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刘海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经营案例

[复制链接]
1021#
 楼主| 发表于 2023-7-12 14:17: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扎克伯格说,Meta的Threads在短短5天内就突破了1亿用户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Twitter的竞争对手已经成为美国下载量最高的社交媒体应用之一
Meta新推出的基于文本的社交网络Threads在上线五天内就突破了1亿用户。
这使得Threads成为美国下载量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甚至可以与TikTok相媲美,根据Insider Intelligence的数据,TikTok在5月份拥有1.023亿活跃美国用户。
周一,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Threads上宣布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消息,他说用户基础“主要是自然需求”,Meta还没有“启动很多促销活动”。
Threads从与Instagram的整合中获益。Instagram是Meta的照片分享社交网络,截至今年5月,该网站在美国的活跃用户约为1.35亿。用户可以通过链接自己的Instagram账户注册一个Threads账户。
尽管由于欧盟的数据隐私法规,Threads尚未在欧洲推出,但它已经以比其他任何应用都快的速度达到了1亿用户。根据瑞银(UBS)的一项研究,它的增长速度轻松超过了人工智能应用ChatGPT,后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达到这一目标。
在全球范围内,Threads仍远远落后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Insider Intelligence 5月份的估计显示,Facebook的用户超过20亿,Instagram的用户为14亿,Twitter的用户超过3.63亿。
Threads的首次亮相是在Twitter的受欢迎程度可能正在下降的时候。网络安全公司Cloudflare的首席执行官马修·普林斯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图表,显示Twitter的流量排名今年逐渐下降。
Twitter周一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自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收购Twitter以来,该公司经历了艰难的几个月,今年一系列基于文本的替代产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Threads在Twitter上引起了特别强烈的反应——在启动后不久,Twitter就威胁要对Meta采取法律行动。
来源:华盛顿邮报
链接: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technology/2023/07/10/threads-meta-twitter-zuckerberg/
编辑:程博

1022#
 楼主| 发表于 2023-7-15 20:15:38 | 只看该作者
腾讯新闻盈利了!它做对了什么?

2022年5月,何毅进接任腾讯新闻这个20年老牌门户的新一任负责人。
与他的前两任不同,他是技术专家出身,同时也在腾讯视频深耕内容多年。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形势是:大环境广告下行,腾讯新闻内部盈利压力陡增,急迫地需要进行降本增效。
这之后,腾讯新闻在行业中,以疾风骤雨的改革,重新迎来了久违的全网关注。这些改革措施有一条核心:过滤掉大部分流量型内容,转而追求品质更高的资讯内容,同时找到一条商业和精品资讯可以自洽的道路。
何毅进说:改革在进行到半年时,腾讯新闻首先实现了盈利。接下来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在商业自洽的基础上,持续锻造精品资讯的产品口碑。
腾讯新闻这一年发生了什么?行业内容机构如何看与腾讯新闻的合作未来?腾讯新闻的改革能给行业带来哪些启发?file:///C:/Users/%E5%AD%A4%E5%9F%8E%E6%95%85~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564/wps2.jpgfile:///C:/Users/%E5%AD%A4%E5%9F%8E%E6%95%85~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5564/wps3.jpg


1

调整、盈利、改革,这一年发生了啥
2022年5月起,何毅进上任。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深造,获工学硕士学位。
他曾就职于亚马逊,2012年加入腾讯OMG(网络媒体事业群,当时腾讯7大事业群之一)下的腾讯视频,负责OMG中支撑腾讯新闻和腾讯视频的中后台业务。
熟悉腾讯新闻发展史的人知道,腾讯新闻在何毅进上任之前的16年间,经历了两个不同周期。
2007—2019年,是传统内容精英主导的时代。古典主义新闻审美与工作方法在腾讯新闻得以沉淀,诞生了一批精品原创节目,比如经典图文IP《谷雨》《棱镜》、精品视频IP《十三邀》等,也吸纳了诸多传统新闻人的加盟。
2019—2022年,腾讯新闻进入“人机协同”时代——就是重视人(编辑)生产和选择内容的同时,更多引入算法,来改造业务。
这个策略提出的背景是:腾讯新闻在今日头条的猛攻压力之下,面临着继续坚持精品内容,还是转向流量内容强算法分发的路线选择。
不过,人机协同的新路线并没有让腾讯新闻在算法的大潮中逆风翻盘。同时,腾讯新闻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变——互联网行业大环境陡变,纷纷开始强调生存与盈利,腾讯新闻也面临压力。
这是何毅进接任时的背景。
| 每个人都在迷雾中追光-腾讯新闻内部实拍

