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价值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5-11-22 09:53: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话题:贵阳85亿建3万套保障房闲置 住建局长:我不是局长

大裤衩里话性福 [网易陕西省西安市网友]: 2015-11-21 17:23:14 发表
一个重庆台,全部在乱来
节目办的撇,幺求不倒台
天天六三零,算是小事情
大事不敢播,小事整不停
井盖被偷盗,水管被挖爆
一个马蜂窝,都要紧到播
今夜不设防,就讲一张床
不是婚外恋,就是婚外情
中间插广告,医院来报道
不是讲性病,就是说不孕
有话好好说,一个烂节目
不是争房子,就是为票子
生活麻辣烫,天天都一样
就那几个人,搞不出花样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V960NN00011229.html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8-8-20 22:22: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云南一贪官潜逃农村十三年,不仅赚不到钱还欠下数十万元的债,被迫选择自首。




编辑:臧博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15:47: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K349次列车开错方向了?佳木斯站:铁路运行图调整
原标题:独家|北京至佳木斯列车未迷路 带客掉头是错误主因
本报记者 路炳阳
  201914日,北京开往佳木斯的K349次列车行驶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铁集团”)佳木斯车务段半截河站,因哈铁集团和其下属车站调度错误,没有让K349次列车上的旅客下车,即进行了列车调向工作,K349次列车带着旅客至半截河站车体调向,致使旅客误认为火车开错路。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总”)人士15日对《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上述信息。
  哈铁集团佳木斯火车站14日发布官方微博也间接证实了上述消息,哈铁集团佳木斯火车站相关人员称,按照15日铁路列车运行图调整安排,14日,北京至佳木斯的K339次、K265次、K349次旅客列车到半截河站进行车体调向。“官微中,佳木斯火车站并未指出这次车体调向错误的关键——不应携带旅客。”上述中铁总人士说。
  该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按照中铁总要求,为配合15日全路调图,北京至佳木斯所有列车到达佳木斯后都将进行车体调向。所谓调向就是列车掉头,1车变15车,15车变1车。“调向工作是没有错误的,之前全路都在进行,这也是每次调图的常规动作。”他说。
  但是中铁总方面强调,调向应该到达佳木斯后再进行,不能半路调向;同时调向前应完成旅客乘降,车上只能留有乘务员,并关好车门,不能携带旅客调向。“带着旅客进行调向是此次事件的最大错误。”上述人士说。
  就此次客运错误事件,上述中铁总人士称,目前详细原因还有待调查,但就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哈铁集团调度是有责任的,尤其是车站值班员应负有直接责任,上述两方没有确认信息,导致错误发生。其次K349次列车司机或有责任,当车司机在列车进站之前应先与前方车站确认前进方向,并呼叫连锁应答。
  上述人士称,目前哈铁集团已经着手调查K349次列车调向事件,详细原因和相关责任还有待正式调查结果报告。
2019年1月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新增动车组列车276.5对。调图后,全国铁路共开行动车组列车日常线2847.5对、周末线221.5对、高峰线382.5对,对应日常运行图开行动车组列车2847.5对、周末运行图开行动车组列车3069对、高峰运行图开行动车组列车3451.5对,高铁运输能力较调图前提升约9%。
编辑:陈心茹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3 17:09: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冉玲琳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9-5-3 20:33: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新闻自由的几个关键事实

1. 根据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报告,2018年是针对记者的暴力和虐待状况最差的一年;
2. 全世界只有13%的人群生活在新闻自由的国家;
3. 新闻自由度越高的国家,腐败程度越低。

This year, World Press Freedom Day coincides with the opening of Beijing EXPO, whose theme is “Live Green Live Better”.
今年的世界新闻自由日正好赶上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绿色生活,美丽家园”是今年世园会的主题。

What more important subject for free media than the futureof our planet?
对于自由的新闻媒体来说,还有什么话题比我们所在地球的未来更重要呢?


