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报道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1060#
发表于 2022-8-29 13:55:2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缙云山烈火,这群没有“家”的媒体人,再次吹响集结号
昨夜今晨,肆虐多日的重庆北碚缙云山明火被扑灭。
第一时间,王奇将这个好消息发到了“穿越时空”的微信群里,并停止了捐款。
这个由原《重庆时报》工作人员组成的微信群,共为山火救援捐款15万余元,用于购置头灯、护目镜等救灾所需物资后送往救援一线。
825日晚总攻救援一线,原《重庆时报》记者夏洪波则将自己拍摄的图片传送出来,图中的救火人员站在山上通红的背景如同炼狱,一些带着头灯的志愿者正在往来奔波,或许这些头灯也有“穿越时空”的一份努力。
一边是送往前线的捐款物资,一边是从现场传回的新闻图片,《重庆时报》——这张已经休刊的报纸,在烈火中复活。
尽管“家”已经没了,但这些前媒体人还抱有着这新闻人的初心:灾难面前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场非计划公益行动
“一个报社都没了的报社群,一群可能不在重庆的重庆人,一腔比天气还热的热血。我有一个前单位,叫重庆时报。这个报纸,已经没有了,但这群可爱的人,建了个群。今天,共青团北碚区委发布说缺头灯、油锯。我们这群曾经的时报人行动了起来。”前《重庆时报》工作人员古月824日在朋友圈里这样说。
三年前的201911日,《重庆时报》休刊。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各奔东西,他们和很多休刊停刊的媒体一样,只存在于微信同事群里。
这个创建于2014年的群名字叫:穿越时空。似乎,这也预示着,他们有一天还会回来,聚在一起。只是,谁也没想到会以应对灾难的这样的一种方式。
“我们群里现在有499个老同事,募捐活动以前有429人,来自天南海北,其中绝大部分都没在从事媒体工作了,目前,大部分定居在重庆。我们做这件事主要想的是,我们以前的媒体人身份,和现在的普通重庆市民对座城市的热爱。”群主王奇如是说。
据王奇透露,这次公益活动并非有计划而为之。
活动的起因是前《重庆时报》记者吴云燕,因她家住在北碚,可以近距离看到火情,同时,吴云燕的大学老师爱人也在现场做志愿者,出于记者的敏感性,她把缙云山山火的一些相关信息发布到群里。
824日中午,吴云燕得知了火灾现场缺少救援物资一事,便将信息同步到了微信群中。
随后,群主王奇将此事写在了群公告里,不久,看到公告信息的时报人便开始自发捐款为救灾提供物资,大伙儿一致决定把钱转给群主统一收支,“我们都相信自己人”。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转账信息发给了王奇,一名又一名时报人加入群里,一份又一份的保障物资运送到了山火救援现场。
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王奇则统一协调安排群里的10名报社老同事分别负责信息甄别、募资、采购和送往救援一线。
在重庆北碚缙云山山火救援过程中,“穿越时空”微信群中的498位前时报人累计募集了156215.39元,其中57016.4元用于筹备灭火所需的头灯、油锯、药品等物资,分别运往北碚缙云山、璧山区七塘镇、八塘镇等地,其中价值3万多元的300个头灯、500个护目镜、500双手套和胶鞋、移动电源等物资,在824日傍晚就送到救援一线,第二天又送去150多个水基灭火器和大批药品。
时报人亲友跟风式捐款
这场捐款被王奇形容为 “懵逼式跟风捐款”和“内卷式捐款”。
“为了让捐赠信息更加透明,我钱收了之后就开始制表,刚开始接受捐款时是824日中午,大概1点多,许多群友一个午觉刚睡醒就看见群里都在捐款,这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捐款,很懵逼的,然后也不问先捐了再说。”王奇说,很多前同事问也不问,依靠着激情和信任,就把钱捐出去了。
此外,群里的不少时报人选择了“内卷式捐献”。
“比如,我们有两个同事,俩人平时就喜欢辩论,到了捐款的时候,一个捐了999元,另一个就私信给我转账,捐1000元。单笔一下子破四位数。”王奇说道。