何毅进接手腾讯新闻是带着新方向来的——精品化改革,这个方向中有腾讯高层的指导和参与。何毅进需要以务实的态度,把这项改革推行落地。
按照腾讯新闻的解释,精品资讯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更具价值密度的资讯内容产品”。既要效率感,又要价值感。
在这之前,由于全行业的算法推行,内容行业虽然实现了海量供给,但也造成了鱼龙混杂、消费者体验下降等问题,腾讯新闻自然也不例外。
精品化的方向之下,留给何毅进的是两个具体课题。一是短期内实现平台盈利,二是将精品化拆解、落实与推进。
关于第一点,腾讯新闻出现盈利的时间点是2022年第四季度,即距何毅进上任半年时间。
在外界看来,发生在2022年6月规模性的组织优化,是腾讯新闻实现盈利的重要方式。不过,这一点腾讯新闻内部予以了否认,“因为优化成本也很高”。
当时优化消息出现后,曾在内容行业引发震动。毕竟,腾讯新闻承载了老一代新闻人的转型与归处。很多知名媒体人离职,叠加行业大环境不景气的悲观情绪,业内哀声一片。
但也有声音指出硬币的另一面。在近几年互联网强调技术和算法的发展过程中,一度存在过度工程化、过度算法化的问题,有时一个很简单的排序,也要经过复杂模型的计算,产生不必要的成本,造成模型、大数据和工程所需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腾讯新闻对运营服务成本、内容处理成本等方面进行优化,也被认为能给自身带来切实的降本及提效的结果。
第二点,组织优化和提质增效只是精品化改革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精品这一命题该怎么拆解、如何贯彻、怎么评价。
总结来看,何毅进过去一年的改革,主要围绕目标定位、具体实操、评价体系重塑三个方面来展开。
目标定位上,为了拆解精品,何毅进与团队组织了精品资讯专家团,与腾讯新闻管理层、生态负责人以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频率,开始了运转至今的新工作机制。
2022年7月底,一份腾讯新闻精品资讯及精品CP标准的白皮书诞生。这份白皮书回答了什么是精品,腾讯新闻需要怎样的精品等诸多问题。
在这份白皮书中,腾讯新闻也重新梳理了发展方向。“成为帮助用户提升单位时间价值密度的资讯内容产品,为用户提供效率感、获得感和共鸣感。”
何毅进透露,这份白皮书经历了许多争论和融合,与团队就精品内容的探讨经常从下午延续到晚上,“也会有激动的时候”。
具体负责白皮书撰写的腾讯新闻运营部员工的王杨则说了一个小细节。她曾因精品内容应该包含“情绪价值”而被专家团批评,后来“情绪”改成了“情感”。
具体实操上,在这份近似内容指引的白皮书下,何毅进开始实施一系列果断的改革——总体上是在做精品内容上的加法、劣质内容的减法、重视用户长期价值、品牌价值与商业价值的乘法。
◎内容上的加法,指的是腾讯新闻会拥抱算法,但会让算法推荐更具品质的内容。这和以前只偏重于品质的精品路线,或偏重于算法的流量路线都有不同。
◎减法指的是缩减不符合精品产出标准的内容合作伙伴(CP)。
◎乘法指的是借助加法和减法,从而实现优质内容+用户价值+商业效益的三位一体,形成综合效应。
| 要什么,不要什么,必须做出选择

何毅进透露,短短一年内,腾讯新闻平台方面就停止对超过10万个流量型低质账号的分发,流量向剩下的精品CP更多倾斜。
同时,考核体系也被重塑。
“算法时代,大家看的更多是CTR(点击率)、消费量,现在则会看给用户能提供怎样的长期价值,包括信息浓度、价值感等。”何毅进说。
改革必然带来阵痛。腾讯新闻后台统计,由于诸多账号减少,腾讯新闻点击量一度下降了14%左右。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台监测数据又逐渐回升了起来,何毅进把这总结为是好内容在发挥长效效应。

