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殷玉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从业者讣告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4-9-4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资深媒体人杨海鹏去世,享年55岁


6月30日消息,中国前知名记者杨海鹏于6月29日突发心梗逝世,年仅55岁。这一突发噩耗让整个媒体圈感到十分震惊,多位知名媒体人对这位媒体老前辈在朋友圈进行悼念。
杨海鹏朋友圈更新时间至6月28日。

与杨海鹏相熟的媒体人表示,杨海鹏性格刚烈。据了解,杨海鹏猝然去世时没有家人在身边。有媒体人称,前天晚上他在小区院子里摔了一跤,回家门都没关,估计颅脑出血了。
公开资料显示,杨海鹏,男,1967年生,上海人,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做过教师、法官等职,曾任《财经》杂志高级记者、《南方周末》高级记者。
2002年9月,因《南方周末》发生人事变动,十余名记者集体辞职,杨海鹏为其中之一。
2004年,杨海鹏参与创办《新周报》,又因《新周报》解体而离职,后为《财经》杂志华东新闻中心主任。
作为资深调查记者,杨海鹏撰写了《谁是地下“组织部长”的后台》、《金迪生物“千局”》、揭露珍奥核酸骗局等著名新闻稿件,引发强烈社会关注,曾被江艺平视为“极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
2011年5月24日,杨海鹏曾在微博称自己遇到危险,其有文件投于粉丝,“如鄙博关闭三日,即可开而视之,并于网络公开文件。”杨海鹏紧接着透露自己“避难”与上海建工制造有关。
杨海鹏的突然离世,令不少媒体人扼腕痛惜。

来源:传媒圈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5DB5ebD7FQur_QjCb1MUg
编辑:程正元


92#
发表于 2024-9-20 10:35:1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34岁新疆主持人沙力江去世!15号还在录节目,16号突发高血压去世
人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个先来?现在不但人出意外的频率高,而且突然猝死的频率也非常的高。9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张祺乐副教授年仅38岁。突发心脏病,离开了大家。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9月16日的时候,再度传来噩耗,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沙力江·肉孜,于2024年9月16日晚上23点05分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享年34岁。这样的消息立马引起网友的热议。不知道年纪轻轻的主持为什么会突然死去?
他生前负责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FM104.6交通文艺广播,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名气,喜欢开车的朋友都喜欢听他主持的节目,主持风格幽默搞笑,在社交平台上面收获了一众粉丝

而更让人诧异的是在9月15日的时候,他还在主持节目,想不到却在9月16日深夜离开了大家,根据当地知情网友的透露,我们得知他是在9月16日夜间的时候突发疾病,因为高血压的原因导致突然去世,病情来得非常凶险,导致连医院都没有送去,就离开了大家
无数的新疆网友,听到这个消息都感慨不已,不能相信这是事实,15号的时候还在唱歌跳舞主持大家主持节目,哄大家开心,16日的时候就这样离开了到大家,真的是接受不了,无数的网友自发的在平台怀念这名年轻的主持人
据悉沙力江·肉孜还有两个年幼的儿子,大儿子才上幼儿园,小儿子还不会走路,如今他年纪轻轻突然离世真的是唏嘘不已。
同时接二连三的人员猝死,也要引起大家的反思,如今一个又一个的正值壮年的年轻人突然猝死,也再次引起大家对年轻人身体健康的重视。大家需要有节制地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少熬夜多增加身体锻炼才是对家庭和家人的负责,那么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评论。
校对 廖晴

来源:娱乐扒客
编辑:王晨雅

93#
发表于 2024-10-9 01:32:1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讣告:中国传媒大学刘天礼教授因病去世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中国传媒大学团委


编辑:刘诗扬


94#
发表于 2024-10-11 15:41:4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Warren Wilson, trailblazing Black journalist and former KTLA broadcaster, dies at 90

