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报道的意识形态案例集锦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8-7 10:16:1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美国纽约时报又想新招黑中国 新加坡人怒了
原标题:纽约时报又想新招儿黑中国,新加坡人怒了
  近些年,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我们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可这却让一些西方国家以及他们的媒体很不爽。
  于是,他们也一直在拼命妖魔化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除了抹黑我们的“一带一路”政策,我们为海外华人华侨提供的侨务服务和联谊活动也成了他们歪曲和丑化的一个对象。
  这不,美国《纽约时报》驻北京的一个名叫Amy Qin的记者,昨日就写了一篇抹黑中国在新家坡侨务服务的文章,并被《纽约时报》用英文、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一同呈现了出来……
其实,《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核心论点挺简单的,就是污蔑中国的侨务工作,称中国在利用文化和民族情感渗透新加坡的华人群体,好让华人背叛新加坡,为中国这个“祖国”服务。
  而这篇文章的“论据”也很“套路化”:一方面找来厌烦中国的新加坡政客炒作“中国威胁”阴谋论,比如前不久刚刚被我国驻新加坡大使馆专门驳斥的新加坡外交部前常任秘书比拉哈里·考斯甘(Bilahari Kausikan);另一方面则“捕风捉影”般地把中国政府表示要做好侨务服务、要让全球华人共享中国发展红利和中国梦的言论“强行解读”成是要渗透新加坡乃至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华人圈。
  比如新加坡一个名叫华源会的民间组织与中国南昌侨办在2014年搞的一个仅有40名中学生参加、行程仅为11天的“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就被这家美国媒体当成了中国在拉拢新加坡人为中国效力的“证据”。
甚至于连一张新加坡华人过“华人新年”的图片,都被《纽约时报》用在了这篇拼命妖魔化中国侨务工作和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文章里。
另外,中方的声音在《纽约时报》这篇报道被大大压缩。尤为讽刺的是,这篇报道一边说有“证据”证明中国就是在利用侨务工作渗透各国华人圈,一边却并没写明这所谓的“证据”到底是什么,更根本没有采访任何中方人员去交叉核实其报道中很多单方面的陈述说法。
  更令耿直哥深感同情的是,报道中一位对中国很有好感的新加坡华裔人士恐怕没有想到,采访他的《纽约时报》记者在这篇报道居然把他写成了一个令新加坡政府很担心的“坏典型”。
  不过,比起耿直哥这些针对这篇《纽约时报》报道的分析,真正精彩的是新加坡人——特别是新加坡华人的反应。
  比如,在境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纽约时报》的官方账号在发布了这篇报道后,就遭到了不少新加坡人的吐槽。
其中,一位名叫Frank Young的华裔网友就讽刺《纽约时报》这篇报道不仅是在炒作“中国威胁论”的陈词滥调,更是在把新加坡人当傻子,以为新加坡人分不清楚文化归属感与国家归属感的区别——可实际上分不清楚这两者的恰恰是《纽约时报》这种西方媒体。
  这位评论获得很多点赞的网友又以二战为例说,二战时美军里有不少日本籍的士兵是忠于美国打日本的,更有艾森豪威尔这位祖籍是德国的美国将军在轰炸德国城市。
  他还表示中国在新加坡施加的影响与美国和英国的没什么不同。他甚至调侃说,如果美国人真对中国在新加坡的影响力这么担忧,就多投钱啊。反正新加坡人也很欢迎美元外交。
 一位名叫Elissa Roberts的网友则从西方人的视角提出了一个更尖锐的质问:如果以色列和犹太人的一些做法在全世界被人接受,那么中国和华人就也应该被同等对待。而不是在中国和华人的事情上玩儿“双重标准”。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像上面这两位网友这么理性。比如下面这位网民在读完了《纽约时报》的报道后就立刻写下了一段“种族主义”色彩的评论:“赶走所有华人”。
这恐怕也是为何网友Steven Geralt会一针见血地指出《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其实是在“支持种族主义”。
 另外,还有新加坡的华裔网友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到底是那些自己富裕后仍不忘自己贫穷的祖籍地,并想为那里的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更值得信赖,还是那些离开自己的祖籍后就完全数典忘祖的人更值得信赖呢?
 这位网友的话也令耿直哥想起了前不久我们《环球时报》才刚报道过的发生在德国的一件事:德国著名的土耳其裔球星厄齐尔因为在英国踢球时与土耳其总统合影,遭到了德国足协和德国政客乃至媒体的抨击与打压,理由认为他对自己的国家不忠诚。可厄齐尔在球场上却从来都是对德国队尽职尽责,他也表示与土耳其总统合影只是因为他不是一个会忘记自己根的人。
  有趣的是,当时很多西方像《纽约时报》这样持“自由派”立场的媒体都纷纷表示支持厄齐尔的表达自由,可怎么面对华裔和中国的时候,这些西方媒体却拿出了另一幅面孔呢?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耿直哥还去了几个新加坡本地的网络论坛看了下《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在那里的反应,结果同样很搞笑:那里的网友也觉得这篇文章挺“扯”的,并纷纷表示自己“被中国人了”。
 毕竟,与《纽约时报》的记者不同,这些网友都明白一个[基本常识],即中国的崛起和海外文化影响力的进步,与想当中国人和为中国效力,完全是两码事。
编辑:杨琦钜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11:35:46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编辑:邢海波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9:03: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江苏快报判决书