2
流量时代下的另一条路径

对于腾讯新闻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的改革,马化腾似乎是满意的。
据说马化腾曾这样评价:“我跟Jonathan(何毅进)提了很高的要求,动作必须要到位,果然很快就扭亏为盈了。”
更重要的是,砍掉流量党+点击量触底回升+盈利,似乎也让腾讯新闻在腾讯内部重塑了信心。
王杨在腾讯新闻工作了10余年,作为运营部员工的她知道腾讯新闻过去发生的一切。她在这里成就过自己在原创领域的职业高光,也曾因算法席卷一切而迷失过。
不是只有她一个人这样。据说,当时在腾讯新闻内部,许多人一度为自己的职业究竟该往哪儿走而迷失过——坚持传统的精品内容似乎难敌算法的强大攻势;转型流量型内容,腾讯新闻既不是这个基因出身,也不甘愿。
这一切随着腾讯新闻重新确立起新方向而终于变得踏实起来。
腾讯新闻运营总经理黄晨霞也是一位在腾讯新闻工作10年的老员工,她一直有个观点:“资讯内容应该要有一定的价值主张,资讯的公共价值属性不应该完全被流量所掩盖。”
但问题是,在流量时代,是否存在另一条路径?毕竟大部分资讯产品以广告为主要收入,而流量库存则直接影响广告收入规模,流量成本则直接影响业务利润。
在何毅进到来之前,黄晨霞也一直在思考答案。
现在看,腾讯新闻用一年疾风骤雨般的改革,阶段性证明了另一条路径的存在——精品资讯这条路,是能走的。它不用依靠腾讯总部输血,能实现自己在内容追求与自我发展之间的自洽。
黄晨霞说:“现在的腾讯新闻终于告别了路线上的反复,不再纠结。”
| 路线不再纠结,这个转折点来得并不容易

2022年底,王杨在看到网络传腾讯新闻要被马化腾砍掉的新闻时,她说自己的内心只有“呵呵”。
“因为我知道pony(马化腾)的原话是先抑后扬,他的原意是对腾讯新闻半年的表现进行肯定,肯定腾讯新闻找到了方向。现在自己在腾讯新闻已经告别了迷茫,反而有了再战的自信。”王杨说。
何毅进表示,腾讯对腾讯新闻接下来的期待是:在商业自洽的基础上,持续锻造精品资讯的产品口碑。
外界看来,这与腾讯新闻过往的基因做了连接,同时也做了深化。
作为老牌的四大门户网站之一,腾讯新闻被看作腾讯的门面招牌。2003年,腾讯网成立,通过QQ首页弹窗,它迅速与数以亿计的年轻用户建立了紧密联系。腾讯深圳总部大楼上一度还长时间挂着腾讯网的logo。
2020年起,仍属于腾讯内容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腾讯新闻,也同时出现在了腾讯ESG(即“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中。
比如,运营部员工王杨参与的辟谣栏目《较真》,就被作为社会价值范例,写进了当年的财报之中。
腾讯开始这样为腾讯新闻定义价值,“从内容的健康发展来看,腾讯新闻坚持对原创内容的深耕,打造优质IP,持续与品牌共创美好内容,用内容成就商业与用户之间的美好链接,进而实现认知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提升。”