Television reporter Warren Wilson speaks during the Muslim Public Affairs Council’s Annual Media Awards at The Omni Hotel Los Angeles on May 2, 2015, in Los Angeles. (Frederick M. Brown / Getty Images)

Renowned Los Angeles television newscaster Warren Wilson, known for smashing racial barriers and arranging the safe surrender of almost two dozen fugitives to police, died on Friday at age 90 in Oxnard.
Wilson retired from KTLA in 2005 after a four-decade career covering some of the biggest stories in L.A. history — the Watts riots, the Charles Manson killings, the assassination of Sen. Robert F. Kennedy and the North Hollywood Bank of America shootout. Wilson landed the first television interview with Rodney King in jail and the first sit-down interview with O.J. Simpson after he was acquitted of murder.
“His demeanor on the air as an iconic television journalist was just as authentic as he was a father, unsensational, sincere, and a calm, eloquent voice,” son Stanley Wilson said in a statement on his father’s passing.
Wilson, the son of North Carolina sharecroppers, became one of the first Black reporters on air in Los Angeles in 1969. He worked for KNBC and the NBC network news for 15 years before joining KTLA in 1984.
During his trailblazing career, Wilson collected six L.A.-area Emmy awards as well as accolades from th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the Los Angeles Press Club, the California Legislature, the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the L.A. County Board of Supervisors, the Los Angeles City Council and the Los Angeles Police Department.
Striving continually to be a voice for the Black community, Wilson played a vital role in exposing police brutality through his coverage of the 1965 and 1992 riots. Because of the deep trust he established in communities of color, he was able to serve as an intermediary in arranging the the surrender of 22 fugitives wanted by law enforcement.
“People knew that if Warren Wilson was involved, that there would not be an incident where a person would be mistreated,” L.A. City Councilman Bernard Parks, who saw Wilson on crime scenes when he was chief of police, told The Times in 2005.
While some people criticized Wilson for becoming too personally involved in criminal cases, Wilson always stood by his approach and argued that it saved lives.
“I guess I can identify with the underdog because of what I’ve had to go through as a Black man working in a white world,” Wilson told The Times in 1993. “I take some pride in thinking that maybe someone — a suspect or a police officer — stayed alive because of all this.”
The journalist said he inherited his strong moral compass, including a deep-seated sense of equality, from his father, who was once was once assaulted by members of the Ku Klux Klan in North Carolina.
“He told me, ‘Listen, they will knock you down on your knees, on your back, but you will have to get back up because as long as you stay there, that’s where you’ll always be,’” Wilson told The Times in 2005. “‘But if you get back up you will always be a step above them.’ ”
This advice helped propel Wilson to rare heights in an industry that was often hostile to reporters of color.
Wilson got his start in the news business working in the U.S. Navy press office in the 1950s, then went on to work for City News Service and the Los Angeles bureau of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During his early journalism career he was confronted by white mobs, armed segregationists and police chiefs who questioned his legitimacy as a Black journalist, according to his family.
While Wilson was working at KTLA, News at Ten became the top-rated primetime newscast and held the title for 21 years.
When Wilson retired from news in 2005, he left behind an industry that had dramatically changed from when he‘d entered it — but, he noted, not entirely for the better.
In a 2005 interview with The Times, he bemoaned the fact that television news focused more on celebrities and entertainment than hard news.
He also had some problems with KTLA and in 2004 filed a discrimination complaint, alleging that he was being paid less than younger, white reporters.
Nevertheless, he said he ended his career with pride and satisfaction, telling The Times, “I have done everything I’ve set out to do, despite the obstacles that were in my way from the beginning.”
Wilson is survived by six children: Pamela Wilson, Melissa Jones, Elizabeth Wilson, Ronald Wilson, Stanley Wilson and stepdaughter Debra Hansen. His second eldest daughter Kim T. Wilson died in 2003.
来源:Los Angeles Times
链接:https://www.latimes.com/california/story/2024-09-27/warren-wilson-trailblaizing-black-journalist-and-former-ktla-broadcaster-dies-at-90#:~:text=Legendary%20TV%20broadcaster%20Warren%20Wilson%2C%20known%20for%20smashing,died%20on%20Friday%20at%20age%2090%20in%20Oxnard.
编辑:刘诗扬

