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告伦理案例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1-7-10 17:50:58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五哥曹进:【公益广告】爸爸吸过了,烟味好重啊!【为了下一代 请勿吸烟!】 原文转发(1258)|原文评论(168)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51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37) | 收藏 | 评论(10)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注册
评论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同时评论给原文作者 五哥曹进






92#
 楼主| 发表于 2011-7-11 23:39:50 | 只看该作者
【案例】朴素的创意
我操,我操,我操起三把枪!这西瓜要卖多少钱一两?


@南非蜘蛛:我家乡的西瓜,v5了 原文转发(61)|原文评论(41)







今天 11:06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11) | 收藏 | 评论(3)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注册
评论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同时评论给原文作者 南非蜘蛛


  • 千里马常有 哈哈哈!营销意识很强! (今天 11:15)
    举报


  • 荒渡闲鹤 哈哈 (今天 11:13)
    举报


  • 田荞 转发此微博: 瓜农也有营销意识啊//@郭国松:我操,我操,我操起三把枪!这西瓜要卖多少钱一两? (今天 11:09)
    举报



由于用户设置,你无法进行评论。



93#
 楼主| 发表于 2011-7-12 15:03:34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老鬼阿定:三张图片展示了老鹰从地面抓起婴儿的过程,网上评论不一,有的说是真的,有的说是假的,但不管真假,这三张几十年前的老照片确实震撼了网民。第一张是老鹰俯冲抓住地面婴儿的图,第二张则是老鹰用爪子抓起了婴儿,第三张则是老鹰飞到天空,婴儿头垂着,似乎已经死亡。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16分钟前 来自爱拼图
转发(2) | 收藏 | 评论(1)

94#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30:47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成都跑调广告反复播放 市民:简直忍无可忍
2011-07-14 08:04:06 来源: 新华网(广州) 有360人参与