Media freedom- and journalists – have a critical role toplay in raising awareness of the damage we have already done.
为了让公众知道我们人类(对这个地球)所带来的损害,媒体自由和记者起着关键作用。


…In stimulating debate and action to fix it
激励公众开展讨论和行动

…and in highlighting best practice and failures…..
突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It’s what Rachel Carson did with her book Silent Spring inthe 1950s- despite the opposition she faced from the chemical industry.
蕾切尔·卡森正是一个典范。尽管遭到来自化学业界的反对,她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It’s what Chai Jing did with her imaginative and brave film, Under the Dome, in 2015, which sparked debate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柴静在2015年推出了勇敢、富有想象力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引起了广泛讨论。


And it’s what Sir David Attenborough has been doing all his life- most recently at Davos and in his new series ‘Our Planet’.
大卫·爱登堡爵士毕生都在为之奋斗,包括最近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他的新作品《我们的星球》。


Their concerns are our concerns: the future of our planet.
他们的担忧正是我们的担忧:我们的星球的未来。


And on World Press Freedom Day I’m interested to hear about what stories and pieces of journalism you think have had an impact, and what you think makes good journalism.

在#世界新闻自由日#,
我想听听你们心中有影响力的新闻故事和报道,
以及什么构成了好的新闻?





编辑:董莉


106#
发表于 2019-9-7 22:09: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董莉

107#
发表于 2019-12-30 23:2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这碗扯面扯的深沉:新任市委书记亲自拿筷子吃面

原文来源:宾曰语云
原文链接:

从时间上来说,从宣布到任,到成为网红,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仅仅用了不到60个小时。真快!

从成本上来说,仅仅吃了一碗“家常面”,就在百姓之间传为“佳话”。真好!

12月26日,运城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李凤歧出席会议并宣布省委关于运城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的决定:丁小强同志任运城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刘志宏同志不再任运城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仅仅隔了一天,丁小强书记就成网红了。

这张朋友圈截图的时间是12月28日22:24:

12月28日晚7时许,我与朋友去工作室旁边的一家面馆吃饭,巧遇前两天刚到任的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和三个人,正在很有兴致吃着扯面。
稍留神一看,桌上仅有炒凉粉,白萝卜炒粉条等四个小菜。更让我感动的是,吃完晚饭后,丁书记竟拿着手机,自己一个人去前台微信扫码结账。我知道丁书记工作忙了一天,怕打扰着他,便在窗外,悄悄拍了几张照片。

又是“巧遇”。相信这样的巧遇、偶遇大家并不陌生。

曾经,四川省叙永县街头,摄影师“巧遇”县领导街头清理栏杆。
曾经,南京街头,摄影师“巧遇”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大雨中打着伞等公交车(2019年11月19日,青岛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缪瑞林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

曾经,抚顺大街上,摄影师“巧遇”市委书记排队乘公交,“巧遇”市委书记与环卫工一起扫大街。
曾经,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摄影师“巧遇”领导冒雨视察工作。
曾经,摄影师“巧遇”河南嵩县领导“悬浮”考察,“巧遇”四川会理“飘浮”视察,“巧遇”身体悬空的宁国市副市长看望百岁老人……

这次摄影师“巧遇”的是刚刚到任不过两天时间的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

宾曰语云(ID:Lzkj328)查了下,12月28日是运城解放72周年纪念日,丁小强书记首先来到张店镇杜马战役英烈西牛纪念园,向英烈们敬献花篮,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堂;然后来到部官乡西祁村和整体搬迁安置点常兴社区,询问了搬迁群众生活、就业、扶贫政策落实等情况;调研了复晟铝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平陆县工作情况汇报。

这天是星期六,丁书记白天在平陆县调研脱贫攻坚、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等工作,晚上回到市里,吃碗扯面,再点几个爱吃的小菜,本来是个充实而愉快地周末。

运城的朋友说:万水千山总是情,要吃扯面到运城,大鱼大肉满桌摆,难敌扯面味无穷。

扯面,又叫拉面、甩面、抻面,是运城家喻户晓、深受妇孺老幼喜爱的面食之一。尔等非丁书记,焉知丁书记不喜欢吃运城的地方名吃——扯面?