3
行业伙伴关注流量与金钱

作为内容聚合平台,腾讯新闻的精品化改革,对蛋糕的重新划分最关切的,无疑是广大内容合作机构。
机构主要关心两个问题:
一是内容方向与流量。平台愿意推怎样的内容,自己在内容创作上要如何调整;
二是变现。平台对机构的流量补贴力度会如何变化。在流量补贴之外,双方还能有哪些共创双赢的玩法。
对于腾讯新闻的精品化改革,笔者访谈了多位大V和机构的意见。
一位具有生物医学学术背景的大V,在包括腾讯新闻在内的多个平台开设有账号。他在某单一平台账号粉丝数超过百万,属于内容力以及影响力都得到了市场验证的创作者。
他表示,现在很多平台都在主推精品化、深度化方向,自己的创作基本上也是一稿多发。“在行业立意趋同的情况下,自己更看重可持续的运营、商业化变现效率,以及对内容质量的重视。”
这位大V是“腾讯新闻知识官”这一创作者运营活动的合作伙伴。他说有一段时间,腾讯新闻的运营伙伴对接他比较积极,后来“腾讯新闻官”也在不断推新的专家,双方对接频率有所下降。
他关注平台运营人员的专业性。“有的平台运营是我这个领域的博士毕业,那我肯定会很愿意和他对接。”
他也在比较各个平台的变现效率。他透露,过去5年他在腾讯新闻的各种变现大概在数万元之间。但在另一个平台,自己所在领域的变现达到了数百万元。
“现在我对变现的需求没以前那么迫切了,会更加关注哪个平台对我的专业内容更友好。腾讯新闻做精品化,特别希望运营能持续和紧密对接。”这位大V表示。
而另一家市场某头部内容创作机构则表示:“精品化是整个内容行业近年探索的一个方向,对腾讯新闻的这个变革,肯定是支持的。不过作为机构,更关注的是变现效率。”
该机构负责人表示,机构为腾讯新闻贡献好的作品,但腾讯新闻给机构主要是流量补贴。“这点钱肯定养不活机构大几十号人,会影响机构创作的积极性。毕竟内容产品的交易也是一门生意。”
上述这些意见具备典型性。
对此,何毅进告诉笔者,“目前,腾讯新闻对内容合作伙伴总体希望形成的思路是‘生态共建’。我们希望借平台的品牌积累,为伙伴养足影响力,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伙伴成长,伙伴也能参与到平台迭代发展的过程中,共建共生,就像一座购物中心与其中的品牌店那样。”
据介绍,如何服务内容合作伙伴,腾讯新闻目前形成了一套新的机制,即“先验+后验”。
先验就是腾讯新闻建立了“对接人运营机制”,来深入了解内容合作机构、创作者的资质背景,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合作与服务。目前,被认定有精品化创作能力并保持活跃的内容创作者,在腾讯新闻内有上万家。
后验就是通过技术与算法,来辅助创作者、内容合作机构更有效地进行内容生产,并及时了解用户的内容消费反馈。

| 内容平台要找到新路

至于生态伙伴关注的商业化变现,目前腾讯新闻仍然以内容采买和流量补贴为主,同时也计划继续为合作伙伴提供各种项目合作机会,扩大机构的营收来源。未来也不排除采用付费会员阅读、打赏制、内容共创后验分账等多种为机构增加收益的可能性。
目前已经有一些项目制合作的尝试,比如2022年腾讯新闻请了一位内容机构大V,为腾讯视频推出的《三体》电视剧做报道,既提供了好内容,也为机构创造了收益。不过这些项目尚未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收益。
何毅进表示:“腾讯新闻重视具体解决合作方的关切方向,目前释放的各项举措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比如内容侧在变,他也希望品牌侧能够“双向奔赴”,调整原来唯流量衡量广告投入产出比的传统思维,更加重视用户价值。
“腾讯新闻愿意在双方中间,扮演促进感性、理性沟通和达成深度认可的一个标杆,发挥价值交互的作用。”何毅进说。
目前对于腾讯新闻的精品化改革,市场上有多面声音。
有人说,内容精品化或是反人性的一种产品,因为更多大众要的就是爽感。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教育、职场工作本身皆是反人性的一种社会安排,“不会有人觉得这种反人性没必要”。
暂且不论腾讯新闻接下来是否能在精品化改革上走向成功,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方向值得鼓励。在信息爆炸和同质化的时代,有人愿意去走最难的那条路,无疑大众就多了一个阅读选择,多了一项思考福利。


来源:真故研究室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o8KLEi6ioIxvLEEKVkFwA
编辑:程博


1023#
 楼主| 发表于 2023-7-24 23:17:4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Twitter:毫无创意的折腾给马斯克带来资产负债表挑战


要实现正向现金流,才能奢侈地享受其他任何东西。”


法新社提到,马斯克接管推特后做出的一些改变让用户和广告商都感到不满。马斯克7月1日发推文宣布,推特将限制用户每天可以浏览的推文数量,并将对验证用户与非验证用户设定不同的浏览限额。当天“网络探测器”网站上有近7500人报告推特出现异常,不少用户尝试用推特网页版发文时,都收到“超出速率限制”或“无法取得推文”的错误提示信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称,推特发生多次异常问题,正值马斯克决定关闭数据中心及大规模裁员,他强调这些手段都是以公司的财政状况为考虑。