公交车、电梯间……万余块屏幕播放
女主角练习上百遍才唱得如此走调
不少观众反映:忍无可忍
“长亭外,古道边……”“长亭外,古道边……”
贾先生早上上班,公交车的移动电视滚动放着这歌。坐在办公室,电梯口的LED广告屏反复放着这首歌。傍晚坐公交车回家,又在放这歌。走到家楼下,电梯口还在放!“女娃娃长得倒漂亮,但歌声完全走调,声音又大,简直让人忍无可忍!”贾先生说。同样“忍无可忍”的人不少———全成都共计16500多个数字移动电视和LED广告屏,全天滚动播出这个广告,包括公交车、超市、写字楼电梯口等。
广告概述
夕阳西下,恋人送别。一身白裙、头戴草帽的美女与昏黄的色调,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背景音乐响起,是《送别》的前奏。美女突然张口:“长亭外,古道边……天之涯,地之角……”唱得完全不在调子上,几度破音,头上的草帽还突然被风吹走了。男友当即哭了,转身跑了。后来,推着山地车的男友跑回来,用一块糖果把美女的嘴巴堵住,歌声才戛然而止。屏幕上出现广告词:“嘴闲着,特危险。”
观众头痛
普通市民:简直忍无可忍
“我简直忍无可忍了!”近日,贾先生打进成都商报热线称。
贾先生住在新鸿路,在红星路工作。前日早上,他坐8路车上班,移动电视滚动放着“送别女”,他本想往后站一些避开噪音,不料后门附近的电视里也在唱:“长亭外……”
在单位,贾先生的座位靠门,电梯口的LED屏幕也在重复播放“长亭外”,平均2分30秒就重复播放一次,声音很大,整个办公室都能听到。正在全身心工作,突然被“长亭外”打断,办公室一个脾气大的同事经常气得拍桌子。贾先生屡次来到屏幕前,准备把屏幕关掉,但他却没有发现任何开关或声音调节按键。
傍晚,贾先生坐公交车回家。被挤在车厢的中间,幸好人多嘈杂,不过他还是总觉得耳朵里隐隐约约有个声音:“长亭外,古道边……”下了公交车走进小区,电梯口的LED广告一闪一闪的,居然还是在放“长亭外,古道边”,“我晚上躺在床上,耳朵里都全部是那个声音,完全要崩溃了。”贾先生说。
最近一个星期,除贾先生外,还有多名读者打进成都商报热线来反映此事,他们纷纷用到了“忍无可忍”这个词。住在九里堤的薛女士每天乘坐3路公交车上下班,路程40分钟。学广告出身的她,一开始还觉得这广告挺有创意,可是时间久了就遭不住了。杜先生表示,上班时深受电梯口“送别女”的折磨,以为周末终于可以耳根清静,不料在影城看电影时,影院在放映前居然也播放“长亭外,古道边”。
公交司机:只能假装听不到
“我坐在驾驶员位置,从来看不到画面,只能听到声音,有点吵,完全听不出是啥子广告。莫名其妙嘛,就是个女的唱歌跑调,不晓得在表达啥子。”28路车司机顾师傅说,公交车上的数字移动电视都是传媒公司统一管理,只要公交车总电源一开,电视就自动播放,他们没法关闭,也无法调音量。
昨日,记者走访了6、8、28、49路等多辆公交车的驾驶员。他们纷纷表示这个广告播放太频繁,听得人心烦。一位师傅无奈地说:“只能尽量习惯了,也有乘客来反映,我又关不掉,只能专心开车,假装啥子都没听到。”
四川星空数字移动电视广告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日前接到了一些乘客和公交车司机的投诉,反映“送别女”广告扰民。为此,公司将这则广告的声音从原来的65至75分贝,特意降低了10至20个分贝。
另外,分众传媒也接到老年人打来的投诉电话,说那个广告的声音吵,公司派人去换成了该糖果公司广告的另外一个版本。
规模挺大:万余块屏幕反复播放
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广电星空数字移动电视获悉,6月28日,“送别女”广告在2400辆公交车,90辆航空旅客接送车、30辆卖场接送车、120辆校车、3400辆出租车上播放。同时,还有红旗超市500块屏幕,高校食堂有60块屏幕,及19块长途汽车站屏幕,共计约1万个移动电视上播放,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8点。
华视传媒负责人宋小姐称:6月28日起,该广告主要在1626辆公交车上的2500台左右移动电视上播放,每天大约88次,音量平均86分贝,频率不定。从7月9日开始,分众传媒也开始播放“送别女”,主要分布在各大写字楼、公寓电梯口的4000多台液晶电视上,同时还有1000多处轿厢平面广告。
经成都商报记者统计,三个公司共16500余个屏幕,每天从早到晚在反复播放“送别女”。
专家说法
获得了知名度牺牲了美誉度
成都市广告协会会长樊剑修表示,信息爆炸的时代,商家都渴望自己的产品被人们记住,但这种不顾审美、只为知名度的广告,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品牌本身也是一种伤害。“好的广告作品,能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情感链接,展现出美的理念和人性,观众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好感并且记住你,而不是让观众不舒服,因为反感,所以才印象深刻。牺牲审美来博取眼球,并不值得提倡。”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表示,创意也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具有美感。“这个广告策略还是有创意,创意是值得鼓励的。但广告的目的是使商品获得消费者认可,唤起消费者对商品和厂家的喜爱,而不是单纯为了博取眼球。这种广告获得了知名度,但是牺牲了美誉度,从传播学意义上来说,也不能算是成功的。”
女主角不容易
练习上百遍 才唱得这么走调
“每个产品都是不同的,广告也应当与众不同。”昨日,制作该广告公司的负责人黄先生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他们最先就设计了这个广告的主题:这家公司的糖果就是一种“堵嘴工具”。
为何会创作“送别女”?黄先生称,一般人看来美女唱歌都是很好听的,他们就是想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抓住反差让人印象深刻。广告女主角是北京的业余演员,唱歌是非常动听的。为了达到广告效果,她配合演唱了上百遍《送别》才找到现在这样的感觉:完全跑调、声嘶力竭,让人忍俊不禁。现在听到的这个完全走调的版本,录制也进行了10多次才成功。对成都商报记者想采访女主角本人的请求,黄先生委婉拒绝。
至于为什么选择《送别》这首歌,黄先生表示:“第一,这首歌大家耳熟能详。其次,这首歌的创作者去世多年,没有版权纠纷。”
对于广告目前遭遇的争议,黄先生称,受众对广告的一些批评看法,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创作,也不会就此改变广告创意。
厂家焦虑
每天花10万销量未突破
该糖果成都分公司位于红瓦寺一写字楼。公司负责推广营销的负责人宋子安称,公司总部在云南,创办近20年来销量一直不温不火。他带领团队于2006年来成都,几年过去了,每年也投入不少钱到推广营销上,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他倍感压力。今年初,宋子安看到北京一创意公司为他们制作的这个广告片后,觉得很惊讶。
“这个广告只是在成都发行。”宋称,从6月28日起,这个“送别女”广告是经过了正规程序的审核。包括广告片的制作费用的50万元,这个广告至今已经花费了300多万元。公司每天需要为此支付约10万元的费用,对他们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可能广告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宋子安称,广告全面上线半个月,该品牌糖果的销售业绩并未有突破性进展,但最终的广告效果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实际检验才知道。而面对消费者针对此次广告的诸多争议,宋子安则表示,大家在不同的环境下看到这个广告会有不同的理解,可能大家并没有完全理解到广告的意思。
微言微语
网友:你越唱我越不买,你就没钱打广告了!
在微博上,不少网友对此感触颇深。
邓一可:“痛恨送别女广告!每天早上公交车上放六七次,旁边还有孕妇呢,难道教小朋友从小就‘不着调’?”
拔丝月亮:“你越唱我越不买!你就没钱打广告了!”
偶在路上:“你以为最近的广告很成功吗?一夜之间出现在家庭电视、公交车、楼宇电视上。但是,把一首好歌糟蹋得不堪入耳,广告其实是失败的!”
成都本地论坛第四城发起了一个名为“看了XXX(糖果公司名字)的新广告,你还会买XXX吗?”的投票调查。62.20%的网友表示“坚决不买,这样恶心的广告”,14.63%的网友表示无所谓,12.20%称从没买过,7.32%表示还是会继续购买,剩余3.66%的人从未听说过该品牌的糖果。