然而,书记吃扯面被摄影师“偶遇”后,面的味道变了。

不知是摄影师吃惯了红米饭南瓜汤,还是认为市委书记就应该顿顿山珍海味,这碗面不由人不油然而生出“三大感动”:
第一大感动是:书记居然亲自拿筷子吃面。

第二大感动是:几个人只点了四个小菜。

第三大感动是:饭后吃饭的人居然亲自结账。
没想到啊没想到,没想到市委书记居然亲自拿筷子,亲自吃面,亲自埋单。这碗面,折射出的是一位领导干部的平易近人,没有拿群众当外人,群众能吃的,他也能吃,群众能下肚的,他也能下肚;折射出的是一位领导干部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舟水之喻,鱼水之谊。

宾曰语云(ID:Lzkj328)仿佛看到,泪水湿润了摄影师的眼帘,打湿了相机的快门。

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镜头里的这碗扯面扯的深沉。

有人感慨:下车伊始,这位新任市委书记没有高高在上,竟然走向了闹市,走向了人群,走向了普通百姓的面馆餐桌。尝一口小面,那是在尝百姓的甘苦……

原来,丁书记吃的不是运城的地方名吃,是在尝百姓的甘苦,他吃面拿的不是筷子,而是沉甸甸的责任。既然这是在尝百姓的甘苦,丁书记是不是该不忘初心,天天吃运城扯面呢?

如此看来,内蒙官员应该天天吃烤全羊,德州官员应该天天吃德州扒鸡,栖霞官员应该去吃栖霞苹果,砀山官员应该砀山酥梨……因为,吃地方名吃,就是与群众胃连胃,心连心,肝连肝,筋连筋,休戚与共,同德同心。

28日晚上专业摄影师“偶遇”市委书记吃扯面,当晚就有作者在“手机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一组照片”,23:09,山西一家文化传媒公司微信公众号就发出《新任运城市委书记的一碗面》。

29日子时开始,“新任运城市委书记街头面馆吃晚饭,被网友拍到,网民一边倒热赞”、“一碗家常面,百姓之间佳话传”、“人称最接地气的‘百姓书记’”的文章开始流传。
也有觉悟低的群众认为,不就是一碗面嘛!阜阳王鹏认为这是作者在挖坑。
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专家@新闻不发炎也认为,炒作“偶遇”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在街头小馆子亲自吃扯面,是一种高级黑。
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御史在途说的更直接:巿委书记不吃面不吃饭,难道喝西北风?  
忽然想起南京市长缪瑞林挤公交车的事,缪瑞林挤了一次公交车,当时有媒体称赞:
南京市长缪瑞林从公交车“挤”进群众中……
编辑:吴悠

108#
发表于 2019-12-30 23:35: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新华社评出2019年国际十大新闻
原文来源:新华社


一、拉美多国动荡凸显治理难题
      ↑这是11月8日,示威人群聚集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中心。公交系统票价上涨在智利引发了持续社会动荡。

       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1月,委内瑞拉议会主席瓜伊多宣布自任“临时总统”,美国加大插手力度,委紧张局势加剧。9月,秘鲁总统比斯卡拉解散国会,府院之争白热化。10月,厄瓜多尔、智利发生暴力示威,厄政府机关被迫撤离首都,智利放弃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月底,玻利维亚出现动荡,深陷选举风波的总统莫拉莱斯辞职。11月,哥伦比亚爆发全国总罢工。此起彼伏的政治社会动荡反映拉美多国呈现政治斗争激化趋势,治理难题凸显。     

        
      二、国际合作助力人类首“见”黑洞

      ↑这是4月10日发布的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

      新华社发(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组 供图)

       4月10日,由全球科研人员合作开展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发布首张黑洞图片——一个中心为黑色、看上去像甜甜圈的明亮环状结构,黑色部分为黑洞“阴影”,明亮部分是黑洞周围吸积盘。人类终于“看到”曾被认为不可见的黑洞。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国2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这一项目。图片给出黑洞存在的最直接证据,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有助于探索星系演化等许多前沿课题。  