95#
发表于 2024-10-11 15:45:1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Donald L. Barlett, 88, dies; prizewinning reporter bared corruption
Over four decades, he and his colleague James B. Steele a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gained renown for resourceful, often explosiv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Donald L. Barlett, left, and James B. Steele in 2011. Their work resulted in two Pulitzer Prizes for national reporting (they were finalists for the award six times), six George Polk awards and various other honors. (Photo credit: American University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Workshop)
Posted Thursday, October 10, 2024 11:21 am
Glenn Rifkin | The New York Times
Donald L. Barlett, an award-winn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 whose partnership with a fellow reporter, James B. Steele, at 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exposed numerous cases of corruption by public officials and in one instance laid bare how a growing wage gap and federal tax law were shrinking the nation’s middle class, died on Saturday, Oct. 5, at his home in Philadelphia. He was 88.
His death, from a series of illnesses, was confirmed by his son, Matthew, on Wednesday.

来源:Editor and Publisher

编辑:刘诗扬



96#
发表于 2024-10-13 10:23:0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爆料天王”张友骅去世
10月11日晚间,多家台媒报道,昏迷多日后,岛内名嘴、时事评论员张友骅10月11日去世,享年69岁。
张友骅
根据台媒此前报道,张友骅于10月3日傍晚与妻子出门散步,疑似因踢到街边花圃而不慎滑倒,救护人员获报到场,发现张友骅已没有呼吸心跳、失去生命迹象,立刻当场为他实施急救,不久恢复心跳。救护人员随后将他送往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救治。
张友骅被送到医院后先装上叶克膜,且经过心导管检查后,心脏并无问题。另有了解内情的人士提到,院方使用低温疗法对张友骅的脑部进行保护,但他意识一直没有恢复,在昏迷8日后辞世。
台湾《中国时报》总主笔陈琴富11日在社交平台公开缅怀“送友骅兄弟走好”,证实张友骅逝世消息。医院方面经其家属授权11日晚透露:张友骅先生于11日过世,其余相关治疗过程等,医院不便对外说明。
好友陈琴富11日表示,张友骅送院后一直呈现昏迷,“我礼拜天去看他,他还是昏迷没有醒,医生周一帮他做了断层扫描,发现他脑部有病变,说看这2天观察他能不能清醒。他太太今早决定把他维生仪器拿掉,人就走了。”
陈琴富表示,张友骅家属将于10月30日举办告别式。
张友骅出生于彰化县溪湖镇,毕业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曾任自立报系经济研究室兼军事记者,近年频繁上岛内媒体政论节目,时常评论军事、时事等议题,因在政论节目中爆料揭露不少台当局司法弊案,被媒体封为“爆料天王”、“骅神”。他的最著名的金句是:“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我,一个是当事人,另一个是谁?很抱歉。我不能说。”
来源:澎湃新闻
链接:https://www.sohu.com/a/815943188_260616?scm=10001.1588_13-100000-0_922.0-0.10095.a2_5X162X1907&spm=smpc.channel_258.block8_93_Qq9dRe_1_fd.1.17287399586285QwVwsF_1090

编辑:刘诗扬

97#
发表于 2024-10-29 17:10:12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知名主持人顾国宁离世,年仅46
据多家媒体消息,前央视知名主持人顾国宁因突发疾病,经医治无效,于20241029日在上海逝世,终年46岁。

公开资料显示,顾国宁,197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

顾国宁曾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晚间新闻》《新闻直播间》的主播,他是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亚军,曾担任两届CCTV“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考官,还曾参与导演、策划并实施特别节目、大型直播近百场。


