2020-9-26 11:0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新闻报道中,记者能否用笔名?
“你们抓周树人,跟我鲁迅有什么关系?”
电视剧《楼外楼》中,军阀队长带着“周树人”的逮捕令时抓捕鲁迅,因不识“鲁迅”为周树人笔名,就放他走了!
事实上,除了作家、撰稿人经常使用笔名,在新闻工作者中也存在使用笔名的情况。记者能不能用笔名?哪些情况下会使用笔名?
记者能不能用笔名?
记者能否使用笔名?
一方面,在原则上记者应该用真名。记者的署名不像文学创作,新闻是真实的,因此有“文责自负”的要求,署真名就是为这个。
此外,在版权意识逐渐增强的时代,著作人对自己的作品有署名权,署名权即表明记者身份。
从新闻理论上看,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都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既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情(what)、原因(why)和经过(how)都经得起核对。
要经得起核对,那么在理论上讲,新闻工作者更应该署实名,便于新闻事实的核对,确定撰稿者的责任。
在实操上,记者在报道中依然会使用笔名。其中就包括:
1.新闻评论工作中,评论员化名;
2.批评新闻报道中,记者采用笔名;
3.一些文艺、娱乐新闻中,撰稿人采用笔名;
4.有偿新闻、关系稿。
在使用笔名的过程中,或为了保护记者人身安全,或为了避免因不当描述落他人口实带来麻烦,或用于营造个人IP
1. 巧用笔名 强化舆论引导 稳定人心
在传统纸媒、传统新闻网站上,经常会刊载一些用于解读政策、局势现状的社论。这些社论的作者往往会以专业化的视角解读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局势,并高频率发布观点评论。
在党报社论中,通常以万能的“本报评论员”以及一些谐音或者意译笔名。
本报评论员文章以体现报纸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为主旨,通常是不署作者姓名和笔名的,所以通常用××报评论员署名,这在中央和地方媒体中都会出现。
在人民日报918日的一篇评论《保障劳动权就是保障人权》其署名就是“本报评论员”。人民日报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一般针对重大事件,或者重大话题。
在谐音笔名中,最常见的人民日报“任仲平”、“国纪平”和“钟声”。
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199312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了《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全文4600字。这是人民日报第一次以“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任仲平”为名刊发评论。
“国纪平”取谐音“国际的重要评论”。2008年又推出的“钟声”系列国际评论,是“中国之声”的谐音缩写。两类国际评论主题围绕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除此之外,还有在报纸上出现过的如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蜚声国内外的“皇甫平”系列文章,以及“仲祖文”“郑青原”等评论员文章。在党报中,“评论员”文章、谐音笔名文章的使用,直接避开了一些公文文件的机械化。
将政策方针转化为“评论员”文章,从而更广泛向社会宣传,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思想稳定人心。
2. 配合隐性采访 批判社会失态现象
除了在党报评论中的“评论员文章”和谐音笔名,在调查报道、深度新闻的发布上,舆论监督更是困难重重,记者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有时也会使用笔名。
在调查报道、揭丑报道中,新闻内容往往会触碰到某些团体的利益。报社有时为了保护记者的安全,有时候往往会以“本报记者”署名,或者采用笔名的方式发稿,保护撰稿记者,避免新闻报道后记者遭遇报复、恐吓。
20年前的兰州,《甘肃青年报》记者何红因《火气太大起祸端》稿件,触犯当地黑社会势力,在迫于种种压力之下向黑社会“下跪”一事,当时引发震动。随后,何红在《甘肃青年报》以卓玛的笔名继续发表文章。
但是,黑势力对何红的骚扰威胁并没有停歇,制造车祸、前往住处报复甚至是悬赏56万取何红人头……
3. “娱记” 笔名背后觊觎与窥探
简称娱记,则是指报道文化娱乐新闻的记者,他们通常出现在明星出现的公开场合,如电影节、片场、发布会。同时也有一部分是因常用跟踪、偷拍等方式获取明星花边新闻,他们被称为“狗仔”。
他们在发布花边新闻时,也会采用一些笔名。比如“赵五儿”、“卓伟”(原名韩炳江,被称为“中国内地第一狗仔”)。
2017年被微博封禁的“名侦探赵五儿”,自称“赵五儿,比赵四儿壮,比赵四儿贫,混迹娱乐圈媒体圈十数年,和圈中明星称姐道弟者众”。
使用笔名,一方面是为了规避风险,因为“狗仔”在跟踪报道中难免会侵人隐私,涉及法律纠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以猎奇的笔名博取关注。
另一方面,作为娱乐文化行业记者、撰稿人,在传统媒体上往往会为这些文艺作者开辟文艺副刊,其中不乏文艺创作、文学评论、诗集散文等等。这类作品中,其作者或主观、客观原因署下笔名。
4.  “本报记者”背后的另类思考
在一些报纸上,有一类稿子既不是批评新闻,也不是社论,更不是娱乐花边新闻,这类新闻往往没有署名,最后留下一个“本报记者”署名。这类“笔名”,往往也有着隐情:
一是关系稿,明知新闻价值不大,碍于某种关系不得不写。或是某记者经常写某一单位的稿子,而没有多少新闻价值。写得时间长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只署个“本报记者”,只有编辑部的几个人知道。
二是开业庆典稿,有些记者,凡开业庆典有纪念品的活动,是不请自到。拿了纪念品,吃了人家的饭,就要为人写稿。稿子发出来怕别人议论,所以署上“本报记者”。
三是有偿新闻,本不是新闻,但拿到了“偿”,就得“新闻”一番。发出来怕影响不好,故将真姓名隐去,只署“本报记者”。
这类署名不同于批评报道、监督新闻,倘若是批评新闻是一种雷厉风行、晴天霹雳的快感。那么署以“本报记者”的关系稿、庆典稿、有偿稿,无非是一种扭扭捏捏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一种画风。
5. 笔名虽香 但请勿过于“依赖”
采用笔名,实则为了行发稿、批评、宣传之便。在新闻工作中,批评揭黑报道乃至宣传报道只是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一个部分。
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经济、民生新闻等内容,群众需要的不是空洞无名的通稿、关系稿。而是需要有着人情冷暖的,有着温度的实名报道。
记者的笔名变化,往往与整个媒介行业生态与社会生态关联在一起。在纸媒黄金期,在调查记者繁盛的时代,批评报道居多,批评报道迫于现实压力有时会采用笔名。
在新闻报道中能否用笔名,怎么用笔名,编辑部应该谨慎使用,要坚持“文责自负”的原则。也即撰稿人要对署名发表的著作、文章或报道,如出现政治、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史实情况,由原作者本人承担责任。
要对署名发表的著作或文章、报道,如出现政治或学术、技术性错误或失实情况,由原作者承担责任。
作者:图南  
来源:微信公众号—传媒茶话会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uDcVrM2yGcIwToRpFZMtg
编辑:宋婷

1141#
发表于 2020-9-26 10:30:3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宋婷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