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02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2级硕士邓秋雨学术日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 21: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21日 星期二
今日阅读《公民的激情 道德情感与民主商议》
1.“公民的激情”和“情感性无偏倚性”应当如何引导我们在道德和政治生活中进行判断、慎思和决策?
2.政治商议和个人慎思中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3.如何让激情合理地容身于公共行为之中,经得起无偏倚性的考验?

222日 星期三
“哥白尼式革命”思维方式:人的主体性、让对象符合知识、经验+先天理性
通过认识能力的限制为自由开辟道路
从概念出发,概念思维而非现象思维

223日 星期四
读伦理学辞典,自律的伦理学与他律的伦理学
康德自律的伦理学 “为义务而义务”、道德不能用经验证明,是自明的原则伦理学的绝对主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自律的唯心主义道德、任何道德原则都是社会历史必然的反应义务❓

224日 星期五
读伦理学辞典,义务
1.道德要求与义务:道德要求是社会对它的某些成员的关系,义务是个人对社会的关系,把同等的归之于所有人的那个道德要求变为这个具体的人的,根据他此时此刻自身的状况和形势而提出的个人任务
任务完成的程度和一个人没有任务时的过错程度如何的问题,就是责任心
2.义务本性与起源的不同派说
3重动机道德善心论,重行动义务论的直觉主义

225日 星期六
道德形而上学中的“义务” 无条件的应当?
——德性义务与法权义务
一般有理性
人的纯粹实践理性

226日 星期天
伦理学中的动机与目的的定义
其下的自由体现在?


邓秋雨
2月27日 星期一
读论文“情感何以亲近新闻业—情感与新闻客观性关系新论”。1定义拆分—客观性内容(理性、不偏不倚);2拒绝以偏概全,新闻业中“情感”包含许多层面,不同媒介形态中的情感渗入;3引入理论,神经科学领域新研究,哈贝马斯“角色承担”;4联系实践,新闻业变革,公民“情感教育”。

2月28日 星期二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自由与道德的命题,人在道德选择中意识到自己的自由,自由是道德的基础。只有道德意识,才能称为道德责任的主体。只知道服从自然律的人是不自由的,服从道德律的人才是自由的人,真正的理性的人。

3月1日 星期三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二者的统一在于自律。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思考:人的认知具有有限性,收集和定义客体知识永远无法穷尽,我们所追寻的完美的不可达到的绝对正义就是实体正义。所以它如果切实现实那就属于相对
真理。“实体正义”不是相对表面上或者虚假的正义而言的,它是一种目的,是相对于程序正义。程序正义虽然有缺陷,但是要获得结果正义就必须通过这个工具。

3月2日 星期四
黄裕生实践理性批判
意志与法则的关系与行为法则的来源问题
行为法则来源的外部说(其他;理性;情感)的讨论

3 月3日 星期五
黄裕生实践理性批判
自由与权利,从自由到权利法则的概念,权利行动的主体与权力行动的客体
权利与强制的权力——康德的政治哲学“共和体制”

3月4日 星期六
读游戏与数字劳工论文“游戏作为媒介:消费价值理论视域下玩家氪金动机与互动文化建构”。1双向视角,强调平台与玩家的双向博弈,建构与反哺。2理论:消费价值理论、驯化理论、化身认同、游戏理论。3动机及其关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3-3-13 19:21:38 | 只看该作者
3月6日
开组会,1硕士论文问题(标题、摘要、目录的写作方法,避免太大);2缺乏专业伦理学知识;3聊天机器人提纲,紧跟热点,速度快。
反思自我问题:1读书速度过慢;2学术日志,缺乏问题意识,不能只读书也要带着概念思考行业内的伦理问题。

3月7日
康德德行论导读句读(一)p29-44
同是目的的义务是“自我的完善”与“他人的幸福”,聊天机器人的实践发展中是否也存在对这种“完善”与“幸福”的追求,它的“完善”体现在哪些方面,“他人的幸福”涵纳了那些内容?

3月8日
康德德行论导读句读(二)p1-9
继续探讨法权义务与伦理义务;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德行与无德行、义务与反义务;进而深入对于行动与动机的讨论,借助对法则的敬重成为动机,成为为义务的义务。

3月9日
阅读chatgpt相关论文,媒介技术演进下人机关系的发展
彭兰教授《人与机器,互为尺度》,看见了人的主体性,人是衡量机器的尺度。思考:面对机器的新“可供性”,人是借机器释放创造力还是躺平?从人类本质出发,人哪些特质是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的?

