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教育网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做个试验
查看: 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记者斩获3个重庆新闻奖一等奖,抓热点准、微、新、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9-6 18:52: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2022年重庆市第二十五届新闻奖评选中,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记者李星婷斩获3个一等奖。其中,《我好牛!我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是短视频现场新闻(融媒体作品)。

作为一名传统纸媒记者,如何在互联网时代,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抓住主流热点,重点在“准”“微”“新”“快”上下功夫,打造出移动新闻精品?本文以这一全网点击量过亿的爆款短视频做分析解读。

(一)

一则“守株待兔”的高考短视频新闻火爆全国

“我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我很怕旁边那个哥哥跑得比我快!”
“跑赢了的感觉怎么样?”
“我好厉害!我好牛!”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雷锋。”
……
2021年6月7日上午11:30,全国普通高考第一科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在重庆一中考场,一名女生气喘吁吁地第一个跑出考场,笑称自己“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与记者们展开了上述这段有趣的对话。

当日,笔者作为重庆日报的记者,“守株待兔”地蹲守在重庆一中考场外,抓拍到这则短视频现场新闻。

在记录这一过程时,笔者敏感地意识到这将会是一则会火的短视频现场新闻,于是第一时间将短视频传回报社。短短两小时内,该视频即迅速刷爆各大网络平台。重庆日报微博于6月7日中午12:30发布该短视频,13:14这条微博的阅读量就达到663万余人次,留言上千条。

重庆日报微博于2021年6月7日发布该短视频,阅读量达到663万余人次,留言上千条。

该短视频现场新闻发布不久后,梨视频、优酷等近百家网络媒体纷纷进行转发和引用;北京、山东等多个省(市)级电视台对该短视频现场新闻进行引用、播放和评论;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各大央媒公众号对其进行转发、评论、点赞。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6月9日,该短视频现场新闻仅在微博上的访问量就达到8049.1万余人次,全网总访问量过亿人次。其中,重庆日报微博、抖音等自有媒体总访问量达2000万人次以上。

(二)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对优秀的新闻报道做过“冰山理论”的阐述,即看似体量短小,实则蕴含巨大的时代背景和意义。“冰山”只是浮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言外之意的更多内容是基于广泛的情感共鸣和深层次的思想共识。《我好牛 我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短视频为什么会火爆?就是基于“冰山理论”。

首先,这则短视频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期待。2021年,是我国全面提出“双减”政策的第一年。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每个人释放最好的自我。多年来,高考被视为人生的“分水岭”。如何以平常心去乐观、自信地应对高考,是政府部门以及媒体一直以来引导的方向。这则短视频现场新闻真实且庞大的流量数据,正是反映了大众对教育的期待,回答了教育的本质。

其次,爆款源于平时的积累。当日,“2021年重庆市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红色横幅挂在重庆一中校门上方;校门外家长们焦急地等待孩子出考场;当她冲出校门的那一刻,人群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些现场的环境因素无一不激发记者调用感官去感知和记录。

蹲守重庆一中考场的笔者,不仅是一名教育领域的老记者,还是全媒体时代,积极转型、具有融媒体思维的记者。正由于平日培育的融媒体思维以及对教育的理解,当笔者看见这名女生向校门飞奔时,就下意识地举起手机,用视频形式记录整个采访过程,精准抓住了这一偶发性题材,成就爆款短视频。

(三)

主流媒体巧用融媒体做好主流热点报道

1.        要让新闻“动”起来、“活”起来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总体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占网民总数的99%以上。在此背景下,媒体融合是当代新闻人必须做好的命题作文。
江苏省记协名誉主席周世康在《新闻要动起来》一文中谈道,“宏大叙事式的新闻,宏大是主题,叙事必须是动态的。这就是让新闻动起来”。

2.“要么第一,要么唯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在《碎片阅读时代的深度报道》中提出,“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要求也相应变高,‘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是有效获取受众的办法”。
专家指出: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主流媒体的移动新闻生产,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重点在“准”“新”“微”“快”上下功夫,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新闻精品。其中,“准”是把准方向、把好导向;“新”是创新表达形式,如提供动新闻、听新闻、大数据新闻、互动新闻、个性新闻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微”是要多提供短小精悍、鲜活快捷、方便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的新闻;“快”就是要抢占第一时间、第一落点,在传播中抢得先机。

《我好牛 我就想第一个接受采访》短视频新闻题材具有唯一性、偶发性,其背后蕴含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背景,是主流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运用融媒体表达方式对主流热点采取的视听新闻、动新闻融媒体报道。

这则短视频新闻的成功,说明主流媒体应顺应时代变化,遵循新闻传播和新媒体发展规律,巧用融媒体,打造符合大众期待、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主流热点报道。