除此之外,美国Meta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7月5日推出了新社交媒体平台Threads。美国《福布斯》杂志等媒体称其为“推特杀手”。美国舆论戏谑道,尽管此前扎克伯格与推特现任掌门人马斯克的“铁笼约架”尚未实现,但新一轮的“应用程序之争”火药味更浓,双方在社交媒体领域的对峙既是“私仇”,也是商战,更是网络时代对话语权的争夺。


7月23日,马斯克突然连发数条推特,向全球宣告一个消息:推特经典的小蓝鸟标记即将与大家说再见。随后,马斯克还发推文向全球征集推特的新logo,要求就一个:以‘X’符号为核心

来源:FT中文网(微博)、海外网
链接:https://weibo.com/1698233740/NarkKt5sG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559276264089027&wfr=spider&for=pc

编辑:潘洁

1024#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22:28:5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媒:TikTok将在美国推出电子商务计划,售卖中国商品
短视频平台TikTok将在美国推出新的电子商务业务,向消费者销售中国商品。

据《华尔街日报》726日报道,知情人士表示,TikTok将于8月初在美国推出该计划。

与亚马逊的“Sold by Amazon”销售托管计划类似,TikTok将为中国的商家储存和运输商品,包括服装、电子产品和厨房用具等。TikTok还将处理营销、交易、物流和售后服务。

TikTok正打造一个类似亚马逊的购物页面,名为“TikTok电商购物中心TikTok Shop Shopping Center),将用户可浏览和购买商品的不同渠道整合在一个页面上。用户既可以查看通过TikTok计划销售的商品,也可以查看直接由外部零售商销售的商品。

报道称,TikTok涉足这种新电商模式,目的是扩展其卖家生态系统,以便从旗下高人气视频应用赚更多钱,并在广告销售之外实现多元化。在TikTok采取这一举措之前,拼多多旗下Temu以及快时尚零售商希音异军突起,而TikTok进军美国电商领域可能给亚马逊公司带来又一个考验。
TikTok电商部门TikTok Shop的发言人说,该部门将继续把激励本地企业在该平台上发展业务作为重中之重。

自去年以来,包括Temu、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以及新加坡冬海集团旗下Shopee在内,多家电商平台在世界各地推出了类似的项目。

今年的电商格局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平台都在采用这种新模式,”TikTok一位不具名的商户经理对上周参加在线推介的数百名观众说。

知情人士说,随着国际结算和物流系统的建立,TikTok还计划将来向中国以外的制造商和商户开放该新项目。

分析人士称,TikTok在美国推出电商业务之举可能会加剧其本已面临的来自监管机构和竞争对手的压力。拜登政府已表示,TikTok需要出售美国业务,否则将被封禁,理由是担心中国可能获取美国用户数据。对此,TikTok已多次否认收到中国政府要求提供用户数据的请求,并表示,即便收到此类请求,该平台也不会回应。

曾在阿里巴巴工作过的科技业分析师杨方曦说,这对TikTok而言是一场硬仗,因为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如果电商业务真的做好了,面临的挑战也会更大。

有分析人士表示,TikTok还面临着实际操作方面的挑战,因为开展零售业务需要不同于社交平台的专业知识、人才和商业思维。TikTok将需要在仓储、供应链管理和售后服务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潘洁


1025#
 楼主| 发表于 2023-7-28 23:02:2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效率之年”见成效 Meta二季度收入猛增11% 盘后涨超7%
当地时间7月26日,Meta公布第二季度财务业绩。第二季度,Meta营收达32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为7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Meta表示,从2022年开始,公司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追求更高的效率并重新调整业务和战略优先事项。截至6月30日,公司已基本完成计划的裁员,同时继续评估设施整合和数据中心重组计划。
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有一个不错的季度。”“我们的应用程序继续保持强劲的参与度,我们有最令人兴奋的路线图,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看到过了,包括Llama 2、Threads、Reels、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开发中,以及今年秋天推出Quest 3。”
扎克伯格一直在推动Meta提高效率,并于去年秋天开始实施了一项节约成本计划,导致约2.1万人失业。如今,这一计划似乎奏效了。该公司现在预计2023年的资本支出为270亿至300亿美元,低于此前的300亿至330亿美元的估计。

来源:第一财经
链接:https://3g.k.sohu.com/t/n713498608
编辑:潘洁


1026#
 楼主| 发表于 2023-8-9 22:45: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联邦法官驳回对谷歌的部分反垄断指控