3月10日
继续阅读ChatGPT、理性传播相关文章,“理性”的概念,康德理性分析是否适用于机器人?在人工智能下,什么是真正属于人的“传播的理性”?
单波教授《传播的理性与理性的传播》,引用了康德的话(不被AI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真正的危险来自人本身,自愿屈服于人工智能的理性控制。

3月11日
康德德行论导读句读(二)p10-18
自己的完善作为广义义务,人性与动物性。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是类人性而非人性,关于其改进发展中“自我的完善”该如何分析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3-20 17:19:54 | 只看该作者
3月13日
康德德性论导读18-28页
康德定言命令“原意使行为的准则成为一条普遍法则”,再论伦理义务与德行义务,“一”对“多”

3月14日
读chatgpt相关论文,总结论文逻辑框架,为列小论文提纲做准备。
喻国明,苏健威《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传播革命与媒介生态——从 ChatGPT 到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未来》,框架:是什么、依赖的技术特征、影响(信息、个体、连接)、治理
周智博《ChatGPT 模型引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功能、风险及其规制》,以技术赋能、技术风险以及技术规制的逻辑展开
总结:以上两篇均从较为宏观角度,分析行业问题与治理,行文逻辑较常规,列提纲找行业聚焦小点。

3月15日
读chatgpt伦理问题及人工智能伦理相关论文
令小雄,王鼎民,袁健《ChatGPT 爆火后关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的冷思考》。从科技伦理及学术伦理视角,对chatgpt语言能力、语言风格、论证效力及思想深度作出特征性分析与描述,考证ChatGPT是否具有道德伦理偏差偏见及其引发的科技伦理与学术伦理问题,并说明其中的技术机制与伦理成因。
总结:看到了chatgpt与“元宇宙”的互动,热度此消彼长,对于技术盲区与伦理成因方面的分析很专业,没太看懂。

3月16日
读媒体道德哲学,技术发展下的媒体实践
1道德责任问题,人工智能体属于有限道德的代理者,无法被问责,其角色责任是一种有限道德责任,实质是一种“趋善避恶”的预期性道德责任,具有强烈的他律性特征。 (简小烜《人工智能体作为有限道德代理者的道德责任》)
2技术主导带来的损害媒体业者的实践主体性

3月17日
读chatgpt相关外文文献,为寻找思路做准备
多探讨其引发的学术伦理问题,优:通过减少语言障碍(非母语)和提高语言质量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在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上具有优势,劣:合作版权、抄袭识别

3月18日
思考小论文选题并着手列提纲,但提纲框架体系感觉仍有不足。打算继续学习其他论文以弥补,周一组会时再问问老师的意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3-27 21:01:23 | 只看该作者
3月20日
开组会,整理老师给的提纲修改意见
1标题的左右逻辑、学术概念表述。2问题聚焦,媒体人缩小。3焦虑的表达,逻辑不符,思考具体行业问题,落点要实。4读伦理学找原则,表述专业度不够,内容太空。

3月21日
完成媒介经营管理课程作业,阅读外文文献Who is a good journalist? Evaluations of journalistic worth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总结其文章结构与研究结论。️文章区分了四种不同价值评判类型的记者,认为在网络与社交媒体的发展下,新闻业者价值观引入了新的评价逻辑,即联结主义,重视网络流行、知名度与人气。️与此同时,新闻身份也有着一种连续性核心,即记者对利润和市场特有的价值的根深蒂固的不感兴趣。️在其二者冲击下,暴露除了当代新闻业的主要矛盾:受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记者一方面否认市场的经济回报性,重申了他们对于市场经济回报的不屑,另一方面又在激烈的争夺着网络流量。

3月22日
完成学术规范课程作业,收集八大刊论文题目并分析其长短、句式、语言特点。总体来说,刊物的长短分布都较集中,为20—30字的长标题,多为描述性标题,语言特点上百花齐放,不乏极具创新性与时代性的标题表达。

3月23日
身体不舒服,休息一日

3月24日
阅读契约论相关文献,为伦理课作业做准备
《自由、公意与社会契约—关于卢梭和康德的一个政治哲学的比较》卢梭契约论与康德的承袭,卢梭到康德的演变路径将契约理论引入了规范性、正当性、义务论问题的讨论,侧重不同的是卢梭希望人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成为平等的、去除现代性弊病的个人;康德希望理性的人具有道德自律,理性自我实现达致普遍与持久的和平。