雷人广告
黄金搭档:“送爸爸,送妈妈,送哥哥,送姐姐,送老师,送同学……”的长排比句让人喘不过气;
恒源祥:“恒源祥,羊羊羊;恒源祥,猴猴猴……”的声音愣是让大家以为电视机“卡带”了;
清嘴含片:“想知道亲嘴的味道吗?”一个问题让众人鸡皮疙瘩满地;
美加净:让小男孩儿说出“妈妈,长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的“心愿”,惹来一片质疑;
前段时间公交移动电视上推出的呐喊式广告,“ 58同城———”把人喊的心烦意乱。

95#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0:32: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我朝v5 [网易上海市松江区网友]: 2011-07-14 08:31:35 发表 西安的公交车广告也是低俗不堪...报站前总会加上一句:XX品牌妇科提醒您、XX家具城提醒您....烦不烦啊,....顶[101]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社会闲散人员 [网易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网友]: 2011-07-14 08:54:06 发表 传说中成功击败58同城,让人很纠结的广告?顶[25]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网易北京市手机网友 ip:124.16.*.* [手机上163.com看贴回贴] 2011-07-14 09:07:31 发表 现在神经病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广告顶[16]回复收藏复制
网易广西柳州市网友 ip:221.7.*.* 2011-07-14 08:55:30 发表 现在才知道,想要唱跑调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哈。。。顶[15]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关注 关注他的微博 0853314287 [网易广西玉林市网友]: 2011-07-14 09:06:06 发表 每天晚上7点的视觉听觉污染又能向谁投诉?顶[11]回复收藏转发复制

http://news.163.com/11/0714/08/78TJMKIN00011229.html
96#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1:38:5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变3》记者会梅根“抢戏” 赤裸植入广告被批