顾国宁的同学项飞今天正午在微博发布图文讣闻,追念壮岁早逝的老同学:亲爱的顾国宁同学,同窗四年,从入校到工作,你的帅从没被时间打过折扣。今天,这份帅气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直到永远。

近年来,顾国宁逐渐开始从事幕后节目策划等工作,并担任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业界导师。


来源:广电业内(公众号)
编辑:王晨雅


98#
发表于 2024-11-1 16:18: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今天,我们送别人民的优秀记者肖鸣锵同志
编者按:肖鸣锵,中共地下党员、重庆日报社高级记者、离休干部,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10月29日晩21点02分去世,享年94岁!两江观媒微信公众号特转发《重庆日报》今年刊发的《94岁女报人肖鸣锵:以笔述史的精彩人生》一文,以此送别怀念老人!向人民的优秀记者肖鸣锵同志致敬,愿老人家一路走好!
采访肖鸣锵(曾用名:萧鸣锵),缘起今年2月,她将珍藏多年的10件革命文物捐赠给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10件革命文物是她的父亲——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萧华清革命历程的实物见证。
▲肖鸣锵(右)捐赠珍贵历史资料。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
老人虚怀若谷、温文尔雅的风范,让人由衷敬佩。得知她的故事后,更让作为新闻后辈的我,不禁想起“万般皆不是,方知我是我”的名言。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带着“重报艺文志·口述”栏目的撰稿任务,我再次走进94岁高龄的肖鸣锵位于渝中区解放西路66号重庆日报家属院的家,希冀用文字记录下这位中共老地下党员、重庆日报高级记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的精彩人生,以及她“以笔述史”的传奇。
走上革命路
参加会师大会签名“会师旗”
梅花枝头鸟闹春,玉兰馥郁满人间。3月4日,走进重庆日报家属院,春意勃发,静谧秀美。
肖鸣锵身着一件喜庆的红色外套,坐在轮椅上,慈眉善目地迎接我们。“听说你们要来,老人家特别高兴,尤其你们又是她曾工作多年的重庆日报的记者,特别亲切。”肖鸣锵的女儿崔健说。
由于年迈,老人的行动只能靠轮椅,听力也有所下降,说话显得比较困难,采访更多依靠崔健当“翻译”,以及她保留下来的大量文字资料和著作。
对于她的精彩故事,我们就从摆在她家电视柜上的一件文物影印件谈起——
▲现存于四川省档案馆的镇馆之宝“会师旗”。
这是一面“会师旗”,是成都解放后解放军入城部队与四川地下党举行会师大会时用过的红旗,上面有超过205个(部分已模糊不清)签名,包括贺龙、王维舟、李井泉、马识途等人的签名,也有肖鸣锵的,现在保存于四川省档案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原来,肖鸣锵早在1949年2月就加入了中共地下党,从事革命工作。而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与她的父亲萧华清密不可分。
萧华清,1894年生于四川省彭县(今彭州)。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萧华清积极投身到这一时代洪流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5年底,应吴玉章之聘,他来到重庆,担任重庆中法学校教务主任兼英文教员,并由杨闇公、童庸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击南京,1927年3月31日,重庆各界民众在打枪坝集会,声讨帝国主义罪行,地方军阀安排枪手和打手,手持短枪、大刀、棍棒,见人便打,逢人便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三三一惨案。
作为集会的组织者之一,萧华清抱着“机关枪摆起我也还要去”的坚定信念,很早就赶到会场,目睹了惨案发生的全过程,所幸后来跟着一个商团逃离了现场。
因被通缉,萧华清先后流亡到宜昌、武汉、上海等地,度过了10年的革命流亡生活。
▲1935年父亲在河南省安阳市第十一中学教书时,肖鸣锵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肖鸣锵就是于1930年萧华清流亡于上海时所生。“当时,我们家住在上海法租界内。我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愤懑地讲述外国殖民者欺辱中国人的事,留下了很深的屈辱的印痕。”肖鸣锵说。
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华清于1938年1月经西安回到成都,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各种革命活动。肖鸣锵也就随父到成都,先后就读于成都协进中学(初中,现为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成都女中(高中)。
1947年,成都地下党为了指导学生运动,创办了《学生报》,肖鸣锵成了该报的通讯员。之后,她还担任了编辑《每周时报》副刊《中学生》的任务。