3月25日
参加学院预答辩,伦理类思辨性较强的的论文一定注意标题间的逻辑性
阅读卢梭与康德契约论相关书籍与文献
可以看到经康德的体系化,二者理论中社会契约理论中的许多问题清晰起来。就核心关切而言,尽管康德将权利视为理性的自我实现,并将一国之内宪法与权利原则间的最高和谐而非个人幸福视作理性通过绝对命令向我们提出的、需要我们为之奋斗的责任,但此一责任之后的目的是个人。
5#
 楼主| 发表于 2023-4-5 20:53:06 | 只看该作者
3月27日
浅阅读罗尔斯《正义论》,“原初状态”与“无知之幕”,两个正义原则
所有人自由平等的人被置于一个休谟的中等匮乏的条件的正义环境中,这赋予他们合作与达成契约的需要。罗尔斯的种种设定更加理想化,并没有现实环境的依据,因此可将以上视为思想实验或罗尔斯本人所说的“反思均衡”,事实上正义论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正依赖于此而非形式化的契约。
思考 “无知之幕”在新闻领域的运用,智媒时代人工智能与人类间是否存在着这样的新“无知之幕”

3月28日
看罗尔斯正义论和算法正义相关论文,算法契约、算法歧视与算法正义、人工智能契约《算法化“主体”:组织抑或契约?》《边沁、罗尔斯与分配正义的算法化研究》《技术如何“信任”人——算法信任视域下智能风控正义的审思》
数字未来的治理中,算法如何构建社会契约,算法黑箱可以和无知之幕联系到一起,进而运用罗尔斯正义的两个原则自由优先及机会平等与差别原则的结合来分析算法社会中的问题。

3月29日
完成英语课作业,分析外文文献《Liking versus commenting on online news: effects of expression affordances on political attitudes》摘要及引言部分。

3月30日
阅读算法焦虑相关论文《“役于物”到“假于物”:算法焦虑背景下短视频用户“再驯化”实践研究》《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算法焦虑”与纾解》《抑制与绑架:抖音用户的“算法焦虑” 》…
算法焦虑缺乏一个明确的概念,现有研究多从用户或者行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在算法技术的不合理运用下带来的问题,多与算法霸权、算法歧视、算法黑箱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缺乏媒体从业者的角度。

3月31日
读康德德行论导论28—36,寻找小论文伦理原则
德行论是人的作为力量的内在自由。法权论是研究外在自由的义务,它从人为自己设定的目的出发,去寻找合乎义务的行动准则,这是一些经验性根据;德行论或伦理学,则选择一条相反的道路,认为“伦理的立法不可能是外在的立法”,它是基于内在的自由,超越了外在自由的概念,从义务出发,出于义务来导向自己的目的,“把内在自由而不是外在自由置于法则之下”。

4月1日
读康德德行论导读37—49,继续寻找小论文伦理原则
良心与良知,善良意志通过对道德与法则的敬重而表象为义务意识和道德情感。而敬重道德法则的意识本身就体现为一种判断意志是否遵从道德法则的能力。康德认为,良心既是一种道德意识,同时也是对自身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在此,良心表现为“良知”。
6#
 楼主| 发表于 2023-4-17 22:40:02 | 只看该作者
4月10日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九章 伦理理论的应用方法
不同的伦理学理论综合为一个融贯体系以为道德冲突提供价值导向,这个融贯体系分为三个层级,首先是义务论,对个体价值原则的坚守,其次是功利论,再次是一些更具体的策略和方式,如中庸原则、契约论“无知之幕”等。但道德的应用有别于道德的论证,是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行为能力,更加灵活与多变。

4月11日
读技术焦虑、算法焦虑相关论文
《教育场域中技术焦虑的形成机理与治理路向—基于马克思“人与机器”思想的时代阐释》《5g赋能下新闻编辑的技术焦虑与认知调适》《数据规训与身体焦虑:量化身体的多重实践及伦理取向》总结:根据现有文献感觉技术焦虑比算法焦虑更适合chatgpt时代下对媒体人的影响,但教育行业文献较多,且少从伦理角度切入,下一步寻找伦理原则来修改提纲。

4月12日
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第一节
网络的扩散与数字媒体发展下,个人化传播、“幻象公众”,特别是在“共有媒体”(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传播)下,公与私本质上不是固定的,二者互相影响,充满了流动性与多变性,因此引出研究问题:关注网络空间中的公域与私域。

4月13日
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第二节上
研究现状与理论:一信息社会理论(经济、技术、职业、空间、文化)