阅读+:唯有“走转改”才能写出动人报道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对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蒋兴良教授有所了解。他从1985年开始就致力于冰雪灾害、雷电天气等极端天气下的输电工程研究,曾先后获得全国“最美野外工作者”“科技创新争先人物”等称号,并在2015年、2017年两度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效增选候选人。

关于蒋兴良的报道,也陆续见诸报端。因此我知道,蒋教授一年有1/3的时间在野外工作,他有10多年的春节,分别在贵州六盘水、青藏高原、湖南雪峰山度过。

雪峰山,是蒋兴良建立的全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站所在地。这里海拔高达1500米,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覆冰时节、每年雨雾天气超过200天...... 因此是进行电网覆冰观测的绝佳地点。

自2008年开始建站以来,蒋兴良有8个春节都在山上度过。今年,则是继2008年之后,全国遭遇的又一次较强冰雪灾害天气,多个省市的铁塔和电网,或倒塌,或短路。
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在今年春节,我也去山上过?与蒋教授一起,观察、记录他的工作?而且,以前的新闻报道,大多是根据蒋教授的叙述写作,我能不能采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体验式报道,写出不同的新意?

2月11日晚,我与蒋教授一起抵达雪峰山开始驻地采访。那段时间里,我看到蒋教授自己动手,一块瓦一块瓦地搭建房屋门前的屋檐; 我还跟着蒋教授和工人们,去荆棘丛生的山坡中寻找水源; 晚上,我则聆听工人们讲述这些年来,蒋教授如何带领博士、研究生们,如同燕子啄泥筑巢般,一砖一瓦地建起这个覆冰站; 我还在茫茫的雨雾中、在1至2度的天气里,站上整整一天,观看蒋教授一遍一遍地做冰闪电绝缘试验......

记忆最深刻的是,大年初三(2月18日)晚,当晚风雨大作,覆冰站用于风力发电以及观测风机覆冰的风力发电机,因为油箱漏油不转了。由于担心第二天降温结冰处理不了,蒋教授带着一名工作人员紧急前往处理。


图片李星婷(左四)采访风机维修工作

油箱在风机顶部,这个300千瓦的风机是目前国内功率最大的风机,高达34米,内部有垂直的悬梯通达顶部。

我听说,很多人都未曾上去过,但56岁的蒋教授经常上去,做监测、记录等工作。
我心里清楚,我一定、必须跟着蒋教授爬上去,才能写好这篇报道!尽管头一天,我未能攀爬成功。

在蒋教授的鼓励和带领下,我不无艰难、有惊无险地完成了这项工作,最终大家顺利撤下来。

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经历了艰难的攀爬、以及在风雨飘摇的机舱顶部和蒋教授他们一起工作...... 这个过程,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升华。因为,这不仅锻炼了我的勇气,也坚定了自己扎实的采访作风。


当晚,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下了《风雨交加的夜晚 我跟蒋教授爬上34米高的风力发电机》一文,详实记录了我跟随蒋教授爬上风机工作的整个过程,朴实动情。该文不仅通过微信公众号广为传播,也登上了2月20日《重庆日报》的头版头条。

而在为期一周多的蹲点采访过程中,我也深深明白,只有坚持“走转改”,才能写出鲜活、动人的好新闻。今后,我将持续关注蒋教授在雪峰山的工作,也会将此次采访中的收获,运用到今后每一次采访中。


夜雨、狂风……从2月18日晚上开始,又一轮大范围降温来临,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雪峰山上,气温也降低到1℃。

在这里,重庆大学电力工程学院教授蒋兴良建立了全世界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站(以下简称覆冰站)。

从2008年建站以来,蒋兴良为了观测、记录冬季电网覆冰情况,有8个春节都在覆冰站度过。

今年春节,重庆日报记者(以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跟随蒋兴良来到雪峰山,记录他在春节期间为破解电网覆冰这一世界级难题所做的研究工作。

18日晚,我和蒋兴良一起在风雨交加中爬上了34米高的风力发电机……

白天不懂夜的黑

晚上攀爬有白天不可比拟的好处

晚上8点多,大家吃过晚饭,窗外已经飘起了细雨。

“今晚大约零点会结冰!”覆冰站工作人员朱灵一边查看天气预报一边说。

风越来越猛,雨也越下越大。这两天,覆冰站3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以下简称风机)一直没有运转。控制柜的仪器显示,风机油箱里的油不够了。