王奇发现,这场捐款很快便席卷了整个重庆时报的几乎所有前员工,后来则开始向他们的亲朋好友“人传人”式的蔓延。一些时报人的朋友通过朋友圈了解到捐赠一事后,便纷纷解囊相助。其中,有一位时报人“团长”江静带动的朋友的捐款就超过了30笔。“我们原来是一个部门的,她的天南海北的捐款特别多,有一个她认识的外教老师,甚至把这件事宣传到了海外。”
在处理同事朋友的捐款时,王奇通常会在备注信息中写下“同事朋友+编号”, 但后来王奇发现编号太多了,都无法记不清编号是多少了,只好将编号改为了地名或特殊身份,比如广西朋友、上海朋友、山东朋友、机长同学、85岁的姑妈等等去备注。
“我们现在一共是捐了155215.39,为什么会有零有整呢,这里面有很多个故事,比如张一诺、胡乔之两位小朋友,靠卖废品捐的19.4元,他们的父母是我们同事的朋友,看到父母捐款后,也加入了进来。”
传回的图片
202282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了名为《重庆:多地消防集结 今晚将通过反烧法进行阻断和灭火》的报道。其中,一幅救援图片在微信朋友圈中被大量转载。
这张图片的拍摄者夏洪波目前供职于上游新闻,此次山火救援中,他成为了《重庆时报》这张已经休刊的报纸中为数不多的还在从事一线采访的记者,见证了北碚缙云山救援的过程。
夏洪波把这些图片和视频像转播一样,发到“穿越时空”群里,得到了前同事们的赞许。
夏洪波以自述的形式讲述了自己的这段采访经历:
缙云山山火,涌现出的“骑士精神”“城市凝聚力”不断震撼和感动着我的内心,我也为身为这城市的一员感到骄傲。但与此同时,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招募志愿者、物资供给不上等或真或假的信息,让我实在太难受了,为得到第一手的信息,我决定上山。
825日,16:00,当我打算驱车赶往山下集结点时,通往集结点的路已被管控约一公里,只得步行前往,到达集结点(也是1号点),上百名志愿者不顾高温,争先恐后将一箱箱水、烧伤药、食物、防暑物资等装上志愿者的摩托车,送往山上。
我本打算步行上山,刚走半路,沿途的摩托车志愿者逢人就问“要不要上山”?我随便搭上一辆,一边乘车,一边和志愿者攀谈起来,他98年生人,25日正是他的生日,来当志愿者,也是想给自己的生日赋予不一样的意义。
摩托车只能到2号点,这也是整个隔离带的起点,因为山体十分陡峭,新凿出来的隔离带灰尘可达十厘米,车辆根本无法作业,到达现场时,志愿者已经在隔离带组成了一条长龙,直通山顶,目的就是为了手递手往各个集结点传递物资,灭火器、水、食物、药品等都是通过人力一点点转运上去。
19:30,夜幕降临,在隔离带上,志愿者头灯组成的长龙横亘在山火和城市之间,坚韧且挺拔,志愿者和消防官兵都深刻的明白,这是我们最后的防线,必须守住,转运物资的双手,成了随时举枪灭火的双手,眼看山火越来越近,志愿者和消防官兵严阵以待,他们用最朴实的情感和行动,守护着我们的城市。
21:00,山火率先在3号点发难,在妖风的作用下,火光冲上十余米,消防官兵毫无惧色,手举高压水枪喷头直导山火要害,志愿者们则用自己的双手抬起高压水管,以防水管折叠,导致输水不畅。待3号点的山火稍微退去,3.5号点的山火更是来势汹汹,圆弧形的高地,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火龙吞噬,好在队员们早有准备,数十人手持灭火器、高压水枪就往火场里面砸,尽管在火光面前他们是渺小的,但他们的身影却异常高大。
隔离带5号点,是在悬崖上凿出的一条“血路”,也是最窄、最危险的点,上半夜,风向正佳,消防官兵在5号点果断采取了“反向点火”,扩大隔离带,对山火进行反制,同时做好攻势,应对随时反扑的山火。
23:00,三处集中山火点的明火基本扑灭,志愿者们高呼“缙云山保住了,我们胜利了。”此刻,有一种力量、有一种感动、有一种自豪占满整个山头,也占满了每个人的心。
尽管如此,现场并不敢松懈,部分志愿者原地休息待命,以防火星子再次引燃,4号点火势依旧猛烈,虽已被消防队员有力压制,已无反扑可能,但大家仍然打起十二分精神,严阵以待。
凌晨1点,在下撤过程中,就地睡觉的消防官兵、不断涌上换班的志愿者,让我们倍感安心,这座城市因为有你们、因为有我们每一个人,才倍有归属感。
来源:传媒特训营(微信公众号)
编辑:屈妍君