4月14日
读《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第二节下
研究现状与理论:二网络政治学(互联网如何被应用于政治、互联网传播的泛政治化语境) 三新媒体理论,

4月15日
参与第六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志愿者
蒲俊杰老师讲座谈到chatgpt时代对写作课的影响,可理解为人工智能下的新闻写作教育,人工智能是基于不断生成的语义语料库的理性思维,而人是基于情感感受和身体感觉的象征性思维,chatgpt出现后,评价作品的标准除了完成度、难度、共鸣度外还需要加一点潜意识度。

7#
 楼主| 发表于 2023-4-24 14:31:03 | 只看该作者
4月17日
开组会,感悟刘老《媒体道德哲学》写书心得
读《伦理学的当代建构》第一章第一节 自由:人的精神性的第一种体现
伦理学是以人为考察和把握的对象的,提出问题:“人是什么”“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深度与复杂性、抽象能力。在伦理学看来,人的本质在于精神性,表现为自由选择的主体和道德行动的主体两个方面。但这种自由同时也是理性的,受理性的引导。

4月18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序言部分p8-28
实用人类学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在“人类学教授法”中康德从纵向角度解剖了人的不同心理结构,考察了人的认识、情感、意欲三种能力,但在历史观上具有缺乏现实的人类社会性的环节的缺陷。
在第二部分“人类学特性”中,康德从横向的角度说明不同的人如何能结合在一起,在“类”的总体上体现人的本质。人与动物区别的三种层次:技术性素质、实用的素质、道德的素质。但其中的描述也引起了一种矛盾,即自由与法的矛盾。
最后回归到最初的问题:“人是什么”

4月19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前言部分25-35
康德对于人性的结论:人类的生性既非善的,也非恶的,而是表现为一个从恶不断的进步到善,在阻力之下奋力向上的理性生物的一个类。人自己创造着自己,人是自己的历史,人是自己的最终目的。

4月20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36-44
️人的自我意识,使得提升为地球上其他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对于“我性”的思考能力就是知性。人从婴儿到儿童逐渐长大,是从感觉到自身到思维到自身、从知觉到知识即经验的过程。
️个人主义(把自己做为整个世界来研究):逻辑的、审美的、实践的,与此对立:多元主义(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来观察和对待自身)

4月21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44-51
️观念的任意性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观念,注意或者抽象。
️自我观察,当唤起想象力进行观察反省时是有价值的,但当想象力是不招自来窥探自身时(即想象力的无意识创造活动),是认识能力中自然秩序的歪曲。
️具有而未意识到的观念,可间接的意识到它,也即模糊的观念。

4月22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被意识到的观念的清晰或不清晰,将对象间区别开来的意识为明白,使得诸观念的组合明白的意识为清晰,在清晰上使得各观念的总和成为知识。每个组合意识都以意识的统一性、组合的规律性为前提,即秩序,反之则为混乱。因此混乱是不清晰的原因,而不是不清晰的定义,清晰性是建立与秩序之上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23-5-15 12:36:24 | 只看该作者
5月8日
准备英语个人口语考核内容

5月9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55-62
⑦与知性相反的感性,就观念的状态而言,人的心灵要么是行动的,表现出能力,要么是接受的,存在于感受性之中。知识把这两者都结合在自身之内,而拥有一种感受性的可能性,获得了认识能力的称号。
⑧感性的辩护,感性的被动性是人们所传说的感性的一切坏处的根本原因。人的内在完善性就在于:他在他的权力范围内使用他的一切能力,使这些能力服从于他的自由的任意。但这就要求知性来统治,但没有感性,就会没有立法的知性能够用来加工的材料了。

5月10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62-71
就一般认识能力而言的可行性,轻易是机械能力的某种程度,熟巧是主体实践的必然性即习惯性,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德行不可解释为熟巧,德行是信守其职责的道德上的坚强,是本源的出自思想方式的。

5月11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71-80
五种感官,认识能力中的感性包含感官和想象力,感官分为外部和内部。人的身体在外部是被有形事物所激动,在内部则被心灵所激动。

5月12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80-88
官感的程度是随着对比度、新鲜度、变换度、增强度而增加的。
而感官技能也可能被削弱、阻碍或是完全被剥夺,如醉酒、睡眠、假死等,此时对自己的注意比正常状态会更加微弱。