编辑:付莎莎
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5 19:0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国报业正处于“意识形态属性回归并补强”的历史大周



作者|媒老板
来源|媒通研究院


近日,烟台市纪委监委网站发布题为《中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的文章,在媒体圈引发“办报,真心不容易”的感慨。
办报,从来都不容易。如今环境下,则更是艰难有加。“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情势,从未像今天这般真切而刻骨。
在中国语境下,报社,是捍卫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平台,是在新媒体、自媒体崛起的背景下,固守和传播主流价值观忠诚卫士。在万媒林立、价值观多元、舆论纷纷扰扰的当下,报社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以及它自身的价值,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和显赫。
问题在于,各级报社在新形势下是否有足够的意识、能力和担当去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近来曝光的各地纪委监委对几家报社的巡察情况看,报社的功能,特别是政治功能距离官方的期待,尚且有一段距离。
在很多人的眼里,报社是文化单位;这种大众认知,既不准确,也有失片面。特别在当今的情势下,这种认知已经不仅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和危险的。报社首先是政治和意识形态机构,强调的是导向第一,旗帜鲜明,服务大局。其文化属性也好,商业属性也罢,都是第二位和第三位的。
面对巡察的常态化和越来越严厉的政治要求,报社面临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困局,已然不是互联网的冲击,而是其自身的职责定位不能与监管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这可能是报社作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时代性悖论:一方面面临互联网摧枯拉朽的冲击,它要活下去,就必须展现更多的灵活性;而另外一方面,越来越严峻的政治和意识形态使命,要求其必须展现更大的原则性,谨守某些边界,划定某些底线和红线。两个层面未必是不可调和和对立的,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各级报社仍然在紧张寻找一种微妙平衡,要苦苦寻觅到一条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路径。而在此之前,必定是深刻的煎熬和各种“不容易”。
从新中国报业史的角度看,目前的中国报业正处于“意识形态属性回归并补强”的历史大时期。这张新闻纸上的每个字,都必须讲政治,讲导向,讲大局,讲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采编系统还是经营系统,皆面临理念重建、模式更新的时代课题。
特别是报社经营系统,当“采编与经营两分开”成为不可挑战的红线,当体量庞大政府特刊面临越来越严厉的合法性审视,报社传统经营模式也就面临着被釜底抽薪的危局。正是意识到这种空前的生存危机,很多报社开始更多的面向市场,开展更多的多元经营,但其间的规矩、标准、尺度、创新,都没有现成的制度和法律体系的支撑,以至于很多时候成为“试错”,隐含巨大的风险。
如果畏首畏尾,则属于等死。倘若放胆开拓,则可能是找死。如今的报业,实在是大大的不容易。既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又要不失体面的活下去,中国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需要立规矩,画红线,也需要足够的包容和善意的呵护。毕竟,只有先活下去,才有资格和底气谈使命与责任。