“我高中毕业后,由梁其英、关山介绍,于1949年2月加入中共地下党。”肖鸣锵说。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1950年1月3日,解放军入城部队与四川地下党在当时成都商业街励志社举行会师大会。
参加会师大会的人员有军队代表、西南区党委各主要负责人以及地下党员代表,肖鸣锵就在其中。
“当时,进门口的桌子上,就摆着一面‘会师旗’,大家纷纷签名留念。”老人回忆:贺龙的字签在最上头,旁边是王维舟(时任西南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她则把名字签在了红旗的左侧中上位置。后来这面红旗被四川省档案馆收藏。
会师大会从下午5点开始,贺龙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地下党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勉励“南来的党员和原地下党员应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
大会一直开到深夜,同志们还不愿离去,最后贺龙同大家合唱了国际歌,才慢慢散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面“会师旗”并非真正的五星红旗,只在红旗的中间缝制了一颗五角星。
“那是因为当时通讯比较闭塞,大家只是在广播里听说北京升起了五星红旗,但五星红旗究竟长什么样,却不知道。人们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中间缝了一颗金色五角星。”肖鸣锵说。
“去年,我妈妈的母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原校长助理张勇来拜访老校友,将这件文物的影印件赠送给她,她特别喜欢,把它摆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崔健称。
凉山20年
留下“新闻工作中珍贵的一页”
“寒风咆哮着,街上的灯时明时暗,人们早已紧闭门户了。从街的一头快步跑来一群解放军,接着又是一群,向东去,向东去。脚步那么急促,面孔那么严肃,他们将去战斗,他们永远捍卫和平和幸福,他们却也憎恨恶魔,他们到了哪里,哪里就出现和平……”这是肖鸣锵至今保留着的日记本上的一段话。
该日记写于1956年1月21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这也被她视为自己新闻职业生涯中“珍贵的一页”。
▲工作中的肖鸣锵。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1949年12月,因在高中时当通讯员的经历,肖鸣锵喜爱上了新闻工作,被分配到川西区民主妇联,担任《川西妇女》编辑,后又到《西南青年》《青年生活》从事编辑和记者工作。
“1955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撤销西康省建制的决议,其行政并入四川省。四川将大批干部调往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我踊跃报名,被调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翻阅相册,一张肩挎机枪的照片,让肖鸣锵陷入深深的回忆。
黑白照片上,她一头短发,身着棉衣,脸带青涩,却目光坚定。
“这是我到凉山时拍的。”肖鸣锵说,1955年12月,她离开城市,去到偏远的凉山地区。“当时的凉山真像书里写的,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奴隶主占有了所有生产资料,包括奴隶。千年的铁锁链要打碎、砸烂,我庆幸自己参加了这一斗争,成了一名‘战士’,在我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她说。
1958年,凉山州委调她参加筹办《凉山报》,她又从握抢的“战士”变成了握笔的记者。
那个时候的肖鸣锵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学习了彝族语言,还经常爬山涉水,冒风雪严寒,深入凉山地区海拔4000多米高山腹地采访,与彝族人民打成一片,并培养了不少通讯员。
彼时,肖鸣锵的报道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作品《展翅飞翔的红毛妈姑区》,反映了凉山的巨变;《千斤社里春意浓》,展现了昭觉南坪乡翻身奴隶生机勃勃、积极抓农业生产的情景;《访翻身奴隶翁姑拉洛的家》,写出了一户翻身奴隶不仅在政治上翻了身,在经济上也翻了身……不少作品被《中国新闻》、香港《大公报》等广泛转载,产生了深远影响。
肖鸣锵在自己的文章《我的新闻生涯》中写道:“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深入民族地区采访,不仅使我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锻炼了意志和毅力。在凉山工作的20年,我把它视为在新闻工作中珍贵的一页。”
实事求是
为张露萍烈士“仗义执言”
看了舞剧《绝对考验》的观众,无不为剧中主人公“萍”感动。
这部精品舞剧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出品,重庆歌舞团制作、演出,以红岩群英谱中的女英烈张露萍为人物原型,以舞台艺术再现了“萍”受组织秘密指派,从延安来到重庆,成功打入军统机关内部,背负“叛徒”骂名,出色完成任务,被捕后经受绝对孤独的考验,至死也未暴露真实姓名和共产党员身份,直至牺牲38年后才得以恢复名誉和身份的故事。
很少有人知道,张露萍恢复名誉和身份,与肖鸣锵的“仗义执言”有关。