“油罐接口处有个胶圈松掉了,漏油。”上去检查过的朱灵告诉蒋兴良。

“今晚必须处理了,否则明天风机结了冰,就上不去了。”蒋兴良说。

他们对话时,我赶紧穿上厚实的劳保服、戴上帽子,然后跟随蒋兴良和两名工作人员前往风机所处的平台。

山顶的风很大,夹着雨水迎面刮来,险些把人掀翻。

“不要迎风走,背对着风走。”朱灵提醒我。

我赶紧转过身。尽管如此,只过了一两分钟,我便感到头部在寒风中快要没有知觉了。

风机位于离基地住房四五十米处的平台,高34米(大约11层楼房高),其圆柱形的内部有垂直的悬梯通到塔顶。因为实在太高,这34米长的悬梯分为三截,大约10来米一截,每一截的尽头有一个小平台,可供站立歇脚。

提着半桶液压油,朱灵率先爬了上去,另一名女生留在下面。

“小李,你跟着我!背部靠在机壁上,这样会省力很多!”56岁的蒋兴良一手拿着手电,身手矫健地往上爬。

其实就在前一天,我就试图爬上风机顶部,但由于内心的恐惧加上方法不对,只爬到第一截的一半,就上下不得而作罢。

此刻,在蒋兴良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将背部靠在机壁上,顿时感觉有了安全感,比整个身体悬空、只用手脚攀梯好多了,也省力了。

一路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由于夜晚黑黢黢的,只有手电筒照亮身体的周围,但这也有一个好处——让人不会像白天那样,往下看一眼便浑身发软,不敢再继续前行。

终于,我们顺利攀到第一截悬梯的平台。

担心爸爸的安全

12岁儿子的呼喊一声比一声高

蒋兴良将第一层平台入口的盖子扣上(以免人摔下去),我们继续往上。风机顶部的隙缝不断有雨水飘洒进来,悬梯有一些滑,我用戴着手套的双手紧紧抓住悬梯,一步步小心翼翼地爬到了第二层平台。

我们站在这稍事歇息。抬头往上看,上面第三层的平台没有加盖子了,蒋兴良有些担心我继续往上爬会摔下来,便对我说:“要是没力气就不爬了。”

我摇摇头,答道:“没事,大不了回去再吃一碗饭。”

蒋兴良笑着带我继续爬。

爬完第三截。跨过一个狭小的平台,便来到风机顶部小小的机舱。

先上来的朱灵已在卸载油箱的部分零件,以更换胶圈,蒋兴良也一起帮忙,我给他们照着手电。由于机舱相当狭小,他们的操作非常不便。

此刻,已经是夜里9点多,外面的狂风呼呼作响,敲打着机舱发出如同鼓鸣一样的声音。半空中的机舱像“海盗船”一样左右摇晃着,摆动幅度很大。

“摆幅大约在1至2米。”蒋兴良判断。

“你没问题吧?”他们关心地问我。

“你们没问题我就没问题。”我回答道。

两人弄了好一会。突然,朱灵对蒋兴良说:“你儿子在叫你。”

“不可能。”蒋兴良否定道。

我心想,基地住房离这有几十米远,蒋老师的儿子如果在房间里叫他,这里怎么可能听得见?

但朱灵坚持说:“你儿子真的在叫你。”

两人停下手里的活,屏息细听。

“爸爸,爸爸……”从两层封闭平台隔着的几十米下的风机底部,隐约地传来蒋兴良12岁儿子蒋昀轩的呼喊,一声比一声急,一声比一声高………

原来,因为担心爸爸的安全,他一个人冒着风雨跑到风机底舱来了。

因为蒋兴良被风机巨大的发动机挡在一边,而我恰巧在悬梯口,于是,我充当传声筒,大声地朝下喊道:“蒋昀轩,我们在上面很安全,没有问题!”

连喊了三遍后,下面安静了。

攻克一道道科研难题

蒋兴良每年1/3的时间在野外做监测

大约半个多小时,换好胶圈,灌上带来的半桶液压油后,完成工作的我们准备撤退了。

朱灵第一,我中间,蒋兴良殿后,往下。

一路上,他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背靠着壁,不要只用脚尖踩,用脚后部或中间,这样更稳……

成功到达底舱。蒋兴良父子很平静地对视了一眼,并没有过多言语。

“阿姨,你太牛了!简直牛爆了!”蒋昀轩倒是狠狠地夸奖了我一番!

“不是每个人都敢上去,尤其是在这种风雨夜。”朱灵对我说。

但我知道,56岁的蒋兴良会经常爬上去,做监测、记录、检查等等。“风机覆冰是我研究的新课题,这是继电网覆冰后又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领域。”蒋兴良说。

每年,蒋兴良大约有1/3的时间在野外做监测,无论风雪、雷电。

这个夜晚,不过是我今年春节跟他们一起经历的一个普通的夜晚。

本文综合“两江观媒”微信公众号、中国记协网、重庆日报

来源:长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oT7cZXOcWV-Ug-2P-qZig

编辑:张铭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实名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掌上论坛|小黑屋|传媒教育网 ( 蜀ICP备16019560号-1

Copyright 2013 小马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16-202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