5月13日
做英语作业 跨文化视域下敦煌纪录片的符号叙事和影像表达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88-93
想象力是构想性的,或者是召回性的(复制),但同时,创制的想象力不可能平白的产生一个全新的未给予过官能的感官观念,即想象力也需要原型和外部的刺激。
9#
 楼主| 发表于 2023-5-21 19:10:41 | 只看该作者
5月15日
开组会
1.完善与圆满:完善是一个方面,圆满是各个层面(从宗教演变而来)
2.伦理自然状态(霍布斯),自然状态是没有伦理的状态,是野蛮状态(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应用到媒体领域,新媒体、人工智能一开始也是如此,刚出来、刚使用、没有规范的,如何打破“自然状态”?
3.敬重感三个层面:对媒体事业、对他人(同行、受众)、对自己
4.《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人工智能选题

5月16日
准备英语小组汇报展示——敦煌文化的跨文化视觉化传播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91-97
1.关于喝酒与醉酒的讨论:喝酒放松舌头、打开心扉,是一种道德性质即真诚的物质载体。
2.想象力的独创性(而不是模仿的产品)与其概念相协调时就叫做天才,与其概念不相协调时,就成为迷狂。

5月17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97-106
1.感性创造力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其一是空间中直观的构成类型,是在想象力中完成的,根据其是否自主的又分为幻想和作品。幻想在睡眠中捉弄人就是做梦,这是在健康状态中也有的。其二是时间中直观的联想类型,联想的法则是经常接踵而来的感性观念在心灵中造成一种习惯。其三是出自共同起源的诸观念相互亲和的类型。
2.创造的想象力造成了我们自己和自己打交道的一种方式,虽然只是作为内部感官的显现,但根据类比也带有外部感官的显现。

5月18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106-117
1.记忆力与预见力:建立在把主体过去和将来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相联系的观念的联想上。
2.记忆:区别于复制性的想象力,记忆能把过去的观念任意的复制出来,且是真实的,这里可以联想到媒体记忆。
3.预报、预卜和寓言的区别:子安的、反自然的和超自然的

5月19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p117-129
1.标记能力:以当前事物为媒介,把预见未来事情的观念与对过去事情的观念联结起来的认识能力,引起的心灵动作为标记,更大程度为标志。
2.符号的划分:①任意的(表情、文字、音符…),一切语言都是思想的标记,思想标记最优越的方式就是运用语言这种最广泛的工具来了解自己和别人。
②自然的(在被标记的事物的符号关系上按照时间来看有推证的、纪念的和预测的关系)、③奇迹的

5月20日
1.收集资料,讨论新闻法规课程汇报选题
2.完成英语作业,9篇雅思阅读练习
10#
 楼主| 发表于 2023-5-28 20:51:45 | 只看该作者
5月22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129-140
1.达到理性规范的三条格律:(1)自己思考(2)在旁人的地位上思考(3)任何时候都和自身一致的思考。
2.区别一件事是否属于规则的某种情况的第二种智性能力是判断力,是不能教导的,只能练习,因此其成长称为成熟,也叫做非经年累月不能达到的知性。

5月23日
1.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140-155
认识能力的缺陷有两种:心灵软弱和心灵病态。灵魂的疾病也概括为两类:忧郁症(疑病症)和精神失常(躁狂症)。
2.新闻法规课——言论的不同类型及其差异化保护(仇恨言论、猥亵和挑衅性言论、冒犯性言论、商业言论…)

5月24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一卷 论认识能力 p155-170
1.人们把禀赋理解为认识能力的一种优点,它不靠教导,而全凭主体的自然素质,包括创制性的机智、精敏和思想的独创性(天才)。机智要么是比较性的,要么是玄想的。
2.理性对认识能力所提的要求:①我想要什么(知性);②决定性的是什么(判断力);③它导向什么(理性)。

5月25日
读康德《实用人类学》第二卷 论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 p171-199
精神和鉴赏力:鉴赏含有一种给道德以外部促进的倾向,精神是由理念灌注生气的心灵原则,鉴赏力是对在想象力中联结杂多的形式作纯粹范导性评价的能力。精神是为了建立理念,鉴赏力是为了那些与创制的想象力的法则相适合的形式而要限制这些理念,以便把他们首创性的塑造出来。

5月26日
外出看演出,休息一天

5月27日
读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记录舆情书评
公域与私域不能看做结构性的东西,在网络时代,我们既要追求生机勃勃的公共生活,又要保证私人领域一定的自主性。共有媒体也许不能一夜之间改变中国政治,但是却能够促进独立于国家的社会力量的发展。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