1978年5月,在凉山工作20多年后,肖鸣锵被调到重庆日报社,先后在科教部、《星期天》增刊组、文体部工作。
1982年9月,张露萍烈士的事迹尚未公开,肖鸣锵去成都参加座谈会,听到张露萍的好友车崇英讲述了有关张露萍的事迹,被深深打动。
返回重庆后,肖鸣锵即刻写出题为《敢于用耳光教训大特务的女共产党员》的通讯,刊发于重庆日报《星期天》增刊。这是第一篇报道张露萍烈士事迹的文章。
1983年,中央调查组经过广泛调查取证,加上叶剑英同志亲自写材料证明,张露萍的身份大白于天下,被认定为“革命烈士”。
▲上世纪80年代肖鸣锵在重钢采访。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经过多年新闻实践,我的报道突出两点:重视发掘新闻价值,报道了一些独家新闻,把那些群众关心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闻,及时反映到报纸上;坚持真理,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新闻观。”肖鸣锵说。
“透过母亲那些浸含着墨香的新闻作品,我不仅看到了我国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一个个缩影,也从中看出母亲50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足迹,以及她为自己热爱的新闻事业付出的大量心血。我被母亲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比忠贞和执着追求精神深深打动。”同为媒体人的崔健,在谈到自己的母亲时,语气中充满自豪。
在肖鸣锵眼里,人物专访是一种融新闻性、探索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较吸引人的新闻体裁,因此她特别喜欢写人物专访。在她的笔下,不仅有巴金、韦君宜、马识途等大文学家、艺术家等,更有修炉工、修脚工、挑粪工、女民警、女大副等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的普通人物。
这些报道特色鲜明,栩栩如生,有的采用白描手法,使人物更加突出,至今仍有研究保存价值。
修志著书
记录下重庆百年报业史
“一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新闻事业史,顶得上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一时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史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的这一论断,在中国媒体界传播甚广,更深深地影响了肖鸣锵。
1989年,肖鸣锵退休,“闲不住”的她随即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始了为期10年的重庆新闻史、报业史“编志”。
▲1992年,肖鸣锵(中)与张天授、文履平3位老同志进行新闻史志编修工作,搜集整理大量珍贵新闻史料。何庆渝 摄(翻拍)/视觉重庆
为了编写《重庆市志·报业志》,她跑遍四川、重庆的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走访了大量老报人,搜集到不少弥足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2000年,《重庆市志·报业志》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志以文字叙述为主,全面反映了1897年到1997年这一百年的重庆报业发展状况。其中,抗战时期,重庆作为战时首都,是全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报业也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外国通讯社都在渝设立了分社,许多外国报刊记者亦常驻采访,为客观反映这一状况,该志还进行了专章、专节叙述。
《重庆市志·报业志》由此成为一部重庆报业的综合性资料著作,对深入了解重庆报界、新闻界具有史学价值。
此外,肖鸣锵还参与编辑了《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志》一书,得到方汉奇等人颇高评价。
肖鸣锵对新闻事业的这种热爱,被好友们称赞为“编辑的自我提升”。她的好友艾白水说,多年来,肖鸣锵热心热肠,快人快语,即使碰了钉子,她依然坚定不移。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的本真体现。
重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原主席周勇表示,肖鸣锵同志的工作和为人,有乃父萧华清先生的遗风。在岗位上,她是一位朝气蓬勃、勤奋出色的新闻记者;退休后,更是一位老而弥坚,为新闻事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老战士。
作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肖鸣锵记录历史、见证历史,更不忘为新闻著史,让人折服。
撰写此文时,我的耳畔反复回响起肖鸣锵在接受采访中多次重复提到的一句话:“我以当一名人民的记者感到无上光荣。”
人民的记者,心系人民、服务人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与其说,这是肖鸣锵的职业骄傲,不如说,这更应该成为所有新闻工作者永远不变的坚守。