编辑:付莎莎
https://mp.weixin.qq.com/s/54JnL594Z7vfVpMGqtV8RQ

95#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0 12:10:0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波兰节目公开鼓吹“台独”:支持台湾对抗大陆
2018.10.29 21:24:32海外网
原标题:波兰节目用中文鼓吹“支持台独” 台网友怒怼:闭嘴
  波兰一家电视台公然声称支持“台独”。(图:视频截图)
海外网1029日电近日,波兰一档电视节目公然在节目里支持“台独”,还有绿媒炒作,借机为“台独”造势。事件引发岛内网友关注,有台湾网友怒怼:“闭嘴,我们只支持两岸一家亲”。
绿媒报道刻意为“台独”造势。(图:绿媒截图)
据台媒报道,波兰电视台(Idź Pod Prąd TV)日前在节目中公开支持“台独”,甚至还请了一位会讲中文的波兰人。
从节目视频中可以听到,波兰女子手持标语,并用中文讲出“我们波兰人希望台湾能够‘独立’,对中国说NO,对台湾说YES”。
紧接着,节目主持人声称,“波兰曾为了许多国家的‘独立’进行努力,因此波兰希望支持台湾对抗大陆”,甚至鼓噪台湾宣布“独立”。
主持人话音刚落,就戴起一顶帽子,上面标有“让中国再次落败”(Make China lose again)的辱华字样。
更为过分的是,节目尾声,还有8位波兰人手持“对中国说NO,对台湾说YES”的牌子,再次扬言要支持“台独”。
社交平台上,许多岛内网友对这家波兰电视台的狂妄举动表示震惊,不解对方为什么突然发表该言论。
有人警告:“(波兰方面)又要道歉了”。
就在绿媒沉浸在自嗨之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电视台而已,怎么高潮到好像波兰全国支持一样?”
也有网友表示:“外国人没资格说台湾该怎样该如何”。
除了岛内网友的热议,留言板上还有一位外国网友指出,这家电视台在波兰“毫无意义”,“每个人都在嘲笑他们,这只是一个等着核战争的教派,他们想要加速世界灭亡”,这位外国网友还透露,这家电视台的人员还曾妄称“黄种人正像流行病一样在全世界蔓延”。
岛内网友也有同样的疑惑,“这节目能代表波兰政府还是波兰民众?我想一个都代表不了,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同时也一定不希望两岸和平发展,就想两岸陷入战火之中!这点小伎俩只有傻子才看不穿!”
也有网友愤怒:“闭嘴,我们只支持两岸一家亲”。
“台独是一条死路,只会把台湾民众带进灾难的深渊”,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早前在回应岛内推行所谓“公投修法”一事时就曾指出,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今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海外网/李萌)
编辑:陈心茹



9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21:51:4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做“新闻”,是不做当下这种市场“新闻”。我不知道该叫它什么,但是它肯定不是新闻,如果你将其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能满足大众知情权的新闻,那只能失望。不,并不是虚假问题,虚假并非新闻,“假新闻”本身就是个自相矛盾的概念,而现代“新闻”的问题比虚假更为严重。本系列文章希望能解释为什么会这样。遗憾的是,或许,它也只能被称之为“新闻”…

不论是在新闻业内还是外,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奇怪问题,询问:“某某媒体是左翼还是右翼?”这个问题的提出纯粹属于不懂新闻业生产方式。本系列文章的主角全部是新闻业,而不是宣传机构,于是您可以不必考虑那些作为权力传声筒的东西。

把自己的叙事方式强加于某事是作家常做的工作。你把一堆材料加工成文字,就是把自己的叙事方式强加于某事。作家必须怎么做。同样,记者的义务就是要假装他们从来不这样做。记者声称,相信故事会从这些材料里自然而然地产生 ……就像沼气从潮湿腐败的植物中自然产生那样,升腾而起,扑面而来 — — 美国著名记者、电影制片人 Nora Ephron就在最近,看到了一些中国的充满新闻理想的记者们在探讨关于“如何写出美国主流媒体那样的报道”,不禁五味杂陈。他们指的明显是现代“新闻”,那种令人啼笑皆非和怅然若失的东西。

这样的新闻无法为民主服务,更无法推动变革,即便您模仿得再惟妙惟肖,其结果也与新闻之价值完全无关。

中国用户使用 twitter 和 Facebook 应该已经有很多年了,至少部分用户可能围观过两界美国大选。2016年这次发生的事大多数人都能印象深刻,人们也许能记得当特朗普胜选后,一众主流媒体“惊人的预测错误”居然成为了选举后各大新闻节目的头条内容,人们讽刺他们说,“不论怎样这些媒体总是有题目做”。

其实往届大选也是如此状况。如果您始终关注过2008年的大选报道,就会发现,奥巴马的胜出就如2016年特朗普的胜出一样,被认为是“出人意料”的。因为早在初选还没结束的时候,全国上下几乎所有媒体都已经宣布希拉里胜出 — — 不仅是获得民主党提名,简直就是确定稳坐白宫了。当时 Saturday Night Live 有一个讽刺短剧,其中有这样一幕,主持人对其他候选人说:“你们都回家吧,因为媒体已经宣布希拉里获胜了”。

这是一个当年很著名的梗。这不是僭越吗?选举轮不上媒体做决定好不好,没错。媒体之所以如此惊人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的是竞选初期的各种民调。2016年大选期间你一定记得民调是多么的不靠谱,然而却被一众评论砖家解释为“特朗普的隐形信徒”,隐形信徒肯定有,但是,这种说法只是在拼命将民调和媒体的不靠谱强加在特朗普的“特点”上,然而,它只能骗外国人,在美国这种不靠谱是非常有传统的。