   
  三、伊叙两大热点加剧中东变局


      ↑这是7月21日,在伊朗霍尔木兹海峡附近水域,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船只在被扣押的英国油轮“史丹纳帝国”号周围游弋。

       新华社/伊朗学生通讯社

      在美国“极限施压”下,伊朗自5月起分四阶段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其间,海湾水域相继发生多艘油轮遭袭或被扣、美无人机被击落等事件,美国一度威胁对伊动武。10月7日, 美军开始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出。10月9日,土耳其发起“和平之泉”军事行动,跨境打击叙北部库尔德人武装。大国博弈下,伊叙两大热点问题交织,地区主要力量此消彼长,中东局势更趋复杂,前景不乐观、走向不可控,地区动荡还将持续并可能恶化。     

  
      四、中国元首外交应变局启新篇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这是开幕式前,习近平同外方领导人集体合影。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接连4次出访,创造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一年间,习近平先后7次出访,主持4次主场外交,深耕周边外交,运筹大国关系,团结发展中国家,推动完善全球治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元首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捍卫多边主义,实现了中国国际影响的再提升、外交总体布局的再完善、战略运筹空间的再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大国风范和担当得到世界广泛认同。



      五、非洲启动自贸区建设谋发展

      ↑这是7月7日,在尼日尔首都尼亚美,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中)宣布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

      新华社发

      7月7日,非盟特别峰会宣布正式启动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以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各要素在非洲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覆盖12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合计2.5万亿美元的统一大市场。非盟55个成员中的54个签署自贸区协议。这是非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非洲解决市场碎片化的结构性问题,释放经济发展潜力,充分体现非洲国家联合自强的意愿和决心,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六、全球经济增速面临十年新低

      ↑这是10月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左二)就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出席新闻发布会。

      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10月中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受一些国家贸易壁垒上升、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全球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同步放缓。IMF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这意味着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但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仍位于目标区间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七、“脱欧”一拖再拖尽显体制之困
      ↑这是10月17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工作人员整理英国和欧盟的旗帜,为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与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关键性会面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10月28日,欧盟同意将英国“脱欧”日期推迟至明年1月31日。这是“脱欧”期限第三次后延。此前,“脱欧”协议屡遭英国议会否决,首相特雷莎·梅辞职。继任者约翰逊为打破“脱欧”僵局,推动英国12月12日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约翰逊带领保守党在选举中赢得下院绝对多数,“脱欧”前景趋于明朗。“脱欧”一拖再拖尽显英国社会严重撕裂、政治决策程序复杂低效,西式民主陷入体制困境和治理危机。                                             


      八、RCEP突破力推多边主义潮流

      ↑这是11月4日,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

      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11月4日,在曼谷举行的第三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宣布,15个成员国结束全部文本谈判及实质上所有市场准入谈判。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东亚自贸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RCEP由东盟10国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参加。印度暂未加入协定。尽管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逆流而动,这一突破凸显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仍是世界主流。  


              
      九、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这是2月27日,中国货轮停靠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

      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12月13日,中方宣布,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一年来,中美经贸磋商经历曲折。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大阪会晤,一致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此后双方经贸团队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持续磋商,妥善解决彼此核心关切。中美达成这样的协议有利于中美两国和世界,将在经贸、投资、金融市场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十、总统弹劾案激化美两党之争


      ↑这是12月1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国会众议院就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进行投票。

      新华社发(奇普·索莫德维利亚摄)

      12月18日,由民主党人掌控的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两项针对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正式指控他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二十多年来首位遭众院弹劾的总统。特朗普拒绝指控,指责民主党人滥用权力。弹劾案围绕特朗普“电话门”展开,成为继“通俄门”之后民主、共和两党角力新战场,显示美国党争激化和政治极化进入新阶段,将对明年美国大选产生重要影响。

编辑:吴悠



109#
发表于 2020-2-20 16:28: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冯梦玉
110#
发表于 2021-7-10 21:44: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王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