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视点丨做好新闻,不能不重视语文
导读:语言文字错误频出,粗制滥造的新闻,终究会被读者嫌弃乃至抛弃。媒体,终究还是得回归专业,用高质量的作品赢得市场。
不久前,朋友给我发了一张截图,内容是某知名网媒的新闻报道。她说:“标题里的错误太不该。”我看了看,原来是用错了成语,本想表达“不以为意”,写的却是“不以为然”。 其实,在网媒的新闻报道及评论中,各种语言文字差错并不少见。除了成语错用之外,错别字、语病等也时常出现。若留心观察的话,你或许会发现,这并不是个别现象。国内某知名网络问答社区里,甚至还有人专门就此进行了讨论。 错字错词错句频出,显然有损于媒体的“脸面”。不过,问题不止于此。武汉大学中国语情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世举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网络空间尤其是自媒体表达中错别字泛滥……都直接干扰了人们对正确汉字的识记,尤其会误导青少年。”作为权威而专业的存在,正规的新闻媒体若也不严谨地对待文字语言,那么,其传播开来的“问题稿件”,论有害程度只怕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络新闻稿件中频现语言文字差错,对其原因,业内人士多有讨论。比如,相较于传统纸媒,网媒没有版面限制,发稿量大,同时,时效性要求也更高。“求多”又“求快”,一些网媒放松了对语言文字的严谨把关:要么,根本没有安排校对人员,让编辑兼职来承担校对工作;要么,虽然有专职校对人员,但数量配置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网媒也在向技术“借力”,试图以低成本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比如,搭建和使用自动化的校对系统。不过,就目前来看,它的功能还比较初级,揪出一般的错别字还行,面对稍复杂些的语病等错误往往就束手无策了。 站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看,网络媒体牺牲“严谨”换“效率”,未必不是根据现实情况作出的理性选择。只不过,受众对于资讯的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更多”“更快”到“更精”“更优”,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语言文字错误频出,粗制滥造的新闻,终究会被读者嫌弃乃至抛弃。媒体,终究还是得回归专业,用高质量的作品赢得市场。 作为中国新闻界的顶级奖项,“中国新闻奖”有一条评奖规则,即存在错别字、语病的作品不能获得一等奖。通过这类看似严苛的规定,“中国新闻奖”立起了一座风向标,宣告着对正确语言文字的坚守,同时,也重申着那个亟待重视的老道理:做好新闻,不能不重视语文。 (作者为红网评论编辑) 文章来源:文章摘自《青年记者》5月中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bUmhYeTsdQGrowaPPB94g 附语:为做强下学期的《现代汉语》课,除了邀请两位学界的专业老师助阵,下午我还邀请了两位关心新闻教育、有感于大学生语言功底不牢的媒体老师助阵。鲜活的媒体语料随时“端”到课堂上,让语言学习不再枯燥,不再照搬中文的教科书语料,相信多少会有点乐趣的。
编辑:刘佳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