您玩过跑马吗?几乎每个美国人都知道,总统大选的报道跟赛马没什么区别,在整个过程中记者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猜测“谁会赢”。事实上所有理解民主制度的人都能知道,选举过程中媒体提供的服务应该是尽可能多的关于候选人的真相,充分满足选民的知情权,选民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这个时代的媒体完全没能尽到这一义务,他们就像赛马场的解说员一样,目的只是想让人们兴奋起来、赶紧下注,更多的流量和广告费。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分析员 Cokie Roberts 曾经总结道:“甚至民调专家自己都在说,不要太专注谁输谁赢,而是应该更多关注其他问题 …… 但我们就是没办法不去谈输赢”。

如果您觉得赛马式的新闻“没什么问题”,好的,但必须知道,实际上大量的竞选新闻都是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来源就是候选人的竞选班子成员,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挖空心思打听竞争对手的弱点,希望选民能对竞争对手产生怀疑。他们通过媒体来放大这一影响。

也许您会说,他们只要说的是真话,完全应该被媒体报道啊,没错,但他们通过的不是媒体/新闻,而是 — 即 本文的主题 — “现代新闻”,这种宣传利用了现代新闻最严重的几个弊端。后面逐一分析,关于为什么如今的新闻已经无法服务于民主。






意识形态倾向性并不是关键问题

就如开头所说,用意识形态倾向性来划分媒体的方法是外行的误解。

但这种误解非常常见,许多人将信息体制的整体问题归咎于记者本人的意识形态或党派倾向性。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记者在采写新闻时甚至没有把事实搞清楚,就把自己的政治倾向放进了新闻中。而且持这种观点的人从10年前开始就越来越多了。2010年的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相信,与政治献金相比,媒体的意识形态倾向性是更加严重的问题(社会上的主流价值观一直认为是钱的问题才是大问题)。

民调结果确实证明记者比一般人更倾向于自由主义。但是,上述观点错误在于,它假定记者个人的倾向性一定会反应在他们的新闻报道中。但事实不是这样,记者自己的意识形态倾向极少影响他们的职业判断(研究报告参见:
Thomas E. Patterson and Wolfgang Donsbach, “News Decisions: Journalists as Partisan Actors”)

其实不需要太多研究报告也能明白这点,在职记者不可能在一种想报什么就报什么的状态下工作,因为新闻机构需要把关,不论标准是什么,绝大部分记者都不可能让那些充满个人意识形态的东西骗过主编和老板的眼睛。这其中有一些例外,但绝不会很多,比如 Fox News 他们自己的标榜就是保守派,或者 MSNBC 自己宣称自由主义,这是他们有意突出自身特点的结果,这种情况非常少。

总体而言,对媒体来说,吸引眼球比凸显政治色彩,更加重要。目的是流量也就是广告收入,政治并没那么重要,很多情况下基本不被考虑。也许您已经意识到了在2016大选前和大选后两个临近的阶段,主流媒体对特朗普的“态度”似乎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正因为政治意识形态真的没那么重要。

媒体的政治角度大反差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应该是小布什,几乎经历了戏剧性的全部喜怒哀乐。从911后头几年,大部分主流媒体对布什政府的报道都是按照政府意图执行的,成功的新闻管理也使得小布什的支持率达到了历史新高。在他风头最盛的时候,他乘坐直升机降落在林肯号航母上,得意洋洋地宣布,“取得对伊战争的重大胜利”。这是现代“新闻”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被拍得就像好莱坞的《壮志凌云》。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政府在卡特里娜飓风灾难中人道主义援助不力,加上国会民主党人的指责,批评性报道高涨,形势急转直下。

整个就像过山车一样。如果任何人坚持认为媒体的意识形态倾向在起决定性作用的话,就无法理解这种精神分裂一般的摇摆。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就是公正,不可能允许记者代入个人倾向。但是,由于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媒体不得不报道更多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关键字是轰动,而不是意识形态,因此在某些地方,这一准则有可能被弱化。

总体来说,即便记者自己有失公正,编辑也必然会帮忙修正。在一个庞大的试图以中立的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新闻行业中,记者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齿轮。新闻学者 Everette Dennis 曾经准确地解释过这一问题:

……对于媒体来说,利润才是最重要的。新闻越来越受到市场力量和消费者细分的影响。如果报道不够公正或者存在偏见,不管出自有意还是无心,都很可能会因此失去观众,这对于新闻机构来说是毁灭性的,得不偿失的。最重要的是,发行商、公司管理层和集团大老板绝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始终都是主宰这个行业的大佬。那么,关于新闻从业者在新闻报道中“存在明显政治倾向”这样的看法是从哪儿来的呢?