谷歌(GOOG.O、GOOGL.O)搜索业务面临的反垄断诉讼规模缩小。在当地时间周五公布的裁决中,美国地区法官Amit Mehta认为,州检察长无法证明谷歌的搜索结果旨在损害Yelp和Expedia等竞争对手。与此同时,Mehta维持了美国司法部对有关公司默认搜索引擎协议的指控,即谷歌与苹果(AAPL.O)、Mozilla公司和智能手机制造商签订的预装其搜索引擎的合同损害了竞争。该案件将于9月12日开庭审理,现在将重点放在默认搜索引擎协议上,原告声称,这些协议使微软(MSFT.O)旗下的必应等竞争对手无法获得与谷歌竞争所需的规模,此举违反了反垄断法。

来源:第一财经

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编辑:秦克峰


1027#
 楼主| 发表于 2023-8-10 23:17:0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青年报七夕将刊登结婚启事,每条价格1314元
2023年8月10日,中国青年报4 版刊发的《“七夕同喜”结婚启事刊登指南》介绍,中国青年报将在今年七夕刊登“结婚启事”,每条价格1314元,规格3x5厘米,征集8月15日结束。



最近,各地媒体推出类似服务的似乎还不少,新华社近日还专门发了一条稿件:

来源:长江朱建华

1028#
 楼主| 发表于 2023-8-14 23:48:5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Meta明年将发布其第一代AR眼镜,视场角超微软HoloLens 2,但仅生产一千台 | 碳化硅 | 军用材料 | 美国禁运
根据美国媒体The Information 报道,美国科技巨头Meta(前Facebook)正在开发首款AR眼镜。Meta原定明年发布首款内部代号为“Orion”的AR眼镜,生产目标5万台。但由于面临诸多技术和成本挑战,Meta被迫大幅降低项目目标,仅生产一千台。且第一代眼镜不会对外销售,仅对外展示并仅限于公司内部开发用。
2020年,Meta以高价收购了英国Plessey公司(该公司以MicroLED屏幕技术而闻名),试图在竞争中领先苹果。但Plessey的MicroLED技术进展缓慢,Meta无法提升显示屏亮度并降低制造缺陷。今年,Meta决定放弃在AR眼镜上使用MicroLED屏幕的打算,转向使用相对成熟的硅基液晶(LCoS)。


lessey公司的单色MicroLED屏幕,图源:Plessey


‍豪威公司的LCoS屏幕与硬币尺寸对比,图源:displaydaily
Meta首款代号“Orion”的AR眼镜计划明年发布,采用了先进但昂贵的碳化硅(SiC)光学材料。该产品的视场角将达到70°,远超HoloLens2的52°和Magicleap的66°。
光波导所使用的材料折射率越高,则视场角越大。目前已量产的玻璃可以达到1.6~1.8的折射率,2.0折射率的玻璃仍处于研发样品阶段,而碳化硅的折射率可以达到2.5~2.6。碳化硅(英语:silicon carbide,carborundum),化学式SiC,俗称金刚砂,宝石名称钻髓或莫桑石,为硅与碳相键结而成的陶瓷状化合物,碳化硅在大自然以莫桑石这种稀有的矿物的形式存在。自1893年起碳化硅粉末被大量用作磨料。将碳化硅粉末烧结可得到坚硬的陶瓷状碳化硅颗粒,并可将之用于诸如汽车刹车片、离合器和防弹背心等需要高耐用度的材料中,在诸如发光二极管、早期的无线电探测器之类的电子器件制造中也有使用。如今碳化硅被广泛用于制造高温、高压半导体(如晶圆基板)。使用Lely法能生长出大块的碳化硅单晶。人造莫桑石的宝石就是切割由Lely法制备的大块碳化硅单晶获得的。
碳化硅因具备军用价值,美国长期限制其出口。为避免技术外泄,Meta只能在美国组装Orion的镜片和镜框,这大幅增加了成本。