2011年07月15日01:42  新浪娱乐

拉博夫与惠特莉合影

导演迈克尔贝

惠特莉与迈克尔贝

拉博夫小胡子造型

惠特莉身材高挑

拉博夫惠特莉与迈克尔贝

拉博夫拥抱迈克尔贝

惠特莉搔首弄姿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7月14日下午,正在忙着席卷全球票房的《变形金刚3》终于高调来到中国。虽然离影片在内地公映的时间还有一周,但导演迈克尔-贝(Michael Bay)携两位主演希亚-拉博夫(Shia Labeauf)和罗茜-汉丁顿-惠特莉(Rosie Huntington Whiteley)的到来为即将到来的机器人们充当了最有分量的开路先锋。对这几位主创而言,这场
视频:《变形金刚3》记者会 美女和广告成话题 媒体来源:新浪娱乐 记者会恐怕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不过可能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等待他们的不是中国媒体热情的笑容和捧场的较好,而是一个又一个不留情面的尖锐问题。
  挥之不去的梅根-福克斯 发布会出现抢麦事件
  第一个问题就直奔主题而去,梅根-福克斯的“被秒杀”恐怕已经成为娱乐圈幕后的又一个罗生门时间。不管之前在何种场合被什么人解释过,现在的记者还是不依不饶地问:“为何?新的罗茜虽然硬件不输梅根,但效果却明显打了折扣。”
  早就该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的迈克尔-贝并没能给出什么高明的回答:“如果说第一部讲的是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恋爱,第二部讲述他们的关系经受考验并更进一步,那么第三部照这个趋势我们似乎就应该拍他们俩成家生子了,可山姆(男主角的名字)才22岁,应该还有机会接触别的其他的漂亮姑娘,而眼前就有一位。”
  这种“需要新鲜血液”的解释基本成为三位主创的一个共同的挡箭牌,“维多利亚的秘密”模特出身的罗茜-汉丁顿-惠特莉曾经在拍摄该品牌广告时和迈克尔-贝有过合作,在解释为何自己会脱颖而出被迈克尔-贝相中时她说:“迈克尔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肯吃苦耐劳的人,我希望这些都是我所具备的特质。”
  相比较而言,到是已经身经百战的希亚-拉博夫努力为两人解围:“我觉得这也是出于对男主角个人需要的一种考虑,一种比较自私的设定。在第一部中所有的一切都很新鲜,两个人也都显得很单纯,但是到了第二部两个人已经成了对一切都见怪不怪的老手,而第三部想要找回第一部这种感觉,需要一个新的视角。为此山姆需要一个没见过机器人的新女友,一个需要他去拯救的女友。”
  这次见面会的组织人员显然是“有备而来”,当梅根-福克斯的问题被第二次提出的时候,一个让人跌眼镜的插曲出现了: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走向问题问到一半的女记者,试图夺下她的麦克风。要不是希亚-拉博夫在台上连连叫着“让她说完”,这场闹剧还真不知道如何收场。
  赤裸裸的广告植入 迈克尔-贝称纯为搞笑
  作为一个始于玩具广告的品牌,《变形金刚》的真人版始终离不开商业和政治广告的植入,光是大量汽车品牌就为其节省了不小的开支,而因为这个系列剧情的特殊性,这种汽车广告基本可以为观众所接受。不过到了第三部,植入的广告开始不再遮遮掩掩,而是直接脱下裤子赤裸裸地在观众的眼前晃来晃去。
  客观来说,拿一部影片的广告植入问题反复质问导演(尽管迈克尔-贝也是制片人之一),甚至可以说近乎“审问”的地步也有失偏颇。可露骨到了令人反感的广告(尤其是某种乳白色液体)还是让人们将矛头对准了唯一可以发泄的人:迈克尔-贝。
  “商品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商品,只不过片中的男演员在那个时候正好拿着那个商品,他是个喜剧演员,而他用他的方式来为那一幕戏增添喜剧效果。”迈克尔-贝为片中最招摇的喝奶戏如此解释,但媒体并未就此放过他,再次就广告的体现方式以及该产品曾一度在国内曝出的质量丑闻质问导演,“这种表现手法仅仅是为了制造喜剧效果,美国观众都认为这一幕很有喜感,我真没想过中国观众会有这种反应。”在说这句话时,迈克尔-贝的语气已经显得有些不自在。最后,又是希亚-拉博夫“挺身而出”,强调这出戏的表现方式是演员肯的个人发挥,不是迈克尔-贝的意思,“也许换一种商品大家都会觉得很自然,比如可乐,但它就不会制造这种喜剧效果,而XXX奶就很有喜感。”他说。
  希亚-拉博夫显老练 力挺恩师多次“护驾”
  尽管也出演过《鹰眼》、《夺宝奇兵4》、《华尔街2》等一级大片,和多位顶级导演有过合作,但希亚-拉博夫目前最闪亮的标签仍然是《变形金刚》系列。这个系列让他发光也让他变得更加成熟老练,记者会上那个频频帮迈克尔-贝挡下记者刁钻问题的人和银幕上一脸正太相的愣头青判若两人。在记者会的最后,被问到关于这个系列的将来时,希亚的一席简短有力的话将他对迈克尔-贝的力挺发挥到了极致:“如果《变4》是迈克尔执导而我不是主演的话,我会很伤心,如果《变4》不是迈克尔执导而我也不出演的话,那么我会很高兴。”
  Lee/文 邹健/视频 IC/图
(责编: 一个编辑)