首先,在涉及政治和价值取向的问题上,倾向性的存在往往是见仁见智的事。调查显示,中间派一般认为媒体比较中立;左派经常认为媒体太保守;右派则更多认为媒体太左 (PDF: The Hostile Media Phenomenon: Biased Perception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in Coverage of the Beirut Massacre) 由于长期以来保守派对媒体的批评较多,于是强化了人们关于媒体意识形态偏见的看法。

​目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特朗普批评媒体,但是批评媒体在美国保守派政治历史上并不罕见,最著名的比如尼克松,一再指责新闻界偏向左派。再比如众所周知评判家 Noam Chomsky 的声音很少能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这些历史都给人们留下了某种印象。

虽然说保守派更喜欢公开批评媒体,但事实上对媒体的批评左右都有,而且左右都收集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代表保守派利益的是“准确报道(AIM)”,代表自由主义利益的是“公正和准确报道(FAIR)”, 网站都是 .org。

我们的确能看到媒体在政治上的左右摇摆,但这种摇摆更多是由于政治权力的平衡在保守阵营和自由阵营之间不断变化的结果,是新闻导向指征原则投射在新闻事件上形成的。新闻业的确是秉持中间立场的,但是随着政治矛盾反复摇摆,这个“中间立场”也在不断变化中,所以60年代时的“中间”事实上偏左一点,而最近这个“中间”是偏右一点的。这是政府内部的权力制衡的结果,而不是固有的政治意识形态倾向。






党报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政治倾向即便存在也可以不是问题。在19世纪商业报纸出现之前,具有党派倾向性的新闻非常普遍。

Thomas Jefferson 曾经设想,一个社区应该有很多不同党派倾向性的新闻资源,当然并不是说一个人要读完所有新闻资源才能找到自己认为的平衡点。半个世纪前著名的哈钦斯委员会就曾经探讨过这样一幅场景:在一个各种具有党派倾向性信息并互相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公众的意见如何达成一致。(Free and Responsible Press, From Robert D. Leigh)

其基础是相对简单的社会结构和丰富的社会交往,不同的观点得以在面对面的场合下碰撞交锋。值得期待的是,地方性的言论自由市场里,真理越辩越明。请注意,这里指的是辩论,而不是如当下社交媒体上那种争论,后者是无效的。并且,集中化的社交网络只能促进两极化观点之间的分裂而不是碰撞,几乎没有任何碰撞的机会。

哈钦斯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与过去全然不同,早在50年前,那种具有明显党派倾向性的新闻彼此竞争的情况就已经不存在,而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不再是过去那种联系紧密的社区,不可能就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辩论,于是很难通过这一模式对形势有充分的理解。

不管是好是坏,现在的新闻已经采取高度统一的形式,以一种中立的形象呈现,人们需要自己从中得出他们个人化的观点,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基本上没有机会与同自己相左的人进行任何思想交锋。

美国建国之初的新闻业是民主模式的,那是美国的立国基础,但发展到今天,现代新闻业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特别是,人们认为媒体应当担当起挑战“主流观点”的重任,因为一个观点之所以成为所谓的主流,正是因为被政府或利益集团利用和宣传的结果。

新闻媒体就应该跳出这个篱笆墙,应该代表人民,更多报道那些很少有机会跟大家交流的团体,倾听它们的诉求。但不幸的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媒体并没有能担当起这一重任,他们变成了“主流”的一部分,变成了市场眼球的傀儡。

其结果是,在很多重要的问题上,那些本应该出现在新闻中的丰富的思想和观点都没有出现。所以人们也就无从了解这些思想和观点,无法利用它们帮助自己真正理解问题,更不用说思辨了,压根没机会。

媒体所做的事更多是痴迷于发现最具戏剧性的故事(往往也是被粉碎得最完美的故事),而非专注于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这种做法导致了主流媒体的信息严重雷同。你可以说表面上看美国媒体比其他国家的媒体似乎更自由一点,至少在新闻报道中是这样,但是,当被问及对一个假定的新闻题目准备如何展开报道时,美国媒体暴露出最严重的趋同性 — — 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了一模一样的报道模式(Thomas E. Patterson, “Irony of the Free Press; Professional Journalism and News Diversity” )

您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搜索一组新闻关键字时,您能得到成千上万的结果,在同一时间内其中绝大部分内容是几乎完全雷同的,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同时关注任何两家媒体都是一种精神浪费,因为你得到的是同样的东西。