来源:新重庆
编辑:王晨雅

99#
发表于 2024-11-5 20:4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
11月3日,在与胰腺癌抗争了一年后,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王明轩曾任国广东方总经理助理、当虹科技高级副总裁。10月12日,王明轩就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对这个世界的告别书——2000年6月,我从大连电视台辞职,来到北京,加盟了银汉传播,一转眼已经24年了!而我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如最后一张插图。永别了,亲人们!(我已无法给大家一一回复,只能零碎的给这世界留下最后的留言)
王明轩,当虹科技高级副总裁,国广东方原副总经理,国广星空前CEO,传统电视与新媒体跨界人士,《即将消亡的电视》一书作者,公众微信号“新媒体大趋势”特约撰稿人。
他多年来奋战在广电和互联网电视领域,先后供职于大连电视台、光线传媒、银汉传播,以及永新视博、闪动科技。
他写有《即将消亡的电视》《假如腾讯也做电视》《给智能电视泼点冷水》《视频网站做内容将动摇传统电视最后的根基》《大数据与视频媒介产业链重构》《电视湘军,你又羸了》《小心,电视台正被空壳化》《传统媒体还有机会吗》等著作文章,当然,还有那篇引起轩然大波的《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
《即将消亡的电视》出版于2009年。该书一经出版即在业内引起骚动,并多次再版。书中,王明轩极其超前、精准地分柝、预言了30多种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今天看来,都一一得到验证或正在实现中。
今早,一位友人在朋友圈悼念他:知道明轩去世的噩耗是昨晚,与他相识是上个世纪末,他抱着“改变”中国电视的理想辞去大连电视台的公职成了北漂一族……
他当时的口头蝉是“强行起飞,空中加油”。我经常调侃他“飞起来了,油呢?油呢?”
他来找我送上他最新出版的《即将消亡的电视》,书里谈到了网络视频的兴起和电视的衰落,成为业界经典之作……
几个月前得知他检查出绝症,还以为他能坚持更长时间,没想到突然就走了。
在媒体融合时代,王明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行业变革的脉搏,编写的《即将消亡的电视》等著作,撰写的《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等文章引发业界高度关注。
对媒体转型,王明轩认为,如今的媒体形态还处在一个过渡阶段,新媒体形态的形成需要深度开发互联网技术的各项应用。但在现阶段,我们却仅仅停留在利用互联网的传输技术,更深层次的识别、互动等技术远没有被开发出来。在他看来,传统媒体的转型唯一的出路就是赶紧做出自己对“尘埃”的吸引力,而吸引力的核心就在于传输的智能化和媒体的互动化,别再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战斗力消耗在那些抱残守缺的挣扎上了,那样做可怜可悲的是你自己,可恶的是你误导坑害了跟着你卖命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 他认为要转型,就必须首先回归到媒体的本源,也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高效、低成本、大范围的信息传播。而不是仅仅围绕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这些固有的形式和内容打转转,不是着眼于如何把它们搬到互联网上。对制播分离,王明轩曾发问,电视台有什么?掌控什么?又还剩下什么?一旦电视台空壳化了,还拿什么作为博弈的资本呢?把节目委托给制作公司,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制播分离吗?难道制播分离不该搞了吗?明明出发点是很好的制播分离,为何偏离轨道,而想要继续走下去,前方的路又在哪里?
