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白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锥集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09:27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朱熹集注:其次,通大贤以下凡诚有未至者而言也。致,推致也。曲,一偏也。形者,积中而发外。著,则又加显矣。明,则又有光辉发越之盛也。动者,诚能动物。变者,物从而变。化,则有不知其所以然者。盖人之性无不同,而气则有异,故惟圣人能举其性之全体而尽之。其次则必自其善端发见之偏,而悉推致之,以各造其极也。曲无不致,则德无不实,而形、著、动、变之功自不能已。积而至于能化,则其至诚之妙,亦不异于圣人矣。

国学网:孔子说:比圣人次一等的贤人致力于某一方面,致力于某一方面也能做到真诚。做到了真诚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就会逐渐显著,显著了就会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就会感动他人,感动他人就会引起转变,引起转变就能化育万物。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育万物。

曲:周遍、多方面、详尽。曲至:周到。(字典来的,没找到出据。)

译文:接着就是要殷勤,殷勤能有诚意,诚意就成形了,成形了就显露出来了,显露出来了就通透了,通透了就有感应(动)了,感应了就会变,变了就会臻化境(超越)。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才能超越。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诚就是 直,曲就是 弯、变通。
形古同“型”,模子。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诗•大雅•荡》
著:建立、建树、成就。故先王著其教焉。——《礼记》
朙,照也。——《说文》

你不就是心法么,看我整不出来你。

译文:接着就是要能变通。变通(且)能有真诚,真诚就成了典范,成了典范就有了建树,有了建树就有了航标,有了航标(人类)就有了行动,有了行动就会有改变,有改变就达到了教化。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圣人才能教化(人类)。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09:58 |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八、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朱熹集注:见,音现。祯祥者,福之兆。妖孽者,祸之萌。蓍,所以筮。龟,所以卜。四体,谓动作威仪之闲,如执玉高卑,其容俯仰之类。凡此皆理之先见者也。然惟诚之至极,而无一毫私伪留于心目之间者,乃能有以察其几焉。神,谓鬼神。

国学网:极端真诚可以预知未来的事。国家将要兴旺,必然有吉祥的征兆;国家将要衰亡,必然有不祥的反常现象。呈现在著草龟甲上,表现在手脚动作上。祸福将要来临时,是福可以预先知道,是祸也可以预先知道。所以极端真诚就像神灵一样微妙。

斟究一下: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蓍:蒿草,最大的可能性是苦蒿,在四川贵州一带,是多用药,被称为灵物。
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
体:占卜时的兆象。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我不懂易经,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就是打卦的时候,是两块龟角丢出去,正面都朝上,叫阳卦;正面都朝下,叫阴卦;都立着不倒,叫立卦;两块龟角压在一起,叫乘卦。
一般人就可以通过这四种体象预知吉凶。当然专业者,会识八卦,知无穷。

所以,这四体,是指占卜时,占卜物的四种体态。

译文:出现于蒿草和龟角上,变化在它们的各种姿态中。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1:47 | 只看该作者
三十九、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朱熹集注:言诚者物之所以自成,而道者人之所当自行也。诚以心言,本也;道以理言,用也。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故必得是理,然后有是物。所得之理既尽,则是物亦尽而无有矣。故人之心一有不实,则虽有所为亦如无有,而君子必以诚为贵也。盖人之心能无不实,乃为有以自成,而道之在我者亦无不行矣。知,去声。诚虽所以成己,然既有以自成,则自然及物,而道亦行于彼矣。仁者体之存,知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而无内外之殊。既得于己,则见于事者,以时措之,而皆得其宜也。

国学网: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了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不过,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而是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