在此,信息消费者已经学得非常随和,从曾经的质疑“这是为什么”,到如今变成了,仅仅查看“谁还没有报道这件事”。这其间已经自动放弃了很多的价值。





倾向性的确有,而且很严重,虽然无关意识形态

现代新闻存在一系列倾向性,而且是一种深层次的倾向性,它分为四个方面。

简单说就是,媒体往往比较热衷于新闻中的戏剧化和个人化的故事,而非新闻事件所映射的复杂政治现实。由于对新闻人物个人以及戏剧化情节的过分关注,媒体对政治事件的报道显得零碎和混乱。观众经常被吊足了胃口,就像等肥皂剧那样等着每天的新闻故事更新。结果是,等到了一堆鸡零狗碎:这儿动乱啦、那儿出了异常、局面被控制了、谁又说了什么,等等,而不是认真地解读新闻背后的政治意义。

上述提到的布什的“壮志凌云”版的“使命达成”特写,就是典型案例。连续几个星期,电视新闻不断播放这个画面,总统的人气一下子达到了最高点。而这种表述的问题就在于,那个时候伊拉克战争正在逐步升级,而“使命”远远没有达成。

人们应该想想看,这个特写镜头还有没有其他报道的方式?

新闻框架理论(framing)指的是新闻报道选择某一个或某些个主题加以强调,把它们与故事的其他要素联系起来。新闻框架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就像相框能把人的目光集中在框架内的画面上那样。新闻框架就是将场景、人物、行动以及相关的证据支持等内容放置在主题之下,并赋予这些内容以深意。

事实上有很多不同的新闻框架可供媒体选择。比如布什的军队背景复杂、疑点很多,而他却摆出一副“壮志凌云”的样子,这是不是很维和呢?这一瞬间的特写在各大电视台播出时真的给人一种误导,似乎战争结束了,胜利了,事实上完全没有。以这种框架进行报道,事实就被新闻排除在外了“战争仍在继续”,连布什自己都这么说。

这种简单化的框架并不关注复杂的事实,它关注的是戏剧化的表达方式、个人化的情节、以及夸张的情感诉求。新闻完全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这种好莱坞特写的背后,揭露政府是如何雇佣电视导演和公关专家来影响公众看法的,即 我们常说的宣传。

但是,主流媒体完全无视新闻舞台背后的故事,只突出白宫精心设计的新闻舞台 — — 是舞台,就像特朗普对Twitter的利用那样 — — 总统扮演明星,这就是《景观政治》的传统阶段。

当时的确有一些记者从白宫主导的新闻框架中跳了出来,给观众展现了更多更现实的画面,然而他们却被指责为自由主义倾向和“不爱国”。结果是,ABC、NBC、CBS 所发表的 414 篇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深度报道中,380篇完全是白宫的指示和框架Brent Cunningham.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4; Jul/Aug 2003

公众会怎么想?民调显示,在伊拉克战争恶化后的好几个月里,大部分公众依旧相信从电视新闻上看到的那些内容,支持政府设置的新闻框架。后来局面越来越乱,政府内部的反对声音才浮出水面,媒体这才打开了新闻的门。但是,新闻框架的突变存在一种风险,会让公众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从而变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了。这就是为什么公众越来越愤世嫉俗,对媒体和政治越来越失望。(Spiral of Cynicism: The Press and the Public Good

传播学学者 Shanto Iyengar 在总结新闻框架的倾向性时表示,新闻大多是“情节式新闻”,而不是“主题式新闻”。“情节式新闻”把记者和公众空投到一个已然的情景当中,关注的是矛盾冲突中的人。也就是说,这样的新闻是个人化的、戏剧化的、支离破碎的

与此相反,“主题式新闻”则突破眼前的戏剧场景,挖掘新闻事件的根源,剖析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而 “情节式新闻”的泛滥让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都变得肤浅。

新闻是造成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变得肤浅的原因之一。如果人们将一个国家的贫穷、犯罪、到世界人口爆炸和战争全部归咎于“个人”,那么政治人物和选民就不可能通过公共传播过程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当个人化、戏剧化元素的运用使报道脱离了大的社会、历史或政治背景,新闻就无法为受众了解事件真相并进行思考提供基础。

为什么如今鼓励政治参与的新闻内容如此之少?正是信息的各种倾向性的一叶障目,使人们看不清事件背后的大背景。相比下新闻意识形态倾向性的后果是非常小的,四种最重要的现代新闻倾向性才是民主的主要威胁。

我们已经兴奋地看到中国社会兴起了“非虚拟写作”,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人开始模仿美国媒体的“写法和拍摄方法”,但是,如果您模仿的是主流媒体,其结果只能是,您根本学不到新闻,也无法令您的作品对社会和政治起到促进的作用。
编辑:何林
https://iyouport.weebly.com/iyp_blog/-1?from=groupmessage

97#
发表于 2019-6-20 12:22:3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金日成与妻子合影