‍碳化硅晶圆,图源:嘉展力拓


‍莫桑石材料也是碳化硅,图源:flickr

第二代“Artemis”(阿尔特弥斯,狩猎女神)眼镜预计2027年推出,将把碳化硅材料切换到低成本的玻璃,并依然使用LCoS显示技术。第三代“Odyssey”眼镜也将使用LCoS。
虽然Meta在AR和VR市场的争夺暂时领先,但其面临来自苹果等对手的强劲挑战。技术困难多次推迟了AR眼镜的发布时间表。为应对投资者压力,Meta减产高端VR设备QuestPro,并简化了眼镜的设计,取消了激光雷达。业内人士认为,Meta需要在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间寻求平衡,AR眼镜项目仍任重道远。
目前来看,Meta在AR领域并未占据明显优势。其AR产品从显示技术到组装都面临艰难选择,从第一代Orion到第三代Odyssey,难以充分实现技术愿景。要在AR赛道上成功,Meta需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同时控制成本,这将是一场持续的挑战。


来源:AR圈(公众号)
链接:
https://view.inews.qq.com/k/20230813A0285000?no-redirect=1&web_channel=wap&openApp=false&openid=o04IBAD--_C2amzOheiz74h5VN3w&key=&version=2800283f&devicetype=android-29&wuid=oDdoCt4-YUAp64MpypslIHlC3RRY&sharer=o04IBAD--_C2amzOheiz74h5VN3w&uid=&shareto=&openwith=wxmessage
编辑:覃韵琪


1029#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22:29:2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覃韵琪

1030#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22:21:4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腾讯二季度营收1492亿,净利每天超2亿!
8月16日下午,腾讯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
数据显示,该季度实现了营收1492.08亿元,同比增长11%,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375.48亿元,即平均每天利润超2亿元,同比增长33%。
广告业务作为腾讯的重要收入来源,在视频号、小程序和微信商业生态的助力下,取得了34%的同比增长,达到250.03亿元的收入。
其中,视频号创造了30亿元的广告收入,小程序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亿,用户使用时长同比翻倍,这些数据显示了腾讯广告业务的强劲增长态势。
01
广告收入表现亮眼
腾讯的广告业务本季度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其中有去年低基数影响,但该增速仍超越了市场预期。由底层算法优化、视频号、小程序等共同拉动,腾讯广告收入的增长超过了行业整体水平。
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到1593.4亿元,同比增长8.1%,而腾讯广告业务的同比增长高达3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视频号贡献的广告收入超过30亿元,这一数据标志着腾讯广告业务达到了新的台阶。
微信用户参与度的健康增长,也推动了广告收入的增加。视频号总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几乎翻倍,小程序的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1亿,其中小游戏对广告收入也贡献显著。
02
广告业务驱动收入增长
自去年四季度率先复苏后,腾讯广告业务连续强劲增长,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2022年四季度,在视频号创新和效率提升双重拉动下,在全行业率先复苏,实现15%的同比增长;今年一季度,该增速进一步扩大到17%,AI技术在腾讯广告中发挥了“加速器”作用。
腾讯通过太极机器学习平台计算支持,通过广告混元AI大模型和广告精排大模型,提高了广告主的推荐精准度和转化率。这一进展不仅带动了广告业务的增长,还展示了腾讯在人工智能、云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


03
微信生态商业潜力释放
作为互联网广告的晴雨表,腾讯广告业务的强劲表现部分得益于宏观经济修复带动的广告主投放意愿提升,更多得益于其自身效能提升、运营优化以及微信生态商业潜力的逐步释放。
金融科技服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企业服务收入有所改善,实现低双位数同比增长,得益于视频号直播带货交易产生的收入以及云服务的轻微增长。受益于云业务增长等因素,二季度腾讯企业服务营收回暖至同比双位数增长。
此外,腾讯也在研发和专利方面保持了高投入,二季度研发开支达160亿元,专利申请公开总数超过6.6万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云技术等领域。
04
展望未来
市场预计,下半年腾讯广告仍将引领行业增长,浙商证券预计三季度腾讯广告收入有望同比增长21.9%至261亿元。腾讯的技术实力、用户基础和商业生态的融合,将继续推动其广告业务和整体收入的增长。
总体来看,腾讯第二季度的财报再次证明了其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强势地位和增长潜力。广告业务尤为抢眼,其中视频号的贡献尤为显著。而在海外游戏、金融科技、企业服务等多元化发展方向,腾讯也展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未来,随着5G、AI等先进技术的深入应用,腾讯有望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领域实现更广泛的突破。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不断拓展的业务版图,腾讯有望在全球科技领域继续领跑。
来源:传媒头条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KJUnRJUzOgFge5BIQTAcA
编辑;覃韵琪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