1059#
发表于 2022-8-26 19:21:2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采访途中遇山火,成都电视台记者紧急救火
怒赞!!成都广播电视台《燃体验》拍摄途中偶遇高速路旁大火,摄制组第一个停车灭火,警民合力控制火势,为消防救援争取宝贵时间!凡人善举,我们点赞!
来源:传媒见闻(微信公众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GC098t5rDu06FVL65aaw
编辑:屈妍君

1058#
发表于 2022-6-4 14:51: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已贴网站
震惊!
雅安发生了地震,27只熊猫同时爬在一棵树上躲避地震

编辑:屈妍君

1057#
发表于 2022-6-4 14:27:4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屈妍君

1056#
发表于 2022-5-18 15:33:1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邓秋雨

1055#
发表于 2022-5-6 23:04: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054#
发表于 2022-3-30 21:25: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马源

1053#
发表于 2022-3-27 19:4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人民快评:灾难报道要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2日晚直播梧州空难核心救援现场中出现暖心一幕,总台记者直播时捂住乘务人员证件,示意镜头避开。记者这一举动让许多网友感动。

  连日来,梧州空难引发舆论持续关切。搜救情况进展到了哪一步、有无发现幸存人员、何时查明事故原因等等都为人热切关注。

  132人生死未卜,不仅亲人煎心,公众也颇为牵挂。在守住道德底线、遵循新闻伦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呈现有价值的信息,确有必要。但是不能以报道为名过度挖掘机上人员的隐私,也不能因报道之需而构成对机上人员亲朋的侵扰。

  灾难报道有个公认的原则要求:最小伤害。也就是说,报道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到这篇报道是否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是否让他们的亲属感到不安,以及在采访过程尽可能地不冒犯遇难者亲属,不让他们感到为难。

  一边是追踪事故的核心信息,特别是聚焦人的命运,这是媒体的一项基本责任;另一边却因过度挖掘而可能伤害到当事人,这就背离了报道初衷。当然,如何守住边界,并不容易。面对可能出现的质疑,媒体索性袖手旁观,虚置了自身定位,也不可取。

  曾有学者认为,在重大灾难时刻,媒体和新闻人不能刻意追求轰动效应、注意力效应。事实证明,不挖掘隐私、不侵扰受害者亲属并不等于不能呈现好的报道,也不等于无所作为。

  在灾难报道中,不猎奇,不陷入低层次的八卦模式非常有必要。掌握好报道的尺度,进行有价值的反思和追问,才能赢得普遍尊重。

  这场空难的搜救工作、事故调查都还在进行,解开谜团,需要时间,也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把目光聚焦在对生命的搜救上,不对他人造成二次伤害,显然更有意义。

来源:人民网
链接: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2/0323/c1003-32382259.html

编辑:张铭麟

1052#
发表于 2022-3-27 15:44: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1051#
发表于 2022-3-26 21:12: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张铭麟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