编辑:王豪
98#
发表于 2019-6-20 12:46:3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不规范地名


早上从「纽约城」出发去「新欧洲」,看有着「天空之城」美誉的「欧巴罗小镇」,那里有闻名遐迩的「小悉尼·自由岛」。中午在「世界城」喝一杯「卡布奇诺」,然后继续出发去位于「罗马景福城」「维兰德小镇」的「唐顿庄园」,在「维也纳森林」边上的「塞纳」打开一瓶「金香槟」,眺望着远处的「龙记国会山」,沐浴着「巴塞阳光」,静静享受这「美好时光」。

编辑:王豪
99#
发表于 2019-6-22 21:35:09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一名记者足以消灭二百五十名日军|大象公会
人生的低谷,莫过于明明说好了不服兵役了,一眨眼又变了卦要把你送上战场去。
1944年,251名日本丸龟联队的士兵,就在彼此的同一个人生低谷中,一起往冲绳和硫磺岛方向进发。这些生于世纪初的中年叔叔,本来因为年龄原因已经被免除兵役。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日本陆军突然又命令他们紧急入伍,而且派往战争最激烈的冲绳和硫磺岛前线部队。
里面有一名1906年生的中年人,不仅年届38而且高度近视,早在征兵检查时就已经被免除兵役,但这次却成了日本陆军的重点关照对象。陆军部从上到下,都对他这次上战场寄予了极大的关注:谁都可以不去,但不能没有你。
他叫新名丈夫。只有他才知道,其他的那250名士兵,全都是因为他而来。他更不敢告诉战友:我们这次其实是去送死的。
※    ※    ※
早在三年前珍珠港事件之时,日本的新闻媒体就受到了日本军方大本营和陆军部海军部的严格控制管理。日本军方高层号召新闻界:以报纸为武器报效天皇。关于战事的报道,必须一切听军方的事前审查。军方叫你报什么,就必须报什么。敢违抗?有26部关于言论审查的日本法律法规在等着你。
所以日本国民看到的,大多都是这样一些消息:有鼓舞士气的,「国民奋起吧!前进吧!照耀我们的是三千年国体的精华!」有痛击对方的,「美国自己不知反省,反而把矛头对准我帝国。」有自我吹嘘的,比如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自己的航母数量比实际暴涨6倍、飞机是7倍、巡洋舰是10倍。还有遭遇空袭报道的固定句式:「市街民户虽然发生了一定规模的火灾,但都被勇敢的市民们在黎明前迅速扑灭了。」
总之,当时的日本报纸和新闻广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真相透露的。即便在日本已经节节败退的时候,日本国民还天真地惊叹美国敌人的坚韧:被我大日本压在地上摩擦了这么久,居然还挺得住不投降。
但纸总有包不住火的一天。1944223日,日本大报《每日新闻》在头条隆重报道了首相东条英机在内阁会议上所作的《非常时期宣言》的内容,其中提出「皇国正处在存亡的关键时刻」,强调了勇猛无比的「竹枪精神」。就是号召全体人民,如果美敌胆敢侵入日本,就是用竹子做枪,全日本的男女老幼也要跟他拼到底。
这本来是一篇壮志豪情热血沸腾的报道,但东条英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每日新闻》的头版居然在正中刊登了五栏大标题的报道《胜利还是灭亡?战局已经到此地步,竹枪已经用不上了!要用飞机!要用海军航空兵!》,严厉批评了东条英机提出的在本土作战中、男女老少一起用竹枪准备全部战死的「一亿玉碎」主张。
如果敌军攻击到了本土沿岸就已经没有希望了。对开着飞机来的敌军使用竹枪是不管用的。决定我帝国存亡的关键在于我国海军航空兵力飞速增长的同时,战斗力如何集中。
东条英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读的是自己治下的报纸,这不是赤裸裸地打脸是什么?全国上下现在都知道了:他东条说的话没那么重要,报纸可以当面指责。
东条英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他开会狂喷陆军报道部部长松村透逸少将:「为什么还不做出处分!刊登了嘲笑军部作战的反战报道你还打算不管吗?你这也算是报道部部长吗!」
首相暴怒之下,松村不敢怠慢,马上把《每日新闻》的最高负责人叫来背书,要求报社处分相关责任人。结果《每日新闻》的编辑总长高田表示,他来承担责任,不能惩罚报道作者。
反对东条英机「本土作战」相关报道的执笔记者,正是新名丈夫,他是《每日新闻》政经部的黑潮会首领。黑潮会,是海军建立的记者俱乐部。
※    ※    ※