97#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1:40:39 | 只看该作者
dreamodiary
整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伊利奶了
回复 支持 2011-07-16 09:51:41
李维
为什么去夺麦克风的总是本国人士?出来解围的确实异国友人。回答问题的人不着急,台下的相关人士着什么急?
回复 支持 2011-07-16 09:13:11
网络游侠5621
  本报提醒:这里要提醒那些还显摆自己早就看过枪版的影迷,对于一个只卖特效场面的电影,看不到这两点,你还看个什么劲儿。漆黑一片的枪版,那是“变形金刚”吗?
回复 支持 2011-07-16 08:57:45

2011-07-15 22:54:00  新浪手机用户  
嗯嗯嗯嗯,伊利的奶
回复不靠谱(0)太有才(0)   

快速注册新用户 退出 同时发往微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刘海明: 2011-07-15 22:35:42  新浪手机用户  
刚刚开始的时候男主角跟罗茜接吻时穿的体恤貌似是美特斯邦威



http://ent.sina.com.cn/m/f/2011-07-15/01423360446.shtml
98#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20:40:05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2011虚假广告专项整治重点确定
      2011年3月10日   

    国家工商总局、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2部门日前联合印发《2011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入治理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虚假违法广告,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更加高效地加强广告市场监管。
    《意见》指出,2011年将继续把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扰乱公共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作为整治重点;继续加大对省级电视台卫视频道、大中城市电视台经济频道、都市类报纸媒体广告的监测检查力度,严格监管电视购物广告,严厉查处各类媒体以新闻报道形式和健康资讯节(栏)目名义变相发布广告的行为。
  《意见》强调,要明确职责,强化措施,增强治理虚假违法广告的整体合力。其中,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新闻媒体广告内容导向管理,建立和落实新闻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及不良广告行为领导责任追究制。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监督报刊单位切实履行报刊广告审查的法定责任,加强报刊广告审读工作,将报刊广告内容纳入报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建立报刊优胜劣汰机制。对发布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报刊予以告诫,通报批评、下达警示通知书,责成其主管主办单位监督整改,停止发布违法广告。对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被监管部门多次公告曝光、刊登虚假违法广告问题严重的报刊,列入报刊违规记录,报刊和报刊出版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得入选政府主办的各类评奖和评优,对拒不整改或整改没有效果、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的媒体,依法给予报刊年检缓验。

作者:曾革楠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0日
http://www.gapp.gov.cn/cms/cms/w ... d=367&siteId=21


99#
 楼主| 发表于 2011-7-19 11:56:51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中青报周凯://@新闻老兵:大善带来了大单


@天津老马:那一刻,我震惊了。。。<渤海早报>在同一天刊出远洋地产一个客户20个版广告。听说今天还是20个版,广告人伤不起呀! 原文转发(158)|原文评论(72)




收起 | 查看大图 | 向左转 向右转





2分钟前 来自新浪微博
转发 | 收藏 | 评论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1-7-23 10:41: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
达芬奇家居发公开信承认宣传失实

2011-07-23 02:13:27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3498人参与

核心提示:7月22日,达芬奇家居发出致顾客的一封公开信,对社会关注的9大问题进行了回应,承认其代理的部分家具确实采取了保税区“一日游”交易模式;承认其宣传失实;表示问题家具可以退货及承担相应处罚。

达芬奇家居昨天通过微博和官方网站发出致顾客的一封公开信,对社会关注的9大问题进行了回应,承认其代理的部分家具确为中国厂家生产,出口至保税区“镀金”后再向国内“进口”。达芬奇承认其宣传失实,并表示问题家具可以退货及承担相应处罚。

在公开信中,达芬奇承认,其代理的“汤玛斯”(Thomasville)美式家具确实有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并通过上海保税区进口至中国(即保税区“一日游”交易模式)。达芬奇公司董事、新闻发言人黄志新介绍,这种模式只是从今年5月开始的,仅涉及部分美式家具,但销售的价格也比原装进口要便宜得多。