对数字鸿沟,他认为,在冲击过程中,没有越过数字鸿沟的传统媒体,将因受众的减少导致收入的减少,收入的减少导致节目质量的下降,进而导致受众的进一步减少,这是典型的电子学的负反馈现象,将快速导致传统媒体急剧萎缩,成为地方政府可有可无的黑板报和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而越过数字鸿沟的互联网新媒体将快速向传输智能化和媒体互动化的方向进化,构建出互动的节目形态,互动的运营形态和互动的盈利形态。对融媒体中心建设,他认为融媒体中心是一个具有时代高度的好方法、好方向。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因媒体人认识的不足或错误,甚至是生意人为了分食唐僧肉的恶意误导,而呈现出“歪念经”、“念歪经”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融媒体中心的“融”,应当朝着基于信息文明的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方向融合、转型,而不是为了保护、守住基于工业文明的机械和电子技术所形成的传统媒体的内容、形态和渠道。那不是融媒体中心,那是“废都”的守护者。对新闻客户端建设,他认为,首先,要考虑所在的区域或领域所拥有的新闻信息量是否足够大,能不能足以支撑起这个客户端。如果量太小,每天更新不足,在这个捧着消防水龙头喝水的信息泛滥时代,你是无法吸引并留住用户的。另外,其实维护一个客户端的成本非常高,无论自己组织团队开发还是外包,客户端都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交钥匙工程,日常运营过程中,你几乎每个月都要修改、调整、更新升级。对短视频,他认为,短视频被很多机构和创业者看好,认定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没错,短视频确实有其市场空间,在短视频的风口上的确有猪在飞。但,如果你也想成为那飞舞的猪,却必须三思而后行,“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否则,四脚刚腾空,却飞上了别人的肉案板。对广电MCN,他认为MCN是人类进行大众信息传播的逻辑,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建立起内容、渠道、运营、受众四大要素的闭环。这一逻辑用在印刷术上,产生的是出版社、报社;用在无线电技术上,产生的是广电;用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是新的大众信息传播机构。他提醒从业者,媒体的本源是公共信息传播,相对打造自主可控的平台,媒体做MCN是回归媒体本源,坚守内容本位,其想象空间非常巨大,如果媒体能够抓住这次机会,也将能实现咸鱼翻身,彻底升级成信息时代的新媒体。一路走好,明轩老师。以下是传媒内参王明轩文章合集:架空| 无度的制播分离 电视台正被空壳化!专访CIBN手机电视CEO王明轩:IVA才是进入新媒体时代的真正救星吃屎赶不上热乎的广电人媒体的特殊性使得体制改革要慎之又慎!数字鸿沟在加速扩大,媒体人还能跨过去吗?传统媒体有没有必要做新闻客户端?短视频的风口上的确有猪在飞,但不要直接跳上案板!一位老广电人的呼喊!或许,越不像电视台,越不像媒体,越有出路!关于融媒体中心建设,13条“得罪人”的判断王明轩眼中的广电MCN

原标题:
哀悼!资深电视人王明轩离世
来源:温静聚焦(公众号)
编辑:李佳


100#
发表于 2024-11-9 21:46:3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焦点访谈》记者范本吉逝世

今天11月8日记者节,我和《焦点访谈》的同事们含泪送别了范本吉记者。因心脏病突发,他于今年11月2日不幸去世,享年68岁。当年,他在《焦点访谈》栏目做过许多有影响的舆论监督节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斯人已去,业绩长存。《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节目今年又一次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坚持这样做,虽然很难,但这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来源:微信分享
编辑:李佳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