又在那儿绕口令了,所以朱熹纯粹是瞎唠叨。

物:事。有物有则。——《诗•大雅•烝民》。传:“事也。”
德,升也。——《说文》。德:高。
措,置也。——《说文》。

自,在《论语》、《大学》、《中庸》、《荀子》目前我还没看到表 自己 的例子,表自己通常是用 己。所以,这个自 ,只能另想办法了。

自:自然、当然。神明自得。——《荀子•劝学》

道,在《中庸》开头就解了:守德就是道。

非自:不是在于。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诗•小雅》

译文:真诚了,自然就成功了,而守德呢,自然就守德了。真诚,就是做事要有始终,没得始终就不会成事。所以,君子以真诚为贵。真诚,不是在于自己有成就完了,要以此成就万物。成就自己,叫仁;成就万物,叫智。人性的至高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精神,所以随时搁哪儿都成。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2:17 | 只看该作者
四十、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朱熹集注:久,常于中也。征,验于外也。见,音现。见,犹示也。不见而章,以配地而言也。不动而变,以配天而言也。无为而成,以无疆而言也。


国学网:所以,极端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是永无止境。达到 这样的境界,不显示也会明显,不活动也会改变,无所作为也会有所成就。

朱熹说,征,验于外也。你们肯定没搞抖擞。

息,通 熄。彖曰:“革,水火相息”。——《易•革》

徵,召也。——《说文》

译文:所以最真诚的圣人不会被熄灭,不熄灭就会长久,长久就有号召力,有了号召力就波及四周,波及四周就会变广变厚,变广变厚就会变高变亮。广厚,因此可以载物;高明,因此可以容物;悠久,因此可以成就万物。广厚如地,高明如天,悠久无限。这样子,不显而明,不动而变,不治而成。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2:47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一: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朱熹集注:言天地之道,诚一不贰,故能各极所盛,而有下文生物之功。昭昭,犹耿耿,小明也。此指其一处而言之。振,收也。卷,区也。此四条,皆以发明由其不贰不息以致盛大而能生物之意。然天、地、山、川,实非由积累而后大,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

国学网:天地的法则,简直可以用一个“诚”字来囊括:诚本身专一不二,所以生育万物多得不可估量。大地的法则,就是广博、深厚、高大、光明、悠远、长久。今天我们所说的天,原本不过是由一点一点的光明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无边无际时,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它覆盖。今天我们所说的地,原本不过是由一撮土一撮上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广博深厚时,承载像华山那样的崇山峻岭也不觉得重,容纳那众多的江河湖海也不会泄漏,世问万物都由它承载了。今大我们所说的山,原本不过是由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高大无比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今天我们所说的水,原本不过是一勺一勺聚积起来的,可等到它浩瀚无涯时,蛟龙鱼鳖等都在里面生长,珍珠珊瑚等值价的东西都在里面繁殖。

朱熹大言不惭地说:然天、地、山、川,实非由积累而后大,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

意思是作者表达得有点含糊。我估计是你朱熹太笨了吧。

国学网的解释也是让人不知所云。

昭,日明也。——《说文》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诗•大雅•云汉》

昭昭:阳光闪烁。

撮:聚合、凝结。撮冀州之众。——《后汉书•袁绍传》

重:沉。这里要理解为 沉没。


译文:天地之道,可以用一句话说完:它是一个聚合的整体,所以衍生万物而不可估量。天地之道:博、厚、高、明、远、久,现在(你看见)的天,那么多的阳光在闪烁,而且无边无际,日月星辰挂其上,万物在其下。现在的地,那么多的土凝结成一堆,而且广大厚重,载华山不会沉,江河翻滚却不会泄洒,承载万物。现在的山,由无数的石头卷成一块,而且宽大,生草木,居禽兽,宝藏丰富。现在的水,由无数的水合成一瓢儿,而且不可估量,生养鼋鼍、蛟龙、鱼鳖,产生财货。

你说朱熹搞懂了没得?
.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3:34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二、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朱熹集注:于,音乌。乎,音呼。诗周颂维天之命篇。于,叹辞。穆,深远也。不显,犹言岂不显也。纯,纯一不杂也。引此以明至诚无息之意。程子曰:“天道不已,文王纯于天道,亦不已。纯则无二无杂,不已则无间断先后。”

国学网:《诗经》说,“天命多么深远啊,永远无穷无尽!”这大概就是说的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多么显赫光明啊,文王的品德纯真无二!”这大概就是说的文王之所以被称为“文”王的原因吧。纯真也是没有止息的。