达芬奇还表示,今年上半年达芬奇进口的所有美国品牌家具只占13%,原产地为中国的只占3.5%,并称保税区“一日游”虽未违反中国法律,但达芬奇仅标注全球采购而未向消费者完整地披露原产地信息,因此向顾客作出深刻的检讨以及诚恳的道歉。

达芬奇在公开信中表示,购买原产地为中国的产品的顾客,如果不满意,从本月25日起,可致电4006505867协商解决,确保消费者满意。

同时,达芬奇方面称,其销售的意大利产品绝对是在意大利制造的,并且原装进口至中国。达芬奇在微博上还挂出了一些产品厂家的原产地证明和声明。

昨天在发布会上,黄志新介绍,目前已有几十个客户要求退款,但大部分都是交过钱但还没有交货的。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生一起因质量问题要求退货的。

针对有媒体报道的达芬奇要求消费者自行检测再退货的情况,黄志新表示,这是不属实的,他们不可能要求消费者先自行检测。

黄志新表示,之前家具在进口时,有关部门也进行过抽检,至于抽检结果,他表示,需要查询才知道。

昨晚记者截稿前发现,刊登在达芬奇官网和微博上的公开信不知为何被悄然撤下。

达芬奇回应9大疑问

社会质疑

公司回应

是否存在“挂洋头”

昨天下午,达芬奇发布公开信承认,其代理的部分产品确实存在“一日游”情况,所涉家具均为美国品牌家具产品,由美国供货商供货。

假“洋”货是否违法

达芬奇在声明中称,虽然部分产品存在国内产品进入保税区镀金后再“进口”回国的“挂洋头”行为,但这种“保税区交易模式”,并不违反法律,同样的产品无需出口至美国后,再运回中国。达芬奇表示,节省的大量物流成本,使售价降低,最终实惠是消费者得到。

公司的实际情况如何

达芬奇公布了自己代理的全部国外品牌家居产品的详情,总计79个,其中意大利品牌59个,美国品牌15个,欧洲其他地区品牌5个。达芬奇称,其代理销售的全部意大利品牌家居产品,均为原装进口。为此,达芬奇公布了部分产品厂家的原产地证明,及授权达芬奇在国内销售的声明。

出口退税是否骗税

针对怀疑此举存在巨额“退税收益”,达芬奇表示,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海关对通过保税区出口的家具实施出口退税,但该“退税”的受益人是家具的生产厂家,而不是进口该家具的经销商,达芬奇与美国供货商在中国境内的生产厂家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

不合格产品如何处理

有媒体报道达芬奇上海仓库内“卡布丽缇”(Cappelletti)品牌的两个床头柜被上海市有关部门检测认定为不合格商品。达芬奇表示已与涉案产品的意大利生产厂家进行了交涉。达芬奇称,如任何产品被中国政府相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芬奇和意大利生产厂家都将严格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和销售合同的约定,向消费者承担换货或退货的法律责任,并接受中国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

展品开裂什么原因

针对在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展厅内展览的达芬奇代理销售的意大利“瑞瓦”(RIVA)品牌的意式床已经出现开裂的质量问题。达芬奇自查确实存在开裂情况,但否认质量问题。达芬奇称产品系5月从意大利进口,为展览需要,先后辗转上海、重庆、成都、北京等地进行展示,在装卸中不慎损坏。

是否存在虚假宣传

达芬奇承认此前的销售和宣传行为失实,其官方网站上使用的广告宣传用语不符合中国法律规定。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标识等方面,也存在不规范之处。个别员工在销售中,混淆产品资料,作出不实宣传。达芬奇承认,这些问题均是由于疏于对广告宣传及销售人员的管理,致使消费者得到不准确不全面的信息。

与长丰公司什么关系


有媒体指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丰公司”),使用“卡布丽缇”(Cappelletti)、“瑞瓦”(RIVA)等意大利品牌商标,生产意式家具,并向达芬奇供货。达芬奇全部予以否认。据黄志新介绍,在2005年,他们确实找到长丰公司生产过自己的一个自主品牌,后来因为销售不好,已经于2007年停止生产,之后与长丰公司再没有任何关系。

有无伪造报关行为

达芬奇称,从未伪造过报关单和原产地证明,这已经超过达芬奇的商业道德及法律底线。达芬奇表示,自我辩解或许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所以他们愿意接受相关行政机关的调查。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 袁国礼 )

http://news.163.com/11/0723/02/79K576SG00014AED.html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