跟被愚弄的日本民众不同,新名丈夫成为海军记者之后半年里一直跟随日本的主力战舰,亲自见证了日本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对战从高歌猛进到节节败退的战况,也熟知日本海军陆军之间存在的对立,以及陆军为了本土作战考虑、擅自扣押了生产飞机用的30万吨硬铝中的大部分而不交付海军的内幕。
马绍尔群岛陷落后20天,军方大本营才发布了相关消息,从而引发了相当程度的骚乱。新名丈夫觉得没法忍了,他向上级请求开展大规模的报道,「日本的灭亡就在眼前了,可国民却不知道海陆军之间丑陋的内争。现在正是言论机关站出来的时候了。」
如此跟首相一贯讲话精神相悖的敏感报道,每日新闻负责人本想找外人来执笔,遭到拒绝后决定还是新名丈夫来操作。本来计划用一周时间来写作,但在东条英机发布《非常时期宣言》的当天,报纸高层要求新名立即写出来。
虽然新闻报道要接受新闻审查,但是负责海军的记者只需要接受海军报道部的审查就可以,不用管陆军。更关键的是,黑潮会首领写的可以不用审查,这是新闻界与日本海军之间不成文的君子协定。身为黑潮会首领的新名丈夫,正是利用了这一便利条件。
新名丈夫很清楚,这样的报道发出来东条会暴怒、报纸可能被关、自己可能被杀。但他还是把文章写了出来,报纸还是发表了。
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东条英机和日本陆军暴跳如雷,海军在私下里却一致表示同意。而全国绝大多数的读者,发来报社的都是表示赞扬和支持的信件。报道打了陆军和东条的脸,却让海军觉得扬眉吐气。
东条英机虽然是宰相,肚里却容不下反对者。东海大学的创立者松前重义,就是因为接近东条的反对派,而在42岁的时候突然被征召入伍,送到南方扛电线杆子去了。对于更过分的新名丈夫,东条英机只有一条路留给他。
他要这个记者死。
※    ※    ※
《每日新闻》这篇报道的相关责任人纷纷引咎辞职,但东条英机不满足。他命令情报局次长村田五郎:「让《每日新闻》给我停刊!」
村田回答道:「不给他们印刷用纸,明天《每日新闻》的报纸就出不来了。但好好想想吧,现在《每日新闻》和《朝日新闻》代表着日本的社会舆论,如果其中一家只是因为一篇文章就被停刊,国民和国外会笑话我们的吧?」
不知是不是东条为了顾全大局,忍着火撤回了停刊的命令。但此时陆军部却坚持:一定要征召新名丈夫入伍。原因?没有原因。是你,是你,一定必须是你。
每日新闻的负责人想找东条英机求情,东条连见一面的机会都不给。
但新名算得上是海军的代言人,海军在这时出来斡旋了,对陆军提议说:「新名记者作为报道组成员已经被决定送往帕劳群岛了,对他的征兵延期吧?」陆军干净利落地拒绝了。海军也没有放弃努力,一再上下运作,结果征兵决定一度被取消了。
惹了那么大的漏子,你海军说不去就不去了,那以后还会有人怕我们陆军吗?最终日本陆军总部下了死命令:绝对不可以让新名逃脱被征召!结果作为一名中年二等兵,他被单独召入丸龟联队。
海军仍然没有放弃努力,仍然在抗议:你陆军这样是不符合规定的,摆明了是针对个人、公报私仇!
陆军听了一声冷笑:来,再给他找250个战友!
于是250名日本中年人,就因为日本陆军对于新名丈夫一个人的惩罚性征兵,而糊里糊涂地被派往了前线。陆军总部命令这批士兵调往战斗最激烈的冲绳、硫磺岛前线部队,根本就是摆明了不打算让新名活着回来。
结果陆军的算盘还是落了空。仅仅三个月后,新名就和其他一些士兵一起退伍了。丸龟联队方面是这样说的:「这次征召入伍是东条大将的命令,让新名不得生还,并苛以繁重的劳动。但从海军和军令部来了好几批人为他说情,我们就用自己觉得正确的方式来对待他,反正师团司令部对此也是睁一眼闭一眼。」
一退伍,海军马上就把新名作为报道组成员送去了菲律宾,以防止陆军再次征召。从菲律宾平安回来之后,新名记者一直活到了1981年。
但他的250名战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新名去了菲律宾不久,这250人就一如之前计划地那样被送往硫磺岛,在美军的炮火下一个也没能活着回来,统统玉碎了事。
这两百多人直到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冤。
参考:前坂俊之《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
编辑:王豪
100#
发表于 2019-6-29 20:14: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中外新闻对比之中美贸易战

一、国外新闻报道

二、国内新闻报道(环球日报官方媒体)




编辑:吴悠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