朱熹说:穆,深远也。不显,犹言岂不显也。

切。看来,我得顺便梳理一下《诗经•周颂•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1,
於穆不已2。
於乎不显3,
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4,
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5,
曾孙笃之6。
(引用的)注释:1.维:语助词。 2.於(wū):叹词,表示赞美。穆:庄严粹美。 3.不(pī):借为"丕",大。 4.假:通"嘉",美好。溢: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释诂》:‘溢、慎、谧,静也。’…诗言‘溢我’,即慎我也,慎我即静我也,静我即安我。" 5.骏惠:郑笺训为"大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惠,顺也;骏当为驯之假借,驯亦顺也。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 6.曾孙:孙以下后代均称曾孙。郑笺:"曾,犹重也。"笃:指笃行,行事一心一意。笃,厚。

这几句大白话,还很费劲么?

穆:纯正。布德执义曰穆。——《周书•谥法》。
天命,是仁、德。在前文已经解释过了。
德:高。
溢,形声。从水,益声。本作“益”。象水从器皿中漫出。本义:水漫出来。这儿是指流淌、流传。
骏:高大。骏命不易。——《诗•大雅•文王》
惠:仁爱。爱民好与曰惠。柔质慈民曰惠。——《周书•谥法》

所以,译文:只有上天的仁德,才会纯正不已、哇塞!大放光明。文王高大正直,赞美他将仁德流传给我们,我们要将它珍藏。伟大仁爱的文王啊,你的后代一定会忠诚地履行(仁德)。
几句民歌而已,近两千年来,就解得这么费劲?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4:23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三、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朱熹集注:峻,高大也。此言道之极于至大而无外也。优优,充足有余之意。礼仪,经礼也。威仪,曲礼也。此言道之入于至小而无闲也。

国学网: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

1、国学网那个,一瞅就不对劲,至少威仪三千,不可能是三千条。三千不是实指,那么相应的三百也不是实指,肯定都是无比多的意思。

朱熹说,威仪,曲礼也。
《曲礼>>是哪个年代的哟。

孔子的孙子子思那个时候,只能是〈周礼〉。现在的〈周礼〉的真实性都无法可考了,所以,我也没得办法,将这个问题落实。
但我可以肯定,礼仪三百可以实指,威仪三千就不是实指了,语感应该是庄严浩荡、令人敬仰的意思。
看来,我们得换一种思维来解决这个问题。
优优,也不是充足有余,而是雍容、宽广之意。
礼,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仪:量、度。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说文》

那就是说,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礼量百个人间,威度千个世界;意译:礼达百世,威至千秋。

译文:伟大啊,圣人之道,壮美无限,衍生万物,高顶于天,雍容大度,礼达百世,威至千秋

2、待其人而后行。

这个也有点考人。国学网: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

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应是:就等着世人按照施行(后:跟着、从、按照)
.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4:34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四、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朱熹集注:凝,聚也,成也。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道,由也。温,犹燖温之温,谓故学之矣,复时习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

你这个解释是不是太儿戏了哟。凝,一瞅就应该是:稳固、稳当。

国学网: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

译文:所以,如果不求德,求道就不稳当。因此君子以德性为尊、以问学求道,极致广大、竭尽精密,极致高明、踏上正途。温故知新,笃实尚礼。
.
99#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4:46 | 只看该作者
四十五、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朱熹集注:倍,与背同。与,平声。兴,谓兴起在位也。诗大雅烝民之篇。

国学网: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1、倍,反也。——《说文》
所以,为下不倍:在下面不唱反调。
2、明:仁。
哲:哲,智也。——《尔雅》
所以,既明且哲:既仁厚又智慧。
.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22:14:55 | 只看该作者
四十六、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菑及其身者也。”

朱熹集注:好,去声。菑,古灾字。以上孔子之言,子思引之。反,复也。

国学网: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朱熹、国学网,你们刚好搞反了。儒家的思想就是要复古风、追古德。

所以,反古之道:违背古德。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